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5日 星期三

為什麼人會害怕獨處?願意看見自己的懦弱,需要偌大的勇氣 https://ift.tt/3C9XI7O 李品毅 Lee Ping-Yi 我們心中時常充滿焦慮、煩躁不安,但只要我們覺察到自己的「依戀渴望」,當我們看見,療癒就開始了⋯⋯ 在日常生活或影劇媒體中,我們可以觀察到有些人或影劇角色渴望自己的伴侶可以無條件接受自己的一切,讓自己在關係中當個備受寵愛的孩子,甚至也期望周圍的人都喜歡自己,試圖用各種方式取得每個人的喜愛。 然而,連父母都無法做到無條件地接納自己的孩子了,會有些價值觀以及行為的不同看法,何況源自不同原生家庭的伴侶、同事或朋友了。 這樣的人,下意識渴望每個人都喜歡自己,在他的心裡渴望有人可以保護自己、拯救自己,讓自己遠離迷惘的人生狀態。如果有為自己人生負起責任的勇氣,就不會那麼執著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喜歡自己了。 因為需要感受到被周圍人認可與喜愛才有價值感,所以才會試著當一個八面玲瓏的人,如果在精神與物質上無法獨立而需要依賴他人而活,是無法真正成熟起來的。 圖片|Photo by Pangaea on PIXTA 為什麼有人害怕獨處?因為頓失依靠的感覺,是恐懼無助的 有些人很害怕獨處,很怕一個人待在家中,因此總要不斷看電視、放音樂、找人聊天,也無法享受一個人漫步在大自然中,因此獨自出遊、吃飯並不是生活的選項之一。 無止盡地滑手機或找尋刺激、無法接受同居的伴侶有任何一天不在家。獨自一人的感覺,放大了內心的焦躁,彷彿處在嬰孩時期的狀態,無法接受完全依賴著的照顧者離開視線一刻。 提出知名的依戀理論的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認為孩子感到痛苦、不安時,不只是希望照顧者(通常是母親)隨時在身邊,還希望可以被照顧者穩穩擁抱著自己,甚至待在照顧者的懷裡。這是還是成長過程的必經之路,通過充分的身體接觸才能逐漸超越依戀行為,成為更有勇氣探索世界的獨立個體。 也就是說,無法獨處的成年人,做事無法集中精神、止不住焦慮,往往內心都壓抑著未竟的依戀期望。也就是他們可能在孩童時期,並沒有得到充分的依戀滿足,因而成年後,便下意識地帶著這份未竟的渴望活著。 孩童時期照顧者消逝在視線裡的恐懼不安,也悄悄地在成年後的獨處時完整轉移過來,因此難以忍受獨處時內心的恐懼無助。 (延伸閱讀:關係依附理論:你的安全感,從孩童時期開始形成) 總感受到焦慮的成年人,實際上是在下意識地試圖滿足童年時期未竟的依戀滿足。孩子只需要被照顧者擁抱在懷中,依戀的渴望就滿足了。 但無法獨處的成年人,因為追求的是「孩童式」的依戀滿足,並沒有人有辦法滿足一個成年個體這種無條件關注的依戀渴望,而也因為這樣的渴望被社會認為是羞恥的,因此這樣的成年人把這個需求壓抑進自己的潛意識中,難以覺察,但這個需求並沒有消失。 因此便背負著自己也看不到的深切渴望,痛苦、迷惘地追求著「完美的親密關係」,渴望有一個人可以滿足自己看不到卻非常強烈的童年未被滿足的依戀渴望。而持續不斷地壓抑依戀渴望,去做一些實際上無法滿足依戀渴望的事情,或是對無人可以滿足依戀渴望而不斷失望,是止不住焦慮的,反而使焦慮更加放大。 焦慮源於我們不斷做著無法真的滿足自己渴望的事情,也看不見自己真正的渴望,做著無用功,因此焦慮源源不斷。 圖片|Photo by Danie Franco on Unsplash (同場加映:婚姻不幸福,與原生家庭相關?關係心理學:你的焦慮依附,來自從小的不安全感) 看見,是療癒以及學習獨處的開端 無法獨處的人,焦急地想要轉移注意力,是因為無法正視心中的不安,同時也避免感受到那些低落。在成長過程中沒有能夠滿足足夠的依戀渴望,因而無法自在地獨處,讓自己留在一個留白的狀態,要不斷焦急地做很多事情,縱使有些事情是無意義的,但至少可以填補生活的空白,避免面對空白帶來的迷惘、無意義感。 眼前再美麗的時刻,也會因為內心的焦躁而彷彿隨時有急事一般,要催促自己去完成而無法好好享受當下,只能追逐著想像中明日的幸福,但明日的幸福即使到了明天,也依然在另一個明日,而不會真的在今日到來。 然而,身為一個成年人,又不免不得不獨自做事的時候,甚至身邊的伴侶也可能因故離開,這些時刻都是生命中的必然,因此培養獨處的能力,可以說是要過好人生的必要能力了。 當我們能享受獨處時,我們便不容易被他人操控,只有當我們依附於一個人時,那麼人便輕易地掌握了控制我們的關鍵把柄。而獨處能力,也可以使我們不去試圖博取別人羨慕自己的眼光,也比較不會因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焦躁、痛苦。 享受獨處的人不輕易依附於外在,這是愛自己的重要開端。 圖片|Photo by Laura Chouette on Unsplash (你會喜歡:愛自己練習:療癒內在小孩,釋放負面情緒,讓自己自由) 怎麼放下依賴,進而使自己更加獨立、有能力獨處呢? 其實有許多方式可以讓我們更加有能力面對自己,例如寫日記、瑜伽練習、閱讀內在書籍、固定的運動習慣,甚至心理治療,或也可以參加我辦的電影討論會、線上讀書會或是內在工作坊(文末有活動頁面的連結),找尋適合的群體共同練習探索自我,都可以促使我們更有能量去面對自己內在的紊亂與焦慮。 但我在這裡想要強調一點,也是轉化自己的關鍵開端——看見自己未竟的依戀渴望。若我們無法看見自己隱匿在潛意識的渴望,識別不出我們那些不斷加劇焦慮的行為根源,那些上述的方式,要嘛我們不會想要去做,要嘛我們就把它們當作另一個逃避獨處的方式罷了。 看見,說起來簡單,但實際上是轉化最困難的第一步。當我們看見時,療癒就開始了。 願意看見,是需要偌大的勇氣,就如同一個情緒總是失控的人,開始願意承認自己的情緒控管能力不好時,往往這個深深看見自己的勇氣,也將轉化成療癒的開端。邀請你,試著回答以下問題,作為探索自己獨處能力的開端吧! 你認為你有期待每個人都喜歡自己嗎? 你會在什麼都不做時感到焦慮大到無法承受嗎? 你擅長獨處嗎? 我是個熱愛常青哲學、整合心理學、靈性學的自由撰稿人,目前為四處流浪、探索世界與自我的遊牧民族。若你對我的文字感到共鳴,也對深入與我互動感興趣(我會舉辦電影討論會、讀書會、內在工作坊),歡迎一同探討人生意義、內在議題、自我成長!我的臉書;我的Meetup活動主頁 September 16, 2021 at 12: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C9XI7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