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

「我果然沒辦法與人長期在一起」七種溝通情境演練,理想關係自己打造! https://ift.tt/38SWfHL KnowYourself 我們要對一段關係制定明確的底線,而且那條底線是專屬於自己的,唯有了解自己,才能發展成一段最舒服的親密關係。 (上集:在一起久了只看見伴侶缺陷?五模式分析是否能長久在一起,你是哪一種?) 二、知道了動機後,我們如何以最佳解對待伴侶潛在的缺點? 我們都希望擁有一段愉悅的親密關係,但是,當我們總把注意力放在伴侶的缺點上時,我們的思緒會變得複雜,情緒開始消沉,對這段關係的信念也會開始動搖。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真的很難感受愛,更別說沉浸在愛裡,或為愛付出。長此以往,親密關係的質量就會下降。 那麼當以下情況發生時,哪個做法才是對待伴侶潛在缺點的最佳解? 圖片|Photo by Amy Treasure on Unsplash 起因:晚飯後,你與他一起在樓下的小區裡散步。一陣妖風吹過,你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此時你本能地渴望他緊緊抱住你,或至少問候你一句。 劇情一 沒想到,他沒有絲毫反應。繼續大步往前走,把你落在身後。 這時,你會? A. 在心裡尖叫:「他竟然沒發現我快要著涼了!又被我抓到一個他不關心我的證據,我要跟他分手!」 B. 雖然感到被忽略,但你默默吞下了這口悶氣,默念:「等我累積多一些證據,再來跟你撕,哼!」 C. 你感到委屈,但你不確定這是因為你無法忍受伴侶「不夠細心」這個缺點,還是你自己無法接受被忽略的感覺。於是,你跟他分享了你的委屈,和這個模棱兩可的判斷。 最佳解:C 解釋: 當我們發現了伴侶的一個潛在的缺點的時候,一股消極的情緒會湧上心頭。這時,揭露伴侶的缺點可以掩蓋我們自己受傷、或能力不足的感覺;本質上,我們希望對方能為我們處理我們的情緒(Raymond, 2019; McKay et al., 2006)。 但是,正如前文所示,「對方的缺點」未必真的出在對方身上。在不確定問題根源的情況下,如果我們不先處理自己的情緒,而是馬上指責對方,久而久之,對方會產生一種你經常無理取鬧的印象。 因此,在不確定根源的情況下,最佳解是公開溝通自己的擔憂。如果做不到坦誠,也不要急著下定論。我們可以找個時間,在頭腦更清晰的情況下做更深層次的分析。 劇情二 你剛從噴嚏中緩過來,他竟拽著你的手往酒吧裡去了。他說:「天氣冷了,我們喝點小酒,能預防感冒。」 你的腦海裡閃過一個想法:「這不是第一次他通過酒精解決問題了,他該不會對酒精上癮吧?」後來,經過證實,他確實對酒精有成癮傾向。這時,你會? A. 知道真相的你震驚了!酒精成癮是一個一定會讓你終止關係的因素。於是,你在家大哭大鬧了一整晚以後,二話不說就和他分手了。 B. 你不敢相信自己之前竟然沒有發現他這個巨大的缺點,但是仔細衡量了一番以後,你覺得只要他願意改進,這不是一個原則問題。 C. 你心想:「雖然愛喝酒不是個好習慣,但能找個和我一樣喜歡喝酒的伴侶,真的太開心了」。 最佳解:不同情況下,ABC 都可能是最佳解 解釋: 在關係中,我們要擁有明確的底線,而且底線的問題應該是適合你的、由你自己私人訂制的。我們最好設立 3 條明確的邊界: 對方有哪些行為缺點是一定會讓我們中止關係的因素(deal-breaker) 哪些是原則性問題,但依然可以嘗試改善的 哪些是無傷大雅,且可以溝通的(Saint-Welch, 2018) 如果酒精成癮對你來說是一個終結關係的缺點,那麼你不應該相信「將就一下就好了」,或毫無證據地相信他一定會改變。底線的定義保護了我們在親密關係中想要以及能夠扮演的角色。 如果「我」的底線被一次次超越,那麼「我」就不是原來的「我」了,那麼,是誰在談戀愛呢? 劇情三 看著他大步往前走,把你落在身後,對你打噴嚏沒有絲毫的反應。你的腦海裡突然閃現了許多過往你被他忽略的回憶。 三番五次以後,你很確定他在這段關係中不夠細心。這時,你會? A. 你把他不夠細心的幾個瞬間記錄了下來,湊成了一篇兩千字的小作文,分析了當時的情景以及自己受傷的情緒,然後把小作文交給他,和他一起討論解決方案。 B. 天道有輪迴,蒼天放過誰。為了讓他體會並理解你的失落感,你連續三天晚上給他做了他最討厭的韭菜炒蛋。 C. 心裡默默消化:「哎,果然全天下的人都會因為熟悉而變得粗心大意,我還是繼續當忍者吧~」 最佳解:A 解釋: 相比起 B 的報復心和 C 的無底線行為,A 選項雖然有點戲劇性,可能會讓伴侶感到突兀,但是 A 選項既傳達了自己的感受,也讓對方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已經達到了較高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A 的論文把對方的缺點放在情景與事件之中考慮,而不是以指責為目的,立刻把對方標籤為一個如何如何的人。 這麼做之所以更值得提倡,是因為一旦我們認定了對方是如何如何的人,我們就更容易走入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對方細心時我們看不到,對方不細心時我們就立刻抱怨起來。把缺點融入情景與事件裡,類似的情況發生時,他才能想起你的喜惡偏好。 「我希望你和我一起散步時,不要一個人走在前面,讓我追著你走。」這比「我希望你成為一個更細心的人。」更能夠被執行、識別及讓人滿意。 劇情四 可他大步往前走了沒有理你,你看著他漸漸遠去的背影,竟然沒有生他的氣,你感覺自己被這陣妖風吹醒了,察覺到自己總是習慣性挑剔他不夠細心,其實是因為害怕跟他走進一段更加親密的、承擔起更多義務的關係。 面對自己突然的覺察,此時你會有什麼反應? A. 真相只有一個,但你完全不能接受自己的脆弱,「開玩笑!我怎麼可能會害怕承諾?」於是,你更嚴厲地批評他不夠細心、不會照顧你。 B. 找個合適的時機,正大光明地跟他說:「我不確定自己想不想與你一起步入一段更親密的關係,我希望能擁有一點的個人空間,好好考慮這件事」。 C. 你被自己的這個覺悟嚇到了。於是,為了好好整理自己的心情和想法,你沒有跟他解釋,直接選擇暫時與他疏遠一段時間。 最佳解:B 解釋: 大多數有時候,我們的親密關係不是因為別的什麼受挫,而是因為對方在相處時,表現出來的態度。莫名其妙的冷淡、沒有解釋的漸行漸遠、突如其來的甩鍋——這些帶有操縱傾向的行為會在關係中嵌入懷疑、不信任與困惑。 坦坦蕩蕩地表達自己——這很困難,但也很可能是最高效的溝通方式,因為它以尊重和開放式溝通為基礎。 劇情五 打完噴嚏後你沒太在意這件事,繼續哼著小曲兒。沒想到,他立刻陷入了自責:「天啊!我出門的時候自己多穿了一件衣服,我怎麼忘記提醒你多穿了⋯⋯對不起,沒有照顧好你。」 你安慰了他十分鐘,他的自責情緒還是停不下來。你們最終一起鬱悶地走回家,回想了一下,你發現他在關係中的完美主義讓你也成為了更優秀的自己。但同時你也覺得很心累,本來輕快愉悅的約會經常因為一個小細節,就失控地走向情緒滑坡。 這時,你會想? A. 「如果沒有他的完美主義的要求,我可能不會咬緊牙關順利考上研究生,成為了更優秀的自己。看來,我得想辦法更好地適應他的完美主義了。」 B. 「這麼點小事都焦慮半天,看來他不是一個能成大事的人,還是趕緊給自己找個備胎吧。」 C. 「這麼點小事都摸索半天,看來他將是一個能成大事的人,我還是趕緊跟他約定終生吧。」 最佳解:A 解釋: 有時候,我們如此全神貫注地咬著伴侶的缺點不放,反而失去了全局視角。以完美主義舉例,它可能會使得一個人容易因小事感到焦慮,但它也可能會驅使一個人磨練他的技藝,從而成為一位匠人。 伴侶的缺點可能是他的優點的「副作用」——如果你欣賞他的這個優點,那麼你不得不嘗試去接受這個優點的連帶效應。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退後一步,運用洞察力與感激之心的力量,你可能會發現:伴侶這個有「副作用」的品質,其實在你們的關係中起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Boyes, 2019)。此時,你需要思考如何最大程度底減少「副作用」的影響。 (同場加映:給完美主義者:總是害怕失敗的你,內心真正的恐懼是什麼?) 劇情六 他對你打噴嚏沒有絲毫反應,繼續大步往前走,你愣在原地吹了很久的冷風,失去了對時間的判斷。他沒發現你停了下來。你感到呼吸開始急促,從手指尖處身體開始發麻,肩膀發冷並顫抖起來⋯⋯你的恐慌症發作了。 恢復平靜後,你會想? A. 「我的家族有恐慌症史,也許我這樣的人就是注定不能談戀愛,還是別耽誤人家,主動分手吧。」 B. 「跟他說過無數次我的家族有恐慌症史了,他竟然還是一次次忽略我,我太失望了。他這麼粗心大意,我實在無法忍受,我一定要讓他改掉這個缺點。」 C. 「我的家族有恐慌症史,而且童年也發生了糟糕的事情。或許我永遠不會遇到一個於我而言足夠細心的人,我還是去接受專業的心理諮詢吧。」 最佳解:C 解釋: 我們的人生各自都帶著一些包袱。理性地考慮,伴侶那個改不了的缺點,其實它本身並不讓人可憎。可是,那個缺點可以成為一個誘因,間接地打開我們的包袱,甚至像放大鏡一樣,激發並強化那些讓我們痛苦的記憶或情緒。 不要急著給伴侶、自己,以及這段關係下定義。這時,你需要首先嘗試把伴侶的缺點,和你的包袱裡的額外的含義分開(Boyes, 2019)。有時候,察覺到自己的包袱裡有什麼可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有需要的話,嘗試專業幫助吧。 (延伸閱讀:所謂長大,就是學習與恐慌、焦慮、未知共處的旅程) 劇情七 你打完噴嚏後發現他沒有絲毫反應,正大步往前走,突然一陣天旋地轉,你被吸入了時空隧道,穿越到了 10 年後的一個夜晚。 你親眼看到了十年後的他和你正在樓下散步。如歷史重演一般,一陣妖風吹過你又打個噴嚏,他竟然又把十年後的你落在了身後⋯⋯原本心裡甜膩膩的你突然被暴擊一百萬點。 看完這一幕你就回到了原來的時空。這時,你會想? A. 人真的是沒法被另一個人改變的嗎⋯⋯算了算了,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既然決定跟他在一起,那我就適應適應吧~」 B. 「看來在那個時空中的我,十年裡用力不夠猛。這個時空的我可要加把勁改造他,改變我們的未來!」 C. 「我要告訴他我穿越了,看到我們十年後因為他的不細心,終於離婚了。哼,看他還敢不敢不重視我的需求。」 最佳解:A 解釋: 其實,在一段親密開始之前,我們是被一塊蛋糕吸引而來的。但是,一段時間過後,我們如此忙於在關係中打蒼蠅,以致於忘記了我們眼前的蛋糕。如果不好好享受它,它是會過期的——是的,一段很契合的關係確實會因為大家的注意力被分散而毀滅。 我們不得不接受的事實是:不是每一個缺點都能被改掉的。如果你能設身處地地為他著想,其實你在「忍受」伴侶的缺點的同時,他也在「忍受」你的缺點。大家還不如把注意力再次放在蛋糕上吧。 (你會喜歡:「越靠近,反而看到越多缺點」你會選擇婚前同居嗎?) 通過上面七道題,我們探索了在對待伴侶的潛在缺點時,值得注意的七個要點: 1. 不要急於宣洩自己的情緒,而是首先注重尋找現象背後的動機。 2. 伴侶的這個缺點是否觸及到你的底線與原則?是不是一個需要分手的點? 3. 對待伴侶的缺點時,把它放在情景與事件之中考慮,具體到可執行、可衡量的改變上。 4. 在指出伴侶的缺點時,要避免操縱行為,以尊重和開放式溝通為基礎。 5. 看到伴侶的缺點的同時,別忘了後退一步看全局,也許這個缺點只是他的優點的「副作用」。 6. 有時候,真正讓我們糾結的並不是伴侶的缺點本身,而是被它誘發的信息。這時,我們需要學會把這個缺點和它誘發的意義分開。 7. 不是每一個缺點都能被改掉的。對於那些像擾人蒼蠅一樣的缺點,學會接受吧。 在人際關係中,我們很容易對伴侶的缺點做出習慣性的、沮喪的回應。 撰寫本文的初衷是希望大家看到「盯著伴侶的缺點」這件事背後的複雜性,從而能更成熟地處理自己的情緒,以及更高效、更富有策略地處理這件事。希望有幫到大家哦! 參考資料: Bloom L. & Bloom C., (2018). Beware of the perils of confirmation bias. Psychology Today. Boyes, A. (2019). How to accept your partner's flaws. Psychology Today. Greenberg, E. (2017). Why do Narcissists Abuse those they Love?. Psychology Today. Gonick, S. (2016). Why do i keep focusing on the faults of my partner or dates? eft love talk q & a show. [Video file]. Heisler, G. (2011). Are you erecting love-barriers? Psychology Today. Heshmat, S. (2015). What is confirmation bias? Psychology Today. Hewitt, PL & Flett, GL (1991). Perfectionism in the self and social context: Conceptualization, assessment, and association with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 (3), 456-470. Knee, CR (1998). Implicit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Assessment and prediction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 initiation, coping, and longev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 (2), 360. McKay, M., Fanning, P., & Paleg, K. (2006). Couple skills: Making your relationship work.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Raymond, J. (2019). How to deal with a critical partner. [Video file].  Saint-Welch, S. (2018). 3 Types of Relationship Deal-Breakers. YourTango. November 18, 2020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8SWfH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