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7日 星期日

女性登山困境:讓我爬不上山的,是社會眼光 http://bit.ly/2uR57Zh 迷人來稿 我是喜歡登山的女性,卻時常被善意提醒:「山裡容易有壞人」、「小心曬太黑」、「常在外面亂跑」。 平日興趣是喜歡登小山、親近大自然的我,時常接到家中長輩的忠告:「沒事不要亂到處跑,被山裡的壞人欺負了怎麼辦?」、「曬成這樣烏漆抹黑的,沒有人要怎麼辦?」、「妳就是常常跑、跑太快,男生才會追不上妳。」。然而,傳統文化中沒有討論到的是:難道男性上山就比較安全?難道膚色不曬黑就保證一定會有人要?這樣錯誤且粗略地導果為因的邏輯謬誤,在在存在於台灣傳統社會中對於性別統一式的規範與期許之中。 圖片|來源 雖說是長輩好意的關心與提醒,卻在話語中處處透露出了傳統文化對於女性從事戶外活動的不安與限制,最近新聞著名的女性登山客山難意外身亡,她以登頂後身著比基尼攝影的方式讓更多的人關注台灣的山群之美,卻也引發網路上諸多對於女性角色在登山活動中自由度的討論。 生在台灣的人,很幸福也很不幸福,幸福的是,依山傍海的大自然唾手可得,大部分的自然美景景點,依靠大眾交通工具皆可到達,比起在國外健行之時,A 景點與 B 景點之間的中繼站距離與補給站,台灣不但近得多且更為便利。不幸的是,台灣有種莫名的恐山與恐海文化,或許來自於以前時代的政治時代所遺留下來、深植於人民腦中的長久觀念,也或許源自於過往無論是在家庭孩童時代或學校教育,皆未能有效地向人群宣導戶外活動以及預防、應變等知識的安全重要性。 特別是當其中摻雜了傳統社會期許女性角色大門不邁、二門不出、不出門就沒事、一白遮三醜、沒事不要亂到處跑的刻板觀念,一起形成了一張預先壟罩住女性的網,禁止女性做出任何會「影響社會團體評價自我」的行為舉止,也綑綁且限制了女性追求自身體能活動以及自我選擇的自由。 圖片|來源 或許我們更應該想的問題是,既然從事任何一項活動內容都有可能受傷的風險,到底該如何有效地傳遞關於戶外活動的教育知識以及規劃與應變,才是不分性別為了維護生命都應該必須的採取的措施。而不只是單純且鄉愿地誤以為人在室內還自以為安全,不但辜負了自己生在台灣天生易親近大自然的便利性,也喪失了自身對於生命的視野拓寬可能性。 只有接觸大自然嚴苛、冷酷、傲悍的一面,人的體魄才得以強健,人的心靈才得以真正地自由奔放。我們能不能夠大膽想像一個體魄強健、視野開闊、勇於冒險犯難、真正擁抱山海的台灣呢? —作家龍應台 April 08, 2019 at 02: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bit.ly/2uR57Z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