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Z7cN0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心理測驗|9 種洗澡習慣,透露你與他的個性、戀愛傾向? https://ift.tt/2HZ7cN0 01女生 每個人的洗澡習慣都不一樣,從小地方看出你個性的端倪,以下心理測驗有九種答案,有沒有你常做的那一項呢? 每個人洗澡的習慣大都不同,有人喜歡慢慢地享受溫熱的水灑在身上,帶來的舒服感;有些人則喜歡在洗澡時開一個「小型演唱會」;有些人只把洗澡視為例行工作,快速完成便可以。 但原來洗澡時的小習慣或動作都能夠反映出你的內心世界與個性? 不少心理學研究報告也曾提出過,我們日常的習慣或行為動作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潛在個性。根據《每日郵報》的一份報導指出,原來花更多時間在浴缸享受熱水的人個性比較外向,樂觀天真。 其實洗澡可說是屬於自己的「私密時間」,而那時或許人們是「最真正做自己」的時間,當中的小習慣與喜好,更可揭示潛藏個性,不妨做一做以下心理測驗吧! 問題:以下 9 種的洗澡習慣,哪種是你經常會做的呢? A:邊洗澡邊唱歌 B:一邊刷牙一邊淋浴 C:長時間舒服地泡澡 D:淋浴時心裏列出計劃清單 E:快速地洗完澡 F:特別喜歡洗冷水澡 G:一邊洗澡一邊發夢想東想西 H:常用沐浴球洗澡 I:不試探水溫便直接洗澡 圖片|《戀空》劇照 A:邊洗澡邊唱歌 你是一位想永遠享受快樂和有自信的人,不會過分擔心他人對你的看法,而這個性也幫助你在生活中走得更遠,讓你認識異性時也不易感到尷尬。 B:一邊刷牙一邊淋浴 你是一位不喜歡浪費時間的人,善用生命中每一分每一秒,所以也令你容易失去耐性。不過你是一位能「一心多用」的人,所以你是一位有競爭意識的成功者,令你的事業發展更成功。 C:長時間舒服地泡澡 你是一位懂得享受生活快樂與放鬆自我的人,你認為人生並沒有什麼需要特別緊張的事,即使面對沈重壓力也能找到放鬆心情的方法,不會讓忙碌佔據你的生活太多。 D:淋浴時心裏列出計劃清單 你是一位喜歡解決問題的人,也不喜歡把問題留在日後才解決。你也是一位喜歡把事情一早計畫好的人,因為你害怕沒有計劃的生活,會讓你感到沒有安全感。 E:快速地洗完澡 你是一位較容易遲到的人,很多時候你沒有留下足夠時間讓自己處理事情,但不代表你對事實沒有責任感或不在意,反而你是一位有愛心的人,你會視朋友、家人或伴侶的需要多過工作,所以你的人際關係也不錯。 F:特別喜歡洗冷水澡 你是情緒容易激動的人,常不經意地陷入與人爭吵的局面,但你有敏銳的自我意識,所以通常在情況激動時你會意識到,需要找到一個平靜安穩的方式。 G:一邊洗澡一邊發夢想東想西 你是一個喜歡作白日夢的人,另一方面你也擁有一個富創造力的頭腦,你享受天馬行空沒有限制的創作,所以你有獨特的幽默感,這個能力也在日常生活與職場上幫到你。 H:常用沐浴球洗澡 你是一位個性非常可靠與有承擔的人,因為你喜歡徹底地完成淋浴,而這種「徹底性」也充斥在你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而且你擁有一個注重細節的頭腦,喜歡每一個方面都能讓你執行得好。 I:不試探水溫便直接洗澡 你是一位有冒險精神、有膽量的人,你願意在沒有預備的情況下嘗試一些你未曾接觸過的工作,你也愛活在試探的邊緣,因為你喜歡尋求刺激,追尋新事物。 December 01, 2020 at 02:30PM 女人迷 Womany
「感染愛滋,我還有資格被愛嗎?」在愛的世界裡,沒有誰應該被遺棄 https://ift.tt/3mqn2yV Charming BrandTalks 12 月 1 日是世界愛滋病日,從提倡零成長、零歧視、零死亡,到鼓勵社群共同參與,我們的社會對愛滋病有多少理解呢?一支改編自真實故事的影片,帶你破除愛滋迷思。 試想若伴侶或自己被告知感染愛滋病,你是否會被巨大的恐懼淹沒? 這份恐懼,可能來自社會,他們說,愛滋病是年少輕狂之後必然的懲罰;可能來自親友,因為不了解而視愛滋為洪水猛獸;或來自你的伴侶,曾經相信對彼此的情感堅不可摧,但你無法確定,愛滋是否將侵蝕你們之間的愛。 圖片來源|HIV衛教影片 影音截圖 每年的 12 月 1 日,是世界愛滋病日,希望透過節日,鼓勵世界提升對於愛滋疾病的認識與關注。 愛滋病不是生命終結,我們仍有愛與被愛的可能 「那時候我真的以為,我們沒有未來了。」 改編自現實的故事,影片卻真實描繪愛滋病患者的心境:小如(化名)在與戀人相遇沒多久後,驗出愛滋感染陽性,擔心自己與另一半不再有未來。但其實只要對愛滋有更深入的瞭解會發現,感染者只要定期回診治療,生活並不會有太大改變,你也永遠擁有愛人與被愛的可能。 影片來源|HIV衛教影片 許多人認為,愛滋只存在特定族群,因此在同志身上貼標籤,但事實是 : 「不安全的性行為才會提高愛滋感染機率,只有高風險行為,沒有高危險族群」。 而即便感染了愛滋,只要積極與醫師溝通、穩定接受治療,六個月以上持續測不到病毒量,就不具有傳染風險(即所謂的 U=U, Undetectable 測不到病毒 = Untransmittable 不具傳染力),健康狀態與壽命長度也與國民平均無異。身邊的伴侶也只需定期接受篩檢、服用預防藥物,一樣可以生育並且擁有健康的寶寶。[1] 有愛滋的人不是怪物,愛滋也不是生命的終結,當我們願意直面病情,就一定能找到穩定生活的方法,依然有權力擁有自己理想的未來。 圖片來源|HIV衛教影片 影音截圖 社會不再歧視,病友才能現身治療 1988 年,世界衛生組織將 12 月 1 號訂為世界愛滋病日,從推廣零成長、零歧視、零死亡,到強調社群共同推動改變,一起分擔終結愛滋流行的責任。 然而,仍有許多愛滋感染者深怕與人深交、不敢好好愛人甚至消極面對疾病,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與害怕社會歧視眼光、被身邊的人遺棄有關。假若社會有更多包容,不再為愛滋貼上標籤,就能有更多人獲得健康的生活。 圖片來源|HIV衛教影片 影音截圖 我們都是改變社會、拯救他人的一份力量 當我們在愛裡沒有恐懼,世界不再有遺棄,對愛滋多一點認識、對患者多一點包容,也建立自身對身體的保護與感染意識。 世界上,仍舊有成千上萬的疾病遭到污名化。對抗疾病是一條艱難異常的路,更多時候病友還需要承受社會異樣眼光。願我們都能成為彼此的勇氣,漫漫長路支撐彼此走下去,相信這一路,會越來越順遂! 感謝吉立亞醫藥贊助本篇衛教宣導。吉立亞醫藥致力於疾病去汙名化,並提升大眾對HIV/愛滋病的正確認知,希望促進更健康包容的社會。 [1] 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文|JT December 01, 2020 at 01: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mqn2yV
BL 劇熱度直逼半澤直樹!解析日劇《如果 30 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 https://ift.tt/3o8VqyY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日本深夜劇《如果 30 歲還是處男 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熱度直追《半澤直樹》,本片究竟是藏有什麼元素,能讓腐女和異女都買單呢? 圖片|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提供 作為令腐女們想入非非的 BL 劇種,這部更像純愛偶像劇! 圖片|《如果 30 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劇照 2020 日劇黑馬《如果 30 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近期爆紅,豆瓣評分完勝「大叔之愛」、「昨日的美食」等同類型男男 CP 劇。 圖片|《如果 30 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劇照 台灣網路溫度計日劇聲量排行直逼「半澤直樹」,進攻 BL 劇發展最為成熟的泰國也異軍突起,男主角町田啟太 2019 年發行的寫真集更在此賣到斷貨! 圖片|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提供 圖片|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提供 《如果 30 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改編自豐田悠的同名漫畫,講述已經 30 歲未有戀愛經驗,仍保持童真的安達清真的得到傳說中的魔法,能夠透過接觸聽見別人的心聲,無意間發現公司業務王牌黑澤優一竟然喜歡他⋯⋯平凡的安達內心興起波瀾,從此無法平靜⋯⋯ 圖片|《如果 30 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劇照 簡單的故事好好說 「安達聞起來好香」、「他的臉也太犯規了」、「你先去洗澡」說著引人遐想的台詞,黑澤的表情卻是壓抑愛意羞赧的甜笑,而得知黑澤心意的安達內心小宇宙被引燃,腦裡各種臆測和演練。 圖片|《如果 30 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劇照 兩人之間曖昧不明的輾轉難眠,覺得不可能而刻意保持距離,想起對方時的小鹿亂撞,蠢蠢的純純的,勾起觀眾初戀的回憶,有點酸、有點甜,無關乎性別,單純而美好。 圖片|《如果 30 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劇照 我們有多久沒看一部純愛偶像劇?說愛情的戲,不是霸道總裁、特殊職業的高糖分甜寵劇,就是女性當自強、親情糾葛、穿越時空、外遇不倫的套路狗血劇。 圖片|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提供 這部看似低成本的深夜劇,雖然是男男 Boy Love,主角就是我們身邊尋常上班族,關於被人暗戀的喜悅、暗戀別人產生的酸楚,淺淺的甜不過於浮誇,而因為處男魔法的元素,也不過於平淡,簡單的故事好好說,會這麼紅不是沒有道理的! 圖片|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提供 顏值演技都在線,選角不俗 這部選角搭配不俗,由赤楚衛二和町田啟太出演安達和黑澤,不管身高或顏值都非常般配,一個呆萌可愛一個陽光帥氣,赤楚衛二演出的安達有點犯蠢,黑澤因安達突然桃花滿滿而產生的忌妒,町田啟太也詮釋得非常到位,兩人演技不做作也不尷尬,讓人感覺他們就是劇中人,CP 感爆棚也不足形容,因為他們根本就是一對情侶! 圖片|《如果 30 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劇照 比起火爆的「陳情令」,肖戰和王一博劇中個性互補但各帥各的,神級的仙過頭,赤楚衛二和町田啟太兩人,就是帥的很自然、帥的有朋友,互相加乘,缺一不可,帥在一起的。 圖片|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提供 製作用心,每集結束在懸念點 除了選角,劇組在製作細節上也有琢磨,例如安達以為黑澤前女友出現,鏡頭與音效展現出沉重的腳步聲,推疊暗示安達其實也在意著黑澤。 圖片|《如果 30 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劇照 而每集結尾都斷點在一個欲知後續的懸念,例如邀請到家過夜、開口邀約吃飯、快要親下去、單方面告白等等,因為想知道接下來會怎樣,就一集接一集看下去了! (延伸閱讀:長假、愛情白皮書、101 次求婚!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日劇) 圖片|《如果 30 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劇照 滿足主要收視族群,觀眾代入感強 《如果 30 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除社群推波助瀾吸引年輕人,也吸引了電視劇主要的收視族群 30-50 歲的女性。 用主觀鏡頭幻想安達剛起床時的奶狗樣,更讓黑澤展現公主抱、英雄救美及摸頭殺的男友力,一方面以小鮮肉進行視覺餵養,一方面酸甜初戀情節引發共鳴,喚醒姨母們的少女心,而這清新的感情已經超越了性別,讓對 BL 劇有所抗拒的觀眾也被融化。 圖片|《如果 30 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劇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主線能代入自己的情感,還安插了讓觀眾代入自己的角色。 女同事藤崎,一個習慣裝做普通人模樣的 OL,適婚年齡沒對象,想請同志朋友假裝男友給父母交代,這可是許多追劇單身女子曾有過經歷,作為觀眾作為藤崎,我們在螢幕前面也在安達和黑澤身邊,跟著兩人的感情一起起伏,也為兩人「在一起、在一起」吶喊加油! (你會喜歡:日劇觀察:別再說日本女生上班是為了找結婚對象) 圖片|《如果 30 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劇照 超越深田恭子的《魯邦之女 2》及千秋王子玉木宏轉型大作《極道主夫》在日本同檔期秋季日劇滿意度調查已於第三集登上榜首;也是台灣獨播平台 KKTV 戲劇排行第一,後勢看漲的《如果 30 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即將迎來最終回,在眾多戲劇收官新戲還未上架的空檔,跟著 mc 愛追劇一起追下去吧! (同場加映:日劇穿搭怎麼學?五種主角級的穿搭提案) 圖片|《如果 30 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劇照 【本文由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如果30歲還是處男》超純情BL日劇!兩大帥哥赤楚衛二、町田啟太主演,根本高顏值《大叔之愛》啊 《30歲處男魔法師》心動警報?緊抱!不再性別二分法的純愛辦公室戀情好療癒! 《在你視線停留的地方》韓國首部BL網劇!《Produce 101》183公分小鮮肉韓基燦穿上高中制服帥度爆發,腐女們必追 December 01, 2020 at 11: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o8VqyY
白蘭媽媽夢想計畫專訪|我們有多久,沒有去問媽媽的夢想是什麼? https://ift.tt/2KMq6Yi Charming BrandTalks 我們有多久沒去問,什麼是媽媽的夢想?社會期待的母職,單一化了每位母親的面孔。白蘭與 Impact Hub Taipei 社會影響力製造所,合力打造「MayB Lab 夢想實驗室」,透過「媽媽夢想勇敢GO」徵件活動,號召母親們站出來,讓大眾對媽媽有更多元的想像。 媽媽,該是什麼模樣?我們有多久沒去問,什麼是媽媽的夢想?社會期待的母職,單一化了每位母親的面孔,模糊了屬於她們獨一無二的特質與想望。 2020 年,白蘭與 Impact Hub Taipei 社會影響力製造所,合力打造「MayB Lab 夢想實驗室」,透過「媽媽夢想勇敢GO」徵件活動,徵求媽媽們的夢想提案。鼓勵母親跳脫母職期待,開始跟自己對話,思考並勇敢實踐一直深埋心底的夢想。 我們邀請這次徵件活動五組的媽媽夢想家,從母親的模樣開始談起,一起聽聽她們的夢想提案!我們相信,只要勇敢地踏出探索的第一步,妳就會在路上遇見越來越完整,屬於妳的樣子。 圖片來源|白蘭 凡米媽媽的蒔光:透過自然的療癒力,讓每個人找回自己 鄭彩婕、林珈卉、謝冬雪,三個花藝班同學,三位各有所長的媽媽,組隊創業,成立了「凡米」,「Find Me」新鮮盒花訂閱服務。 正因為她們是母親,所以理解作為媽媽有許多的焦慮與壓力,透過梳理花草的過程中,她們替自己找到了與自己對話的時間,減輕了當全職媽媽的焦慮,也療癒了被生活擦傷的自己。 在成為母親以前,她們對母親的印象總是刻苦耐勞,母親是撐起家的重要支柱。等到自己為人母,她們終於能理解母親的心境,可與上一世代的媽媽不同,她們懂得替自己的壓力找出口,也會上網吸收新知,並不會讓自己進入家庭後就與世界脫節。相反的,她們更希望透過自己的力量,創立公司,透過新鮮盒花的配送,她們希望將自己理花得到的自適分享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她們分享,成立鮮花訂閱服務後,與顧客的互動也是很珍貴的回憶,療癒了客人她們也因而被療癒。有位父親因病必須臥床休養,他的家人就訂閱了鮮花,讓爸爸的床頭每天都能被鮮花與花香圍繞,看見生活中平凡日常的美好。這就是她們夢想計畫的初心,除了大眾外,她們也希望讓與她們相似的全職、新手、帶職媽媽在生活中更容易蒔花弄草,從繁瑣俗世抽離出來,擁有專屬的「悅己」蒔光。 她們也想透過參與夢想計畫,鼓勵其他仍在躊躇的母親: 「所謂夢想就是心之所向,如果有夢就趕緊捲起袖子做吧!人生最怕的就是蹉跎了時光、蹉跎了熱情,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從未開始的懊悔。」 圖片來源|白蘭 給媽媽的繪本:媽媽需要同理!母親像空氣,重要卻也無感? 繪本作家幾米說過:「創作,必須有話要說,真的有很想表達的東西。」 這次以「給媽媽的繪本」作為夢想提案的參賽者吳志芳,有感於自身成為母親後,混亂崩壞的日常,一年多前成立了紛絲專頁,在 Facebook 上梳理並記錄著生產、哺乳、育兒的甘苦及手足間微妙的感情。 她說,自己是一個愛很多,也很會自我嘲解的巨蟹座媽媽,粉專上的文章意外地鼓勵到很多媽媽。她更生動地比喻,「媽媽,雖然重要的像空氣,但也無感的像空氣,身心靈被消耗磨損著。每個媽媽都需要好多的同理及會心一笑,知道自己不寂寞。」 除此之外,生了孩子後,她覺得自己像跟著小孩再活了一次,透過孩子新鮮純真的眼光,再次去感受自己對生命的熱情。她也因此在陪伴孩子作畫的過程,回想起自己年輕時為了鍾愛的事廢寢忘食的專注感受。成為母親以後,她很想再為自己專注一次,努力一次,學著再去鍾愛一件事。 於是她的夢想提案就這麼誕生了,她渴望重拾畫筆,把自己對生活的想法與體悟寫成字,將文字轉化成圖畫或繪本,將生產、哺乳、育兒的甘苦、手足間相愛相殺的感情畫出來,帶給地方媽媽們共鳴的會心的一笑。 對志芳來說,「MayB Lab 夢想實驗室」中,那個大寫的 B 象徵著 Better Self ,也就是更好的自己。她成為母親後得到了不同的視野去理解、擁抱世界,她也在勇敢踏出第一步,交出夢想提案時,預見了一個更好的自己正在路上。對志芳而言,夢想像是一顆人生某個時刻被播下的種子,也許因為多年沒有澆水,沒法順利長大,但它一直在那兒。也須有一天你回想起,小種子就突然自己行光合作用越長越大,讓你有渴望追尋及實踐的心。於是她也想鼓勵地方媽媽們: 「媽媽夢想不像隻身時這麼輕易達成,但是有開始就有希望,即便走走停停,也要走在那個讓妳更喜歡自己的路上,讓妳自己心中的小女孩,也得到真正的滿足,我相信在育兒上,妳也能更快樂。」 生命之書:我是一名職業媽媽,我正走在愛自己的路上 以生命的故事之書為題,參賽者黃明慧從自己的生命經驗出發,像以刀片下生命肌理,檢視原生家庭、婚姻以及為人母後的心路歷程,經驗的當下可能有痛,可以當傷口癒合,她逐漸懂得去欣賞自己身上的疤,這些是老天的禮物,讓她學習愛自己,也用謙卑的心態,重新領受愛。 訪問那天,明慧其實也有躊躇,但仍選擇勇敢地向大家講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其中一段是關於婚姻的背叛與原諒,「對我來說,外遇事件是個表象,雖然經歷真的很痛苦,但帶領我蛻變、面對自己的問題,也讓我學習好好愛自己,最後當我能真正接納所有自己、愛自己,我也能願意好好疼惜先生,而不是像過往,想透過不斷索取來填補自己的安全感跟欠缺的愛。」 她說,經過這些她學習示弱並誠實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如此嘗試讓彼此關係都很大的轉變。因此她想藉由分享自己的故事,讓很多可能正在經歷背叛的夫妻們找到一些再為彼此努力的勇氣。她說,不論事件最終是帶領著我們走向一起或分開,重要的是,看見老天爺的祝福,以及這其中要讓我們成長、學習的部分! 對明慧來說,這次的夢想計畫給了她相信自己勇氣,她也想對對自己仍有懷疑的母親們說句: 「相信你值得擁有你想要的。」 如同她下定決心,信了自己一般。 圖片來源|白蘭 平凡家庭主婦的完百之路:我不知道我做得到,我只知道,我想去做 訪問當天,李蕙菁說自己目前已經拿下 81 座山頭,一步一步來,預計明年她能實現她的完百之路。而爬完一百座台灣高山,其實並非她開始爬山的目的。 她直言,開始爬山只是為了想從母職的巨大壓力下跳出來,喘口氣。蕙菁的兩個寶貝都是特殊兒童,請不到保姆也不放心給別人帶,她就跳下來做全職媽媽。我想她的一句話應該道出許多媽媽的心聲,「我跑去爬山,並不是逃跑,也不是我要丟下我的孩子不管,只是我真的需要一個跟自己對話、獨處、思考的時間。」她看見作為母親,自己的需求,她沒有壓抑自己,她選擇行動。 她更用心地打點好家中事務,請老公、朋友幫忙照看小孩,只為了讓自己可以有時間花八天去爬一座大山,爬山像是她在母職與自我間調適的潤滑劑,蕙菁也身體力行地讓我們看見,「完美」母親並不存在,媽媽會累會崩潰,也需要獨處時間,需要伴侶與朋友的支持,滿足母親的需求跟滿足孩子的需求同等重要,育兒才能緩步地堅持下去。 因此,這次的夢想徵件活動,蕙菁想透過分享會的方式,分享自己爬山的見聞與體悟,更重要的是,她想鼓勵母親走出去!走出去,滿足自己的需求。走出去,實現自己的夢想。走出去,妳會驚奇的發現自己原來比想像中的更有能耐,更有能力,「就像,我第一次爬高山,我也不知道我做不做得到,但我只知道,我想去做。」於是看似困難的完百之路,就在平凡家庭主婦的堅持下,慢慢地接近終點了。問她對懷抱夢想的媽媽們想說些什麼?蕙菁激動地說道: 「就去做!第一步一定要跨出去,不要怕!」 與孩子的圓夢之旅 !海外教學義工:與孩子出國做義工,用他的角度,看世界 帶著孩子出國,培養更寬更廣更柔軟的世界觀是杜婉君的夢想提案,之所以有這樣的念頭,她回憶自己研究所時花了兩個禮拜去南非貧民窟研究新的低收入戶住宅該蓋在哪裡,以及出社會後跟著國際組織去印度幫忙蓋房子。這兩次經驗都重新修正了她的價值觀,讓她有了很多反思與體悟。所以她希望能夠帶領孩子擁有相同的經驗,一起去做國際義工! 婉君提到,成為母親後,她想做個欣賞孩子長大的母親。因為自己有習慣性流產體質,懷上孩子後非常珍惜,「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我生命中的優先順序馬上重新排列,能夠深深體會到所有母親對孩子的那份全然無私的愛!」儘管跟眾多母親相同,孩子成了自己生命中最優先的次序,婉君並沒有因此忘記自己的夢想,而是努力地讓孩子一起參與自己的夢想,或許實踐的過程會比獨身一人困難一些,但她甘之如飴。 提及自己的夢想提案,婉君直言,當了母親之後會去想,「我想要帶給孩子什麼?我無法給孩子太多的物質享受,因為我們的錢都花在出國,但是我想讓他知道這世界的寬廣,人與人之間的同與不同。」與孩子一起出國做義工,學著用他的角度去看世界,一起經驗生活,培養屬於孩子的世界觀,或許是婉君作為一位母親,最希望送給孩子的禮物。 為了讓孩子也成為「一起完成夢想」的隊友,她在夢想提案中也計畫讓孩子以做餅乾的方式去賺自己的旅費,讓他知道自己也有能力,去支持母親與自己,完成這趟國際義工行。 此外,婉君也特別談到,希望推廣帶孩子做國際志工這件事!因為自己是單親媽媽,深刻體悟到一個家庭在困難中如何攜手相伴,一起解決問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做國際義工有很多挑戰,這正是可以讓父母領導帶領孩子創造、共建價值觀的好時機。 對於杜婉君來說,她是一位單親媽媽,她的夢想是在 50 歲之前去 50 個國家。這個夢想並沒有因孩子出世,成為母親後就被放棄,她在 36 歲的時候帶著孩子,一起往這個夢想邁進, 「母親的角色絕對不會是放棄夢想的原因,而是看如何與孩子一起去完成,讓孩子在不同階段用不同的方式參與其中。」 她鼓勵那些為孩子放棄夢想的媽媽,如果希望也有一個擁有偉大夢想並完成夢想的孩子,就先做孩子的榜樣吧! 圖片來源|白蘭 白蘭媽媽夢想計畫的起心動念,來自白蘭團隊對社會的觀察。白蘭資深品牌經理 趙宇玄分享,「團隊發現很多女性在成為媽媽後失去了自己原本的身份,但同時也有許多成為媽媽的女性希望自己可以活出自己的人生,她們只是需要多一點幫助,包含能力與知識的支持力量。我們一直在思考,在宣導『勇敢去Go,不怕垢』之後呢?還能不能為媽媽們做更多?不希望只是高喊一個口號,希望後期是真的能幫助到媽媽。」於是夢想計畫應運而生,期待結合社會、團隊以及個人的力量,培力並幫助母親實踐夢想。 看著媽媽們勇敢地追尋心之所向,參與夢想計畫,白蘭資深品牌經理 趙宇玄感動地說,「本來我們自己以為自己可以為媽媽們做些什麼,但我們自己反而因為參加媽媽的分享獲得力量,LINE 群組的社群力量很強大,媽媽們彼此分享對媽媽與孩子有用的資源,自己也能發揮影響力,而且可以看到很多媽媽的夢想都包含著幫助他人的成分。」 正因為知道女性期待活出自我,女性邁入家庭後仍渴望透過實踐夢想來完整自我。白蘭透過廣告倡議,爸爸和小孩其實都可以擔任太太或母親的神隊友,一起動手做家事。透過家事分工,鬆綁太太或母親被家事、時間綑綁的無力感,拉一點目光與重心到自己身上,能夠繼續追求更好的自我,繼續夢想。 透過五組媽媽夢想家們的分享,也讓我們看見此次的徵件活動不僅是一次企劃,更像是一場號召。號召母親們站出來,讓大眾對媽媽有更多元的想像,也讓還未成為母親的女孩知道: 妳的獨特並不會因身份轉變而消失,妳一直擁有的勇氣,會領著妳走到很遠的地方。 更多關於「媽媽夢想勇敢Go」夢想提案計畫,可前往:https://taipei.impacthub.net/mayb-lab/ December 01, 2020 at 11:15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KMq6Yi
從「習慣」洞察人心:用 3 種人際關係類型,精準看穿自己與他人的行為目的 https://ift.tt/3o73DDN 時報文化 習慣的養成通常來自於成長的歷程,而在人際關係中,有一些慣性的行為模式,影響了你與他人相處時展露的自我。 自卑、自信、依賴、獨立、順從等人格特質,都在人際相處中扮演著你與他人互動的催化劑。了解自己與他人,更能克服人際相處中的障礙! 從人際互動反應與習慣,可以觀察一個人的安全感強弱?溝通能力高低?能不能滿足別人的需求?有沒有同理心? 女性精神分析大師荷妮(Karen Horney)簡單的將人際關係反應分成三種類型,一種是接近他人,一種是遠離他人,一種是與人對立。長期觀察人際反應的習慣,我發現,這三種分類雖然簡單卻很準確,特別是當一個人面對壓力時最容易看出這三種人際關係反應。 圖片|Photo by Simon Maage on Unsplash 一、「接近他人」的人際習慣 在人際互動的過程中,如果習慣「接近他人」,就會努力縮短跟別人的距離,有人會透過討好讓別人喜歡自己,有人會藉由依賴別人來得到安全感,有人會順從別人來獲得接納,有人會跟別人合作來獲取生活需求滿足,有人會愛護、幫助別人來贏得回饋讚賞。 習慣「接近他人」的人,多半非常重視人際互動關係,也很在意別人如何評價自己,萬一碰到被人拒絕、不被認同、不被欣賞、不被接納的人際狀況,就有可能引發他們高度的焦慮,會用盡所有的方法拉近人際距離。 在情感的需求上,他們也強烈需要被關愛,依賴別人的情感支持,潛意識經由靠近別人來降低內心的焦慮感。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依賴的需求,依賴別人消除孤單和寂寞感,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 (延伸閱讀:阿德勒的幸福學: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二、「遠離他人」的人際習慣 習慣「遠離他人」者,通常在人際互動的過程中會跟別人保持安全距離,對人的信任感比較低,很害怕跟別人太靠近會受到傷害。 所以,當他們需要跟別人長時間相處,或是需要一段時間跟別人緊密合作的時候,就會開始焦慮不安,渴望能夠擁有自己的獨處空間,享受一個人自由自在的氛圍,愛做什麼就做什麼,無需顧慮別人的感受。 當他們跟別人的關係逐漸親近時,也是他們想要逃走的時候,所以,習慣「遠離他人」者常常會給人疏離、冷漠的感覺,與人互動的過程也很容易感到緊張害羞,需要擁有獨處的時間和空間安撫自我情緒、消化人際壓力。 三、「與人對立」的人際習慣 習慣「與人對立」的人,在觀念上常常會認為:「不保護好自己,就會被別人欺負」,為了嚴密保護自己的心靈安全,他們會努力武裝自己,不會讓別人發現自己的缺點,更不會把自己的弱點暴露出來。 有時「不示弱」與「不柔軟」只在一線之隔,我看過太多以「強勢」包裝內心脆弱的人,反應在行為習慣上,他們會壓抑自己對別人的正向感受,不能給別人任何正向回饋,似乎表達自己喜歡別人、欣賞別人,就會被對方攻擊,必須時時刻刻用抗拒反對的方式,找出別人哪裡做不好,才能夠讓自己安心。 儘管「不承認自己需要依賴別人」,但並不代表他們真的不需要別人,可以完全靠自己求生存,矛盾的是,當他們需要依賴別人的時候,他們會感覺自己很無能,內在充滿挫折感和空虛感。 這個時候,倘若周遭人主動關懷他們,試著伸出援助之手,他們還會公開拒絕別人的協助,因為他們不允許自己依賴別人。想要幫助他們還要默默進行、暗中付出,讓他們沒有感覺自己依賴別人。 (延伸閱讀:你可能不知道,「花時間煩惱人際關係」其實並不值得) 從七種人際互動習慣洞察行為目的 從人際互動習慣最能夠清楚觀察其行為背後的目的是什麼,讓我們知己知彼,找到最好的應對方式。 1. 習慣發號施令 習慣發號施令的人,跟別人相處的時候,他們會提出各種意見,並且設法讓別人依據自己的指令去行動,行為背後的目的在領導支配別人。 2. 習慣自吹自誇 習慣自誇的人,跟別人相處的時候,他們會不斷強調自己的優點、凸顯自己厲害的地方,他們期望在別人眼中,自己是比別人強的,行為背後的目的在證明自己競爭力強,取得人際優勢。 3. 習慣逗人開心 習慣取悅的人,跟別人相處的時候,他們會主動講笑話,絞盡腦汁想笑梗來逗別人開心,帶給別人快樂,行為背後的目的在於力求表現、渴望被關注,才會這麼努力取悅周遭人。 4. 習慣幫助別人 有助人習慣者,跟別人相處時,當他們看到親朋好友遭遇挫折時會適時鼓勵,聽到親朋好友生病的訊息,也會主動關懷慰問,行為背後的目的在傳遞溫暖與友善。 5. 習慣順從讓步 習慣順從讓步的人在跟長輩相處的時候,他們多半採取聽從、不辯駁的應對方式,與親朋好友發生衝突時,他們也會以和為貴,行為背後的目的在退讓以避免衝突。 6. 習慣道歉 習慣道歉的人,跟別人相處的過程中,一旦面臨出錯被指責的狀況,他們多半不會為自己辯解,也不會追究造成錯誤的原因,會自動一肩扛起所有的責任,苛責自己的不是,他們很容易把不好的事物都連結到自己身上。 7. 習慣懷疑 習慣懷疑的人,跟別人相處的時候,他們常會質疑別人的誠意,對人較為不友善,做事的時候也會操控、利用別人,跟別人採取疏離策略,行為背後的意涵是不信任別人。 (延伸閱讀:給大人的交友課:如何成熟地打造人際關係?) 要觀察一個人的人際互動習慣,除了上面敘述的重點外,還有幾個人際行為可以多加留意: 一個是對人有沒有同理心,可以捨棄自己的立場,從對方的角度思考,理解別人的感受和處境。 一個是會不會信守自己許下的承諾,說的和做的是否一致,如果說的和做的常常相反,就很難跟別人建立信任感。 一個是有沒有抱持互惠原則,人際關係秉持平等尊重,樂不樂於為別人付出,如果只想獲得而不願付出,久而久之,雙方關係就會不平衡。 一個是可不可以跟別人聊天,假如是不善於跟人聊天可以後天學習,但若覺得聊天浪費時間而不喜歡聊天,就會缺乏了解別人的個性、興趣、嗜好的能力,別人也很難靠近他們。 本文摘自林萃芬的《從習慣洞察人心:學會識人術, 解決人際關係的所有煩惱》。由時報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 《從習慣洞察人心:學會識人術, 解決人際關係的所有煩惱》 November 30, 2020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o73DDN
夢的解析|現實與夢境環環相扣,你知道惡夢是焦慮的睡眠反應嗎? https://ift.tt/36mRJzD 時報文化 夢境藏有許多豐富的資訊,如果我們能解析並善加運用,它將能為我們開拓視野、澄清困惑,甚至獲得珍貴的啟示,那是潛意識給你的禮物! 夢醒的時候,再重溫一下夢境,並且感受夢中的情緒,讓夢境再度浮現腦海。 如果一直很難記住夢境,不妨利用假日多睡一會,或多賴一下床,有助於喚起夢境。還有跟周遭的親朋好友訴說夢中景象,也可以幫助自己捕捉夢境故事。 解讀夢境的方法 描述夢中的環境背景:包括場所、氣氛、感情。在夢境中有什麼感覺?整個環境的感覺像什麼? 整個場所、感情,是否聯想到任何事情?與現實生活中的情景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夢中出現的人物是誰?這個人長什麼樣子?正在做什麼?是哪一種性格的人?對這個人有什麼感覺? 與夢中人物的關係如何?還有關係的特色是什麼? 這個人是否會讓自己想起生活中的事情?或聯想到任何人? 自己身上是否有任何部分跟夢中人相似的? 夢中是否出現什麼重要或特別的物品?先描述這樣物品,並且說明物品的用途?如何使用?這樣物品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 夢中對物品的感受是什麼?喜歡或不喜歡?無聊?是必需品嗎?對自己有益處嗎? 夢中是否有重要的動作?這些動作是否會聯想到現實生活的任何情境? 如何了解夢境?可以運用「自由聯想」,對夢境做出解釋。 每個人的夢境都蘊藏大量豐富的訊息、創意與靈感,如果懂得運用,不僅能夠澄清困惑,解決人生難題,更可以累積能量,獲得珍貴啟示;特別是剪不斷理還亂的人際關係,都能在夢中找到解套的答案。 圖片|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詮釋夢境 要想掌握夢境的意義,做出具有啟發性的解釋,最重要的,就是將夢中的訊息與現實生活連結,因為夢中的所有印象,都可能透露出生活的議題。 再者,亦可從夢境故事中挑出共同的經驗和形容詞,特別是描述自己與他人的形容詞,如果出現二次以上,就要將這些形容詞歸類,並且紀錄在紙上。 舉例來說,若經常做被壞人追逐的夢境,便將夢境中的形容詞:高大的黑影、緊張、害怕、生氣寫下來,然後找到相對照的意義: 高大——微小 黑色——白色 緊張——放鬆 害怕——勇敢 生氣——關懷 接著進一步探索目前的生活是否存在著矛盾、衝突、掙扎?這些形容詞與現實經驗的關聯是什麼?如果發覺自己面臨衝突矛盾,就可以藉助「心靈對話」來統整自我,找到平衡點。 常見的夢境 夢境會如實呈現作夢者的情緒波動,所以我們常會做相同的夢: 考試夢: 即將參加考試卻還沒準備好;或是參加某個考試,卻一題也不會寫。做考試夢不一定跟考試有關,倘若擔心未來發展的好壞,就可能會做考試夢。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這樣的夢境意味:「還沒準備好要面對問題。」因此,夢境提醒我們,要努力做好準備,迎接挑戰。 被困在電梯中: 身處困境的人,常會夢到自己被困在電梯中,或困在某個地方動彈不得。 重複的惡夢: 不斷重複出現相同的夢,或總是被惡夢驚醒,就表示心靈負荷過於沉,此外若生活中曾歷經創傷或恐怖事件,也會密集出現駭人的夢境。 從高處摔下來: 當我們覺得無法控制外在環境,或生活中發生某些威脅到安全感的事情時,像是失戀、失業、離婚,就可能會做墜落的夢,那種失速、無助、無力的感覺,往往會讓人從夢中驚醒。 被追逐: 無論在夢中是被壞人、怪物、動物、鬼魂追逐,都顯示生活可能受到侵犯、被限制自由、無力改變現狀、無法掙脫困境,沒辦法保護自己,以致於在夢中會奮力「逃跑」,希望能夠逃到安全的地方。 (同場加映:心理師夢境解析:夢到和兄弟姊妹分開,代表什麼意思?) 惡夢是焦慮的睡眠反應 睡覺時經常反覆地從惡夢中驚醒,醒來之後,夢中的場景清晰,彷彿身歷其境,可以從頭到尾清楚的將夢境回憶敘述出來。 這類夢境通常都跟生與死、安全和自尊的議題有關,也因此,從夢中驚醒之後情緒還會跟著波動起伏,讓做夢者久久無法平復情緒。 諮商的過程中發現,不少人會覺得自己好似過著「雙重人生」,白天過著一種人生,晚上睡著後又過著另一種人生,夢境內容不僅真實生動,而且記憶深刻不會忘掉。 恐怖睡眠反應 一樣是反覆出現的夢驚,但是不同的是,做夢者會發出恐懼的尖叫聲,突然從夢中嚇醒後,還會伴隨很多生理反應,像是全身冒汗、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飽受驚嚇的感覺;彷彿陷入另一個時空中,對於周遭人的安撫都沒有反應。 當我們面臨危難的時候,夢不僅可以紓解情緒,更能藉由改變夢境,扭轉危機,並且從過往的記憶寶庫中,找出充滿力量的經驗,幫助自己安然脫困。 本文摘自林萃芬的《從習慣洞察人心:學會識人術, 解決人際關係的所有煩惱》。由時報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從習慣洞察人心:學會識人術, 解決人際關係的所有煩惱》 November 30, 2020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6mRJzD
雀雀看劇|《粉紅色時代》延續光陰的故事,更好的世代相處,從理解開始 https://ift.tt/3qdYkV6 雀雀 還記得 2008 年的八點擋《光陰的故事》嗎?裡頭的孫一美、汪茜茜演活了 5 年級年輕人成長的歷程,也生動地描繪當時隔代相處的狀態。 今秋上映的新台劇《粉紅色時光》將時序拉回現在,描述孫一美、汪茜茜們成為長輩以後,與年輕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會變得怎麼樣? 台灣新劇《粉紅色時光》由吳念軒、方志友、嚴正嵐與章廣辰等人主演,故事描述吳念軒飾演與阿嬤相依為命長大的工程師方志嘉,在婆婆媽媽的助攻之下、與方志友展開一段姐弟戀情。 其實台灣的科技新貴早就已經不貴,但虎爺把台灣最多產的「科技青年」演得非常迷人,劇中這位工程師毫無宅氣、結合了里長個性形象,重新定義/洗白/證明了「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的口號,定將能讓觀眾在追劇期間對他好感度大增。 圖片|《粉紅色時光》劇照 看點一:集純情和帥氣於一身,堪稱理想模板的的穩重男一登場 才剛追完郝心翔導演的《浪漫輸給你》接著看《粉紅色時光》,最期待的當然是郝導對於偶像劇男主角的刻畫總是有光。 吳念軒的出場方式頗為特別,在恬妞飾演的汪奶奶於群組傳長輩圖與假新聞時,他所飾演的志嘉先是道謝和予以溫柔回應,然後再告訴老人家「這已被證實是假新聞了喔!」 一方面是帥氣且不失禮貌的提醒奶奶別再做這種事,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醒當代年輕人:其實可以用更和善的方式對待那些過了學習力最好時光才迎來資訊時代的長輩。 (延伸閱讀:強吻、一言不合就壁咚!校園青春戀愛劇如何浪漫化父權) 圖片|《粉紅色時光》劇照 25 歲的吳念軒在《粉紅色時光》裡面所挑戰的是台灣女性普遍對於男人的樸實穩重形象期待,在動輒媽寶滿街走的世道(連《粉紅色時光》裡都有一個)裡,方志嘉的存在散發著一股曖曖內含光的老靈魂氣場。源自於其人設裡的隔代單親背景讓他不能任性,長大成人後又得立馬面對阿嬤老人囡仔性的脾氣,久了自然就成熟了。 這一切使得二十來歲的方志嘉雖擁有三四十歲的個性卻仍保有符合其生理年齡的純情和帥氣,堪稱隱藏版理想型,BGM 根本〈溫柔超人〉(但主題曲是畢書盡⟨ 念念不忘 ⟩,片尾曲是李玉璽〈渴望的魚〉啦)。 圖片|《粉紅色時光》劇照 方志嘉這種角色其實難演,畢竟要掌握住時刻都與人為善的博愛胸懷、但又不能是膚淺的真誠感,又要有感情又不能太油、加上情竇初開的不知所措、卻又得時刻力持鎮定的內心小劇場,複雜的人物特色從吳念軒「穩住了肢體」卻從「眼神洩漏真情」的慌亂中表現出來,呈現高度反差萌,證明了吳念軒果不愧是入圍過金馬獎的潛力優質演員。 圖片|《粉紅色時光》劇照 看點二:男男配帶出 BL 情境趣味 章廣辰與吳念軒的搭配也是一絕。章廣辰其賣肉男「阿誠」一角克盡職責與吳念軒刻意尬肌肉、一腳就把明明也是鮮肉的吳念軒(方志嘉)踢開,助長了方志嘉的工程師人設說服力。 且因章廣辰把賣肉鮮肉樣板角色做到極致,反而出現了可愛的喜感,太討人喜歡了(他在劇裡真的是在豬肉攤賣肉的)。 嚴正嵐飾演方志嘉同事,前幾集戲份不多但重口味!掉 A 漫和看見兩男上演 BL 情境戲趣味滿溢,也充分滿足觀眾的想像力。 (延伸閱讀:【腐女科普】BL、超越二次元!只要有愛就可以的腐文化) 圖片|《粉紅色時光》劇照 方志友飾演女主角趙以桐,留美回台的她失業也失婚,念念不忘前夫而忽視掉身邊有人守候。母親為汪麗雅(恬妞 飾)。 在以桐人生最失意的時候,有著媽媽的好友群建構出的一張溫柔保護網,接住了墜落中的她,這大概就是劇名《粉紅色時光》(Magic Moment)的由來,也是編劇杜政哲繼《光陰的故事》與《16 個夏天》等戲之後再度展現其結合兩個時代的敘事功力、對照與精萃出台灣人在世代傳承中的精神價值部分。 圖片|《粉紅色時光》劇照 看點三:不只是偶像劇,《粉紅色時光》教你如何溫柔地開啟世代溝通 而時隔 12 年,《光陰的故事》裡 1990 年代「自強一村」的長輩團和 2020 年代《粉紅色時光》裡的長輩團生活的樣貌 30 年來改變了多少? 《光陰的故事》裡的孫一美加上汪茜茜不就是《粉紅色時光》的汪麗雅? 他們成為長輩以後,與年輕人之間的互動關係又變得怎樣? 這些都是《粉紅色時光》精心為當初《光陰的故事》青壯客群所量身打造的「爺奶們的後現代生活日記」,既有過往青春時光的緬懷亦有現下學習當長輩的情境,拉著子孫一起看,不失為一招家人互揪追劇順便做世代溝通的方式。 (延伸閱讀:確認情緒、留意表情:零誤解溝通法則) 圖片|《粉紅色時光》劇照 世代之間需要更多的溝通,老齡化的台灣已開始面對到老人孤獨死焦慮、又眼看著下一代幸福沒有著落的問題,生命價值系統重新解構的自我懷疑,說穿了還是得仰賴與年輕世代的重新相處,才能感覺到人際的溫度和與世界的連結,甚至重新做出判斷。 反之,《粉紅色時光》除了是愛情偶像劇其實也更是一齣精神喊話劇,帶觀眾看見自己見得看過的長輩社區大學上課狀況、老人家安排生活時間的日常樣貌,那或許都是上一代想跟下一代分享但卻不得其門而入的點滴。 一如方志嘉所說「我不是在教長輩貼圖,我只是在幫助長輩們把想表達的心意傳出去而已」也一如汪麗雅的心意「長輩貼圖的產地,是來自幸福,來自快樂,來自祝你一切都好」。 就算老人家的美感與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所追求的不同,但「再忙也要記得吃三餐」加一張滿天星的照片和「晚安,願你今天沒有做令你明天後悔的事」這種長輩圖說到底仍帶著真誠的體會與叮嚀。 不如就像方志嘉那樣,收到時,就說一聲謝謝就好。想更關懷長輩一些,就幫他們多擋點假新聞,諸如此類。 《粉紅色時光》提供的其實就是一個讓兩代之間好好相處的方式,難度門檻並不高。 圖片|《粉紅色時光》劇照 《粉紅色時光》像是《淑女養成記》的超級熟齡同學會, 40 歲的女人變成 60 歲的女人以後,生命還是要繼續,一樣會緬懷青春,一樣會為未來擔心,但更重要的,其實是過好現在的自己。 November 30, 2020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qdYkV6
與財富做朋友|薪水少但花費總是很多? 如何擺脫既定思維,開始理財 https://ift.tt/3luiab7 小妮子 薪水是一時的,理財是一世的。 無論你是初入社會的新鮮人,還是已經工作一段時間的小資女,都需要一個完善、卻不打擾生活的理財規劃。如果你仍在努力使薪水成張的路上,把理財規劃從「月」往「年」度規劃來看,妳的理財策略會有大不同! 要讓資產與身心同步健康成長,投資自己、儲蓄、享樂對長遠生活來說都是重要的,就像是飲食一樣,就算是減肥也要均衡營養。如果你仍在努力讓薪水成長的路上,也相信自己每月幾千的調整,要把時間拉到「年的」單位來看,是會有很大不同的! (延伸閱讀:小資理財術|錢該花在質感消費還是投資自己?) 不論是打工月薪、正職工作、升遷加薪、自由工作者,或又是有學貸、房租、孝親費,人生際遇不同著眼於自己,以漸進式累積資產,告訴自己:不一定要走的快但要能走得遠,也並非有錢才能開始規劃。 (延伸閱讀:小資女的理財第一步,認清理財是必須) 不要畏懼失敗,因為失敗將使你成長,並造就你的應變能力。 蜜雪兒歐巴馬 如果你也在理財之路曾經挫敗,調整方法擬定更適合現況的應變計畫吧! (延伸閱讀:理財規劃半途而廢?坐等運氣掉下閒錢?妳的理財痛點,得用微型理財術解決) 關於小妮子:《女人迷》專欄寫作,經營圖文 IG 小妮子情理生活學,分享女子財商|愛情心理|婚姻話題,致力給予女性日常養分。「對生活感性 對金錢理性」是成為人妻後的生活態度。 November 30, 2020 at 05: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luiab7
她們害怕卻堅持拚搏!「新北女力」陪妳度過徬徨迷惘的二十歲 https://ift.tt/3o0tBc6 Charming BrandTalks 真實人生總比電影還具啟發性。專訪新北市新聞局局長蔣志薇,談談「新北女力」 的生命經歷,透過她們的故事,或許正面臨挑戰的妳,能從她們身上找到力量與慰藉。 「妳不覺得大型論壇多半都辦在台北市嗎?尤其是和女性有關的論壇。」有些習以為常的事,其實並不合理。她這席話,頓時讓人心頭一驚。 她是新北市新聞局長蔣志薇,由於察覺女性議題在城市裡的空白,所以藉著過去在媒體與科技界的豐富經驗,發起「新北女力」論壇,邀請曾與新北市有深厚淵源的傑出女性齊聚一堂,分享自己在各領域的獨特成就。今年活動邁入第二屆,請來 20 位 20 至 29 歲的女性,講述她們的精采故事。 多元包容的城市,孕育傑出「新北女力」 與一般女力論壇不同,她相信「新北女力」除了匯聚女性的典範力量,看見優秀女性成就的美好之外,也進一步讓人感受到,這座城市未曾被挖掘的魅力。 「我們發現許多優秀的人才,其實都是在新北市長大、求學或工作,所以希望藉由她們的故事,讓大家知道,這是一個充滿機會、包容和尊重的城市,在這裡生活,也能在國際發光發熱。」蔣志薇如此說道。 比如曾在香港新創圈闖蕩的黃鐘瑩,其實是在看似與科技無緣的深坑長大,她有感於台灣的教育需要不同的聲音,便毅然決然放下前途似錦的工作,返鄉為中小學程式教育效力。不但協助地方孕育更多科技的明日之星,也讓眾人重新看待這座以茶與臭豆腐聞名的小鎮。 打破刻板印象,原住民也能是客家戲曲教師 除了為地方破除刻板印象、重新挖掘地方魅力之外,「新北女力」也試圖撕去種族的既定標籤。在「新北女力」系列影片中,那位客家戲曲教師葉瑋樺,就是最好的例子。 身為阿美族後代,卻對傳統戲曲產生濃厚的興趣,考取戲曲學院後,因為不服輸的個性,對自己下了戰帖,立志學會客家話,成為優秀的客家戲曲演員和老師。 蔣志薇侃侃而談,籌畫「新北女力」的過程,深受這些生命經驗啟發,像葉瑋樺的故事,不僅展現了女性的韌性,還能讓大家看見,跨越藩籬並非不可能的事。 以真實故事,鼓舞每個自我懷疑的靈魂 既然人能跨越藩籬,年輕生命要促成偉大改變也絕非妄想。第一屆「新北女力」邀請的女性多為成就非凡的社會菁英,但第二屆活動關注的視角卻轉移到仍在奮鬥階段的年輕女性。說起這段故事,蔣志薇的眼神溫柔了起來,她輕柔而不失堅定地說,雖然她們年輕,又不一定有名,但正因為她們如此平凡,才顯得她們面對艱鉅挑戰的無畏態度更加不凡。 說起最讓蔣志薇觸動的女力故事,她毫不猶豫地說,「是新北市工務局的黃子芸」。 身形嬌小的黃子芸,年僅 25 歲,卻是懸宕 30 年的都市計畫「五股垃圾山」專案的關鍵前線,和同仁鎮日穿梭在垃圾、塵土、兇惡流浪狗與不友善廠家的環境中,努力幫助地方甩開「垃圾山」惡名。 同為公職人員,蔣志薇完全能體會黃子芸面對的挑戰有多麼艱困,但一個年輕女性卻能在充滿不確定的過程中如此堅定,實屬不易。 「這個年紀出社會其實是很害怕的,但又得要勇敢。所以我想讓大家,尤其是與她們年紀相仿的人看到-有人和你們一樣,即便害怕不安,也仍在努力打拚,毫不屈服。」她也說,有民眾在活動後分享,自己原本正處於人生重大關卡,但看完這些女性的故事,深受鼓舞,決心正面迎向挑戰。 這就是「新北女力」想促成的影響力,她感性地為這段推動女力的過程下了註解:「現代女性應該要相互輝映而不是彼此相輕。互相扶持,才能共好。」 打破常見的女性刻板印象,蔣志薇眼裡的熱情蔓延,她深信只要更多的包容,給予每個人機會嘗試,就能打造更完整的新北市政府。 同場加映|聽聽她們的故事 November 30, 2020 at 04:46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o0tBc6
2020年11月29日 星期日
2020 年末影劇《狼殿下》讓中國劇迷爆肝追,兩天破億的 3 原因分析 https://ift.tt/36i49ZE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中國劇《狼殿下》播出短短兩天,觀看量就破億。由王大陸飾演男主角「渤王」狼仔,肖戰飾演的「史上最牛男二」,會跟女主角演出什麼刻骨虐心的戀情? 圖片|《狼殿下》劇照 三年間的變化太大,2017 年第一次演戲、名氣平平的男二肖戰因為去年一部「陳情令」晉身大陸頂級明星,而李沁也因為參演的「如懿傳」和「慶餘年」熱播受到矚目。 雖然王大陸不像當初那麼火了,因為肖戰龐大的粉絲團,「狼殿下」依然維持在一定的期待度,即便突然的播出,光靠肖戰微博「#狼殿下開播#疾沖 沖來了」簡單幾個字和一張人物海報,轉發就有近 90 萬次! 圖片|《狼殿下》劇照 能在開播當天才官宣的情勢下,播出第二天即登上全網熱度劇集(包含電視劇及網路劇)第一,除肖戰帶來的流量之外,由製作過「蘭陵王」、「下一站幸福」、「命中注定我愛你」等超紅電視劇的陳玉珊擔任總製作人的「狼殿下」在質量上還是有一定的保證。 圖片|《狼殿下》劇照 故事源起 聰慧的奎州城主之女馬摘星(李沁 飾)自小與在狼授山被狼養大的少年狼仔(王大陸 飾)相識相惜,在一次誤會中兩人被迫分開,墜入山崖的狼仔被煬國大王楚馗收養,八年後,狼仔成為三殿下渤王,與一直掛念狼仔的馬摘星再次相遇,展開一場充滿政治權謀、友情俠義、相愛相殺、刻骨虐心的愛情⋯⋯ 圖片|《狼殿下》劇照 亮點一:角色塑造成功,馬摘星得人疼,疾沖成為最牛男二 「狼殿下」題材內容雖無新鮮亮點,但劇本札實劇情起伏跌宕節奏得宜,推進緊湊不拖沓,主創團隊將三個主演角色塑造的立體飽滿,渤王殿下、馬摘星、疾沖(肖戰 飾),身世遭遇性格充滿故事性,兩個女二包括苦戀渤王的邪氣遙姬(辛芷蕾 飾)和嬌蠻仗義卻願為愛走天涯的寶娜公主(郭書遙 飾),也都各自能寫成一齣戲。 圖片|《狼殿下》劇照 圖片|《狼殿下》劇照 角色塑造得好,也要演員能相輔相成,而「狼殿下」五位主演確實有扛住。 其中李沁詮釋的馬摘星更是獲得網友的讚賞,該聰慧該甜美該沉穩識大體時眼神都有到位,與渤王戀情虐心時的梨花帶淚,惹人心疼。 王大陸演出狼仔沒有太大的尷尬算過關。 第一次演戲的肖戰難免生澀,不管是賞金獵人疾沖或是溍國世子,角色非常討好,看似設定是男二,卻在男主面前調戲星兒,與女主牽手擁抱親吻樣樣來,從成親到成全,包辦各種瀟灑,最後還能依照自己的本性與鄰國公主浪跡天涯,莫怪乎被封為「史上最牛的男二」! 圖片|《狼殿下》劇照 圖片|《狼殿下》劇照 不像疾沖有福利,暗戀渤王的遙姬比較苦情,向馬摘星坦承對渤王的情衷,辛芷蕾和李沁相擁哭泣,兩位演員尬戲,這場戲非常有看頭。 而郭書瑤演出的嬌蠻有點鬧但充滿義氣的契丹公主,則很適合她發揮。 圖片|《狼殿下》劇照 圖片|《狼殿下》劇照 亮點二:畫風自然,免於審美疲勞 擁有電視劇預算和規格的「狼殿下」,在網路平台中特別出脫!不同於近年網劇的濾鏡套好套滿、仙氣飄飄的風格,「狼殿下」主要在雲南香格里拉取景,有著藍天白雲青山碧水的自然美景,壯闊秀麗,視覺大氣舒服。 雖宮廷王府佈景不若他劇金碧輝煌,但動物的後製 CG 誠意十足,狼虎都算逼真,最後出場的小刺蝟非常可愛,撫慰觀眾結局淡淡的惆悵。 (你會喜歡:「妳就是我的氧氣!」2020中國熱播言情劇,五位男主角哪句台詞戳中你?) 圖片|《狼殿下》劇照 圖片|《狼殿下》劇照 另一方面,相對時下古裝網劇妝容白皙被網友形容「病嬌」感的男主角們,王大陸扮狼少年及夜煞戰神、肖戰剛出場時小麥色皮膚臉上還留有一點鬍渣,都是比較 man 的造型。 而李沁的馬摘星和郭書瑤的寶娜公主,妝感自然,沒有美膚「磨皮」鏡頭,沒有造作感,免於眼睛審美疲勞。 (推薦閱讀:不嘗試對不起自己!專訪郭書瑤: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 圖片|《狼殿下》劇照 亮點三:蔡依林獻唱,主題曲洗腦 觀看「狼殿下」一不小心就會被主題曲「我是誰」洗腦,天后級主唱蔡依林一口氣唱了三首「狼殿下」OST,還包含插曲「對立面」和片尾曲「倒流」。尤其主題曲搭配饒舌歌手 Jony J 的 RAP,比較現代流行的曲風,也讓這部戲感覺沒壓得那麼久。 (同場加映:不要停止尋找自我!蔡依林給你的人生哲理:「你就是你,只有你可以給自己稱號」) 圖片|《狼殿下》劇照 2020 年看了很多大陸網劇,不是有 bug、有點雷、 需要自行腦補、只靠糖分、就是光看顏值、妝髮服都差不多的、中間走歪的,想好好看一部劇的話,「狼殿下」是值得一追的戲,只不過一口氣 49 集全集上架,得有爆肝準備! 【本文由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2020陸劇10位仙氣破表古裝美人!《狼殿下》李沁、迪麗熱巴、趙露思、鞠婧禕…每個都是天仙下凡啊 10位熱播陸劇帥哥男神都在這!《燕雲台》癡情竇驍、《如意芳霏》柔情張哲瀚、反差萌經超,全都想抱緊處理啊 2020古裝陸劇推薦!《燕雲台》、《如意芳霏》、《狼殿下》,超過10部又甜又虐古裝劇清單追起來 November 30, 2020 at 02: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6i49ZE
揮別擾人的「口臭」!女孩們維持口腔清新小秘訣:茶水漱口超有用? https://ift.tt/39sMgJl 幸福文化 口臭可能會影響人際關係,但口腔清潔不一定能改善口臭,有時候是反映了我們的健康狀況,其實可以透過茶飲和穴位按摩,來改善這些問題。 重點提示 1. 口臭、口氣都不好,與口腔、肺、胃都有關。 2. 除了口腔清潔要做好,若鼻竇炎、菸酒不改掉,也是枉然。 3. 善用天然除口臭法,不傷口腔又養身。 「口臭」真的很惱人,就算是美女,如果有口臭絕對令人退後三步屏住呼吸,型男口臭一樣形象大扣分啊!我們偶爾會有口氣是正常的。 早上起床時、酒足飯飽後,或是吃完大蒜、洋蔥後,一張口就知道有沒有,甚至到隔天都還餘味未消。特別用清香的牙膏刷牙和漱口水漱口,或是飯後喝茶、喝咖啡等,可以稍微消除這些不怡人的味道。 (同場加映:釐清口臭五大迷思!談吐間做個芳香美人) 「胃熱」、「肺熱」,都是口臭的原因 大部分的口腔異味,通常是因口腔衛生不良和牙齒清潔不佳所致,但鼻息肉、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鼻部問題,則是口腔異味的第二大原因。 其他像是糖尿病、腸胃發炎、胃食道逆流、抽菸、喝酒、嚼檳榔等狀況,也都與口臭有密切關係。還有,年過 50 以後,由於牙齦萎縮,造成牙齒間隙過大,容易卡住食物也會引起口腔異味。 但是有一種口臭,只需張口,甚至不用說話,旁人便可聞到,與有沒有吃大餐,有沒有抽菸喝酒完全無關,那是一種長期存在的感覺,短則幾天,長則數年,中醫稱這種口臭為「胃熱」、「肝火旺」,口臭像是從胃、經過食道、嘴巴傳出來的。 還有另一種口臭為「肺熱」,光是呼吸的氣息就會被旁人聞到,一股口氣在嘴、鼻腔裡繚繞不去。如果你在飯後喝茶、喝咖啡,或者嚼口香糖、刷牙、使用漱口水等,都無法解除你的口臭,以上這些都不管用時,就要考慮是「肺熱」或「胃熱」的問題了。 肺熱型口臭 1. 鼻竇炎、喉朧發炎等,皆屬於肺熱,會引起口腔異味。 2. 長期抽煙者也會有肺熱造成的口臭。 胃熱型口臭 1. 牙齦發炎、牙周病、蛀牙、口腔疾病等,屬胃熱引起的口臭。 2. 常常暴飲暴食、喝酒過量,也會造成胃熱口臭。 3. 胃部的疾病如胃酸逆流、胃炎、或幽門桿菌等,更是胃熱口臭的成因。 在老祖宗的時代,刷牙還不普遍,非洲及美洲人有一個針對口臭和口腔保養的古老祕方,就是嚼「甘草棒」。 你有沒有看過美國西部片電影裡,帥氣的牛仔騎在馬上,嘴裡啣著一根小樹枝嚼啊嚼的?那就是甘草棒。 比筷子短的甘草棒,也就是帶皮的甘草樹枝,直接放在口中咀嚼,從左邊嚼到右邊,閉嘴裝酷的短短時間,不但可以清新口腔,還能抗菌、消炎、保護牙齦、防止牙垢,還具有美白牙齒的效果唷! 所以如今在西方國家,還是有人使用這個老方法,在飯後嚼甘草棒來清潔口腔,況且甘草的有效成分還能幫助消化,甘甜的口味也很令人喜歡。 在中國,當然也有消除口臭的草藥妙方,古時候沒有牙膏,中國人飯後就以茶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新及牙齒潔淨,比起現在的含酒精漱口水,溫和許多。另外也有一些小祕方,像是生白芍片煮水喝,也是保護口腔與腸胃的好法子。 (你會喜歡:接吻前偷吃步!三個偷偷做也行的防止口臭妙招) 中藥茶飲也能治療口臭 肺熱可用茶水漱口 抽煙口氣大,可以茉莉花茶或桂花綠茶漱口。但是要用不加糖的溫茶,而不是外面的手搖飲料喔。也可以自製薄荷藿香茶,尤其是有鼻竇炎或咽喉發炎者,薄荷、藿香各 5 克,用熱水浸泡過後放涼,用來沖洗鼻腔及漱口。 胃熱可口含甘草或丁香 工作中口臭,可以將甘草片或一粒丁香含於口中,既提神又幫助消化。胃熱亦可喝生白芍茶,可以消除胃熱,還能緩解因緊張引起的胃痛。 圖片|幸福文化 提供 醫女的食療藥膳 生白芍茶 材料:生白芍 30 克,淨水 500c.c. 作法:生白芍稍微沖洗,用熱水 500c.c. 煮開,水滾後轉小火,再熬煮 20 分鐘即可飲用。 ※一天一服,記得要放溫後服用,以免太燙會傷喉嚨和食道。 醫女的保健穴位 若是有口腔疾病或是鼻腔發炎的人,可以進行以下的點穴按摩,來改善鼻竇炎和保護牙齦健康。 圖片|幸福文化 提供 地倉穴 【取穴】瞳孔直下,與口角外側交接處。 【按揉】手指深按於牙齦上。 承漿穴 【取穴】下唇溝正中凹陷處。 【按揉】垂直皮膚按壓,手指抵住牙齦深按。 圖片|幸福文化 提供 印堂穴 【取穴】兩眉頭連線中點。 【點按】垂直皮膚按壓,手指抵住骨頭深按。 圖片|幸福文化 提供 鼻通穴 【取穴】鼻翼外緣上端,亦即鼻孔外側溝處。 【點按】垂直皮膚按壓,手指抵住骨頭深壓。 (延伸閱讀:贏在小細節!預防口臭秘訣居然這麼簡單) 本文摘自杜丞蕓的《逆齡食養:讓妳減齡15歲的全中醫調養祕密》。由幸福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逆齡食養:讓妳減齡15歲的全中醫調養祕密》 November 30, 2020 at 12: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9sMgJl
響應國際紳士節,劉軒教你由內而外打造紳士風範 https://ift.tt/3qdeDl2 Charming BrandTalks 11 月 19 日為國際紳士節(International Men's Day),渣打銀行邀請了知名作家劉軒以「紳士」為主題進行演講,與渣打銀行同仁們分享如何從身心內外打造出紳士風格。 渣打銀行一直是推動多元與包容價值的前驅企業,每年三月的國際婦女節、五月的世界文化日、國際不再恐同日、十月的世界心理健康日及彩虹遊行...等,都會舉辦相關活動來推廣多元與包容的價值,更透過這些活動希望照顧到每一位同仁,不論國籍、不論性別,打破過去傳統刻板印象,藉由一次次的企業內外部活動的舉辦,讓所有同仁都能理解如何照顧自己、享受自己,進而成為自己。 在 2020 年 11 月 19 日國際紳士節(International Men's Day)這天,渣打銀行與女人迷合作,邀請了知名作家劉軒,以「從心打造 紳士之道」為主題,從心理學角度分享如何由內而外打造紳士風格。 騎士精神是將自身的強大奉獻世界 在活動開始前,劉軒詢問渣打銀行的同仁,紳士的定義為何?他認為,在這多元的現代社會,人們對於紳士的定義已有很大的變化,不再拘泥於傳統對男性角色的要求。劉軒以自己的成長經驗為例,他認為在台灣的社會環境下,人們對所謂「紳士」的定義並不明確,他也是直到進入哈佛就讀後才逐漸領略紳士的含意。 劉軒提到哈佛的同學們不見得會穿名牌,卻依舊能散發出優雅的氣質,他們雖有時會挖苦他人,卻口不帶髒字,而最引起他注意的是,他們會強調所謂的「騎士精神」。在歐洲的文化脈絡下,騎士精神意味著自身雖然強大,卻不恃強凌弱,反而願意幫助他人。紳士也有類似的意涵:當你擁有財富與能力,卻願意將這份能力用於幫助他人時,便擁有了紳士的風範。 6 秒鐘建立紳士第一印象 許多人談論紳士時多側重於內在涵養,但其實外在的展現也同等重要。劉軒說他剛進入哈佛時,學長給他的建議便是先從投資穿著開始,畢竟第一印象最重要,人們互動的前六秒就決定了他人對你的觀感。 以 Tom Ford 的名言「穿得好是一種禮貌」為例,說明即便不是名牌服飾,只要穿著得體,不讓他人感到不快,便是體貼他人的紳士行為。除了外表穿著外,儀態也同樣會影響他人的感受,因此劉軒也與在場渣打同仁們互動,分享身體姿態如何讓人覺得放鬆、講話的手勢如何不讓人覺得強勢、握手時如何不卑躬屈膝等,親身示範透過肢體展現紳士風格的方法。 紳士風範常駐的 PEACE+V 法則 除了在前六秒建立第一眼的紳士形象外,劉軒也提供了一套「PEACE」法則,期望紳士風範能久駐他人心中。 在「PEACE」法則中,P 即樂觀(positive),意味著要以積極正面的態度與人相處。E 是投入(engaging),亦即和人應對時要積極投入,溝通時要把事情說到對方想聽,傾聽時要把他人的故事聽到對方想說。A 則為真實(authentic),也就是要真實的面對自己、面對世界。C 是連結(connection),要積極和他人連結,找出彼此的共通點。而 E 是同理心(empathy),試著處在和當事人相同的處境,感同身受。 除了 PEACE 法則外,劉軒認為適時的展現自己脆弱(vulnerable)的一面也很重要。他說在他女兒還小的時候,他曾在風雨中帶著生病的孩子四處奔波求醫,把自己搞得很狼狽。那時,他滿懷愧疚的和太太道歉,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沒想到太太卻回他:「It’s OK,而且我要祝你父親節快樂!」 劉軒形容,那一刻是近年來他感覺最紳士的一天。 換句話說,什麼是紳士?紳士就是展現真實的自己,不只堅強的一面,纖細、脆弱的一面也誠實展現出來。勇敢展現男性多元的面貌,而不被刻板印象所侷限,這便是國際紳士節的重要意義! November 30, 2020 at 11:25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qdeDl2
金馬57| 6 首催淚金馬歌單:徐若瑄〈別人的〉、盧廣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https://ift.tt/3fMoFo9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2020 金馬 57 的「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還有其他熱門催淚的電影主題曲,你都聽過了嗎? 《孤味》品嘗對愛的堅持,徐若瑄〈別人的〉 圖片|電影《孤味》劇照 《孤味》從去世的爸爸為引,帶出家庭、婚姻甚至自我的矛盾,在不斷的碰撞中找到答案,並進一步地跟他人和自己和解,用樸實的感動深入人心。 〈別人的〉是徐若瑄首次使用閩南語作詞,歌詞中寫到「你講全世界阮尚可愛尚水」,彷彿爸爸的聲音在耳邊響起,這大概是全天下父親都會對女兒說的話吧。 這首歌就像是女兒對爸爸的告白,說著自己的成長、說著自己的希望,千言萬語只想讓父親知道,我愛你、我永遠是你的寶貝。記得不要在上班或上課偷聽喔,哭出來就不好了! (延伸閱讀:《孤味》影評:妻子、情人、與隱身的男性,家庭空缺該如何彼此守護) 給初戀的最後情書,盧廣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圖片|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劇照 獻給青春賀爾蒙的騷動,一對遊走在友誼、暗戀間的高中同學,在對青春的探索即渴望中冒險。電影或許也驗證了初戀不一定會有好結果,但會是最銘心的記憶。 而由盧廣仲獻唱的主題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句句歌詞都一再說明這個道理,「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忘記了時間這回事」愛上了就是一輩子,這首傳唱度極高的主題曲,不知道已經默默成為多少人的循環首選了呢! (你會喜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張家漢與王柏德:一輩子太長,我捨不得你陪我心傷) 《親愛的房客》的未完待續,法蘭 Fran〈在夢裏〉 圖片|電影《親愛的房客》劇照 同樣的愛,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會有不一樣的結果,身為房客的建一,照顧著沒有血緣的房東和小宇,這是他的愛更是思念,卻被人誤會別有居心。 〈在夢裏〉的 MV 就像是電影前傳,它是健一寫給王立維的曲子,是禮物,更是最真摯的告白,飛翔後回到家,回到有你的地方,那我就會變得快樂,因為有你在。 健一未完成的詞由小宇替他完成,這首歌不僅有健一對立維的想念,還有小宇對健一、立維的思念跟原諒。 (同場加映:為你挑片|《親愛的房客》:每一段愛情,必然存在私心) 不可抗拒的吸引,小塵埃〈幻愛〉 圖片|電影《幻愛》劇照 一部聚焦身為思覺失調患者的小學老師阿樂追尋愛情的電影,從不敢與人親近,到不自覺受女主欣欣吸引,在知道欣欣是心理系研究生的身分後,幻覺與現實間的拉扯愛戀。 小塵埃獻唱的同名主題曲中,將阿樂的心聲娓娓道來,小心翼翼的追尋,恍恍惚惚的愛著,「明明我已溫柔,愛卻很難」阿樂是如此努力維護,依然事與願違,不是愛而不得,而是因為愛了才捨不得。 總有個怪胎在等你,田馥甄〈先知〉 圖片|電影《怪胎》劇照 《怪胎》裡患有嚴重神經性強派症的柏青,與和他同樣怪異的陳靜相遇,以為注定孤身的兩人,因為有了彼此而不再怕被世界遺忘,但愛情真的能永遠不變嗎?曾經的承諾真的能恆久遠? 〈先知〉活潑的旋律就像戀愛中不斷摸索的兩人,有攻防戰的時候,也有互相配合的時候,解鈴還須繫鈴人,在愛情裡誰都不是先知,只有兩人一起面對才能迎來結局。 (推薦閱讀:電影《怪胎》:遇上只你懂的神經病,就別輕易放手) 迷失中找到自己,大霈〈Lost and Found〉 圖片|電影《消失的情人節》劇照 《消失的情人節》中慢到極致的公車司機阿泰,和總是搶拍的郵局櫃員楊曉淇,唯一的交集便是阿泰每天雷打不動的到郵局寄一封不知道給誰的信,在極端點的兩人看似毫無交集,卻在一次奇妙的情人節後,悄悄發生改變。 由大霈自己寫詞並和電影音樂指導共同完成的〈Lost and Found〉,唱著一個人不斷找尋的旅程,等待一個指引、尋找一個信號,希望自己不再被世界遺忘,但到了旅程最後才發現「Be brave, and don’t cry. I’ll always be my hero」不用寄望他人,勇敢做自己的英雄。 【本文由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全民阿嬤陳淑芳《孤味》完美詮釋傳統台灣母親的堅毅!面對丈夫死訊,忍住不掉一滴淚的內斂演出太強 【金馬57/2020金馬獎】《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陳昊森專訪:以我的角色陪伴你 【金馬57/2020金馬獎】《親愛的房客》導演鄭有傑專訪,「真的重要的事,不一定要用力地講出來。」 November 29, 2020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fMoFo9
蠟燭開香|能夠感到快樂,原來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 https://ift.tt/3ml7U5V 張希慈 每一種情緒都有氣味,改變了氣味,便能藉由記憶的牽引,讓我們有機會改變我們的情緒,如果你也很關注自己的情緒,不妨嘗試看看用香氛去幫自己打造一個更為情緒友善的環境。 你上一次為自己讚美,給自己掌聲是什麼時候了呢? 每個人身上,一定都有值得慶祝的地方,只是你還沒有發現而已。 「走過低谷,回到日常以後,才發現原來能夠『感到快樂』是一件好值得 WOW 慶祝的美好」,擁有快樂的能力,是一種超能力! 這次,就來聽聽希慈來分享他的慶祝故事。 Q1:你認為香味和個人感受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為什麼我們的生活中需要香氛?尤其是好的香氛? 每一種情緒都是有氣味的。 就像是我們都能說出,這是下雨天的味道、那是佛堂的味道。而當我們想起那個場景,場景就會帶我們走回某種情緒,某種與該場景經常連結的情緒。於是,改變了氣味,便能藉由記憶的牽引,讓我們有機會改變我們的情緒。 我是一個情緒起伏較為明顯的人,常常一點小事便能讓我非常感到興奮不已,又很容易因為一些挫折,而感到明顯的負能量。除了想辦法訓練更好的內在情緒管理能力,透過外在的儀式引領我回到平靜、正向的情緒狀態,則是另外一種解方。 每一次燃起一款新的香氛蠟燭,我都可以自己決定這款獨特的味道要與什麼樣的情境相互連結。用一款香氛蠟燭,定義一種新的情境,進而激發我所期盼的情緒。 Q2:It’s Time 的香味中,其中一款的香味是 WOW 慶祝,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個你的慶祝故事? 今年八月的時候,我遇到了人生罕見的急性憂鬱時期,我足足陷入憂鬱症狀超過半個月。那時陷入情緒低谷幾乎完全走不出來的我,每天都會哭上至少一小時,而讓我更難過的是——八月其實是我的生日。 出乎我意料地,在生日隔一天,我因緣際會接受了一名好朋友的催眠治療。在治療的過程,我人生第一次「看見」被我埋藏在心底的「恐懼」與「快樂」。 因為非常真實地看見了那些情緒,並且有機會與那些情緒互動,我在催眠過程中感到非常深層地自我了解與包容。於是在催眠結束以後,憂鬱症很自然地好了。 正因為走過低谷,回到日常以後,才發現原來能夠「感到快樂」是一件好值得 WOW 慶祝的美好。 Q3:如果給還在猶豫要不要入手 WOW 慶祝的讀者推薦,你會想對他們說什麼?你期待他們使用 It’s Time 的過程,可以得到什麼力量?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是關注自己的情緒健康的人,不妨嘗試看看運用「外力」去幫自己打造一個更為情緒友善的環境。WOW 慶祝的香味對我來說很繽紛,像是一群戴著聖誕帽的小矮人圍繞在你我身邊,等著你我一起打開聖誕襪,收下他們準備送給我們的美好情緒——幸福。 2021 年,你知道該來點什麼了嗎? 是時候來點 WOW 的香味了,請慶祝你已經更認識自己的美好,為自己創造幸福感。 November 29, 2020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ml7U5V
2020年11月28日 星期六
為什麼那個來乳房會脹痛?中醫體醒:這 3 件事要注意 https://ift.tt/3q7QlbT 幸福文化 許多女性在經期來的前一週左右,乳房便會痛了起來,這種「經行乳房脹痛」在中醫看來,是有解方的! 重點提示 1. 月經前會有乳房脹痛、乳房結塊,一碰就敏感疼痛,這是「經行乳房脹痛」。 2. 壓力、繁忙會加重經行乳房脹痛,而且造成情緒不佳。 3. 經行乳房脹痛屬於「肝氣鬱滯」所致,透過中醫調理和穴位按摩是有救的。 「經行乳房脹痛」,女生才明白的痛 應該有很多女生,都曾有這樣的不爽快經驗,每個月月經來臨之前,兩邊乳房會脹得難受,甚至一碰就痛。 醫女小學六年級時,初經來到,和大家一樣,我當時也還懵懵懂懂,搞不清楚怎麼回事,除了學生裙裡裝著胖胖的衛生棉讓我很不自在外,更不開心的就是乳房痛。 在一次下課鈴響時間,同學們擠進福利社買麵包,我被人群擠得正面撞上櫃檯,這一撞讓我眼淚都掉下來!我的胸部只是輕輕被擠壓就疼痛難耐,這是只有女孩們才知道的痛! 月經來臨之前幾天至一週,女生胸部會有脹痛感,就是中醫所謂的「經行乳房脹痛」。 平常柔軟的乳房,在此時會有很多或大或小的結塊,結塊觸碰會痛,乳頭也會痛或癢,變得比較敏感。而月經一旦來臨,這些症狀就會開始消失。 這種穿胸罩會痛、睡覺翻身壓到也會痛醒的「經行乳房脹痛」,到底是怎麼回事? 西醫認為,這是經前症候群 PMS 的症狀之一,只能忍耐,無法根治。中醫認為,「經行乳房脹痛」其實屬於「肝氣鬱滯」的症狀,是可以藉由調理體質而加以改善的。 「乳頭數肝,乳房屬胃」,是中醫經絡理論的說法。中醫所說的十二經絡,足厥陰肝經會經過乳頭,而足陽明胃經則會貫穿整個乳房,因此乳房的健康,與肝經和胃經有關。 而在臟腑理論裡,因為「肝主疏泄」,所以月經來時,肝經還要幫忙腹部的子宮製造月經,所以肝經氣血會集氣在下方小腹,以至於上方肝氣不足時,乳腺就會開始不通暢,乳房就會有結塊,進而產生疼痛。 而這些每逢月經來時就肝氣不足,「肝氣鬱滯」幾乎是很多女生都會遇到的問題。 從十幾歲的女孩到五十幾歲的女人都會有,每個月都要來一次,短則幾天長則一週,所以女生們要特別注意好好調理「肝氣鬱滯」,不要讓這些乳房脹痛造成我們心情不美麗。 「經行乳房脹痛」是會好的,透過疏通肝氣,讓它不鬱悶、氣血順暢,月經來時就不會讓乳房卡住產生結塊,乳腺通暢就不會痛。 醫女要提醒妳,除了提供養生茶和穴位按摩,有三件事要先注意: 祕訣 1:經期間請儘量放輕鬆 女生每逢月經來時,身體的工作量本就會加重,身體不適是其一;加上「肝氣鬱滯」的女生比較容易有 PMS 經前症候群,因此情緒失調是其二。 所以女孩們,在自己月經將至前幾天,就不要把自己搞得太忙太累,適當地休息有助於減輕「經行乳房脹痛」。 祕訣 2:經期間請好好吃飯 我知道有很多減肥的女孩們,平常都很努力節食,當妳經期來時請不要堅持節食,當然也不要暴飲暴食。心情不好、乳房疼痛時,可以多喝溫熱飲料、洗熱水澡,肝的氣血會比較順暢,就能減少乳房脹痛不適感。 祕訣 3:多注意乳房腫塊是否消失 月經前乳房脹痛,通常在月經結束後就會自然消失。如果乳房內的結塊,在月經結束後並未消失,而是一直存在,這時候就建議妳一定要去找醫生做乳房檢查,千萬不要以為這是正常現象就忽略它。 如果以上生活的保養都做到了,我們就可以用以下的養生茶和穴位按摩來加強,除了可以減少月經乳房脹痛,偷偷說,還可幫助胸部升級 up up 喲! 圖片|幸福文化 提供 醫女的食療藥膳 舒胸茶 材料:陳皮 6g,枳實 6g,香附 6g,王不留行子 3g,甘草 3g、枸杞 3g、紅棗 3-6 枚,淨水 1000c.c. 作法: 1. 陳皮、枳實、香附、王不留行子、甘草稍微清洗過,用茶濾袋包好;枸杞、紅棗備用。 2. 把所有藥材加入淨水 1000c.c. 煮開,水滾後再煮 10 分鐘即可關火。 ※一天一服,月經前胸部開始脹就可服用,月經期間也可服用。 (同場加映:每次月經來就腰痠?給你的食補與按摩方法) 醫女的保健穴位 月經來臨前一週,即還沒開始乳房脹痛時,就要預先按摩疏通乳腺,每天至少一次,直到乳房鬆軟無痛為止。 每晚沐浴後是最好時機,趁氣血循環佳、心情放鬆的時候按摩,可先從以下的穴位開始,最後再用手掌輕揉整個乳房。每天定時按摩 5 分鐘,保養胸部健康又可美化胸型! 圖片|幸福文化 提供 極泉穴 【取穴】位於腋窩頂點,有脈搏跳動處。 【按揉】用四個手指從腋下撥到乳房處。 大包穴 【取穴】腋下中線上,位於第六肋間隙。 【按揉】手掌垂直皮膚按壓,並旋轉打圈按揉。 俞府穴 【取穴】找到鎖骨內側骨節,再向外測量三指寬,位於鎖骨下緣即是。 【按揉】手指垂直皮膚按壓,並旋轉打圈按揉。 (延伸閱讀:經痛怎麼辦?教你六招辦公室也能做的穴位按摩) 圖片|幸福文化 提供 期門穴 【取穴】乳頭正下方,第六肋間隙。女生在乳房下緣,男生的乳頭在第四肋間隙,向下兩個肋間隙即是期門穴位置。 【按揉】手掌垂直皮膚按壓,並旋轉打圈按揉。 膻中穴 【取穴】身體前正中線,兩乳頭連線中點。 【按揉】手指垂直皮膚按壓,並旋轉打圈按揉。 本文摘自杜丞蕓的《逆齡食養:讓妳減齡15歲的全中醫調養祕密》。由幸福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逆齡食養:讓妳減齡15歲的全中醫調養祕密》 November 29, 2020 at 01: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q7QlbT
Oneness Cards占卜|年末倒數:最近我可以珍惜、感謝生命的什麼部分? https://ift.tt/2Jr7Lzh 金得心 這是一個感恩的季節,提供你四張牌、有四個面向,提醒你是不是忘了感恩哪裡?也許是人物、也許是金錢、也許是機會。 今年的每個日子都讓人感覺好滿好滿,一波接著一波,情緒上也是滿到快要溢出來。今年,能坐下來好好讀篇文章的我們是幸運的。 2020 已近尾聲,更是感恩的季節,抽一張牌,看看最近我們可以珍惜、感恩什麼。 【 關於 Oneness Cards 】 Oneness Cards 不預測未來,因為未來是無法預測的。在此的訊息只是像一面鏡子般呈現忽視的部分,並提供一個沈思的方向與建議。 其實,問題現前時,大多時候只是內心有個糾結過不去,與外在無關。解開內在的結,往往一切就能迎刃而解。讓 Oneness Cards 給你一點提示,陪你與自己的內心對話。 【 抽牌 】 1. 眼睛閉上做三次深呼吸。 2. 感受自己全身的狀態,在心中發問:「最近我可以珍惜、感謝生命的什麼部分?」 3. 睜開眼,選一張適合你的牌。 圖片|Photo by Soulful Stock on Unsplash A. 感恩機會與希望 今年或許混亂,但終究我們走到了這裡,擁有片刻喘息的時間。請先給自己拍拍手! 亂未必是壞事,在這樣的局勢中反而有更多機緣讓我們嘗試過往可能沒有機會做的事。或許你覺得今年的自己停滯不前,困頓躊躇不知該往哪裡去,但請試著想一想,要有多少毫髮無差的機運和多少眾人的努力,才能讓你此時此刻在此地? 當下的平安就已是萬幸。用感恩安撫緊繃的心,你會發現充滿生機的宇宙將指引你走向前方。 (延伸閱讀:諸事不順、回憶一直來!眾星逆行,其實是宇宙的一場盛大祝福) B. 感恩金錢 今年有些人失去工作,有些商家不得不拉下鐵門,做出困難的決定。這讓人更感恩手上的金錢,或是在這段期間仍向你湧來的財富及資源。 一定是過往的累積,才能在這混亂的時局裡仍有豐盛之流走向你。無論你的際遇如何,只要靜下心來環顧四周,必能發現你依然擁有些什麼。 (同場加映:財商生活養成課|花錢好罪惡?3 種薪水分帳法不再和意志力拉扯) C. 感恩自我時光,聆聽真實心聲 戴上口罩、減少交談、維持社交距離,雖然無法像過往一般與他人正常互動,但我們有比過往更多的時間獨處,有機會細細回想過往的每個決定、每件發生的事,深刻體會每個感覺和情緒,聆聽內心的聲音。 去年我總懷念剛開始學習瑜伽時那種純粹的心情,今年因為疫情暫停教課的期間,居然有機會關起門來重回單純的練習,這是個意料之外的充電時光。 回想今年你是否也曾有這樣的時刻?如果沒有的話,今天就開始為自己騰出時間吧。 (你會喜歡:許菁芳為你選書|《人生半熟》人生到前中年慢慢成熟,信任自己,簡單為美) D. 感恩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 減少外在交流的時刻,只能和自己在一起。外在強烈的紛擾刺激再加上更多的沈澱時間,你是否也在這段期間觀察到了自己的不同面向? 發現自己比想像中更為焦慮、還是更為平靜?以前覺得自己不在意金錢,外在的變化卻讓你發現自己也有緊抓的時候?或是以前在乎名利,經過今年的洗禮,發現平安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以前很了解自己,今年卻突然發現認識自己不深? 過往腦袋裡跑個不停的想法經過與現實事件的來回激盪,讓我們有機會認出某些意念不是自己的,停止腦海裡的話語聲音。當這些都不見了,慢慢浮現的就是自己的真實樣貌。 (推薦閱讀:為忙碌生活按下暫停鍵!保留空白的三個練習:你有為自己獨處的能力嗎) 抽一張專屬於你的 Oneness Cards,用更高的角度回望自己,與內在對話! November 28, 2020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Jr7Lzh
秀智 Netflix 熱劇《我的新創時代》十大熱血金句:別讓世界定義你 https://ift.tt/3muaw1L 01女生 韓劇《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講述一群年輕人創業的故事,除了逗趣的情節之外,還有更多勵志的句子出現在劇中! 正在 Netflix 熱播中的韓劇《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由秀智、南柱赫等人氣韓星主演,講述一群年輕人投身創業行列的熱血追夢故事,當中描述了不少現實社會議題,例如年輕人低薪水、創業艱難、職場文化、欺凌問題等,也有引起無數女生共鳴的成長笑與淚! 《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由秀智、南柱赫、姜漢娜、金宣虎等人主演。圖片|《Start-Up:我的新創時代》劇照 《Start-Up》勵志熱血正能量金句,喚醒每顆疲憊的心 相信許多剛投入社會的年輕人,都經歷過從一開始滿腔熱血,到後來被現實磨去稜角的過程,漸漸地對周遭的一切開始變得麻木,也失去了熱忱與初心。 《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中反映了不少時下年輕人所面臨的難關:就業困難、缺乏機會、貧窮、財閥文化等問題,面對不友善的環境,年輕人想要成功躋身菁英行列是難上加難,因無法改變現狀,只能讓人感受到無窮無盡的無力感⋯⋯ 《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的故事正圍繞著這群被無力感籠罩下的青年才俊們,他們面對重重打壓與難關,仍然堅持不懈地去追夢、去創業,充滿青春熱血的台詞尤其激勵人心! 秀智在《Start-Up》中飾演充滿熱忱的創業少女「達美」,大學退學後早早進入社會做過許多兼職工作。圖片|《Start-Up:我的新創時代》劇照 別讓他人的看法成為你的現實。 影集《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 《Start-Up》中當男主角「道山」(南柱赫 飾)受到上司的批評與貶低之時,「道山」的好友「永山」從他的名言便條紙中摘下「別讓他人的看法成為你的現實」這句話送給了「道山」。 這句話出自美國勵志演講家 Les Brown,鼓勵眾人不要太在乎他人的想法,不要受他人言語的影響而左右自己,別讓世界定義你,有時候堅定地走自己的路,勇敢邁向前方才會離成功又近了一步! 《Start-Up》描述熱血創業故事,夢想成為「Steven Jobs」的「達美」與科技公司創立人「南道山」在創業的過程中,譜寫出浪漫又勵志的愛情故事。圖片|《Start-Up:我的新創時代》劇照 《Start-Up》劇中當奶奶對「達美」(秀智 飾)感到內疚與自責,表示如果她選擇與母親一起生活的話便不會這麼辛苦,但是「達美」卻這樣說道: 「 如果每天都是晴天的話,全世界都會變成沙漠,偶爾也要下雨、下雪,地上才會長出草來,才能收成這種好吃的橘子啊。」 沒有經過打磨的頑石難成玉器,未經風浪的人生難以體會成功的可貴,更難以練就堅韌的意志。充滿困難與挑戰的日子絕非是一件壞事,反而能成為磨練身心的絕佳機會! 在《Start-Up》中秀智飾演的「達美」沒有強大的家庭背景,但卻有著超乎常人的勇氣與鬥志,對工作有極大熱忱。圖片|《Start-Up:我的新創時代》劇照 比起背景我們更重視人品。 影集《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 我從來不曾對我的選擇感到後悔,因為我會竭盡全力去做。 影集《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 我們總不能堅持錯誤的答案,不如去尋找其他的解答。 影集《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 妳是波斯菊,現在還是春天,只要妳耐心等待,妳將會是秋天開得最美的花,所以別太心急。 影集《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 展開沒有地圖的航行也不錯! 影集《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 你是我所有問題的解答,所以我打算跟隨你的腳步,我打算像你一樣創業! 影集《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 空口說白話會變成騙子,事後要收拾殘局。 影集《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 漠不關心是對卑鄙小人的報復,所以我為了報仇,就再也不去在意他們了。 影集《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 圖片|《Start-Up:我的新創時代》劇照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01 女生」:Start-Up|秀智Netflix熱播劇 10大熱血金句引共鳴:別讓世界定義你 November 28, 2020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muaw1L
「拖延症」的難關不在時間,而是舒緩情緒的壞慣性 https://ift.tt/2HLEzTf 讀者創作 研究顯示,在神經層面上,我們認為「未來的我」更像是一位陌生人。因此當我們拖延時,大腦認為我們造成的麻煩,是「別人」的問題。 文|李沅羿@The Origin Within 「為什麼平日自律、懂時間管理、有訂下長短期目標、具執行力的我,會出現拖延的行為,好像武功盡廢般呢?」 最近友人問關於「拖延症」的問題,搜尋過主要的中文網站後,發現普遍集中於時間管理和組織能力的建議,覺得有些不夠全面,而且漏掉更重要的信息。 因為,真正的問題不是懶惰,不是時間管理,也不是工作態度有問題,更不是意志力或效率的問題,而是心正在向你發出訊息,大腦則是幫兇。 其實這並不難發現。大部份在拖延的人,不是每件事都在拖延,只是在「某些」事項上,不知怎的明明知道要開始做,卻總是做不到;而且那些不一定是很大很重要的項目,而是「某些」看似並不特殊的情況。 時間管理的工具雖然能解決如何完成更多工作,但並不能解決拖延的根本原因——那些來自心理和情緒更深層次的原因。 下面這段話描述得非常好: 「事實證明,拖延症通常不是懶惰﹑冷漠或職業道德的問題。這是一種腦經質的自衛行為,旨在保護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 你會發現,拖延症往往是出於某種特定原因發展出來的,他們認為自己的表現與個人價值之間,存在異常強烈的聯繫。 這使失敗或批評變得異常痛苦,這自然使人們在做任何反映他們能力的事情時,猶豫不決,這幾乎就是一切。」 ——David Cain 圖片|Photo by Joshua Earle on Unsplash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人人都用起「拖延症」這個描述,無論是偶爾懶散一下的人,或是死線鬥士們。 「拖延」這個詞,有點像「憂鬱」般被濫用下來。真正的拖延症不是時間管理的問題,而是反映著心理和情緒的狀態。 已閱過不少關於「拖延症」的資訊,為什麼要看這篇? 如果你或你的朋友嘗試過改善時間管理或組織力,情況反覆且持續造成困擾,那麼這篇文章或許會適合你。 早前友人說她在網上做了一個小測驗,發現自己有拖延症;她記起筆者畢業論文寫的就是這個題目,所以想問問如何解決。(記性太好了吧!) 那星期因為太忙的關係,無法騰出精神和時間去跟她聊聊,所以便迅速在網上搜尋一下有用的文章。 當時能找到的大部份中文文章,普遍是集中於時間管理和組織能力的建議: 「別再拖到最後一秒才臨急抱佛腳」﹑「每天編好日程表」﹑「把工作優先次序列好」﹑「把項目變成小份小份的」﹑「定立明確的目標和計劃」﹑「設立獎勵或懲罰機制」﹑「理性地去自我對話」﹑「不要再想了,馬上就行動」⋯⋯ 以筆者對友人的理解,她並不是一個時間管理不佳,或是缺乏組織力的人,因此認為把上述文章發給她的幫助不大。於是,筆者花了點時間與她談談,之後在網上搜尋資料。 真正的拖延症不是這樣的,這跟不理解「憂鬱症」和「拖延症」,以及媒體的濫用有關。 就像對憂鬱症患者說:「思想積極正面一點」﹑「看開一點」﹑「做一些令自己開心起來的事」﹑「情緒化沒用,理性點」,不單幫不上忙,反而是忽略了更重要的東西。 筆者整合了一些資料,希望讓長期受拖延症困擾的人知道,真正的問題不是時間管理,也不是你的工作態度有問題,更不是意志力或效率的問題,而是你的心正在向你發出警號。 同時,亦希望大家對「拖延症」有更多的認識和理解,好讓你能察覺身邊人的狀態。 偶爾的拖延很正常 首先,世上沒有「拖延者」(procrastinator),只有在拖延的人。意思就是說,拖延是一種暫時的狀態(state),不是一種性格或人格。 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 in Alberta)心理學教授及《拖延心理學 2》(The Procrastination Equation)的作者 Piers Steel 表示,適當的時候延遲一下工作或學習,最終能把它正確地完成,沒有任何問題,這是很平常的事。 生活和工作有太多事要做,大多數人在某些情況或時候,偶爾都會拖延,但也沒什麼嚴重的負面後果,這不成問題。 例如: 你收到客戶的電郵,上面是長長的工作清單,你不想即時處理;但你的老闆會催促你在死線前完成,或是團隊裡的同事為了不得失客戶,而替你回覆。 工作還是得以完成,後果可能是被老闆訓話兩句,或是請同事喝咖啡吃下午茶,後果不嚴重且可承受,所以這種偶爾的拖延其實是 okay 的。 但是,若果長期拖延導致不能完成日常工作, 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的各個方面時,就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 。 忽略長期拖延本身及其造成的原因,可能會產生重大影響,從影響工作或學校的表現,到關係緊張(例如無法滿足期望),導致降低個人的生活質素。 美國紐約市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Mount Sinai)心理學家和臨床助理教授 Robert Schachter 表示,造成拖延的原因很多,在某些情況下,還包括心理健康問題,其中之一就是憂鬱,症狀包括絕望﹑無助和精力不足,導致難以開始或完成事項。 (延伸閱讀:拖延症候群:你無法掌握一切,但請先準備自己) 拖延症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事實證明,拖延症通常不是懶惰﹑冷漠或職業道德的問題。這是一種腦神經的自衛行為,旨在保護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你會發現,拖延症往往是出於某種原因發展出來的,他們認為自己的表現與個人價值之間,存在異常強烈的聯繫。 這使失敗或批評變得異常痛苦,這自然使人們在做任何反映他們能力的事情時,猶豫不決,這幾乎就是一切。」 ——Daivd Cain, Raptitude 《拖延心理學》作者 Piers Steel 形容拖延症是自殘(self-harm)行為,因為我們不僅意識到自己正在逃避,而且明知這樣做不是一個好主意;然而,我們仍然無法制止自己這樣做,這是最折磨的部份。 拖延症不是一種獨特的性格缺陷,也不是對時間管理能力的詛咒,而是一種應對某些事項引起的複雜和負面情緒的方法。拖延症是一種情緒調節,而且它不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的範疇內。 加拿大渥太華卡爾頓大學(Carleton University in Ottawa)心理學教授及拖延研究小組(Procrastination Research Group)成員 Tim Pychyl 博士以及英國謝菲爾德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心理學教授 Fuschia Sirois 博士,在 2013 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拖延症可以理解為「優先處理短期情緒修復,把長遠的目標放在一旁。」(“the primacy of short-term mood repair … over the longer-term pursuit of intended actions.”) 簡單而言,拖延症的重點是,比起處理該事項,身體發出訊號「現在迫在眉睫要先集中管理負面情緒。」 (你會喜歡:慣性拖延,可能是你害怕成功:治療拖延症的四個方法) 哪些事會令你產生強烈的情緒? 每個人對哪些事項或情況感到反感或厭惡,則因人而異。同樣一件事,每個人會產生不同的情緒;例如按時交功課,有些人一點感覺都沒有,而有些人很亢奮,有些人很沮喪,有些人很焦慮,那是因為他們的內在不同。 我們在之後的文章再詳細分類,例如《拖延心理學》中的五種拖延心態: 害怕失敗 害怕成功 反抗權威 害怕離開人際舒適圈 用瑣事逃避大事。 但通常都是由於與事情相關的更深層次感受,例如自我懷疑﹑自尊心低﹑焦慮或不安全感。當你盯著空白的文件,可能會想:「我不夠聰明,無法撰寫這份文件;即使我聰明,但其他人會怎麼想呢?寫作太難了。如果我做得不好怎麼辦?」 這些想法都可能使我們認為,將文件放在一旁,而開始打掃是一個很好的主意。當然,這只會加重我們與事項之間的消極聯繫。 任何時候,當我們回到事項上,這些壓力仍然存在,伴隨著的壓力和焦慮亦增加,自卑和自責的感覺也開始出現。 拖延之所以會持續,是因為它能舒緩情緒 拖延的那瞬間,人會感到暫時的情緒緩解;但實際上,卻在形成惡性循環。 例如:筆者讀大學時,一開頭只是延遲開始做功課,慢慢變成遲交數小時﹑半天﹑一天﹑兩天﹑三天,後來畢業論文計劃書足足遲了四個月。 基本上,只需要立即完成事項就可以減輕壓力,但我們選擇了拖延,亦得到情緒舒緩的回報。 根據基本的行為主義(basic behavorism),當我們因某件事而獲得回報時,我們傾向再次這樣做。這正是為什麼拖延症不是一次性的行為,而是一種很容易成為長期習慣的原因。 隨著時間的流逝,長期拖延症不僅增加生產力成本,而且還會對我們的心理和身體健康造成破壞性影響,包括慢性壓力﹑心理困擾和生活滿意度降低﹑憂鬱和焦慮症狀﹑不良的健康行為﹑慢性病﹑甚至高血壓以及心血管疾病。 (同場加映:趕上死線的快感令人上癮!小心「拖延症」纏身) 大腦已下了決定,先解除情緒的威脅,把問題留給「未來的我」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商學院(U.C.L.A. Anderson School of Management)營銷學教授及心理學家 Hal Hershfield 博士說:「人類本身的設計,並不善於為未來作思考,而是專注於現在,以及為當下的自己服務。」 Hershfield 博士的研究顯示,在神經層面上,我們認為「未來的我」更像是一位陌生人,不是自己的一部分。 當我們拖延時,大腦實際上認為我們正在推遲的,以及在另一端等待著我們的麻煩,是「別人」的問題——那是「未來的我」的問題,不是「現在的我」的問題。大腦的決定非常理智。 聽起來好像很好笑,和很哲學性,但當面對焦慮或不安的工作時,我們腦裡的杏仁核(Amygdala),會將該事項視為對我們自尊或幸福的威脅。 即使從理智上認知到推遲開始工作,會在將來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壓力,但我們的大腦仍然決心只關注當前如何消除威脅,研究人員稱此為「騎劫杏仁核」(Amygdala Hijack)。 不幸的是,我們不能僅僅告訴自己不要拖延,用意志力去嘗試推翻大腦的決定。就算現在有那麼多提升效率的手機應用程式可作輔助,但解決如何完成更多工作的問題,並不能解決拖延的根本原因——那些來自心理和情緒更深層次的原因。 篇幅有點長,筆者在下一篇才寫關於不同人逃避的東西﹑拖延症的種類﹑如何找出拖延症的根本原因以及如何解決。 參考資料: Cain, D. (2013 February 26th). Procrastination Is Not Laziness. Thought Catalog. Hershfield H. E. (2011). Future self-continuity: how conceptions of the future self transform intertemporal choice.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235, 30–43. Lieberman S. (2019 March 25th). Why You Procrastinate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Self-Control). Smarter Living. Psychyl, T., and Sirois, F.M. (2016). Chapter 8 – Procrastination, Emotion Regulation, and Well-Being. Academic Press. Procrastination Health, and Well-Being, 163-188. Schroeder, M.O. (2017 August 3rd). Is Your Chronic Procrastination Actually a Matter of Mental Health? U.S. News. Tice, D. M., Bratslavsky, E., & Baumeister, R. F. (2001). Emotional distress regulation takes precedence over impulse control: If you feel bad, do i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0(1), 53–67. November 28, 2020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LEzTf
明明不是青春期,還是長痘痘?搞懂 3 成因、4 秘訣,揮別痘痘煩惱 https://ift.tt/2HJZLci 幸福文化 成人痘與青春痘大不同,成人大多是因為「肝氣瘀滯」、「肺熱」等問題,要注意賀爾蒙變化,並讓皮膚減壓排毒,才能減少痘痘的生成。 重點提示: 1. 成人痘和青春痘不同,青春痘屬青少年常見狀況,成人痘則是荷爾蒙混亂引起。 2.「肝氣瘀滯」或「肺熱」,都會造成痘痘肌,調整飲食和生活作息才能有效根除。 3. 成人痘的皮膚很脆弱,不能一味地控油,需要加強保濕和防護。 30 歲的妳是否感到困擾?明明已經不是青春期,臉上卻三不五時冒出痘痘,只好安慰自己還很年輕。 其實妳誤會了,成人痘和青春痘不一樣,已經不能拿青春當藉口了!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或多或少都曾亂冒痘痘甚至是滿臉痘花,那是荷爾蒙大噴發作祟,加上飲食不忌口、日照及流汗過多等,對皮膚造成的傷害,所幸那段不堪的歲月只有短暫幾年。 然而,離青春期有點兒遠 30+ 的大人們,還為了滿臉的大痘痘所苦者大有人在,或許長在臉頰上,或許長在下巴上,甚至有人背部長滿了痘痘,還有人會長在頭皮上!一不小心痘痘就抓得皮膚坑坑疤疤。 許多女生表示,每個月的月經要來前,臉上就會冒出一、兩顆特大痘痘,但往往經期一過就好了。 這些長滿痘痘的 30+ 來看中醫,總擔心地追問,長在下巴的痘痘是什麼意思?是代表子宮不好嗎?又聽說是腸胃不好? 圖片|Photo by Noah Buscher on Unsplash 「荷爾蒙不平衡」是成人痘形成主因 雖然長痘痘不至於影響你的生活,但是痘痘時好時壞的狀況確實讓女生們感到煩心,有時候就算痘痘好了,還是會留下顏色暗沉的痘疤,影響臉上肌膚的美觀,所以很多 30+ 的女生會選擇醫美雷射來除疤。 更糟糕的是,醫女甚至看到有些患者臉上沒有一天平靜過,痘痘此起彼落的長,皮膚總是泛油 、紅腫、化膿、甚至發炎,感到好不困擾。 痘痘雖不分男女,但以女性居多。很多女生就算過了青春期,荷爾蒙還是呈現紊亂狀態,這就容易引發「成人痘」。 成人痘是因為體內雄性荷爾蒙過高,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開口角化,讓皮膚變得粗糙出油,於是皮膚抵抗力變差,痤瘡桿菌增生,造成發炎後就長出成人痘了。 青春期的青春痘可能是天生荷爾蒙紊亂造成,但成年後,「成人痘」通常是因為飲食習慣、生活壓力或疾病所引起。所以妳應該問問自己,是否油炸物吃太多?或是經常熬夜上火?這些都有可能造成荷爾蒙不平衡喔! 中醫古籍上記載著「肺主皮毛」,就是說皮膚的毛病都要歸肺管理。此外,中醫認為成人痘的形成原因可以從「肝氣瘀滯」和「肺熱」兩方面來說。 「肝氣瘀滯」是痘痘的元凶 妳可以檢視一下妳最近的生活,是否生活作息不正常、壓力過大、睡眠品質差;或常熬夜,或常常又哭又笑,情緒起伏過大等等?這些都容易造成人體肝氣瘀滯,影響荷爾蒙和皮膚。 當然啦,有一些成人痘是疾病引起,如果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體內雄性荷爾蒙過高,也易肌膚粗糙、冒成人痘。這些女生幾乎都屬肝氣瘀滯的體質,而且比較容易肥胖。 (延伸閱讀:「吃巧克力長痘痘」是謠言還是事實?讓皮膚科醫師告訴你) Check □ 作息不正常 □ 壓力過大 □ 睡眠品質差 □ 常熬夜 □ 常常又哭又笑,情緒起伏過大 「肺熱」常造成膚質粗糙 如果妳是經常暴飲暴食、愛吃甜食,或喜歡吃精緻澱粉,經常抽菸喝酒者,這些飲食或生活習慣都容易引起肺熱,讓膚質變糟,變得乾燥、粗糙、長痘痘等。 還有,如果妳太常曬太陽,皮膚過度曝曬在紫外線之下,也是肺熱的來源喔,是成人痘的幫兇。 Check □ 暴飲暴食 □ 嗜吃甜食 □ 喜歡吃澱粉 □ 抽菸 □ 喝酒 □ 經常曝曬在陽光下 這樣做,呵護成人痘痘肌 醫女多年的診療發現,絕大多數的痘痘人都會誤解自己膚質,以為是皮膚太油造成痘痘激生。其實不是喔! 痘痘人的皮膚雖然較易出油,但皮膚卻脆弱不堪,因為過度乾燥的皮膚沒有保護層,才會不斷產生油脂,造成皮膚表面出油。 所以這時候如果妳只看到表面油象,就拼命地用清潔品或保養品加以控油,殊不知去油去得越嚴重,皮膚就越乾燥,角化更嚴重,越容易感染長痘痘。 (你會喜歡:辨別八種私密處常見痘痘:身體提醒你,該調整作息了) 通常成人痘的成因,不外乎是皮膚壓力大,而不是出油,那麼該怎麼保養才正確呢? 除了養成良好睡眠習慣,平衡身體內在的荷爾蒙,外在的肌膚保養,最重要的觀念就是「油水平衡」,適度地清潔是用對保養品,而不是只想要鏟油去痘喔!下面醫女就教大家幾個清潔保養的小訣竅吧! 祕訣 1:適度清潔 早晚兩次洗臉之後,要馬上補水補油,保護脆弱的成人痘肌膚。洗臉後,皮膚不緊繃才是對的,若皮膚清潔後覺得乾澀,就可能是過度清潔傷到皮膚了。切勿過度頻繁地洗臉,洗去臉上本有的自然油脂。 祕訣 2:用對的保養品 市面上標榜控油的洗臉用品(Oil Free),以及控油化妝水(Oil Control)等等,大多數都含有酒精,會讓皮膚更乾燥。要照護好成人痘的發炎皮膚,請改用敏感肌(Sensitive Skin)專用的洗臉產品及護膚品,不要過度去油和清潔皮膚。 祕訣 3:加強保濕 痘痘肌形成原因常是由於皮膚過度角化,失去自我保護層而造成發炎,所以洗臉後的第一步就是補水保濕,才能安撫受傷的皮膚。 洗完臉後要先上化妝水,化妝水之後也要再塗上一層帶有油脂的保養品,作為皮膚的保護。痘痘肌的男士們就算不喜歡塗抹保養品,也至少要做好保濕,或是塗上少量護膚油加以保護喔! 祕訣 4:加強防護 過度的陽光照射不僅破壞皮膚造成氧化,紫外線也會使痘痘發炎的狀況更惡化。 而炎熱的時候滿頭大汗,更會讓細菌到處感染,所以長在臉上的痘痘千萬不要用手觸摸,流汗時更不要用毛巾亂擦,一定要確認毛巾是否乾淨,以免感染發炎造成更多的痘痘。 有痘疤的皮膚要避免曬太陽,以免造成黑色素沉澱形成痘印。喜歡戶外運動的痘痘人,要戴帽子遮陽以及記得擦防曬保護皮膚。 成人痘與青春痘大不同,中醫認為青春痘是因為青少年體熱或腸胃濕熱,吃些黃連等清熱的中藥是可以改善的。但成人痘是「肝氣瘀滯」、「肺熱」造成的,若是吃黃蓮等清熱的中藥,不僅沒有效果還會傷身。 「肝氣瘀滯」的痘痘人要注意生活調適,「肺熱」的痘痘人要讓皮膚減壓排毒,再採用中藥內外調理,雙管齊下,效果更好。 圖片|幸福文化 提供 醫女的食療藥膳 金銀花茶 材料:金銀花 3g,連翹 6g,香附 6g,赤芍 3g,丹參 6g 作法: 1. 中藥材稍微沖洗後裝入茶濾袋。 2. 中藥袋放入杯中,加入 500c.c. 熱水沖泡,慢慢飲用完畢即可。 ※一天一服,平常就能飲用。 延伸保養:抗痘面膜 白朮、白芷、白芨、白蘞、白蒺藜各 100g 磨成細粉,過篩混勻備用。每次使用時,取 2 茶匙的藥粉,再加入適量的蘆薈膠調勻,洗完臉後敷在臉上痘痘處。約 10 分鐘即可用溫水洗淨,再進行平日的肌膚保養。每天敷臉一次,就可消炎、抗菌、美肌。 醫女的保健穴位 早晚洗淨臉後,以乾淨的手指或按摩棒按摩,促進皮膚的代謝新生,也為皮膚增強抵抗力。按摩時要避開痘痘處,每個穴道點穴一分鐘,以產生溫熱或痠脹感為宜。 魚際穴 【取穴】位於手掌上大拇指根處肌肉隆起處。 【按揉】拇指垂直皮膚按壓,並旋轉打圈按揉。 圖片|幸福文化 提供 曲池穴 【取穴】肘橫紋外側與肱骨(最接近肘橫紋的骨節)連線中點。 【按揉】手指垂直皮膚按壓,並旋轉打圈按揉。 圖片|幸福文化 提供 (同場加映:失眠、肩頸痠痛、視力模糊:讓身體減壓的穴位地圖) 印堂穴 【取穴】兩眉頭連線中點。 【按揉】手指抵住骨頭深按,垂直皮膚按壓。 迎香穴 【取穴】鼻翼外緣中點旁,亦即鼻孔外側溝處。 【按揉】手指垂直皮膚按壓,並旋轉打圈按揉。 承漿穴 【取穴】下唇溝正中凹陷處。 【按揉】手指抵住牙齦深按,垂直皮膚按壓。 圖片|幸福文化 提供 本文摘自杜丞蕓的《逆齡食養:讓妳減齡15歲的全中醫調養祕密》。由幸福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逆齡食養:讓妳減齡15歲的全中醫調養祕密》 November 28, 2020 at 04: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JZLci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金馬聯名「珍煮丹」飲品 Top 5:芋頭系列之外,還有神級隱藏版推薦 https://ift.tt/36eIf9G Bella.tw儂儂 珍煮丹的熱門飲品前五名,居然有兩款是芋頭系列,可見台灣人對芋頭的喜愛!那麼另外三款熱門長銷飲品是什麼呢? 今年首次與金馬聯名推出限定飲品的珍煮丹,可說是最會賣飲料的人之一!就連儂編也特愛他們家某一款冷門飲品,不知各位心中的必喝飲品是哪一杯呢? 今天就大方公布「珍煮丹飲品排行 Top 5」讓下次在櫃檯又有選擇障礙的你,不再煩惱啦!其中,台灣人最愛的芋頭系列,竟一次入榜兩款,到底有多好喝啦~ 芋頭系列人人愛 圖片|Bella.tw 儂儂 提供 姍姍紅茶拿鐵 NT$ M 45 / L 65、黑糖芋芋鮮奶 NT$ M 65 / L 85 第五名「姍姍紅茶拿鐵」使用錫蘭紅茶調製得口感飽滿濃厚的鮮奶茶,尾韻帶有淡淡茶香味,讓人喝完總會唇齒留香,也可再上珍珠變身成珍珠鮮奶茶! 再來第四名是台人最愛的芋頭系列「黑糖芋芋鮮奶」入口感受到綿密且濃郁的芋頭乃香,芋頭帶有顆粒不但大大滿足了咀嚼之慾,也超有飽足感,尾韻帶有獨特黑糖香,口感層次豐富。 隱藏黑馬竟是泰奶! 圖片|珍煮丹臉書 十分芋芋鮮奶 NT$ M 65、泰泰鮮奶茶 NT$ M 50 / L 70 芋頭系列竟一次 2 款進榜! 第三名「十分芋芋鮮奶」原本屬於期間限定大受好評變成常態商品,大甲芋頭遇上雙色小芋圓,每口都能吃到芋頭及地瓜顆粒,搭配嚴選小農鮮奶,讓芋頭迷也瘋狂。 第二名則由隱藏黑馬「泰泰鮮奶茶」具有茶香及鮮奶順滑感,尾韻茶香回甘,配上濃郁的奶香味,再配上珍煮丹家的經典黑糖,獲得第二名當之無愧啊! 最佳經典長春款 圖片|Bella.tw 儂儂 提供 黑糖珍珠鮮奶 NT$ M 55 / L 65 第一名完全不意外由「黑糖珍珠鮮奶」獲得,是珍煮丹家的創店之寶,也是品牌最知名的飲品之一,更推出系列零食一路打進超商零食區,今年更與金馬聯名推出黑糖商品。 每日使用現做黑糖珍珠,搭配嚴選小農鮮奶融合,完美呈現濃濃黑糖香及濃醇而不膩的奶香。黑糖完全滲透至珍珠的中心,外軟內 Q 愈咬愈有黑糖香。 儂編加碼這款絕對必喝! 圖片|Bella.tw 儂儂 提供 儂編就是一個私心很重的人,每次在寫珍煮丹家的文章時,都會在文章裡藏著愛意,把最愛的「蜂蜜菊花茶」安插在文章裡(即便完全不相干)。 淡雅的菊花茶香,配上蜂蜜的清甜香氣,夏天喝最清涼解渴,完全大推沒喝過的你,只會感嘆相見恨晚啊~除此之外,還有堆出另一款「蜂蜜檸檬菊花茶」若是愛喝酸味的你也很適合。 【本文由 Bella.tw 儂儂 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延伸閱讀:桃園咖啡廳「1771 Studio」很“東京”,清水模建築內享用茶點,還能欣賞藝術品! 延伸閱讀:7-11巧克力推薦這個!10款巧克力新品,Godiva一條只要20元,“酒鬼”不能給他吃Vodka 延伸閱讀:萬波推薦新品!「楊枝甘露波士頓派」搶甜點生意,經典「鳴光蜜金桔」正式進軍超商! November 28, 2020 at 12: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6eIf9G
台北近郊小旅行:三峽秘境景點一日遊! https://ift.tt/3fKohXy 非常有話聊 (Fashion Life) 三峽除了老街之外,還有什麼秘密景點可以逛?介紹你好吃又可以接近大自然的幾個景點——秋天看落羽松,冬天看櫻花! 文|Effie 三峽是台北近郊最熱門的景點之一,一日即可來回。想要假日踏青、約會,三峽一日遊是不錯的選擇唷! 很多人想到三峽只想到三峽老街,但其實還有許多秘境景點。悠悠哉哉、慢活度過一天吧! NineSky 九天 這個貨櫃咖啡屋位於九天玄女廟前面,經營者跟廟方是一家人。在廟裡的貨櫃咖啡屋是滿有特色的,但最著名的還是咖啡廳的千層蛋糕!來這邊千萬不能錯過! 圖片|非常有話聊(Fashion Life)提供 三峽產茶,茶口味的千層蛋糕算是該店特色,但其實每一款千層都很好吃。 若是平日來訪,還可以先聯絡店家,訂位並保留指定口味的千層蛋糕。假日無法訂位,只能現場候位,也無法保留千層。當日的千層賣完就沒了,若有非吃不可的口味,建議早上 11 點就到現場。 現場的位子分為貨櫃咖啡屋和廟口旁餐桌區,想要遠眺風景,建議入座貨櫃咖啡屋,白天有風景,晚上有夜景,有非常棒的視野。 圖片|非常有話聊(Fashion Life)提供 千層蛋糕口味請參考九天粉絲團。圖片|非常有話聊(Fashion Life)提供 圖片|非常有話聊(Fashion Life)提供 義大利麵等正餐類的食物也都很好吃,而且平價。非常適合全家大小一同出遊、姊妹淘聚會、約會等行程。 營業資訊: 營業時間:週一、四、五、六、日 11:00-21:00 地址: 近期政府更改路段地址 新址:新北市三峽區中山路 651 巷 舊址:新北市三峽區中山路 459 巷 201 號 (地圖搜索目前還為舊址才能找到喔!) 如何前往: 強烈建議騎車或開車前往,現場非常好停車。附近沒有大眾交通工具。也可以搭計程車去,但回程會非常難叫車,建議在出發時就安排好回程車輛。 開車到三峽交流道下,再開 10 分鐘左右就到了。 (你會喜歡:「冬季就是巧克力季!」千層、戚風、慕斯,給可可控的甜點清單) 熊空茶園 熊空茶園是一個整理得極好的私人茶園,園區內交錯栽種各種植物林木,所以秋天可以去走落羽松大道,冬天可以去看櫻花。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風景。入園費 100 元,但可以折抵賣場商品的消費。 圖片|非常有話聊(Fashion Life)提供 園區的氣氛很寧靜,滿滿的大自然。圖片|非常有話聊(Fashion Life)提供 逛累了可以在森林中的咖啡廳休息,品嚐茶和咖啡。圖片|非常有話聊(Fashion Life)提供 熊空茶園官網。圖片|非常有話聊(Fashion Life)提供 營業時間:09:00-17:00(最後入園時間 16:00、出園時間 16:30),園區內咖啡屋,營業時間為週六、週日,平日不開放)。 地址:237 新北市三峽區竹崙路 238 號 交通:前往熊空茶園的產業道路不太好走,開車、騎車要小心。但現場的停車位很足夠,假日去也會有停車位。 (同場加映:迷霧中的熊空茶園:來場滌淨心靈的森林浴) 三峽秘境一日遊這樣安排: 早上 11 點前往 NineSky 九天,吃義大利麵、千層蛋糕。下午 2 點前往熊空茶園,散步大自然、品茶、悠遊落羽松大道或櫻花林。 準備好度過悠閒的一天了嗎?避開老街人潮,來三峽探訪秘境吧! 台北近郊走走更多資訊(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JETS嘉年華】2020桃園青埔新景點,快到JETS嘉年華體驗超刺激的尖叫風火輪吧|快閃遊樂園|桃園旅遊|JETS嘉年華地址門票營業時間 [網美踏青] 台北近郊好去處,爬山美食一次滿足 (1) 福州山 x 小慧涼麵 x 老宋記真善美牛肉麵 x 小米酒咖啡館 November 28, 2020 at 10: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fKohXy
單親媽弒子案「7 年 24 小時無自由」王婉諭:母親的無力應被看見 https://ift.tt/2VawZos UDN 新北市一名吳姓單親媽媽,前日因殺害兩名親生孩子,在服藥輕生後不成,被新北地院依殺人罪判處死刑。輿論譁然,社會上有不同的看法⋯⋯ 吳姓女子今年 2 月下藥勒死不到 10 歲的兒女,今被新北地院判刑。圖片|聯合新聞網 新北市一名吳姓單親媽媽昨(25)日因殺害兩名親生孩子,在服藥輕生後不成,被新北地院依殺人罪判處死刑。判決消息一出,社會輿論沸沸揚揚,立委王婉諭稍早在臉書 PO 文,直指在這場人倫悲劇下,母親的無力應被看見。 王婉諭坦言,看到這則新聞,讓她十分難過。她細數曾經是偽單親、全職媽媽的生活: 「那段幾近不眠不休照護孩子的經驗,那種沒有自己的空間、時間、自由的壓力,沒經歷過的人可能難以體會或想像,我們彷彿過著孩子的時間、活著孩子的生活,整個世界,都跟著孩子轉動。」 她更認為,媽媽要面對的,除了照顧小孩的壓力外,更多的是來自外界眼光的壓力。 立委王婉諭稍早在臉書 PO 文,直指在這場母殺子的悲劇下,母親的無力應被看見。圖片|聯合新聞網 王婉諭曾經是 4 名小孩的母親,針對這起社會案件表示,雖然孩子也是獨立個體,不應被任何人剝奪他們的生命,但誠如吳姓女子所言: 「這 7 年來,我被看低了,我獨自一個人面對所有的輿論壓力、各式異樣的眼光,包括工作找得不順遂⋯⋯這 7 年來都是我自己,他們生病的時候、不舒服的時候,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在顧,我 24 小時去哪裡都要顧著他們,完全沒有自己的自由⋯⋯」 王婉諭認為,「7 年來的種種,怎麼會只是一時不順遂而已?」在這些令人心碎的案件裡,這些家長們的無助與無力必須被看見,才可能有所改變、阻止下一個悲劇發生。 網友對王婉諭的 PO 文討論熱烈。有網友感嘆:「殺了自己的孩子自己也不要活了,結果社會把她救活以後再處刑她一次,真的是太殘忍了!」覺得這起案件就像「長照殺人一樣」,「撐不下去的,永遠是付出最多的」。 大批同時也身為母親的網友分享她們的育兒路:「在家帶小孩,跟世界脫軌的生活十分痛苦,我休育嬰假在家的時候就是這樣,被身旁親友質疑休假很爽,帶小孩很爽」、「小孩一直哭真的會讓人抓狂⋯⋯尤其沒有後援一個人要帶 24 小時」、「那個缺席的男人才應該被判死刑」,並奉勸要踏入婚姻的女性真的要三思。 本文授權轉載至 Udn,原文詳見:單親媽「7年24小時無自由」殺兩子被判死 王婉諭:她的無力應被看見 November 27, 2020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VawZos
「偶爾感到無力沒關係啊,別習慣就好」如何走出習得性無助? https://ift.tt/36asmRq 讀者創作 如何治療「習得性無助」?其實路徑就是它的相反——練習控制。從生活中的幾件小事努力開始,重新掌握人生的自主權。 文|李沅羿@The Origin Within 「我的人生沒有任何遺憾,卻亦沒有任何人或事令我感到期待」 當你說著人生沒有遺憾,沒有想做的事,今夜死去也沒關係時,那不是一張無憾和舒懷的臉;那是一張被生活壓垮和無奈的臉龐。 那嘴角的上揚,是話說到最後,把啤酒瓶放於唇前,擠壓出來的,比啤酒更苦澀的。那雙不再閃爍的眼晴,總是無法集中,卻瞪向漆黑和遙遠的地方,是空洞的;因此瓶子清空前,必須再叫一支,堵住空虛。 可是,這面孔和表情,是多麼的熟悉,在成人的世界裡,是多麼的隨處可見。 是人生的哪一刻起,不再努力,不再幻想,不再希冀,不再渴求,不再在乎,不再悲傷,不再哭泣,不再憤怒,不再快樂,不再感受到任何東西? 人生沒有想像般簡單和容易,它厲害和狡猾的地方是,用時間作為保護色,慢慢把真正重要的東西帶走。今天讓你失去一些,明天讓你輸掉一點。 你不是沒有換個辦法,試著反抗,可是嘗試過多次後,日復一日地被擊倒的你,嘴裡還安慰著說「沒關係」時,回頭發現,剩下的都是沒關重要的。 你開始在夜裡,希望明天不要來,心想:「是不是只有我還在問,為什麼明天更精彩?」 有人說,只要深呼吸,努力站起來,對著鏡裡的自己微笑,重新連結內心溫暖的地方,便能再次感受到生命力。可是在你看來,這無聊又可笑。 生活沒什麼好期待的,即使獨自在黑夜裡消失,世界也沒有失去什麼。即使用盡辦法,再努力一點,很多事都沒法控制,世界不會因你而有絲毫改變。存在也好,消失也好,怎麼想都是沒差別。 當生活一點一滴向我們壓過來,開始變得麻木,生活失去動力,對未來不再盼望時,不妨先歇一歇。可是,不要習慣。 這篇文章,送給像他像你像我一樣,心累了的人們。 或許,你已在其它地方聽過「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但很多都停留在 50 年前的理論。因此,在你看到下面的標題,想要跳過這篇文章時,筆者邀請你閱讀下去。 習得性無助 筆者第一次聽到「習得性無助」這詞彙,是大學的生物心理學課。那堂課,老師說到長者或長期病患的護理概念「紓緩治療(palliative care)」,與傳統的護理不同;治療時儘量基於患者的需求,而非患者的預後(prognosis),目標是改善患者和家人當下的生活質素。 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是,給予患者選擇權,讓他們感到「控制感」。 生活上,可以在餐單選食物,選衣服的顏色,要不要把窗簾打開,室內燈光的明暗,要看什麼書或聽什麼音樂,要外出散步或是坐著等等。 治療上,紓緩治療團隊會花費時間與患者溝通,把治療選項與目標相配,確保所有醫生都知道並了解患者想要的,令他們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護理。 一般來說,對比沒有獲得紓緩治療的人,它令患者的生活質素得到提升,同時令壽命延長。 為什麼控制感那麼重要呢?而如果沒有,會發生什麼事? 這時候,老師開始引出「習得性無助」的主題,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無助和無力感。 1967 年的實驗和意外發現 當時,兩位就讀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的心理學畢業生 Martin E.P. Seligman, PhD 和 Steven F. Maier, PhD,本想測試通過電擊去令狗隻產生恐懼,從而令狗隻加快跳過欄杆避開電擊。他們卻意外地發現,情況完全相反,在 24 小時後,在可以避開電擊的情況下,狗隻放棄了躲避。 實驗是這樣的,首先,把實驗的狗隻分成三組: 第一組:狗隻被束縛一段時間,沒有受到任何電擊。 第二組:狗隻被束縛,會受到電擊,但可用鼻壓下板子來停止電擊。 第三組:狗隻被束縛,會受到電擊,但沒有給予任何方式停止電擊。 圖片|The Origin Within 提供 這三個小組完成上述預設操作後,所有的狗隻逐一被放入另一個實驗室。第一組和第二組的狗隻很快便發現,牠們只需越過障礙物,便能避免電擊;但是第三組的大多數狗隻,甚至連試圖避開的行動都沒有(Seligman&Groves,1970)。 Maier 和 Seligman 將這發現,命名為「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無助,是一種「無論做什麼都無關重要,都沒用」的信念;而「習得性無助」是經歷了一些事情後,你「學習」到的信念。 曾經,你嘗試過不同的方法,可是都失敗了,所以你不再嘗試,因為你「學到」做什麼都沒用。 此理論被應用於人類身上,例如: 學校教育﹑家庭暴力﹑親密關係,都能看到如果反覆無法控制負面的情況,人會逐漸失去改變的動力,並且引致焦慮和憂鬱。 (你會喜歡:佛系可能是習得性無助!不妨做個獸系青年試試) 走出無助 從 Maier 和 Seligman 的發現,我們知道,把一個人的控制權剝奪,能使人感到無助。慢性地失去控制,再強大的人,都有一蹶不振的一天。 而那通常不是一次重大的事件導致,而是無數次的努力不果,多次的嘗試和失敗後,逐漸意志消沈,慢慢無法再抱有「再試一次」的想法。 可是,反過來,從紓緩治療的例子,我們知道,只要在生活中增加選擇的權利,無論是多麼小的一步;即使是長期病患,亦能從微小的地方開始,逐步重新掌握生活。 這亦是那些心靈雞湯和勵志文章中,常出現的「從幾件小事努力,讓你重新掌握人生的自主權」,而這是很有效的方法,任何人都適用。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此刻的這一步,就是最重要的。 但為什麼一步一步掌握生活,可以走出無助? 原來我們真正要學習的是控制 上面提到的實驗三十年過去後,Maier 在心理學和腦神經科學裡打滾多年,然後想起多年前那個自己有份提出的「習得性無助」理論,想找找人的腦部有沒有這條神經迴路(neural circuit)。 神經迴路,是當人重覆去做一件事,腦部會搭建出捷徑,讓你能更快做出反應。例如你去學泰拳,重覆練習閃避後,腦部會搭建一條「閃避」的神經廻路,practice makes perfect 是沒騙人的。 「習得性無助」理論說,我們會在多次努力不果後,「學習」到無助,那麼應該會產生有一條「無助」的神經迴路。 可是,Maier 發現,他錯了。 1967 年第三組看似放棄躲避的實驗狗隻,牠們不是「學到了無助」,而是「沒有學到控制(failing to learn control)」。 (同場加映:歧視、偏見、習得性無助,造就了小丑的悲劇) 希望的迴路(Hope Circuit) 2016 年 7 月,兩位心理學家 Maier 和 Seligman,就是上文提到在 1967 年提出「習得性無助」理論的二人,他們共同發布了一篇新的研究文章「Learned Helplessness at Fifty:Insights from Neuroscience」。 通過腦神經研究,實驗顯示,當年「習得性無助」的現象,第三組的狗隻並非「學會了」無助;而是,因為前一晚不斷受到電擊,產生強烈的焦慮感和壓力,出現哺乳動物的自然反應——就是抑制了反應(inhibit control)。 原來,腦部的原廠設定是認為,凡是我們感到壓力的東西,都是無法控制的,因此自然反應是「沒反應」。 你必須要經過練習和學習,才能學會控制。 第二組的狗隻,因為在前一晚練習了用鼻頭控制情況,牠們學會了「控制」,因此超越「沒反應」,而做出正常的躲避。 面對負面的事,人們真正需要和可以學習到的,是負面的事並非完全不受控,而是可受控。 Maier 和 Seligman 稱之為「希望的迴路(hope circuit)」,通過日常的「控制訓練」,建立抗壓性(resillience)。從學會控制當下發生的事做起,開始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負面事件感到有掌控權。 當你感到對現在和未來都有控制感時,亦會慢慢地對未來感到有希望。 而訓練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從生活中練習,一步一步擴大可控範圍。 筆者認為,這個發現比他們 1967 年的發現更為重大,因為這代表「希望」不是一種虛無飄渺的東西,而是可以通過日復一日的練習獲得的。我們可以習慣無助,亦可以練習和習慣希望。 (延伸閱讀:「無論做什麼,都無法逃離困境」你是習得性無助者嗎?) 影響和控制圓(Circle of Influence and Control) 關於控制,筆者想多介紹一個概念,它由美國教育家﹑作家﹑商人和演講家 Stephen Covey 提出,通常用於職場上,助團隊去看清楚那些令人憂心的事,讓我們發現,一些以為無法控制的事,實際上我們有更大的力量。 當你感到所有事都無法受控,可想起這三個圓圈: 圖片|The Origin Within 提供 生活中,我們有很多關心或關注的事(藍色圓圈),而只有一部份是我們可以控制的(黃色圓圈)。 在你關心的事和你能控制的事之間,還有多一層(綠色圓圈),那就是「影響圈(circle of influence)」。 那些令我們擔心的事當中,如果我們無法控制,又能否試著影響它呢? 答案通常是可以。 可控 vs. 可影響 可控,即是你能得到你想要的;可影響,則是你可以影響它,但不能保證你想要的結果。 例如,你可以控制自己要不要吃那塊巧克力,但你無法控制你的朋友吃不吃。你或許可說服他吃,或是對方看到你努力抵抗而也跟著不吃。你可以影響他,但不能控制他,這就是那個差別。 如果事情你既不能控制,亦不能影響,那只是僅僅在關心它;這些事情可以先放下,做好應對的準備,或設立為長遠目標就可以了,不需要經常擔心。 我們真正要投放精神的,是擴大自己的影響圈,以及把能控制的東西,一件一件處理好。在無助裡習慣久了,不妨試著習慣希望。 結語: 筆者很喜歡早前 Netflix 播放的韓國劇集《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在最後一集,三位主角走出陰影,以高文英的童話書《找尋最真實的臉孔》的結局為全劇的結尾: 圖片|繪本《找尋最真實的臉孔》 最後,被影子魔女偷走的,不是他們三人的真正臉孔,而是尋找幸福的勇氣。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 願我們都能勇敢生活,如果不快樂,請找人傾訴。而在此之前,答應筆者,每天早上都把床舖整理好,喝一杯清水,養成「控制的習慣」。 參考資料: Cherry, K. (2020 June 07). What Is Learned Helplessness and Why Does it Happen? verywellmind. Retrieved from: https://ift.tt/2G1wCYe Dingfelder, S.F. (2009). Old problem, new tools. Monitor Staff; 40(9). https://ift.tt/2JgDW4G Maier, S.F., & Seligman, M.E. (2016). Learned helplessness at fifty: Insights from neuroscience. Psychol Rev., 123(4):349-367. doi:10.1037/rev0000033 Seugman, M.E.P., Groves, D.P. (1970). Nontransient learned helplessness. Psychon Sci, 19, 191–192. November 27, 2020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6asmRq
Amazing 的半熟宣言:30 歲後的人生,不會是「我應該」,而是「我願意」 https://ift.tt/3laiafV Amazing 在城市裡庸庸碌碌過了好一陣子,你是否時常在生活中感受到無力?可望改變的想法時不時在你的耳畔響起,但為什麼你卻沒有去追求想要的生活? 也許改變並不是重點。重要在於你明白自己想要什麼、該怎麼做、去哪裡完成、然後決定接下來在人間的日子,一心一意成為它。 「我們這個月出版了新書《人生半熟》,可以說是中年版的《有一種工作,叫生活》!」 出版社把這本書推薦給我,覺得作者寬寬與我的處世哲學非常相似。 「書裡談到,許多人對中年有很多的想像,身分地位、成家立業等等;但過了 30 後,我們都漸漸明白,人生沒有標準答案,反之是一連串的抉擇與破滅,我們必須銘記於心的,是過一種有選擇的生活。」 這段介紹非常打動我,比起追求外境,我們更在意內在的探尋。我很期待地把書打開,發現真的好像,但寬寬的覺察與醒悟,比我又更加深刻。 寬寬是今年三十六歲的中國寫作者,三年前從北京移居大理,與丈夫和孩子一起開始「減法」生活,不去上不愛上的班,不賺不想賺的錢,看清自己想要的生活,全心投入喜愛的志趣,經營咖啡廳,偶爾寫寫作。 離開大多數人追捧的主流道路,走上一條人煙罕至的小徑,過程有心慌也有懷疑,寬寬說自己一開始根本停不下來,每天焦慮要找到事情做。但她漸漸透過「轉變環境」、「貼近內心」、「為生活生定力」,慢慢安頓慌亂的靈魂,一天天活出成熟的樣子。 為什麼你沒有去追求想要的生活? 寬寬與丈夫原本都在北京大公司工作,節節高升、光鮮亮麗,但某天晚上,當他們聊到將來對女兒的期許,丈夫說:「爸爸希望妳永遠去追求想要的生活,實現妳的獨特價值。」 寬寬反過來問:「可是她如果問你,爸爸你這輩子過的是想要的生活嗎?」 丈夫搖頭說沒有,接著感嘆:「她會不會問我,為什麼你沒有去追求想要的生活?」 那晚的對話成為關鍵,啟動後來全家移居大理的決定,轉變環境,離開了終日汲汲營營的大城市,終於開始過真正想要的日子。 寬寬說面對眼花撩亂的選項和慾望,我們必須常常自問,自己餘生還想得到什麼?「因為每一項得到,都不會白來,要用餘下的生命和時光去換取,如此一想,很多答案就會默默退場。」 她也是發現想擁有的事物,都不必花太多錢:「這讓我不需要為了滿足這具身體的需要,而把這具身體變成慾望的奴隸。」有了清晰的想望,你便可拋去沈重,輕盈地飛翔。 圖片|Photo by Aditya Saxena on Unsplash 這一生到底所為何來? 寬寬的縱身改變並不夢幻,反而務實得很,她明顯地感受到即便內心覺醒了,不意味著就可以迅速解脫,往往先來的是痛苦。「因身體浸在現實的強大慣性和責任裡,而靈魂先一步要求結束,反而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走了。」 這是所有跨出改變的人,都曾經歷的過程,半夢半醒、昏昏沈沈,還想再睡去。而讓自己真正甦醒,唯一的方法就是貼近內心,去聽內在所有的聲音與感受,誠誠實實面對他們。 現代人常常是做了所有「我應該」,代價卻是壓抑「我願意」。我們拿生命滿足他人期許,卻忽視壓抑了真實感受,活得不甘不願。 寬寬舉作家村上春樹為例,他原是一間咖啡廳的經營者,某天下午就像「天啟」一般,冒出「我也許可以來寫小說」的念頭。他不加懷疑這個靈光一現,就像天氣預報一樣,天空有什麼東西飄然落下,而他打開雙手接住了它。 而後他為了能穩定創作小說,每天清晨起床,運動、寫作,像馬拉松長跑一樣,穩穩過了三十年,成就他的創作宇宙。 「大事隨心,跟著感覺走,小事理性,仰賴鐵一般的紀律。」寬寬由此得出一個選擇的準則。若想問自己這一生所為何來,想完成什麼,只要夠貼近內心,就會得到澄澄澈澈的答案,然後相信它,活出它。 你拿人間的日子做什麼? 大多數人羨慕自由工作,或是不必被工作綑綁的人,但事實是:「如果心裡沒有一種穩定的能量,在外面瞎晃的時間越多,心裡越空虛。」 所以轉換了環境,追尋想要的生活後,餘下的時間該拿來做什麼?寬寬從自身的經驗得出,生命需要「生定力」的東西。比如:規律的作息、熱愛且頻繁的運動、能投注時間的業餘愛好、一段日久生情的關係、每日固定的獨處時光,或是每晚睡前讀十頁書的小習慣等等。 這些日常的小事物「是將人漂浮的思緒收回來的方法,也是人在浮躁世間靜心度日的定力之源。」寬寬的深刻體悟,是對現代人的溫柔提醒,我們每天被餵食太多資訊和慾望,浮浮沈沈,不知所以,為靈魂定錨不需要大決心,但要找到一位、一件、一個,你願投注時間終生不渝的人事物。 「唯有灌注心意,使自身與物品、與世界、與天地完成深刻的連結,最終成為一個能在穩定的座標中獲得持續能量的自己。」 寬寬的故事從離開大城市開始,而我則是從離開主流職場起頭,但離開都不是重點,重要的是你想清楚了想要什麼、該怎麼做、去哪裡完成、然後決定接下來在人間的日子,一心一意成為它。 追尋的過程依舊會充滿挑戰,但正如寬寬書裡的最後一句,最終你會明白:「一個足夠清醒而積極努力的過程,本身就已是人生路上豐厚的回報。」 November 27, 2020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laiafV
我在情傷後成長:我們為何會失去自我、過度迎合他人? https://ift.tt/3pZxVtQ EliteBook 父母常常是我們第一個學習對象,我們可能會不自覺將他們的恐懼,帶到潛意識裡,活得越來越像父母的「複製品」。所以,要時時提醒自己,人生是自己的,懂得傾聽內心,才能活出自我、活出自信。 美意唸國中二年級時,發現同班男友自忠疑似有校外女友,醋勁大發之下,就約了對方下課後談判。 雙方都帶了自己的人馬壯膽,一不小心情勢就演變成聚眾滋事。疑似情敵的女生也不是省油燈,瞪著美意說:「他喜歡我不可以哦!妳是沒聽過『不被愛的人才是第三者』⋯⋯」聽對方承認了,美意怒髮衝冠,湊向前準備給她一巴掌。 這時,突然有人大喊:「警察來了!」一見不遠處果真有兩個警察騎著摩托車朝這邊而來,兩派人馬霎時如鳥獸散。 事情最後還是被校方知道了,輔導室派一位男老師輔導自忠,美意則由陳姓女老師接手。陳老師是一位資深的輔導老師,看美意雖然一臉不在乎,右腳卻不停抖動,便料定她內心其實有著緊張和擔心。 圖片|Photo by Mar Bustos on Unsplash 「妳欣賞自忠哪些地方呢?」 美意感到意外,陳老師不像媽媽總是先破口大罵再說,反而關心他們的感情狀況,於是就打開心扉,約略談了兩人交往的情況。 陳老師輔導經驗豐富,很快就發現美意對待異性的態度不太對勁,猜想這可能跟原生家庭有關,便又關心起她的家庭狀況。 原來,美意念小學三年級時,爸媽離婚了,在她似懂非懂的年紀裡,還搞不懂媽媽口中「外面的歹查某」是誰,也不明白媽媽為何開始會在夜裡喝酒胡鬧,害她下課後無法專心唸書、安穩睡覺。 (延伸閱讀:父母的婚姻關係,會影響你嗎?七年級生如何轉大人) 後來,美意和媽媽搬回外婆家,原本以為日子可以好過一些,不料媽媽和外婆卻經常吵得天翻地覆。有一次,又和外婆吵架的媽媽一進房間,就撲倒在床放聲大哭,還哀怨地對美意說:「妳外婆以前很愛跟我說『男人沒有一個是好東西』,我就是不信。結果,妳爸跟外公一樣也是搞外遇,害我們母女必須投靠外婆,還要每天挨她罵。」 美意跟陳老師分享了不少私事,卻一直避談和自忠的性探索。從國一交往後,她們由摟摟抱抱進階到第三壘,儘管媽媽提醒過「女生不可以太隨便」,但媽媽自己不是也⋯⋯? 美意聽過媽媽躲在廁所講電話,語調故作甜美,還極力撒嬌賣俏,情竇已開的她馬上就知道是怎麼回事。 美意陸陸續續陪過媽媽去見了一些叔叔,出門前,精心打扮過的媽媽常問:「我這樣穿好看嗎?」、「妳覺得我的妝會不會太濃?」 媽媽換男人如換衣服,約會前也像個少女般忐忑不安,卻沒想到這會帶給美意不正確的價值觀,連帶地將潛意識的恐懼──深恐男人拋棄她,深怕沒有男人就活不下去──也傳遞給美意。 和自忠相處時,美意也會一味地討好,完全沒有個人主見,聽到男友劈腿的風聲,她不直接和自忠確認,反而找假想敵當面對決。 (同場加映:你如何愛自己,孩子也會模仿你:小 S 的家庭教育學) 在性探索過程中,美意也失了準則。當自忠說:「妳要相信我,我不會讓妳懷孕的。」、「妳要滿足我,才是真的愛我。妳真的愛我嗎?」美意心中雖然猶豫矛盾,身體卻還是不知不覺貼過去。 即使美意沒有明說,陳老師也很清楚這年紀的孩子對性的好奇,擔心美意年紀尚輕,不知道可以要求自己想要的、拒絕不想要的,於是特別費心引導。 她告訴美意:「妳要學習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如果心裡不願意,就不要用身體去迎合別人。只要妳成長了,有個人魅力了,自然會吸引到了解妳、尊重妳的人。」 對美意而言,這些話語很陌生、很難理解,至今,身邊的長輩都沒給過她這樣的觀念。經由陳老師諄諄教誨,並閱讀了她介紹的相關書本、影片,美意終於漸漸醒悟。 在陳老師的鼓勵下,從國三上學期起,美意開始寫成長日記,其中一篇這樣寫道:「今天和陳老師談過後,我發現自己最近情緒穩定多了,有時也會覺得自忠像是幼稚的小男生,常常講話很白痴。雖然同學都會被他逗笑,但我只覺得他很無聊,可能這就是陳老師說的『成長』吧?經過這一年半的輔導,我覺得我真的有點改變了。今天,我問陳老師:『我的人生可以和媽媽不一樣嗎?』陳老師回答我:『妳的人生本來就可以自己決定。』嗯!我要好好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人生了。」 原生家庭潛意識的恐懼──因失去自我而過度迎合別人 「找回自我」是許多追求成長的人一生的功課,「找回自我」有這麼困難嗎?確實不容易,我們的人生和家人、朋友交錯盤纏,這些人有的緊緊扣住我們,有的輕風一吹即散,卻都會對我們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 緊緊扣住我們的人,可能是爸媽、手足或夫妻,我們容易不知不覺地在他們的牽制裡塑造自己,或依附他們、任由他們帶領我們,卻不知道原來自己還有更多的可能性。 這些人或許沒有惡意,卻會不經意把潛意識的恐懼轉移到我們身上,讓我們離自己越來越遙遠,甚至成了他們的複製品。所以,要時時提醒自己傾聽內心,才能活出自己、活出自信,也要容許孩子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你會喜歡:家的修復之旅:最難處理的傷,來自你的原生家庭) 本文摘自吳娟瑜的《毒親教養:在不知覺中當了有毒的父母嗎?吳娟瑜教你停止複製創傷!超越內在恐懼,正確教養孩子》。由出色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毒親教養:在不知覺中當了有毒的父母嗎?吳娟瑜教你停止複製創傷!超越內在恐懼,正確教養孩子》 November 27, 2020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pZxVtQ
【台女第一人】專訪詩人李蘋芬:每次文學獎,都是女詩人看見我 https://ift.tt/3q5g1Ge 半寧布衣 專訪台灣女詩人李蘋芬,她講述了自己畢業後曾做過一年的高中國文老師,之後投身入學術圈,這些經驗帶給她什麼啟發? (上集:【台女第一人】專訪詩人李蘋芬:我擁有的很有限,慶幸我還有詩) 研究所畢業之後,蘋芬花了一整年的時間擔任高中國文老師,試圖碰撞出自己的可能性。 因為自己在高中時的挫折,她深知青少年時期的脆弱,因此用盡心力去看顧她的學生們。用一週的時間記住八十人的名字、每天醒來都在想今天要跟學生談什麼。 「我以為我是麥田捕手,結果丟失了自己。」 時數對於高中老師而言是一個巨大的牢籠,她總費心思量在有限的時間、特定的篇章裡,怎麼盡義務又發揮自己的所長,同時又不拋棄那些還沒跟上的學生。她苦笑地回憶,那一年的時間,她沒有時間關心自己,文學和創作退到很後面的序列,連閱讀都是奢侈。 然而作為一個詩人,蘋芬仍然努力想為學生多帶來一些什麼。「比如作文,我盡量不選常見的命題式作文,我要學生去處理、辯論、思考一些社會議題,像是死刑存廢。」 蘋芬認真地說,文學不是空中樓閣、不是軟綿綿的堆砌辭藻,文字可以充滿力量、去應對這個世界。「對文字能做到的事,我有更多的期待。」她堅定地說。 一年的教學經驗,蘋芬收穫了最珍貴的禮物:班上一個立志唸三類的小女生,在上完她的國文課之後,決定轉到一類組,想做一個律師。這是「死刑存廢」作文種在學生心中的種子。 帶著這份美好的收穫,她拒絕了一個在縣市第一志願高中代理的機會,選擇回到學院的懷抱。 「我想長久和文學為伴,跟自己相處,有時間自我觀照。學院可能是比較適合我的環境。」到高中教書或投身不可知的學術界是一個生命轉彎的地方,但為了維護小小卻強韌的詩心,這決定她一做下兩年,未曾後悔。 作為研究者,我不讓作者左右我的詩歌詮釋 作為一個詩人,進行詩歌研究,是什麼感覺?蘋芬誠實地說,寫詩和寫論文真的是兩回事。 「我的論文可以被輕易地辨認出,是一個詩人寫的。詩歌追求『不要順理成章』,論文卻需要縝密的邏輯。」蘋芬的指導教授,同時也是知名詩人唐捐老師,總是提醒著她要區分學術語言和詩歌的語言。 「老師覺得我的文字太濃縮、太精煉了,論文應該仰賴緊密扣合的一字一句,推出自己的論述。」不過,研究者的身份也不是對蘋芬沒有幫助:「我覺得研究的眼光會影響創作,跟沒有學術背景的創作者相比,我對於文體和技藝的操作更有自覺。」 10 月中,蘋芬受邀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與她的研究對象零雨同場談詩、讀詩。 「這次談的是零雨的《女兒組詩》,一共 10 首作品,談女性的側影。詩的最後,詩人說女性的處境『如此都完成了而已』,我覺得這看似若無其事的反高潮,背後有強悍的力度。」零雨當場並沒有認下「強悍的力度」這樣積極的評論,只說那是一種無奈的姿態。 不過蘋芬卻對「不同於作者的詮釋」泰然處之:「我不會因為作者自己的想法左右了我的觀點,因為詩具有多義性。」 除了在學院裡談詩歌創作,蘋芬也屢次受邀到台北詩歌節和其他大小的詩歌活動進行詩人對談。 「我覺得在學院裡和在文學性比較強的活動上談詩歌感覺很不一樣,『個人性』的凸顯程度非常不同。比方說在中研院的座談就可以比較聚焦在『詩歌的技藝』,這是平常的場合很難聊的,但在學術場合大家可以就某一句詩行、詩歌節奏、口氣、訊息量的疏密進行很細膩的分梳。」 而在推廣詩歌的對談裡,則講求創作者更多的個人揭露、經驗談。一次,追著聽了兩場蘋芬對談的聽眾過來興奮地說「第二次聽得比較懂!」這讓蘋芬開始思考和比較,發現第二場她說了更多自己的故事: 「就詩歌而言,作者的故事更能夠幫助讀者把握內容,推廣文學不是只能講文學,故事其實是一種邀請外人加入這篇作品的方法。」 每次文學獎,都是女詩人看見我 從高中投身文學創作至今,不知不覺蘋芬已經在詩壇待了多年。我問蘋芬,在「台女第一人」書寫的年代,女詩人還是一個特殊群體,當代的女詩人在文壇中又是什麼處境? 「前幾天詩歌節對談,我們其實有討論過一個問題就是:『你讀詩的時候,分得出來這是男性還是女性的作品嗎?』在場三個女詩人全部都說:『我分得出來。』」 蘋芬說著苦笑:「感受世界的方式不一樣,這很基本,但不容模糊。好難用言語把它精確地表達出來。」蘋芬強調,她這樣說並不是想要把女性隔離為一個特殊的群體,而是因為性別之間的差異本來就存在。 這種差異放到權力結構下來看,更顯得明白清晰。蘋芬不諱言地說,文壇的權力結構依然是由男性組成的。 「這也不是我特別仇男。這是既定的事實,也有很多人講過啦。我很常遇到的事情是說,當我的作品進入比賽的機制、我必須要被評選、被比較的時候,通常拯救我或者看見我的,都是女詩人。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我就是好好寫我的詩,我什麼都沒做,但是⋯⋯我親身遇到這種狀況,數不清的次數。」 文學沒有絕對好與壞,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標準。蘋芬在詩歌評選的遭遇,有意無意間印證了她對「創作者性別」的觀察:男性和女性寫出來的詩真的存在差異,而那個差異會藏在看似客觀的文學審美底下,影響了什麼是好詩、誰是被褒揚的詩人。 圖片|作者提供 對此,蘋芬仍有她的堅持:「但我不會因此改變我的創作,我不喜歡在作品裡做太多刻意的東西。」 在陳秀喜的生命故事裡,我們看到她在創作以外,還對許多人有著鼓勵和提攜之功。而從蘋芬的親身經驗裡,我們看到一位女詩人要在主流的意見中被看見,需要多麼努力,而這種「被看見」,有時甚至仰賴著同為女詩人對女性關心的主題、形式、意象、技巧、韻律的喜好。 在過去許多成功女性所分享的故事裡,我們都能看女性作為群體互相支援和理解的重要性。 而在文學的場域,這種性別差異往往被包裹在看似客觀的文學鑑賞標準,我們必須要勇敢剝開審美標準裡複雜的內涵、看見藝術好尚和社會價值相互影響的結果,才能有機會破除曾經僵固而逐漸有望鬆動的權力結構。讓文學,成為所有人的文學。 (同場加映當江湖遇上詩詞 專訪《罪夢者》導演陳映蓉:我想喚回的,是文化感連結) 邀請讀者一起來讀的第一首詩 訪談最後,我邀請蘋芬為吾思的讀者介紹一首入門的詩作。她不假思索地推薦了小令的〈算幸運吧〉。 「他的詩不難懂,很生活化,不會一直關注在精神和形上。生活化的詩比較容易讓人進入。裡面的感官性很強,很容易抓住讀者的注意力!」蘋芬說。 把我的夢分一點給妳 泡沫細如碎雲帶核桃香氣 午後時光比穀物金黃 豪宅或憂鬱症都不夠平衡 算幸運吧我離開飢餓的敦煌 離開三鮮炒飯的蝦仁魷魚海參 牛肉餡餅是愛人的小舌怕燙 湯汁用後搖方式流淌 四點醒來的蛋餅 四點睡去的美術行 肩帶滑落於妳 空瓶站立於妳 還能如何更傷心地羞怯 冬日枯葉緊抓枝條翻飛 我緊抓妳 回家再說的每一吻落如麥浪傾身頻頻 ——小令〈算幸運吧〉 (延伸閱讀:小王子教會我們的成長練習:馴服不是強迫對方,而是真正接納對方) 從台灣第一位女詩人陳秀喜到當代的女詩人李蘋芬,我們看見詩歌的形式在轉變、性別的意識逐漸清晰。 女性不只寫灶台與育兒這些女性的社會責任,也不一定要在充滿荊棘的婚姻裡掙扎求生。 可是,女詩人書寫卻有一些共通點延續著:那或許是不一樣的身體帶來的生命經驗、那或許是日常裡偶然與社會的刻板印象和期待相撞,於是到了今天,女詩人的創作依舊值得提出來獨立的討論。 這樣的討論,既不是將女詩人從詩人的群體的抽出來、遺世而獨立,又不是泯滅女性從生理、心理和社會上感知到的差異,把詩歌與表現一律歸於個人。 從「台女第一人」到當代迴響,能與蘋芬這樣的敞開心扉的對話,能把性別作為一個議題自由的討論,真的也是「算幸運吧」。 November 27, 2020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q5g1Ge
【台女第一人】專訪詩人李蘋芬:我擁有的很有限,慶幸我還有詩 https://ift.tt/3meHXVH 半寧布衣 詩是什麼?這次讓我們來跟研究「女詩人」的女詩人李蘋芬,聊聊她心中的詩歌、性別與女性。 「台女第一人」企劃執行一年,談台女污名如何翻轉、談女性如何參與台灣史,時間線拉得遠遠,聚焦在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女性的披荊斬棘。 一年後,我們還想追問,台女第一人和當代人有關嗎?她們的汗與淚如何對現在的我們產生意義? 七月份「台女第一人」文學篇寫到台灣第一位女詩人陳秀喜,第一篇「台女第一人」的當代迴響則邀請到詩人李蘋芬。 兩年前,蘋芬拿下文化部詩的蓓蕾獎,獲得臺灣詩人流浪計畫,到日本去體驗生活、捕捉靈感。一年前,她得到國藝會出版補助,終於孵育出了第一本詩集《初醒如飛行》。讀蘋芬的詩,總覺得心底搔癢,有隱隱感觸,振翅欲飛。 蘋芬不僅寫詩,也是新詩研究者,她以女詩人零雨的詩歌研究獲得台大中文所碩士,目前則在政大中文所攻讀博士學位。 女詩人,研究女詩人的女詩人,值得請來聊聊她心中的詩歌、性別與女性。 圖片|李蘋芬臉書 詩是唯一能掌握的表達管道,很卑微卻很有力量 作為一位詩人,被人追問「詩是什麼」似乎是一個基本題。 畢竟詩歌清靈跳躍,意旨藏在字底,門外漢往往捕捉不住。蘋芬曾說,詩像容器,代表著不被侵擾的純粹。也曾說,幸好人生有裂痕,光才能照進來。 現在談詩歌,她說是一種「慶幸」,「慶幸我有詩,畢竟我擁有的很有限」。我問蘋芬,為什麼每次談到詩歌,彷彿暗示了一個不夠好的人生? 「不夠好的人生?」她沉吟著,重複了我的話。 「其實我能把握的很少,諸如命運、國家的變化非常非常宏大的東西。以前我會形容詩是容器,能承裝不被打擾的那些東西。但我現在不這麼想。我覺得我難得把握得住的、能讓我抵達想去的地方的,就是文字。」 蘋芬身上有很多顯而易見的優勢,高學歷、甜美的長相、充滿靈氣,像一首行走的詩歌。她卻說,外貌、學歷對她而言是一種「有負擔的認識」,那些都不是她的本質。再多關於外在條件的讚揚,對她來說,沒有一首詩來得具體可感。 「這聽起來很卑微,但其實很有力量。」她說:「因為我有文字,所以我可以表達,表達我的觀點、我的想法。不一定要影響別人,我覺得影響別人說得太遠、太過自信。至少在表達這件事上,我很有自信我可以做到。」 詩之於蘋芬而言,不僅是表達的載體,還是跳脫日常的憑藉: 「當我必須忙一些瑣碎的事物的時候,文學、藝術、電影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拯救。這種拯救可能不是什麼很具體的東西,卻是一種明確可感的力量。把我從瑣碎的紙團中拯救出來。」 脆弱的才女,因文學而變得強壯 在過往的訪談和實體文學對談中,蘋芬很少談及自己的生命經驗。 「我在《紐約時報》的書評上曾經讀過葛綠珂的詩評,其實葛綠珂早年是精神性厭食症。書評有一段我還蠻喜歡的,作者說葛綠珂很少在作品直接談自己的精神問題,她少數寫到的詩叫做 dedicaiton to hunger 。裡面有一句話很打動我:『女生的身體是一座墳墓,它會接受任何事物。』(because a woman’s body/ is a grave; it will accept/ anything. I remember......)。」 很少深掘再分享出來的生命經驗,在我們的對話中逐漸開啟。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葛綠珂的女體書寫如此打動蘋芬,起因是她高中時遇到的挑戰和思索。蘋芬高中唸的是女校,「那是個,怎麼說呢,又惡意、又純真的環境。」她回想著,那時她胖胖的,受困於同儕間各方面的比較,找不到人生的目標。 「小時候我質疑一切,讀書、上學、考試這些有什麼意義呢?我有時自顧自就會哭起來。」 這樣的挫折讓蘋芬開始厭學,拒絕上學但同時心裡又被社會上既定的日程拉扯著。她試著休學一年重整自己的步調,那段時間,文學是她唯一的支持。讓我想起了蘋芬的詩作〈太陽與檸檬——記一段在景美的日子〉(節錄): 一起姍姍而至的午休 日日洗臉,疊好鉛字 逃跑,紅字── 當公車鄰座只有陌生人 若牆也有眼睛 那是白和螞蟻── 而我亦是雪藏般 銘記了所有,日行動物 夜行淚水 ——〈太陽與檸檬——記一段在景美的日子〉(節錄) 圖片|作者提供 那時她寫小說、也寫散文,靠著文字的力量一點一點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進入大學,她更是整個人都浸到文學裡。在國文系裡,她悠遊自在,也因為文字上的敏銳靈巧而被人看見。 「我開始變得快樂,有信心去完成,作品也好、學業也好。」學業或美貌,對她而言是後天習得的才能,她慢慢蛻變成自己曾經嚮往過的樣子,印象中女校裡那些漂亮的同儕。 但內心深處她知道,真實的自己在哪裡,是那一個曾經脆弱早慧的少女,經由文學的滋養,逐漸變得強壯。 抵抗或想像,女性的生命課題是永恆的創作泉流 作為當代的女詩人,蘋芬的形象看起來和「台女第一人」的詩人陳秀喜相距甚遠。蘋芬專注於詩歌創作,詩裡往往有獨特的眼光和敏銳的觸覺,去體會作為一個女性、一個個體如何和世界碰撞。即使是寫愛情,也別出心裁: 一起把電影看完的日子 到底出現了 他予我新的練習 詞序倒轉,事物將美 日子把電影看完 練習一起倒轉事物的尋常 獨自划小舟載滿河流 往山的最深處—— ——〈一起看完電影的日子〉(節錄) 這樣的蘋芬距離陳秀喜詩歌裡那種強烈的妻子、母親形象、悲壯的時代性似乎有點遙遠,我問她,這些主題對於她以及其他當代的詩人和讀者而言依然具有意義嗎?「當然有,永遠都有。」蘋芬鏗鏘有力的回。 (你會喜歡:台女第一人|詩人陳秀喜:我的筆不畫眉也不塗唇,我寫美麗島) 「我覺得最最基本的就是身體的器官不一樣。妳要怎麼把身體的經驗和感知表現出來,唯有當我們身為女生的時候,這個身體以及它所賦予的生活方式,妳一定會有一些什麼感觸,和另外一種性別完全不一樣。」蘋芬說。 比方說,妳想不想結婚;比方說,妳想不想要生小孩? 「不論這些問題是妳設想過,或者妳想要抵抗的,恐懼的抵抗或完美的想像,都是因為它存在著可能性。只要它存在,就值得書寫。」 雖然陳秀喜的詩裡用了煮飯的「灶」、用了荊棘作為婚禮時的捧花,看起來是遙遠的生活經驗和感觸。但其實,時代變遷的過程中,形式變化了、女性所遭遇的困境本質卻沒有改變。 「我記得政大的康庭瑜教授曾經講過,某一年她決定回娘家過年的故事,到現在,此時此刻,回娘家過年這件事居然還要特別講欸。女人的選擇其實那麼少、那麼不自由。」 對蘋芬而言,從陳秀喜身處的年代到當代,詩歌的形式不同、面對的挑戰有異,但女性作為一種群體所必須面臨的處境仍然有相同的地方。 因為社會、因為生理,基於處境、基於身體感知,永遠有值得女性詩人用豐沛的文字能量去捕捉的議題。 「我覺得時代沒有變得那麼快欸,妳一定也很明瞭吧。看起來妳好像很自由了,女性好像聲量已經有點大了。但回到生活的現場,有很多事情還是在不經意的時候又會冒出來,讓妳有很強的自覺說:噢對我是一個女性欸,或者她是一個女性欸。所以她應該要、或者所以她不能夠怎樣怎樣。」 那麼,我們就一起努力,把它寫下來。 November 27, 2020 at 05: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meHXVH
月經尊嚴領先全球!蘇格蘭通過法案免費提供女性衛生用品 https://ift.tt/37fXHSb 香港01 蘇格蘭成為全球首個通過法案,於公共場所免費提供衛生用品給女性的國家,這對於女性權益是一大進步,而我們還有更多爭取權益之路要走! 文|梁凱怡 蘇格蘭議會 11 月 24 日一致通過《衛生用品(免費供應)蘇格蘭法案》(Period Products (Free Provision) Scotland Bill),於公共場所向女性提供免費的棉條和衛生棉,成為全球首個提供免費衛生用品的地區,解決「月經貧窮」(period poverty)的問題。 圖片|達志圖庫 根據法案,指定公共場所包括社區中心、青少年俱樂部和藥房將提供免費的棉條和衛生棉,每年開支達到 2,400 萬英鎊。2018 年,蘇格蘭已經開創先河,規定學校、學院和大學提供免費衛生用品,但立法將提供多一層保障。 法案通過之後,蘇格蘭各地政府將有法律義務確保「所有需要的人」都能免費獲得衛生用品。蘇格蘭的 32 個議會區將決定具體施行方式,主旨在於讓每一個需要的人,能夠以「相對容易」和「具有尊嚴」的方式取得不同種類的衛生用品。 蘇格蘭工黨議員倫農(Monica Lennon)自 2016 年起倡議解決女性的「月經貧窮」問題,並提出相關法案。她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法案通過更具有實質意義。她指,沒有人應該要擔心她們下一片衛生棉要從何來。 「月經貧窮」是指貧窮導致女性無法負擔衛生用品費用。 若以生理期平均每月五天計算,一名女性每月衛生棉或衛生棉條等產品的開支或達到 8 英鎊。 慈善團體蘇格蘭青年組織(Young Scot)針對逾 2000 人的調查發現,蘇格蘭學校、學院和大學每四人就有一人難以取得衛生用品。另有調查發現,英國約 10% 女性無法負擔衛生用品,15% 負擔困難,19% 因為金錢因素不得不改用較低廉的不合適產品。 為了解決「月經貧窮」問題,英國 2001 年將衛生用品的消費稅(VAT)下調至 5%,但歐盟禁止英國完全取消或進一步下調被稱為「月經稅」的衛生用品消費稅。 英國政府過去五年將課徵的「月經稅」投入基金,協助女性組織與慈善機構。超級市場樂購(Tesco)2017 年將衛生用品的售價下調 5%,抵消消費稅。隨英國即將脫歐,課徵「月經稅」方面將取得自主權。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國際」:蘇格蘭通過法案免費提供女性衛生用品 開創全球先河 November 27, 2020 at 04: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7fXHSb
你的匱乏感,會讓自己把童年缺憾彌補在孩子身上 https://ift.tt/3mdtRDY EliteBook 童年的遺憾,讓你想彌補在孩子、伴侶身上,以為這樣就能拯救自己的內心。但最需要被彌補的其實是自己,不妨往內看試著從「受害者」的角色掙脫,好好照顧自己的心。 匱乏感是一種失落的感覺,自認從小什麼都得不到,長大後就從身邊找到付出的對象,不斷地滿足對方。 但是,受饋者常把這一切當作理所當然,日子久了,雙方在相處上的對立就會逐步浮現,帶有匱乏感的人才驚覺自己似乎錯得離譜了。 圓滿的獨生女上了國中後,母女戰爭越演越烈,她百思不得其解,於是來找我諮詢。圓滿生長在父母忙著做生意又為錢爭吵不休的家庭,父母因為忙碌,沒空和孩子親密互動;因為吵架,也沒有心聆聽她的感受。 (你會喜歡:「我不是你的附屬品」控制型父母下,急著想「長大」的孩子) 「我的家境比同學好許多,但我的內心很空虛。放學是外公或外婆來接,假日由念大學的小阿姨來陪;晚上,有時只有我一人在家,實在覺得太孤單時,我會站在大門前,眼巴巴苦等爸媽回來,但他們通常都在我睡了才到家。好幾次深夜,我被他們吵架的聲音嚇醒,聽到他們鬧到要離婚,我就躲在被窩裡一直流眼淚。」 圓滿說她的名字是一個諷刺,應該改名為「空虛」。她早早就下定決心,將來有了自己的孩子,必定全天候陪伴,也要儘量滿足孩子,要學什麼、買什麼、去哪裡,她都會無條件答應。 圓滿在婚前有兩位追求者,但她寧可捨棄心靈契合度高的男人,選擇經濟寬裕的那位,因為她看出這樣往後人生不但不愁吃穿,還可以給孩子最良好的教育,自己也不用工作,能夠二十四小時貼身守護孩子。 愛情和麵包之間,圓滿選擇了後者,婚後的物質生活確實優渥,獨生女貝貝也得到全然的呵護。 她自信給了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妳換這套衣服吧!媽媽覺得比較適合妳。」、「聽媽媽的話,妳應該去補數學。」、「妳不要老愛去同學家,萬一⋯⋯」每回貝貝開口要求「媽媽,我要⋯⋯」、「媽媽,我想⋯⋯」,話還沒說完,圓滿就立刻插嘴道:「我已經安排⋯⋯」、「我已經訂好⋯⋯」。 沒想到,她的設想、關照,女兒卻視為阻礙、負擔。 圖片|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有一次,貝貝氣呼呼地抗議說:「媽媽,妳可不可以不要這樣?我都還沒想清楚,妳就幫我先處理好了,我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妳沒發現嗎?」圓滿只當孩子亂發脾氣,還責備女兒不知好歹。直到圓滿在諮商中釐清母女關係時,才終於承認──這些年來,她渴望提升女兒的能力和幸福感,卻不如期待,女兒不但不知感激,反而常怪罪她。 貝貝常說:「我是同學中能力最差的,不會自己搭公車,不會上圖書館借書,不敢一個人到超市買東西。」圓滿不解地問我:「我明明是想幫女兒強化能力,考前有複習,假日有陪伴,怎麼反而說我弱化了她?」 (同場加映:別低估孩子的判斷力,和孩子商量,更會看見他們成長) 個人潛意識的恐懼──不想孩子感到匱乏而不斷給予 一個人如果內在有個無底洞,不管怎麼填補也不會滿足,還容易誤會孩子也有個無底洞需要爸媽不停地給予,殊不知補給孩子的只是大人需要的,卻不見得是孩子想要的。 傻傻接受的孩子,長大成人後仍會繼續不停索取,成了家中的負擔;及早知道反抗的孩子,會拒絕爸媽自以為是的付出,反而能拯救自己,也有機會讓爸媽及時踩煞車。 許多童年有過匱乏經驗的大人,潛意識儲存著害怕被忽略的恐懼,年紀尚小時,不會溝通,也不懂爭取應得的注意,這份恐懼便日漸內化成一個虛假的巨人;長大成人後,就自認可以透過「給予」、「餵養」類似的弱者,來補償童年缺憾。針對這樣的狀況,劃清界限非常重要。 兒女是獨立個體,他們因為先天氣質的差異,需要不同的教養方式;而父母在童年的不滿足則要透過自我成長來彌補,向兒女取暖只會模糊焦點。 圓滿聽懂我的建議後,意味深長地說:「以前,我的爸媽為我做得太少;現在,我為女兒是做得太多了。難怪我老公常唸我──放手讓女兒成長,她才更會照顧自己。」 成長筆記──理解上一代的無能為力 圓滿的童年缺乏親情,讓她產生匱乏的感受,她必須先看清這點,並從「受害者」的角色掙脫。 圓滿不妨找時間請教父母: ①當年父母日以繼夜地工作,是因為社會壓力,還是受家庭環境影響? ②童年時,她聽到父母夜半爭吵總是驚恐萬分,如今,自己也有了家庭,不妨聽聽父母對婚姻、伴侶的看法。 這不是為了解決上一代的問題,而是理解他們各自的困境,以逐漸淡化自己童年的匱乏感。當然,若有機會在團體中分享,也會是一個絕佳的成長途徑。 總之,女兒渴望做自己,期待自我強化,媽媽就要留給她摸索、學習的空間,不要太靠近,才能讓親子關係更上一層樓。 (延伸閱讀:心理學影評《逃》:過度控制的家庭,該如何維持界線?) 本文摘自吳娟瑜的《毒親教養:在不知覺中當了有毒的父母嗎?吳娟瑜教你停止複製創傷!超越內在恐懼,正確教養孩子》。由出色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毒親教養:在不知覺中當了有毒的父母嗎?吳娟瑜教你停止複製創傷!超越內在恐懼,正確教養孩子》 November 27, 2020 at 03: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mdtRDY
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
消失的素顏權:一旦開始化妝,就只能基於禮儀繼續化下去? https://ift.tt/33nT0V4 小妮子 女性被期待「上妝」才能「見人」,這種不合理的社會要求,激起日本與韓國的女性發起社會運動,要回女性的「素顏權」,那我們台灣呢? 記得第一次學化妝,像是小孩第一次拿起寫字,連輕重都無法掌握,趕快找起美妝部落客的文章影片,隨著越化越順利,日常也就習慣帶妝。 但似乎有些走火入魔,有一陣子完全無法以素顏示人,從早到晚都帶著妝容,要外出時一定得起了大早提前半小時至一小時,展開隆重的日常化妝儀式。當然,晚上回到家再忙再累都要花上時間卸妝,深怕一點殘妝髒污讓皮膚的狀態每況愈下。 但我沒想過的是,這一切卻成為難以撕下的標籤。 記得以前的經驗,化妝這件事情真的讓人很困擾,遇過一位伴侶,因為化了妝有些嫌棄,對方說:「為什麼要化妝呢?不化妝比較好看。」 後來又有一回,遇到一位異性伴侶,曾經自以為地去臆測對方應該也不喜歡化妝,因為對方家中的女性親人從頭到尾都是素顏的狀態,沒有刻意保養或是使用化妝品,因此我在一段時間內刻意素顏,或是盡量嘗試所謂的「裸妝」。 然而,事情卻不是我想的如此。 記得那是一個溫暖和煦的週末下午,跟伴侶相約去外頭走走,平日上班頂著妝容,那天不知道哪來的興致決定化個淡妝,擦上薄薄粉底便輕輕鬆鬆出門去,那天一切的互動都非常良好,也就沒有特別在意皮囊上的事情。 結束一日行程開開心心到家以後,我卻收到一則訊息,對方詢問我關於近日走向素顏一事,拐彎抹角地表達出對於日後妝容的期待,希望還是上點妝: 「原來化妝已經成為我不可怠慢的責任?」 圖片|Photo by saskia fairfull on Unsplash 有一陣子工作遇上忙季,有一回一位其他公司的合作夥伴偶然看到我,也提醒我:「發上網路的照片還是應該化妝一下,不然好犧牲啊」 甚至說出不化妝根本是在扮醜娛樂大眾,眼見到我一臉尷尬,連忙補上:「但氣質不失啦!」語畢,結束這場讓人難堪的對話。 記得小時候,媽媽總說小小年紀不要用化妝品,對皮膚不好,長大以後卻成為一種責任,有時候想要讓皮膚休息,卻會遭到質疑。 觀察身邊不少女性,許多人日常便是維持素顏狀態,皮膚狀態都還算不錯,即便有時候熬夜或是健康狀況不佳,黑眼圈、痘痘顯而易見,但那就是身體最自然的反應罷了。 想要讓氣色好些,的確調整作息、多注意身體健康、多喝水、少吃炸物,遵守這些老生常談的保養之道便是了,但這不就是最自然的臉部狀態嗎,怎麼反而學會化妝以後就沒有素顏權了? (同場加映:長時間戴口罩,臉上開始冒痘?皮膚科醫師這樣建議你) 期待不該被建立在任何身體形象上 明明是我們的身體,但從工作場合、伴侶、家人都對於你有不同甚至是相反的期待,有人會說,選擇不用化妝的工作和不在意素顏與否的伴侶就好了,這些都是自己選的。 不過仔細想想,如果一份工作從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各方面,整體都相當滿意之下,卻因為需要每天化妝而選擇放棄似乎也不太理性。 與伴侶的關係,如果一切都相處融洽,只是有一天發現對方沒那麼喜歡素顏,也只是順應一下,不至於因此就想跟對方分手;但事實上,這件事完全可以列為工作、伴侶選擇的考量,為什麼呢?因為這便是不合理的外貌約束規範,以及不能接受或愛真實的對方。 無視這樣的行為,明明知道不舒服卻只是默默承受,將委屈往肚子裡吞,消極的態度對待,無形中女性化妝這件事的合理性又再被強化了,標籤更是難以撕去。 (延伸閱讀:阿德勒勇氣哲學:讓別人任意貼你標籤,是在阻擋你認識自己) 相信不少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感觸,素顏被看到的就是真實的身體健康狀態,然而一旦開始化妝,又是另一個深淵:「你用這個顏色不適合」「你是不是又脫妝了」「你的粉好像有一點浮」工作場合上狼狽不堪,但我還要瞻前顧後地擔心妝是不是呈現最佳狀態。 「反正年輕女生就是要端端正正的」時至今日都還存在這樣的刻板印象,真實地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期待不該被建立在身體形象上的。 如果你沒有遇過這些矛盾,那你應該非常幸運,在台灣的我實實在在遇到這樣的親身經驗,女性的外表成為一種應該的責任,日本、韓國也更不用說,之前也曾經為此大肆發起社群運動。 從日本 #KuToo 到韓國 #Escape the corset 例如,高跟鞋被視為女性展現禮貌的社會標籤,卻長期對工作中的女性帶來身體傷害。 之前日本模特兒石川優實以類似反性騷運動「#MeToo」推起「#KuToo」標籤,要求日本政府禁止公司強制規定女員工穿高跟鞋上班,並提倡廢止女性在工作場合必須穿高跟鞋的文化。 另外,社會對化妝呈現美貌的期待成為女性束縛,去年在韓國社群則引發 #Escape the corset 運動,在社群媒體發表打破化妝品及素顏的照片,不再被化妝品束縛。 但好像還是不夠。或許我們都應該對此更有意識,而不是盲目地讓「社會期待的美」成為「自我價值」,美應該是自己最舒服的方式。 (你會喜歡:從 #MeToo 到「素顏革命」,韓國打破沉默的性別運動進行式) 當美成為一種負擔,我們追求的美還是美嗎? 化妝是自我展現的一種方式,追求美是一種個人化的選擇,但也的確會受到外在的環境影響,隨著使用社群的年齡越來越小,這樣的影響範圍當然也就更大,當然除了身體也包含心理層面。 之前有個研究,當女性在社群媒體上觀看那些外觀理想的女性照片,是否會對自己身體形象和情緒產生負面影響。答案是會的。 受試的女大學生看到不化妝的女性照片,還有女性化妝的照片或與外觀無關的旅行照片。了解參與者對上述照片的狀態、外觀滿意度以及觀看前後的情緒,看完後是否會具有想改變臉部,頭髮、皮膚方面的渴望。 結果顯示,觀看化妝的受試者對其外觀不太滿意,並在接觸這些照片後更有動力改善臉部、頭髮和皮膚各個方面狀況。而至於觀看素顏照片觀看的受試者在身體形象或情緒幾乎沒有影響。素顏的自拍可以減少理想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想用自己的身體進行自我表達是很自然的,但不應該將自己的自我價值建立在外觀上,認為自然容貌在社會上是不可接受的,努力學習化妝改善外表就是應該的。 如果你因為化妝曾經讓你感到矛盾,又或是為了購買更多化妝品、保養品犧牲自己的荷包,化妝本是一種個人風格的展現方式,而當臉上塗抹化學產品時,更要謹慎地對待肌膚。 美是舒服、自然,建立在個人上的。面對他人的評價和質疑,請勇敢地告訴自己,不需要為了他人的話語感到愧疚,身體是你的,好好對待跟著你一輩子的它們。今天想要舒舒服服維持自然地休養皮膚,還是想為自己增添一點氣色,由自己決定。 November 27, 2020 at 01: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3nT0V4
「我們就像床底下的夜壺,客人需要時提起來用一下。」性工作者真實心聲 https://ift.tt/39jIQZF 三采文化 女公關也在等待自己的良緣,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會成為性工作者,其實包含自己的夢想與人生寄託⋯⋯ 涼圓說,在她當按摩小姐的那些年,常常忘記今夕是何年。 替客人打手槍的當下,她總是腦袋放空,十七、十八歲的生活片段就會閃現出來。「我明明穿著學生制服在看小說、看漫畫,怎麼會來到這個地方,手上還握著男人的懶覺啊?」 完事後,客人聊起自己接到大單、升官、換跑道、結婚生子、買車買房,才會倏地喚起她的時間感,以及「人生待辦事項清單」漏了哪些勾勾。 從按摩小姐轉職當幹部助理,最大的不同就是做小姐時很自由,要嗆白目客人、發懶請假還是喊退牌下班,只取決於自個兒心情爽或不爽,當幹部助理就不能這樣恣意妄為。 但兩者還是有共同點的。 做小姐還是做幹部都一樣,不會被尊重,就像床底下的夜壺,客人需要時才提起來用一下。 (延伸閱讀:女性沒錢還能賣身?你知道性工作者的薪水剝削嗎) 至今尚未尋覓到良緣的涼圓,對於從職場裡或是客戶中找對象完全斷念,下班後她寧可翻著 BL 男男愛情故事露出姨母笑,她的同行們也酷愛各式各樣的言情作品。身在慾海中沉浮,內心就更嚮往白馬王子,盼望著橫空出世的解救者將自己帶往童話中的城堡。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依附另一個人也無法擺脫對未來的焦慮。一名約我去逛華山、看獨立書店的小姐,從書架上拿起《低端人口》這本書,下了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註腳:「我們身為天龍國的低端人口,遲早要被現實悶死,那幹嘛不幻想到最後一刻?而且幻想已經是最廉價的娛樂了。」 朋友聽到這段故事,把重點畫在「華山」與「獨立書店」上。 「小姐竟然是文青?」為什麼小姐不可以是文青呢?撇開性工作與其職場是否合法,八大人更難挨的是無所不在的異樣眼光。 即便好幾位受訪者與我談話時態度坦蕩,但他們也懂得看風向,甚至直接承認自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有時候花力氣解釋不如掩飾,會做八大總是有苦衷,其中也包含自己的夢想與人生寄託。 有了錢,再追夢? 想買房、想開店、想學才藝、想出國留學、想整形變漂亮、想讓家人過好日子、想提升自己的社會階級,或者是想要趕快清償欠債不再被錢追著跑的人們,來到八大行業拚一個財富自由。 在二〇一六年秋季,網路上出現一支爆紅的微電影,內容是深夜下班回到賃居套房的女主角,一邊整理帳單與應付房東的催繳簡訊,一邊吃著泡麵獨白:「我就是和你一樣的小資女孩,如果每天只能看著月亮下班,如果肩上的重擔看不見盡頭,如果笑容是我臉上的奢侈品,這樣的人生,夢想對我來說連起點都看不見。」 在窘迫的現實條件下,女主角在網路上發現一位可靠的酒店經紀人,於是去找他面談、請他幫忙規劃——原來,這是一支酒店經紀公司拍攝的微電影,呼告有經濟壓力的女孩不要害怕跨出這一步。 「曾經,我以為我是一個不配擁有夢想的人,但到了這邊我卻發現,今天的我給了自己一個機會,讓全新的人生來到我面前。」 影片中並沒有帶到女主角如何征戰酒國,時序直接切換到她上了岸、如願成為婚紗設計師的那一刻。「現在的我實現了夢想,因為我一直都知道,那裡只是我的起點,絕不是終點。」 當年這支影片會引爆討論,除了簡明的情節和高質感的拍攝製作令網友驚嘆,也有質疑聲浪指出影片迴避了八大工作的職業風險,片中的女主角逐夢成功,現實中有幾個人能複製? (延伸閱讀:《做工的人》:就是因為生活沒有希望,我們才緊咬著夢想不放) 唸書、創業、學習技能也講究時效性,等到「做八大變有錢」,還回得去嗎?又該賺到多少數目,才算得上是有錢且夠格追求夢想呢? 圖片|Photo by Dương Trần Quốc on Unsplash 八大的職場中,大家不時耳語某前輩最風光時有幾棟房子、幾輛車子、一晚轉了幾檯、現領的鈔票厚達幾公分。然而存到那樣的家底,何苦再來賣笑賣身賣命? 不外是以為永遠能賺順風財,大肆揮霍投資失利又賠光了,所以資深的小姐會告誡交情好的年輕妹妹說:「做這行吃青春飯的,要多做善事積陰德,不然留不住錢。」 行善從拜拜、布施、捐棺、做法會、領養第三世界兒童、照顧流浪貓狗到參加公民運動不一而足,在凡人無法掌控的陰德值換匯機制下,不少八大人只祈求年老色衰時仍有退路,例如轉職當店家行政、經紀人或是退居後場趴客的幹部。畢竟世界和人心的改變太難捉摸,一覺醒來仍要打卡上班反而讓人定了神。 在八大,俯拾即是各種悲催與無奈,也令人好奇,從事這一行難道只有辛酸,沒有溫馨的故事可以說?只能是權宜之計,難道不能是終身職志嗎? (同場加映:專訪《性感槍手》陶曉嫚:性工作賣笑、賣身,更是一份賣命的工作) 本文摘自陶曉嫚的《我拿青春換明天:八大行業職場說明書,慾海求生的人物群像》。由三采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我拿青春換明天:八大行業職場說明書,慾海求生的人物群像》 November 27, 2020 at 12: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9jIQZF
2020 韓劇最佳螢幕情侶 Top 5 出爐,韓國國民心中的情侶第一名是? https://ift.tt/2V8y6Fa Bella.tw儂儂 韓國舉辦 2020 最佳螢幕情侶檔票選活動,你最喜歡的螢幕情侶有沒有在票選的前五名裡面?每一對的甜蜜感都讓人血糖升高,小鹿亂撞! 韓劇的致勝關鍵,就是男、女主角互動是否甜蜜自然,韓國業界最近舉辦 2020 最佳螢幕情侶檔票選活動,要演出熱戀速配「CP 感」可是和演技無關,一切都要取自演員們的火花和化學效應。 而讓人意外的是,大家最愛的《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金秀賢、徐睿知竟然僅排第二名,快來看看冠軍是哪對 CP 能把他們比下去吧! Top 5:《那個男人的記憶法》金東旭、文佳煐 圖片|naver 《與神同行》金東旭與 23 歲的韓國女星文佳煐搭檔,兩人在《那個男人的記憶法》克服「超憶症」以及 13 歲的鴻溝,扮演一年 365 天記得全部事項的男主播和忘記痛苦記憶的一線女星,化身「記憶 CP」,高顏值組合甜蜜又速配,獲選入榜 Top 5 絲毫不意外呀! (同場加映:為你挑片|《與神同行:最終審判》天堂或地獄,是你的決定) Top 4:《Hyena:富豪辯護人》金惠秀、朱智勛 圖片|twitter 50 歲韓國影后金惠秀,以及 38 歲的長腿男神朱智勛儘管整整相差 12 歲,卻絲毫無損兩人在《Hyena:富豪辯護人》的強大火花! 第一集就打破韓劇「第八集接吻定律」來場熱吻,首播就突破 10% 的收視率,這對成人式的戀愛不同於以往浪漫偶像的小情小愛,用炙熱戀情強攻觀眾的心。 Top 3:《結過一次了》李相二、李礎熙 圖片|犬系戀人/雖然我知道/第五列/驚奇的傳聞/奇怪的她-FB 《結過一次了》李相二、李礎熙這對 CP 走的是清新戀愛路線,其中經典的一幕就是李相二送李礎熙前往考場,拉著對方的小手,相視而笑的模樣甜暈粉絲,還有男方跪在地上替女方繫上鞋帶更是貼心指數飆升。 生活感的戀愛氛圍營造相當成功,是 2020 年觀眾心目中最佳的超幸福小情侶。 Top 2:《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金秀賢、徐睿知 圖片|twitter 什麼!《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金秀賢、徐睿知這對「高顏值小臉組合」才排第二名! 不管是深情對望、親自餵食、傲嬌撒嬌,或者背後式咆哮告白都讓粉絲心花開,尤其是結局的火辣激吻和羞滾床單更是讓人深陷「精神病 CP」的魅力當中呀! (推薦閱讀:「世界很糟糕,但你能給自己溫柔」《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為什麼你該抱抱自己?) Top1:《愛的迫降》玄彬、孫藝珍 圖片|yule.yjcf360 第一名結果公布!真的讓其他韓劇都望其項背了,《愛的迫降》玄彬、孫藝珍互動真的讓人高呼超甜! 下雪之吻、38 度線離別之吻、病房之吻和重逢之吻,經典橋段讓人看不膩,親到導演捨不得喊卡,就連粉絲也入戲到戲外,紛紛敲碗男、女神趕快在一起,玄彬、孫藝珍獲選 2020 最佳韓劇情侶檔 NO.1 真是實至名歸! (你會喜歡:《愛的迫降》安撫創傷的五句話:「你往後的生日,都會是好日子」) 【本文由 Bella.tw 儂儂 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12對韓劇「最不搭CP組合」!李敏鎬霸氣回最想合作金高銀,這對相差20歲網直呼:太像母子! 延伸閱讀:被催婚變假結婚?金東旭、高聖熙爆笑主演韓國電影《怎麼就,結婚了》 延伸閱讀:徐睿知《後宮的男人們》變身霸氣女皇!朱智勳成為「後宮佳麗」,是武則天翻版? November 27, 2020 at 11: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V8y6Fa
2020 台灣國片排行榜冠軍 Top 8,冠軍無懸念是這一部! https://ift.tt/33mwHzg Bella.tw儂儂 2020 年國片票房前八名,每部電影都有各自的獨特魅力,用不同的角度捕獲粉絲的心!這八片裡面,有幾片你已經看過了呢?附註:榮獲兩項金馬獎的《孤味》年底才上映,因此不在本文的統計範圍內。 2020 年國片百花齊放,從金馬入圍名單就可見各部電影的實力,不過想要叫好又叫座,還是得現實地看一看數字表現才行,《馗降:粽邪 2》異軍突起以 7100 萬穩坐今年國片第三名,《可不可以剛好你也喜歡我》上映不到三個月就收穫 7800 萬成為第二名,而今年的冠軍大家都猜到了嗎?快跟著儂編一起來揭曉! Top 8:《消失的情人節》2200 萬元 圖片|消失的情人節-FB 陳玉勳導演醞釀 20 年才出手的《消失的情人節》在嘉義東石取景,展現特有的夕陽海岸風光,描述急性子女主角遇上慢郎中男主角擦出愛火的奇異愛情故事,電影不灑狗血,儘管帶有老派的浪漫溫度,卻帶有創新奇幻因子,讓觀眾感到心頭溫暖又療癒。 《消失的情人節》雖然在全台僅寫下 2200 萬元票房,卻在本屆金馬一舉入圍 11 項提名,聲勢不容小覷! (同場加映:金馬 57 得獎金句|陳淑芳:只要你們記得,哪怕是一句話,我都會演下去) Top 7:《無聲》3500 萬元 圖片|CATCHPLAY 將 2011 年真實案例班上大螢幕,《無聲》被譽為是「台版《熔爐》」,電影從社會案件作為出發點,讓觀眾進一步瞭解事件的原委。 柯貞年導演以《天黑請閉眼》中的懸疑暗黑風格走紅全台,這次端出「不能說的遊戲」,帶有驚悚警世意味,讓觀眾不寒而慄之餘,感到悲憤和痛心。 (推薦閱讀:從「沉默」到「無聲」,南部某特教學校的那些老師,後來怎麼了?) 今年 20 歲的女主角陳姸霏入圍本屆金馬獎,最被看好奪下最佳新人獎,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陳昊森擠身兩大熱門人選,各有一票擁護者。 Top 6:《怪胎》4500 萬元 圖片|牽猴子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身為台灣第一部使用 iPhone 4K 拍攝的劇情長片,導演廖明毅的功力可說是值得讚許,他身兼導演、編劇、攝影和剪接,力邀林柏宏和謝欣穎,兩大金馬肯定的紅星,成就以「強迫症」為題的愛情狂想曲。 《怪胎》新奇可愛的劇情和獨特視角的攝影風格,在市場上獲得成功,全台收穫 4500 萬元。在愛情的世界裡,或許人人都是怪胎。 (你會喜歡:電影《怪胎》:遇上只你懂的神經病,就別輕易放手) Top 5:《打噴嚏》4700 萬元 圖片|打噴嚏-Facebook 改編自臺灣作家九把刀的小說《打噴嚏》,受到柯震東事件和新冠肺炎影響,整整延宕 6 年才在台灣上映,柯震東在電影當中飾演屢戰屢敗的拳手,和林依晨大談炙熱愛戀。 柯震東以其一貫的青春純愛路線在國片市場獲得 4700 萬的好成績,首映會時落下男兒淚哽咽哭泣:「因為看到大家為你努力的東西鼓掌,所以情緒激動」,短暫闊別影壇還能有如此佳績,是觀眾予以他的最佳肯定。 Top 4:《女鬼橋》5800 萬元 圖片|女鬼橋-FB 改編自東海大學恐怖校園傳說的電影《女鬼橋》,請來新生代演員詹宛儒、張寗、林哲熹、嚴正嵐、葛丞、謝毅宏、孟耿如領銜主演,從 2012 年、2016 年和 2020 年三條故事主線同時進行,增添了原本故事的精采度和可看度。 錯縱、緊湊的劇情架構成就電影亮點和完整的驚悚度,電影 2 月底上映,全台收穫 5800 萬元票房,6 月於 Netflix 上架再次引發一陣熱潮。 (同場加映:嚇得你腦袋一片空白,推理又燒你腦 恐怖片《女鬼橋》你敢挑戰嗎?) Top 3:《馗降:粽邪 2》7100 萬元 圖片|華影國際 根據台灣送肉粽民間習俗改編的《粽邪》又回來了!搭配鬼月播映話題十足,一上映就開出漂亮紅盤,續集電影再度結合民間傳說「椅仔姑」,讓接地氣的鄉野奇談恐怖更上一層樓。 「金馬影帝」李康生親身上陣,搏命演出祭吊煞,拍攝現場也傳出不少靈異事件,神鬼對峙是全片的高潮所在,最終以 7100 萬元票房,成為 2020 年國片排行榜中的第三名。 Top 2:《可不可以,剛好你也喜歡我》7800 萬元 圖片|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FB 改編自百萬人氣作家肆一的同名暢銷散文,《可不可以,剛好你也喜歡我》一上映就引發話題,文壇的影響力加上可不可熟成紅茶聯手助攻,無疑是做了最好宣傳,殺出 7800 萬元的熱血票房。 電影卡司方面除了陳妤、曹佑寧、林映唯表現新世代的感情觀之外,還有楊謹華、黃健瑋、李杏詮釋大人的成熟愛情,猶如一場電影版的華麗偶像劇,在港台掀起一波觀影熱潮。 (延伸閱讀:《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你的愛並不卑微,要永遠記住這點) Top 1:《刻在你心底的名字》8900 萬元 圖片|氧氣電影 曾敬驊和陳昊森領銜主演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以 8900 萬穩坐 2020 台灣國片排行榜冠軍,彷彿讓人看見當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全台總票房 12 億的榮光。 (你會喜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張家漢與王柏德:一輩子太長,我捨不得你陪我心傷) 成功的因素無外乎兩大演員的獨特魅力,盧廣仲演唱的同名主題曲的音樂魅力擴張也是其二,描述台灣解嚴年代壓抑清新,卻又銘心刻骨的男男初戀成就其三,三大優勢成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打趴其他國片,獨占鰲頭真的是毫無懸念呀! 【本文由Bella.tw儂儂 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延伸閱讀:《親愛的房客》莫子儀金馬大熱門!私下享受孤獨、也是重度失眠患者,打拼24年終於出頭 延伸閱讀:圍棋女神黑嘉嘉登場!劉冠廷、大霈《消失的情人節》,打造秋天最奇幻愛情喜劇 延伸閱讀:《無聲》劉子銓公認金馬獎最大遺珠!手語苦練3個月,17歲登國片男主角,原來有個星爸! November 27, 2020 at 10: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3mwHzg
「聯考完那年夏天,我在MTV包廂被強暴」筋肉媽媽自白:挫折讓我堅強,堅強使我快樂 https://ift.tt/37bEn8v 筋肉媽媽 No means no,當女孩被強行對待,發生了我們都始料未及的傷害,你無需對這樣的傷害感到自責,也無需因此而感到自卑。 筋肉媽媽說:「我堅強,不代表其他人(堅強)。」因此我們更需要深深擁抱彼此,告訴你:親愛的,那絕對不是你的錯。 文|筋肉媽媽 2020 年 11 月 24 日,人稱「筋肉媽媽」的 Melody 在個人的 IG 帳號分享了被網友意淫的經過,在得知自己遭欺騙的瞬間,過往那些不堪的回憶突然湧現。 這個世界總在我們不經意時吐露惡意,筋肉媽媽回憶這一路走來與自我和解、對話到勇敢站出來發聲的過程,她認為自己的堅強只是少數,還有更多的女孩仍在傷害中自責,在烏黑的陰霾指責自己的不完美⋯⋯ 他惡意的侵犯我的身體,但我總覺得「是我錯了」? 今天發了一件事,即使自認身經百戰心性堅強,也難免出現了「天啊,我覺得好噁心!我怎麼會讓這種噁心事發生」的自責感。 是這樣的,最近因為開始為了職業卡健美賽事準備,開始努力增進臀腿圍度,每週臀腿變化照片記錄會發在動態。 有一個人私密我,看名字感覺是女孩,照片用的是張牛皮筆記本的照片,還有點文青的感覺。他私訊說:「筋肉媽媽你的照片真的好激勵我!你能不能把動態的照片發給我,或者你可以不上字再發一次動態嗎?因為我想把他們當成手機桌布,用來激勵自己!」 我不疑有他,我自以為是個想要努力健身的女孩,想要照片激勵自己好好運動,所以我把臀腿圍紀錄照片發給了他(就是週末動態出來過的,是我背面,穿巴西褲的照片)。 他一直道謝,還發來一張照片,用那照片當桌面,說他會好好努力! 第二天開始變怪了,這人又私訊了,這次說:我覺得真的好激勵我!你能不能把你的私藏照片都發給我啊?我想更努力!(這時候我開始覺得怪怪的,於是忽略了他的訊息) 幾個小時以後,手機推播出現了他傳我私訊的訊息,推播出現了「太性感了!」「我不行了!」「我射了」的字眼。 於是我點進社群軟件,把他封鎖刪除了。 看到那些字眼時,我很震驚,發現自己被騙了,覺得自己非常愚蠢;想到他噁心的行為我還笨到發照片給他私藏,我很惱怒自己沒有警戒之心,甚至覺得自己是否不該再繼續在動態發自己的體態變化紀錄。 但時同時,我認知到,自己犯了跟 20 年前一樣的錯! 那個錯,就是我把別人的錯歸諸在自己身上,甚至檢討自己! 這個人的偽裝與行為都充滿了噁心與偏差,但那是他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我唯一該學到的教訓,就是多點警戒心。 圖片|回家吧 (延伸閱讀:專訪筋肉媽媽:婚姻出軌時,我第一次聽見愛情碎掉的聲音) 那年夏天,我穿著最喜歡的黃色洋裝遭遇了「約會性侵」⋯⋯ 20 年前,聯考完的暑假,一位考前衝刺班認識的重考生,邀約了一場約會。 好不容易考試完,可以放鬆了,還可以小小談一場戀愛! 我雀躍的穿上了家人幫我從日本買回來的格子洋裝,樣式是人魚群和公主袖,還有方形的公主領口,露出鎖骨有點性感可愛。 我穿上這美麗的洋裝去約會,幻想以為會出現的是浪漫情節,牽牽手、或許親個嘴,像偶像劇演的那樣。 結果,路上他牽起手了、也想吻我,我不好意思在馬路上,有點彆扭,他說:算了沒關係,我們去看 MTV 吧!然後後來,我就在包廂被強暴了,穿這我最愛的洋裝。 我記憶清楚,我說不要!但他像是野獸沒有要停止; 我努力推開!但是那時候我不壯力氣很小力量不夠大; 我嘗試過大叫!但是被摀住了嘴巴,他說你現在這樣衣衫不整服務員衝進來你不是更丟臉? 後來不太記得過程,我只記得黃昏時,我在住家的附近晃著,穿著我那套很美麗的洋裝,但此時我已經不喜歡這套洋裝了,它是一種詛咒,我怪這個洋裝、我怪我自己、我恨透了洋裝跟我自己。 我沒有被打,沒有什麼外傷,跟電視裡講的強暴不一樣;所以我不是被強暴,我很爛這件事才會發生,我只是拒絕的不夠透徹,才會導致現在覺得很髒很噁心,不敢回到家裡。 直到夜幕低垂,覺得自己快崩潰了,回到家後我努力的洗澡,然後埋到被子裡,丟掉了內褲,手洗了洋裝。 「怎麼可能報警呢?我應該不是被強暴,我只是不想但是拒絕的不夠徹底!」 「如果報警了,代表我爸媽會知道,他們會殺掉我,因為我讓這件事發生!我讓他們丟臉了!」 十幾年來,我都以為,這是是我的錯!如果不穿性感的洋裝,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如果我乖乖的不跟男生約會,就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過去 20 年我變成了失去自信、自怨、貶低自己的女人;覺得自己是個很髒的女人;覺得都是自己犯錯才要承受後果的女人⋯⋯用 20 年來療癒傷口,我終於走得出來,可以跳脫出痛苦來看待過去,我已經算是幸運又堅強的人。 「我堅強,不代表其他人(堅強)。」 ——筋肉媽媽 逃脫性侵的自責情節:女孩們,性是我們生俱來的能力,但不代表淫蕩 當我認知與接受自己就是被強暴,而事情發生了,錯誤不在於我時,好像心頭上的大石頭終於消失了,那股一直害我憂鬱與喘不過氣的壓力。 所以在我今天遇到這個事情後,第一時間,竟然直覺還是責怪自己時,我真的充滿了懊惱。 這是充滿了艱難與挑戰的課題,我想必須要堅強地走一輩子,與外界對抗,來學習與取得女性身體自主權與自主意識這些事。 週末看了《佳節限定情人》(Holidate)美國耶誕片,大體來說就是愛情肥皂片,但女主角在裡面有一句話很深入我的心:「我床上技巧真的很棒!那是我與生俱來的能力!但是,這不代表我很淫蕩,我只是有天賦而已。」 我非常厭惡那些只要名女人房事影片照片流出來就求上車的爛人,好像看到了人家私房的慾望,就代表著他喜歡被幹嘛、誰都可以一樣!真的噁心透了! 或者有些打著道德規範的魔人,認為女性不該太性感、不該暴露、不該表現慾望、不該夜晚外出、不該單獨與不熟的人相處、不該去夜店、不該喝酒⋯⋯彷彿出了事自己就該承擔啊!誰要你做了這些事一樣!真的也是噁心透了! 只是,雖然我們勇敢做自己與愛自己,這個世界給女人的框架與歧視,都不是一時可以改變的事,這場戰,得打一輩子下去! 這類事情只會層出不窮的出現,而我們女人要學會的是:不要責備自己,不把錯誤推到自己頭上,要捍衛自己的界線,不要為了挫折就去放棄的自己想要做的事! 跳脫框架、捍衛自我,都不容易! 但挫折讓我堅強,而堅強使我快樂。 我也還在學習、堅持的路上 我希望這段故事,能安慰到與我遇到類似惡夢的女人。 ※本文由筋肉媽媽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 November 26, 2020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7bEn8v
過著日復一日的社畜生活?脫離痛苦需要勇氣,四個步驟重建人生的「意義感」 https://ift.tt/33ixPE1 KnowYourself 過有意義的生活,需要勇氣,因為它意味著你要打破習慣,並冒著各種風險去嘗試新的事物——但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可能才是創造「意義感」的關鍵。 文|47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前陣子有個朋友換了工作,真實地切換到了「906」的加班模式。嗯,對,沒有錯,就是早上 9 點上班,晚上 12 點下班,每週 6 天,一天不少。 再見到他的時候,我感覺他的狀態似乎不太好:精神疲憊、眼裡無神,就連說起話來也嘆氣連連: 「最近我常常在深夜思考一個問題,就是生活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社畜的生活真的太累了,很多時候我感覺不到意義,甚至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我不知道這樣沒日沒夜地工作到底為了什麼?活著又是為了什麼?」 其實,覺得生活沒意義的時刻我也有過,不過和他有一些不同。工作後的第二年,我產生了一種「活夠了」的感覺:有過得去的學歷,有喜歡的工作,好吃好玩的東西都體驗過,有愛過的人也被人愛過。然後,突然就不知道自己還要什麼,繼而萌發了一種強烈的無意義感。 那麼,生活的意義究竟是什麼?聽著有點像一個哲學問題(也對,這的確是)。但是,今天我們打算從心理學的角度和大家聊聊這件事。如果你也為此困惑,或許今天的文章可以給到你一些啟發。 圖片|Photo by Carl Nenzen Loven on Unsplash 一、我們常說生活沒意義,那什麼是意義? 意義感說起來,是一個很抽象的名詞。如果我們要對其進行研究,就必須清楚定義它的結構和組成,使其成為一個可以被測量的概念。 結合 Gary Reker 和 Paul Wong 在 1988 年對意義感的研究,以及 Baumeister 教授於 2002 提出的新觀點,我們發現生活的意義感主要由四個維度構成: 目的性(purpose):即生活中的一系列目標 有意義的生活需要目標,否則我們不知道自己要去往何方,也不知道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什麼,最終會陷入迷茫和自我懷疑。 找到目標是一個私人化的過程,要通過挖掘自己的潛在動機和動力源泉才能發現。你可以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去發現哪些東西可以讓你感受到意義。也許是工作,也許是親人給予你的認同和支持,你可以根據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設置目標,用以指導自己的行為和方向。 換句話說,目標可以給我們提供希望感,沖散我們對於未知事物的不確定性,同時,讓我們感覺自己一直朝著一種更好的、更有意義的未來在前行。 重要性(significance):這些目標是有價值的 重要性主要由價值體現。只有目的的生活遠遠不夠。比如,單純的享樂、放縱雖然也可以成為目標,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並不會感受到意義,因為它們本身沒有價值。 價值感包含了兩個層面: 第一個是社會價值。我們希望,自己的行為和選擇在道德上和社會上也是具有一定認可度的。當一些目的違背了社會價值、令人感到羞恥的時候,即便我們最後實現了目標,我們的自我價值感也會被削弱。 第二個是內在價值,即我們從內心深處認可自己所踐行的事情。這種內在價值可以幫我們克服在追尋目標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也是我們主動創造的源動力。 總的來說,當社會層面和個人層面的要求都得到滿足和認可的時候,我們的自我價值感就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自我效能(efficacy):我們有實現目標的能力和行動 自我效能指的是我們對自己能力的信任程度,也決定著我們對目標的實現程度。 很多人之所以覺得沒意義,可能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沒有目標。但還有一種可能是,他們有明確的目標,但並不相信憑藉自己的能力能夠實現。所以,一個對他們來說無法實現的目標,同樣沒有意義。 當你的自我效能感很強(即相信自己的能力)時,你會感到對生活有足夠的控制感;你會覺得自己有能力且有信心去掌控生活、完成目標。而即便短暫地陷入迷茫,你也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走出困境,重新建立生活的秩序。 連貫性(coherence):我們可以將目標串連起一個完整生命 最後,我們還需要理解自己的生活,能夠將過去、現在和未來串聯在一起。 不論快樂還是悲傷,它們都只是當下的感覺。只有當我們把生命看作一個整體的、連續的過程時,我們才能明白每個當下發生的故事對生命產生的意義。 現在的生活是過去事件的產物,也是我們往未來前行的踏板。我們需要書寫自己的故事,知道自己如何成為自己。如此,我們才能獲得更加明確的身份認同,知道自己要去往何處,擁有對生命的獨特理解。 這四個要素,是生活意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有時候我們會發現,生活中很多人,他們或許過著相似的生活,取得了差不多的成就,但有些人覺得有意義,有些人就會覺得沒意義。 這是因為,每個人對意義的感受以及獲取意義感的途徑都是不一樣的。 二、意義感的不同來源 通常來說,生活的意義感主要有這四種來源: 1. 首先是源於與他人的、與世界的連結 Proulx 和 Heine(2006)指出,人們期望和與之相關的任何事物,包括人物、地點、物體、事件,產生無論因果、時空、目的上的任何關聯。因為人們只有在發現或建立起某種關係後,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要這種關係的建立,就需要體驗式的互動。在體驗的過程中,我們逐步發現未知,擴寬對世界的理解。同時,也從不斷的情感體驗中建立起與他人的關係,感受到豐富的情緒體驗,從而找到自己存在的依託和支撐,這就是生活的意義。 2. 其次,源於不同形式所乘載的、自己存在過的印記 人們在意識到了自己的死亡的必然性後,會產生一種死亡焦慮。為了應對不可避免的死亡、減輕死亡焦慮,人們會試圖在社會中以某種象徵性的、不朽的行為或物件來留下自己的印記(Greenberg, 1986)。 這些行為選擇,通常來說都是符合某種文化意義的,比如不同的宗教、民族、國家文化等等。不論這些印記是否真的可以永恆存在,它們都凝結了我們的個人意志,是我們存在意義的體現。 3. 第三種是源於既定目標的實現 對有些人來說,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一個個被完成的目標。意義並不是天然存在的,而需要付諸實踐,付出實質性的、持續的努力。 當一個人可以克服惰性,通過較高的自律手段去管理自己、管理目標,並最終實現了目標的時候,一方面,目標的實現對他來說本就是意; 另一方面,他能感受一種強烈的控制感,這種控制感可以提升人的自尊水平,讓他相信自己能夠過想要的生活(Feldman, 2005)。他會因此感受到希望,並在實現期望的過程裡感到人生充滿了意義。 4. 最後是源於自我詮釋,只要自己覺得有意義就有意義 人們構建生活故事,是一種理解生活並賦予生活意義的方式,是通過解釋曾經發生的事情,將個人與事件聯繫起來。從敘事心理學(Narrative psychology)的角度來說,生活的意義是人為構建的,是人對於事件的主觀評估。 有人認為,好的生活狀況,包括滿意的工作、健康的身體、積極的情緒等等,可以帶來愉悅和滿足感,這種幸福的體驗就是意義。 而當人們面對生活的挫折和挑戰時,也有人將它視作自我提升的機會,並因為成功克服了困難,獲得了更高的滿足感,那麼,他們也會認為這樣的生活是有意義的。 所以,生活的意義取決於我們如何理解和講述自己的生活,取決於我們自己如何賦予生活意義。 (你會喜歡:接納自我的三個練習題:人生意義,在於打破固有循環) 三、追尋生活意義的重要性 在這個時代,意義感的缺失正在逐漸成為一種越來越普遍的情況。或許有的人覺得,過一日算一日的生活也沒什麼不好,何必費盡周章去尋找什麼意義。但實際上,對於我們個人的發展來說,追尋意義感都是非常重要的。 對意義感的信念能使我們獲得對生活的掌控感 Frankl 在《人類的意義探索》中指出,人類天生具備一種尋找生命意義的內在動力。 當我們相信生活有意義,而且相信自己可以找到意義的時候,才能獲得到對生活的掌控感,體會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意義感直接影響著人們的主體幸福感 研究人員在線上對 400 位被試者進行了調查,要求參與者對他們的幸福感和意義感進行評分。 結果發現二者的確呈正相關——那些覺得自己的生活有意義的人,對自己的生活更滿意,也擁有更高的幸福感(Baumeister et al., 2013)。 此外,對生活意義感的體驗也與人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 Stephanie(2018)指出,有意義的生活意味著更好的身體健康狀況。 對生活意義的感知,能夠降低罹患阿茲海默氏病的風險,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降低中風的風險,甚至還和壽命延長有關。 所以,不論從心理發展、身體健康、個人感受還是價值實現的層面來說,追尋生活的意義都非常重要。缺乏意義感的生活可能會讓人感覺到迷茫,做任何事情都缺乏動力和激情(Reker & Wong, 1988),最後在自我懷疑中麻木地度過一生。 (推薦閱讀:「活著就已用盡全力了」覺得自己的存在沒有意義,如何活出真我?) 四、那麼,我們如何過上一種有意義的生活? 你可以從這五個方面去嘗試,逐步開啟有意義的生活: 1. 建立目標,創造動機 動機和激情驅動了我們對生活的渴望(Vallerand, 2012),如果實在沒有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和目標,可以主動地創造一些,哪怕當下沒那麼感興趣,至少可以獲得方向感,在完成的過程裡感受意義。 2. 發展社會關係,尤其是尋找「同頻」的人 與其他人建立聯繫並保持關係,是一種培養意義感的有效方法(Heintzelman & King, 2014)。Vallarand(2012)還指出,與一群志趣相投的人相處,分享自己的熱情,有助於進一步促進意義的生成和深化。 3. 增加和增強具有歸屬感的關係 專注於「讓自己感覺像自己」的關係(Lambert et al., 2013),比如和父母相處,以及交往那些可以讓你自由表達的、支持你的朋友,這些都可以幫我們獲得歸屬感和支持感。 4. 訓練對生活的掌控力 一方面,你可以給自己制定一些簡單的計畫,通過嚴格的執行和自律,提升自己對生活的掌控感。另一方面,你可以主動觸發一些「失控」環節,當我們可以處理生活中的失控時,對自己能力的認可也會提高。你不會再畏懼和迷茫,因為你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和改變,也就會過上有意義的生活。 5. 關注細節,練習正念 或許生活很多時候都是一成不變的,但這所謂的不變,只是你看到一個大概的框架。當你細緻入微地沈浸到每一個細節當中,用正念的方式去體會每一口食物、感受每一束陽光的時後,你會感覺到流動性,會從這些互動中感受到意義。 (同場加映:減少執著、找回內在平靜:為什麼你該開始嘗試「正念訓練」?) 最後想說的是,要追尋一種有意義的生活,可能勇氣才是關鍵。很多時候不是你真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而是你很清楚自己對眼下的生活不滿意,卻困陷於習慣和安逸之中,一邊懷疑人生,一邊感嘆沒意義。 生活需要勇氣,過有意義的生活需要更大的勇氣。因為它意味著你要打破習慣,放棄很多已經得到的東西,冒著各種風險去嘗試新的事物;況且,那些勇敢的嘗試並不一定會給予你期望的反饋。 可是別忘記,這時候你只看到了結果,而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才是你生活的意義。 我很喜歡 Joseph Campbell 說過的一句話:生活本身沒有意義,是你將意義帶入了生活。 所以,從此刻開始,用你思考和抱怨生活沒有意義的時間,去做點什麼,去創造屬於你人生的意義吧。 參考資料: Baumeister, RF, & Vohs, KD (2002). The pursuit of meaningfulness in life.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 608-618. Baumeister, RF, Vohs, KD, Aaker, JL, & Garbinsky, EN (2013). Some key differences between a happy life and a meaningful life.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8(6), 505-516. Feldman, DB, & Snyder, CR (2005). Hope and the meaningful lif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ssociations between goal–directed thinking and life meaning.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4(3), 401-421. Greenberg, J., Pyszczynski, T., & Solomon, S. (1986).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a need for self-esteem: A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In Public self and private self (pp. 189-212). Springer, New York, NY. Heine, SJ, Proulx, T., & Vohs, KD (2006). The meaning maintenance model: On the coherence of social motivation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0(2), 88-110. Heintzelman, SJ, & King, LA (2014). Life is pretty meaningful. American Psychologist, 69(6), 561. Hooker, SA, Masters, KS, & Park, CL (2018). A meaningful life is a healthy life: A conceptual model linking meaning and meaning salience to health.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2(1), 11-24. Lambert, NM, Stillman, TF, Hicks, JA, Kamble, S., Baumeister, RF, & Fincham, FD (2013). To belong is to matter: Sense of belonging enhances meaning in lif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9 (11), 1418-1427. Reker, GT, & Wong, PT (1988). Aging as an individual process: Toward a theory of personal meaning. Vallerand, RJ (2012). From motivation to passion: In search of the motivational processes involved in a meaningful life. Canadian Psychology/Psychologie Canadienne, 53(1), 42. November 26, 2020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3ixPE1
工作時總是被打擾?三招教你如何專注工作 https://ift.tt/3pWZOTk 台灣廣廈出版集團 自由的前提是自律,想要更專注工作,就得排除各種干擾。最容易排除的是來自外部的干擾,但其實思緒紛亂也是打擾我們專注的原因,本文將分享實用的方法,教你如何進入深度工作的狀態。 在我們這個時代,注意力是很稀有的東西,Instagram、Youtube,甚至我,其實都在爭奪你的注意力。誰能夠吸引你的注意,誰就贏了。 抖音就是一個成功的代表,它搶奪了幾億人的注意力。想到這裡,是不是覺得世界很危險? 我們的注意力要接受的挑戰太多,手機裡的軟體會一直呼喚我,讓我把時間花在它們身上;電影排行榜也一直在提醒我,再不去看就會下檔;就連周圍那個存在感很強的朋友,也想要霸佔我的注意力,讓我聽她講笑話或者抱怨。 怎麼樣才能把注意力保留在自己身上,保留在自己做的事情上?如何讓自己成為最大的贏家? 這些命題非常重要,因為那些有意或不經意搶奪和消耗你注意力的人,根本不會為你的庸庸碌碌負責。在我們這個時代,誰能夠專注,誰就具備了巨大的競爭優勢,誰就有可能出頭。 (同場加映:柚子甜專文|每天只專注做一件事,養成「專注體質」法) 我們可以不聰明,可以沒有才華,可以沒有天分,只要我們足夠專注,就等於甩了別人好幾條街。專注可以成為你的天分。好多人早就失去了專注的能力。 現代的辦公環境太不利於提高專注度。我會默默地觀察我的同事們,就彷彿當年班主任盯著自習室裡的學生一樣,不過我的目的不是監督,我只是很喜歡觀察他們的行為習慣,並對照他們最後的結果,由此來分析一些解決方案。 後來我和許多老闆交流,大家都表示有過這樣的想法,員工上班的八、九個小時內,基本上沒有能夠深度工作的時間,集中注意力工作的最長時間不超過一小時,一天下來的有效工作時間基本上只有三分之一左右。 有些職位可能還好一些,譬如程式設計師。有一些需要與人打交道的職位,上班時間開個即時通訊軟體,基本上每隔十分鐘就要聊一次。 開放的辦公環境裡,同事也隨時可以來打擾,偶爾再出現點噪音干擾,又或者順手滑個社群媒體。這一天下來,需要深度思考的工作基本上都沒做。直到同事都下班走了,公司裡變安靜,真正的工作好像才能開始。 就拿我一個在銀行工作的姐姐來說,她每天晚上都要加班,總是抱怨自己平衡不好事業和家庭,沒有時間陪孩子。我讓她給自己定一個「下班不加班」計畫,強迫自己在白天完成所有工作。 後來發現,只要減少閒聊,她完全可以做到。這就是我覺得現代人可笑的地方,一方面我們抱怨壓力大、工作累、夢想未達成、現實殘酷,但另一方面我們渾水摸魚、假裝忙碌。 所以當我看到員工出現這種狀態時,首先湧上心頭的並不是身為老闆的憤怒,而是一種痛心和可惜。我在他們身上只是浪費了一個月支出的工資而已,但他們消耗和荒廢的卻是自己的年華,等過了三十歲,就會成為尷尬的「準中年」。 跟職場的年輕新血們比,不僅沒有成長性、積習難改、不好改造,薪資還比他們要求得更高。我在公司經常跟大家強調「深度工作」的概念。 我說:「我們公司沒有一個職位是不需要用腦的,如果你整天都在做膚淺的工作,或是在做些不需要集中精力的填寫表格等機械性工作,這就意味著你這一天只是在應付了事」。沒有思考和深度專注,就不會有更好的結果。 圖片|Photo by William Iven on Unsplash 如何達到這種深度專注?第一招就是排除干擾。 在專注這件事情上,我們的第一個敵人就是外部干擾。就學期間我們幾乎沒有訓練過排除干擾的能力。上課時不敢說話,自習課有人管,以至到了大學以後,好多煩惱都源自「我的室友總是打擾到我怎麼辦?」 我跟同事說,在容易被打擾的環境裡,可以主動為自己設置神聖時間。進入狀態是需要時間的,如果總是被干擾,你便無法進入深度思考狀態。 在一段長時間內做好排除干擾,非常重要。所謂「神聖時間」,就是在這段時間裡面不允許別人打擾,不允許任何電話、資訊、郵件進來。 我在書上看過一個作家的故事。別人問他,你是如何在戰亂和流亡的環境當中完成一部偉大作品? 他說,他的早上時間非常神聖,不允許任何人打擾,不允許信件送進來,利用早上潛心寫作,不久就可以完成一部作品。設置你自己的神聖時間,並且告知他人。習慣養成以後,周圍人都會尊重你的這段時間。譬如,我的神聖時間設定在下午。所以,我上午到了公司後一般會處理各種瑣事,下午就把自己關在小房間裡工作。 第二招,工作的時候戴耳機。 戴耳機意味著你在聽東西。而當你在聽東西的時候,別人其實不好意思來打斷你。除此之外,也確實可以隔離環境中的噪音。 我們大多數人的工作形式都是用腦、用手、用眼,不用耳。所以耳朵有時候會被環境中的噪音影響,戴耳機就可以完美地解決這個問題。 我一般會在自己無論如何都無法進入工作狀態的時候戴耳機,聽輕音樂、白噪音或者不斷重複一首已經聽了很多遍的歌,以免它們搶走了我的注意力。關於手機的干擾,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物理隔離就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第三招,學習和工作的時候,要採取不容易被干擾的形式,才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我觀察到班上有些同學背書的時候喜歡盯著書看,看著看著就精神渙散了。因為眼睛真的太靈活,隨便一個動靜就能讓它離開書本。 我在背誦的時候,用自己獨創的複述記憶法就很難被干擾。這個方法要求肢體跟著動、嘴巴跟著動,幾乎全身的器官都要參與到此次背書當中,參與的器官越多,越不容易分心,被干擾的可能性就越低。 最後,注意工作學習區的隔離。 我自己是絕對不會在吃飯的桌子上工作的,後來環境限制放寬了一點,但是仍然很注重工作和娛樂的隔離。當我自己買房以後,最注重的就是書房的裝修。 注重的結果就是,我的書房除了一張白色的桌子跟椅子、一個書架、一盞簡單的檯燈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東西。一進入這裡,我就能開啟全速工作狀態。 大學生喜歡問我應該在寢室學習還是去圖書館學習。我會說,當然要果斷選擇去圖書館和自習室。寢室並不是一個學習的環境,有電腦、有床、有零食⋯⋯,這些隨時會進入你的大腦當中,佔據你思考的空間。 (你會喜歡:「坐在書桌前,卻始終無法專心」幾個方法,挑對適合你的桌子) 以上這些就是對付外部干擾的方法。 不過深度專注最大的干擾其實不是來自外界,而是我們無法消除的內心聲音。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大腦會那麼活躍,有時候想到的是無聊的事情,有時候想到的是待辦事項,反正只要一開始工作學習,大腦裡的千軍萬馬就奔騰起來,沒有一匹馬聽話。 有一陣子我想買房,注意,還只是一個沒有任何計畫的念頭而已。可是後來當我在反思那個月的行為時,發現自己幾乎每天都會在工作期間打開一次與買房相關的網站。 這還不是最難克服的。如果最近發生了什麼令人沮喪的事情,那接下來的許多天內,只要開始想做點事情,情緒就會立刻排山倒海、如影隨形,那件令人沮喪的事情在反芻中會變得越來越清晰。什麼都不想,只想自己眼下做的事情,這是我們很難達到的一種狀態。 如何完美地解決思緒亂飛的問題?我在本書中提到過 GTD 這個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消除待辦事項帶來的內心聲音。之前說過,如果想要消除待辦事情帶來的壓力和吸引力,可以為它們排定計畫,做出計畫即可停止思緒,並不是真的要完成它。 GTD 其實就是做事情的計畫。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化為下一步計畫,小到一個雜念,大到一個煩惱。 好比和朋友吵架了,很煩、無法專注,怎麼辦?這個方法我介紹過好幾次了,找一張白紙,把你對這件事情的解決思路記下來。 跟朋友吵架了,畫個箭頭,吵架的原因是什麼?怨他還是怨我?怨他的話,會發生哪三種情況?我想跟他和好的話應該怎麼做?我不想跟他和好又應該怎麼做?如果錯在我,想跟他和好,那我就去道歉,我道歉的時間跟地點是什麼?如果我不想跟他和好,那我可以不理會他。 在這張紙上,把你對這件事情所有的想法跟解決思路都寫下來,然後把下一步行動放到你的 GTD 表單裡。每當你腦海當中浮現這件事情,每當你覺得情緒又被這件事情影響的時候,就把這張紙掏出來,告訴自己:關於這件事情所有的想法,我都在紙上記下來了,我的下一步行動也已經計畫好,我並沒有其他新的想法,所以沒有必要一遍一遍地去想它。 (延伸閱讀:劉軒專文|提升你的專注等級!今天開始,一次只做一件事) 本文摘自劉媛媛的《精準努力,我不想死於一事無成》。由蘋果屋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精準努力,我不想死於一事無成》 November 26, 2020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pWZOTk
低落、暴躁、鬱悶,如何透過日誌紀錄與生活調整,改善經前症候群? https://ift.tt/365QZ1K KnowYourself 經前症候群(PMS)的症狀五花八門,甚至高達兩百種,每位女性與每次經期的症狀也不盡相同⋯⋯究竟 PMS 是什麼呢? 文|Jojo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女孩子嘛,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心情不好。 看到夕陽西下就莫名感慨。和男朋友一言不合,就暴跳如雷。連精心保養的皮膚都來跟自己作對。明明平時是個人來瘋,可突然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只想感嘆一句「人生不值得」。 「一定是大姨媽來了」,你這樣想著跑去了廁所,結果發現根本無事發生。那,到底是怎麼了? 你可能遇到了:「經前症候群」Pre / Perimenstrual Syndrome,簡稱 PMS。 PMS 究竟是什麼呢? 準確的說,PMS 是由一系列心理及生理症狀所組成的集合體,通常在經期到來前 5 至 11 天的時候開始,可能持續幾小時到幾天不等。 也就是說,所謂的「來大姨媽了,別惹我」,很可能發生在大姨媽還沒來的時候⋯⋯而且,經期到來後的幾天內,PMS 的症狀還可能會明顯緩解。 每個女性所體驗到的 PMS 都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個人,每次所經歷的症狀組合也可能有所不同。現在人們識別的 PMS 相關症狀,已經超過 200 種⋯⋯ 症狀如:是睡或失眠、背痛、腹脹、控制不住吃甜食、乳房或關節疼痛和腫脹、手腫腳腫、體重增加等等。 除了上述這些生理症狀,PMS 還可能出現注意力分散、焦躁易怒、憂鬱、情緒不穩等心理症狀。極端嚴重的 PMS,甚至會讓人產生幻覺和自殺念頭。 列舉這些症狀,是想和大家說,PMS 是一項可被醫學診斷的病症,它確有其事,而不是你在「臆想」或「矯情」。 事實上,在這段時期受到嚴重情緒困擾的女性,還可能患上「經前期煩躁障礙(PMDD)」。根據評估標準的不同,PMS 的患病率在國際上還存有差異,但它的影響比我們想得廣泛。 圖片|Photo by Sai Maddali on Unsplash 一項針對 18-50 歲女性的研究發現,曾經歷過 PMS 症狀的被試比例高達 93.7%。這項研究還發現,女性出現生理困擾與心理困擾的機率幾乎相同,而當程度較輕時,很多女性甚至無法察覺自己的症狀。 除了症狀外,我們還會因為 PMS 感受到額外的壓力。比如:很多女性在經歷 PMS 時,「不知道自己怎麼突然變敏感了」或「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調整不好狀態」。 而這種自我懷疑,可能讓本就受到症狀困擾的女性感到更大壓力——「我為什麼總是想太多?」、「可能我就是一個自控力超差的人吧」情況更為嚴重的女性,可能週期性地經歷憂鬱和絕望。 而如果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負面情緒反復出現,還可能會帶來更複雜的後果。比如說,當我們多次因 PMS 陷入憂鬱情緒,我們就會在之後的生活中,對於這種讓人不舒服的感覺和時段特別敏感(Rosenström, 2015)。 此時,我們會不自覺地用一種更謹慎的態度來看待世界,對負面刺激也會更加敏感。即使還並未出現任何症狀,我們也可能會在潛意識中註意「快到時候了」,而下意識地進入警惕模式。 (你會喜歡:台女想請假、經期隊長!「靠北工程師」的經期羞辱) 為什麼我會出現 PMS 的症狀,而另一些人不會呢? 首先,這可能是因為,你對體內荷爾蒙的變化更加敏感。 其實,關於 PMS 的起因,醫學上還沒有一個確定的認知⋯⋯但目前普遍被接受的解釋是,它與我們荷爾蒙的變化有著不可分離的關係。 在平均 28 天的生理週期內,我們大概會經歷以下幾個階段:月經期、卵泡期、排卵期、以及黃體期。 PMS 常常發生在黃體期後段及月經初期,學者們普遍認為,是雌激素和孕酮兩種荷爾蒙的劇烈降低,導致了 PMS 症狀的產生。 除此之外,也有研究發現,對那些出現 PMS 症狀的人來講,她們體內血清素的水平也會隨著雌激素水平的降低而降低。 另一方面,以下因素也可能提高你出現 PMS 症狀的機率: 季節變化:一些女性的 PMS 症狀在冬季會變得更難以忍受。 基因:經前期症狀的遺傳大約為 30%-80%,有家族或個人憂鬱史的女性可能有更高的機率出現 PMS 的症狀。 壓力:平時感受到的壓力越大,就越有可能在經期前後感到更高程度的不適。 過往人際關係:比如經歷過家暴、性侵等。 肥胖症:BMI 大於等於 30 的人經歷 PMS 的機率高出近 3 倍。 吸煙:這類女性更容易出現 PMS 的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態度也會影響我們對 PMS 症狀的主觀感受。 那些以負面眼光看待經期,甚至認為月經是一種「詛咒」的人們,可能會在 PMS 階段感到更加不適。這可能是因為,當那些熟悉的症狀又出現時,她們預感到經期即將到來,就會提前進入焦慮和煩躁模式。 「大姨媽又要來了,好煩。」結果就是雪上加霜,本來是同樣的症狀,她們也可能獲得雙倍的痛苦加成⋯⋯ (延伸閱讀:用經期百科改革印度!最溫柔的 TED 演講:「月經不是疾病,也不是詛咒」)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PMS 呢? 一、分辨——我在經歷的是 PMS 嗎?還是其他疾病? 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通過日誌(daily record)進行記錄! 你可以在日曆上,標記出你每天的狀態以及在經歷的疑似症狀,例如: 身體/情緒緊繃、感覺隨時要爆發。 對以往的愛好失去興趣。 失眠/比以往睡得多、很難起床。 控制不住想要吃某種食物(例:巧克力、糖)。 疲憊、無法集中精神。 在三個月後,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情緒和生理問題有某種固定的規律,例如:每次經期前 5 天開始出現症狀,經期出現後 2 天症狀自然減輕,那麼,你很可能正在經歷 PMS。 而如果你發現自己的症狀沒什麼規律可循,或是當某種症狀對你造成很大困擾、已經影響了你的正常生活,那麼,請一定要及時就醫。 注意!由於 PMS 的症狀和許多其它病症相似,請一定要重視起來,及時獲得有效的診斷和治療。 在就醫時,也可以將自己的症狀記錄提供給醫生,根據情況,醫生可能會為你開具相關藥物以減輕症狀。 二、維持健康的生活態度,對於緩解程度較輕的症狀有明顯效果 比如:適量運動、多曬陽光。 沒事出去走走,就可以幫助你改善 PMS 常見的憂鬱情緒和疲憊感。 這段時間你可能對糖分會有超常渴望! 可以適當增加澱粉和糖分的攝入「哄」好自己,但也不要過量食用蛋糕和巧克力,以避免經期過後體重暴增導致的又一波沮喪哦。 (同場加映:新色彩定義「月經紅」也是「驕傲紅」:月經除污的色彩革命) 三、注意在平時就調節壓力、注重放鬆 除了生理性導致的症狀外,很多女性會在無意識中,選擇這段時間來釋放自己平時累積的壓力和不滿。 由於來自社會及自身的壓力,這些女性長期壓抑自己的真實需求,而只能「允許」自己藉著「來大姨媽了」的正當理由,發出自己的聲音。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情緒變化和焦躁易怒等情況一直存在,只是在經期前後才表達出來,那麼——你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就注意調節自身壓力、進行放鬆,並意識到你隨時都有表達自己情緒的權利。 四、我們還可以有意識地去享受這段敏感時期的「特殊光環」 有研究者認為,月經期間是一段我們在身體和心理上都格外敏感(hightened awareness)的時期。這段時間內,我們的感受像是裝上了一個「放大鏡」。 事實上,有不少女性都曾在社交媒體中談到過,經前期這段特殊時期給她們帶來的正面體驗。 不妨試試從其它角度來感受這段敏感時期帶給我們的特殊光環。 說了這麼多,我們想要通過這篇文章告訴你的是: PMS 是一個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 它影響著全球數以億計的女性。如果你受到它的困擾,要記住,這不是你自己的鍋,你也無需為自己這段時間不夠完美的表現而過分自責。 除了更好地關切自己外,你也可以把自己正在經歷的情況分享跟身邊的人,為自己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這是一段我們心理和生理上都格外敏感的時期,它「強迫」我們更細緻地感受自己的身體。 它的存在也不是什麼「詛咒」,而是提醒著我們,別忘了放慢生活的速度,好好照顧自己。 參考資料: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ennerstein, L., Lehert, P., Heinemann, K. (2011). Glob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variation of premenstrual symptoms with age and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Menopause International; 17 (3): 96–101. Dennerstein, L., Morse, CA, & Varnavides, K. (1988). Premenstrual tension and depression—is there a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Obstetrics & Gynecology, 8 (1), 45-52. Endicott, J., Amsterdam, J., Eriksson, E., Frank, E., Freeman, E., Hirschfeld, R. et al. (1999). Is 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 a distinct clinical entity? Journal of Women's Health & Gender-Based Medicine; 8 (5): 663-79. Golding, JM, Taylor, DL, Menard, L., & King, MJ (2000). Prevalence of sexual abuse history in a sample of women seeking treatment for premenstrual syndrome.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1 (2), 69 -80. Lustyk, MKB, Gerrish, WG, Douglas, H., Bowen, S., & Marlatt, GA (2011). Relationships among premenstrual symptom reports, menstrual attitudes, and mindfulness. Mindfulness, 2 (1), 37-48. Masho, SW, Adera, T., & South-Paul, J. (2005). Obesity as a risk factor for premenstrual syndrome.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6 (1), 33-39. Portella, ATN, Haaga, DA, & Rohan, KJ (2006).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asonal and premenstrual symptoms is continuous and is not fully accounted for by depressive symptoms.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4 (11), 833- 837. Rosenström, T., Jylhä, P., Pulkki-Råback, L., Holma, M., Raitakari, OT, Isometsä, E., & Keltikangas-Järvinen, L. (2015). Long-term personality changes and predictive adaptive responses after depressive episode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6 (5), 337–344. Siegel, JM, Johnson, JH, & Sarason, IG (1979). Life Changes and Menstrual Discomfort. Journal of Human Stress, 5 (1), 41–46. doi: 10.1080/0097840x.1979.9935001 Su, TP, Schmidt, PJ, Danaceau, M., Murphy, DL, & Rubinow, DR (1997). Effect of menstrual cycle phase on neuroendocrine and behavioral responses to the serotonin agonist m-chlorophenylpiperazine in women with premenstrual syndrome and control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82 (4), 1220-1228. November 26, 2020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65QZ1K
從事性工作能實現夢想嗎?曾是卡奴的她在條通找到自己天職 https://ift.tt/3la1Ony 三采文化 曾是卡奴的席耶娜,換了一個工作環境來到了條通的酒店;在那裡,她發現了自己擅長的地方,並且用熱情與努力澆灌著她的夢想。 在拚手腕與顏值的台北市條通街區,入夜後華燈初上、計程車載客來去,一間又一間的酒吧俱樂部閃爍著霓虹,不需要加蓋愛情摩天輪,戀愛遊戲的七彩泡泡便滿溢而出。 在林森北路六條通設立「Bar NINE 日式酒吧」的媽媽桑席耶娜 Siena,分享她剛進入這一行時,資深媽媽桑教她的培養戀愛客敲門磚:「當你的人生故事不足以分享時,傾聽就對了!」 卡奴小姐在條通找到自己的天職 要一開口就跟陌生人破冰不簡單,自言「不管聊什麼我都能一直講」的席耶娜,有高潮起伏、絕無冷場的人生閱歷。 台中高農餐飲科畢業後初出社會,她在百貨公司擔任櫃姐,每天衣著光鮮地在專櫃點燃別人內心的購物慾,也變相往自己的物慾油庫投番仔火,加上身畔是無數精品和花錢不眨眼的豪客,虛榮的野火一發不可收拾。 雖然賺進口袋的薪水遠遠跟不上追逐生活品味的開銷,但沒現金還有信用卡,櫃姐申請自家百貨公司的聯名卡享有超高信用額度,如此更是消費無罪享受有理。 這麼買買買直到收入連帳單最低應繳金額都付不起,彼時二十出頭的席耶娜才回過神來,循著報紙分類廣告來到條通求翻身。 在條通的日式酒店,入行三個月是分水嶺,小姐的日文能力必須達到日文檢定(JLPT)N2 的程度。席耶娜說,在這裡不能「當觀音」,也就是單純外貌賞心悅目,卻不和客人互動的冰山美人類型。 「客人問台灣有哪些地方好吃好玩,妳是不是起碼能說出鼎泰豐小籠包?和客人介紹台北一〇一九份金瓜石?如果真的不會講話,總要會唱幾支日文歌吧?」當年她在日式酒店兼差了一個月,就辭去做了三年的櫃姐工作,全職投入這份「自己的天職」。 席耶娜笑著自我調侃,說小時候身材肉肉的、欠缺異性緣,心裡一直渴望成為男人的目光焦點。 「可能我是花痴吧?我最喜歡男生了,上班時可以和一堆男生喝酒聊天,他們都看著妳、對妳笑,哇,有什麼比這個更棒的工作?」 想讓金主恩客追捧自己,就要把說話這門藝術練得恰到好處。席耶娜受過各大媒體採訪,她個人的歷程與撩心祕技也屢次被報導,儼然是台灣媽媽桑界的代表人物。許多同行文章跑在我前面,席耶娜還是有從未對外公開的壓箱故事可以聊。 「向客人哭窮說,我家很拮据、我手頭很緊、請可憐可憐我,期待對方同情妳而掏錢,那是不對的——世界上有太多更可憐的小姐,為什麼人家要唯獨對妳做慈善?」 想找到願意大額投資自己的金主,必須對每一個熟稔的客人描述自己的遠大夢想︰「我要創業、我想開店!」席耶娜的邏輯是——對十個客人說,總有一個有興趣;如果這十個人都沒興趣,那就對二十個人說。 創業計畫需要的基金必須很具體,讓對方相信妳有做功課,不是閒聊打嘴炮,是「玩真的」。 圖片|Pexels 夢想永遠要玩真的 於是,一位日本客人問席耶娜資金部位缺多少,她回三百萬日幣,當時匯率折合新台幣是九十三萬元。席耶娜分析,在日本想開一間酒吧,動輒需要千萬日幣以上的資金,相較起來在台灣投資一家店的門檻相當低。 「對日本高收入的商務人士而言,很有吸引力。」 漁網撒了出去,某天大清早,日本客人的女朋友、一位條通小姐急叩席耶娜。「快過來,我男友要投資妳!」席耶娜趕到日本客人下榻的飯店,眼前是三百萬日幣的現鈔,她一時間不敢相信。 這是雙方第三次見面,素昧平生的男人為什麼會這麼大氣?當下是驚嚇大於驚喜。「你要對我怎麼樣嗎? ! 」 三百萬日幣現鈔出動了兩個人、一台點鈔機來數鈔票,日本客人只要席耶娜寫一張收據,就讓她飛奔去銀行換匯存錢。 (延伸閱讀:女性創業要越過的兩座大山:拿不到資本、顧不得家庭) 資金到位,更是人性的試金石。條通內沒有祕密,看了店面就等於下單,緊接著要立刻裝潢。席耶娜擔心金主反悔,不敢立刻去找新店址,便把資金先拿去買當時股價在高峰的 HTC。 一陣子股市短線讓席耶娜賺了七萬元,把九十三萬補到一百萬元,她試探地聯絡日本客人。 「老闆,我做股票幫你賺了七萬元喔。」日本客人點頭稱是,再問她開店的事情進展得如何?席耶娜此時確定,可以把油門催下去了,立刻開始物色六條通的店面。 Bar NINE 的創業故事說到這邊,聽故事的人忍不住要舉手發問:「媽媽桑會當大金主的女朋友嗎?」席耶娜回答,這裡的分際很重要,日本客人是那位酒店小姐的男朋友,那她和對方就是經營者和股東的關係。 二〇一三年,席耶娜的第一間店在六條通開幕,三十二歲的她從小姐晉升媽媽桑,Bar 18、choi 6、昭和橫丁、Bar NINE 四間店陸續開幕,營業至今的是 Bar NINE。 二〇二〇年初,我在一場春酒聚會上再遇席耶娜,她又有了新的創業名目「擒慾書店」,計畫在林森北路這個外界暱稱「五木大學」的慾望聚集地,教大家「射人先射馬、情人先擒慾」,開一間能傳授正確性知識、大方談性以及觀賞情色藝術的實體店,白天賣書晚上賣酒,同時賣情趣用品。 「好幾個人有興趣,說願意投個十萬二十萬⋯⋯這怎麼夠呢?起碼投個百萬啊。」席耶娜咕噥著。 擒慾書店選址尚未定案,相關小聚會已經在 Bar NINE 展開,從媽媽桑教妳釣男人到乖乖 SP(Snapking 的縮寫,打屁股之意)之夜,要實現遠大的夢想, 就是得敢說敢做敢賭敢要。 本文摘自陶曉嫚的《我拿青春換明天:八大行業職場說明書,慾海求生的人物群像》。由三采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SP 《我拿青春換明天:八大行業職場說明書,慾海求生的人物群像》 November 26, 2020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la1Ony
蠟燭開香|好的香味會抱住你,告訴你一切都會沒事的,有我在 https://ift.tt/368ZF7v Hsiao Lan 氣味是最能勾起思念的引力,那些生命中許多被你遺忘的美好片刻,都有那最深沉醉人的迷幻,一起進入香氛的世界,與過往相遇,讓那些珍重的能好好懷念,讓那些逝去的能好好再見。 「沒事的,有我在,一切都會沒事的。」 每每讀著宇傑的字,都會有一種被輕撫安慰的支持感,也都提醒我們去照顧、修復,在不同狀態關係裡的自己,如同 It’s Time 來點蠟燭裡的 Kidult 這款香氣想告訴大家的,今天你可以當個孩子,好好擁抱自己。 於是這回我們邀請到宇傑來分享他的當孩子的故事,也許你自己一個當孩子的時光。 Q1:你認為香味和個人感受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為什麼我們的生活中需要香氛?尤其是好的香氛? 好的香味就像是雙厚實的大手,將你輕輕環抱,讓你安然自在地賴在他懷裡,可以盡情耍賴撒嬌,而他會慢慢撫過你額前的髮梢,緩緩暖暖地告訴你: 「沒事的,沒事的,有我在,一切都會沒事的。」 Q2:It’s Time 的香味中,其中一款的香味是 Kidult 當孩子,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個你的當孩子故事? 我從小在屏東爺爺奶奶家長大,奶奶是很傳統道地的浙江人,她非常堅持每餐都要親手準備。 小時候放學回到家,才一走進院子就能聞到那濃濃的飯菜香,不管今天在學校或安親班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一聞到那味道心情都好一半了。而且小時候的我特別挑食,好多食物都不敢吃,奶奶為了我這張挑嘴,常常弄了滿滿一桌菜都是我愛吃的,要不然就是變化不同的花樣來吸引我。 後來奶奶因為罹癌接受化療,身體越來越不好,但在體力允許的情況下,仍然會很堅持想煮飯給我們吃,而當時的我默默想著,每吃一次,這味道就是少一次了。 奶奶過世後,我第一次回到屏東老家,走進那一樣綠意盎然的院子,但熟悉的味道,卻再也聞不到了,這一份關於愛與家的氣味,只能在我腦海裡徘徊著。 Q3:如果給還在猶豫要不要入手 Kidult 當孩子的讀者推薦,你會想對他們說什麼?你期待他們使用 It’s Time 的過程,可以得到什麼力量? 親愛的,氣味是最能勾起思念的引力,點燃 Kidult 的時刻,我像是回到有爺爺奶奶的甜蜜夢鄉,有一桌愛菜的那座院子裡,熟悉而被愛。 那些生命中許多被你遺忘的美好片刻,都有那最深沉醉人的迷幻,邀請你一起進入香氛的世界,與過往相遇,讓那些珍重的能好好懷念,讓那些逝去的能好好再見。 2021 年,你知道該來點什麼了嗎? 是時候來點 Kidult 的香味了,與過去好好告別,準備開始新的一年。 November 26, 2020 at 05: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68ZF7v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總是被焦慮與痛苦籠罩?兩個練習,可以讓你更幸福 https://ift.tt/3l7M8RV 台灣廣廈出版集團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幸福感,有三個來源:對於工作的掌控力、親密關係的歸屬感,與得以操控人生的自由。 幾年前我開始接觸積極心理學,後來系統地看了這方面的書。 書裡談到過這樣一件事: 一九四○年代末,心理學家開始研究受虐的人。越來越多的錢——政府資金、大學資金、慈善基金——投入到受虐兒童身上,這些孩子更容易退學,更容易犯罪,更容易未婚懷孕。 心理學家的問題是:為什麼他們的人生會失敗?得出的結論是:他們需要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房子⋯⋯於是更多的錢和資源便持續投入了許多年。 然而最終,這些人變化很少,很多地區的情況甚至愈加惡化。 到了一九八○年代,思路改變了,心理學家不再去問為什麼這些人會失敗,而是問:如此糟糕的環境,為什麼有些人成功了?這些孩子並非特別優秀,他們性格普通,但是成就非凡。 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有很強的適應力,他們樂觀,對生活有信心,他們當中許多都是理想主義者。而這些特點都是可以透過學習得到的,心理學家在分析這些特點之後,開始教授其他孩子,情況便發生了變化。 這個例子極大觸動了我的思維,我們太容易看到自己的弱點和不足,看到哪裡出了差錯,以及我們和伴侶間的關係有哪些問題和危機。 我們通常會排除我們的長處和好的一面,然而有時候逆向解決問題反而更有效。 這是最大的收獲。 要解決負面情緒的方法之一,就是學習如何激發自己的正面情緒。 很多人不擅於激發自己的正面情緒,做什麼都不高興,天大的好事也難讓他變積極。 還記得,小時候在語文課本上學習過畢淑敏的《提醒幸福》。我們從小就習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天氣剛有一絲風吹草動,媽媽就說「別忘了多穿衣服」。才認識了一個朋友,爸爸就說「小心他是個騙子」。 你取得了一點成功,還沒出聲分享,所有關切你的人便一起說「別驕傲」。你沉浸在歡快中的時候,不停地對自己說「千萬不可太高興,苦難也許馬上就要降臨」。 提醒災難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提醒幸福。 那時候讀這樣的文章沒感覺。小孩子的生活多開心啊,哪裡需要提醒。到了上大學的時候,我發現我每天都被一種朦朧的焦慮和痛苦籠罩著,並沒有發生什麼事情,但就覺得自己活成了皺巴巴、不舒展的模樣。 反觀朋友們,因為電視劇更新就開心地歡呼起來,而我完全不能擁有和理解這樣的開心。用畢淑敏的話來說,我是沒有學會享受「災難間隙的快活」。也可能是青春期後遺症。 年少的時候我們總是認為,嚴肅才是慎重的,容易開心是膚淺的。後來我遇到一個「很開心」的朋友。你身邊肯定也有這樣的人,他們的人生當中不是沒有煩惱,不是沒有挫折,很多時刻他們也很消極,但是,他們看上去就是比較開心。 (你會喜歡:「意見不合不會破壞婚姻,失去興趣才會」心理師:做到這兩件事的伴侶,最容易感覺快樂) 陰暗的人總是會揣測,他們這麼開心的外表下,是不是掩藏著什麼不開心? 但是積極的人會學習。我覺得無論是不是表面的開心,他們體會到的愉悅時刻確實比一般人來得多,原因在於他們都有一個神奇的法術,會人為地把自己的積極情緒成倍地擴大化。 我那個朋友開心的時候,哪怕只有一點點開心,也會跟我說她好開心。碰到一個喜歡的朋友,她會興高采烈地跟人家說「我好喜歡你」。一點好玩的事情都要分享給我們。對她哪怕只是表達了一點點關心,她都會超級感動。 對積極情緒的表達和分享,會擴大自己的積極情緒。這不僅是一種性格,同時也是一門技術。 這點在我這個朋友身上體現得很明顯,她內心嚴肅,但嫺熟地使用一些令人開心的技術,渾身都洋溢著幸福感。當一個人習慣了這麼做以後,他是真的會由內而外地積極起來,並且會和周圍的人形成一個樂觀的生態圈。 和我這個開心的朋友相處,總能感受到她的積極情緒,我也不好意思做個消極的人,於是情不自禁地被她帶動,積極的回饋她。 她逗我笑的時候,我覺得我也有責任逗她笑;她跟我說了一件開心的事,我覺得自己不能冷著一張臉去聽。 所以,我也會表達開心的感受,當得到我的積極回饋,她會以開心為榮,我們之間就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於是就成了那種見到對方就很高興的人。 一個人最大的魅力不過如此吧! 雖然你不夠漂亮,也不是什麼明星,但是大家見到你就覺得很高興。而當一個人被積極的情緒包裹,再去面對那些消極的情緒就會容易很多。 所以,當你開心的時候,你要說出來;當你遇到好事情,你一定要分享。 我知道,你也許沒有這樣的習慣,你覺得不值得分享,你完全不覺得這個方法可行,但是試幾次就知道有沒有用了。 當我學會特別留意生活裡開心的小事,並且與人分享以後,我發現別人因為我而快樂,於是我對那些開心的小事情就變得更加敏感,進而分享給大家。 我和我的朋友們都變成了容易快樂的人。 圖片|Photo by Willian Justen de Vasconcellos on Unsplash 激發正面情緒的方法之二,就是和開心的人在一起。 就像我剛剛說的,和快樂的人在一起會被帶動起來,成為一個容易快樂的人。 我有個高中同學很神奇,誰跟她吃頓飯都會消化不良。她永遠都覺得自己很慘:工資太低,這個季度的福利被取消,上司很難纏⋯⋯而且不僅要自己說,還總想問問你有多慘,只有得知你比她更慘時,她才開心,可是那樣的話就會變成是你很不開心。 不開心這種事情,說多了,真的會變不開心。 (同場加映:人脈也要斷捨離?究竟該留怎樣的人在身邊) 父母無法選擇,但是朋友可以。如果和誰在一起不開心,那麼這段關係就是錯的,絕交要趁早。如果你連選擇朋友的權利都沒有,我還有一個壓箱底的小絕招。 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壓力很大,但是我不想讓團隊感覺我情緒低落,所以每次開週會之前,我會躲在辦公室裡看十分鐘的搞笑綜藝節目。被節目裡的人把情緒帶動起來之後,我說話的語氣和語調就會變得歡快。 小時候暗戀別人也用過這招,每次見對方之前都先看綜藝把自己變得快樂起來,這樣見到他情緒會顯得很好。我很愛研究這些方法。 除此之外,感恩也會激發正面情緒。而且,也不一定要發自內心,完全可以透過練習。「感恩練習」在心理學領域不是一個新鮮詞語,已經有很多實驗證明,感恩練習可以提升幸福感。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要求每一個受試者每天花幾分鐘的時間表達他們認為值得感激的事情。不管這件事情是大還是小,內容也沒有限制,哪怕只是吃了一頓好吃的飯,或聽到一首很好聽的歌,都可以表達感恩。並且要把自己可以感恩的內容寫下來或畫下來。 這麼做之後,受試者能夠體驗到更強的幸福感,能夠感受到更多的積極情緒,會變得更快樂,睡眠品質也更好,整個人更有活力。 感激令人幸福。不開心的時候,我就會拿一張紙,把生活中所有值得感恩的事情寫下來,立刻就能感覺到滿滿的正能量。 這幾年,我一直覺得自己的幸福感在飆升,可能就跟懂得感恩有關,我常常覺得自己很幸運,對於所得到的一切,都有一種誠摯的感恩。 這其中並非只有我自己的努力。 我的家人很棒,父母愛我,童年雖然窮苦但是平順快樂,在親密關係上毫無遺憾,健康積極地長大;我的工作很棒,「熱愛工作」是我之前不敢想的事情,學習對我們來說是痛苦的,努力對我們來說是不愉悅的,人群中少有人能找到一份熱愛的事業,但是我就成了少數人; 我的團隊很棒,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篩選和沉澱,終於遇見了一些與我一樣敢拼敢衝的積極分子,於是我更堅信我們在一起一定能做得更好、更大、更強;那個努力的我也很棒,沒有辜負自己身上的任何一點天分,哪怕只有那麼一點點,也沒有浪費。 想到這些,幸福感油然而生。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到底要追求什麼?無非就是幸福兩個字罷了。 (延伸閱讀:「你如何面對難題,決定你的幸福」幸福人生的三個關鍵)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幸福感,有三個來源。 勝任力 我們努力學習和工作,掌握各種技能。那是因為對一切事物的掌控和勝任感,會讓人感到幸福。 歸屬感 我們愛家人、照顧家人,和朋友維持關係,努力尋找伴侶。那是因為和他人有溫暖的聯繫,會讓人感到幸福。 主動權 我們拼命地掙脫被控制的人生,教育自己不被他人的看法綁架,告訴自己要做自己。那是因為自由會讓人感到幸福。 幸福是個很深刻的命題,需要你增強能力,擁有信心,找到歸屬,有所愛戀,掌控人生,主動選擇。 我分享的只是一些小技術,能讓你開心一點罷了。生活當中確實還有許多不好的事情,有壞情緒的爆發和氾濫,那些負面情緒也可能一直跟你作對下去,但這些都不要緊。 一個人之所以能夠幸福,並非因為生活中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都被消除了,而是因為有令人幸福的事情在發生。 本文摘自劉媛媛的《精準努力,我不想死於一事無成》。由蘋果屋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精準努力,我不想死於一事無成》 November 26, 2020 at 02: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l7M8RV
想避免失智,該吃與不該吃的「飲食全攻略」! https://ift.tt/39gagzq 照護線上 要避免失智,我們可以從生活做起。學會最健康的吃法,然後盡量地去實行,就能和家人一起保養腦力! 文|白映俞 醫師 隨著熟齡族的年紀增長,大家愈來愈關心失智的話題。畢竟失智代表著逐漸失去自己,想起來總是件讓人很感傷的事情。 那究竟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失智呢? 目前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能讓人百分百避免失智,我們得盡量從生活中做好保養,才能延緩或減少失智的發生。 飲食與神經功能的退化與否會不會有關? 答案絕對 Yes。 你可能聽過能控制高血壓的「得舒飲食(DASH)」,以及能提供心臟保護作用的「地中海飲食法」,而在結合這兩個有名的飲食法後,研究者發現,這樣的方式還能保護腦部健康,腦部功能退化較慢呢! 如果你對這兩種飲食法還不夠熟悉,請繼續看下去,藉機修正並調整自己的飲食內容與習慣。 你該多吃的東西? 吃大量的蔬菜 這裡說的是要多吃綠色的葉菜類,像是菠菜、甘藍、白菜、與生菜等,因為綠色葉菜類富含維生素 E、葉酸、類胡蘿蔔素、與類黃酮,對維護神經功能都是很重要的。 因此,最好每天至少吃一份的綠色葉菜類,另外還要再加上一份其他蔬菜。 多吃「莓」 其實年紀大的人很多對水果會有點畏懼,怕水果吃太多會吃進過高糖份。不過,水果裡還有許多維生素與礦物質,對身體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如果是針對腦部健康來說的話,研究發現多吃藍莓、草莓對頭腦很不錯。 因為莓類水果裡含有大量的類黃酮,能帶來抗氧化、抗發炎的功效,因而能延緩認知能力退化的速度! 吃堅果 講到堅果,很多人會害怕堅果帶來的高熱量和高油質,不過每週至少吃五次簡單烘培、無調味的堅果對頭腦健康也是有益的。 堅果含有維生素 E,而維生素 E 是最重要的抗氧化劑之一,萬一缺乏可會產生神經疾病。 然而也要記得,堅果本身的熱量已經不低了,請不要再選擇加上糖漿、鹽味、或油脂調味的堅果啊,請注意看看飲食成分內容,確定這是單純無調味的堅果會比較好喔。 一週吃一次魚 怕自己記憶力不佳的話,吃魚是個好選擇。研究認為,每週至少吃一次魚的老人家在記憶力的測試中,會獲得比較理想的分數。在地中海飲食的建議裡,是希望大家吃大量的魚,如果覺得施行上有點困難的話,看起來一週至少吃一次魚也是可行的做法。 選擇橄欖油 準備飲食時,也要注意烹調用油,少用奶油、人造奶油、或豬油、牛油,減少攝取飽和脂肪或反式脂肪。 你該少吃的東西? 少吃紅肉 一週吃紅肉的次數要少於四次。不過,我們依舊要攝取足量的蛋白質! 除了用其他奶類、蛋類、雞胸肉來取代吃紅肉之外,豆類同時具有優質蛋白質與纖維,也是很不錯的替代選擇,曾經有研究顯示,很少吃豆類的老人家會容易患有愈嚴重的腦部功能退化問題。 所以,少吃紅肉,多吃像豆類的優質蛋白質,是很不錯的喔。 (同場加映:預防失智症從生活做起:我不要一覺醒來,忘了自己是誰) 避免失智怎麼吃? 想要降低認知功能退化,減少及延緩失智症的發生,你可以試著做這些飲食改變。看完上面的幾個解釋,我們再直接看看條列式的十五點: 1. 每天最好吃三份全穀類 2. 每週至少吃六次的綠色葉菜類 3. 每天至少吃一份蔬菜(指不包括上頭的那個綠色葉菜類) 4. 每週至少吃兩次莓類 5. 每週至少吃一份魚類 6. 每週至少食用奶類兩次 7. 每週至少吃豆類三次 8. 每週至少吃堅果五次 9. 盡量以橄欖油烹調食物 10. 每週吃紅肉的次數小於四次 11. 每週吃速食或油炸類食物的次數小於一次 12. 每天食用奶油或人造奶油的量小於一茶匙 13. 每週食用少於一份的起司 14. 每週食用少於五份的糕餅或甜點 15. 每天喝一杯紅酒或其他等份量的酒精 (推薦閱讀:「該安靜時,他卻不斷在講話」你的家人,罹患不易察覺的失智症了嗎?) 你可以自己算算看,假如做到一樣算一分的話,你總共拿了幾分? 即使無法全部做到也別擔心,因為從研究看起來,大約做到三分之二,也就是九項或十項附近的話,就能最大幅地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會。 即使做到一半,也就是平均得分 7.5 分,也能有效降低失智機會。 總之,養成好習慣能改變我們的命運,尤其建立好的飲食習慣時,對健康的改善是很顯著的,可以的話就盡量做到吧。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做好這四項,減少失智風險 你不可不知,會傷害腦部的壞習慣 降低失智風險,就從生活做起 November 26, 2020 at 12: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9gagzq
台南三百家牛肉湯,哪家最好?旅遊達人游智維推薦這一間搭配獨門辣醬! https://ift.tt/3nXncOW 食力foodNEXT 旅遊達人游智維,問他早餐吃什麼,他能講出各種美味的料理。太多種了嗎?沒關係,今天吃昨天沒吃的、明天吃今天沒吃的! 文|羅之盈 圖片|食力 「台南有超過 300 家牛肉湯,哪一家好吃不好說,在台南我們不說哪家『最』好吃,說了都是要吵架的,」文化旅行達人游智維說。 自稱是「偽台南人」的游智維,16 歲從宜蘭到台南生活,從四面莊稼的農村到了美食城鎮,突然覺得早餐都變奢侈了。 每當天空才剛剛亮起,他常常已經出門尋找今天的早餐,牛肉湯、羊肉湯、肉燥飯、虱目魚湯、米粉羹、米糕、涼麵⋯⋯甚至最傳統的「飯桌」(台語)鐵盤自助飯桌,都是他的口袋名單。 今天吃昨天沒吃的、明天吃今天沒吃的,有時走路,有時騎單車、摩托車,各種方法出發到遠方,就為了一頓好吃的早餐。 「我不是隨便吃早餐的人」,游智維夾起一片剛被熱湯燙熟的牛肉片,滿臉滿眼的笑意。 台南因為鄰近台灣最大的善化牛隻屠宰場,所以發展出以當日現宰的溫體牛為主體的牛肉湯,每日午夜過後,就能看到載運新鮮牛肉的小貨車,穿梭在巷弄之間勤勞送運,緊接著牛肉湯店頭燈亮、晨食饕客川流走入。 已傳承三代的阿村牛肉湯,使用玉米等神秘配方熬煮而成的湯頭。圖片|食力 每日屠宰的新鮮牛肉片。圖片|食力 滾燙的湯汁一勺沖下,燙了半熟恰恰好。圖片|食力 已傳承三代的阿村牛肉湯,游智維已經算不出吃了多少年冬,使用玉米等神秘配方熬煮而成的湯頭,滾燙時喝起來暖胃,配上透嫩滑口的新鮮肉片,能量瞬間從胃裡直奔腦門,隨著一口一口啜飲,湯頭的蔬菜滋味將會慢慢被鮮甜的肉汁籠罩,最後一口湯是最濃香的精華。 牛肉湯滾燙時喝起來暖胃,配上透嫩滑口的新鮮肉片。圖片|食力 沾醬是原味之外的台灣味 游智維觀察,台南餐廳的本業就是做吃的,老闆只在乎餐點好不好吃、客人有沒有用正確的方式吃下,和台北餐廳講求服務很大不同。 看著小吃店老闆俐落地挑邊切肉、撥湯舀湯,沒有一刻停下來地忙碌著,游智維感動地說,台灣人就是很知足,可能多半是移民的關係,大家很努力,也願意多做一點,永遠會想給消費者多一點選擇,所以遍佈台灣的各種早餐店就是最好的應證。 眼見游智維唏哩呼嚕地完食那碗牛肉湯之後,順手添起台南特有的淺棕色辣椒醬,沾的熱炒牛舌飛快就口。他笑著說,一個厲害的店總會有厲害獨特的辣椒油,「你不會記住醬油,不會記住醋,但你總是會記得某家店辣油淋到食物上的感覺」。 (延伸閱讀:你會想念的台南味:來一份炒意麵便當吧!) 老闆娘俐落的撥湯舀湯,沒有一刻停下來地忙碌著。圖片|食力 Q:你這麼熱愛早餐,曾發生過什麼印象深刻的趣事? 台北大稻程有家很老的炎仔麵店,在一個國小的後面圍牆旁邊,有一次我清晨 5、6 點去吃,店家還在準備,還沒正式開始賣。 我一走進去,裡面 7、8 桌,每桌都已經坐了客人,年紀大概都是 5、60 歲的阿伯阿公,全部都是一個人來吃,大家都沒有說話,神情木然、甚至有點嚴肅地在等麵,有人已經拿起了筷子,那一幕我永遠都記得,很像是一個準備開打的武林大會,在一個天都還沒亮的早晨,一間很小很老的麵店。 Q:小時候吃什麼樣的早餐? 我在宜蘭長大,家裡務農,我們都在家吃,早餐通常就是吃飯,比較飽。吃飯有 2 種,一種吃鹹的,一種是甜的,鹹的就是豬油加醬油,現在流行的豬肉拌飯。 平常阿公很早就要出門了,所以都是電鍋有飯,一直保溫著,阿公起床可能就自己抓個飯,扒一扒就出門了,那時候家裡通常沒什麼菜,有時候煮1鍋,配吃好幾天,或者老人家都會開罐頭脆瓜什麼的。我們小時候不會喜歡吃這種的,我們喜歡吃甜的,把二砂糖放在白飯上,然後淋上熱水,然後糖就會融化掉,變成1碗熱甜粥,這就是我們鄉下的早餐了。 (你會喜歡:「在這裡吃飯,才是真正享受美食」台南三間老宅餐廳推薦) Q:你平日有一半的時間在台北,那時都吃什麼早餐? 台北公司樓下有間尚雯早餐店,有點類似美而美,看似不起眼,桌椅也非常在地的擺放在騎樓,但我驚艷於它的料理確實超乎想像的好吃。 我都吃招牌蛋餅,蛋餅皮雖然不是店裡現做,但是煎得很脆,特別是裡面包捲的生菜,很新鮮,調味很好。台西式早餐店有很多食材是現成的,但還是有些需要店家自己準備,有些比較有想法的,就會在這些地方特別準備。 Q:有偏好哪種類型的早餐店嗎? 我愛的並不見得是這一碗料理本身,當然一定是日常喜歡的味道,變成一種習慣,可是實際上我更喜歡氣氛。 我們常常吃一間早餐店,一吃就吃了十幾二十年,吃到很熟,每個老闆都認識,像我兒子現在 8 歲,他已經可以跟很多老闆都熟了。 有一次我們早餐去吃羊肉湯,我們已走進門口,然後那天生意很好,老闆就說拍謝賣完了,我就直接回來摩托車上準備要騎走,一回頭發現小孩還坐在店裡,然後我催促他走了,那時候他就說:「我要吃羊肉湯,我要吃羊肉湯,我要吃羊肉湯」。 我跟老闆都覺得很好笑,後來老闆就說:「好啦~你等著(台語)」,就把骨頭肉末削一削、弄一弄,不成一碗的份量加上湯,給我兒子吃,我就看他一個人吃,我也不用吃。後來要付帳,老闆不收,他也很開心、很得意。 Q:你認為台灣的早餐文化有什麼特色? 多元性,國外早餐不像台灣這麼多,華人的早餐通常比較豐富,然後台灣融合多元文化,所以早餐更是多樣。再者,台灣人多半是移民,移民個性就是大家都很知足,也很努力,願意多做一點,所以台灣早餐店就是會永遠會想給消費者多一點選擇,比如說就算店家覺得吐司去邊有點麻煩,但他還是會滿足消費者需求。如果這是西方在日本,誰會理你。 而且早餐店,大多是服務附近工作與居住的人,是大家每天互動打招呼的地方,所以店家會盡可能的滿足不同人的需求,去建立一個長期合作關係,這也是讓人感覺到人情味的部分。 游智維 風尚旅行社總經理,對人文旅行、文化探討、環境重生、品味生活等議題保有熱情,整理自身國外旅行經驗,體會在地文化萬象內涵,相信透過旅行設計服務,帶入設計、文化、農業、環境等主題,能夠讓旅人們在難得的假期中,得到最大的感動與收獲,著有《鄉下創業學》。 【本專題與 2020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共同製作】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客家菜定義不再模糊!「鹹、香、肥」特色反應出團結的硬頸精神 台灣24小時都能吃到早餐!食物設計師陳小曼:容許不同生活型態是很值得珍惜的文化 台灣可說是「早餐先進國」!日本媒體人野島剛:跟早餐店老闆的互動中感受滿滿人情味 November 26, 2020 at 10: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nXncOW
處女情結是尊嚴的最後防線?獨立記者直擊調查,透露性工作者的心聲 https://ift.tt/375mW9C 三采文化 女公關們在第一線面對精蟲衝腦的男客人時,她們會遇到什麼樣的難題,以及又如何面對困難、打起精神,掛起專業的笑容繼續為生活打拚⋯⋯? 處女下海的都市傳說 每個到包廂消費的客人,總愛問小姐幹嘛做這一行?這可謂天字第一號經典蠢問題,不只涼圓,很多八大的第一線都被問煩了。既然是個爛哏,不如就隨興發揮。 「從小寫作文(我的志願)時,我都寫我要當手槍界的黃金右手,打遍天下無敵手,每台飛機都被我打得墜機⋯⋯」 精蟲和理智很難共存於人類的大腦中,但客人對這樣誇張的超展開還是有基本的判斷力,總會吐槽:「屁啦,我看妳是缺錢吧?」 「既然你都知道了,幹嘛還問?」喇低賽至此,涼圓慣例要賞問話者一個大白眼。 「你當我們是抱著魯夫成為海賊王那樣的志向,才來幹這一行的?」 我大開眼界,原來這就是情色按摩包廂內的語境,但這樣嗆客人沒問題嗎?涼圓說,她這風格走跳江湖迄今,還沒被誰客訴過,倒是有客人最激賞的就是她生猛嗆辣的口條,即便她是個尺度不開的「基本妹」——亦即只脫到店家公定的尺度,替客人手工,不做口交、不做陰道性交的按摩師——還是屢次回頭點檯她。 「都到這地步了,我幹嘛跟自己過不去,只當個基本妹?」涼圓在我發問前,用自豪自嘲的口吻說道:「誰叫我是個處女。」 八大行業有處女?我在疑問衝口而出前告誡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世之道, 例如在一群絕頂聰明又滿手籌碼的政治人物群聚的立法院,三不五時會聽聞令人瞠目結舌的腦殘發言。我曾詢問一位資深國會助理,該如何定義「尊重」?資深助理回應:「承認他的存在,以及他自己賦予自己的意義。」 解構處女情節前必須先理解貧窮。 涼圓說起自己的身世——中學時期家中破產,父母為錢爭吵、離異到各自拋下子女躲債神隱,整個家庭分崩離析時,她靠學貸有了科技大學的學籍,棲身於學校外圍專租學生的簡陋雅房,每日睜眼的頭號問題便是錢錢錢錢錢,譜寫青春戀曲這種奢侈事當然靠一邊去。 大學時期的涼圓一日兼差四份工,做過各種服務業基層,透早到早餐店做煎台、午晚餐去麵攤幫忙、晚上當三個孩子的陪讀、課間去學校系辦打工⋯⋯除了系辦,每份工作都只拿七、八十元的時薪,月收入加起來將將破萬。 圖片|Photo by TRAVIS NESBITT on Unsplash 處女情結成為尊嚴的最後防線 「當時基本時薪已經是一百多塊,問題是那時候我沒身分證,麥當勞啦、便利商店啦這些 part-time 通通不行,又有誰會去查路邊攤販有沒有遵守《勞基法》呢?」涼圓說。 身為台灣人竟然沒有身分證,乃是自家舊宅被法拍時,父親已人間蒸發,母親自行移居他處,沒有遷走孩子們的戶籍。新屋主向戶政單位反映,涼圓與手足們的戶籍即被移出,不知該移去何處便掛籍到市政府之下。但「正常人」誰會家住市政府?到了換發新式身分證時,這項紀錄卡住了她。 「我在戶政機構打了三十幾通電話,傳了無數通簡訊給我媽,一群公務員圍著我冷言冷語,覺得我是故意來添亂的⋯⋯而我媽吃了秤砣鐵了心,死都不接。」 如何換到新式身分證,又是另一個副本關卡。把時間軸拉到涼圓大學畢業之後半年,她到台北擔任義大利麵餐廳外場,薪水勉強餬口,餐廳老闆見她涉世不深又感情懸空,趁職務之便展開騷擾式追求。 在生存以上、生活以下的日子,加上欲把她拆吃入腹的男人步步逼近,於是到了二〇一一年的夏天,涼圓做了改變人生的重要決定。 「我要去做色情按摩——我沒什麼怕失去的,在八大,男人想玩弄女人的身體起碼得先提錢,而且我發現,我很有吸引痴漢的天賦。」 既然要放手一搏,為何還顧忌下面那一層原裝?我提問時小心翼翼,不想被當成變態,或者是女性主義附身的老大姐,雖然我搞不好兩者皆是。 涼圓解釋,維持處女之身並不是她比其他做全套的小姐品格高尚,只是一種個人選擇。 「簡單來講,就是我俗辣。人家敢,我不敢——其他小姐願意給客人插賺比較多錢,但我只敢做手工,就賺別人的三分之一。還有我不甘心被人插一次,只拿新台幣三千塊!」 (同場加映:日本男公關 Roland 的畢業演說:「出了社會之後,你唯一的夥伴就是你自己。」) 身為一名異性戀女子,涼圓也渴慕愛情,希望第一次是和情投意合的王子,而不是沒有浪漫的銀貨兩訖。問題是良緣難求,初戀的悸動始終沒來。當她從八大新妹變老手,見多雄性動物發春的醜態,益發感到純愛遙不可及。 給客人破處的行情涼圓也深究過,但幾千或三、五萬地拋售初夜,手頭闊綽幾日後仍是一條窮命;至於出得起六位數字以上的客戶,多半是篤信「採陰補陽」、把人類當中藥材的熟齡男子,要無套內射還要攝影留念。比起化為他人的藥,她還想擁有身而為人的起碼自由。 「屁股這種東西,一送就沒價值了,客人不會感激,只會覺得自己上了個公廁肉便器。」涼圓一扭頭,模仿起她交手過的奧懶覺口吻:「『都是個肉便器了,還講究戴套、講究錢?哼,矯情!』」 面對這個先笑貧、再笑娼的世界,涼圓生成了一套幽默對付人情冷暖。 八大的圈子裡誰沒有滿兜的故事和一大把辛酸淚,誰又不是摸爬打滾一路過來,而涼圓仍有許多情感不吐不快:「妳來寫我的故事,我希望大家記得我。」 這句話之後,我的八大行業田野奇幻之旅,就此展開。 本文摘自陶曉嫚的《我拿青春換明天:八大行業職場說明書,慾海求生的人物群像》。由三采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我拿青春換明天:八大行業職場說明書,慾海求生的人物群像》 November 25, 2020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75mW9C
「他是愛我,還是把我當砲友?」性愛分離可行嗎?如何區分真正愛情與性衝動 https://ift.tt/3mbFrje KnowYourself 性衝動與愛情的關聯為何,有科學研究來輔助你,判斷一個人是否對你真心誠意,而看懂情況後,你也可以決定要如何回應⋯⋯ 文|Cyte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上個月,閨蜜跟我說她墜入了愛河,她和男友如膠似漆,很快就同居了。這個月,她卻告訴我他們分手了。我問她:「怎麼這麼快,你們愛過嗎?」 她漫不經心地回我:「我們睡過。」 原來,他們在健身房看對了眼,天雷勾動地火,兩個人都非常「可以」。結果,什麼都發生了,除了愛情。 Making love doesn't make it LOVE. 做愛做不出愛來。 當你遇見某人、開始約會,很想和他實現生命大和諧的時候,你是否也不禁問自己——這就是愛情嗎?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如何分辨「性慾和愛情」?LUST or LOVE? 圖片|Photo by Alexander Krivitskiy on Unsplash 有人可能覺得,性與愛本就不可分離。沒有身體的摩擦,哪來愛情的火花? 但科學研究表明,大腦和眼神都能告訴你:性衝動和愛情是兩碼事! 芝加哥大學 Cacioppo 團隊經過研究發現:性慾上頭,與毒癮發作時,人的大腦活躍區域是相似的。說白了,性吸引就像吸毒。在吸嗨了的狀態下,你能分辨出什麼是愛情嗎? 另一個實驗讓一組大學生在 120 張照片中,先選出自己有「性衝動」和「戀愛感覺」的對象。隨後,將這些照片展示給他們,同時監測他們眼球的運動。 結果是——人們長久地凝視著戀愛對象的臉,卻更多地注視性衝動對象的身體。身體/臉之間的判斷,只需要半秒鐘就能做出。 Cacioppo 稱:「是否會長久地凝視對方的眼睛,是判斷真愛最可靠的標誌之一。」 愛情,有可能是從性慾開始的。但在很多時候,性吸引力都無法轉化為愛情。 讓我們舉幾個更通俗的例子,來說明一下 lust or love,到底怎麼分辨。 Lust 性慾 只想與你床上宣洩原始衝動。只顧自己爽,一夜情大戶,性致來了你好騷,性致落潮,動輒「一滴也沒有了」。 Love 愛情 想和你在任何地方見面,哪怕上刀山下火海,背叛自己的天性,都要和你在一起。 看例子明明白白,但放自己身上又不清楚了?這裡還有一些兩種關係的典型信號,歡迎對號入座。 如果你們是性慾關係? 他讓你覺得,他只看中你的外貌和身材。 他把你當做所有物,喜歡你的某一點,而不是喜歡全部的你。 他只想做愛,不願溝通。 他給你留下了好印象,但達到目標後,他就想離開。 他更願意把親密關係維持在彼此幻想的層面上,卻不願意談論雙方真實的感覺。 他更多地想要得到,而非付出。 事後,他不會和你擁抱纏綿;或只是睡一覺,隔天醒來不和你一起吃早餐。 如果對方在你面前表現出以上幾點,那麼可能你們更適合做炮友,因為他基本沒考慮過和你建立親密關係。 如果你們是真正的愛情? 你可能說不出來具體喜歡他什麼,但還是愛他。 你們也有很多時候,只是待在一起,不做愛。 你們有說不完的話,感覺時間過得好快。 你們願意聊自己所有的事情,就算難以啟齒的經歷,對方也不會介意。 你們會真誠地聆聽對方的感受,想讓對方快樂。 你感到安全:在任何時候,你們都會互相支持。 任何事情你們都想首先和對方分享。 你清楚地知道他有哪些缺點,但仍然想和他在一起。 你願意與他共渡難關,而他使你成為更好的人。 你想要見他的家人和朋友,共同計劃將來。 如果你們雙方都能做到以上幾點,那麼恭喜,你們彼此找到了對的人。 (推薦閱讀:「和對的人在一起,應該要有什麼樣的感覺?」好的親密關係的三種特質) 可是,考慮到每個人在關係中的相處模式都不一樣,你或許還不敢下結論?那就試著再問問自己以下 6 個問題,仔細品品你們的關係: 「ALL(Ask Lust or Love)」 六問辨識表 Ask yourselves Lust Love 你們的聯結更偏向於哪一種? 身體 情感 你們更傾向於享受哪種快樂? 即刻滿足 延遲滿足 你和他的交流怎麼樣? 浮於表面 深入靈魂 你每次感受到的親密能保持多久? 短暫易逝 持久穩定 你們對彼此感興趣的程度變化如何? 快速減少 緩慢增加 你們關係中更多關注的對像是? 「你」或「我」 「你」和「我」 純粹的性慾(lust),僅僅建立在性吸引力和幻想上,它在你們逐漸認識到真實的彼此後便會消散。 愛情(love)與性慾並不相斥,性需求也是親密關係的一部分,但愛情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讓你們了解彼此。 性慾讓你們不由自主地靠近,而愛情則讓你們想要長久地在一起,擁有更深刻的情感聯結。在親密關係的某些階段,二者彼此重合。 看到這裡,你可能已經對分辨性慾和愛情感到胸有成竹!只是還沒遇到那個人⋯⋯ 可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對於那些剛開始一段親密關係、被性吸引沖昏頭腦的人,想要保持清醒是很難的。事實上,很多存在身體或情緒上的暴力、虐待關係,都是從性吸引開始的。 所以讓我們再來談談:對可能造成傷害的性吸引—— (同場加映:單身者必看!韓國心理測驗:你的特質,最容易吸引到哪種人?) 如何保持警惕? UCLA 臨床精神病學助理教授 Orloff 總結她在女子監獄和家暴中心多年的經驗,提出了一個建議,那就是——你的直覺! 很多長期處於虐待關係中的女性都承認:「我的直覺曾多次告訴我,有什麼地方不對——但我忽視了它。」 直覺像個預言家,它知道你的對像是個好人,還是個狼人。在大腦被愛情征服時,直覺也可以讓你保持冷靜,發現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 如果某人對你不停散發魅力,讓你產生想與他一起繁殖後代的強烈衝動時,你就該看看你的直覺是否正在警鈴大作: 你心中有一個聲音,總在告訴你「危險」、「小心」。 當你們在一起時,你感到莫名的不適、不安或疲憊。 你感受到的吸引力是黑暗的、毀滅性的。 他對待你的方式讓你感到很不舒服,但因為害怕他離開,你從來都不敢說出自己的感受。 有些直覺是非常微妙、難以言明的。無論對方看起來有多迷人,注意自己的直覺,這有助於你透過激情的外表看到本質。 *注意:安全的戀愛需要膽大心細,勇敢去愛≠白給。 (你會喜歡:關係心理學:越能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人,越懂得愛人) 年底了,你可能正急於尋找一個「對的人」一起跨年,你們的心願、慾望促使你們兩個人不由自主地靠近,但是請注意,在很多時候,性吸引力都無法轉化為愛情,這一點往往是在一開始就注定的。 但你很容易誤把情慾當作了愛:在一段親密關係的早期、荷爾蒙激增的時刻,你覺得自己愛上了這個人的一切,無論是優點還是瑕疵——但其實,你看到的是你理想中他的樣子,或者是你把對方代入了你希望他成為的樣子。 你對他的一切看法,都彷彿戴上了一副玫瑰色的眼鏡。 這也是為什麼,今天我們需要區分性慾和愛情。我們不是阻攔你去愛,而是不想你被以愛之名的性吸引或暴力傷害。 如果了解這一點,能幫你去找到真心實意愛你的那個人,可以幫你愛得更堅定和幸福,我們就能確信,此時的性慾在你的愛情裡,才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飛蛾撲火。 在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如果你能更好地認識自己、探索自己,就放心大膽地去睡、去愛吧! 參考資料: Bolmont, M., Cacioppo, JT, & Cacioppo, S.(2014). Love Is in the gaze an eye-tracking study of love and sexual desire. Psychological Science,25 (9), 1748-1756. Cacioppo, S., Couto, B., Bolmont, M.,Sedeno, L., Frum, C., Lewis, JW,... & Cacioppo, JT (2013). Selective decision-making deficit in love following damage to the anterior insula. Current Trends In Neurology , 7 , 15. Orloff, J. (2009). Emotional freedom: Liberate yourself from negative emotions and transform your life. Harmony. Orloff, J. (2012). Dr. Judith Orloff's guide to intuitive healing: 5 steps to physical, emotional, and sexual wellness. Harmony. November 25, 2020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mbFrje
《孤味》影評:先與自己和解,才能真正迎來結束 https://ift.tt/361KX1Y janai 奪得兩項金馬獎的電影《孤味》,讓人看完後淚流滿面,究竟是什麼交織的情節,能勾起人們心中細膩的情感呢? 看完《孤味》,看電影極少流淚的我獲得人生首度把隱形眼鏡哭掉的成就,意猶未盡,回家翻找相關新聞,除了導演自己說的那些,總覺得重述故事精彩,卻戳不到我心中的點。 那大概更是種「我的不幸是最不幸的」那樣歪斜的驕傲感。 電影有著強烈的既視感,幾乎句句台詞都能被輕易帶入,我終於一次質疑了《安娜.卡列尼娜》那著名的開場,難道不幸的家庭其實也處處相似? 那是場錯位的故事,能幹負責的媽媽,浪漫多情的爸爸,在那時代對男女的傳統二元化定位,他們註定無法快樂。 爸爸應當要挑起養育家庭的責任,收入是定位,數字決定你能不能證明自己配得上出身名門的妻子、從醫濟世的丈人妻舅,你必須出人頭地,蒸蒸日上,成功是必然而你沒有其他選擇,而那成功裡,又僅有單一標準。 因無法達到那樣期望便轉向另一極端的逃避,似乎比我們想像地都來得尋常,我僅能猜想那是種渴求尊嚴的迷醉,如果不能得到鄰里社會的認可,至少在這女子面前,我還可以擁有一時風光。 有時我想著,究竟是過去女子的才德被家庭藏匿,或者只是女子對家庭責任的執著,讓他們的選擇造就了自己?他們是能幹的、明快的,沈默著一肩便扛起社會責任、眼光、家中生計、孩子教養。 孤味中的母親沒有另一座城市能夠躲避,只能把生活練習成一個個熟稔的姿勢,把量蝦的重量、端湯上桌的轉身、招呼來客的微笑、廟裡的拈香。 (推薦閱讀:《孤味》導演週記|伴《孤味》從短片走到長片,因為陳淑芳,孤味才是現在模樣) 圖片|電影《孤味》劇照 我有時想著,如果二十、五十年前,台灣就有今日社會對性別角色的多元想像,這些能力強的女性與他們(也許更擅長操家?)的伴侶,是不是就不需變成我們現下流傳的世代悲劇? 三個女兒角色,是三個分別的故事。我們總要說孩子沿襲父母的樣貌習慣,即使他們也許本質上、出發點毫不相像。 大姐舉重若輕,知道的懂得的最多大抵就是長子長女,但做為家中最大孩子,習得的便是,消息天崩地裂也盡留在自己身上,時以玩笑帶過;家庭的傷已太重,能守的能分擔的,以笑鬧帶過也好、被指責輕挑如父也罷,能守在心裡的便不輕易撒出。 (延伸閱讀:《孤味》導演週記|謝謝盈萱,謝謝你這麼勇敢!) 二姐善於讀,讀空氣讀期望也讀書,乖巧安靜便是不添麻煩,成績高便是好孩子,便能得到父母親戚社會認可,她讀了一輩子書,回頭其實也只是想要有個完整的家。她是家中穩定的柱,什麼都安排妥當,努力想讓女兒逃離,只為了有更多選擇,但想逃脫那些社會觀感、角色扮演的大約還是自己。 (同場加映:《孤味》導演週記|我看見的徐若瑄,所有相遇都視為「自己人」) 小妹和大家都差了一截,家裡戲劇風波全然不知,那些日夜相處的總有齟齬,而偶爾帶著糖現蹤的,承接了所有美好的對家的想像,在家裡選邊站的遊戲中,她是一道未有歷史包袱的破口,身上的愛來自八方。 (你會喜歡:《孤味》導演週記|謝謝孫可芳,你讓戲裡戲外的我們成了一家人) 與朋友前陣子才聊起,出自非期待家庭中的孩子身上都帶傷,沒有他人能拯救修復或幫助。 三個孩子對婚家都無比不信任,長女不斷試圖叛離,次女時時想著的是分開的可能性,即使備受寵愛的小女兒,也沒讓誰並肩齊走。 母親反而可能是還最有期待的那個,即使那等待已耗去半生。她在年輕時便說「夫妻就是一輩子的事」,老去後,那還是一輩子,只是不一定是我與你,我對你最後的愛,便是讓你的妻陪你走完一輩子。 圖片|電影《孤味》劇照 劇裡常有壞人,用盡心計算計搶奪,而好人忍辱負重純潔善良;現實人生中誰壞誰好,往往難以一分兩半,知道了誰的故事,有時也不過就是輕輕的一個,懂得了。 孤味要跟我們談的是放下?是女性故事?是家庭悲劇?是人生的無奈? 對我而言,可能最後只是說一個故事,有關簡單卻複雜的個人選擇建構。 哪個人生都不是別人所能介入做決定,無論要緊握、糾纏、去懂得、體諒、或放下,都是自己,先跟自己和解,才能迎來結束。 November 25, 2020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61KX1Y
不駝背最優雅!三個動作鍛鍊上半身肌群,改掉壞習慣姿勢 https://ift.tt/2JagUw6 橘世代 女性一般而言,跟下半身的肌群相比,上半身的肌肉是比較無力的。加上長期坐辦公室,不小心就彎腰駝背,導致人看起來沒有精神⋯⋯現在就跟我們一起來鍛鍊上半身吧! 文|記者 蘇彥菱 圖片|橘世代 提供 現在大家經常低頭滑手機,身體習慣偷懶的姿勢,上半身逐漸失去力氣。當提重物時,才發現自己使不上力,或是得小心翼翼,以免閃到腰。不僅如此,更會影響到日常的體態,因為駝背讓人看起來又多了 3 歲。 要有不顯老的體態,除了要鍛練核心肌群,上半身也是不可放過的,快跟上珍珍教練一起找回有力氣、有自信的自己吧! 【3 個動作】眼鏡蛇式、毛毛蟲爬、跪姿伏地挺身 【訓練時間】9 分半 【準備物品】1 張瑜珈墊 【健身目標】找回上肢力氣,改善駝背、體態更美。 【健身菜單】 (1)眼鏡蛇式:8 下為 1 組,共做 2 組。 圖片|橘世代 提供 (2)毛毛蟲爬:5 下為 1 組,共做 2 組。 圖片|橘世代 提供 (3)跪姿伏地挺身:8 下為 1 組,共做 2 組。 圖片|橘世代 提供 【影片教學】 November 25, 2020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JagUw6
不駝背最優雅!三個動作鍛鍊上半身肌群,改掉壞習慣姿勢 https://ift.tt/2JagUw6 橘世代 女性一般而言,跟下半身的肌群相比,上半身的肌肉是比較無力的。加上長期坐辦公室,不小心就彎腰駝背,導致人看起來沒有精神⋯⋯現在就跟我們一起來鍛鍊上半身吧! 文|記者 蘇彥菱 圖片|橘世代 提供 現在大家經常低頭滑手機,身體習慣偷懶的姿勢,上半身逐漸失去力氣。當提重物時,才發現自己使不上力,或是得小心翼翼,以免閃到腰。不僅如此,更會影響到日常的體態,因為駝背讓人看起來又多了 3 歲。 要有不顯老的體態,除了要鍛練核心肌群,上半身也是不可放過的,快跟上珍珍教練一起找回有力氣、有自信的自己吧! 【3 個動作】眼鏡蛇式、毛毛蟲爬、跪姿伏地挺身 【訓練時間】9 分半 【準備物品】1 張瑜珈墊 【健身目標】找回上肢力氣,改善駝背、體態更美。 【健身菜單】 (1)眼鏡蛇式:8 下為 1 組,共做 2 組。 圖片|橘世代 提供 (2)毛毛蟲爬:5 下為 1 組,共做 2 組。 圖片|橘世代 提供 (3)跪姿伏地挺身:8 下為 1 組,共做 2 組。 圖片|橘世代 提供 【影片教學】 November 25, 2020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JagUw6
蠟燭開香|當回一個孩子,去體驗與成為你想要的愛 https://ift.tt/2UYRKU3 Hsiao Lan 當大人久了,我們都忘了內心的孩子其實一直都在,只是需要一個放鬆、安心的時刻,邀請孩子出來玩耍。點燃 Kidult 就像設立一個結界,創造一座迪士尼城堡,在香氣裡就暢快地玩,我們本來就是大人也還是小孩啊! 「你不需要急著找出口,不需要馬上變好,因為傷心的終點並不是不再傷心,而是你能夠帶著他,繼續活著,緩步向前。」 — Amazing 生活總有坑坑疤疤,總有那襲來的低谷,讀著 Amazing 的字,我總覺被允許能擁抱那傷心休息一下,然後再繼續。 正如 It’s Time 來點蠟燭的 Kidult 當孩子想傳遞的,今天很累了,沒關係,那就當個孩子去! 邀請 Amazing 來分享她的故事,為你開香點光,請給自己來點療癒的允諾,勇敢地當回孩子。 Q1:你認為香味和個人感受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為什麼我們的生活中需要香氛?尤其是好的香氛? 每天回家點上精油或蠟燭擴香,已經成為我的日常,藉由香氣的召喚,告訴自己已經回到家,可以轉換思緒,安心安放靈魂。用不同的香氣搭配當天的心情,就跟換上合宜的外出服一樣,能讓這一天被妝點成獨特的樣子。輕輕一抹香氣,就是我的療癒小魔法。 Q2:It’s Time 的香味中,其中一款的香味是 Kidult 當孩子,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個你的當孩子的故事? 自從與男友家的紅貴賓「襪子」相遇後,我就變回了一個孩子。 從前怕狗的我,被這隻身高 30 公分,體重 3 公斤的小傢伙徹底收服,每天回到家就開始用娃娃音跟牠撒嬌:「襪子~你怎麼這麼可愛!」「襪子~我好愛你!」牠也總是熱情撲向我,毫不保留展現牠所有的愛。 抱著這個毛茸茸小東西,我們之間的愛好清晰,毫不掩飾,那全然卸下心防,不需猜忌保留的相處,就像當回一個孩子,單純自在地體驗愛、表達愛、成為愛。 Q3:如果給還在猶豫要不要入手 Kidult 當孩子的讀者推薦,你會想對他們說什麼?你期待他們使用 It’s Time 的過程,可以得到什麼力量? 一點燃 Kidult,我就明白為何這支要取名為當孩子,氣味甜蜜得像棉花糖一樣,蓬鬆柔軟,如一朵白雲溫柔托住我們的身心。 當大人久了,我們都忘了內心的孩子其實一直都在,只是需要一個放鬆、安心的時刻,邀請孩子出來玩耍。 點燃 Kidult 就像設立一個結界,創造一座迪士尼城堡,在香氣裡就暢快地玩,讓香氛精靈陪伴我們做個甜美的夢,我們本來就是大人也還是小孩啊! 2021 年,你知道該來點什麼了嗎? 是時候來點當孩子的香味了,2021 年,請定期邀請你內心的孩子出來玩耍,去體驗愛、表達愛、成為愛。 November 25, 2020 at 05: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UYRKU3
清潔、保養、還是經期用?五張圖帶你看 ME TIME 女私的最適用情境 https://ift.tt/2UZpkZZ Hsiao Lan 私密處的照顧,是每個女生一輩子的保養課題,私密處需要特別清潔嗎?到底有哪些時候最需要使用女私沐浴露?為你整理以下五個 ME TIME 最適合的使用情境! 私密處的照顧,是每個女生一輩子的保養課題,私密處需要特別清潔嗎?到底有哪些時候最需要使用女私沐浴露?ME TIME 五週年,要帶你把目光放回自己身上,為你整理以下五個 ME TIME 最適合的使用情境,照顧你的私密肌! 【同是女人心,我們真的懂】 如果你不需要,真的不用買,如果你想要,這裡就是最好的,自己要用的,永遠要記得可以選擇對自己更好一點,ME TIME 五週年限定超組合,現在就是對自己好的最佳時機! November 25, 2020 at 04: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UZpkZZ
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
為什麼你制定的目標,從來無法完成? https://ift.tt/3m3RvTt 台灣廣廈出版集團 設定目標也需要「斷、捨、離」心法,因為人的精神與體力有限,我們不可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最後只會各項目標只完成一點點。就讓我們一起學習,減少目標、專注集中,找到最有效的制定方法吧! 每個新年來臨的時候,在朋友圈裡都會有一堆新年目標被輪番發布著。 要考研究生,要減肥,要學習英語,要每天讀一本書,要看一百部電影⋯⋯這些目標最後一個都不會實現,於是明年又重複一遍。 為何你的目標經常實現不了?首先被懷疑的就是自己的執行能力,是我太懶了,我不堅持,我不努力。但實際上出問題的是制定目標的能力。 我也是最近兩年才發現,大多數人對於時間沒有概念。沒有人不會看錶,但是很少有人對時間有感知力。 之前遇到過這樣的一位求職者,說自己兩年內換了一百份工作,稍微計算一下就知道,幾乎三天就要換一份工作才能做到兩年一百份。 更讓人起疑的是,他的簡歷上明明白白地寫著,其中有一份工作超過了半年,這意味著他一天或半天就要換一份工作,才能達到他說的數字。然而,這不可能。一天半天的時間,面個試還差不多。到最後求職者也沒有解釋明白這個數字。 我還見過一個求職者,說自己一年讀三百本書。 說出這個數字的時候,他是真心覺得讀三百本是很正常的,否則不會這樣明目張膽地撒謊。面試官讓他談一談最近讀的一本書是什麼,他又說不出來,很明顯沒有讀過。 如果對時間有正確的感覺就會知道,真正用心讀書的話,一天讀一本書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只是隨便翻翻,除非你看的是一本很薄的小說,並且只看書,不做任何筆記。 之前就有一個著名作家鬧過這樣的笑話,吹牛說自己大學四年看了兩萬本書。這就意味著他一年要讀五千本書,一週要看一百本,一天要看十四本。真是說謊不打草稿的典範。後來我想,可能是他做過讀兩萬本書的計畫吧。 之所以有那麼多離譜的計畫,是因為:首先,對自己要執行的事情根本不瞭解。 那些做讀書計畫的人都不怎麼讀書,他們不知道讀一本書的時間大概是多長,就好像有些人立志一週減重二十公斤,因為他們不懂得減肥的原理,所以不知道掉一公斤肉到底需要多長時間。 其次,對時間也沒有概念。一年的時間並不長,起碼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長,一年真的幹不了那麼多事情。我每次想要定一個年度計畫的時候,都逼自己把年度任務分配到週,發現一週根本不可能做完那麼多事情,所以在做計畫的時候就會放棄不合理的任務。 再者,對自己的執行能力更不瞭解。一般情況下,我們預設的時間都是極高效情況下所花費的時間,根本不會算上自己拖延以及不專注所浪費的時間。 (你會喜歡:成功得瀟灑好看,是知道何時軟爛、何時自律:自律是最有效達成目標的武器) 以上這些因素便共同造成了目標無法完成的悲劇。所以每年別人都在定目標的時候,我一直在收縮目標。 我在定目標上最大的經驗就是,少定點目標。首先,你的目標真的不能太多,而且目標之間需要保持統一。 很多人定的目標之間是衝突的,又要減肥、又要讀書、又要學習英語、又要考研究生、又要保持一些生活樂趣等等。 圖片|Photo by Aron Visuals on Unsplash 這些都是互相衝突的目標。人生已經有許多關於平衡的命題,可能花費一生也無法掌握其中的訣竅,比如,如何平衡家庭和事業。 你卻還再增加許多矛盾的目標,造成的結果就是越多衝突,越多迷茫。 要減肥就不要考研究生,要考研究生就不要減肥。否則你會變得一點行動力也沒有,做這個不行,做那個也發慌,勉強把所有事情都往前推進,但是通通做不好。還是那句話,畢竟你的時間、精力、意志力都是有限的。 很多成功人士真的不像大家想的那樣天生就自制力強,做什麼都成功。歐巴馬能夠成功當選美國總統,但他總是戒菸失敗。成功的人懂得去選擇目標,集中精力。 一段時間內,我們只要集中完成一個目標即可,千萬不要把目標捆綁在一起。 其次,把你的目標分解為關鍵結果,就可以看出是否有可能實現。 在定目標的時候,不要總盯著自己的目標看,要盯住實現目標的步驟。比如有些人減肥,特別喜歡把理想中的模特兒照片列印出來貼在牆上,或者放在電腦的桌面上。激勵大師都喜歡跟人說,你要把你想買的車貼在你家的牆上,這樣有朝一日,你真的能實現夢想。 我本人就是這種勵志型高手。考大學的時候,我的抽屜裡面塞滿了勵志書;打工的時候,我會天天上買房網站,選出一間喜歡的,我甚至連如何裝修都想好了。 這樣盯著目標看確實是有效的,它會讓人充滿熱情,充滿動力,行動起來更積極。但是也會帶來一種惡果,就是減弱你的行動力。 你會把看到目標時候的激動,偷偷代替自己的行動。你什麼都沒幹,但是看到目標就可以獲得一種滿足感。這就是你常充滿動力,卻無行動的原因。因為勵志本身就已經讓你滿足了。 更好的做法是這樣的:以前我經常看著房子,想著自己一定要努力,我要給我媽買這間房子。現在我不這麼做了。 現在我會把買這間房子需要做的事情,總結成幾個步驟,然後我在看這間房子的時候,就會想起來自己列出的步驟:如果我要在兩年內買到這間房子,那麼我必須在各個階段達成的關鍵結果是什麼? 什麼是關鍵結果?就是這些結果實現了,目標就實現了。 比如要買間房子,就必須當上主管;要當上主管,我就需要把手頭這個專案做好,讓老闆對我滿意。所以看到房子的時候,被提醒的不只是目標,還有必須達成的關鍵結果,這樣就會增強行動力,而不是減弱。 因為你看到目標不只是激動,目標還會一遍一遍地提醒你,必須做到哪些事情。把結果分解為關鍵結果,還可以看出目標到底是否可能實現。我前兩年定目標,想在一年內把公司收入做到四千萬。當時還暗想,四千萬也不多,去年做了一千萬,今年起碼要翻倍吧。 只要還有時間,就有人類的想像空間。在想一件事的時候,常常覺得不難,所以特別敢想。但是真的分解一下,就會發現達到這個目標的關鍵結果,都不是你在預期的時間內可能完成的。如果想要一年內做到四千萬,一季起碼要做到一千萬,一個月要三百多萬。 而三個月過去了,我只做到了四、五百萬。憑什麼覺得自己能在未來的九個月內做到三千多萬呢?不經過分解就不知道自己的目標定得有多離譜。 (延伸閱讀:「原子習慣」:改變很難,但從微小的改變開始,並不困難) 再者,目標要艱巨,但是千萬不要太遙遠,越遙遠的目標越難完成。 與其把五年之後公司上市當做目標,不如把三個月賺一千萬作為目標來得好。 你可以有長期的計畫,但是如果只有長期的計畫,這個計畫會很容易失敗。因為計畫越遙遠,出現偏差的機率越大。 心理學有個實驗,大概是這樣的:心理學家設置了一個任務,讓一組實驗對象從下週就開始進行,這個組的人規劃以八十二小時來完成任務。而心理學家又告訴另外一組人,一年之後再做這個任務,然後這個組給他們的任務只規劃了六十小時。 眼下在做這個任務的時候,我們還能夠比較理性地去評估它的艱巨程度,給一個比較合理的時間。但越是未來的事情,我們規劃的時間越少。好像對於未來的時間有一種錯覺,總覺得事情在未來會更容易完成。 這就是離你的目標越遙遠,你的計畫就可能越離譜的原因。但是,目標太近也不好。沒有任何想像空間,也會讓人沒有動力。 反覆嘗試之後,我發現最好的時間長度是以季度進行。季度計畫,既不遙遠,也不短暫。一年四個季度清清楚楚,讓你覺得有希望馬上完成,但還是需要等待和期待。 對了,還有一個小技巧。制定目標的時候,儀式感越強,對目標的忠誠度越高。儀式感和忠誠度的關係很微妙。入黨宣誓、公司年會,都會提升你對組織的忠誠度。 這個也是我自己開公司以後發現的,以前我不是很明白,公司耗費大量的金錢開年會,難道只是為了讓員工開心一下?其實這些會提升員工對公司的依戀和忠誠度。 意識到這點以後,我每次制定目標任務,都會認認真真開個季度會議,雖然我自己本身不是什麼有儀式感的人。 有儀式感的目標,你會看得更重要,對這些目標,你也會更忠誠。以上就是我制定目標的經驗。 掌握這三個技巧,就足夠制定出合理的目標。別讓你的目標從開始制定時就失敗。 想錯比做錯更可怕,因為事情一旦想錯,就不會實現了。 (同場加映:2021 手帳開箱|達人楊小草:「字寫得醜也沒關係,每一筆都在創造回憶」) 本文摘自劉媛媛的《精準努力,我不想死於一事無成》。由蘋果屋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精準努力,我不想死於一事無成》 November 25, 2020 at 02: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m3RvTt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