2022年9月5日 星期一

避免向下溝通、為他人貼標籤!改變三種溝通習慣,建立好關係 https://ift.tt/K4zxe3Z 讀者創作 「你看吧,我早就知道了,你就不聽我的啊。」你身邊也有人常常這麼說話嗎?讓我們來聊聊在生活中最常見,容易破壞關係的三種溝通習慣。 文|人際關係優化師 拉芙貓戀愛工作坊 良好的溝通習慣,能讓人快速理解自己表達的資訊,讓雙方的工作順利進行,更可以安撫慌亂的情緒,平和的處理問題。 反之,也有一些溝通習慣會在不知不覺間與人拉出距離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在生活中最常見,容易破壞關係的三種溝通習慣。 1. 眾人皆醉我獨醒 身邊有沒有那種,好像跟他說什麼事情,都會回:「我知道啊,我懂啊。」感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樣樣精通。 當我們不小心犯了什麼錯,他還可能會說:「你看吧,我早就知道了,你就不聽我的啊。」這種溝通習慣,比較常發生在知識淵博,或經驗老道的朋友身上,可是出現在平等關係中,很容易就變成一種站在高位的發言,形成「向下溝通」。 圖片|Photo by Immo Wegmann on Unsplash 什麼叫向下溝通? 發話者站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如社經地位、年齡、工作資歷等),而談話的對象通常是自己的部下,或年紀較輕的人,好比長官對士兵,或家長對孩子。 向下溝通居多是命令型的對話,具有一定的掌控權,舉例:「明天就要簡報給客戶,你今天晚上要交資料給我。」「快點把飯吃完,去寫功課。」 這樣的溝通方式優點是快速有力,缺點就是有較強的控制意圖,如果把這樣的溝通習慣帶入社交生活中,展現自己什麼都是對的態度,對方可能就會嫌囉嗦又不好相處,自然就沒那麼喜歡跟自己聊天了。 (延伸閱讀:溝通的最高層次?是兩個人在關係裡,願意展示自己的想法跟情緒) 優化小技巧 在對方表達自己的意見時,不用急著表達自己的想法,聽聽對方怎麼說,先讚許對方的觀點,再找出可以討論的空間, 先專注傾聽對方所說的內容,並感受情緒,再適時加入一點自己的想法,就不會把話題推向「你都知道啊⋯⋯那就沒什麼好聊囉!」的窘境。 圖片|Photo by ThisisEngineering RAEng on Unsplash 範例一 A:「我聽說你對水晶也有研究?」 B:「對啊,我花了很多學費。」 A:「我最近也開始學習怎麼挑水晶。」 B:「喔真的喔?你不要亂學耶,現在很多怪力亂神在亂教。」 A:「應該還好啦,朋友介紹的。」 B:「那你知道水晶有幾種種類嗎?有白水晶、黃水晶⋯⋯很多耶!」 A:「我就說最近才要學了啊。」 範例二 A:「我聽說你對塔羅也有研究?」 B:「一點點啦~怎麼了?」 A:「我最近也想去學塔羅。」 B:「真的假的?讚耶!改天可以一起研究啊!」 A:「好啊,你有推薦的老師嗎?」 B:「好,我來找找老師的官網給你~太好了~」 這兩段範例,同樣在講學習新東西的話題,範例一的角度,展現我是水晶這塊領域的前輩,我比你懂,所以我教你。範例二的角度則是我們可以一起學塔羅,互相交流。 哪一種表達方式會讓你想要多分享一點自己的想法呢?相信大部分的朋友都會選範例二,因為感覺可以更自由的講出自己的想法,而範例一感覺對方已經是個專業人士了,好像不需要交流,只要聽對方怎麼說就好了。 2. 人未到,聲先到 接下來這一段,我們談論聲音的使用方式。 大家所在的工作環境不同,需要使用到的音量及音調都會有所差異,例如:講師一次上課都是兩個小時,要面對二十幾個人以上,他對聲音的控制一定要稍微放大才能讓所有學員清楚的接收;但如果今天是一對一面談,也許老師只要用到講課十分之一力量就好。 在溝通習慣中,聲音長期保持在用力又大聲的狀態,很容易就被人解讀成「個性急」又「脾氣不好」。讓人很想問:「你在大聲什麼啦?」 聲音大聲或高亢,很容易引發人「被侵略的感受」。比如兩名男子在大街上吵架,原因只是互看一眼,吵到路邊的民眾開始拿起手機錄影,這時候雙方都覺得氣勢不能輸,又怕動手會被告,於是開始各自加大音量,想用聲音威嚇住對方來達成目的,但通常都是把事情弄得更麻煩了。 圖片|Photo by Clay Banks on Unsplash 在過去商場如戰場的年代,聲音要大聲才能讓人聽得到,隨著時代變遷,現代戰爭的作戰策略也跟著升級,已經不是火力強大就能說服他人。 消費者比以往更加聰明,如果沒有抓到內心的需求,讓消費者打從心理認同,顧客是絕對不買單的,人際關係中的溝通,也適用這個原則。 (延伸閱讀:跟最親愛的人展開重要溝通:創造安全的空間給彼此) 聲音的觀察方法 我們對於自己的聲音,如果沒有接觸相關的訓練,不太會注意表達出去的聲音給人家什麼感受。 其實我們可以從對方的表情,及肢體動作觀察,聲音太大的時候,對方身體容易往後收,手會有點不自主的想去摸耳朵(其實是想摀住耳朵);聲音太小時,對方脖子會有些前傾,面部表情會有點出力(像是皺眉等),試圖想去聽清楚我們在說什麼。 這時候就可以適度調整自己講話的音量速度等,更快一點的方法,可以問問身邊幾位比較好的朋友,自己的聲音給人家什麼樣的感覺,也許可以更客觀的知道答案。 圖片|Photo by Icons8 Team on Unsplash 聲音的練習方式 聲音變用力,有時候是因為吸入體內的空氣,在吐出時分配不均,但我們又想把話說完,所以就更用力說話。 可以試著練習只運用一口氣,說完一句話,例如:「你今天好嗎?」把他平均分配在 10 秒內講完,中間不能斷掉。接著慢慢提升秒數 15秒,接著 20 秒以此類推,慢慢去感受說話時的耗氧量,就能更加習慣每次說話要用多少的力量,找到自己的呼吸習慣,就能更好的做出表達。 (延伸閱讀:不再動不動爭吵或冷戰!讓關係溝通更順利的「魔法句型」) 3. 那些撕不完的標籤 我們討厭被人家貼標籤,那會讓人有點害怕去做標籤以外的事情,擔心被其他人評價當成怪人,像是「男生幹嘛化妝?」或「女孩子要坐的端正,才會有氣質。」這種好像是為了對方好,實際上是幫對方畫了一個圈,然後限制對方不能走出來,令人綁手綁腳。 在過往我辦的聯誼當中,有一位「鋼鐵直男」(沒錯這也是標籤)說了讓我記憶深刻的話,那時候正介紹到他的工作:「我是做那種零件加工的,就是妳們『女生』比較不懂的那些鋼鐵相關的產物。」瞬間感覺到團體氛圍一陣低氣壓。 於是我趕緊接著說:「哇糟糕,我是男生,我也聽不懂你在說什麼耶。」大家才一笑置之,轉移到別的話題上。 這種溝通習慣,就是很經典的「貼標籤」,是非常容易冒犯人的,也把自己跟對方的距離拉遠,表示一種「我跟你不同」,而不是「真正想了解對方」的狀態。如果對方跟自己本來就不熟,那還可能變成反感或厭惡了。 圖片|Photo by Andre Hunter on Unsplash 在我們生活周邊,最常使用標籤的一個群體就是媒體產業,常常會為了娛樂大眾或爭取流量,在文案方面下了很多的標籤,像是網紅、網美、女神、鮮肉等等的用詞,而有些價值觀,就在潛移默化中植入觀眾的腦海,並應用在日常溝通。 可是這些價值觀不見得是每個人都認同的,如果把他硬套在別人身上,就像有人一直逼你做不喜歡的事情,是令人不舒服的。 這樣聽下來,標籤似乎都是負面的?其實不全然,因為標籤的優點,是我們可以從腦袋裡的話題庫,快速找到我們所知的資訊,幫助我們更快去記住對方,拉近彼此的關係。只是他比較不適合出現在溝通的現場,而是記錄在我們心中一本小小的筆記本,簡單來說,有些話自己內心知道就好了。 圖片|Photo by 傅甬 华 on Unsplash 識別標籤的技巧 在溝通中容易冒犯人的標籤通常有幾個特徵: 針對性:對個人或特定群體的主觀批判 「你看起來很閒!還是你來當老闆?」 「直男真的很難溝通耶!」 「台女就是愛錢啦!」 比較性:拿不同的人事時地物做比較 「你們這一代的年輕人就是過太爽!」 「才這樣就不行囉?隔壁誰誰誰都沒說累耶。」 圖片|Photo by Julien L on Unsplash 優越感:例如前段提到的向下溝通 「真看不出來,妳是女生還會打拳擊喔~那我可能會被妳打倒喔!」 「你會跳舞?那你來秀一段給大家看啊!」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獲得認同,以證明自己的價值,我們會去嘗試各式各樣的溝通方法。也許是透過表達內容,也許是透過聲音,有些朋友也因此試出了比較強勢的方式,最後卻讓自己身邊的人漸行漸遠,對自己感到有些反感。 很可能就是在溝通習慣中有類似上述的情形出現,讓對方覺得自己身上的價值感被你剝奪,漸漸地不喜歡與你溝通。 所以最理想的,是雙方處於平等而互相尊重,不輕易碰觸底線,一起成長交流,讓人際關係對自己的影響,達成最好的效益。 作者資訊|拉芙貓,人際關係優化師,同時也是戲劇教育工作者。以自身過往接觸大量不同領域的人際經驗,結合溝通學及心理學的概念,協助更多遇到人際問題的朋友找到不同的解決方案,歡迎追蹤 IG 【拉芙貓戀愛工作坊】 September 05, 2022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K4zxe3Z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