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bit.ly/2N6r6nd
2019年2月14日 星期四
關係心理學:如何建立深度交流的親密關係? http://bit.ly/2N6r6nd KnowYourself 關係的經營沒有標準解題,唯有更深刻地認識自己與對方,找出最適合彼此的相處模式,才是長久之道。 KY 作者|夏超 人們總渴望遇到一個自己深愛、也深愛自己的人,希望建立長久而穩定的深層關係。而到底什麼樣的愛情狀態才算是深層次的關係?在建立深層次關係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面對哪些困難?是彼此激情和性慾的消退,是日常溝通技巧的缺乏,還是「小三」的潛在威脅? 之前,我們用精神分析的理論分析了親子關係之間的權力轉移,引發了很多意見不一的討論。今天,我們同樣在精神分析的背景下來探討一下親密關係中的愛與欲。 圖片|《一半,藍色。》劇照 01. 深層次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愛情和關係是不同的。」這句流傳甚廣的話想強調的是,愛情常常是強烈的情緒起伏和慾望;而關係是除了這二者之外的一切。 實際上,這種說法既過於簡化了愛情,也過於簡化了關係。愛和關係都充滿了不斷變化著豐富意涵。 心理學家 Kernberg(1999)認為愛的深層關係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 互相吸引,渴望彼此:現在很多人都感慨自己好像失去了愛的能力,對誰都很難再強烈地感到心動。而相愛的狀態是會覺得對方身上有著強烈吸引自己的地方,即便無法明確說出來,但總能感受到「想在一起」的渴望。 2. 有親密感,性關係和諧:一起相處和生活時,兩人會感覺非常舒服自然,會有較強的陪伴感和親密感,同時在性生活上兩人也能保持和諧,能積極主動地交流想法和感受。 3. 能夠積極面對摩擦和矛盾:愛與恨、控制欲、攻擊性密切相關,如果兩人缺少一套合適的溝通方式,面對分歧和矛盾時很容易讓情況惡化。所以,在深層次關係中,兩人需要能積極地面對和處理衝突,降低攻擊欲的消極影響,甚至將之轉化為關係深化的助力。 4. 彼此忠誠,能夠應對第三者的影響:即便沒有出現真正的第三者,一段兩人關係也仍舊永遠面臨著破裂的可能。對第三者的警惕有利於兩人關係的維持;而過分的過意會可能讓警惕變為無端的嫉妒,反而會破壞關係。在深層次關係中,兩人能較好地把控在現實生活中交際圈的邊界,同時也能在意識中合理控制對第三者的態度。(閱讀更多:Envy 與 Jealousy 有何不同?為什麼人會嫉妒) 02. 為什麼建立深層次關係那麼難? 關係的建立是兩個人的事,所以無論一個人多麼努力,仍舊無法保證關係的長久和穩定。即便兩個人有這樣的決心,這仍然是不容易的。在精神分析家 Kernberg(1999)看來,這是因為我們精神結構和現實生活中始終存在的「不連貫性」或「斷裂性」(discontinuities)。而這種不連貫和斷裂性又是建立深層次關係時必須面對、承受、克服的。 第一種斷裂性:俄狄浦斯情結帶來的斷裂性 我們處理愛與慾望的方式在小時候與父母的互動中就開始形成。在精神分析看來,孩子的性慾很早就出現,雖展現方式和成年人不一樣,但無本質區別。孩子與父母的互動會以俄狄浦斯情結在潛意識層面產生影響。 在希臘神話中,俄狄浦斯弒父娶母,與這種關係相對應的是,與父母有著情感連接的孩子需要面對一個困境:對異性的父母懷有慾望,而因此又對同性別的父母產生內疚,這種內疚被稱為「俄狄浦斯式內疚」。精神分析師認為我們很少意識到自己有這種俄狄浦斯情結存在,但它卻普遍存在在每個人的兒時,影響我們在愛欲關係中的心理和行為。 對男性而言,俄狄浦斯情結的影響通常情況是: 母親對男孩來說不僅是關愛自己的人,同時也是在性方面令自己困惑的人。母親的某些關愛方式對男孩來說包含性的挑逗,但是母親又會抽身撤離,所以男孩就要承受性方面的困擾,疑惑到底該如何面對情感的依賴和性上的受挫。 之後,俄狄浦斯式內疚又可能會讓男孩否定或羞愧於自己對母親有慾望,這可能會造成他對性的壓抑和對愛的聖化,比如他會覺得母親是聖潔的,她與性相關的事情都是虛假的,自己對母親的性也是醜惡的,不能與對母親的愛混為一談;這也可能造成他對母親的憎恨,他會因母親在性上對父親的順從、無法滿足自己而心生嫉妒,讓他對女性產生一定程度的厭惡。 這就形成一些男性在情感與性慾上的斷裂,出現一種典型的、被稱為「聖母-妓女」的情慾二分法。這種現象在男性身上表現為,他們會選擇一個心中的「好女人」作為妻子和孩子的母親,但無法在她身上投注性慾;同時會在心中貶低讓自己性慾高漲的女性,認為她們是無法當妻子和母親的「壞女人」。 弗洛伊德在《性學三論》中曾如此描述:「這類人的情慾生活分裂成了兩個極點,這在藝術上被形象地稱為天國之愛和塵世之愛(又稱動物之愛)。他們愛一個人,就不會對她產生邪念;對一個人想入非非,就不會對她動真情。而他們的理想對象,是那些既不需要投入太多情感,又可以將他們的肉慾喚起的人,但這個位置並不太現實。」 這種情慾的兩分,在有些男性身上並沒有這麼明顯,但他們往往也能將自己的情感與自己的性慾保持在不一致的狀態,比如他們通常能和一個女性保持長久的性關係,即便他的情感已經投入到其他地方。 圖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劇照 對女性而言,俄狄浦斯情結的影響通常情況是: 女性在愛欲關係中的不連貫性主要體現在性關係上,比如她們和自己不再愛的男人很少會維持之前的性聯繫,性方面的連貫性通常會隨著情感的中斷而徹底斷裂。 相比於男性在情慾上的斷裂性,女性的情況在道德上會獲得更多支持和肯定。不過,在肯伯格看來,這背後反映出來的是女性對自己的性慾可能缺少足夠的認同。 在建立最早情感關係時,女孩指向的對象同樣是母親,所以她不會面臨男孩常常遇到的性困擾,很少會出現情感與慾望的兩分法(但如果女孩與父親的情感聯繫很緊密,但父親的態度忽冷忽熱,也可能造成)。 但是,母親對女孩的性意識的顯露通常是一種敵意和排斥的態度,這會妨礙女孩身體慾望的發展。同時在與父親的互動中,女孩還會受到俄狄浦斯式內疚(對父親的慾望和對母親的內疚)的影響,進一步壓抑自己的慾望,最終造成了對性缺失足夠的意識和認同。 所以,女性往往只有在情感深厚時,才能稍微認同一些自身的性慾。性慾本身的、脫離情感的性往往被她們自身否認。這種情況並非主觀上的控制,而是性關係只是依附在情感上的一種次等關係,她們與自己的伴侶在性上的連接並不足夠深入。 第二種斷裂性:生活現實與精神現實的斷裂性 有人覺得成年後我們擁有足夠的力量把控生活,活在連貫的現實中。但實際上早年形成的關係模式就像一組被寫定的劇本,在某些時候將現實中的我們又拉回到過去,將這些劇本再演一遍。 所以,我們與伴侶的生活同樣充滿斷裂性,有時活在對未來的想像中,有時活在當下,有時又活在過去。 積極地看,重演過去的關係,是為了修復和完善關係中未能充分實現的心願和慾望;消極地看,這種重現是為了釋放過去的關係中的不完美所帶來的攻擊性和報復心。 比如讓過去複現的最典型方式就是「投射性認同」:雙方將內心的某些特質、形象投射到對方身上,並引誘對方展現出過去的俄狄浦斯客體(通常是父母)的特質,使其成為某種替身,再現過去的關係。 我們看似和伴侶在連貫的現實世界裡生活,可總有一些來自過去的力量,把我們拉到另一個時空中,這種不連貫性和斷裂性,是人們普遍面對著的挑戰。 第三種斷裂性:時間與權力變化帶來的斷裂性 隨著時間變化,兩個人身心狀態和社會地位也在不斷變化。兩人對時間流逝的感知、對衰老的認識、對死亡的恐懼,都在潛移默化地改變關係模式。而這些變化背後其實都與「權力」有關,因為年齡、青春、力量、地位在社會關係中都與潛在資源有聯繫。 比如一名護士與一位醫學專業的學生結婚了,當時丈夫還在讀書,護士作為一個母性關愛的提供者滿足了丈夫對依賴的情感需求。而當丈夫後來成為一名成功的外科醫生,社會地位的變化不僅讓他對現實生活有了更多控制感,還可能讓他在情感關係中想要獲得更主動的位置,所以妻子之前照料者的角色將不再合適,兩人的婚姻開始陷入僵局。 03. 有些平衡的關係可能是病態的。 從以上困難看來,一段關係走向動態平衡非常困難。實際上,有些已達成平衡的關係並不是「健康的」,可能是兩個人的病態模式恰巧合適所形成的。 病態平衡的深入關係在 Kernberg(1999)的論述中主要有以下兩種: 1. 補足式平衡 生活中,有些看似不和睦的伴侶過著非常穩定的生活,相處的方式與通常認為的「美好的愛情」差別很大。這很可能是因為,兩人病態的種類恰巧讓他們能夠以一種「私人的瘋狂」來穩定關係。 圖片|《狂賭之淵》劇照 比如,一個有著迷戀型人格的神經質男人與一個邊緣型人格的女人一起生活,這個男人的神經質與他對自身的攻擊性的壓抑和不認同有關。他為人處世非常和善,但他又隱隱感覺心裡有一團怒火而不敢承認。 一個喜怒無常、隨時脾氣爆發的女性通常難以相處,但對這個男人來說,妻子自由展露激烈情緒的狀態恰恰令他欣賞和羨慕。他不僅可以承受,甚至在妻子情緒激烈時,他內心的情緒也跟著投射而被一起釋放。 在這樣的關係裡,兩人無形中已形成了彼此認同的相處方式。在別人看來,一方的爭吵與一方的沉默是對關係的極大損害,但實際上是一種恰到好處的補足。 有些人甚至能夠意識到自己在尋找能夠和自己的瘋狂匹配的另一半:一個受虐者尋找施虐者,這種私人的瘋狂帶來的關係可能令人感到是如此的激烈和深刻,甚至可能使人上癮。(延伸閱讀:【關係日記】維多利亞和貝克漢:我不完美,但我沒有放棄過愛你的決心) 2. 孿生狀態 有些人進入關係是為了與另一個人幸福地共同生活,而有些人尋找伴侶時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自戀需求。 自戀帶來的影響通常是妒忌、貶低、溺愛或疏離,但有些人的自戀是不同的。他們對自身狀態存在一種「完整性」的想像和渴望,所以在自戀的驅動下,他們潛意識地想要通過尋求愛的伴侶來「完成自己」。 他們將伴侶視為想像中的孿生子,只有兩人湊在一起時才覺得自己是完整的、和諧的。這種自戀者在選擇伴侶時會遵循自己的「完整圖式」,一切與圖式不一致的地方都是自己不願忍受的。 在這樣的關係中,自戀的一方往往對另一方充滿暗藏的控制欲,而另一方也接受了一些暗示,樂在其中。 這些病態的平衡關係不必被否定。「病態」只是一種學術性的描述,並非貶低。 但它之所以不被提倡和鼓勵,是因為人的精神結構是複雜的,也會受到具體生活處境的影響。病態模式建立的深刻關係往往並不能很持久,而這樣的關係一旦破裂會給人的精神帶來深刻的打擊。即便建立了穩定的關係,隨著生活的變動,在關係破裂之後,兩人想要再次尋求合適的伴侶依然會極為困難。 04. 如何建立深層次的穩定關係? 1. 改變對斷裂性的認知,並合理利用 生活和情感中充滿不一致。有些斷裂性是走向深層次關係的起點,比如有些男性因小時候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情慾兩分,這不該被視為自己出軌或背叛的理由。如果自己想要追求長久穩定的關係,如果與另一個人進行這樣的約定,自己面對情慾的斷裂性便是自己需要克服的問題之一。他應該努力意識到這一問題的本質,從想法上進行調整,努力將情感和性慾融合在一個愛的對象上。(相關文章:晚熟的告白、早到的性愛?《三姑性教慾》情慾,沒有標準答案) 我們也可以合理地利用某些斷裂性。比如,你發現自己在幾段戀愛關係中常常陷入同樣的「劇本」,那很可能是因為你在不斷重回過去的某些情境。你不必灰心地以為這是自己的情感宿命,反而可以努力思考自己那未被滿足的心願、那缺失的究竟是什麼。當你對此有些察覺和醒悟,反而會走出不斷循環的「迷宮」。 2. 避免關係中的角色「固著」 對於現實生活和精神現實的斷裂性來說,我們之所以會在一些時刻,感受到自己突然回到了過去的劇本中,是因為我們身上有一些過於「固著」不變的、不靈活的角色。 比如在現實的關係中,某些時刻因為被激發突然變成了一個偏執的、極端自我的孩子,此時是因為在你的體內,你還一直死死抓著這個孩子的角色,讓它固著不變。 而在一段深層次的關係,兩人往往都能較好地意識到對方當時呈現的角色。兩個人也都能較為靈活的選擇自己此刻呈現為哪個角色。即便我們不一定都能走出過去的迷宮,這些角色也不會消失,但可以利用不同的角色定位來調整關係。 用心識別彼此在關係中的角色變化,同時靈活地調整自身的角色定位,這會讓關係更加充滿彈性,也就更加經得起考驗、能夠長久。 圖片|《一半,藍色。》劇照 3. 努力完善自身,從具體處境出發看待問題 在關係中似乎有個悖論:越是那些不必與對方共生的關係,常常是長久穩定的。這恰恰說明兩個人在自我獨立上的重要性。我需要你,但沒了你,我也不會活不下去。在這樣的關係中,兩個人的結合更加自由和輕鬆,情感的交流空間更大。即便關係最終因某些原因破裂,兩人也能更坦然地面對。 再相愛的兩個人,最終也還是兩個人。我們的生命無法融為一體,而這是一件好事。這會讓我們放低對對方的期許——畢竟我們也只是兩個人而已。 最終,精神分析師還告誡人們:愛和關係沒有定法。 很多關係都有只屬於兩個人的互動模式,那些被社會普遍認同的解讀方式並不適用於解讀兩個人之間的特殊情境。在一些時候,社會教導我們的關於關係的解讀方式,的確能夠保護我們不受到一些危險:比如簡單地鑑別出什麼是「不愛」。但過度這樣做,則會成為建立深度關係的阻礙。 經營和評價兩個人的關係時,可以更多從自身的感受和具體處境出發。即使兩個人是某種補足式的穩定,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維持著關係,那也不必過分擔心外在標準的眼光,保持屬於兩個人的「小瘋狂」,有時也不失為一種珍貴。(推薦你看:關係樹洞|我為愛做過最瘋狂的事,是一直愛你) 你此刻想要的,就是你最需要的。 以上。 References: Kernberg,O.F. (1999).Love Relations:Normality and Pathology.Yale University.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2015)。《性學三論》(徐胤 譯)浙江文藝出版社。 February 14, 2019 at 04:00PM 女人迷 womany.net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