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1日 星期四

DEI FAQ|老闆不提供產假,引發英國 TikTok 離職潮:打造 DEI 多元共融,吸引人才的五個必知 https://ift.tt/OeQfpw4 Yishin 當我們以為「多元」、「平等」、「包容」已然成為普世價值的今日,現實仍會賞以無情巴掌,響亮地從世界的那一端,傳到世界的這一端。 《金融時報》報導,TikTok 倫敦因其員工與中國高管間的「文化衝突」,而引發一波離職潮。爭議觸發點在於 TikTok 歐洲地區電商業務負責人 Joshua Ma 於一次內部會議中表示:「作為一個『資本家』,我認為根本沒有必要為員工提供『產假』。」 TikTok 員工表示,公司文化總是過於激進、不切實際且罔顧員工權利,與英國人的工作慣例背道而馳,那些令人費解的目標與期望,使得員工需經常性工作超過 12 小時,從「早餐時段」工作到「晚餐時段」,無條件的加班只因為「晚上直播更成功」。 針員工回應,TikTok 回應,他們正在大力投資並擴大資源、結構和流程,以支持積極的員工體驗。 《金融時報》以「文化衝突」為倫敦 TikTok 擴張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TikTop 之所以在英國市場踢到鐵板,並不是因為資金缺口、商業模式失敗、亦不是市場競爭,而是對於職場 DEI 議題的漠視。 在多元、平等、包容(DEI)被視為基本人權的當代,以 DEI 原則作為企業基本 DNA,不再只是為了趨吉避凶,而是攸關到一間企業能持續茁壯,如果建立一穩固且長青的企業是每一個人的願景,那麼 DEI 便不只是打高空,建立形象、落實社會企業責任的手段,而是公司持續成長的關鍵策略之一。 圖片|Photo by Tim Mossholder on Unsplash Q1:究竟什麼是職場的多元、平等、共融(DEI)? DEI(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意指多元、公平及共融,過去女人迷常以「多元共融(Diversity & Inclusion, D&I)」來進行相關議題的溝通。 現在談這個議題,對於企業老闆、主管、人資,是為時過早,還是為時過晚? 讓我們先從一個簡單的例子說起。 後疫情的大缺工時代,從世界各地蔓延開來。早在 2021 年八月,《紐約時報》報導了星巴克、沃爾瑪大缺工的消息,數據指出,即便當時美國每月失業率高攀至 6%,但實際的求職者仍缺少數百萬名。 既然失業率居高不下,為什麼還會出現「缺工」情況呢? 在經濟層面,疫情期間美國政府每月提供的失業救濟金遠高於基層員工原先薪資,因此許多人寧願在家領救濟,也不願回歸職場;而在心理層面上,疫情給予各行各業從業人員「重新整頓」的機會,人們開始從薪資結構、不正常工時、職場環境帶來的心理傷害等各處重新思索工作的本質。 一場疫情,令大家開始覺醒,究竟自己這麼拼命的工作,是為了什麼? 那些我們曾經認為理所當然的工作環境,是否存在著調整的可能性? 甚至,我們有能力、有權利去追求一個更好的職場環境嗎? 圖片|Photo by Asael Peña on Unsplash 面對「員工覺醒」所導致的離職潮,企業如何永續、如何轉型?如何打造具有韌性的組織?將成為留任優秀人才的關鍵,而 DEI 政策能夠從底層開始,逐步堆疊員工對於公司的信任。 面對所謂的職場轉型,HR 與主管也許會說:公司營運數十年,體質已定,調整困難。 但事實上:即便從長期來看,落實 DEI 政策難以一蹴可幾,但我們仍能從小處著手,步步經營。 以《紐約時報》針對美國通用汽車、亞馬遜、蘋果、星巴克、沃爾瑪等企業在疫情後的招募現況調查為例,可整理出三個切入點: 提升薪資競爭力:從薪資結構著手,在相同的職等及職能下,給予合理且公平(甚至高於市場行情)的待遇。 創造友善職場:提供帶薪生理假、彈性工時、遠距辦公、居家辦公、辦公室托嬰等相關福利。 提供員工成長機會:如全美最大零售商沃爾瑪為旗下兼職、全職員工 100% 支付線上大學學費,免費提供十所大學工商管理、供應鏈等專業學位課程。 以上三點,僅是企業執行 DEI 政策的一小部分,但對於相當多公司而言卻是向前邁進的一大步。 (推薦閱讀:DEI 策略間|耕耘十年功,炎上十秒鐘!讓女力耕耘被社會看見,企業可以這樣做) 2021 年至今,全球缺工仍頻,許多企業以「物質」作為誘因,加薪、獎勵、提供設施,期待藉此招募到更多新兵。例如,台灣自動化零組件大廠上銀科技提供員工獨棟宿舍、運動休憩區,有如豪宅般的員工宿舍,申請即入住,出奇招搶人才。 然而比起實質的「資源」,DEI 政策更傾向於建造無形的「環境」,一個願意給予平等發展、多元對話、公平互動且開放交流的工作環境,它的拉力有時將會比砸大錢做硬體投資來得更具效益。 從反面來看,近日臉書創辦人祖克柏喊出「有些人不配待公司」口號,並限縮 Meta 員工福利,取消員工免費洗衣、延後晚餐時段、減少新人招聘,大舉的取消福利,不但使 Meta 形象一落千丈,各種策略失誤也使它成為近期矽谷科技巨頭中股價跌幅最大的企業。 《紐約時報》以「臉書員工享有奢侈福利的時代已經結束」來形容,甚至在過去幾個月蟬聯「人們最討厭公司」榜首,可見長年「金絮其外,敗絮其中」的營運策略,加上市場風向的轉變,企業一旦遇劫,更容易一落千丈。 畢竟,房間可以換,但有責任、信仰、信任與愛的地方才是家,工作職場,亦是如此。 (年度回顧:2021 年度 DEI 大事回顧:從東奧到跨性別者性別認同,看見多元、公平與共融) Q2:什麼是職場多樣性 / 多元(Diversity)? 為什麼我們的職場需要多樣性(多元)的組成? 想像一下,當這個世界愈加變化多端,你的用戶、客戶不再向過往僅局限於某一個特定地區和領域,科技發展、需求催生各個產業開始解構,很多過去從未想過的「競合關係」也正在產生。 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的人才若僅局限於既有族群(舉凡特定性別、職能、背景、學歷⋯⋯),該如何面對這個多變的世界? 擁有越多元人才,企業便可以具備更大彈性,面對更變化多端市場的時代已經來臨。對於企業來說,人才多樣性的背後,是更無可限量的商業可能。 透過數據佐證也是如此,根據麥肯錫調查報告可知,種族、族裔多元化排在前四分之一的公司,他們獲得高於其產業中位數的報酬率可能性多了三成 ;而具多元性別的公司獲得更好報酬率的可能性則多了 21% 之多。 圖片|Photo by Hannah Busing on Unsplash 所謂職場多樣項,我們可以簡單地分成幾個類別來看: 生理類別:年齡、外貌、身材、性別、種族、性傾向、性別認同等。 文化類別:國籍、階級、成長背景、教育、意識形態、政治傾向等。 專業類別:學歷、經歷、年資等。 性格類別:興趣、性格、偏好等。 一個人身份的多樣性體現在許多面向,可能包含社會性的種族、性別認同、性取向、宗教、國籍、體型、年齡、身高等差異,同時亦包涵情感取向的各種偏好與意識形態。 除了上述「物理上」的多樣性之外,職場多樣性 / 多元性還包括感知層面的多樣性。 因為我們知道,一個人不可能只有一個面向,他的內在仍有「外向者 / 內向者」、「善社交的 / 不善社交的」、「嚴謹的 / 鬆散的」、「邏輯的 / 天馬行空的」差異,工作場所如何敞開各種可能性,歡迎不同身份、背景、性格、取向的人共同參與,這才是職場 DEI 中所提倡的多元價值。 (猜你想看:DEI 策略間|企業想多元招募,卻怕被誤會歧視?降低「無意識偏見」,HR 可以這樣做) Q3:什麼是職場公平性(Equity)? 所謂公平,指的是公司、組織、部門無條件地給予所有人公平的待遇、機會和進步的空間。 這是協助企業裡每一位員工完成自我實踐、肯定努力、創造收穫的關鍵。而這也正是 Y 世代及 Z 世代工作者尋找工作的必要條件。 職場公平性要求組織「發現」且「消除」過往員工們充分參與公司制度的阻礙,例如女性晉升的困難、職場性別 / 學歷同工不同酬問題、男性不被准予育嬰假等不對等權利。 除此之外,公平會影響誰可以獲得晉升機會,以及員工是否能於工作中獲得價值感、成就感,因此工作中的公平對待是必須有意識且精心設計的,領導者必須徹底地檢視公司的政策、流程和環境,以確保各個員工皆能感受到真正的公平。 圖片|Photo by Redd on Unsplash 對於企業而言,想要更接近「公平職場」,須先掌握 3 項重要原則: 消弭特權:公平意味著相同的「特權」將適用於全體員工; 正視不公平的存在:管理者必須意識到並非所有的員工都從同一個起點開始; 建立一視同仁準則:考慮到多樣性員工的需求,重新建立管理機制。 在公平性的前提下,所有的員工將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最佳水準」,他們可以感受到自己充分獲得支持、與他人擁有相同機會,即便與別人有不同的特質,仍在公司可能的發展空間,這何嘗不是一間公司最有機的成長動力? 不用靠罔顧人權、壓低成本(Cost down),不用為了檢核員工的付出費盡心機,不用建立毫無漏洞的 KPI 來「監管」員工。 具備公平性、成長性的職場,員工會主動為公司找到出路、為公司尋求獲利的最佳解方,因為他們知道,所有的付出都有「公平」的前提,所有的努力都將回歸於自我實踐,而一切的付出都受到誠懇地接納,不因你與別人不同有任何改變。 講到這裡,一定會有人好奇,究竟所謂的「公平(Equity)」與「平等(Equality)」的差異何在? (研究發現:女人迷 DEI 職場千人大調查|逾 7 成受試者表示:職場仍對 LGBTQ 群體不友善) Q4:公平(Equity)與平等(Equality)有何差異? 平等指的是「每個人被分配相同的資源」去獲得機會、完成任務。也就是說,不管你是誰(高、矮、胖、瘦、性別、性傾向、種族、學歷、身體陰晴圓缺⋯⋯)都有機會獲得相同的資源。 公平則是指「根據每一個人不同的情況」來去提供機會、資源和所需的協助,以讓所有人的競爭都可以基於一個公平的原則。 由此可見,公平(Equity)所追求的並非一個齊頭式的平等,因為齊頭式的平等有其限制,每一個與生俱來的條件不同,因此你需要根據每一個人的狀況,來選擇給予不同大小的階梯、電梯、手扶梯,好讓他們爬坡的難易度趨近於一致。 公司一旦可以制度性地解決「不公平」以及「落差」,讓各個員工都可以在最適切的位置上獲得必要的資源,那麼他們變更有可能有更好的發揮,對於公司而言,提供平等的條件與環境,將會有助於刺激人才發揮其最大的效力。 Q5:什麼是職場包容性(Inclusion)? 很多人會問:如果我們的職場已經具備「多樣性」了,那麼是否就能自然體現包容的特質? 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呢? 與職場的「公平性」一樣,所謂職場中的「包容性」,它也是一種有意為之的行動。 作為現代職場的一份子,我們要深知:員工並不只是付錢來完成工作的工具,強人政治(主管、高階管理者說得算、不管別人意見)的公司,最終只會走向滅亡。 沒有一個員工會願意給予不具「包容性」的公司具體的建言,在這種上下左右之間沒有建立起信任關係的組織中,人會開始墮落於改變。 當「反正我說什麼老闆也不會接受」、「反正大家都在混,我也混一天是一天好了」成為常態,企業 / 組織營運就會進入某種惡性循環。 你應該可想像,一個組織間充滿不信任,不願意積極提出更好建議,追求共同成長的公司,他總有一天將會被彼此的不信任拖垮,當這樣的氛圍逐漸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好的人才也會敬而遠之。 畢竟,如果有所選擇,沒有人願意在一個不具備「包容性」的職場環境工作。 (延伸閱讀:女人迷 DEI 職場千人大調查|公司鼓勵尊重,卻超過 60% 仍放任不當性別/年齡玩笑發生) 圖片|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結論:親愛的人資、老闆們,請把 DEI 看成現代職場最重要的事! 不可諱言地,多元、平等及包容(DEI)已經成為各個政府、企業、家庭及各個組織團體中重要的元素。 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企業包括 Apple、Google、Meta、Tasla、Microsoft、Amazon 等近兩年也陸續寄出企業 DEI 白皮書,透過數據化的方式去理解公司人口組成,同時祭出接下來對內及對外的 DEI 政策。 工作場所是我們所有人一輩子花最多時間投入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工作場所的多元、平等、包容如此重要,我們為企業、為理想投入青春、注入才華、分享榮耀、取得應有的報酬之虞,我們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屏除與工作場所中的「不適」共處,這件事情究竟有多重要? 如果問我,我會說,這件事情,請將它視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來看待 細數這一生,你我將會花費多少時間投入工作、進身職場,職場 DEI 有多重要,其結論不言而喻。 July 22, 2022 at 01:45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OeQfpw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