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ZdnOJB
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長大了,朋友越來越少?關係心理學:留下來的,都是讓你最自在的友誼 https://ift.tt/2ZdnOJB KnowYourself 真正的朋友像貓,他不會一直黏著你,但你知道當你需要他時,轉頭一看,他都在;成熟的友誼提供了一種,我們與孤獨之間最美妙的相處模式! 文|fufu、juu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大家好,我是 KY 作者 fufu。 不知道大家看到「形影不離」、「親密無間」這些詞時,第一個想到的是誰? 這兩個詞一直是我用來形容和自己相識 14 年的閨蜜的,但前段時間的交談中,我猛然發現,我們早就無法用這兩個詞來形容了。 我們有不同的工作,不同的朋友圈,雖然在一座城市見面卻不算頻繁。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雖然我們都確信彼此在對方心中的獨特位置,卻也意識到,我們並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樣熟悉彼此。 我不熟悉她在她的朋友眼中是什麼樣的人,她也不清楚我在工作裡是怎樣的狀態。 有那麼一瞬間,我開始害怕孤獨,害怕這個曾經唯一瞭解我的朋友也變得陌生。可是同時,我也感到我們之間的關係,似乎並未因為對彼此的陌生而變淡。相反地,我對我們的友情,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有信心。 我意識到,我們的友誼,隨著彼此的成熟,慢慢也「成年了」。 今天,我想聊一聊我們成年後,讓我們感到孤獨,卻別有其意義所在的友情。 圖片|Photo by Harli Marten on Unsplash 感到孤獨,往往是因為成年期的友誼發生了一些變化 進入成年人的友誼時,我們往往不得不接受一些不太美好的事實。 最顯著的一個變化,就是朋友的數量逐漸減少。一項研究通過分析三百萬名手機用戶的社交數據發現,人們的朋友數量在 25 歲左右達到巔峰,而在這之後,朋友數量會持續減少,一直到 80 歲 (Bhattacharya, 2016)。 這也是一個我們不得不頻繁面臨友誼結束的時期。大學畢業的分離、搬去另一個城市、工作上的變動⋯⋯生活中的各種不確定性,意味著我們會與曾經的朋友交集越來越少,而身邊人來來往往,也很少逗留。 這個時期,我們可能會擁有一些曇花一現般的友誼,它隨著我們相遇展開,又隨著我們匆匆邁向人生的下一站而結束。 更小的交友圈、變化而短暫的友誼、遠去的舊友⋯⋯這些現實的交雜,都會讓我們感到彷彿存在於這個世界上,被陪伴和理解是短暫的,缺少陪伴和不被理解才是常態。 (延伸閱讀:總是覺得孤獨、不被理解?其實「邊緣」只是主觀感受) 難道變得孤獨,是成年人的宿命嗎? 是也不是。 我們會覺得上述的變化是糟糕的,是因為我們還在用年少時的友誼觀來理解成年人的友情。 比如,年少時期的我們常常與一大幫朋友聚在一起玩耍,這使得我們長大了依然覺得朋友多必然是一件好事。然而,一項針對成年人交友選擇的研究卻發現,人們只是以為擁有更多朋友是一件好事,但成年人真正做出交友選擇時,質量是比數量更重要的考量(Si & Dai, 2020)。 再比如,兒時,好朋友間不分你我,沒有秘密,完完全全地熟悉彼此。那時候我們知道彼此在對方心中的最高地位,常常是通過「他的事情我永遠是第一個得知」。 圖片|Photo by Josue Michel on Unsplash 而成年人的世界裡,我們會擁有不同的朋友,並在不同的朋友面前,展現出不同的狀態和性格,而很少有哪個朋友能夠全然地瞭解我們的每一面。 若是以年少時的友誼觀來看待這時期的我們,我們可能會說「成年人的世界太複雜,還是兒時的純粹更好」。可是,這種複雜性恰恰說明我們作為成年人擁有了多樣且靈活的人格特質,而這些特質很難被容納在某一種關係中。 也有一些人可能因為成年後發現與兒時好友有了差異,而因此選擇中斷友誼。不過,從成年人的友誼觀來看,這麼做也並無必要。不像兒時那般親密並不一定代表一段友情不值得延續。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用年少時期的友誼觀和成年人的友誼觀來看待我們成年後的友情,會得出剛好相反的結論。誤認為成年後的友情變得孤獨了,恰恰是因為我們還保持這年少時期的友誼觀。 (同場加映:「我們不可能有曖昧」朋友之間,真的只會是純友誼嗎?) 一份成熟的友情,可能是我們能擁有的最棒的關係 想擁有成年人的友誼觀,我們需要充分地瞭解成熟的友情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在閲讀了作家 Andrew Sullivan(1998)的著作《Love Undetectable: Notes on Friendship, Sex, and Survival》中對於友情的剖析後,我大致整理了成熟的友情所包含的三個方面的特質: 1. 獨特的相互性(reciprocity) 大多數人際關係是我們無法自願選擇的,比如親人、同學、同事。即便是戀愛關係,我們也可能在關係已經很糟糕的情況下,依然停留在關係當中。 但是成熟的友情卻與這些關係不太一樣。成熟的友情需要雙方都認可且接納這段關係,沒人能夠強求誰和自己建立和保持友誼——如果強制,友情要麼會疏遠、結束,要麼從一開始就不曾存在(Sullivan, 1998)。 比如,當只有一方把對方當成朋友,而對方無法回應時,或是當一方背叛了另一方時,即便這時候我們可能口頭上仍稱彼此為「朋友」,但心裡也會清楚:這時候,友誼已經結束了。 因此,兩個成年人之間的友誼,是雙方在全然自願和自由的情況下做出的選擇。這種相互選擇也意味著如果一段友情成立,你可以完全地相信:在你們友情存續的期間,彼此在對方心中會佔據一個特殊的位置。 圖片|Photo by Simon Maage on Unsplash 2. 安穩的情緒空間 美好的愛情會強調「我們」,而成熟的友情則強調「我和你」中間的「和」。 「和」,指的是在保持親密的同時,擁有恰到好處的距離感。確切來說,這種距離感來自對彼此個人邊界的尊重,即再親密的朋友,依然是獨立且不同的兩個個體。 在成熟的友情裡,我們不需要擔心因為太愛對方而失去自我,也很少需要為了維持一段友情,而付出巨大的犧牲。我們尊重彼此的不同,不要求雙方的步調完全一致,而這也避免了很多當雙方過於親密時,帶來的情緒波瀾。 這也是為什麼,再健康的愛情,也有時將我們捲入強烈的情緒漩渦,而成熟的友情中,我們則很少因為雙方的分歧而情緒失控。 (你會喜歡:情緒處在不穩定的狀態怎麼辦?找到適合自己保持穩定的方式,建立自我復原力) 不過,我個人認為成熟的友情最迷人之處,主要在於—— 3. 它提供了一種,我們與孤獨之間最美妙的相處模式 在成年人的友誼裡,雙方的自主性和完整性由於彼此對個人邊界的尊重而得以保留。這也意味著,再親密的友情中,我們仍然是單獨的個人,因此也必須學會面對孤獨。 這裡的孤獨(aloneness),和上文提到的「感到孤獨」(loneliness)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後者是一種主觀感受,前者則是我們作為個體必須面對的、客觀的、存在意義上的孤獨(exitential alonness)。它指的是,我們作為人類,必須面對自己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孤單的存在本質。 這種存在意義上的孤獨是令人害怕且不想面對的,因為它常常會讓我們感到孤立無援。而一段成熟的友情,可以讓我們在安全的狀態下,學會理解和享受我們的存在孤獨。 朋友之間默契的信任讓我們知道他就在那裡,在我們最需要最軟弱的時候給予我們擁抱。這種信心給了我們探索和承擔存在孤獨的勇氣。 在其他關係中,我們能夠通過模糊個人邊界短暫地逃避存在孤獨,比如通過成為「我們」而讓自己感到不再是一個人。這些關係都能為我們提供情感支持,卻難有一種關係像成熟的友誼這樣告訴我們:「你確實是一個人,但我就在你邊上,所以不用害怕。」 圖片|Photo by ThanhAn on PIXTA 我們如何培養成年人的友情? 我們不會因為成年,便自然擁有成年人的友情(或者說,成熟的友誼模式)。 比如,很多人到了中年也依舊用年少時期的友誼觀看待友情,因為他們自以為很熟悉友情,卻忽略了成年時期的我們需要的友誼其實和年少時有著很大的不同。這也阻礙了他們發展出成熟的友誼模式。 成年人的友情,是需要我們主動做出選擇的。培養成年人的友情,也絶不是簡單地學習如何交朋友,而需要在關係中注意做到: 1. 明晰友情中的個人邊界 不成熟的友情裡,經常出現過度的情緒依託,比如「真正的朋友就要同喜樂共悲傷」,或者「是朋友就該無腦站邊」。 但是,給予朋友情感支持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共享所有情緒。過度將情緒依託在朋友的情緒之上,很可能給雙方都帶來自我的喪失和情感上的疲乏。 想要明晰邊界,還需要我們及時地與朋友溝通,坦誠表達自己的感受,明確彼此最舒適的相處方式。朋友之間難免會出現一些小的個人邊界的摩擦,而很多人雖然感到不適卻也認為沒必要「小題大做」。但正是在問題尚小的時候提出來,才更能避免其積攢成為大的矛盾(Shafir, 2021)。 (推薦閱讀:【拾年有承・真實週年】時代講堂「關係溝通學」:非暴力溝通,將彼此的情感連結在一起!) 2. 積極地維持和經營友誼 很多人的認知裡,好的友情應該不用刻意經營也能長長久久,而說到經營感情,我們更多會想到愛情。其實,沒有什麼關係可以理所當然地存在,友情也需要維繫和經營。 根據關係治療師 Shasta Nelson(2016)提出的友誼模型,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關於經營友誼的關鍵:持續創造積極的共同體驗,但也不害怕袒露自己消極的一面。 朋友不能只靠回憶活著,因此我們需要時不時地為關係注入新的時刻,比如主動積極地參與朋友的生活,或者在低谷時期互相陪伴彼此。最重要的是,不把友誼想得過於理所當然,而要不時提醒自己,友誼需要,也值得我們精心維護。 3. 學會面對友誼的結束 我們回顧過去的愛情時,常常會說,感情即便結束,也不妨礙我們承認它曾經是美好的。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友情。長久穩定的友誼當然很美好,但友情若是短暫,也不等於這段友情很「虛偽」或者不真誠。它也有可能說明我們雙方僅在那段時間內,達成了友誼中的相互性(reciprocity)。 況且,相比兩人明明早已生疏,卻仍在表面上稱呼彼此為親密的摯友,能夠坦然接受「我們不再是朋友」反而是更為成熟的做法。 不管之後雙方的關係變成什麼樣,都不妨礙曾經的友誼是值得珍惜的。 畢竟,能夠在廣闊的世界中相遇,並陪伴彼此走過人生中的一段時間,就已經足夠了。 參考資料: Bhattacharya, K., Ghosh, A., Monsivais, D., Dunbar, R. I., & Kaski, K. (2016). Sex differences in social focus across the life cycle in humans.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3(4), 160097. Nelson, S. (2016). Frientimacy: How to Deepen Friendships for Lifelong Health and Happiness. Seal Press. Shafir, H. (2021). How to Set Boundaries With Friends (If You’re Too Nice). SocialPro. Si, K., Dai, X., & Wyer Jr, R. S. (2020). The friend number paradox.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Sullivan, A. (2014). Love undetectable: Notes on friendship, sex, and survival. Vintage. October 23, 2021 at 12:30A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