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StxKsd
2020年2月13日 星期四
關係心理學:為什麼我會想限制另一半跟異性單獨出去? https://ift.tt/2StxKsd 貓心—龔佑霖 總覺得伴侶會和別人跑掉,便害怕地限制行動。但與其限制伴侶的行為,你更應該試著去找到缺乏安全感的源頭。 文|貓心—龔佑霖 還記得在大約六、七年前,我第一次談一段很長的戀愛時,當時的伴侶幾乎沒有同性朋友,只有異性朋友。 在那個時候,她會讓同性友人載、單獨出去吃宵夜,甚至也會玩 beetalk。 我不曾責怪過她,因為在我的價值觀裡,交友圈是自己的,愛情跟友情在足夠的空間與時間裡面,是可以並存的,除了某次她打算和男性朋友單獨去看情人節大稻埕煙火,我跟她說我很受傷、很害怕,使得她取消了之外,我幾乎不曾干涉過她的交友圈。她唯二讓我感到生氣的點是:「她會讓喜歡她的人請客」以及「她不許我跟異性朋友出去」。 跟喜歡她的人沒有保持距離,我覺得無妨,喜歡是另一個人的事,並不是她的事,她只要拿捏好自己的界限即可,我會氣的點在於,她彷彿利用了別人對他的喜歡,讓別人請她吃 600 元的大餐;而她不許我和異性朋友出去的理由則是:她幾乎沒有同性朋友,我幾乎沒有異性朋友,所以我不該去認識其他異性。這一點讓我覺得很不滿。(延伸閱讀:我在西班牙,挑戰朋友親密的界限) 在跟她分手之後,我開始學習大量地認識異性,也有過幾個不錯的異性朋友。但讓我感到難過的是,我的異性朋友總是在交了男朋友之後,就跟我說「現在有男友了,我只能在網路上跟你聊天,不能單獨約出去。」 一次又一次發生這樣的事情,讓我覺得很受傷,失去了很多重要的朋友,也是我今天決定寫下這篇文章的動機。 圖片|來源 異性交友圈,真的不能和伴侶同時並存嗎? 我常常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和「有男友就沒男性朋友」的女生說:「萬一今天有一個人是雙性戀,交了男/女友之後,是不是不能有任何朋友了?」(同場加映:公投倒數週記|嗡嗡:不論異同,社會對雙性戀還有太多偏見) 對於「有男友就不能跟異性朋友出去」這一點,我一直覺得許多人未曾去思考過,只是一個社會氛圍,似乎有一個既定的人際界線在這裡,就好像 40 年前,男生女生在路上接吻,會被別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一樣。 然而,與異性維持「不單獨見面」界線的有伴者,真的思考過「為何要維持這種型態的界線」嗎? 對於這件事情,我最常聽到的理由是「我的男友會擔心」或是「如果換作是他要跟女生朋友出去,我也會不開心,所以我不想這麼做。」 看似合理的說法,其實卻隱含著某種社會價值觀在裡頭。 會讓另外一半擔心、沒安全感的事情有很多,例如對某些焦慮依附者而言,半個小時對方沒有回訊息,就會讓他們受不了,感到不安全,需要不斷打電話確認對方在做什麼。 在這樣的情境下,許多人會覺得,這樣的人應該要多給自己一些安全感,不能整天黏著對方不放;但回到有伴侶就不能和異性朋友出去的議題時,許多人的觀點反而又變了:「有伴本來就該和異性保持距離。」而不是「你的伴侶應該要多給自己一些安全感。」 日常生活的朋友可以,但網友不行的迷思 我遇到的另一些人,他們的想法有些不一樣,他們認為,如果是班上、工作、社團認識的朋友可以,但是交友軟體上認識的就不行。 對這些人來說,我聽到的說法是:「交友軟體本身就帶有要找伴的意味。」 然而,對我自己而言,我在交友軟體上認識的人,並不是每一個都是我想追求的對象,有些人是和我聊天,能夠激發我靈感的人,有些人是可以和他們聊聊「不能和情人說的話」的人,尤其男性和女性在心理上,有許多地方是不同的,如果只單方面地和同性朋友交流,有許多事情是我今天不會學到的,有許多觀點是我今天不會看到的。 事實上,交友軟體有很多種,我看過有些人,即便有了伴侶,還是會玩交友軟體。我也是這樣的人。 會玩的因素有很多,有人是希望多認識朋友,有人是希望找到一起做某些事情的伴,畢竟情人不可能和你所有興趣都相同,有時候有個朋友倒也挺好的,像是 eatgether 這個交友軟體,就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為目的而設立的交友軟體。 而有些交友軟體,其實也很貼心的設計了可以掛「穩定交往中」的功能,例如先前女人迷介紹過的 pikabu,或是有名的 Dcard,當然也有針對單身族群配對的交友軟體,例如以心理學做配對的 meet the one,更直接的則是參加聯誼。 因此,我覺得,了解自己伴侶玩交友軟體的目的,比起直接限制伴侶不能認識其他異性,似乎是更為細緻的作法。「因為有男/女朋友了,所以不該有其他異性交友圈」的界線,似乎是有些過於狹隘了。 缺乏安全感,並不代表要限制對方的行為 而談到這裡,我想回到「限制伴侶交友圈」的一方,談談關於安全感的問題。 是什麼東西,讓你這麼害怕伴侶和異性出去,或是玩交友軟體呢?也許是過去感情的創傷,也與本身是焦慮依附的人,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覺得伴侶接觸越多異性,就越有可能劈腿。 如果真的是缺乏安全感,我想與其限制伴侶的行為,更重要的或許是「找到缺乏安全感的源頭」。以我自己為例,當關係穩定的時候,我並不在乎伴侶和其他異性的互動;但關係不穩定,或是伴侶跟我說她好像對某某人心動了的時候,我就會對於她和異性的互動,感到非常的焦慮。 在這個時候,除了尋求諮商的幫助之外,找個可以信任的人,談談你們的關係之間出了什麼狀況,是不是累積了什麼樣的不滿,才導致對方和別人走得太近? 如果你和我不同,你害怕的源頭來自於過去,請你告訴自己「我現在是安全的」、「現在和過去交往的對象不同了」、「我要面對的是眼前的關係」,然後找個可以信賴的朋友,或是諮商的資源,探討過去如何影響現在的交往關係。(推薦閱讀:為什麼我們總想改變對方?愛情裡的安全感練習) 在這裡,我想要簡單提一下心理學上的研究:心理學研究卻告訴我們,當一段感情很美滿的時候,即使自己的伴侶和其他異性互動,他們也不容易被他們所吸引,因為當一個人對現有的關係越感到高承諾(commitment)時,便越會忽略其他的選擇(alternatives)[1]。也就是說,即便對方跟其他異性出去,只要她和你的關係是穩定的,基本上是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即便如此,我想,有些人還是希望能把自己的伴侶盯得緊緊的,要檢查手機訊息、要詢問每個對方認識的人是誰。然而,現在有限時訊息,也有很多時候,是你看不見對方的時刻,如果你越想抓住你和對方的關係,是不是會給對方造成壓力呢?而這個壓力,可能會讓對方對於這段關係感到不滿意;而對當前的關係不滿意的人,在心理學研究上,反而越會覺得其他異性更具有吸引力[2]。 所以對我而言,適度地和伴侶討論關係界線是合宜的,但過度干涉對方的交友圈,我想,或許你得回到你自己身上,想想到底是什麼讓自己這麼害怕。 圖片|來源 被限制的一方,其實你有其他安撫對方的方式 回過頭來,我想要談談「被限制交友圈的一方」,你固然可以選擇就讓對方限制,這是你的選擇;然而,你是否有思考過,放棄和異性的接觸,你可能失去的是是一個人脈、一個未來協助你陪伴你的人、一個學習新知識的機會、一個讓你增廣見聞的可能性,甚至你放棄的是一個曾經很好的朋友,而這個朋友,可能因為你的不再碰面,而感到很受傷。 事實上,那些因為有男友就離開我的朋友,有些根本不曾曖昧過,有些即便曖昧過、交往過,也早就熄滅了,有些離開我的人,甚至是推心置腹的朋友,卻因為交了男友,就變得什麼都不是了。 而你的伴侶,真的能陪你走到最後嗎?即便可以,你真的要把生命的全部交給他嗎? 我想「被限制交友圈的一方」要練習的或許是,如何在對方的不安全感與自己的交友圈之間找到一個平衡。 我有一任女友,她很不願意看到我和其他異性出去。她確實很沒有安全感。然而,她從來不會和我表達「其實我很擔心,你會不會跟他出去就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一次,我打工出差到花蓮,回來的路上,因為暈車的關係,我一直沒有回覆她。過了好久,有一天聊到這件事情,她告訴我,她那時候哭得很慘,以為我在和當時認識的一個異性聊天,因而沒有回她訊息。 我很心疼,但同時也覺得「為什麼她不跟我核對呢?」 在關係裡面,核對彼此感受、核對發生了什麼事情,雖然有時候讓人覺得很彆扭、很不習慣,但卻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面對不安全感,我們有很多除了「放棄異性朋友」之外的解決方案,例如你可以和「限制你交友圈的伴侶」討論,除了放棄交友圈之外,是否有其它讓對方比較安心的方法,例如和伴侶報備你們現在在哪裡玩,或是讓伴侶先大概知道對方的背景,或者讓伴侶認識這個朋友、和伴侶討論她擔心的點、把詳細行程告訴伴侶、重視伴侶害怕的點而加以安撫等等,都是可以綜合起來面對這件事情的可能解答。 因為有了朋友,就放棄維繫和異性朋友之間的關係,或是不再結交新的異性朋友,我覺得是一件值得重新思考的事情。(延伸閱讀:完美的相處關係是,窩在愛人懷裡孤獨)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粉專 Psydetective-貓心 延伸閱讀: 1.Lydon, J. E., Fitzsimons, G. M., & Naidoo, L. (2003). Devaluation versus enhancement of attractive alternatives: A critical test of the commitment calibration paradigm.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9, 349-360 2.Lydon, J. E., Meana, M., Sepinwall, D., Richards, N., & Mayman, S. (1999). The commitment calibration hypothesis: When do people devalue attractive alternativ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5, 152–161. February 14, 2020 at 12:0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