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mw7d9A
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海苔熊|給不想面對父母的你:為何每次回家,都唉聲嘆氣? https://ift.tt/3mw7d9A 海苔熊 互相折磨的兩人,他們的個性看似對立,其實可能是互相吸引。唯有深刻理解了各自的優缺點,才能在自己的腦袋模擬想要的劇本,並且實行。 你也是那種每一次回家就會覺得想要嘆氣的人嗎?比方說: 看著父母總是為了同樣一件事情吵架,你就覺得很厭煩。 每次回到家看到他們都用同樣的劇碼重複演出,劇本你都會背了,可是還是無能為力。 有些時候你很不想要介入,但是,你又不忍心一方受苦。 些時候你想要放下,遠走高飛,但是心裡還是會掛記著他們,總覺得有什麼地方還能夠再做點什麼。 如果你也有上面這樣的一種心情,或許你已經洞悉了家庭裡的一些互動狀態,而這樣的狀態,往往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兩個銅板小叮噹」。 在了解這個互動狀態之前,我們先複習一下家庭陰影,你知道嗎,在你身上,存在著你所討厭的父親的影子(例如:杜嚴格的、要求很高的、只在意分數和成績的、講理不講感情的等等); 也存在著你所討厭的母親的影子(例如:委曲求全的、過度照顧者、太在意別人的、纖細敏感的、遇到事情會情緒化的)等等(只是舉例,每個人父親跟母親的陰影可能會不一樣)。 這些東西,我稱之為「家庭陰影」,代表家庭留給你的、你不想要的,你不想要承認的自己身上的一部分。 這篇文章我們將進一步的來談,當你的父母親留給你這些「你不想要的東西」,這些東西不只會影響你的生活、你對自己的看法,它們之間也會互相「打架」形成你心裡面許多矛盾的聲音。 圖片|Photo by Wolfgang Rottmann on Unsplash 家庭重複的劇本 一個家裡面就像是一個小的社會,形成某種特別的互動系統,讓這個系統可以運作。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系統都可以「快樂的運作」,有些時候會形成一個彼此都辛苦但是卻可以持續維繫的循環,例如: 一個無所事事、成天只會喝酒、在家裡面耍廢、什麼事都不做的父親。 一個勞碌命、什麼事情都撿起來做,一邊做一邊抱怨,很有情緒的母親。 當父親好吃懶做、或者是利用生病、各種藉口,開始說自己這個也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的時候,母親就會覺得很無力,但是又擔心父親的身體,於是還是努力地照顧父親,一邊覺得為什麼自己這麼命苦。 當母親一邊照顧,一邊抱怨(照顧長期生病的病人,很難會有好的心情),但是又無法放下父親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心情很差,而這個很差的心情也會傳遞到父親的感覺裡面——父親可能會覺得自己怎麼這麼沒有用、怎麼什麼事都做不好、怎麼沒有辦法讓老婆感覺到愛,然後開始覺得自卑、覺得自己沒有「身為一個男人的尊嚴」,所以心想既然都這樣了,那麼就擺爛吧,反正爛命一條、爛命一條。 當父親呈現出擺爛的樣子,母親更加覺得自己為什麼要照顧一個廢人,然後有更多的脾氣、加跟自己的兒子或女兒說,長大以後不要變成像你父親一樣的人。兒子和女兒看到母親對父親的態度,一方面覺得父親很可憐,一方面又認同母親,所以心中可能發誓不要變成一個沒有用的人,很拚命地工作唸書。由於太不想要讓自己變成沒有用的人了,所以在學校、職場,拚命讓自己「變得很有用」透過照顧別人、關心別人、表現得出色優異、把自己累得半死,來避免自己變成一個「沒有用的人」 當孩子長大以後回到家,看到一個很沒有用的父親、以及一個過度勞碌的母親,一方面覺得跟父親沒有什麼話好說,因為長期以來都貶低父親的價值;另外一方面也覺得沒有什麼話可以跟母親說,因為總是看到母親在責怪父親,只要自己插話,就有可能被捲入旋風當中。 父親想要跟子女親近,但發現自己說什麼話都不對,因為不知不覺當中,自己覺得自己沒有用的形象,和孩子覺得他沒有用的形象,已經隔閡在兩個人之間。 母親想要跟子女親近,但因為子女過去總是看到母親生氣、憤怒、過度嚴格的形象,也很害怕自己的善行沒有用,會被母親發現,所以會隔得遠遠的,不想要一直當「被嫌棄的那一個」,不想要變成第二個父親。 結果這一群家人相處起來雖然辛苦,但是有按照著某一種疏離、固定的模式在運作。 家庭陰影的投射 發現了嗎,這一群家人彼此在乎,彼此關心,可是互動卻非常疏離,並不是因為這些人感情不好,而是他們被心中的陰影給困住了: 母親的人格面具表面上看起來是有用的、努力的、自我要求的、照顧的;而母親這些面具所對應到的負面的部分卻是嚴格地、挑剔的、標準過高的、對自己跟別人都很苛求的人的等等。 父親的人格面具表面上看起來是順從的、溫和的、不吭聲的、順從,但同樣有他負面的效果,就是懦弱的、無法做決定的、依賴的等等。 如果把前面兩點合在一起看,就會發現這個家庭當中的父母親,互相是彼此的陰影:母親討厭自己的個性當中有偷懶、懦弱、依賴的一塊,所以上面這些就是母親的陰影; 父親討厭嚴格、標準過高、對其他人苛求等等,所以這些就變成父親的陰影。 看起來這對夫妻水火不容,但實際上,「互相為因應」的兩個人,往往也是「互相吸引」的兩個人。 (同場加映:家的修復之旅:最難處理的傷,來自你的原生家庭) 記得古時候我看過某一本書上面有談到榮格講的一句話,就是:「我們終其一生愛上的、都是自己的陰影」。 從前面的例子來看,父親可能很喜歡母親積極上進、有主導性那一塊,但是很可能討厭母親的過度控制;母親可能喜歡父親的放鬆、休閒、遊山玩水、能夠依賴別人相信別人這一塊,但是也很討厭父親的無能、無法做決定、膽小、過度順從等等。 這就是俗話所說的「因為誤解而在一起,因為了解而分開」。其實這句話更適合的說法是「因為了解不夠而在一起,因為了解變多了分開」。 前面例子當中的這對夫妻,其實都看到了對方性格當中的正向的面向、彼此吸引,可是隨著時間的相處,慢慢看到這個性格所攜帶的負面的面向,而覺得彼此不適合,然後用負面的自己和負面的對方進行互動,沒想到剛好也一搭一唱,所以形成了「過度照顧、過度要求、過度嚴格的母親」以及「過度順從、過度懦弱、太過無能」的父親的組合。 而這對夫妻所生下來的小孩會發生什麼事呢?一般來說,他們的小孩會具有父母身上的特徵,包含正面的部分以及負面的部分。所以一個典型的可能的小孩的個性如下: 自我要求很高、積極進取。 同時也會要求別人很多、甚至自我苛責。 和享樂、放鬆、依賴別人和順從。 拖延、混水摸魚、有些事情不負責任。 你發現了嗎,這個孩子可能會同時擁有父親個性當中正面(以及相對應的負面)還有母親身上的正面(以及負面)的部分,於是在他的生活和決策當中,就會常常冒出兩種聲音來對打,一個是父親的聲音,一個是母親的聲音。 可能一方面渴望能夠放鬆,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會覺得有罪惡感;一方面要求自己要做好做滿,但另外一方面又跟自己說不要對自己這麼嚴格,表面上看起來是心中的兩股力量在對打,但實際上,是家庭陰影的影響。 (推薦閱讀:現代人歸屬焦慮:想擺脫原生家庭,但又怕「失根」) 在內在的矛盾中存活 可能常常會聽人家說,人生是矛盾的,並不是因為矛盾是人生的本質,而是因為我們心裡面擁有兩個互相暉映的陰影在爭執。 如果你看完這篇文章發現你自己也是這樣的人,並且也很討厭回家、很討厭看到父母一直在爭吵,那該怎麼辦呢? 老實說我覺得這是非常困難的一種自我接納,我自己也還在摸索當中,但這邊還是提供一個可以嘗試的參考方法: 寫下父母親(或者是小時候主要跟你相處照顧你的人)的優缺點,然後看看中間是不是有一對一的對應功能,例如父親的優點如果太過火,會不會同時也變成缺點? 找到父母身上的特點之間的對應關係,例如一個主導的母親,很可能會配上一個順從的父親。 從前面兩個項目當中,看到自己身上的、自己喜歡、常常表現出來的特質(人格面具,Persona),以及自己不喜歡的特徵(陰影,shadow)。 思考一下自己家庭裡面經常的互動方式,比方說主導的母親又開始挑剔順從被動的父親的時候,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或許是爭吵、或許是沒有結果的討論,那個時候對你內心是什麼感覺? 想一想自己「心中」是不是也會有前一點的互動方式,然後問問看自己:如果自己是「內心這部戲」的導演,會希望這樣的互動、劇情,有什麼樣的改變? 這邊特別舉例說明一下最後一點,以前面的例子來說,倘若是一個主導、挑剔的母親配上一個順從、無能的父親,母親總是不斷地責怪父親沒有用;父親可能表面上看起來不在乎、可能隔一陣子之後又會爆炸、覺得自己真的很糟糕,然後自暴自棄等等。 這樣的劇本如果在你心中發生,你會希望怎麼調整? 可能的新劇本如下:當你內心當中的「母親」又開始覺得自己(父親)沒有用的時候,而且自己也真的覺得自己是個沒有用的人(父親的自暴自棄)的時候,母親願不願意給父親一點點空間、一點點「休息」的空間(父親的形象的正面效果)? 而當自己過度懶散、拖延(父親),內心當中的母親(積極、努力)願不願意溫柔地提醒,在旁邊一邊陪伴、一邊允許自己(父親)可以適時地休息?上面這樣的過程,其實就是「與陰影共處」的過程。 而當你練習在心中把這個劇本做一些改變、練習接受自己心中那個黑暗的、不能夠接受的自己,當你回到家看到父母又重複地爭吵、又進行同樣的迴圈的時候,你所受到的情緒波瀾也會比較小——因為你清楚,他們有他們的議題,但他們在你心中所投射出來議題,已經得到了某一種和解。 畢竟,你真正不能夠接受的並不是父母親吵架、並不是他們一直在一個無法跳出來的迴圈當中互相辱罵,而是心中也有這樣的一對父母、彼此矛盾、彼此干戈撻伐。 然後或許你會明白,當你已經有一個總是讓你不想回去、讓你一直嘆氣的家,那麼你更需要讓自己的心房,變成一種和煦的模樣,讓你在風雨交加的生命旅途上,有一個放置不安的地方。 October 28, 2020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