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8日 星期二

現代人課題:我們一個人的時間很多,但不代表已經很會獨處 https://ift.tt/39BvHcA 李品毅 Lee Ping-Yi 當你一個人的時候,你都在做什麼呢?是享受與自己相處的時光,還是在填補一個人的空虛? 我們失去了獨處能力,也失去了真實交流的能力 每當我與朋友聚會時,我觀察到人們最擔心的往往不是眾人會遲到多久,而是在聚會中的歡鬧聲中,突然襲來了一片寂靜,話題瞬間中斷。突如其來的安靜使人們感到焦躁不安,而這時候有人便會嘗試找個話題想重新暖場,或是拿出「殺手鐧」——手機出來猛滑以避開令人難耐的尷尬靜默。 過去的我,是非常不習慣也不喜歡眾人間相處的空白,總感到心裡的慌張被放大了,落入社會約定俗成的慣性模式中,總想拿起什麼引人注目的話題來充填這難耐的空白。但「為了填補空白」這個目的而起的話題,卻因強烈的目的性而往往是膚淺又缺乏真實交流的。現在的我,雖然還是時不時會落入討厭空白的焦躁狀態,但比起過去完全無法容忍到現在已經可以充分覺察並遠離缺乏真實交流的聚會了。而這是在在我開始學會真切的獨處後才有的轉變,進而漸漸明白這個慣性焦躁背後的成因:「我們不懂得獨處,也不懂的與空白相處」。(推薦閱讀:時間五分類:優秀的時間管理者,懂得讓生活留白) 真實的交流是什麼?空白後才有真實交流的機會 若沒有剝去社會約定俗成的模式:「好的聚會是毫無冷場的」,是很難有真誠的連結的。深入的、細微的內心交流、情感呼應,需要在跟話語間的空白好好相處後,才會漸漸顯現出來的。當空白躍入聚會席間時,那些舊有的模式才會逐漸散去。無間斷的、目的性很強的話題是會阻止真正的交流與談話的,同時也會大力阻止人們去覺察內心真實的感受,最終使人結束聚會後依然感覺空虛難耐,縱使席間的氣氛再怎樣熱絡,孤寂又空虛的感覺卻也不曾在狂歡後缺席。 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獨處是一個人的狂歡。 印度詩哲泰戈爾 這個狀態同時也顯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當我們缺乏真實交流的耐心與能力時,我們除了否定獨處時空寂感的價值外,我們看待人們就會容易陷入複雜化的模式中。現代社會節奏快速,人們總是焦急地看待周圍的事物,看到自己的孩子、伴侶、父母一有什麼小狀況,總會依著社會大眾的習性,緊抓著未來可能完全不會成真的恐怖狀況不放,並陷入恐慌之中,往往拒絕停留在當下感受彼此的真實。無論身處哪種關係中,我們總擔心對方不夠好、不夠健康、不夠有能力,因而控制感就強烈地佔據在腦海當中,卻沒有真實去認識孩子、伴侶、父母的真實需求。這樣的狀態,肇因於我們總想填滿所有人事時地物,強烈的目的性是我們行事的準則,這大大犧牲了真實交流的機會。 而真實的交流,或是說孩子、伴侶、父母的真實需求,或許只是簡單的陪伴,不一定要用話題填滿相處時光,也不需要碰面就只掐著問題不放、總想著如何解決。(推薦閱讀:「不做什麼,陪著就行」20 個讓你找回勇氣的故事) 圖片|來源 假性獨處是內在的消極體驗 有人會說,我們現在獨處的時間明明就很多,一個人上下班、一個人回家吃飯、一個人待在假日的沙發上,怎麼會沒有真正獨處呢?那這裡要來聊聊一個術語「假性獨處」,這個詞是為了區分開真實的獨處而存在的。而兩者的關鍵在於「內在的積極性」。假性獨處可以在獨自一人的時候,「執行很多行動」,甚至是「同時執行多項行為」,看起來外在是非常積極的,可能是煲劇、滑社交軟體、看漫畫、觀賞影片。而真實獨處時,可能不見得「做什麼事」或「同時做很多事」,外在似乎看起來不甚積極。 美籍德裔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姆在其著作《愛的藝術》中提到: 「有的人由於內心極度的不安或者孤獨而狂熱地工作,有的人則是為了升官發財。在這種情況下這個人就是一種狂熱、一種熱情的奴隸,而他的「積極性」實際上是一種「消極性」,因為他是受外力的驅使。他是一個受苦的人,而不是一個「行動」的人。另一方面人們往往把一個坐在椅子上沈思默想、觀察和體驗自己以及自己同世界關係的人看作是「消極的」,因為他什麼也不「做」。實際上這種精神高度集中的禪修是最高的積極性,是靈魂的積極性,只有那些內心自由和獨立的人才能做到這點。」 因此,假性獨處的時候,我們是不清楚自己在獨處時所做行為背後的動機,因為我們是被外力驅使的,是被內在消極的情緒所支配的。而真實的獨處,並不限空間中是否是單獨一人或一群人,而是內在的積極性讓我們的精神與情感是獨立且自由的,不需要依賴外界的人事物給予我們任何慰藉。 由此得知,我們常見的獨自一人的狀況,大多都屬於假性獨處的範疇。而這些假性獨處,並不能增加我們與人真實連結、交流的能力。 梭羅在《湖濱散記》中說:「我願我行我素,寧可或立或坐,沉思著,聽任這世紀過去。」這便是真實獨處的帶給人們的恬靜狀態。 如何真實獨處? 在了解到假性獨處與真實獨處的差異後,該如何真實獨處呢? 在日常忙碌的生活後,我們的思維容易變成一組自動化運作的程式,長時間運作而缺乏覺知。而現代人容易有的失眠問題,也是因為自動化的程式無法在該休息時停止,而大腦不斷運作的結果使人們難以入睡。這時候就需要有意識地去讓我們的大腦「獨處」一下,可以選擇閉上雙眼讓內心有個沈澱的空擋。在一整天中實際上有許多這樣的機會,這也是種短暫的獨處,雖短但卻能提昇我們的生活品質。 而我們在這個社會生活著,要怎麼不跟著社會約定俗成的模式走,又能在日常生活中取得平衡呢? 我們在社會中,有時確實需要戴著面具以應付社會生活,但社會中的生活僅佔我們的生活一小部分,我們是可以把社會生活的模式避免帶回到個人生活中而造成一些傷害的。當我們回到個人生活的場域時,我們是可以將面具摘除的。(同場加映:瑞典獨食學:一人吃飯不孤獨,而是用一頓飯安定自己) 我們可以調整我們的心念,避免陷入那套自動運作的程式中。而一個很有效的調整方式就是嘗試集中自己的精神:輕鬆地坐著(既不要懶散,也不要緊張),輕輕把雙眼闔上,試著觀察自己的呼吸,試著不去影響它,而只是要觀察自己在呼吸。每天早晨起床後試著做五分鐘這樣的練習,若感覺不錯,可以試著延長時間。覺得能增進生活品質的話,可以再進一步在市面上找尋更多適合自己的靜心方法,這便是實踐真實獨處的開端! 當我們逐漸可以意識到我們的自動導航程式運作時,我們在個人生活中或許就有機會與他人建立起更有意義的連結,這是真實獨處帶給人們的重要幫助。如果我們深化我們的靜心、冥想,有更多的獨處時間,那麼我們的內在空間會更大一點,覺察力會多一點,對人際間的空白會習慣多一點,然後僵化的生活改變的餘地因此就更大了一點,與人之間的真實連結便會更多一點。 July 28, 2020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9BvHc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