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4日 星期五

「總是哭鬧、唱反調」如何跟有主見又易怒的孩子相處? https://ift.tt/2HpoUoM Yvonne蔡宜芳心理師 「帶小孩怎麼會這麼累、這麼沒有成就感?」當你有了大把時間和孩子相處時,你們的親子關係會更好還是更糟? 已經差不多過了一星期的防疫照顧假,可能很多孩子因為疫情也不能去托兒所或托嬰中心,你和孩子 24 小時緊密相處有讓感情升溫、還是讓你更常暴怒呢? 其實,我和兩歲多女兒曈曈的相處,很多時候是充滿挫折的。 我是一位心理師,但我受的訓練是和青少年、成人個案晤談,面對兩歲多的正值「貓狗嫌」「嬰兒叛逆期」年紀的小人兒,反而不知道怎麼和他和平共處。 曈曈的語言發展較一般同齡孩子更早,一歲半就開始瘋狂說不要不要,常常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兩歲多就會大聲說「不要⋯⋯,我要⋯⋯」,和曈曈講話常常感覺很像是在吵架,讓人又氣又好笑。 因為學校放寒假,而且曈曈剛好在除夕夜那天感冒發燒,之後我和先生也被傳染輪流感冒,因此初二沒有回南部,過了一個在家自行隔離的年。在寒假和過年期間,我幾乎每天 24 小時和曈曈相處。這個過年就是帶曈曈三天看一次醫生、餵藥大考驗、身體不舒服時更容易鬧脾氣的情況下度過的。有一天晚上,我實在是覺得很煩、很崩潰,我發現自己這兩天更常對曈曈發飆,曈曈因此也更容易學我——也對我大吼,我忍不住問我先生,明天或後天能不能把她送去公婆家。(推薦閱讀:放假照顧小孩無法休息?「陪玩夥伴」讓你喘一口氣) 但就在那天晚上,我聽到一個朋友流產的消息,讓我想起去年我也流產過一次,痛徹心扉。我想起我懷曈曈的時候非常順利,那一年我很拚,我同時在懷孕、進行心理師實習、寫論文、口考、拿到畢業證書後四天就生了她,但第二個孩子在很早的時候就胚胎萎縮,來不及長大,在那一刻,我才知道原來懷孕生子根本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曈曈和我們是有那麼深的緣分,她就是註定要來當我們的孩子的,那一年的我忙到除了例行性產檢根本沒有好好關注懷孕這件事,而且在懷孕後期,胎位一直都很低,醫生一直警告我可能會早產要小心,但她彷彿聽到我的期待般,在我完成心理師實習、拿到畢業證書後四天,也就是預產期當天才蹦出來。 在那一刻我突然懂了,她難道不是上天帶給我最好的禮物嗎?如果我甚至想要第二個孩子,那我怎麼能不好好珍惜她? 第二天早上起來,我突然覺得她整個人都不一樣了,我發自內心的覺得她真的是個好可愛的孩子,我對著她笑,和她一起唱歌,因為我的好心情,整個家裡的氣氛變得不一樣了,那天的曈曈也跟平常不一樣,雖然依舊因為鼻塞而睡不好,但卻比較少鬧脾氣,當我對她笑,她也對著我笑,然後我們一起玩玩具。(推薦閱讀:小孩是兩個人一起生,沒有「幫」老婆帶小孩這回事) 這就變成了一個正向互動的循環,當我發自內心的喜歡她,我自然會對她笑,覺得她做什麼、學大人講話都很逗趣可愛,曈曈也感受到我的開心,她自然也心情好,可能就會有更多的開心的事情發生;就跟之前的我很不一樣,那時候我覺得帶小孩怎麼會這麼累、這麼沒有成就感,每天做不完的家事和換尿布洗屁股,她還常常跟我唱反調、鬧脾氣,當我覺得兩歲就是貓狗嫌、很難相處,每天都要陪玩也很無聊,我開始更容易對她發脾氣,曈曈被罵自然心情也不好,也開始對我大吼,當她對我大吼,就更驗證了我覺得孩子就是很難帶,很想把她塞回去又塞不回去的心情實在是太痛苦了!我的先生也因為我們兩人都心情不好,也開始覺得無力和挫敗。 圖片|來源 心理學家 Erikson 提出心理社會發展論,他將人的一生中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個主要的發展任務,當發展任務沒有順利完成,就可能產生心理社會危機,影響下一階段任務的發展。他認為一歲到三歲的發展任務是自主,若無法達成自主,可能會讓孩子感到羞愧懷疑。孩子在這個階段中開始想和大人一樣,想要獨立自主的完成一些事情,像是自己會走路、自己會用湯匙吃飯、會端著杯子喝水、可以跑步、可以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想說的話、可以自己洗手擦手、自己穿褲穿鞋…等,這些事情讓孩子開始有成就感,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做到,為自己產生自信和感到驕傲;但相反的,如果孩子一直覺得自己做不好或被父母過度保護,他可能因此開始感到羞愧懷疑,可能因此影響到下一階段任務的發展。 孩子從一歲半到兩歲開始出現自我意識,M. Lewis 與 J. Brooks-Gunn(1979)的研究中提出紅點測驗(rouge test),心理學家將紅點貼在孩子的頭上,孩子照鏡子會發現自己頭上有紅點,會想把它撕下來,因為在這個階段,孩子開始產生了自我意識,知道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因此,孩子開始會把自己與他人做比較,因而產生簡單的自我評價,但也要注意的是,這個評價主要是依賴大人對於孩子的評價,因此,你怎麼看孩子,開始影響到孩子怎麼看自己。 和兩三歲「貓狗嫌」正值第一個叛逆期的孩子相處,爸媽可以怎麼做︰ 當孩子無法用語言說出自己真正想說的話、或是做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時,會很挫折、又急又氣,但孩子還沒有能力說出自己的情緒,因此父母可以幫孩子翻譯他的情緒,像是「你好生氣,因為你打不開瓶蓋」、「你想說的我們聽不懂,你覺得很急」 給孩子一些簡單的任務,像是讓他練習洗幾片菜葉、用麵包刀切豆干、幫媽媽拿一張衛生紙,用封箱膠黏地上的頭髮⋯⋯等,然後真誠的讚美孩子「你幫媽媽做了⋯⋯,幫媽媽好大的忙,謝謝你,你好棒」 希望孩子做的事情要具體。像是希望孩子在捷運上「坐好」是指不要講話,還是不要亂動、爬上爬下呢?當指令越清楚,孩子才會越清楚你希望他做的事情是什麼,被處罰的時候也不會覺得委屈和莫名其妙。 讓孩子有穩定的生活作息,像是大概幾點睡覺,幾點吃飯,不要一直有很大的變動,這樣孩子對於生活比較有掌控性,也會比較有安全感。 當孩子不想做某些事情時,我會編個故事或是用誇大、幽默的口吻讓孩子覺得做這件事情很好玩,或是完成一個偉大的任務,孩子可能因此比較願意去做。 請一定要記得「當父母把自己照顧好,孩子自然會變好」。當你需要放鬆放空,一定要和親朋好友求援,像是一週有個半天的時間見見朋友,用力吐苦水,或是有個獨自一人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請記得「沒有完美的父母,只有夠好的父母」。原諒自己的錯,你只需要真誠的向孩子道歉。 你就是你,不用去比較自己做的夠不夠多或好不好,像是不用自責「別人家的爸媽每天都煮飯」,做到自己能做的就已經是夠好的父母了! February 14, 2020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poU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