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7日 星期三

父母的婚姻關係,會影響你嗎?七年級生如何轉大人 https://ift.tt/3dgZjfz 研之有物 你還記得自己如何從花漾少年、少女,走到今日的三十而立嗎?中研院社會所推動的「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計畫,耗時近 20 年追蹤調查,描繪出本土的青少年成長歷程。在 2019 年 8 月中研院的知識饗宴演講,計畫主持人伊慶春分享了研究團隊的成果。本文摘錄演講的精采片段,特別是從家庭經驗影響層面,理解年輕世代的婚育行為。 整理報導|劉韋佐、美術編輯|林洵安 臺灣青少年的成長歷程 「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Taiwan Youth Project,TYP)研究計畫的主旨,在了解當代臺灣年輕世代的成長軌跡。」中研院社會所特聘研究員伊慶春,在演講開場分享了計畫初衷:「美國青少年研究重視的往往是青少年吸毒、性關係等問題,但這是臺灣孩子的成長樣貌嗎?升學壓力、補習班或許才是他們第二個生活方式,因此我們希望建構本土化的青少年發展模式。」 TYP 自 1999 年開始啟動,邀請中研院和各大學的社會科學學者共同參與。從 2000 年起持續追蹤當年的國一和國三學生,一路調查、訪問蒐集資料,探索他們從青少年階段直至踏入社會、甚至結婚生子的生命歷程。 這個龐大的計畫自 1999 年至今恰為第 20 年,約可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探討青少年初期至成年初期的成長軌跡,試圖從家庭、教育和社區檢視。第二階段則聚焦於年輕成人的發展模式,從親密關係到結婚生育、從走出校園到進入社會,哪些社會機制型塑出年輕世代的生活輪廓?又,家庭與教育經驗如何影響他們的婚姻與生育? 資料來源│TYP、圖表美化│林洵安 家庭經驗對青少年的長期影響 研究計畫跨越 20 年,宛如一段漫長的縮時攝影,跟隨這群七年級生從求學到踏入社會。多數人從青澀國中生,完成學業、找到工作,而後結婚成家、生育子女。他們的成長軌跡,伴隨這些「轉大人」的傳統指標運作,運作的場域多數是在家庭中完成。也因此,家庭結構深刻地影響了青少年成長歷程的發展。 然而臺灣的家庭經驗、教育策略和西方世界大不相同。「我們的自立和歐美是很不一樣的,譬如孩子想讀書、家長又負擔得起,你要讀到 30 歲都是我的責任。」伊慶春道出許多臺灣爸媽的心聲,也突顯了有別於西方的家庭緊密性。 迥異於歐美社會的家庭脈絡,讓這項研究更顯珍貴。跨時程追蹤聚焦在「家庭經驗」的長期影響,子女的婚姻與生育受到哪些結構、關係、規範性因素左右。 所謂的家庭經驗,研究中關注的是「家庭結構」與「家庭關係」,試圖討論對子女的長期影響。 觀察國一樣本的家庭結構變化(圖 1),雙親家庭比例下降的原因包括雙親離婚/分居或死亡。在此基礎上,觀察樣本平均 31 歲時的學業成就(圖 2)便可發現:家庭結構仍為「雙親家庭者」有 58.29% 最高學歷為大學或技術學院,高於「非雙親家庭者」的 54.98%,但兩者差距不大。若觀察碩士或高中職的比例就更為清楚了,雙親家庭者相較於非雙親家庭,相差近一成。這說明了「家庭結構」與子女教育成就的關連。(推薦閱讀:父母不了解自己,但你可以選擇善待自己) 2000-2017 年家庭結構(樣本平均 13 歲、22 歲、31 歲)。資料來源│伊慶春、圖表美化│林洵安 2017 年家庭結構與學業成就(樣本平均 31 歲)。資料來源│伊慶春、圖表美化│林洵安 父母離婚,會影響子女不想結婚?還是提早結婚? 延續前述家庭經驗的影響,研究小組也針對早期父母離婚的非完整家庭(non-intact family),檢視子女成年後的親密關係與家庭組成。 臺灣的低生育率已不是新聞,但有趣的是,生育率其實並非一路走低。比如,2000 年與 2012 年的總生育率特別突出──關鍵因素是這兩年為「龍」年。另外,孤鸞年結婚率低、虎年出生率低,可見得傳統價值觀對婚育決定仍具有文化規範的影響力。 然而,面對臺灣顯著的低生育率現況,年輕人為何缺乏結婚和生育動機? 研究小組試圖由家庭經驗的影響著手。伊慶春提到,從過往文獻可知,兒少時期若父母離婚、未離婚但有衝突等,子女都會受到負面衝擊(negative impact),並且延續至成年期。相關論述或因果關係有些共識,但研究小組更想進一步探問的是:在此負面衝擊下,青少年將會「比較不想結婚」或「反而提早結婚」? 以父母離婚時間點作為觀察的變因,將父母離婚的時間點分為「子女 12 歲以前」(兒童期)及「子女 13 歲以後」(青少年期)。 研究發現,「12 歲以前父母離婚者」,在 19-20 歲時有約會對象的比例,顯著高於「13 歲以後父母離婚者」和「雙親家庭」。值得注意的是,「13 歲後父母離婚者」對未來沒有婚姻期望的比例,顯著高於「兒童期父母離婚者」、「雙親家庭」的同儕。 此一發現表示:如果父母在兒童期階段離婚,成年初期的子女較可能因缺乏雙親之一,而渴望發展親密關係,並有約會對象。相反的,若父母離婚時間點在青少年階段,則子女可能因為目睹父母離婚過程的負面經驗,而較不期待進入婚姻。如果進一步與「雙親在、但是父母衝突高家庭」相比,高衝突家庭的成長經驗,影響更類似「父母於青少年階段離婚」。換言之, 但研究也發現,家庭結構之外,「家庭關係─親子之間的依附感」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與父親的關係好、依附感強,子女婚姻期望會比較高;即便父母離婚,但時間點在早期(兒童期),並與母親的關係良好者,亦不會影響到婚姻期望的降低。(推薦閱讀:從父母牽絆到情人選擇!所有的親密關係,都是你和自己的關係) 親子關係、父母關係,如何影響早婚? TYP 第二階段聚焦在年輕成人樣本。2011-2017 年間,這群七年級生步入年輕成人階段,從平均 25 歲進入 31 歲,其中有 7-40% 的年輕人結婚了。研究由此深入分析,進一步觀察年輕世代實際的婚姻與生育行為。 2011 年時,這批 25 歲的樣本有 7% 進入婚姻生活,平均初婚年齡是 23.7 歲,屬於早婚者。比較發現,這群早婚者已生育子女及婚後 7 個月內生育的比例,明顯高於在 28 歲及 31 歲才結婚的人。 這個狀況反映了臺灣仍存在「婚育包裹」(孩子必須出生在婚姻中,對未婚生子的接受度低)的現象,也就是說,早婚者更可能是因為奉子成婚。此外,早婚者的經濟狀況尚不穩定,也反映在與父母同住的高比例現象上。 第二階段的調查,所有樣本已進入年輕成人階段,而且從 2011-2017 年分別有 7-40%進入婚姻,研究團隊開始觀察已婚者的婚育行為。資料來源│TYP、圖表美化│林洵安 那麼,家庭脈絡又是如何影響早婚呢? TYP 研究分析指出,父母於青少年初期離婚者,有更高的婚前懷孕機率,但對於早婚與否則沒有產生顯著的效果。手足人數越多,也越可能婚前懷孕和早婚。 最值得注意的是,家庭衝突會因性質不同而造成相反作用。若父母和子女間的衝突越高,越可能在 25 歲時就早婚了;若衝突發生在父母之間(而非親子之間),子女早婚可能性反而更低。這或許是因為:親子衝突帶來離開原生家庭的推力,與組成自己家庭的拉力;經歷父母間的衝突,則會降低建立婚姻關係的期望。也就是說, 換言之,家庭關係將會影響個體決定是否早早組成新家庭。質性訪談中便有受訪者直言,自己和父母關係不佳,想透過結婚逃離原生家庭,「我爸說,你唯一光明正大離開這個家的理由,就是嫁出去!」除此之外,奉子成婚、戀愛衝動也是早婚者走入婚姻的重要原因。 年輕世代婚姻與生育,兩性大不同 2014 年的調查,時值樣本平均 28 歲,較接近臺灣平均成家的年紀(男性初婚年齡為 32 歲、女性 30 歲),調查也顯示當中有近 20% 的年輕人走入婚姻了。 進行分析後可知,臺灣社會貌似越來越開放,但結構性(居住地、家庭收入)、關係性(家庭關係)、規範性因素(家庭價值、性別角色)仍然大大影響年輕世代的婚姻和生育,其中還有明顯的性別差異。 以男性而言,青少年時期的家庭收入較高、與家人關係好、目前有工作者,較可能走入婚姻。但女性卻相反,青少年時期家庭收入高、目前有工作者,結婚的比例比較低。換言之, 時間拉長到 2017 年,這群受訪者來到人生三字頭,平均 31 歲。研究小組持續追蹤,進一步觀察早期家庭經驗是否帶來「長期」的影響。 其中,家庭結構改變的另一個原因出現了:父母之一過世的比例約 11%。研究中發現,父母過世會明顯降低子女結婚的欲望,顯著度甚至比父母離婚還高。而父母在子女 6-17 歲(就學年齡)時離婚,對年輕成人的影響最大,尤其對男性更顯著,明顯降低其結婚的可能性。 依父母婚姻狀態區分,子女的結婚比例。從 2017 年調查顯示,父母過世明顯降低子女結婚可能性;而父母在就學年齡階段離婚,對男性的負面影響最大。資料來源│TYP、劉家樺、圖表美化│林洵安 家庭資源,是提升男性婚育率的可能解方 綜觀龐大而長時間的追蹤調查,伊慶春強調:「一般新聞可能偏重個人背景或短期效應,但做為社會學家,我們更關心結構因素和長期影響。」 她總結 20 年來團隊的各項研究,從家庭結構、家庭關係、文化規範來描繪青少年的成長軌跡。 一、以「家庭結構」的面向來看:子女在兒童期經歷父母離婚,成年後較有意願約會、較可能婚前懷孕,但非早婚。如果到青少年期才經歷父母離婚者,則可能使其不想結婚;但對女兒的影響反而可能是早婚且較早生育。 二、在「家庭關係」的面向,親子衝突較高者,子女有早婚的現象;父母間經常衝突,則子女較可能不想結婚,也不會早婚。這也暗示,上代衝突高的家庭關係可能影響到下一代進入親密關係的欲望;反之,若家庭關係較為融洽,家庭凝聚力較高,則會促使男性早婚與早育。意即,這些男性較能順勢接受傳統中成家的責任,而不會抗拒走入婚育生活。 三、值得注意的是,成長過程中家庭經濟較佳、家人關係較好、目前在就業者,對男性都是提高家庭組成機率的重要因素。然而相同的因素放在女性身上,反而降低結婚的可能性。此經濟模型的解釋與西方家庭研究可以比擬,顯示家庭脈絡對子女的性別差異影響,值得重視。 資料來源│TYP、圖說設計│劉芝吟、林洵安 「至少從研究中能看到,如果政府想提高結婚、生育率,可以在家庭教育、家庭關係上著手,特別是對男性,讓他們有更高意願走入婚姻。」 耗時近 20 年的「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計畫」,是難得一見追蹤期如此長的研究。不僅樣本有不同年齡層可相互比較,更有家庭結構、就學歷程、婚姻狀態等數據,提供研究者挖掘各種研究議題。除了前述家庭經驗的分析,計畫中也有關於青少年偏差行為、教育分流與教育成就的分析討論。 伊慶春表示,從這一份全面性的資料,體現出臺灣家庭仍然面臨傳統與現代的衝擊,價值觀與行為持續改變中。透過 TYP 計畫,除了期盼更多後繼研究者,看到臺灣社會與歐美截然不同的軌跡,建構理論時考量文化規範的作用;同時,也提供大眾對自己與下一代的成長樣貌有更多理解。(推薦閱讀:回家路上|真正愛父母,就把父母的課題還給他們) 本文授權轉載自研之有物,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原文詳見:七年級生,你是如何「轉大人」的?從家庭脈絡看臺灣青少年的成長歷程 June 17, 2020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dgZjfz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