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D6iMDs
2020年8月28日 星期五
《正常人》:我們的不正常,正是獨一無二的證明 https://ift.tt/2D6iMDs 書房寫作計畫 影集《正常人》裡看似相異的兩人,其實異常地相似,他們的故事在這裡向你娓娓道來⋯⋯ 文|Miss S 何謂正常?何謂不正常? 所謂正常,不過是符合體制下的一種形容;而所謂不正常,或許只是與框架偏離,但卻顯得自由,怪得獨特。 梅黎安,成長於富裕家庭,但卻從未感到被愛;康納,出生於勞工階層,與人和樂為善,卻總在迎合別人眼中的他。 這是由愛爾蘭作家 Sally Rooney 所撰寫小說改編而來的同名影集——《正常人》,劇中男女主看似出身差異大,但實質上卻十分相似,都在追尋愛,是個渴望被愛,以及渴望得到認同的成長故事。 梅黎安細膩而脆弱,總將自己包裝得絲毫不在意,面對一個個新對象,抱持著實驗精神。她以為只要足夠痛苦,只要無限滿足對方要求,最終就會得到愛,但這樣的感情模式也不斷為她招來不對的人,而這些人始終無法帶她靠岸。 家庭裡的冷漠,唯一的哥哥承襲已逝父親的暴力與強勢,加上自卑感作祟,轉而將燃燒不斷的怒氣撒往妹妹身上;而撐起家中經濟大樑的媽媽,對梅黎安不理不睬,無視兒女間衝突,最後更無視兒子對小女兒使用暴力與言語霸凌。 在這樣的家庭長大,使梅黎安內心深信自己不值得被愛,總需要在生理或心理上感到疼痛,好像才能證明眼前的男人愛著她。 康納表面上總是和氣惹人喜愛,是家中的好兒子,校園裡的風雲人物。雖出身勞工家庭,卻也憑藉自身努力進入聖三一學院,但沒人知道,支撐他生活的重心是渴望「被喜歡」的模樣,彷彿脫下那身好形象後,就什麼也不是了。 因為渴望認同,難以面對被群體拋棄的恐懼感,所以即便心底深處愛著梅黎安,卻怎麼也不敢在眾人面前揭露兩人愛意,淹沒在他人聲音裡活著,最終使他無法真實做自己,而失去了自我。 現代社會總鼓吹人們要珍視自身的獨特,卻對不跟隨群體而活的少數人群,施加無形壓力。 (推薦閱讀:「只要更好,就會被愛」急著被認同的孩子有什麼特質?) 圖片|IMDb 這部劇容納了階級、群體、貧富、家庭、友誼、愛情與價值觀之間的衝撞,藉由刻劃梅黎安與康納兩個截然不同的人,進而發現他們是如此相似,即便外在再不同,也都是渴望能成為「正常」的人。 我們時常在群體中,為了顯得「正常」而掩飾自己的不同,但平心而論,「不正常」不正是一個人存在於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最好證明嗎? 劇中的兩人明明相愛,卻一再因為彼此的不安全感而產生誤會,擦肩而過。梅黎安的不安全感,來自家庭環境所塑造的無價值感,而康納的不安全感,則來自他人眼中的看法。 葬禮上,久別重逢的二人,無聲地擁抱是最真實的距離,也只有在那個當下兩人才知道,這世界上最貼近彼此的只有對方。彷彿地心引力,無論生活挫折與命運,如何透過層層試煉將他們錯開,最後總會如吸引力般繞回彼此身上。 經歷過這麼多試煉,最後已不糾結於兩人是否能天長地久地在一起了,更重要的是各自在感情、在人生中的成長與改變,而他們非常幸運,能在正值青春、叛逆、勇於嘗試的時光陪伴彼此,見證互相從一開始的不經世事,到一步步接受,並放下人生中的無常與挫折,能夠明白與眼前此人的依偎,比面子來得重要,也能明白若是無法克服心中恐懼,可能永遠也沒辦法發現,自己其實比恐懼來得強大許多。 愛,其實很簡單,因為無論如何,都是愛。 What's normal people? We're all just normal people. (同場加映:【關係日記】劉霞與劉曉波:為了愛你,我注定錯過平凡的愛情) 圖片|IMDb August 28, 2020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