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8A7zYV
2021年1月11日 星期一
如何從家庭「情緒勒索」中走出來?獨立的你,有能力與父母真正和解 https://ift.tt/38A7zYV KnowYourself 你是否曾經痛苦於你的父母不是你理想的父母?但其實⋯⋯我們可能也不是一個理想的孩子——親子之間的相處是必然的功課,處理起來絕對不輕鬆,而是如何在有限的條件裡,盡可能創造想要的生活。 文|Li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最近和一位朋友聊天,說到過去十年和父母關係的變化。她感慨道,越來越不知道如何和父母相處。 她以前是個乖乖女,25 歲以前,跟父母分開的時間從沒超過 1 週,親子間十分親密。但有一陣子,他們之間的矛盾變得越來越多。 兩代人對人對事的很多看法不契合,她越來越感到自己沒有自由、不被理解,索性搬到外地獨自生活,打算自己的事情能不告訴父母就不告訴父母。 在外地幾年,她蛻變成了一個非常獨立的人,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過得很充實。可是一想到自己和父母打電話總是沒話找話, 想帶他們一起去旅遊又害怕吵架,就覺得心裡空落落的。 她問我,獨立自主的生活,和親子間的親密,難道不可兼得嗎? 她的疑問讓我想到一個家庭研究中的概念:親子間的「離合關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圖片|Photo by Anthony Reungère on Unsplash 一、自主 vs 親密,你會怎麼選? 有個關於親子關係的說法很流行:親子關係是以分離為目的而建立的關係。很多人也相信自己最終應該和父母獨立開,甚至保持距離。畢竟,現實反覆告訴我們,不離父母遠一點,我們很難自由地追求想要的生活。 但是很多學者研究發現,這樣的說法是不準確的。真正的親子關係,同時存在著「離合需求」 (Chen & Dai, 2006)。 圖片|KnowYourself 提供 不論看上去我們多愛或多討厭父母,在內心深處,這兩種需求都是同時存在的。 當與原生家庭的分離被廣泛討論時,有學者指出,最理想的親子關係並非徹底與父母分離,而是維持離合兩種需求的動態平衡(Youniss, 1983)。 這種平衡可以讓親子雙方在表面的叛逆、獨立、距離之下,維持穩定、深層次的情感聯結(Grontevant & Cooper, 1986)。我們獨立的生活,因此有安全的「大後方」,我們和父母間的關係,才真正平等、雙向、互惠(White et al., 1983; Hu, 1995)。 (推薦閱讀:海苔熊|給不想面對父母的你:為何每次回家,都唉聲嘆氣?) 二、怎麼做才能真正平衡離合需求? 在討論怎麼做之前,我們需要先明確一個事實:在華人社會成長的我們,想要平衡離合是很困難的。 文化環境是我們面臨的第一個障礙。在華人社會,孩子聽話順從是常態,獨立自主會被視為叛逆;父母為孩子犧牲自我會被讚揚,追求自己的人生則被指責為「自私」。因此,我們身邊很少有既獨立又聯結的親子榜樣,我們會在平衡離合時懷疑自己有沒有真的做錯、過分,父母也不理解,會誤會我們,或想矯正關係(Yu, 1996) 。 而在被父母影響、安排著長大的過程中,我們的自我裡早已滲透了父母的部分(Yu, 1996)。 平衡與父母的離合需求,考驗的也是我們和這部分自我的關係:如果我們原本就喜歡或討厭這個部分,我們會相對容易地全盤接納或捨棄。可如果我們既不喜歡它,又發現它能在一些情況下幫助我們,甚至帶來一些好處,我們又如何進行取捨? 思考這個問題很辛苦。畢竟,我們被這部分自我指導生活這麼多年。如今不再依賴它,我們要如何面對未來的選擇?又如何建立新的自我? 「媽媽一和爸爸有矛盾,就變得不講道理、發洩情緒,我很看不慣。可是發現自己和男友吵架後也喜歡哭,把問題丟給男友善後。 原來我也沿用了我媽的方式,可是如果不這樣,我該怎麼處理矛盾?理智討論一定更好嗎?我心裡的委屈要怎麼辦?」 這一連串疑問,很可能讓我們想要放棄思考與這部分自我的關係,更不會去處理。 因此,對於成長在華人世界的孩子來說,一步到位建立全面的離合平衡是不現實的。我們建議你先在認知和解決衝突方面尋求獨立自主(離),在情緒和功能方面和父母保持聯結(合)。 你可以做下面幾件事: 1. 建立獨立自我認知,鍛煉為自己人生負責的能力 你可以通過和父母以外的人的交往,全面地了解自己,逐步建立獨立、全面的自我概念,獲得獨立做出選擇的能力。 圖片|KnowYourself 提供 你還可以及時和父母溝通你的計劃和成果,甚至和父母談論你的失敗和反思。這也會鍛煉你獨立自主的能力——畢竟,被質疑甚至被嘲諷,也是獨立自主可能的後果,需要你面對和承擔。 2. 學會將衝突和人、關係分開看待 想要在解決衝突方面獨立自主,你需要學習分析衝突,找出哪些是你能做的、怎麼做,而不是一吵架就歸咎父母或說「關係不好」。下面的自問可以幫到你: 衝突是什麼(描述事實)? Q1:父母讓我生氣的行為 Q2:因為我對他們有哪些預設 Q3:我希望他們怎麼做 Q4:我讓父母生氣的行為 Q5:因為他們對我有哪些預設 Q6:他們希望我怎麼做 3. 保持情感聯帶(affectual solidarity)和功能的聯帶(functional solidarity) 保持情感聯帶,就是讓你和父母的關係中有正向的情緒流動。你可以選擇和父母一起做些彼此都喜歡的事、聊一些會達成一致的話題。 圖片|KnowYourself 提供 保持功能聯帶,就是家庭成員之間要彼此服務、協助,或至少讓彼此覺得對方是可及的(accessible),是可以求助的對象。比如父母不會用網路購物,你主動幫家裡採購東西。 圖片|KnowYourself 提供 又或者你們分開住,但沒有離得很遠,一方有需要時另一方能及時趕到。 圖片|KnowYourself 提供 當你做到這些,父母會感到他們沒有因為你追求獨立而失去你,因此更願意配合你。 當你們習慣了這樣的相處後,你可以逐步嘗試恢復認知和解決衝突方面的聯結,比如遇到不一致時和父母坦誠溝通,即使吵架了也不忘真誠地關懷彼此等等。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父母特別高壓,管你管得很緊,讓你完全沒有尋求獨立的空間,更別說平衡,那麼我想對你說: 首先,我希望你不要太焦慮。 研究表明,很多人是在 28 歲以後,才覺得自己可以獨立於父母生活(Frank, 1998),也就是說,如果你未滿 28 歲,感到自己無法獨立,是很正常的。 並且,會有一些特別的時間節點迫使父母面對你獨立自主的需要。比如你獨立工作、戀愛、結婚等。這時父母不得不承認,他們不再對親子關係掌握絕對的話語權,因此更容易給你空間,你也正好檢視一下,自己是不是全無依戀父母的需要。 但更重要的是,責怪父母不配合,也許意味著你沒有真正想獨立自主。 研究發現,很多成年子女並不希望父母和自己像朋友一樣平等(Burgau, 2001),而是希望父母可以一直為自己遮風擋雨(Nydegger & Mitteness, 1996)。而責備父母,其實也是躲在父母羽翼之下的表現之一。 通過指責父母,我們也許可以不用面對自己能力的不足,不用面對自己對於獨立自主的迷茫和擔憂,也可以不再為關係做出努力。所以,雖然確實存在不可理喻的父母,但是我們也需要提醒自己:我是沒有機會平衡離合需求,還是不想平衡離合需求。 (同場加映:你的父母不是你的父母!成年子女該釐清的親子關係) 最後我想說,親子關係最大的特點可能在於被動性。我們被動地和一對夫妻成為親子,這一生都無法脫離。這也成為很多人對親子關係感到無力的原因。 我也一度困擾於此,但是當我意識到我也不是父母理想的孩子時,我釋懷了——也許這就是我們兩代人這一世的功課,不是輕鬆經歷理想的親子關係,而是如何在有限的條件裡,盡可能創造想要的生活。 在我自己平衡離合的過程中,我學著改變自己和父母的溝通方式,學著覺察他們的立場和情緒。雖然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可是我的行動真實地推動了父母的改變。 他們也開始做自己喜歡的事,雖然有時覺得我講話太正式,卻也在調整自己的溝通模式。我原本也覺得,單方面努力改變不了什麼,可是當我真的撬動了關係,我願意繼續努力下去。 如果有得選,我還願意和他們做一對親子嗎?看他們本來的樣子,我不確定。但因為他們願意和我一起改變,我想我會。 參考資料: Bartle-Haring, S., & Sabatelli, RM (1997). Emotional reactivity toward parents and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differences across gender and type of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6 (4), 399-413. Buhl, HM (2008). Significance of individuation in adult child–parent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9 (2), 262-281. Grotevant, HD, & Cooper, CR (1986). Individuation in family relationships. Human development, 29 (2), 82-100. Hoffman, JA (1984). Psychological separation of late adolescents from their par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1, 170-178. Nydegger, CN, & Mitteness, LS (1996). Midlife: The prime of fathers. In CD Ryff & MM Seltzer (Eds.), The parental experience in midlife (pp. 533-559).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hite, KM, Speisman, JC, & Costos, D. (1983). Young adults and their parents: Individuation to mutuality.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 Youniss, J. (1983). Social construction of adolescence by adolescents and parents. 陳志賢、戴嘉南(2006).長期離家出走青少年親子離合關係變化之研究。高師輔導所刊, 15, 1-34。 余德慧、蔡怡佳(1996).親子「離合」關係與離家問題。高師輔導所刊, 1, 1-29。 January 11, 2021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