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LfsrIk
2020年5月11日 星期一
當整個社會對女性主義高度不信任,我們怎麼跟異溫層溝通? https://ift.tt/2LfsrIk 擲地有聲 為什麼有些人不完全相信「男女權力不對等」?當社會對於女性主義存有疑慮及不信任,我們該怎麼跟同溫層以外的溝通呢? 文|Nick(PhD Candidate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延伸閱讀:當女性主義者被視為「正義戰士」,北美女性主義發展進程,給我們什麼啟示? 為什麼有些人不完全相信「男女權力不對等」 在北美的社會中,女性掌權者、霸凌者、利用女性身分作偽證控訴敵營政治人物性侵者時有所聞。大部分學校或公私領域對女性補助或員額配給以及大力的「表徵」反而造成「男女已經很平等」的(至少是)表象。 再者,女性主義者引述女性受到壓迫的論述大多源自上半個世紀以前,且證據多數為女性「自我陳述」,也就是「主觀感覺」。活在現代的人並不覺得女性受到壓迫,而且不信主觀感覺者,恆不信。就算是大多人比較願意相信的統計數據,也多半品質不佳。筆者就有做過考試制度是否對女性不公的文獻探討,多半宣稱對女性不公的學術研究都僅以「女性平均表現比男性差」為由,驟下「考試不公」的結論,而沒有在統計模型中試圖排除「能力」的影響(萬一這個考試的受測者剛好真的女性都抽樣到能力比較差的呢?)。男女薪資不公的問題也有反方提出「女性比較喜歡選擇低壓力低報酬的工作所以平均薪資較低」的論點。雖然這樣的資料可以歸因為「男女權力不對等,所以社會期待女性去做這些工作」但是因為這不是唯一的解釋,所以把這種沒有這麼絕對的論述當作其他論述的前提,難免會無法說服所有人。 此外,身分政治論述也被一部分人拿來檢視女性主義者。他們認為這些大多是大學和學術圈出身的女性主義者具有一定社經地位,根本不是他們口中「受父權迫害的女性」(或至少不是最嚴重的那群),依據「表徵」的邏輯,這些「高級」女性主義者的沒有資格為其他女性說話。而其他女性通常也不會出來說話,所以「應該沒事吧」。 另外,北美男性的社會角色也有許多難處:與女性相比,男性成就高會被當作理所當然、不可以展現脆弱、走在路上會被假設是危險的、受家暴時只會被嘲笑、更不敢為自己的性侵經驗發聲、在罪案中容易被假設為加害者,且在遇難時會被要求要犧牲自己的生命去保全婦孺。因此,相較之下,有些人認為男女並不是「不對等」,只是「慘在不一樣的地方」。 最後,有些人,包括女性,純粹是對於女性主義者反感,所以不相信他們講的任何話。 因為有不少人不完全相信女性真的有受到歧視,所以前述女性主義的論述對他們沒有說服力,再加上女性主義早期達成的許多里程碑過於亮眼,例如 1932 年女性終於可以投票,使得現下的北美女性主義相形見絀──現下口中的「壓迫」相較之下頂多算是「微歧視」(microaggressions,暫譯)。因此,現下北美女性主義存在的必要性受到質疑。 異溫層為何與女性主義漸行漸遠 我觀察到的異溫層大眾對於上述論述的反應大致如下: 「身為女性⋯⋯」的開頭的文章→「干我屁事」 「我的主觀經驗不容質疑」→「都給你講就好了」 「我要好的女性表徵」→「好」(但是不在乎)或「鬧夠沒」 「因為女性受到壓迫⋯⋯」→「你被殺了嗎?沒有的話閉嘴。而且就算有,又不是我壓迫的」 另外,過於在乎表徵、表態、言論的政治正確,而對外沒有具體的行為準則,則容易產生「易敷衍,難滿足」的印象,造成女性主義者自成一格,其他人只是在他們面前逢場作戲,演示友好,但是在生活中默默的覺得他們是瘋子。 臺灣女性主義可能可以怎麼做 北美的聖戰模式可能行不通 北美的富足社會使得多數人,包括女性主義者,跟世界其他國家比起來已經過得非常平順了,但是也正因此,人生難免缺乏目的感。另外,北美長期以來有一種英雄情節,而且主角多半是男性,這造成了強烈的相對剝奪感──「什麼時候輪到女性當英雄?」。於是他們在尋求人生意義之旅中,決定尋找一個可怕的敵人。於是他們要打倒父權,要把男人視為一個壓迫女人的貴族階級,進行鬥爭。於是他們用信仰分敵我,努力打敗父權巨獸。在他們的聖戰中,他們被綑綁、被惡意凝視、被當成物品、被剝奪話語權,於是他們大張旗鼓,希望其他「未被解放的奴隸們」加入他們的行列;他們大聲喝采,為了每一個能夠突破男性貴族城牆,進到男性貴族領域的奴隸們;他們在 C.V. 上大肆宣揚自己是帶領奴隸的英雄;他們悲嘆著其他「逆來順受」奴隸的不團結。他們嘶吼!他們不會再沉默!他們不會再被控制! 而他們大致是失敗了。 Photo by Delia Giandeini on Unsplash 就異溫層而言,這就是扮家家酒,而且這個扮家家酒看起來很不好玩,裡面的人很生氣、很挫折、很吵。「如果你職場升官不順這樣叫做『壓迫』,那我以後要拿什麼詞彙來描述比你的『壓迫』糟糕千百倍的痛苦?你的陰蒂被強迫割了嗎?你有經歷過『被強姦,還要被判罪嗎』?你現在是在嘲笑我的痛苦嗎?」某些移民這樣說著。甚至在北美女性的同溫層也有有黑人女性主義者這樣批評過白人女性主義者。 以我身為外國人的立場,是的,真正受到壓迫的人的痛苦被嘲笑了。而且北美的英雄情節太過嚴重,導致了這場聖戰中想當將領的人太多,想上前線去打仗的人太少。於是大家都在「號召」,而且口號還不一定一致。 我謙卑的懇求臺灣的女性主義者不要採用「聖戰模式」,因為成功的條件實在太嚴苛。首先,需要大部分的人都看得到你認為的敵人,也就是「父權巨獸」。然而,在父權巨獸存在的這個前提下,希望女性主義者可以認知到這頭巨獸非常的狡詐,他靜靜地躲在在生活的每個細節,別人很難意識到,所以理所當然的很容易號召失敗。 第二,用「戰」的想法來號召人很容易讓人覺得莫名其妙被「戰」了,而樹立不必要的敵人;如果你的豬隊友拿半調子的女性主義去戰別人,你會被概括承受。 第三,支持你的人很容易覺得被你道德綁架,漸漸遠離。第四,自己很容易不小心陷入「戰或逃」的心態,使用過於強烈的詞彙,扼殺和平溝通的可能。第五,別人容易拿過高的道德標準來檢視你的言行和私德。第六,你的朋友圈會漸漸剩下「戰友」,到後來越來越偏聽,論述離大眾越來越遠,對你個人的生活、心理健康或者達到女權提升的目標都很不利。第七,你的高調讓真的想阻撓你的人很容易知道你的計劃和意圖。總之,「聖戰模式」容易讓女性主義的形象變得很差,當大眾把你貼上「莫名其妙」、「偏激」的標籤的時候,你很有可能再次失去話語權。 行銷模式可能更能好好表達女性觀點 我謙卑地邀請臺灣的女性主義者把自己想成是在「行銷」,產品是一篇篇具有著你的女性觀點的故事。與其想成「父權巨獸」,不如想成你在跟一家具很有多遺產的老字號──「父權巨獸公司」拚市占率,如果真的很喜歡「打仗」這個比喻的話,那麼我們是在運用著行銷的所有邏輯打贏這場商戰,異溫層就是你要爭取的消費者。 行銷模式能夠幫助我們轉化義憤為實際行動。我們不需要道德高地的包袱,只需要把產品設計好、包裝好,找好的代言人,讓觀點變得更流行,進而提升大家對於性別議題的敏感度。我們不需要太挑剔盟友,有些利益結盟能夠幫助行銷。我們不需要因為某些消費者不買我們產品而氣餒,他只是口味不同,或許換個包裝、改良一下產品他就會買了,而且很多人都買了的話,他搞不好也會跟風。 按照這個邏輯,女性主義者或許不需要用認同政治——「身為一個女性⋯⋯」這樣的起手式,也能表達女性觀點。避免這個起手式可以避免造成「女性主義者什麼東西都硬要歸因於女性這個身分」或者前述的「干我屁事」的反應。事實上,身為一個女性,你的觀點就是獨一無二的女性觀點,你只要鼓勵女性多多在某些議題上誠懇地以他們自己的角度發聲就行了,你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並用你的觀點講好你的故事,讓每個人都意識到身邊的女性有著他的故事。敏感度自然而然就會提升了──你只是善用置入性行銷的原則。我們不需要採用北美已經造成反效果的手段。 事實上,我對於臺灣的女性主義相對樂觀,因為我們有非常多本錢。我們有很多好的「置入性行銷」的例子: 在各領域,雖然比例可能不一致,但事表現上臺灣的女性都沒有輸過(甚至超越)男性──想想蔡英文總統! 好的女性律師、醫師、立委、Youtubers 等等 在求學過程中,選理組的女生哪有比男生表現差過了? 我們的客戶裡子好: 臺灣人真的比較在乎別人的看法,對別人的處境有自然而然的體諒,只要不要疏遠異男,異男自然而然就會配合 臺灣人願意純粹為了幫忙別人而付出很多心力 臺灣人其實對於不同意見的接納度沒有媒體報導的那麼低 有一定的好奇,只要我們願意好好回答,便願意慢慢知道怎麼樣對性別議題更敏感 內在有想當好人的動機,所以只要指令清楚一致且合理就會願意配合 我們的銷售員本來就比較符合市場需求: 要說是奴性也可以,但是臺灣女性的溫良恭儉讓有助於大眾接受女性主義觀點 但是我們也要切記,我們異溫層的客戶: 多多少少會有一種是自己是在施加恩惠的心態,這沒關係,因為我們本來就該感謝客戶 耳根子軟,如果我們的觀點中點出了一些社會問題,他們會需要我們肯認做得好的地方 沒時間閱讀長文、追根究柢,但是可以聽生動或幽默的故事 絕對不可能好好區分不同流派的女性主義者,所以不同流派要整合好 喜歡溫良恭儉讓,會怕看起來很兇的人 喜歡平衡的觀點,如果有必要提「身為一個女人…」類型的經驗的時候,把男女一起討論,只是女性的部分比較多,這樣大眾其實會接受 依照行銷的邏輯,遇到看似不想買我們產品的客戶,我們可以試著避免: 用「檢討受害者」、「沙豬」、「沒有性別敏感度」、「厭女」等方便的標籤來阻礙可能的溝通──請假設對方是真的生活經驗不符合我們的假設 硬要推銷,顯得咄咄逼人,反而嚇到可能的盟友或客戶。 總整理 也許我們可以試著放下聖戰模式,採用行銷模式,這意味著: 避免認同政治玩過頭,否則對異男會造成「干我屁事」效應 不疏遠任何已經有資源而且打破同溫層的盟友,例如鄧惠文醫師 不疏遠「享受傳統女性性別角色」的女性,他們可能是盟友也可能是客戶 對於過激的女權主義言論要加以制止,否則整體女性主義者將概括承受 把女性主義者的意見整合好,產品一起設計好(可以試試看開源協作模式?) 接受某些不公平,並在這個認知下注意言行,得到社會的支持,社會才會越來越公平 認真考慮跟跟學術文獻讀到的觀點相左的意見,行銷的對象很大部分在學術圈外 對異溫層不要強調也不需要證明「男女權力不對等」,否則就會引發很多對女權沒有助益的辯論,例如男生女生誰比較慘,這樣焦點會模糊掉──你不需要所有人都接受男女權力不對等這個前提也可以推進女權。只要女權有被推進就好了,平等根本不是重點,就算女性權益比男性好又有什麼關係? 批判社會前一定要先肯認大家做得好的地方 即便憤怒有理,在公開的言論也要保持溫良恭儉讓的姿態,形象最重要 多講故事,幫助他理解你是怎麼認知到社會中的不公平的,而不是講理論 你很棒,相信自己,散發自信光彩。 後記 雖然我主要研究領域不是女性主義,但是主導或參與過許多與 LGBTQ+ 有關的專案,因此有非常多機會與不同的女性主義者共事,並持續關心女性主義的發展。在女性權益的推進很大部分取決於對於女性主義沒有研究的人的配合的前提下,希望我這個半外行人的觀點能夠對女權有所裨益。 May 11, 2020 at 05: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