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4日 星期四

我也是長孫,為何不能吃雞肉?一頓晚飯教我的性別課 http://bit.ly/2SWq7M1 TGEEA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家庭裡的性別觀察:當我想吃雞肉,卻眼睜睜看著長輩夾起雞肉放在弟弟的碗裡。同樣是長孫,為什麼會因為性別不同而有不同的待遇?這個問題長久一來一直困擾著我。 文|阿寶 在奇摩知識輸入「起家」,會找到以下的回答: 雞:過年一定要買全雞來當作供品,不能採用分切過的。有一句台灣諺語說『吃雞會起家』,意思就是說過年吃了雞,來年家庭就會興旺,未婚的家庭成員都能成家立業。 終於懂了,雞的台語發音,也是「家」的意思。「吃雞會起家」這句諺語,很難忘記了。除夕夜在南投鹿谷吃年夜飯的晚上,阿公夾起雞肉的瞬間,我興奮地伸出手去乘雞肉,沒想到阿公的手一轉往弟弟的方向過去,嘴巴說著:「來,弟弟吃雞才會起家,咱黃家才會旺。」 不知道有沒有親戚看到我的窘樣,趕緊將碗放下,若無其事的夾了一塊烏魚子。當下,心理有一種失落和憤怒,覺得自己明明是黃家的長孫女,為什麼不是我,為什麼?(推薦閱讀:餐桌上的電影|《小偷家族》維繫家庭價值的,不是血緣) 圖片|韓劇《一起吃飯吧》劇照 這股莫名的情緒直到大學接觸性/別論述,才豁然開朗,原來當初生氣的不是那塊沒入口的雞肉,不是阿公,更不是弟弟,而是摸不著、看不見的習俗文化所傳達「男尊女卑」的觀念。 對阿公來說,夾雞肉給長孫子是多麼自然的事。對弟弟來說,不過是一塊雞肉,幹嘛大驚小怪。阿公阿媽在父權文化中長大,也生活了過半百的時間,應當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不用去改變,也不需要,加上長輩們也少有反思的機會與資源。 但唯有當我是那個被忽略,被當成隱形人的長孫女時,才深深體會到習俗文化中的不公平。明明都是長孫,卻由長孫的性別來決定家族對她/他的期待。男生不只要娶,還要成家立業,最好拚個男孩子來傳宗接代。女生只要嫁出去就好,最好還生個男孩子才不會丟娘家的臉。 夾雞肉事件發生之前看性別文章,「父權體制」只是白紙上的四個黑字,知道它的概念,但沒什麼感覺,也不覺得獨立自由的大學生生活會受到它的影響。等到,一瞬間體悟到父權根本不在書上,它就活在我的生活中,活在阿公的觀念中,天羅地網,也無以名狀。「父權體制」不用出一系列性別書籍,來宣揚父權結構的豐功偉業,只要一個夾雞肉的動作就赤裸裸的曝露出習俗文化的性別不平等。 好「男」起家,預設了所有未婚的家庭成員都要成家立業,家族更無不冀望有一個好男生(兒子、長孫子)來起家。立意良善的習俗文化,重男輕女外,背後更是異性戀預設立場,讓身為女同志的我感受到,真的是好「難」起家。(推薦閱讀:重新定義餐桌的溫度:打破只吃飯不談心的家庭聚會) 感謝一塊雞肉教了一堂習俗文化與性別平等的課。學到一個人的價值不因性別而異,不用別人決定,而是自己定義。明年何不就建議阿公帶家族去吃 Buffet(自助餐),每個人自由選擇,不要再讓一塊雞肉傷了下一個長孫女的心。 February 14, 2019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net


via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bit.ly/2SWq7M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