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0日 星期四

「為什麼他讚數比我多?」認識社群網路嫉妒學:我們潛意識裡,存在不合理的恐懼 https://ift.tt/37UwhRY 哈理斯 Harris│諮商心理師 潛意識的恐懼操縱著我們,讓我們害怕被人討厭、害怕自己「不完美」,因此在社群網路上營造「完美」的形象⋯⋯ 法國詩人拉.封登(La Fontaine, 1621-1695)曾說過這樣的寓言 [1]: 畫家畫了一個人類打敗一隻身軀龐大的獅子,看畫的人都引以為傲。這時候一隻獅子剛好路過,就嘲笑正在那邊七嘴八舌說個不停的人們:「的確,畫裡頭是人打贏了,不過畫家騙了你們,因為他有描繪假象的自由。但若是我來畫畫,獅子贏而人類輸,會更接近事實。」 今天活在網路社交時代中的我們,已經太習慣當那個畫家,以至於我們跟事實越走越遠,還自詡為是個了不起的勝利者。 我們沉醉自己打敗獅子,卻反對別人也有權去打敗獅子 在各種社交平臺裡,只有去發文——只有文字?不夠,還得加上圖片!怎樣的圖片?自拍或別人幫忙拍的美照,是必須的!還得配上打卡熱點,以某個不知何時起約定俗成的標準角度、調色、美白、瘦臉、修腿⋯⋯方叫完美——才有機會吸引關注,刷存在感。 我們努力塑造一種「看我過得有多好」的形象給別人看,彷彿在無百聊賴又毫無意義的日子裡,給自己「畫」一張完美的「照片」就是穩贏的意義所在。 亦正因為一些人精於此道(不論他自己是上述的發文者,或只是在想像裡完成了一切),所以他才會發現並指著朋友圈裡某誰的照片,說出像「那個地方我去過才沒有這麼美」、「他(她)又在翻舊照重 po 了」或「他(她)明明不是長那樣,皮膚沒那麼好、臉沒這麼瘦、腿沒那麼長⋯⋯」之類的話。 作為畫家,我們沉醉於自己打敗獅子的那幅畫作,卻要反對別人也有權去畫他打敗獅子的畫作。這種分裂的態度教人們無法面對原來自己只擁抱著勝利的假象,而事實上可能沒有人贏過。 圖片|Photo by Trent Haaland on Unsplash 交友程式中的仿傚畫作 在競爭更為激烈的地方,如專門認識另一半或約會的手機應用程式,即便某位用家最初想當一股清流(不化妝、不修圖、不刻意抓角度),但是當發現自己沒有人配對上或丟訊息來,又看到別人有許多粉絲追蹤者時,也難免開始動搖。 人們會開始模仿別人的照片,仿畫——自古以來,畫畫不就是以仿傚為基礎?——經過一再的操作、一再的鏡映,人們是「真的會」認為自己就(應該)是上傳到交友程式上的那個自己,誤以為那個畫作中美好的自己才是真實的。 就像是一位女性友人每次出門,讓自認有點美感觸角的我幫忙拍些獨照時,即便取景、角度、光影都已經十分到位,她仍然會眉頭一皺:「可以再拍幾張嗎?」 她永遠不滿意著一個說不上來的東西,然後默默問上一句:「我平時是長那樣的嗎?」,我回答:「難道呢?就還沒修圖吧!」。 她不會承認,卻會反駁:「不!還是自拍比較好看!」但她沒有意識到,她的前鏡頭早已經設定好「柔膚、美白、瘦臉」等選項了。 鏡中的陌生人:論按讚與分享的忌妒學 「當我們照照鏡子,我們看到一位陌生人」心理學家 Reik 是這樣說的 [2]。 我們不認識自己,卻誤把畫中美好又勝利的假象認作自我,然後現實會讓我們對自己失望,因為我們會發現自己已經認不出真實的自己。 跳脫社交程式上的「臉照」這種單純視覺式的「畫像」,我們其實也無時無刻在創作一種「我贏他輸」的「心像」。 好比有些時候,當人們討厭一個人,便漸漸不再給他的貼文按讚,或是把對方的貼文轉發給三姑六婆一起說是道非。如此,人們便成功在自己心中描繪出一個「我贏了」,以及一個「他沒有朋友(按讚)」或「他不知道我在嘲笑他」的「他輸了」的假象。 然而,這個「討厭」的實際意義到底是對方曾傷害過你?你的實際見聞?只聽聞對方的負面形象?還是僅僅出自我們忌妒他人的心態? 通常是最後者,我們忌妒他人有更好的成就、有更聰慧的想法、有更吸引人的特質、有更有趣的生活⋯⋯換言之,「他贏我輸」才是更接近事實。 只是「更接近事實」一事本身,就已經足夠讓人沮喪且難以思考,就像精神分析師 Bion 提醒的。所以在今天的網路世代,我們用(不)按讚、(不)分享、(不)評論的方式來滿足忌妒的攻擊慾,以及維持一個自戀的幻象。 (推薦閱讀:柚子甜專欄|嫉妒,是因為你害怕不被愛) 潛意識的恐懼,是爭戰的原因 這還讓我想到精神分析師 Glover 的話,他說 [3]: 「人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頭非理性的生物(irrational creature),他的思想受制於各種心理機制,這機制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來對抗內心那不合理的恐懼(unreasoning fear)。」 我們潛在有著怎樣不合理的恐懼?恐懼別人多一個讚,我就是個沒人關注的邊緣人;恐懼自己真心讚美別人,別人就真的完勝了自己;恐懼自己不修飾臉容,便沒有人會喜歡上自己;恐懼給別人按讚,他就知道我其實默默在關注他;恐懼別人的一點成功,就等同自己無限的失敗⋯⋯ 如此,我們便帶著這個分裂的心靈,當起鏡子裡的陌生人,活在與現實分離的假象裡。 因著那些潛意識恐懼,我們或跟自己作對、或被自己嚇倒、或希望消滅自己,獨留下鏡中完美的自己。就像 Glover 所說的「爭戰,是對潛意識恐懼的反應」,我們是多麼恐懼自我,才教人「自相殘殺」。 ※如有共鳴,歡迎去「躺椅上情感的潛意識法則」逛逛;或有諮商需求,歡迎電郵給我。 參考資料: [1] La Fontaine (2004). 拉.封登寓言故事。志文。 [2] Reik, T. (1965). Curiosities of the self. Farrar, Straus & Giroux. [3] Glover, E. (1936). The dangers of being human. Unwin Brothers. December 10, 2020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7UwhR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