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日 星期六

劉軒專文|孩子出社會前,你能教會他們的七件事 https://ift.tt/2EIkX0v 軒言文創 SoundShine 我們不能永遠陪伴在孩子身邊,但我們能教會他正確的觀念,讓他在往後的人生不會走錯路。 身為父母,我最希望孩子能夠有什麼呢? 首先,當然是身心健康。然後,就是希望他有一個正向、充滿成長和快樂的人生。 我們不可能永遠把孩子留在身邊,讓他一直做爸媽的「好孩子」,不管多麼親近、多麼不捨,總有一天,孩子會離開家,去開啓他的探險之旅,去經歷他的英雄之路,就像現在的我們一樣。 所以,家庭教育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就變成:當我們的孩子離開家,進入外面的世界、外面的社會時,我們做父母的,希望在他的行囊裡,裝上什麼樣的乾糧、帳篷、衣服⋯⋯,讓他能夠更適應的進入世界,更強大的面對困難,展開一場精彩的人生旅程。 我希望在孩子入社會之前,能夠紮實地體會以下幾點: 1. 不要害怕失敗,勇於挑戰 無論你出身如何,讀了多少書,有多少錢,你的人生裡,一定會有一個接著一個的挑戰,會有失敗和挫折,但是,這都是你最好的學習途徑,讓你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去做更多你想做的事,所以,當失敗來臨時,不要害怕,因為它終會過去,而你會更加強大。(推薦閱讀:孩子長大以前,如何培養他的挫折復原力?) 2. 客觀的看待自己和他人 人無完人,我們自己也一樣。你會遇到優秀的人,也會遇到差勁的人;你可能因成績而高看自己,變得自我中心主義,也可能受到挫折,產生自卑而退縮。這都是很正常的事,因為人生很長,我們會遇到很多人,所以,請盡可能的客觀,讓自己不被情緒所左右,不被關係所迷失。 3. 努力是無可避免的事 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想要取得成績,達成目標,你必須親自付出努力,而且付出持續的努力,這是不可避免的。不要幻想自己是那個能中樂透的人,也不要因為僥倖的得到而沾沾自喜。因為任何偷懶取巧的想法,都可能在未來,以另一種形式還給你。 4. 成功的一生,來自於好習慣 無論你的頭腦多聰明,身體多強健,你都要養成良好的飲食、作息、運動習慣,因為從你離開家門,進入更廣闊的的世界開始,你的身心每天要承受的工作、學習、訊息、壓力,會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而你會越來越沒時間調整自己,所以,不要寄希望於「突擊式的努力」,也不要認為年輕時的身體、精力是一成不變的,越早養成好習慣,你在之後的日子裡就會受益越多。(同場加映:要接近理想的自己,靠的是持續累積「小進步」) 圖片|來源 5. 要承認並面對現實 現實中有許多的不公平,有些你可以改變,有些你無能為力,人生也是如此。但不要因為遇到這些障礙,就停在那裡,抱怨人生的不公和憐惜失敗的痛楚。你要學會承認和接受,然後繼續前進,因為遠方的目標比腳下的石頭更重要。決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你停在那兒多久,而是你最終到達了哪裡。(你會喜歡:《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自閉症哥哥:「世界很多不公平,但你不用放棄」) 6. 人生需要方向感 沒有方向感的人生,會變成「怎樣都行」,看似自由,實則失控,會讓你的人生質量堪憂,遁入「虛無主義」。所以,無論在家庭中,還是進入社會,都要在心裡培養一種自覺的意識,學會主動思考和抉擇。一開始會有磕磕絆絆,也會有彎路和歧路,這都沒有關係,因為總有一天,你會找到自己「為什麼而活」,那麼,你的人生也就安立了。 7. 充分準備,然後即興以對 人生不會按照腳本走,變化也是所有計劃的一部分。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接受變化,而不是抗拒變化。 最好的接受方法,就是做足了準備。因為當我們對一件事已經游刃有餘,才能運用這個「多餘的空間」來應付變化,有時候甚至能夠「順勢」做出更加分的發揮。如同一個爵士樂手能夠打開感官,接收其他樂手的訊號,演出行雲流水的即興樂曲,這個前提是他必須對自己的樂器有絕對的掌握和自在程度。這兩者都來自於充分的練習和準備,所以「準備」是絕對不能少的!但是你一旦做足了準備之後,就帶著樂觀和靈活的身心去迎接人生的多變吧! 這是我希望為孩子的未來所準備的幾個重要教育觀念,在此分享給大家。你也可以設想:如果孩子在未來某天要出門了,你會希望他的行囊中都有什麼呢? 當我們有了明確的期許,再回到今天教育孩子的現場,也就更知道,要說什麼給孩子聽了。 哈佛心理學家的積極生活哲學:XUAN劉軒 瞭解更多運用心理學創造美好生活:軒言文創 SoundShine August 02, 2020 at 11:0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EIkX0v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