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7日 星期三

電影《女性日常》:6 則女性遭性騷擾的故事,你也是沈默的旁觀者嗎? https://ift.tt/38PPDJu 讀者創作 芬蘭電影《女性日常》訴說著 6 則女性遭受性騷擾的事件。 許多性騷擾事件的結局往往是,騷擾者不被指正也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受害人卻在整個事件中付出極大的代價。因此,旁人的積極介入成為性騷擾事件中的關鍵角色,期盼我們每個人都能更有勇氣為她/他們挺「聲」而出。 文|廖倍妤 來自芬蘭的電影《女性日常》(Force of Habit)訴說著 6 則女性遭受性騷擾的事件,或許妳/你從電視新聞早有耳聞性騷事件的報導,但妳/你是否知道這些事件發生的過程有多麽令人感到窒息? 位於北歐的芬蘭不僅受聯合國評比為世界最幸福的國家,更在 2019 年迎來史上最年輕女性總理,莎那馬林(Sanna Marin)還組成女性占多數的內閣來領導國家,讓人們對芬蘭有先進、尊重不同性別聲音的印象,但《女性日常》呈現的卻是發生在這塊土地上,彷彿驚悚片劇情的女性經驗。 最具殺傷力的沈默 女學生米莉雅在公車上遭到兩名男孩言語騷擾,不但意圖搭訕、對她品頭論足,還在邀約被拒絕後惡意羞辱她一番,但兩個男孩愈發攻擊性的行為卻沒有受到其他乘客的制止,米莉雅心生恐懼也不知該如何應對。 男孩從容且輕易地利用言語和肢體掌握整個事件的節奏,米莉雅即便感到不舒服,也不敢直接拒絕他們輕佻的行為,男孩的步步進逼讓米莉雅最後只好趕緊下車,影片到此讓人驚魂未定,觀眾彷彿跟著女孩逃出了那個令人窒息的空間。 圖片|電影《女性日常》劇照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男性在公眾場合對女性的外貌、身材、衣著甚至性別氣質任意評論和開玩笑,是再尋常不過的情境,只要打開電視新聞,三不五時就有男性對女性政治工作者,或直白或隱晦地拿她們或她們的身體開一些自認為無傷大雅的玩笑(事實上女性也時常扮演加害者的角色)。 這時受到騷擾的女性,還必須小心翼翼地回應這類無禮的攻擊,否則很容易招致更多批評,對自己造成二度傷害。就像片中嬉皮笑臉的男孩,對比畏畏縮縮、幾乎被逼進死角的米莉雅,前者恣意而為的同時卻要後者承受如此大的心理壓力,形成揮之不去的夢靨。 這就是許多性騷事件最終的結局:騷擾者不被指正也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但受害人卻在整個事件中付出極大的代價。 最輕而易舉的檢討方式 卡提雅在派對上自爆曾遭上司性騷擾,卻因感到羞辱而不敢說出口,但鼓起勇氣分享慘痛經驗的她,並未換來同事的理解與安慰,反而被檢討一番。 女主管認為她舊事重提、破壞工作氣氛,女同事提及卡提雅平時喜歡去酒吧跳艷舞,暗示她行為不檢點,還有人說,並非所有男性都是壞蛋,不該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即使這些猛烈的檢討聲浪沒有直接傳到卡提雅耳裡,但同事們的沉默和不作為反過來吞噬了卡提雅,只讓她覺得自己的勇於告白顯得極為不堪,再次陷進創傷的痛苦當中。 當掌控自己的身體變成最挫折的事 演員安普對強暴戲碼深感不安,但第一時間選擇配合團隊,直到終於找到時機向導演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她的意見也似乎被採納後,最終卻仍被告知要演出被強暴的戲碼。 圖片|電影《女性日常》劇照 (延伸閱讀:「為什麼不提告?」性騷擾事件的反思:談性騷擾如何蒐證) 即便她是必須開口說話、有自己台詞的演員,整個過程卻仿若被噤聲,無法為自己的身體說句話,同樣是演員,男演員不管是對戲或表達主觀意見,都顯得十分自在甚至近乎強勢。 對比安普的聲量則虛弱許多,她的意見幾乎不被重視,舞台劇落幕,彷彿宣告她在爭取身體自主權的一役上敗下陣來,感覺悵然若失。 最親密的陌生人 希拉和丈夫出國旅遊時慘遭陌生人鹹豬手,但是擔心若當場揪出嫌犯,會被眾人指責她反應過度,因此就算極度憤怒也不敢立刻指認騷擾者,讓她有苦難言,而丈夫第一時間雖然與她同仇敵愾,但當下也並未為妻子伸張正義,更無意識地脫口而出希望淡忘此事的想法,使她更加難受。 事實上,「摸一把」是極為常見的性騷擾案例,希拉丈夫的行為除了顯現出身為異性他者的不知所措和無奈,也可能就是大部分性騷擾旁觀者的真實反應。 不過,有許多研究發現,多數男性習慣將性犯罪事件歸因於少數人的行為,認為自己與那些犯罪的人無關,因而逐漸對這類事件形成疏離感,以至於很難對女性遭受的不當待遇有切身感受,而女性則相對較能產生同感和理解,這或許能說明男性與女性在性騷擾事件中的不同反應。 最不必顧及的真實感受 有個男孩在派對後向艾美表示好感,還要求和她共枕眠,艾美雖然覺得不妥,卻只是柔軟的拒絕,對方見狀反而一步步提出更多要求,想和她發生親密關係,甚至在她面前自慰,艾美忍無可忍並命令對方滾出房間,但男孩卻反過來抱著她安撫情緒,對艾美的感受視若無睹。 圖片|電影《女性日常》劇照 (推薦閱讀:「請別忽視你的不舒服!」那些跟你說性騷擾沒關係的人,是想要殺死你的心) 其實,有這類行為的男性不分年齡,無論是缺乏性別平等意識,或因有性別偏見而做出讓人感到不舒服、受傷害的行為,若沒有建立正確的觀念,他們並不會隨著年紀增長而學會尊重女性,這些男性除了不懂得尊重他人,也由於自身對不同性別及身體界限的低敏感度,在性騷擾事件中常常讓受害者感到被步步進逼,造成心理的極大創傷。 另一方面,性別歧視也可能構成性騷擾,例如針對他人的性別特質進行謾罵、嘲笑等,是日常生活中時常被忽略、可能傷害他人的犯罪行為。 令人最痛不欲生的小事 檢察官阿雷斯基深刻感受性侵害被害人的恐懼與無助,被害者和她的家人都因此承受巨大的壓力、攪亂了他們的生活,但施暴者卻被判輕刑,還可以持續上訴,而被害人即便身心飽受煎熬,卻被迫一再地去面對黑暗的記憶,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久久難以磨滅。 對比當事人的恐懼和不願再次面對的心情,旁人事不關己的心態更凸顯不同的個人對性犯罪事件不同的敏感度,亦即通常受害者比旁觀者更加敏感,因而在面對受害者時,更需要同理其情緒反應和行為動機。 圖片|電影《女性日常》劇照 (推薦閱讀:張希慈專欄|那天,我被性侵了(下):原來,我有力量可以要傷害我的人道歉) 最後想強調的是,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的發生通常導因於雙方不對等的權力關係,因而無論何種性別都有可能是加害人或受害者,雖然片中圍繞的是女性經驗(也是目前受害者性別中佔比最高者),但其實男性和其他各種性別都有可能成為(也確實有案例)性犯罪事件中的當事人。 另外,由於性騷擾事件的蒐證不易,以及許多被害人很難立即反應或發出求救訊號,旁人的積極介入成為性騷擾事件中的關鍵角色,期盼我們每個人都能更有勇氣為她/他們挺「聲」而出。 March 17, 2021 at 11: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8PPDJ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