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4日 星期二

「談戀愛時永遠像小孩」關係心理學:為什麼有些人總是沒辦法長大? https://ift.tt/3clZfel 心馥學堂 也不是不想談戀愛,但不知不覺中,就一直維持單身⋯⋯。我的內心中,是什麼阻礙了我? 文|黃惠萱臨床心理師(心馥學堂) 「上週末我去吃高中同學的喜酒,大家不是帶男友來,就是連小孩一起來,大家怎麼有空戀愛跟結婚呢?我每天下班都那麼晚了,連吃飯睡覺時間都不夠。」因為焦慮症狀來晤談的小謹,擔心自己在同齡中競爭失敗,每天埋首於工作,幾乎沒有私人生活,年近三十的她看著身邊好友一個個戀愛然後結婚,像龜兔賽跑裡的兔子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在戀愛這堂人生課進度大落後。 不開竅的好女孩 在小謹的觀念裡「談戀愛」就像所有玩樂一樣,等做完正經事後再說,不過在家裡能搬上檯面的好像只有工作和生活瑣事,父母不曾好奇過小謹的感情狀態,在雙親心裡自己的女兒好像永遠是個小孩,不會成為一個女人。(推薦閱讀: 《她們》看 30 歲女性:女人的夢想,不該只有單一選擇 ) 小謹不是沒想過談戀愛,從求學階段到開始工作,都有暗戀的對象,但不曾升級到真正的親密關係,到底在哪裡卡關呢?健康的愛戀中,親密度升高時,彼此的身體吸引力也會隨之增強,更加信任後可能自然地展開性方面的嘗試,但對小謹來說,感受到彼此的性吸引力讓焦慮度急遽升高,所以每當她跟喜歡的對象有更進一步的互動,小謹隨後就會用各種理由自己中斷關係。 在晤談室裡,我遇過一些心靈某部分被「凍齡在孩童期」的女人,親密關係與性啟蒙被延遲,回顧生活背景可以發現在她們的人生藍圖裡沒有「女性化」的空間,因為各種原因,雙親心裡沒有女兒長大變成女人的樣子,而乖巧的小女孩不會做讓家人失望或擔心的事情,她們一直當著乖女兒,內心深處永遠是女孩。 圖片|來源 沈睡的女性特質 晤談好一陣子後,對性不開竅的小謹想起被深藏的記憶,好久以前某一次夜裡,父母似乎為了什麼爭吵,那晚母親進房跟她睡,她想起母親面露愁容語重心長地說:「妳長大之後如果沒有喜歡的人,不結婚也沒關係」、「女孩子要保護自己,不要傻傻的被佔便宜,會失去很多東西,不要像我一樣後悔莫及」小小的她心裡有很多疑惑,但很識相沒有問出來。 母親的叮嚀裡好像一個字也沒提到性,但仔細想一想,真的沒有嗎?那些女孩子都很熟悉的長輩囑咐裡,是不是都暗示著「性會讓女人吃虧和犧牲」、「慎選性對象,因為那跟妳下半輩子的幸福快樂有關」。 對大多數的女性來說,這些暗示從小到大,無處不在,不斷累積,和男人比起來,女性的性啟蒙之路除了好奇之外還上了層層咒語,等著女孩們碰到紡織車的針那一刻就讓她沈睡,所以那些被催眠的乖女孩們,儘管已經長大,一遇到性就倒退回小孩,心中的女性特質長眠不起。(推薦閱讀: Handsome Lady|泰勒絲:我真的曾經以為,當個乖女孩就會很快樂 ) 有愛無性的親密關係 那些在「戀愛中永遠像女孩」的女人們,很多跟小謹一樣都是在沒有性、缺乏親密、沒看過粉紅泡泡的家庭氛圍中長大,她們習慣原生家庭中「中性天使般的相愛模式」,她們會對人好也會付出,可以交到好朋友,除了親密關係晚熟之外,其他人際關係都不錯。 她們也會陷入愛河,她們的愛情特色是較少真實接觸,缺乏性親密,整體顯得天真了些。好比她們常常在暗戀,很多時候暗戀對象是 2D 世界裡的,漫畫、小說、動畫或電玩裡的角色,就算對象生活在 3D 真實世界,也可能彼此完全沒交流,像是不在個人生活圈中的偶像,或走路或上課會遇到的人,換句話說,她們的愛情素材多半仰賴想像。 抗拒認同母親,拒絕「女性化」 小謹的例子顯示母女關係在女性化發展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如果母女關係親近,而母親在兩性關係中不快樂,甚至排斥自身的女性特質,女兒很容易因為對母親的認同,而選擇和母親一樣的路,做個永遠的小女孩。反之,如果女兒以負面的角度看待母親所展現出來的女性特質,對母親有認同困難,長大後非常不想走上母親的路,就會以拒絕「女性化」的方式表現出來。 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為了合理化女性權利被剝奪這個現象,母親常被形塑成「缺乏理智、能力差、卑微、脆弱、苦命」的女性,從這樣環境中成長的女兒們,儘管意識上非常不贊成「男尊女卑」的概念,卻不由自主地在各方面受到影響。(延伸閱讀: 「我拿東西往她身上摔,她才安靜下來」一名男性在 Dcard 炫耀毆打女友過程,卻被讚許是「真男人」 ) 四十出頭的小瑛已經是間中小企業的 CEO,身處於男多女少的職場環境,儘管才華洋溢、能力出眾,她還是得小心翼翼地不讓自己過於「情緒化」,以免被貼上優柔寡斷、婦人之仁等標籤,所以長期否認並壓抑了許多負面感受。小瑛覺得自己的母親就是個能力好卻深受焦慮情緒控制的女性,所以極力避免自己走上母親的道路。 圖片|來源 探索自己的不同面,成為你想要的自己 「抗拒成為女人」並不能幫助我們克服文化偏見和家庭創傷,「成為一個自由的女人」才是真正能修復自我的方法。你所屬的群體不只會以性別偏見影響你,也會透過各種其他想法來影響你,唯有透過廣泛地接觸與體驗,從中形成自己的見解和判斷,才能降低外界干擾,讓自己活得更像自己。下面幾個建議是很好的開始,供你參考: 1. 廣泛探索,建立自己的喜好與信念: 對於讓自己感到焦慮、矛盾或恐懼的事物,我們總是習慣逃避或忽視它,對「女性化」與「性」感到焦慮的人,往往對自身的女性特質與身體需求一無所知。但無知會加深恐懼,讓我們缺乏自信,使他人的言語對我們造成更大的影響力。(同場加映: 《她們》談女性的生存難題:要成為自己,又要不被男人所懼 ) 如何探索自己的女性特質呢?嘗試不同的衣著風格是很好的練習,很多在性別議題上卡關的人,穿衣風格單調且茫然,不知道什麼是適合自己的風格;怎麼樣才能知道自己性偏好,並豐富自己的性觀念呢?許多恐懼性的成年女性,缺乏正確的性知識,不了解兩性的差異,也不熟悉自己的身體。 有趣的是,求學或工作時遇到困難,我們會大量搜尋、閱讀、吸取相關知識,建立自己的知識庫,但面對我們的焦慮議題時,就忘了這個基本方法。 2. 尋找並建立楷模,給自己支持: 我們愛自己的母親,但她走的道路可能不是你想走的道路。教育與知識之所以能幫助我們超越原生家庭經驗的限制,就是因為它可以提供我們「不同道路的想像」。 「你心裡有自己崇拜或想成為的女性嗎?」在工作上也許某國的女首相、某企業女性 CEO 可能是你想學習的對象,閱讀她們的文章或著作,可能會帶給你在工作上成為自己的靈感。在感情上,除了那些名女人,你身邊的好友,他們的戀愛經驗和見解,可能也可以帶給你一些不同的刺激。 試著「開放」並學習「篩選」適合自己的訊息與經驗,然後逐步「嘗試」並好好「感受」,能幫助你更快地找到自己的方向。最後要說,「成為女人」和「擁有性」都不是容易的決定,你要為了你自己,相信自己,創造自己的命運。 April 14, 2020 at 08: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clZfe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