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1日 星期四

吵架時先別急著辯解!重複對方說的話,讓他知道自己的話其實很傷人 https://ift.tt/30EnfbS Titan大田出版 「你在說還是在聽?」引導兩人之間的不平衡對話:你說話的時候對方不可以插話,要認真聽,也讓對方知道當他說的時候,你同樣地也會專心傾聽。 文|褚士瑩 你喜歡說還是喜歡聽? 每年農曆過年之前,總會在朋友圈裡面看到許多年輕人如臨大敵,面對家人、長輩、三姑六婆的關心也好、閒言閒語也好,充滿了各種痛苦。 這也難怪今年市面上出現了一款搞笑的過年紅色T恤,表面上充滿喜氣,「恭喜發財」四個大字底下寫著「歡迎問事」,然後明碼標價:問感情一千兩百元,問學業六百元,問事業八百元,問年終兩千元,問生子三千六百元,而且註明要「現結」。莞爾之餘,不難看出我們對於他人的眼光跟價值評斷,背負著多麼大的痛苦。 但是話語真的會傷人嗎?我們也應該問自己。 在蘇格拉底對話的原則裡面,有一條就是「對他人的評斷無所畏懼」。這條公約的內容是這樣的:你對他人即將對你所做的評斷,應該無所畏懼,也應該無懼於對他們做出評斷。 因為評斷本身是一個極重要的理性工具,你應該要具備並且實踐。但是別忘了評斷是否有價值,取決於是否有論證支持。 說起來簡單,要做到並不容易。我想趁這個機會,提出一個我們可以問自己、也可以問別人的簡單問題,透過回答這個提問,就可以從畏懼別人的眼光中掙脫束縛、得到自由。 這個充滿神奇力量的問題是:「你在說還是在聽?」 圖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如果對象是自己,我們則可以問:「我現在應該說,還是應該聽?」我們時常在聽到自己不喜歡的話語時,急著辯解,雖然辯解本身沒有錯,但是當人在說話的時候,就停止了聆聽。我們應該問自己:我現在應該先聽再說,還是拒絕聽就先說。 很多人以為聆聽代表默認。這就是我們急於辯解的原因。如果我們知道聆聽只是確認自己理解對方真正的觀點,而不是還沒聽清楚就頭腦一聲轟然:「又來了!」 如果需要的話,不妨耐心等待對方說完之後,用一、兩句話歸納對方的內容,跟對方確認:「我跟你確認一下,我聽到你說的重點是⋯⋯」 如果對方同意,我們開始平靜地回應。 如果對方否認,有可能是我們對於對方的成見,讓我們無法理智思考,誤會了對方的意思,也有可能說話者沒有邏輯思考的訓練,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麼,或是表達能力欠缺,不知道別人聽到的是什麼。但經過別人重述之後,再進入自己的耳朵,或許會有不同的發現。 (延伸閱讀:「我無惡意,但⋯」關係心理學:有時候沒有惡意,反而更傷人) 韓國有一個教會的婚前諮商,教導即將進入婚姻的新人,吵架沒關係,但是在吵架的時候要遵守一個規定:先重複一次對方罵你的話,跟對方確認,然後再罵對方。 這麼做的好處有三個:一是讓憤怒的情緒,會因為必須重複對方的話語而減慢吵架的速度;二是聽進對方對自己的指控,無論多麼難堪,意識到自己在對方心目中竟然是個這麼糟糕的人;三是讓罵你的對方也不得不聽見他脫口而出的話語,原來是這麼惡毒、難聽。 圖片|Photo by Alvin Mahmudov on Unsplash 成為對話的魔術師 同樣的這一套方法,用在家族長輩對年輕人自以為是的批評指教上,也會出乎意外地有效。 如果對方聽了以後要改變說法,那就再次聆聽,聽完之後,再次整理成一兩句話確認,不厭其煩。 如果對方根本沒有一個清楚的論點,不斷言詞閃爍,「也不是這樣啦⋯⋯」「我的意思其實是⋯⋯」最後的結果只會有兩種,要不就是對方真正的本意,越來越無法用巧妙的言詞閃躲,必須說出內心的實話;要不就是發現自己很無聊,根本沒有什麼值得說的,自討沒趣幾次之後就會知難而退了。 「你現在要說,還是要聽?」我們平靜而面帶微笑地說這句話的時候,這樣的我們是充滿力量的,無論你和對方之間的權力關係如何不對等。 (你會喜歡:為什麼每次想跟另一半溝通,他卻總是咄咄逼人?關係心理學:一個人如何溝通,取決於他的傾聽方式) 如果我們相信對方應該先傾聽我們所要說的,也可以提醒對方,一次一個人說就好,當你說完以後,你也會安靜聆聽他要說的,不同意這個基本規則的人,是沒有打算要溝通的。 對話的雙方,也在這個過程當中,會很清楚地覺察到雙方說話和聽話的比例,是否合理分配,雙方也可以在對話當中從頭到尾保持平靜。 如果對方堅持自己已經聆聽了你說的話,但是你有所懷疑,那麼就繼續平靜而面帶微笑地請對方也用一、兩句話,整理一下你說的意思。 「不好意思,因為我表達能力可能有問題,我說的跟別人聽到的好像常常意思不一樣。」你甚至可以加上謙虛的說明,讓對方知道你並不是為了挑釁。 當對方果然誤解,或被抓到原來根本沒有在聽時,切勿見獵心喜,也不要當場發怒,而是耐心地再說一次。如果對方真的只想說、不想聽,當他發現跟你對話的痛苦指數超高,可能就會放棄對你的批評指教,或是因為意識到自己對話能力有問題,而改變自己只說不聽的壞習慣。 圖片|Photo by AMIT RANJAN on Unsplash (同場加映:你都沒在聽!有沒有用心傾聽,對方都知道) 回到前面的問題:話語真的會傷人嗎?我會說,就像魔法一樣,只有當你無法控制力量的時候,才會傷人傷己。 「你在說還是在聽?」就是這樣一句充滿力量的咒語,可以瞬間改變對話的品質,說不定會讓對話的結果出現意外的轉彎,長期來說,甚至可以改變兩個人之間的關係。 當我們知道自己說話的時候,對方正在傾聽,我們就不會說出隨意的評論。當對方知道他在說傷人的話語時,你不但正在傾聽,而且這些話語過幾秒鐘還要重新回到他自己的耳中,品嘗這些字句的苦澀滋味,還要經過自己的嘴巴確認,為這些話語負起全責,或許就不會輕易說出口了。 傾聽的人不是弱者,只要你知道如何使用方法確認你所聽到的語言,傾聽的人,其實才是點石成金、主導對話的強者。 透過思考對話的本質,你我都可以成為主宰對話的魔法師! 本文摘自褚士瑩的《看見自己說的話:9堂雙向思考練習,解鎖你的對話力》。由大田出版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看見自己說的話:9堂雙向思考練習,解鎖你的對話力》 October 21, 2021 at 11: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0Enfb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