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OjZrUP
2021年3月10日 星期三
「比起在乎自己喜歡與否,更在意別人的觀點」你也有數位憂鬱嗎? https://ift.tt/2OjZrUP 商周出版 他人的觀點固然重要,但過度在意會逐漸喪失自我評價的能力,到最後對自己的喜好敏銳低越來越低,只能靠他人的評價來獲得滿足⋯⋯那該怎麼辦呢? 再做最後修飾,這張照片就可以上傳到 Instagram 了。完美的自行車登山,快門咔嚓,娜塔莉神采奕奕,晨曦中眺望著層層山巒,絕對能得來一大堆讚。 不料,幾乎沒人關注她的郊遊照;反倒是一個朋友的保護蜜蜂運動引來大量的支持與贊同。 娜塔莉在男友面前難掩失落情緒,可是他想不透她的問題:「妳還想要什麼?在山上度過了美好的一天,照片上看到的,妳都親身體驗到了,別人有沒有在 Instagram 上按讚,有差嗎? 」 娜塔莉和男友的評價觀點顯然不同。他以自我感覺來衡量事物,對他來說,內在評價才重要;相反地,娜塔莉把一切都放在他人的評價上,認為外在評價才是關鍵。 因此她對郊遊的結論也是負面的——費盡千辛萬苦、連踢帶蹬地爬到山頂都是徒勞;早知道沒有讚,她不如省下這趟自行車之旅。 圖片|Photo by Prateek Katyal on Unsplash (推薦閱讀:「讓周遭靜音,就能聽見自己的聲音」別讓他人評價蒙蔽了真實的自我) 內在評分卡 vs. 外在評分卡 杜伯里在《生活的藝術》書中又將此不同的評價觀點,稱為「內在評分卡 VS. 外在評分卡」(Inner Scorecard versus Outer Scorecard):我如何評價自己(Inner Scorecard)或外界對我的評價(Outer Scorecard)? 何者比較重要?視評分卡的導向,我們會提出不同問題,這些問題也決定了對自己是否滿意。以內在評分卡為導向者,首先必須對自己所做的事感到滿意;以外在評分卡為導向者,則仰賴他人的肯定來決定滿意度。 究竟內在還是外在的評價標準比較容易達到,自然有賴於周遭環境及自我要求。最先影響我們的當然是內在評價,一般會根據它來從事自己認為值得的事。至於他人的想法,我們能發揮的影響力有限。 即使平時受到他人的肯定與喜愛,但可能有千百種原因,導致偶爾受到忽略的情形發生;無論再多努力也無濟於事,於是陷入外在評價的陷阱。 好比娜塔莉,拯救蜜蜂運動讓她登峰造極的體能成績霎時間黯然失色,本來一趟精彩豐富的自行車之旅,對她而言最終變得毫無價值。 棘手難題在於自我價值感低的人,對外來正面評價的心理依賴甚為強烈,因此緊追他人的回應不放。筆者於慕尼黑大學的門生蘿拉.安德斯(Laura Anders)的碩士論文,乃是研究 Instagram 社交媒體平台,她發現自我價值感低的用戶尤其看重追蹤者的回應。 只要追蹤者定期按讚、給予肯定,便天下太平;一旦少了讚,娜塔莉這類人就認為天塌下來。原本已搖擺不定的自信心,此時更持續下滑,因而更死命爭取他人的認可。 公開乞求他人的肯定與承認卻偏偏得不到,想必你出於個人經驗也能證明這點——人們大多不吝於給別人一個由衷的讚美或稱頌,可是對讚美予取予求、分明已上癮的朋友,這讚美就給得心不甘情不願了。因此,外在評價的陷阱經常造成原本渴望獲得認可的反效果。 另一個危機是,這些人會逐漸喪失對自我評價的感覺。向來只問別人如何評價的人,總有一天就再也說不出自己喜歡與否。我覺得這個派對氣氛很嗨嗎?我有沒有享受這趟清幽自在的自行車遊?假如不能在山頂上拍照,我還會奮力爬上山嗎?待他人評分後,才得以判定一個美麗難忘的時刻與否,如此沒有自我感覺的人生不是很機械式、很悲哀嗎? (同場加映:「為什麼他讚數比我多?」認識社群網路嫉妒學:我們潛意識裡,存在不合理的恐懼) 杜伯里認為強烈傾向外在評價是人類演化的遺產,因為從前他人的評價確實不容小覷,人們盡一切努力促使同伴與之合作,避免遭群體排擠。他還主張,這個重要性在今日雖已降低,不過我們對名譽與聲望變化的情緒反應,仍舊設定在石器時代的模式。 鑒於心理健康因素,此種個人喜怒哀樂強烈受制於他人評價的石器時代模式,如今普遍不被建議,因為隨著網路自我呈現的機會大增,我們暴露在他人負面評價的風險亦無所不在。 社群網路充滿了不幸的陷阱,筆者及烏里希聯合撰寫的《數位憂鬱症》(Digitale Depression)一書中有相關專門探討。 網路社群的不幸陷阱 根據幸福研究的結果顯示,社群網站確實會使人不快樂——不照自己的標準而活,只一心想與人互別苗頭;不去瞭解幸福是無法計算的,老是在計算好友、讚和追蹤者的數目;不珍惜生活中小而美的片刻,卻不停公開分享聳動的照片與經歷,處心積慮成為別人關注的焦點; 不願重溫禁得起考驗的事物,卻不計代價去體驗五彩繽紛的新奇;不重視個人的獨特性與知足感,反而去追求完美強迫症,臉書等社交媒體也因此變成個人幸福及全球表面上「最幸福」人生評比的制式刻板模型,這是一場只會失敗的戰鬥。 圖片|Photo by Larm Rmah on Unsplash (你會喜歡:找到你生命中的「火花」:幸福不在永無止盡的追尋,而是享受當下的能力) 縱使有人客觀上過著順遂優渥的人生,在數位的表象世界中與他人相較之下,卻仍顯得悲慘貧困,因為網路上見到的,絕非具有代表性的人生觀察,而是精挑細選與美化後的觀點。 誠如學者葛瑞絲.周(Grace Chou)及尼可拉斯.艾吉(Nicholas Edge)所做的結論,造訪一趟臉書,自我價值感立刻下降的情形不令人意外。同時,倘若對臉書好友的實際認識愈差,相對也無法推測隱藏幕後的實際情況,自我價值感下降的效應就愈強烈。我們當下的印象於是固定化—其他人似乎運氣比我好、擁有比我幸福的人生。 那怎麼辦?如何捍衛自己的幸福,避開外在評價的陷阱? 我們大可不必完全忽視他人,卻也無須瘋狂追獵他們的認可。只要一點批判性的檢視便大有幫助——我認為誰的意見最舉足輕重?我真的在意網路社交的大眾評價嗎?或不如問問自己的知心好友?到底重點是什麼?此事徵求外在評價有意義嗎? 對事物做客觀評價或複雜的決定,他人的看法確實彌足珍貴,例如踏出職業生涯的重要一步之前,先徵詢友人意見;或是當一個自認為正面的發展卻未能獲得他人認可時,不妨自問原因何在。 另一方面,也有許多事物只是單純的個人品味與好惡問題,以及一些只能留給自己享受才是最美的事物。 不論我的晨跑快照得到多少讚或笑臉加愛你,都無法貼近那一瞬間屬於自己的幸福感、那股春天腳步近了的氣息、能量在漫長的嚴冬之後重新回流的感覺,以及我靜靜觀察小松鼠的喜悅。 既然剛才體驗到的,旁人無法讚賞評價,有些事情何不乾脆保留給自己,學習跟自己一同怡然自樂吧。 本文摘自莎拉.迪芬巴赫的《為什麼吃半塊蛋糕更容易胖?修復讓關係、工作與生活脫序的 25 種心理偏誤》。由商周出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為什麼吃半塊蛋糕更容易胖?修復讓關係、工作與生活脫序的 25 種心理偏誤》 March 10, 2021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