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oUBUKn
2021年10月7日 星期四
何處安放女性的野心?所有選擇不該與性別有關,而是理想和自我成就 https://ift.tt/3oUBUKn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一位事業有成的女性,如果要用「野心」來形容自己,她往往會感到焦慮——這是為什麼?因為公開地表達「我要的更多」的渴求對女性來說,依然很困難。 文|尹依依 我曾經有一個個案,她符合一般人對女強人的一切想像:幹練、效率高、升職快,不到三十歲已經是公司的高級經理。做為前途無量的職場人,她的強大大家都能看到。 但和她的「強大」如影隨形的,還有她的焦慮。特別是在職場人際關係上,她被這種焦慮折磨得厲害,覺得走投無路的時候,才來尋求心理諮商的幫助。 每一次和我諮商時,她都表達對人際關係的焦慮,比如:「我是不是看上去太強勢了?」「這件事我處理得是不是太冷酷無情了?肯定會得罪人吧?」……這些問題其實都指向了一個主旨: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大家都喜歡的溫柔女強人? 她想要大家喜歡自己,與所有人保持一種和諧融洽的關係,但是心裡又十分清楚,想要有好的職場發展,想要升職,就必須更冷酷無情一點,這就勢必會得罪人,她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是做一個讓大家都滿意的濫好人,還是憑藉自己的能力爭取升職,在心裡變成了一個解決不了的難題,讓她焦慮不已。我問她:「妳為自己的野心勃勃很不好意思嗎?」 她想了想,回答說:「因為女孩子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乖巧、溫柔和聽話,而『野心』兩個字代表著強勢、咄咄逼人,我不想給人這樣的印象。」 我相信,對「野心」的害怕,不只是她一個人的問題。沒有多少女人願意用「野心勃勃」來形容自己,包括我自己在內。 圖片|Photo by PanKR on PIXTA 二○○四年,美國精神學專家安娜.費爾斯在《哈佛商業評論》雜誌寫了一篇反響很大的文章,題目為〈女性缺乏野心嗎?〉她在裡頭寫道,做為一名精神科醫生,她能看到很多病人內心不為人知的祕密,女性個案往往會把「野心」小心翼翼地隱藏起來,不想讓別人知道,包括最親近的人。 這樣的情況我在心理治療中也見過不少。我幾乎從來沒有見過一名女性個案說她渴望成功、金錢、權力、名望,倒是很多男性個案會大方地表達自己的野心。 對女性來說,野心甚至可能比性更難以開口表達。 (你會喜歡:八位女性主義者的告白:我不為我的野心道歉) 野心的真面目 女性如果表達出野心,通常會引起非議。當紅的娛樂明星也難逃這樣的命運。在網路上搜索「章子怡」,總能看到這樣的評論: 「對於國際章始終無法喜歡起來!或許是因為她那張寫滿欲望與野心的臉吧,著實讓人喜歡不得。」、「很多人不喜歡章子怡,因為她太過好強耍狠的個性,而中國人向來不讚美欲望,尤其是這種從小就把『野心』寫在臉上的女人。」范冰冰也曾因為「把野心穿在了身上」—穿著龍袍出席活動,遭到了媒體的口誅筆伐。 雖然內心渴望,能力也足夠,但是公開地表達「我要的更多」的渴求對女性來說依然很困難。 我們害怕談論野心,那是因為野心代表著去爭取、去拿來、為自己,而女性從小被教導要溫柔和付出,所以女性的野心特別容易和自私、自大、自戀、掌控他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聯繫在一起。 但野心的本來面目並非如此。 野心,是由兩個簡單部分組成的:擁有自己獨特的技能,以及憑藉這種技能而得到矚目和認可。 讓我們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有沒有因為唱歌、跳舞、運動、成績而得到過表揚?這些表揚是一種非常直接的認同。能力越強,表揚越多,動力越大,能力更強,這是弗洛伊德所說的內心驅動機制,也是野心的本來面目。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也是一樣的。我們依然渴望得到認同,然後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隨著能力提高,希望被矚目的平臺也更高,這就是成年人的野心。可惜的是,長大之後我們越來越難得到直接的認同。 圖片|Photo by Claire P on Unsplash (同場加映:為什麼有 30 歲焦慮?致迷惘中的你:學會對社會要求說「不」,誰說「乖」是一種稱讚) 有多少女孩子在成長中聽到過這樣的「教誨」:「女孩子要乖一點。」「女孩子要文靜一點。」「女孩子不要太張揚。」 《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曾經寫過,今天的女性大多仍被教導順從,她們應該惹人喜愛,應該矜持被動。而男性會因為他們的冒險和勇敢得到讚揚,缺少這樣的勇氣則會被稱為娘娘腔。 性別固化其實從我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比如我們買芭比娃娃給女孩子、買變形金剛給男孩子的時候。這些都在潛移默化地告訴女性,如果表現得更溫順,就更容易得到表揚;如果變得「野蠻」(其實是自我),就會被排斥。 在教育方面也是一樣,例如「邏輯思維、數理化都是男孩子的強項」,所以我們哪怕努力取得了好成績,也會被告知「妳不要驕傲得太早。」「妳不要太容易自滿。」無處不在的限制導致許多女性習慣性地躲在舞臺後面。 但是,如果妳不走到舞臺中心,怎麼可能被別人看到?不被看到,怎麼可能得到認可?不得到認可,怎麼會表達野心? 有心理研究表明,女性在同性之間能展現出更好的競爭力。在一所全部為女性的學校或公司裡,女性更願意不遺餘力地尋求榮譽和認可,哪怕那樣的行為會被認為具有侵略性和不友好。從這一點上看,傳統的女子學校,因為沒有性別的對比和過早固化,女性的力量可能更容易被彰顯。 聽話的女孩在學校裡、職場中、家庭內,可能都是好學生、好員工和好媽媽,但是她們可能缺乏冒險精神、創造力和自信心。我們不要忘了,這也是野心的重要構成因素,但是這些因素從小就被壓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 (延伸閱讀:一位女性創業,為何人們不在乎她的野心,只在乎能否兼顧家庭) 何處安放女性的野心? 《戀愛必勝守則》是一本曾經風靡美國的暢銷書,登上過《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作者艾倫.費恩和雪莉.史耐德分享了她們久經考驗的約會技巧,給出了三十五條黃金準則來幫助女性打造完美約會,找到她們的真命天子。 這本書希望女性能好好把握性別優勢,參考書中的建議,把自己最佳的一面展現出來,同時也仔細發掘對方的優點,最終步入婚姻殿堂。 這三十五個準則中包括:不要像和閨密在一起那樣放肆,在約會的時候不要放聲大笑,別說太多話,溫柔地看著他,仔細地聆聽他說話,讓他想像妳會是支持他的溫柔妻子。這本書告誡其他女性:妳只需要假裝這樣做,直到妳真的有這樣的感覺。 難道做為女性,結婚生子就是我們人生中最大的成就了嗎?在這個多元化的世界,我們應該期望更大的選擇餘地,與性別無關,卻與理想和自我成就有關。結婚生子可以是成就,野心勃勃、位高權重也可以是榮耀。 本文開頭提到的那個不想給人留下強勢印象的個案經過認真的思考,覺得雖然結婚生子也很好,但她承認自己現在更想野心勃勃地發展自己的事業。我覺得,她無論怎麼選擇都滿好的。 本文出自尹依依的《焦慮是你的隱性天賦:倫敦大學心理諮商博士帶你看清負面情緒的強大力量》,由圓神出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焦慮是你的隱性天賦:倫敦大學心理諮商博士帶你看清負面情緒的強大力量》 October 07, 2021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