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日 星期三

「受傷的孩子,需要被家接住」黃氏兄弟瑋瑋打這通電話給母親,為什麼讓你也落淚? https://ift.tt/2U7UMF8 女人迷編輯 Shanni 黃氏兄弟瑋瑋打了一通電話給母親,在一開頭就泣不成聲,讓話筒另一頭的媽媽焦急不已。她不停地問,你怎麼啦?發生了什麼事?而不論你性向為何、是不是同志,他們的這段對話,或許都刺痛又安慰了你內心的孩子。 如果天要塌下來,你會繼續做我的山嗎? 6 月 3 日,有週刊爆料 Youtuber 黃氏兄弟的瑋瑋使用同志交友軟體約炮,同時是在未經他人同意下揭露隱私,引起大眾憤怒與譁然。而在同日晚間,瑋瑋上傳了一支影片,是他打電話給母親出櫃的現場;他表示,這不是他期望公開的方式;但會打這通電話,是因為他在第一時間最在意的是他的家人。(延伸閱讀:給黃氏兄弟瑋瑋的一封信:世界不夠良善,謝謝你願意溫柔待己) 而我們聽瑋瑋與母親通話的現場,它其實不只是面向出櫃本身,更多時候,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隨時需要確認那個家,是不是還在那裡?是不是仍支持著自己? 「媽咪,我是同性戀,我不喜歡女生」,不論你是不是同志,只要當過孩子的人就會懂,要說出這句話需要多大的勇氣。 「媽咪,你現在有空嗎」一個受傷的孩子,想知道家這次會不會也能接住他? 如果你也注意到了,瑋瑋在電話一接通時,他感覺到自己最害怕也最脆弱的一刻。因為他即將把自己的期待放到他深愛的母親身上——我即將告訴妳一件事,而我真的很擔心,妳會因此而把我拋棄。 「妳現在有空嗎?」 「妳現在有空可以聽我說話嗎?」 「我想要問妳喔,我是一個讓妳驕傲的兒子嗎?」 「你知道我很愛妳對不對?」 「所以不管我變得怎麼樣,妳都是相信我是妳心目中的那個兒子對不對?」 連續五個問句,循序漸進,他要一步一步確認自己是在一個安全的位置。 在這一刻,不管你的性向為何,是否曾經或正在煩惱與家人出櫃的難題,你或許也感覺他,他的問話刺痛了你心裡某一塊。曾經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你有過什麼掙扎與難題,當你知道你無法是爸媽期望的那樣,你會很需要確認,他們的愛是否還是一樣? 那是不管你長得多大,這樣的不安與不確定感,都能瞬間把你拉回孩子般無助的現場。 於是當瑋瑋母親不斷地說,「沒錯啊」、「當然啊」、「對呀」的時候,你看見一個受傷的孩子,真正被家接住的畫面。他們一來一往,終於確認了彼此的愛;於此,家人的肯定像這個世界最強韌的支持站,孩子已經有更多勇氣,繼續往前。 「你一直都是我很驕傲的兒子」如果當時,爸媽也對說了這些話 瑋瑋內心的掙扎,來自他擔心自己會讓母親失望,那是一個孩子很真實的情感。他第一時間想的是,我會不會因此而傷害了你?然而他的母親卻也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她讓孩子知道,我第一時間想的也是,我不想讓你受到傷害。除此之外,我真的都無所謂: 「我說過了,不管你們有什麼事情,我都一定會支持你們。」 「(是同性戀)這有什麼嗎?你有錯嗎? 別人怎麼看我不知道,對我來說我不並不覺得這是很嚴重的事情。因為這也不是你能夠選擇的啊。」 「這件事我已經知道很多年了,我也沒有問過你,因為我後來覺得說,反正不管你是什麼,你就是我兒子,......,也有很多父母無法接受自己的小孩是這個樣子,但是媽媽告訴你,我不在乎你是不是(同性戀)。」 「好啦,不要這樣子,自己要知道堅強,遇到事情一定要知道去面對。」 「人一輩子沒有很長,幾十年而已,不管怎麼說,媽媽還是希望,你過你自己想要過的日子,你自己覺得對,覺得是快樂的,做你想做的事。」 「你一直一直都是我很驕傲的兒子。」 瑋瑋的母親接收到了孩子的不安,接著用力地想讓他知道,不要擔心,我在這裡。這十幾分鐘時間,說得所有正向與鼓勵的話,對一個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它能讓孩子知道,「我很重要」、「我被你愛著」、「在你心裡有我」。 而瑋瑋母親其實在結尾時也提到了一個關鍵,其實不管如何,我只能陪你走到某一個地方,有些路你終究要自己獨自去面對。於是她要他停止哭泣,要強壯起來,這背後也是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擔心;她希望可以確認對方可以很勇敢,讓她放心。的確,我們終究會離家去面對一個人的道路,然而在出發以前,若能得到父母幾句看起來微不足道的讚美、支持和鼓勵的話,那會是孩子們往後遇到種種人生挫折時,最重要的鎮定劑。(編輯推薦:「小時候聽過的話,會記得一輩子」除了説我愛你,也能讓孩子覺得自己很重要的 40 句話) 但如果,我沒有那樣的家? 看到這你或許會想,瑋瑋很幸運,有一個很愛他的媽媽,有一個需要時可以回去的家。而你有時候其實無法得到這些,那該怎麼辦? 1.理解自己與家庭的關係,不需原諒誰,但要原諒自己 談與原生家庭的關係,有許多文章會提到「和解」的議題。然而,家的議題又深又難,我們大多時候只選擇放著,好像也無傷大雅;直到有天,當你因為挫折脆弱想找家時,才又發現它已經在離你很遠的地方。那這時該怎麼辦呢? 也有一方的說法是,其實你根本不必與誰和解。因為當我們交付期待時,就是將自己的人生選擇權又還回父母手上;唯有你接受你與原生家庭的關係,不去選擇與誰討取,而是接納、原諒自己此刻的狀態,那會是我們找到下一個家的起始點。 與家人和解好難?專訪鄧惠文:接受對父母的失望,是長大的過程 「白天衝勁十足,夜晚渺小無助」成為真正的大人,是承認自己終究是個孤兒 【楊雅晴專文】若你用爸媽的價值觀衡量自己,又怎能不活成他們的翻版? 2.找尋對應的群體社團,重建支援網絡,確認自己仍與世界保持連結 接著,我們可以找尋自己需要的社群網絡。如同志社群、外地人社群,或透過朋友、伴侶等感受自己持續被愛與被接納。在這些團體與關係中,你會知道自己與他人仍能產生連結,你會被需要、被記得,你也能從中找到另一種歸屬感。 3.愛回自己,確立自我價值,家不只一種形式 最後,最永恆而強韌的力量,其實還是來自於自己。在擁有來自不同群體、關係的愛之後,你也要記得練習接納自己,與欣賞自己。不論你是誰,有沒有人持續地關注你,你知道自己是值得的。在擁有這層力量之後,你將有能力重新建立自己的家。 給自卑者的阿德勒心理學:就算過去很糟,你也能重新決定未來方向 少了父母與伴侶的愛,你也可以成為自己的家 回不去原生家庭,也談不好一場戀愛:我要如何找回想要的歸屬感? 家有很多形式,我們在找家的路上,也可能彼此陪彼此走過一段。而最終,就像瑋瑋母親在掛上電話前說的那句話,「沒事啦,有沒有吃飯?要正常吃飯,要正常過日子。」也許,找家的過程不是要什麼大張旗鼓地破土興工,而是你練習好好把每一個日子過好。回頭看,你已安穩,你已回家。 June 04, 2020 at 12:46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U7UMF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