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 星期四

甜食是摧毀膚質的最大兇手?28 歲開始的 3 大調養重點 https://ift.tt/3n3gKoL 幸福文化 皮膚從出生開始就在老化,隨著年紀漸長,膚質狀況也會越來越多。那麼除了勤勞防曬擦保養品之外,有沒有什麼「由內而外」的改善方法呢? 抗老要從 28 歲提前部署 此時,你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最明顯的是,陽氣,也就是身體的動力,會漸漸衰退。所以隨著年紀的增長,你就會覺得越來越提不起勁,五臟六腑、氣血的運作機能也會越來越慢。 胃腸不好人易老 以經絡來說,人體第一個會衰退的是陽明經。陽明經有足陽明胃經和手陽明大腸經,陽明脈衰,這兩個臟腑的功能就會開始打折。 現代人喜歡喝冷飲、吃甜食、精緻飲食,一旦胃的功能變弱,吃的東西就會不容易消化,常打嗝、脹氣;大腸的功能退化,大便就會變得不順暢。 以經絡循行來說,胃經通過大部分的臉部,所以胃經的氣血不足,臉色就會不好看,細紋開始出現,甚至長斑,早上起床還容易有黑眼圈和肥大的臥蠶。 大腸經通過上嘴唇和鼻子的兩側,若其氣血不足,就會讓法令紋或是鼻子兩側的溝縫加深。因此陽明脈衰,不只讓腸胃功能變差,也會使整張臉的氣色、外貌急速老化。有個廣告說,腸胃好、人不老,是真的有道理的。 除了陽明脈衰之外,身體的腎水,亦即保水度,也會開始減少。當身體的水分不足,但陽氣還夠、熱度仍在的時候,臉就會像烤土司一樣,慢慢的被烤焦了。臉色開始變得暗沉、痿黃、斑點、色素沉澱。 髮為血之餘,二十八歲後身體的精血都會開始衰退,在血相對不足的情況下,沒辦法再去滋養像年輕時候那麼茂密的頭髮,因此會開始掉頭髮,髮量越來越少。 圖片|Photo by Content Pixie on Unsplash 28-35 歲調養重點❶:婦科帶下好困擾 俗話說:「十女九帶」,女性朋友常常為了婦科分泌物,或是感染發炎的問題而困擾,但是面對帥哥醫師的時候,卻又害羞到不知該如何啟齒。沒關係,我都懂! 在進入正題之前,還是要不厭其煩和大家鄭重強調一次,這個叫做分泌物,不叫內分泌,不是從體內流出來的液體就叫做內分泌好嗎? 曾經有不只一位病人,來看診的時候跟我說,醫生我最近內分泌有點多耶!聽得我一頭霧水,回過神來才知道她指的是婦科分泌物,有些都已經停經當阿嬤了,還搞不清楚該怎麼稱呼它! (延伸閱讀:持續運動,卻生理期失調?一起認識運動員常見的運動關聯性三症候群) 諸帶不離濕 言歸正傳,女性的生殖器官本來就會有正常的分泌物,外觀呈現透明到乳白色的黏液狀,沒有特殊味道,主要功用是讓陰道保持濕潤、維持正常的酸鹼值以及抑制壞菌的生長。 排卵期以及月經前後分泌物的量會稍微多一些,如果沒有任何不適感,都可以視為正常的生理性白帶。平常如果隨意使用陰道灌洗、過度清潔,反而會破壞正常的菌種,讓其他病菌趁虛而入,造成感染。 一旦分泌物的顏色、質地、流量、味道出現變化,甚至帶有血絲,或是合併瘙癢、腫脹、疼痛等,就有可能是感染或是發炎的現象。 例如細菌性感染,身體可能不會有太多的不舒服,但是分泌物會變得比較灰白色,帶有一點魚腥味;若是念珠菌感染,外陰部常會瘙癢、紅腫、疼痛,分泌物呈白色黏稠,甚至像豆腐渣一樣;如果是滴蟲感染,外陰部同樣會瘙癢,小便會疼痛,分泌物像膿一般黃黃綠綠的,同時伴隨著惡臭。 不管哪一種感染,先排除排卵期出血和月經前後這個時期,只要分泌物中帶有血絲,最好還是檢查一下是否有生殖道的癌性病變,千萬不可以馬虎! 中醫認為「諸帶不離濕」,意思就是說,任何的分泌物過多、婦科發炎、感染,都和體內的濕氣有關係。而體內會有濕氣,通常都是臟腑失調所引起,最常見的就是脾、腎的虧虛。 現代人常常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吃飯不定時不定量,要嘛就餓過頭,要嘛就吃過飽,這樣的飲食習慣就會導致脾虛。晚上不好好睡覺,常熬夜、晚睡、睡不好、日夜顛倒,或是經常操勞過度,就會造成腎虛。脾、腎虧虛會使代謝功能變慢,而讓身體累積太多的代謝廢物或是水分,就叫做濕氣。 除此之外,甜食、生冷食物、酒這三大類,會讓體內的濕氣加重。 甜食包含添加人工糖類以及所有精緻加工的食品,像是蛋糕、麵包、餅乾、零食等;生冷食物包括本性偏寒的食物以及低於室溫的東西,像是生菜、瓜類、梨子、橘子、柿子等,都要少吃;酒類以啤酒為例,喝多了會讓身體又濕又寒,女生真的要少喝一點。 隨著體質偏寒或偏熱的不同,如果分泌物過多,引起感染、發炎的症狀就會不一樣。此時,要趕快看西醫吃藥、使用塞劑,先讓症狀緩解,同時看中醫把體內濕氣和臟腑失調的問題解決,中西合治、雙管齊下,標本同治,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 圖片|幸福文化 提供 28-35 歲調養重點❷:子宮肌瘤無須恐慌 子宮肌瘤是婦科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大概每五個生育年齡的婦女中,就有一個有子宮肌瘤。年紀越大比例越高,到更年期前後,發生率更高達四十∼五十%。還好,子宮肌瘤大部分都是良性的,惡性的比例不到一%,所以長了肌瘤也不需太過恐慌。 肌瘤發生的原因不明,良性的肌瘤通常不會因為太晚診斷出來而轉成惡性腫瘤。 臨床上將肌瘤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由子宮往腹腔長的,稱為漿膜下肌瘤,這一種通常初期症狀不明顯,但是如果它不斷長大,壓迫到其他器官,就會有症狀出來。例如壓到泌尿系統,就有可能會頻尿或是解尿困難,造成腎積水;壓迫到腸子,就有腸阻塞或是便祕困擾。 第二類是往子宮腔長的,稱為黏膜下肌瘤。這一類型的病人,通常婦科症狀比較明顯,像是月經血量增加,有時候也會有骨盆腔的慢性疼痛,如經痛或是性交後疼痛等。假使肌瘤太大造成扭轉,會引起急性疼痛。 第三類是長在肌肉層內,稱為肌層內肌瘤,乃最常見的肌瘤型態,與漿膜下肌瘤一樣,除非長得夠大,否則不會有太多的臨床症狀。 子宮肌瘤有可能會影響受孕,但是機率不高,大約只占不孕症婦女的 3% 而已。所以當你努力想要懷孕,同時又發現有子宮肌瘤時,不要斷然把責任推給它,一定要做完該做的檢查,確定沒有其他問題之後,再來合理懷疑是不是肌瘤造成的不孕症。 (你會喜歡:【性別觀察】小嫻談不孕,女人永無止盡的香火緊箍咒) 調養對策肝氣「鬱結」宜解不宜結 子宮肌瘤在中醫的病名叫做「癥瘕」,癥是有形的血病,瘕是無形的氣病。當身體的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運行不順,就容易造成血瘀;如果再加上痰濕過多,阻礙子宮氣血循環,長期下來痰瘀互結,就會在子宮形成腫塊。 導致身體氣滯血瘀的原因很多,可以說是現代文明病的根源,且和飲食、生活、壓力脫離不了關係。以子宮肌瘤而言,最常見的原因和肝氣鬱結有關。中醫講的肝氣,指的就是情志的部分,與現在常聽到的自律神經有點類似,凡是情緒緊繃、壓力大、個性急、完美主義者或是苦往肚子裡吞的人,肝氣就容易鬱結。 肝氣鬱結久了,進一步就會導致血瘀,這種體質的人常有明顯的經前症候群,像是胸部脹痛、心情煩躁易怒、頭痛、胸悶、下腹悶脹、經血要下不下、血塊等症狀。以經絡理論來說,肝經通過咽喉、胸部和下腹這些地方,所以此類型也很容易同時患有甲狀腺結節、胸部囊腫和子宮肌瘤。 平常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勞累過度,導致脾氣不足,再加上喜歡喝冷飲,吃冰品、甜食,導致體內濕氣、痰瘀過重,阻礙氣血運行,痰、濕、瘀互結,就會形成肌瘤這種癥的病理現象。 中醫認為肥人多濕痰,現在研究也發現,肥胖與子宮肌瘤成正相關,背後的原因都是因為痰濕體質造成的。總而言之,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保持愉快的心情、紓解壓力,飲食規律、少吃甜食冰品,就可以遠離子宮肌瘤囉! (同場加映:盤點熬夜壞習慣對女性的 10 大傷害:胃食道逆流、亂經、肌瘤) 28-35 歲調養重點❸:甜食是摧毀膚質的最大兇手 現代人可說是無甜不歡,一天沒碰到甜的就好像活不下去一樣,很誇張嗎?其實不會,你是不是早餐吃麵包,正餐後要來個甜點當結尾,下午茶也要嗑塊蛋糕,餐廳的選擇更是以烘焙點心為指標? 平常可以不喝水、不喝湯、不吃飯,但是一定要來杯手搖飲;壓力大的時候要吃甜的,心情不好的時候要吃甜的,月經前後也要吃點甜的,無時無刻、隨時隨地、想盡辦法、用盡心思就是甜的至上,到了一種連自己都匪夷所思、百思不解的地步⋯⋯ 好啦,也不能這麼說,年輕時我也曾經是個螞蟻人,小時候還偷拿過櫥櫃的方糖當零食吃,但是隨著年紀增加,慢慢地發現自己越來越不能吃太甜的東西了,而且過了三十歲臉就會開始變得焦黃、暗沉、斑點、細紋,我是靠臉吃飯的人,怎麼可以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呢?所以各位愛美的你,千萬一定要注意。 影響皮膚好壞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年紀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之外,其他都是可以努力控制的。 在二十八到三十五歲這段半生不熟的年紀,影響肌膚主要的原因是飲食習慣,尤其是含糖飲料和過度精緻化的飲食。糖吃起來固然讓人感到心情愉快,但是造成的傷害更大,現代研究發現它和癌症、肥胖、三高、或是皮膚老化都有關係。 這些含糖或是過度精緻加工的食物,進到人體之後就會轉化成濕氣,像是水分、血糖、膽固醇、血脂肪、尿酸、體脂肪等等,體內的垃圾變多了,除了會進一步演變成許多疾病之外,對於皮膚而言,就容易因為濕氣阻礙正氣的運行,而引起臉部暗沉、細紋,換季時全身皮膚癢,或是手掌、腳掌的汗皰疹。 很多人來看診,都會要求皮膚也要順便保養,認真一看,其實不是膚質不好,也不是膚色太黑,而是整體不夠透亮,診斷之後大部分都是因為體內濕氣引起的。 再去追問生活習慣,就會發現大部分都喜歡吃甜點、喝冷飲,只要把這個不好的飲食習慣改掉,皮膚就好了一半了。再積極一點的人,可以去快走、慢跑,加速排除體內的濕氣,或是吃點綠豆薏仁,濕氣越少皮膚看起來就會越好喔! 本文摘自陳峙嘉的《女人好養:人氣中醫師寫給你的專屬小寶典》。由幸福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女人好養:人氣中醫師寫給你的專屬小寶典》 December 31, 2020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n3gKo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