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4日 星期五

不再當關係中的「拯救者」!《安眠書店》的啟示:被需要不等於被愛 https://ift.tt/3qvCJHR 遠流 拯救者愛上的是「部分的對方」,大多是憂鬱、痛苦、匱乏。這是拯救者所憐憫的,也是腦海中想像能夠協助對方的時刻,但其實也是想要被對方看見「部分的自己」──缺愛的自己。 最接近愛的感受,就是被需要 「每當一段感情結束,我都會陷入極大的沮喪,不斷反覆想著,我做錯了什麼?」 每次分手都是一次撕心裂肺,自認再也拼湊不回來。 但裂了是裂了,人哪有這麼容易放棄追逐愛情?如果真的逃跑就沒有人會愛自己了,想到孤老終生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所以過沒幾天又下載交友軟體,想找個人聊聊,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能夠一起刪掉 App,手牽手走一輩子。 幾週後的深夜,通常會再遇到一個能夠徹夜聊天的對象。 「當時我以為,我們聊得愈久,代表我們的感情愈深。所以每次都有大量的訊息,每通電話時間總是無止境地流淌,即使彼此都沒說話,放著也好,好像我在陪他,當然,更需要陪伴的人是我,但我們兩人都樂意,沒有誰是委屈的那方。」 這是許多人的愛情互動模式,但從互動時間這個細節上能夠看到一個思考模式:當我付出的時間愈多,就表示我們愈相愛;當我願意為了你熬夜,代表健康和隔天的工作都沒有你重要;當我在每一次訊息來臨時秒讀秒回,表示隨時把你放在心上。 我們自以為付出時間、精力、金錢,能夠換取對方的感動,所以這樣的行為不斷持續著。 「可是,為什麼我們在一起幾週、幾個月後,又分手了?好幾段感情都是這樣。」 「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是我付出得不夠多嗎?」 「你還需要我做什麼?你可以說啊!」 若你曾經強烈執著於某個對象,或許多少會感受到那份執著並非完全出自於愛,而是參雜了一部分的害怕。 害怕孤單,害怕一個人。你擔心不再受到關注、不值得被在乎,所以不顧一切付出關懷與照顧,甚至「拯救」更可憐的對方,來讓自己的生活也得到控制,期望接收者反過來感激你,用愛撫平你的害怕與孤單。 圖片|Photo by Nick Fewings on Unsplash 這種「讓我來幫你」的想法,往往隱含著透過拯救對方,好讓對方反過來回報自己的思維。 當對方沒有自己不行,更加依賴自己,自己的存在就變得無法取代。當確信對方離不開自己,就能暫時逃避心中最大的恐懼──被拋棄。 說穿了,拯救者的內心也有個破洞,不亞於被拯救者。 而這種偏執的愛也是最自戀的愛。表面上為的是對方,實際上對方即使不需要,甚至厭煩了,仍舊執意提供與付出,然而那是拯救者自己的需求。拯救者只看見自己,這段關係中也只有自己,所以總是難以促成長久穩定的連結。 對拯救者來說,當對方的家庭困苦,儘管自己窮到吃土,仍會用昂貴的禮物或奢華的晚餐,提供對方從未體驗過的享受。 當對方覺得愛不夠,儘管自己工作忙碌,仍會熬夜手摺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當作生日驚喜,用滿滿的行動證明自己的愛。當對方生病需要照顧,儘管相隔百里,仍會不辭辛勞開好幾個小時的車,只為了送上一碗暖暖的紅豆湯。 當我們無法被愛,我們會付出,因為最接近愛的感受就是被需要。 如果對方沒有需要幫助的地方,拯救者會覺得自己沒有功用,也就不會得到關注,不會被愛,因此不信任對方會真的愛自己,畢竟對方太自給自足。無法付出,拯救者就感受不到愛與被愛。 所以,拯救者會付出愈來愈多,祈望獻上自己僅有的一切,說著「我可以在金錢上資助你」「我是個很有能耐的人」「我願意為你每天下廚做三餐」,都是告訴對方:「我愛你,你也愛我好不好?」 常見到拯救者會有以下的思考: 「如果能每天寫一張小卡片給他,他一定很感動。」 「如果每天煮不同的家常菜給他吃,他就能感受到我的溫暖。」 「如果我把信用卡給他,他就會更信任我。」 但這常常衍生出一種急躁感,讓對方備感壓力。在一起之前,就送出大量的甜言蜜語,或提出伴侶般的規定和要求,急著進入關係。 (延伸閱讀:「沒有誰有義務拯救誰」面對創傷情人:付出無盡的愛之前,請先思考自己需求) 在一起之後,這種情況變本加厲,因為已經能夠名正言順地要求了,那麼就更能用自己擅長的行為或言語做出奉獻,無論對方是否接受。 因為這是拯救者感到有愛的時刻,也就是:「我可以被你需要。」 若是分手後,拯救者也會用「把自己變得更好」的方式,試圖挽救這段分離的愛。 但並不是真的想把自己變得更好,只是用「把自己變得更好」的方式付出。剛開始可能會奏效,因為拯救者總是擅長處理對方的需求,但過不久對方又備感壓力,提出分手。 拯救者愛上的是「部分的對方」,大多是憂鬱、痛苦、匱乏。這是拯救者所憐憫的,也是腦海中想像能夠協助對方的時刻,但其實也是想要被對方看見「部分的自己」──缺愛的自己。 我們也常在腦海中幻想這種拯救與被拯救的橋段,但不會真的付諸行動。 (同場加映:關係的拯救者情結:付出愛,只為了換取自己的存在感) 這正是二○一八年影集《安眠書店》(You)爆紅的原因。男主角 Joe 將對女主角們的幻想訴諸行動,用貼心、浪漫、博學的態度,隱藏的是「只有我才是妳的真愛」。 他窺探對方的生活、製造天命般的巧合、摧毀擋住彼此的所有障礙,都是為了獨占對方所有的愛,那是一份自己從未獲得過的愛。 他冀望將對方從痛苦疲乏的生活中拯救出來後會變得感激,進而回報同等的愛。 在拯救者的腦海中,現實並非用來修正幻想,反而是修正現實來符合幻想。 走向極端的是想法是:「若你還沒愛我,表示我付出得不夠,或者你沒有看到我的付出,那我就要做得更激烈。」那是從小到大都沒有感受過的生命驅動力,所以現在無論付出多少代價,都要求自己去得到這份愛。 拯救者的童年,可能是窮苦潦倒,可能是父親或母親缺席,其中一方的照顧者沒有盡到家庭責任,反而需要孩子成為家中支柱。 假設是父親缺席而母親需要協助,那拯救者就會接手父親的照顧責任,成為母親的伴侶,照顧她、心疼她,這對一個小孩來說十分辛苦,但也能從中再次獲得母親的愛。 他拯救了母親,讓她有時間和精力看見自己的好,藉此獲得稱讚。但當父母持續酗酒、晚歸、精神疾病導致哀傷而難以被拯救時,對孩子來說更具挑戰性了。 他更是加倍努力,能為父母付出一點點都好,如果這個家給不出愛,那就由他來給。因此在家庭關係中,更加討好或協助父母,象徵性地拯救自己的情感貧乏。 愛,對他來說就是難受與痛苦,但也混雜著甜美與滿足。對拯救者來說,痛苦是與一段情感的連結。透過受苦,能更明白自己需要努力什麼,也更加確定自己的存在。 美國著名的精神分析師蘇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說:「孩子的人格輪廓是由父母的焦慮深深蝕刻而成的。」 父母的家庭角色帶來的影響絕對不僅只於童年,父母彼此如何互動、父母如何與孩子互動、父母如何與其他人互動,這些都烙印在小小孩的腦中,從此按照某種方式持續生活下去,就算意識到要改變,若沒有探索、引導、定期檢驗,很容易又恢復原本的模式。 「畢竟是爸媽」這句話常出現在諮商中,它隱含了某種不可分割性,讓你脫離不了家庭,也脫離不了痛苦。 但不可分割也代表著,倘若脫離家庭,似乎就是不應該。對拯救者來說,與需要拯救的人相處,即是不用離開家庭,卻能拯救家庭的象徵。 這種情況延伸到成人階段後,當遇到一位身處困境的伴侶,便會無意識地勾起童年感受,而且對方愈是墜落,愈覺得有義務將對方救起。透過拯救這位與父母有同樣感受的人,彷彿能重新拯救父母一樣,讓家庭完整。 (你會喜歡:家的修復之旅:最難處理的傷,來自你的原生家庭) 就算一段感情已經結束,也持續沉浸在痛苦中,讓這段感情在內心繼續存活。但也因為維持這種連結與愛的假像而遲遲無法走出痛苦。 因此,若在原生家庭中並未得到足夠的關切,就可能產生對愛偏執的狀況,不論是拯救者還是被拯救者,其實只是渴望愛,渴望有個人待在不遠處,在他累了、慌了、怕了之時,不會拋棄他,而且摸摸他的頭,告訴他: 「不用擔心,就算情況再糟,我都會陪你一起面對。」 有個人能在身旁,點一盞燭火,給他希望。 本文摘自莊博安的《為什麼我們總是愛錯?:梳理你的原生家庭,走出鬼打牆的愛情》。由遠流出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為什麼我們總是愛錯?:梳理你的原生家庭,走出鬼打牆的愛情》 December 04, 2020 at 11: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qvCJH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