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l0S0Ou
2021年3月10日 星期三
為什麼被拒絕,就感覺煩躁?關係功課:找出負面情緒背後的情感需求 https://ift.tt/3l0S0Ou 商周出版 當你被拒絕時,怎麼辦?心理學家教你認識這個「被拒千里的思考陷阱」,願你我都能透過這層認識,而後迎來美妙的「頓悟時刻」(Aha-Moment)。 克拉拉下班回到家,累得像條狗,急需一杯咖啡和幾句鼓勵的話,最好再來段足部按摩。「我現在來煮兩杯咖啡吧。」她對男友楊喊道,迫不及待想跟他訴苦,抱怨辦公室疲勞的一天還有老闆的壓力。不過,楊似乎忙著看手機,現在不想喝咖啡,只簡單回了一句「不要,謝謝」。 克拉拉彷彿被迎面揮來一巴掌,感到很受傷:他怎麼不想想她現在有多需要他。克拉拉完全沒考慮到,他五分鐘前才喝了咖啡,好不容易打起精神,準備處理一堆惱人的轉帳工作。光一個「不」字,她無法接受。楊惹來滿滿一卡車克拉拉的責備:「太好了,以前我煮咖啡你總是欣然答應;現在你只想一人獨處,可見得我對你有多重要。」 他的粗魯回答一點也不意外:「哈囉?妳吃錯藥啦?我現在正好不想喝咖啡,犯法了嗎?等妳情緒穩定再過來吧。」 這下搞砸了,克拉拉的表現把所有能讓楊坐到身邊和她聊天(沒有咖啡亦可)的先決條件都破壞無遺,氣氛已經弄僵,克拉拉更難以從楊的身上得到原本迫切需要的關注。她現在的確有理由感覺自己被拒絕了,這是一種自我應驗預言(Selbsterfüllende Prophezeihung),被拒千里的思考陷阱(Zurückweisungsfalle)。 圖片|Photo by Kat Stokes on Unsplash 你很可能出於個人經驗對上述行為模式感覺似曾相識,這若非來自伴侶關係,就是從職場或朋友圈而來,他們分別扮演其中一個或另一個角色: 一再感到被拒絕,伴隨著每個拒絕而更加沮喪;或遭受對方非理性的指責,直至忍無可忍,當真做出拒絕反應。凡是遇見如克拉拉這樣的人,大家的確只想逃開。 心理學研究相當瞭解克拉拉等人的行為,以及從中造成的惡性循環:我們渴望他人的關注,不知為何,對方卻無法徹底滿足你的願望,因此感到被拒絕。 更棘手的是,這單一的負面經驗將對我們未來的行為產生負面作用,未來的我們對拒絕的潛在跡象變得格外敏感,即使對方的中性行為也被我們詮釋成拒絕。心中的不安情緒加劇,我們越發感到不確定,向對方更需索無度。對方感覺被逼上梁山,在壓力下除了更加激烈爭取自由空間外,別無他法。 這是一種走入絕路的處境,在要求親密與感受被拒之間徘徊的惡性循環。 圖片|商周出版 提供 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心理學家潔拉汀.道妮(Geraldine Downey)及其團隊,也針對這類受拒的敏感度以及實際拒絕之間的不幸連環爆做相關研究。他們持續陪同觀察夫妻伴侶數星期,伴侶們以日誌記錄自己的感覺及行為,結果清楚發現雙方面對拒絕的強烈差異,亦即所謂的個性化拒絕敏感度。 對拒絕敏感度高者,表現出一個毒害的行為模式:他們透過生活環境已事先預料到拒絕,並伺機等待一個能將對方行為解釋成拒絕的作為。如克拉拉這般對拒絕敏感度高者,一杯被拒的咖啡竟成為反對兩人關係的行動。 他們著實反應過度,以斥責罪過逼迫對方,也挑釁對方真如她先前所料、做出拒絕。因此,其中一方的拒絕敏感度長期居高不下,便可能導致雙方關係破壞殆盡。 類似結果也出現在道妮及其團隊的研究中。首批研究一年後,學者們再度聯絡受試者,想獲知哪些伴侶還在一起。最初的五十三對中,有十五對分手,約三分之一。事實上,分手機率可由受試者當初的日記預測出來:分手者一年前的日記就記錄了較多的不滿意,興起分手念頭的頻率也高於那些仍維持關係的受試男女。 此外,分手的關鍵因素之一包括對拒絕的反應。兩性關係中出現衝突爭吵乃家常便飯,至於事後是否先出現分手念頭,至少從女性的研究抽樣中發現是取決於對拒絕的敏感度——拒絕敏感度低的女性,較不會受到與伴侶的衝突而動搖。 (推薦閱讀:判斷「是否分手」的 15 道命題:你們的對話裡,是否充滿了我們?) 當然吵架是不愉快的,但整體說來,它不會成為關係的威脅。 我們可以想像腦中有兩個分開的抽屜,一個裝著衝突與此刻對另一半的滿腔憤怒,另一個則裝著關係與篤信兩人的關係基礎是幸福與滿意的把握。 拒絕敏感度高的人,會將全部感受都納入同一個抽屜;他們認為意見相左,無論議題為何均等同於拒絕他本人。當別人持不同意見,他就將其翻譯成「你不要我」;一旦發生爭執,整個世界形同崩潰,這段關係彷彿迅速失去意義。 不僅男女關係,友情或同事關係中亦常出現被拒千里的思考陷阱,這對雙方都是一種痛苦及傷害。遭拒者苦陷於孤獨與被拋棄的感覺中,另一方此時只有做錯的份,因為對方過度敏感,正常的行為幾無效用,不論什麼行為均無法滿足對方的需求。 可是,我們如何才能不陷入被拒絕的思考陷阱呢?萬一無可避免地發生了,又該如何跳出這個陷阱呢? 擺脫這個思想陷阱的一把重要鑰匙,通常是視角審視。 身為「被拒絕者」的我們,最好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來看待事情,檢視我們是否有必要感到如此受傷,或者我們是否在要求對方有預言的能力,因而將他誘至一個能傷害我們的位置。 但問題是——難道對方是存心想熄滅我們的重要願望嗎?或者我們其實並未將願望清楚表達出來?倘若克拉拉認為對楊述說她的一天很重要,就應明白告訴他;假如她只問他是否要咖啡,他自然無從瞭解她的願望。 毫無疑問,對方也可能真心拒絕我們;無論有沒有泡咖啡,現在都不想聽我們說,只是一味推託敷衍。這雖教人傷心,但若能保持自律,對抗當下的負面感覺、克制怒火,會是比較聰明的做法。 要讓自己明白,其他做法只會更傷害自己,離原本希望得到他人重視、獲得關愛的目標愈來愈遠。對方並不會因為我們的要求或施壓便迎合,只有當他認為與我們相處能自在愉快時才會呼應,可惜你的要求與需要一點都不具吸引力。 (同場加映:總是為相同的事吵架?關係功課:試著理解對方情緒背後的「需求」) 或許你現在會想,這話說的比唱的好聽;當我內心需求強烈時,怎麼克制得住?的確談何容易。再說,不具個人獨特性的策略性行為,也無法為任何一種關係建立良好的基礎,長期下來又太勞心費力。 較有幫助的是,實際降低自己對他人的需求感,重新營造受歡迎的樂觀心態。你不妨戴上心靈的反向眼鏡,突破惡性循環,並避免刻意去尋找對方拒絕你的蛛絲馬跡(起碼持續一天),而是期待等候歡迎的徵兆。感覺自己在一段關係中受歡迎的人,要求親密與關注的慾望自然也就降低了。 圖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至於扮演被對方設想成「拒絕別人」的那一方,該如何才能氣定神閒地反應呢? 至少由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對方「瘋狂」的行為就有幫助。只因為我現在不想喝咖啡就上演一齣鬧劇?乍聽之下雖莫名其妙,對方卻不見得是愚蠢或瘋了,他只不過正好處在一個大腦錯誤詮釋他人行為的狀態罷了。 給他一個謹慎婉轉的提醒,即可緩和緊張氣氛,但最好避免冗長的細節討論,否則只會讓衝突尖銳化,甚至增強對方的「幻覺」與被拒的感覺。 認識這個「被拒千里的思考陷阱」,對雙方都是重要的第一步,被拒絕者通常只需透過這層認識便可逃離陷阱。在所謂的頓悟時刻(Aha-Moment),我們突然領悟到是自己在挑釁拒絕,而非身旁的人。這樣一來,即使對方口吐一個「不」字,我們也能瀟灑面對——那麼兩杯咖啡都我喝吧。 本文摘自莎拉.迪芬巴赫的《為什麼吃半塊蛋糕更容易胖?修復讓關係、工作與生活脫序的25種心理偏誤》。由商周出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為什麼吃半塊蛋糕更容易胖?修復讓關係、工作與生活脫序的25種心理偏誤》 March 11, 2021 at 12:30A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