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4日 星期一

「我付出那麼多,為何你離我更遠?」你可能是關係裡的表演者 https://ift.tt/33msBGw KnowYourself 明明不想與對方分開,卻越相處越累⋯⋯你們是不是陷入了「表演型親密關係」的陷阱裡了呢? 文|Li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前段時間,朋友來找我訴苦,說覺得遇到了渣男,自己一直在為對方付出,可對方就是不領情。 我問她具體發生了什麼事,她告訴我,她晚上 10 點還在幫男友收出差的行李,看對方坐著玩手機,忍不住抱怨了兩句,對方竟然回她:又不是我要你幫我收的,不想收就放著唄。 我 x,他怎麼能這麼說!(對不起爆粗口了 orz)我也被氣得不輕,忿忿地勸她以後什麼都別為男朋友做。 可是時間長了,我發現,朋友好像確實做了很多她的男友並不需要的事。比如:她會在男友在家加班時,頻繁為他準備水果,即使她的男友明確表示自己不愛吃水果;她也會在對方有出行計劃時,替對方定車票和酒店,即使對方說自己會安排,她還是會搶著替他做完。 我開始有種感覺,我這位朋友似乎不是真的想照顧男友,而是在扮演一個願意照顧對方的人。而她男友那句「又不是我要你做的」可能真的是他的心聲,他也許一直在被投餵一些並不需要的東西。 這種刻意的「付出-接受」的關係,很像我最近剛學到的一個新概念:「表演型親密關係」(Borg, Brenner, & Berry, 2015)。 這種關係具體是什麼樣的?何以發生,又有哪些危害?如果上面的例子對你來說也不陌生,這篇文章也許會幫到你。 圖片|PIXTA 01. 你的關係是表演型親密關係嗎? 先回答下面兩組問題: 你是親密關係中的「表演者」嗎? 你是否要求自己盡力為伴侶付出?照顧他的生活和情緒,或一力承擔關係中的各項事務? 你是否隱隱地希望對方一直依賴你?當他試圖自己處理一些事情時,你會感到緊張、不安,想要將事情搶過來替他做完? 當你為他付出時,你會到不公平和疲憊,而不是甘之如飴、充滿活力? 你是否一開始覺得終於找到了欣賞你的付出的人,但很快又覺得,對方不是真的懂你的好? 你是親密關係中的「觀眾」嗎? 你是否覺得伴侶在盡力為你付出?照顧你的生活和情緒,或一力承擔關係中的各項事務? 你是否感到自己在「縱容」他付出?比如明明自己可以做、甚至做得更好,也交給他去完成?明明不想要對方做某些事,卻不忍心拒絕。 你是否在一段關係的早期喜歡被照顧,但持續一段時間後開始討厭被照顧? 你感到,對方雖然為你做了很多,但總是有意無意忽略你的一些需要? 如果你滿足第一組問題中任意兩條,意味著你很可能正在關係中扮演一位「表演者(performer)」; 如果你滿足第二組問題中任意兩條,意味著你可能正在扮演一位「觀眾(audience)」。 而如果兩組問題中都有符合你的描述,說明你可能在關係中同時扮演了「表演者」和「觀眾」。 而無論你是哪一方,都意味著,你可能正在經歷「表演型親密關係」。 表演型親密關係通常以「照顧-被照顧」的形式呈現。 所謂「表演者」,就是那個在表面上一直照顧伴侶的人,而「觀眾」則是那個在表面看來一直被照顧的人。他們的關係往往在一開始很完美,因為願意照顧人的人,剛好找到了願意被照顧的人。可是,慢慢地,雙方都會對關係產生一些不滿。 隨著關係的推進,表演者會在很多日常細節處感到,觀眾不再像認識之初那樣欣賞、依賴自己的照顧,他們無法從觀眾現在的反應中確信自己還被需要、還有價值。 他們因此擔心,對方是不是已經不需要自己,會離開自己?但他們不能失去對方,於是刻意地為對方做更多,並不斷強調自己的重要性,希望藉此讓對方看到自己的好,從而不離開自己。 但同樣的變化在觀眾看來卻是另一個故事: 對觀眾來說,表演者很照顧自己,可表演者做的往往只是他們覺得好的,觀眾自己真實的需求沒有被看見。 觀眾開始想告訴表演者,他們的關係其實沒有對方以為的那麼好,卻同時擔心自己這麼做會惹怒對方,或給對方造成壓力,導致對方離開自己,畢竟誰都不願意辛苦付出還得不到肯定。 觀眾決定繼續接受照顧,假裝感激,內心卻焦慮又壓抑,甚至想要逃避這段關係。 於是,他們表面上繼續和諧地一個照顧人、一個被照顧,但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自己的小劇場。他們只是藏在自己的角色裡演獨角戲,關係中缺乏真實的情感聯結。 最終,虛假的付出和接受令雙方都感到孤獨和受傷,他們離彼此越來越遠。 02. 表演型的關係是怎麼形成的? 那麼,是什麼導致我們成為關係中的「表演者」或「觀眾」呢? 核心的驅動力是對關係的不安全感。 研究發現,無論是表演者還是觀眾,幼年時與主要照顧者的關係往往都是不安全的(Brog et al., 2015)。比如,他們常常被父母威脅說「我們不要你了」,或覺得父母對自己的態度大起大落、難以捉摸。為了應對這種不安全感,孩子會發展成表演者或是觀眾。 關係中的表演者: 努力想讓父母開心,幫父母分擔家務,甚至是照顧父母;想讓父母覺得養自己還是有用處的,會把自己留在身邊。 關係中的觀眾: 盡量讓父母省心,父母給什麼就接受什麼,並且表現出感激、高興;想讓父母覺得不費力就能照顧自己,這樣就不會拋棄自己。 無論是表演者還是觀眾,當他們進入親密關係之後,都可能因為幼年的經歷,仍然對關係充滿了不安和焦慮。於是,他們自動啟用幼年時曾經有效的方式,一個成為照顧者,一個成為被照顧者,企圖以此將伴侶留在自己身邊。 而值得一提的是,「觀眾」看似只是被照顧,其實是通過被照顧隱秘地照顧著表演者,讓表演者感到眼前這段關係舒服、沒有壓力和負擔,以期將對方留在自己身邊。 所以事實上,表演型親密關係看似是表演者在單方面照顧觀眾,其實雙方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照顧著對自己來說重要的人。 03. 既然是雙向照顧,表演者和觀眾為什麼還會漸行漸遠? 因為他們實際上並不是真的在照顧對方,而是在博弈。 正如前面我們提到的,驅動人們成為表演者或觀眾的是對關係的不安全感,也就是說,「照顧」對方的最終目的是讓對方留在自己身邊,讓自己在關係中獲得安全感。表演者和觀眾都覺得自己在為對方付出,但事實上,他們心裡想的仍然只是自己。 也正因此,表面的互相照顧,內核是雙方的博弈——他們都要通過貶低對方的價值、故意不讓對方對關係發揮作用,營造「我做得更多、更有話語權」的假象。久而久之,對貢獻的搶奪會令雙方都感到疲憊、委屈、耗竭,並最終決定離開這段關係。 (推薦閱讀:實行 AA 制,會破壞親密關係?你聽過「財務親密度」嗎) 04. 如何走出表演型關係? 首先,你們需要從表演者或觀眾的角色中走出來。這需要你們改變思維方式。 當你和伴侶為各自的安全感博弈時,你們會陷入一種錯誤的思維,就是將關係中 100% 的功勞歸於自己,100% 的錯誤歸於對方。 比如開頭提到的我的朋友,她和她的男友在為收行李的事吵架時,內心可能都認為,是對方造成了這場衝突,自己只是個無辜的受害者。 這種思維會限制你看見彼此真實的過失和貢獻。你可以練習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再遇到衝突時,讓自己少承擔一些貢獻,讓對方少承擔一些過錯,留出一些可討論的中間地帶。 比如,你可以問問自己: 真的全是對方的錯嗎? 對方真的完全沒有做任何事來阻止衝突發生嗎? 我真的完全不需要為衝突負責嗎? 這種思維要求關係中的每個人都有意識地對自己的貢獻設限。這並非要你貶低自己,因為事實上,我們內心都知道對方並非真的對關係毫無作用,只是一直為了自己的安全感才拒絕承認。而對自己的貢獻設限,能為對方的關心和責任讓路。 其次,你們要學會讓對方為你做點什麼。 你需要意識到一件事:你不必獨自為關係負責,而可以讓對方和你一起做點什麼。 你們可以商量一個明確的、你不再想獨自承擔的事項,讓對方幫你分擔,並且定期覆盤。比如討論一下: 我們有哪些相處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哪些還沒發生?有什麼困難? 各自有什麼感受?觀察到對方有哪些變化?有什麼經驗可以帶去下一個改變之中? 經由一個個小的改變,你們將在大腦中建立新的迴路。當遇到新的問題,你們也能有意識地找新的方法去處理,而不是跌回舊的套路裡。 (同場加映:關係心理學:如何建立深度交流的親密關係?)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你們要學會看到對方真正的需要,學會為對方的福祉考慮。 陷入表演型親密關係的情侶,其實很害怕聽見對方說「我不需要你為我做 A,我要的其實是 B」,因為他們覺得對方這麼說意味著自己現在做的事都毫無意義,進而認為自己對對方沒有價值,會因此失去對方。 但事實上,因為恐懼而拒絕看見對方真實的需要,最後仍會吃力不討好。坦誠交流各自可以做的和需要的,你們才有機會看到真實的彼此,看到關係真實的樣子。 你們可以試試按下面的邏輯和對方坦誠溝通: 你做⋯⋯(具體事件)的時候,我心裡感到⋯⋯(你的感受)。 我想做⋯⋯(你的行為),但我會擔心⋯⋯/害怕⋯⋯。 我會產生⋯⋯的想法,我希望你可以⋯⋯(對對方提出具體的期待)。 經由一次次撥雲見月,你們會慢慢釐清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合作、互惠。你們可能會發現彼此變得陌生,或發現以前對關係的理解,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但這是你們從表演型關係邁向真正親密的必經「陣痛」。 如果你們真的想和對方在一起,你們會相互扶持走過陣痛,而後你會發現,你們不再需要單打獨鬥地維持關係,而是可以和對方一起,共同創造屬於你們的感情。 正如提出「表演型親密關係」這個概念的 Brog 博士寫到的:任何長久穩定的親密關係,都不會建立在單方面的照顧上。抱著照顧對方的心態扮演表演者或觀眾,只可能維持一時的和諧,長遠來看,卻會阻止你們達成真正的聯結。 真正的親密關係應該是,你們雙方都願意奉獻自己而不用害怕有所損失,也都願意接受對方而不擔心自己的價值因此被抵消。 當你允許對方在你的生活中佔據一席之地,願意承認對方也有價值,願意從對方那裡獲益,你會慢慢發現,原先你在關係中擔心的、害怕的,也在被對方一點一點撫平。 而這,大概正是親密關係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意義。 Reference: Borg, MB, Brenner, GH, & Berry, D. (2015). Irrelationship: How we use dys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to hide from intimacy. Central Recovery Press, LLC. September 14, 2020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3msBG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