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6日 星期二

「要存多少錢才不會不安?」給理財新手的基礎金錢觀:存款就等於是死錢 https://ift.tt/2OFo929 幸福文化 存款要有多少才好?但利息很低,加上物價逐年上漲,錢好像越存越小? 有儲蓄的觀念固然是好事,但如果能活用資產,將會獲得更有效率的收益。 要準備多少的現金存款才夠? 「不好意思,請教你一個很基本的問題,一個人最好要持有多少現金存呢?」 「這個嘛,現在利率過低也是個問題啦,不過最好還是要有兩個月至三個月薪水的現金。」 「兩到三個月份的薪水?我根本不夠。」 「為了保有足夠的現金,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至少把收入的 10% 存起來。先設定好每月發薪日當天,自動把薪水的 10% 轉到另一個帳戶去,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規定自己不論發生什麼事,都不能動用這筆資金。」 「不論發生什麼事都不能動用⋯⋯」 「沒錯,有花剩的錢再存起來。如果想買什麼就把存款領一些出來,用這樣的思維,不論多久都存不到錢。」 「可是我現在手頭就已經很緊了,若再把 10% 的薪水存起來,而且還規定不論如何都不能動用,這樣不就周轉失靈了?」 「你說的沒錯。可是如果把 10% 的薪水存起來,錢無論如何都不會夠用的。」 「這個嘛,你可能覺得我在騙你,不過要是先把 10% 的薪水存起來,絕對不去動它,減少無謂的花費,收入也會相對增加,最後收支反而會出乎意外地打平呢!你就試著相信看看吧!」真的會這樣嗎?我突然想要相信他說的。因為帕西奧利的話具有神奇的說服力。 「如果領到獎金或是臨時有一筆錢進帳,可以撥一部分用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但要適可而止,最好把一半的錢都存起來。」 「是,就照你說的。我會努力的!」我之前也從沒想過要把獎金的一半存起來。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會一直被錢追著跑吧? 「存款並非一定要超出三個月以上的收入不可,這筆錢是為了讓自己不再為金錢感到不安才存的。事實上,對金錢沒有安全感只是幻覺,可是話雖這麼說,人還是免不了因為錢的增加或減少受到影響。如果有三個月的存款,至少可以緩解些許的不安感!」 圖片|Photo by bruce mars on Unsplash (推薦閱讀:想存錢,但又忍不住想花錢?給小資族的有效「分帳戶管理法」) 「那,有三個月的存款之後要怎麼做呢?」 「投資在收益更高的地方,活用資金,讓錢生錢。儲蓄其實不太會讓錢變多。你知道在銀行存 100 萬日圓,可以拿到多少利息嗎?」 「唔,利息真的是少得可憐。」 利息差不多 0.01%。100 萬日圓的 0.01%,只有 100 日圓。 「應該才 100 日圓吧?」 「沒錯。100 萬日圓的存款利息,如果扣掉稅金連 100 日圓都不到。扣一次自動提款機的提領手續費錢就沒了。」 「真慘⋯⋯」 「錢這東西是活的,要活用金錢,讓錢變多才行。」 「活用金錢?」 「如果懂得靈活應用金錢,它的效果是很驚人的。這裡指的不僅僅是用錢來投資賺錢的股票,還包括運用金錢來學習、體驗些什麼,產生出火花,或是幫助他人,增進全人類的福祉等等。讓超出必要金額的存款一直沉睡,就好比是自己不讓錢活動,放任它死掉一樣。」 帕西奧利說得熱情激昂,但我卻沒什麼共鳴。存款當然要越多越好,難道不是嗎? 「可是如果有存款,未來也會比較放心。為了老年的生活著想,最好還是儘量多存些錢才是啊。」 「如果從會計力的觀點來看,存款就等於是死錢。現在因為物價逐年上升,錢放在銀行只會日益貶值。相形之下,你應該想想要如何活用金錢,讓錢滾錢。」 (延伸閱讀:要投資還是要存錢?財經專家:讓錢永遠夠用的五個方法公開) 本文摘自天野敦之的《會計之神教我的金錢守則:一生不再為錢困擾的會計智慧》。由幸福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會計之神教我的金錢守則:一生不再為錢困擾的會計智慧》 March 16, 2021 at 02: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OFo92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