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4日 星期三

《淑女鳥》教我的事:用別人的價值觀批判自己,只是在暗示「我不值得」 https://ift.tt/2VKJmZU 時報文化 《淑女鳥》中的主角,看不起自己的原生家庭,也看不起自己的家鄉,一心只想往外飛翔,卻發現自己所追逐的目標的迷茫。 文|黃柏威 關於「自我接納 」的主題,我想談談另部自己很喜歡的電影,好萊塢新一代才女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執導的《淑女鳥》(Lady Bird)。巧合的是,兩片的主角都不愛自己的本名,若問他們是誰,他們說的總是另個名字。 佛萊迪的原名其實是法魯克(Farrokh Bulsara),但他從學生時代起就自稱為佛萊迪.墨裘瑞,甚至電影裡演到樂團成員們還是到佛萊迪老家時,才知原來那不是他的本名,佛萊迪的父親甚至還因此生氣地指責他拋棄自己的出身。而《淑女鳥》的主角克莉絲汀也不喜歡自己的名字,她不僅自稱「淑女鳥」(Lady Bird),就連文件上的簽名也是如此。 我們就用她的名字說說她的故事吧!「淑女鳥」出生美國加州的沙加緬度市,在她眼中,這是全世界最無趣的地方,而她唸的學校也是。高三的她,唸的是保守的天主教女校,日復一日必要參加的宗教儀式,對她來說了無生氣。面對無聊的校園生活,她盡是抱怨與嘲諷,甚至還把教會視為耶穌身體的聖餅,拿來當成零嘴一口接一口地吃,這行為夠表達她出的不滿了。 「淑女鳥」也不喜歡自己的家,每早父親開車載她上學,但她總要父親提早一個路口放她下車,因為她不想讓同學知道她的家境寒酸。甚至她曾為了面子,指著路上的豪宅,騙同學說那是她家,後來因此鬧出笑話。她與家人的關係很差,母親與哥哥都認為她瞧不起這個家, 又覺得她好高騖遠,因此對她也是充滿情緒,講話時常有口角,看這家人的互動,會覺得這裡不像溫暖的港灣,反而像個殺戮戰場。 不想稱呼自己的本名,對女主角來說,是一種與不愛的原生家庭做出切割的象徵意義,而「淑女鳥」一名,也說著她想飛的渴望,她想跳脫自己被束縛的命運,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但要如何擁有一雙可以飛翔的翅膀呢?她想到的方法是:到紐約唸大學、交到家境富裕的男友。總之,對「淑女鳥」來說,想要幸福與快樂的唯一辦法,得先離開這個鬼地方才行。 渴望過著更好的生活,是正面積極之事,也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但「淑女鳥」叫人擔心的一點,是她用了「自我否定」的姿態來追求更好的生活。像是她否定自己的原生家庭、否定自己的成長經驗、否定自己的家鄉等等,也許她覺得那些都是她所厭惡的一切,離它們越遠越好。 然而,她所厭惡的一切,其實也造就了她的一切。如果她一直用否定的態度來切割它們,到頭來就是與自己的生命切割,她會失去自己,這隻鳥會像沒有歸屬的鳥兒,不停在天上飛, 卻找不到歇腳與安息的地方。 圖片|來源 電影裡她為了跟那些帥哥美女同學來往,刻意隱瞞自己的窮酸家世、刻意討好對方、或是冷落最懂自己但長得不漂亮的好友等等行為,都反映著她為了得到外在肯定而失去自我的模樣, 而那正是一種與自我疏離的面貌。   與自我疏離,其實是一種非自我接納的狀態。當我們不易自我接納,總覺得自己不如人、沒有價值的時候,我們在關係中會容易忽略自我的真實感受,變得容易配合對方、甚至會去順應對方的期待,以對方的價值與感受作為自己行事的依據標準,但這依舊是惡性循環,它不僅不會提升我們的自我價值,反而更是告訴自己:對,你就是這麼糟糕,你的感受、想法一點都不重要。如此一來,對方也不會尊重你、珍惜重視你的感受,這樣的關係不會為你帶來益處,反而是更多的傷害與不堪。 反映在電影裡,最明顯的一幕就是學校畢業舞會的那晚,平時身著樸素的「淑女鳥」,難得穿得一身漂亮,如此盛裝打扮連家人都眼睛一亮。興奮的她,坐在客廳沙發上,滿心期待地等待男伴開車來接。 我們看過許多美國青春電影裡都有類似場景,高中畢業舞會那晚,男孩開車到女孩家,進了家門,在客廳與女孩家人寒暄問候,然後家人眼神移向遠方,男孩跟著對方眼神轉頭,接下來的片段,彷彿時間靜止一般,女孩用著慢動作緩緩下樓,而這時的男孩就像是第一次見到這女孩似的,眼裡充滿光芒。說來老梗至極,但相較《淑女鳥》的情節,你就會發現至少在這些老梗裡,男孩們還有對情人的尊重與在意。 在《淑女鳥》裡呢?這男孩根本沒下車呀!他開車到「淑女鳥」家外,但連下車都沒,不願進對方家門、不想與對方家人互動,不願參與上述女孩們經典現身的時刻、不願陪伴對方走出家門、跟對方家人好好說聲再見,只在車裡按著幾聲喇叭,示意要女孩自己出來。 對「淑女鳥」而言,這是意義非凡的一晚,但男伴的表現絲毫未展現出對「淑女鳥」的重視與體貼,如此隨便與不尊重的態度,讓女孩爸爸與哥哥都有些傻眼,爸爸對她說:「妳該不會要和坐在車裡按喇叭的男人出去?」她回答:「恐怕是的。」 這時她哥在一旁補上了一句:「就連妳也值得更好的吧!」雖然平時互動酸言酸語,但在這個時刻,他並沒有忘記妹妹也是一個值得被好好珍惜的人,她值得被好好尊重與對待。 女孩雖然失望,但也只能苦笑地自己走出家門,上了男孩的車。當下的她,選擇忽略自己的感受,選擇配合對方。沒想到上車後,才發現車內還有男孩的其他朋友,甚至出發後,才發現男孩根本沒要帶她去舞會,直到那一刻,她決定脫隊下車。(延伸閱讀:「被佔便宜,也不敢撕破臉」八種低自尊人格會有的表現) 我想那一刻,她領悟了些什麼。或許是她真的看清男孩並非所託之人,也或許是哥哥的那句話,喚起她對自己的重視,邀請她回應著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 圖片|來源 「淑女鳥」以為幸福與快樂,是建立在外在的事物上,就像街上那間她夢寐以求的美屋,只要她住進去,好事就會來臨。但電影一步一步帶我們拆解這些虛幻華美的事物,讓我們發現原來它們一點也不堅固。「淑女鳥」不會因為交了男友而更快樂,因為那個帥哥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完全不懂照顧別人;「淑女鳥」也不會因為到了紐約,就變成不同的人。 後來她如願到了紐約念大學,但心裡不快樂的她,到那裡其實都未必會快樂起來。在紐約遇到的男子依舊高高在上,連沙加緬度都沒聽過的對方,更象徵一種與家鄉、與自我的疏離。過去的她,奮力想逃離家鄉,但現在的「淑女鳥」,卻是因為有人不識家鄉,有了不耐與惆悵。 片中最動人之處,是「淑女鳥」在紐約醒來的一天,那是週日的早晨,在陌生大街上不知要走向何方的她,最後竟走進了一間天主教堂,那可是她在家鄉時最不想去的地方呀!而她現在看著裡頭的人們唱歌,聽著聽著眼淚不停落下。過去她最想逃開的事物,如今成了她的安慰與力量。(推薦閱讀:異鄉遊子:在陌生的城市巷弄,尋找一股思香,然後思鄉) 那眼淚,是鄉愁,也是她與家鄉、與自己生命經驗的和解。她再也不怕跟人說出自己的本名, 她叫做克莉絲汀,過去那是讓她覺得丟臉的名字,但現在她承認那是自己的一部分,成了一種自我接納的象徵。雖然未來的路,仍不知要走向何方,但她不再是沒有歸途的飛鳥,她已找回自己的來時路,而那是讓人勇敢去飛的最大力量了。 如果你也像隻沒有歸巢的飛鳥,飛呀飛地,卻找不到棲息之處。或許,是時候停下腳步,好好來看看自己的來時路,也許那裡有你厭惡的一切,但別忘記,那也是你之所以會是你的一切。雖然那可能是塊貧瘠之地,也許它有點奇形怪狀,但它也用力擠出養分,化身為你的一部分,它需要你看見它,需要你把它放在心裡某個重要的地方。 有一種自我接納,是把那些你想切割與否認的自己,好好地放在心底。 圖片|來源 自我接納,並不是要強迫自己去喜歡發生在自身上的所有經驗。面對許多傷人的經驗,我們需要練習保持適當距離與設立健康的界線,來確保自己不再受傷。但很多人會把保持距離、設立界線與切割否認劃上等號,不過對我來說,這是完全不同的事。 保持適當距離、或設立界線都是問題解決的策略之一,它並未忽略或否定那些負面經驗的影響,相反的,它承認且正視著困難的存在。但切割與否認的背後,卻反映出逃避的態度,於是越是切割與否認,越有可能帶來更多的失落與空虛,結果反而我們需要花更多的力氣去填補那些空虛失落,到頭來,自己耗盡心力,疲憊不已。 自我接納,是用一種不否認、不切割的方式,持續練習找到方法與它們共處。練習去接納那個「不喜歡的自己」也是自己身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人生說來最弔詭、也最驚奇的地方就是,你以為和那個不喜歡的自己共處會帶來更多傷害,於是你想要切割它、否定它,但沒想到,接受它才能為你帶來更多力量與成長。 每次聽到個案投入在長期不對等、不被尊重、且持續帶來受傷感受的親密關係裡時,心裡常想起「淑女鳥」哥哥所說的話。雖然這話有著嘲諷意味,也反映出兩人平時的緊張關係,但它仍點出一個重點,就是不論我們平常關係如何,但你不值得這樣被對待,在愛情裡你值得更好的對象。(推薦閱讀:日本動畫大師今敏最感人鉅作《東京教父》:「親情,是人生放逐的終點」) 這並非要你自視甚高,要你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不不!它只是要讓你知道在愛情中,你無須看輕自己,良好的關係需要建立在平等與尊重的基礎上。 來尋求諮商的個案,很多時候對自己有過低的自我評價,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對自我價值有所懷疑,這當然可能會對生活產生困擾,但這現象說來其實也不奇怪,每個人若認真檢視自我,多少都有點自卑情結,它就是需要我們花心力去處理,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人生課題,也無需過度緊張。 對我來說,較為棘手與辛苦的地方,是當人想用愛情來處理自卑的時候,因為那實在太容易把自己陷在死胡同裡。 在談戀愛時,我們會覺得自己的價值有所提升,會覺得自己是被愛之人。但真實愛情的關係不會只有相愛無事的時候,真實的關係會有衝突與挑戰,兩人如何面對衝突與挑戰,反而才是關係能否維繫的關鍵。 但當你容易自我懷疑,不認為自己有價值,在關係裡頭就可能會將內在對自我的懷疑投射在對方身上,認為對方一定也不喜歡自己。如此一來,容易對對方的一言一行做過度負面解讀, 對於衝突與挑戰,也容易視為是對方不愛自己的表現,於是越來越不安。結果讓自己在關係中變得好累好累,然而對方也是,在無盡的懷疑與證明裡,再多的感覺也會消磨殆盡。 另一種情況,我們的自卑,也可能讓我們在面對關係衝突之時,總是用委屈自我的方式來配合對方。確實,健康的關係需要兩人互相配合與妥協,但重點是「互相」,而非「配合」,因為「互相」,才會對關係有所滋養,只有「配合」,往往到最後只是耗竭。但自卑容易讓人一次又一次用委屈來配合,而那些對你而言重要的事物,也就一點一點從關係中流失。 「你是誰?」在這樣的關係裡,你發現自己越來越說不出答案。因為你放掉了那些自己覺得重要的東西了,你讓別人來決定,哪些才是對你重要的。於是我們把自己的價值交在別人的手上,由別人來決定,他對我好,我就好,他對我不好,我就是糟糕的。 就像畢業舞會那晚的「淑女鳥」,她放下自己的「滿心期待」,跟著一個對此感受視之無物的男孩上車,叫旁人看了都為她心疼。 也許要你真心喜歡自己,還有點困難,但「就連妳也值得更好的吧!」這話,我們可以記在心裡,試著對自己這麼說,提醒自己,「就算是我,仍是一個值得被愛之人」,「就算是我,我的感受也要被自己好好珍惜。」 「你值得更好的。」後來我常跟個案這麼說。而我發現這時候,她們常常為自己流下眼淚。未來關係要怎麼走,我們再討論,但總要先從疼惜自己開始。 本文摘自黃柏威的《影癒心事:他的電影,你的愛情,心理師陪你走過關係四部曲》。由時報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影癒心事:他的電影,你的愛情,心理師陪你走過關係四部曲》 March 04, 2020 at 08: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VKJmZ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