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2日 星期三

【運動小姐】跳繩是找到自己的節奏,不追求擁有終點 https://ift.tt/3kEE3VC 半寧布衣 跳繩再也不只是一項娛樂,它更是讓沒時間空間與運動的現代人們,鍛鍊心肺的一項好運動。 再一次拾起跳繩,居然已經相隔十八年。 上一次我跳繩,是小學六年級。雖然小時候我並不特別愛運動,但仔細想想,小學的體育課其實可貴。課程紮實、師生投入,而且絕對不會被借去考試。跳繩、單槓、毽子、躲避球、長跑、跳高、跳遠,我都是在小學時學會的。 有投入就有收穫,長大才知道,這是多麼奢侈的事。很多事情,你花了心思,卻不見得感受得到回報。或許因為這樣,很多人在長大後紛紛又重拾運動:固定練跑,心肺就能增強;定期重訓,肌肉就變得結實;每天晨泳,來回 50 尺逐漸不再是難事。這樣,真好。 (延伸閱讀:重訓的美妙之處,在於經驗痛苦) 參加的運動社團最近興起跳繩熱,比跑步省時、比游泳省事。對需要邊帶孩子的媽媽們也很友善,一條繩子一方空間,讓小孩幫忙數數,不到二十分鐘,就能好好練練心肺,因此蔚為風潮。事隔多年,我其實沒把握自己還會不會跳繩,就先挑了款最便宜的入手,想著就算跳不起來也不浪費。 那日的操場藍天白雲、風和日麗,男友在跑道上揮汗如雨,我則悠哉地躲在陰影下溫習兒時回憶。快的、慢的、前跳、後跳、前交叉、後交叉、二迴旋,一開始有點不熟練,但不久後手感就回來了、速度也跟上了。不知何時跑回來的男友瞠目結舌:我怎麼不知道妳這麼會跳繩? 圖片|Photo by dylan nolte on Unsplash 小學的時候,跳繩之於我們是社交的遊戲。每個人都得看準時機,在恰當的時間點跳進甩動的繩圈裡,一時失足可是會招致同學的埋怨和白眼。屢教不改的,下次就乖乖負責甩繩子吧。我的跳繩技術,大約是那個時候磨鍊出來的。 重拾跳繩這門技藝,我才發現,如果不追求「大家都要跳同一條繩子」,跳繩其實是個很自我的運動。它不需要很複雜的器材、也不用很大的空間、不受天氣的限制。它不追求速度、也不追求距離和重量。跳繩的姿勢就是那樣,也不必講求什麼優美的韻律和姿態。跳繩的人想要以時間為目標也好、想要以招式為追求也好。甚至,今天能在工作中擠出空閒來練習、心情不好還是跳滿一千下,都是進步。自己和自己說好,都好。 跳繩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你可以決定什麼時候要停下來,我們因而不再被追求終點的執念限制。 跳繩的時候,每一刻都有前進,每一刻都在前進。不必凝望終點線,跳繩的時候腦子和眼睛都得退居二線。你得學會和自己和解:掂量繩子的重量、協調手腳的頻率。像把自己退得很後面,讓身體自己做主;又像把自己推到很前面,專注自我、無暇他顧。 28 歲那年,我重新開始運動。從重訓、瑜珈、跑步,再到跳繩,重新認識運動這回事,一寸一寸覆寫小時候曾有過的挫敗:跑不快、姿勢拙——又有什麼關係? 如果長大有什麼最讓人愉快的事,那就是我們終於放棄跳進同一條繩子,不再需要與他人找到一致的節奏、不再需要在團體間找準自己的順序和位階。 人生是一場專注於自己的運動,持一條繩子、找一處淨土,隨時隨地,都能起舞。 (同場加映:運動黃金20分鐘:以運動減緩老化) August 12, 2020 at 03: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kEE3V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