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1日 星期一

面對不斷失去的2020,悲傷的時候你可以讀...... https://ift.tt/3bcYODR 女人迷編輯 洋蔥艾爾莎 onionelsa 2020是不斷失去的一年,而就在上周,又再添一筆黑豹男主角驟逝的震撼彈。你今年是否也遺失了親人?是否也失去了心靈導師,精神領袖?離開我們的人到了更好的地方,留下來的我們如何自處?閱讀這些名家書籍,同理他們的感受,汲取精神力量,你會發現生命自有出路,而我們的責任就是:將剩下來的人生走得更好更精彩。 2020是不斷失去的一年 新聞快訊:曾飾演漫威電影《黑豹》男主角的查德維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經官方證實,已經於上周五(8/28)晚間因大腸癌去世,享年43歲。官方推特也公布相關資訊證實了這個消息,公告寫道查德維克已經抗癌四年。他於自家中,在家人的陪伴下病逝。 2020是失去的一年,從年初的Kobe Bryant,年中的劉真,羅霈穎,一直到上周五剛去世的黑豹男主角,無不讓我感到震驚、失落與人事無常。我不禁不斷的揣想,走了的人到了更好的地方,遺留下來的我們,如何繼續和世界相處? 就在黑豹驟逝的同一個晚上,筆者遠在美國的姨丈也平詳地離開了這個世間。姨丈在我的童年裡面,一直扮演一個樂觀開朗的角色,笑聲清亮爽朗,不拘小節,談笑風生,每每為家族聚會帶來一種嘉年華的氛圍。有姨丈在的地方,永遠有聽不完的笑話,聊不完的話題,絕不冷場的餐桌,當時還是小朋友的我們都知道:「姨丈來了,今天大人又要通宵聊天了」。姨丈的離去,對我而言某種程度不亞於歡樂童年的離去。 同樣一個晚上,收到兩種喪訊,我的悲傷情緒呈現的方式,有些很早很外顯,有些卻很晚很低迴。 瞬倏的震驚 V.S 遲滯的悲傷 雖然同樣都是失去,但當我得知噩耗之後,發現不同程度的失去,對情緒影響的深淺快慢仍然有別。名人的過世帶給我的是當下的,瞬倏的震驚,亟欲轉發,奔相走告與討論,雖然那也大多只是幾條動態消息的長度與重量。我可以的很快的發洩情緒,為了一個只在螢幕上見過的人,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動情之快,難以理解。 另外一種失去,是親人的離去,這樣的悲傷來的遲緩,卻停滯不去。一時之間,我並沒有甚麼特別突出的情緒或想法,可能鼻頭略略酸楚,眼角卻是乾的。只想把這個消息藏著掖著收著,等到夜深人靜時獨自反芻衡量,再決定要花多少力氣哭泣傷悲,畢竟明天還有明天的事情要做。 第二種失去,就像心頭一塊瘀而不散的腫塊,必須狠下心來,花時間,用手掌,使緩力,慢慢將它推散,一時半刻急不得,下手時也重不了。我想我可以選擇找朋友傾訴,可以找時間大哭一場,可以買醉夜騎抽菸,也可以和重慶森林裡的阿武一樣,用跑步將體內的淚水連同汗水一起蒸發。也或許,像這樣孤獨而深沉的悲傷,適合用幾本書來消化,畢竟閱讀的時候,是我能跳脫世界脈動,單獨和文字,和作者相處的異度空間。而在那樣的空間裡面,我往往能得到最適當的慰藉。   讀書對於我來說是驅散生活中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沒有一種苦惱是讀書所不能驅散的。 孟德斯鳩 你可以從這些文學作品中找到同理的字句與療癒的力量 每個人處理悲傷的方式不同,就算是以閱讀來消化情緒,也有不同的選擇。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心靈勵志書籍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就像正面直拳,快速直球,能直接面對處理放下你的情緒。但是對我來說,此時此刻需要的不是求生指南,需要的是同理心:相同的生命際遇,心境起伏,讓我能體會「原來我並不孤單」的時候,積壓在心頭的瘀塊,彷彿就能慢慢開始化除。如果你也有一樣的惆悵與悲傷,以下是我想推薦的書籍,與名家的字字句句,來自他們自身生命體驗。 1. 《當愛比遺忘還長》|朱全斌 圖片來源|有鹿文化 失去親人時的思念成災,化成妄語 良露,靈魂有記憶嗎?在妳離開後,我常常在想這個問題。我相信是有的,至少在投胎之前,否則怎麼有喝忘魂湯的說法呢?……我們相守三十年,共同編織的回憶,以往說好,到老時要一同回憶,現在相隔兩岸,各自反芻,即使是甜美的片刻,也都多了幾許苦味吧。 倘若這一切都曾發生過,我們生生世世相遇,而每回又都以別離終結,那為何要一再重逢,重複那相聚的樂以及分開的苦呢?這一世我們是夫妻,在過去我們曾是朋友、主僕,或許還有無數的因果讓我們做過師生、親子、兄弟姊妹……在不同的角色關係中我們或友善或敵對或恩愛或冷漠,人生的喜怒哀樂皆因有情,而每次的聚合都像是一起來接受情的試煉一般,等我們多學會了一點,體會到情的可貴並令你不捨時,它又轉眼成空,我想,應就是這不捨讓我們一再回頭吧。 如果可以,當初我會……後悔是必經的情緒迴路 雖然曾經好好地告別,但我內心仍難免夾雜著怨懟感與罪惡感,我一方面氣她不重視健康,棄我一個人面對人生的孤寂,另一方面又責怪自己的懶惰與不成熟,覺得應該對她的過世負責,假若我曾逼她早做身體檢查,或者早幾年動手術,事情絕不至於此。在學習接手這一切都是命運之後,現在我知道原諒自己也是功課的一部份了。 同理心與同苦心,能讓人變得寬容 佛經云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與五蘊熾盛苦……雖然知苦易離苦難,但是苦的感受讓我跟世間同樣因痛失所愛而苦的人距離拉近了,無論喪失的是親人、愛人、摯友還是寵物,我相信是這樣同苦之心讓我變得比較寬大了。 2.《我們仨》|楊絳 圖片來源|時報出版 天人永隔,一個長達萬里的夢 是的,這類的夢我又做過許多次,夢境不同而情味總相似。往往是我們兩人從一個地方出來,他一晃眼不見了。我到處問詢,無人理我。我或是來回尋找,走入一連串的死胡同,或獨在昏暗的車站等車,等那末一班車,車總也不來。夢中悽悽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 鍾書大概是記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 溫習共同生活的每一個篇章,此生暫別,來世再敘。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為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嘆「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 但是,儘管這麼說,我卻覺得我這一生並不空虛;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也可說: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為是我們仨。 …… 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3.《人生到最後都是一個人》|吉澤久子 圖片來源|三采文化 就算只剩你一個人,也有你的自由,要為自己而活 在我六十六歲送走家人的時候,我終於恍然大悟,原來一個人也有「一個人的自由」。 靠自己的判斷決定事情,對自己負起責任地活下去。 實際嘗試過之後,發現這種生活方式對我而言才是最舒服的,是我前半輩子想也想不到的生活,而且隨著一個人的生活一天天過下來,我也一點一滴地學會「為自己而活」是怎麼一回事。 無須捨不得那些已經失去的東西,好好地工作,好好地吃,好好地睡。……因為現在只剩下我一個人還活著,所以還處於「我想再多多品嘗自由自在的人生,請再等我一下」的狀態。 因為無常,所以珍貴美好 正因為人類不曉得下一秒會發生甚麼事,所以只能盡全力活在當下。 良好的生活方式與良好的死亡方式呈現正相關,只要能盡心盡力地享受自己的人生,應該就能死的美如秋夜。就算是自己一個人迎接死亡,也不會減損生命的莊嚴靜美。 4.《父後七日》|劉梓潔 圖片來源|寶瓶文化 悲傷的情緒當下若未出盡,總會在未來的某時某處潰堤 拍這場戲時,我毫無預警,會被震撼到痛哭流涕。我在攝影車上,看著小螢幕裡那對如情人一般的父女,情緒驟然失控,但也不是要拉要勸那種,就是,淚水關不掉。劇組人員大概以為這是我的親身經歷,所以不能自己。其實,真正的原因,只有我自己明瞭。 沒有。我和我的父親沒有過這樣親密的相處。但正是這樣才更教人難過,因為,再也沒有機會了。 為親人走完未竟的旅程,獲得療癒 於是,我又來到,下雪的地方。……前方,是好長一到石砌階梯,每一階,積雪已被前仆後繼的膜拜信徒踩出兩道足印。我拾級而上,四周寧靜得只聽得到自己的喘息。……這一次,我沒有流淚,沒有甚麼奇妙電流或尋覓感應。從呼出的白煙裡,我隱隱知道,你不需要我為你點蠟燭。 因為,親愛的父親啊,對我來說,你已是永恆的存在。 現在道別,只是暫離 當你需要處理悲傷的時候,閱讀是最溫柔的一種治療。而生命或許就是這麼有趣的一條路,在路途中有人先離開,有人能陪著我們一直走下去,但是終究有一天,我們不僅會與某人別離,我們會與所有人都別離。 在閱讀這些文學作品的時候,或許你也能跟我一樣,在某種程度上,與作者的靈魂搭上線,從他們的生命體驗中獲得安慰,從他們看待無常,與自身和解的書寫中汲取勇氣。對於離開的人說一句: 剩下來的路,我們幫你走完;沒過到的日子,我們會過得更好。現在道別,只是暫離,有一天,我們都會在某處相遇。 永遠要像你不需要金錢那樣工作,永遠要像你不曾被傷害過那樣地愛,永遠要像沒有人注視你那樣地跳舞,永遠要像在天堂那樣生活。 馬可吐溫 August 31, 2020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bcYOD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