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D0swiF
2020年8月26日 星期三
給大人的創傷修復課:能愛好自己,才能去愛孩子 https://ift.tt/2D0swiF POPA Channel 要讓自己從創傷中復原,研究顯示有好幾種方法,何不一起來看看,哪些可以試試看呢? 插圖來源|illustAC 圖片|作者提供 就當所有痛楚,成長的經過——創傷,怎會是好事?可免則免吧。但一生這麼長,我們怎能確保經歷的都是好事?如果壞事必會來臨,也請相信,去到最後,我們必有得著。 然而,將痛楚化為成長,也不是口講咁易。至少我們需要學習如何在苦難中,依然肯定自己、愛護自己。如此我們才有養份,好好生活,好好照顧孩子。 建議7:自我慈悲 圖片|作者提供 經歷創傷之後,人們悲傷、憤怒,這些情緒都是可以預料的。不過,創傷還可能導致自我懷疑。 在丈夫去世之後,Sandberg 的自信受到了嚴重打擊。她為自己在工作中的小失誤而悔恨不已,她打電話給老闆 Mark Zuckerberg,說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蠢材。 Mark 對她說:「別擔心,這種錯誤妳以前也會犯的。沒有人會指望妳每時每刻都絕對正確。」他的話幫助她設立了更合理的自我期望,她不再對自己那麼苛刻。 Mark 對 Sandberg 展現了同理心,相信要是角色換過來,Sandberg 也能如此關懷她的朋友、下屬,只是,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給予朋友的安慰很多,留給自己的卻很少? 自我慈悲(self-compassion)就是將給予朋友的那份善意也給予自己,自我慈悲讓我們帶著關心和理解去處理自己的錯誤,而不是一味自責和羞辱。 自我慈悲並不意味著對過去責任的逃避和解脫,而是要我們確信,我們不應把自己打擊得那麼狠,以致破壞了未來。自我慈悲源於人類並非完美的認知,深刻理解這一點的人會從困境中更快地復原。 一項研究發現,人們要從婚姻破裂中復原過來,其自尊程度、樂觀態度、離婚前的抑鬱狀態等並不是關鍵因素,幫助他們對抗不幸、大步向前的正是自我慈悲。 (延伸閱讀:「日常的小挫折,都需要好好療傷」給家的四個創傷修復方法) 建議8:記錄好事 圖片|作者提供 讓自己開心是一種對自己的慈悲,卻不是很多人做到。 這是因為人類與生俱來就有種「負面偏好」(negativity bias),我們會傾向注意負面資訊和事件,這是進化賦予我們祖先的能力,讓我們能夠優先注意到環境中的危險,提高生存率。然而,現代社會並不像原始社會那樣危機四伏,過多地注意生活中的失敗和煩惱會讓我們抑鬱焦慮。 要抵抗這種先天的「負面偏好」,我們就需要付出努力,有意識地去關注生活中的好事。 留意身邊的「小確幸」 你可能會馬上想到那些人生的重大時刻:畢業、結婚、孩子出生、找到工作、一家團聚等等。然而,快樂也可以來自小確幸,因為快樂與積極體驗的頻率有關,而非與其強度。 我們可以關注那些生活中帶給我們快樂的小事——清晨明媚的陽光、孩子一個笑容、看到一本好書、朋友的問候、另一半的甜言蜜語。每天晚上有意識地回想或者記錄下當天發生的好事情(大概十項有九項也跟自己的心肝寶貝有關),能夠幫助你擺脫消極情緒。 研究發現,把快樂的經歷寫下來,僅僅三天就可以改善心情,堅持三個月就可以減少人們去醫院的次數。 我們還可以寫下這些好事發生的原因,例如:被美景感動是因為我們有一雙懂得欣賞美的眼睛;孩子會笑代表他在我們身邊很快樂;來自朋友的問候說明我們有好的人緣;另一半會關心自己意味夫妻關係良好⋯⋯ Grant 和他的同事發現,有意識地關注自己的生活中的微小成功,提醒我們「我可以做到!」有助建立自信。 建議9:尋找使命感與意義感 圖片|作者提供 創傷體驗往往如地震般動搖了我們對世界的信念,剝奪了我們對於人生可控、可預測,以及充滿意義的認知。 一些人從此一蹶不振,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包括抑鬱、焦慮、或者身體功能障礙;一些人則表現出復原能力,最終會恢復到創傷之前的狀態。 但是,還存在著第三種可能性——有些遭受過痛苦的人不止復原,還會成長,而 Sandberg 和世界上很多人身上,也彰顯了這種可能性。 研究發現,50% 以上經歷過創傷事件的人都發生了至少一種積極的改變。 創傷後成長會以五種形式存在:發現個人的力量、學會感恩、建立更深層次的關係、找到更多的人生意義,以及發現新生活的可能性。 Sandberg 跟許多經歷重大創傷的人進行了交談,他們當中有些在宗教中或在擁抱靈性時找到了意義;有些人投身於可以幫助他人的工作中;有人因為妻子患癌去世而投入早期癌症檢測項目;有人失去兒子之後,意識到自己的使命是「以兒子感到自豪的方式生活,通過多行善事為兒子的生命增添光彩」;許多悲劇倖存者致力於幫助他人克服自己曾經面對的困難⋯⋯ Sandberg 的心底也有著同樣的渴望,渴望美好的事因丈夫可怕的死亡而發生,她認為,如果有人從她分享的內容中找到了安慰和力量,就是對丈夫生命的獎勵。因此,她寫了這本書,希望這本書能夠打動讀者,成為丈夫遺產的一部分。 願我們在教養或生命中遇上挫折,也能有復原和改變的能力! 圖片|作者提供 按此連結,可重溫第一集及第二集。 (你會喜歡:替代性創傷的心理學:每一個渴望改變世界的你,可能都受傷了) 參考資料:Sandberg, S., & Grant, A. M. (2019). Option B: facing adversity, building resilience, and finding joy. London: WH Allen. POPA 延伸內容(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爸爸媽媽,請「自私」一點吧! 面對突發的肺炎疫情,做這七件事會讓你感覺好一點 疫情讓我們更了解自己:五大人格特質,你屬於哪種? August 26, 2020 at 08:0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