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日 星期日

專訪泰辣:好的感情,需要溝通到彼此舒服,性愛也是 https://ift.tt/39XlXti 女人迷編輯 Irene Lei 專訪泰辣 Tyla ,這次我們聊一聊性。 第二次見到泰辣本人,上次在他家進行專訪時,我們看見那個充滿主人與老闆氣場的他。這次相約在女人迷,他身著一件帶休閒感又不失正式的白襯衫,換了個新髮色。 不變的是,每當面對鏡頭,泰辣總是自在又自信,什麼風格都難不倒他。 這次,我們邀請泰辣說說他對性愛的想法。如果你也好奇,讓我們接著往下看吧! 第一次「沒戴套」,第一次篩檢 對於性愛,泰辣主張交往前要先發生關係,以免交往後才發現性事不合,進退兩難。 人有百百種,關係有千型百態,性愛當然也各有偏好。從時間長短、發生頻率,到過程裡的互動與交手,都像感情一樣,需要伴侶彼此磨合。 想好好對待一個人,你必須先學會尊重他的身體,他的自我意識,他的要與不要。 泰辣說起發生在他大學時期的一次性經驗。當時,他和某個學長在進行性行為的過程中,學長突然問他「能不能不戴套。」 這個場景,或許不少人也經歷過。你和伴侶或約會對象做到一半,他想不做防護措施就進入你的身體,你心底覺得這樣似乎不太對,但當下氣氛正好,你怕壞了興致,於是咬牙勉強答應,但在事後不得不提心吊膽一陣子。 「我有點遲疑,但還是做了。」泰辣緩緩地說,「那時候沒覺得這件事很嚴重。」 雖然不知有無關聯,但在之後的兩個星期,泰辣只要小便,下體就會疼痛,甚至開始流膿。他到醫院看診,還好發現只是尿道炎。 為求保險起見,醫生問起性史,由於泰辣太過害怕,便將不戴套的事一五一十告訴醫生。 「醫生說,那你要做愛滋篩檢。」聽到愛滋兩個字,泰辣瞬間腿軟,站不太起來。「我只記得等待過程,我一直在哭,時間變得好漫長,那個狀態影響我很深。」 那時,泰辣才十九出頭,還沒和家裡出櫃。「如果真的怎麼了,我未來的所有打算可能都不一樣了。」他回想起當時場景,一切都歷歷在目。 幸好,檢查結果是陰性,沒有異常,他馬上倒在朋友懷裡哭。而學到教訓後,之後每次性愛,泰辣都會和自己說:「 不管當下有多開心,一定不能不戴套。」 性別議題或愛滋篩檢,都不只是同志的事 一直以來,男同志常被污名化,貼上愛滋病的標籤。許多有心人士也經常以此為由,拿來做為攻擊同志族群的手段。 性別力百科 污名化 Stigma 社會長期對某些族群或事物存在負面的想法和態度,認定某族群是異常的、有傷害性的,像是給人貼了一張不好看的標籤般。 參考資料:心快活心理健康學習平台 有次,泰辣的老公因為免疫力下降導致喉嚨破洞。看完診後,醫生突然詢問他們是什麼關係。 「我說我們是伴侶。醫生就繼續問『你們是男同志喔?』」泰辣模仿重現當時景況,「『那要不要做一下愛滋的篩檢?』」 儘管某種程度上,他們明白醫生的立場與考量,但這件事還是讓泰辣很不高興。 而或許是因為身為男同志,又處於這樣的社會氛圍中,男同志往往比異性戀還要更積極地進行篩檢。「我有很多同志朋友,他們和伴侶都會定期去做篩檢,也知道彼此結果。但是,異性戀往往不太會覺得自己是愛滋病的風險群。」 實際上,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說明,就愛滋病毒而言,「只有高風險行為,沒有高危險族群」。 一般人可能會覺得性工作者、男同志、嫖客、藥癮者才會感染愛滋,本局呼籲一個重要觀念,不戴保險套防護的性行為、與性交往史不明對象間的性行為、共用針具與稀釋液等不安全行為,才是愛滋病傳播的主因,而不論是男性或女性、同性戀或異性戀,有上述行為者都有被傳染的可能。——衛福部疾管署 意即,愛滋病與性傾向無關,而是與你進行性行為的習慣有關。 關於愛滋的治療方式與篩檢程序一直在進步,但人們的觀念可能還停留在認為那是隱晦且不潔的事,不該公開去談或大肆宣揚。試想,你身邊有多少異性戀者,曾經主動做過愛滋篩檢呢? 「人就是這樣,人不在乎跟他無關的事。」泰辣很坦然地說。這很真實。 他以自己身為 KOL 經驗來舉例。他的 YouTube 頻道訂閱 15 萬、facebook 和 Instagram 也都有 6 萬多的粉絲數。他發現相較於感情觀、綜藝形式的影片,每當他談及霸凌議題,能引起的迴響都相對較小。 儘管如此,這些社會議題還是必須要談,這些改革推動還是必須要做。 泰辣:「透過不同人去傳達,可以達到不同的效果。」 如果每個人試圖發揮一點影響力,社會終究會慢慢改變。例如:泰辣推出霸凌攝影集、蔡依林唱響〈玫瑰少年〉、女人迷提供一個從性別觀點出發的媒體社群。 而無論是我們常常在談的性別議題,或今天特別講到的愛滋篩檢,都不會只是某個特定族群要面對的事。 如果你是同志族群,我們想和你說,你並不孤單;如果你是異性戀,期盼你可以與我們共同關注這些事。 回到愛滋篩檢的話題,泰辣呼籲先從觀念改變。「這就是在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現在愛滋篩檢的管道很多,很容易,也很隱密,甚至你可以上網訂購篩檢包,自己在家進行,所以不用害怕被貼標籤。」 感情和性愛,都需要溝通到彼此舒服 我問了一個實踐上的問題:如果有人的另一半很想嘗試不戴套,但他自己覺得有點不安,該怎麼辦? 想一陣子後,泰辣放輕語調說:「如果你不願意,就說出自己感受,然後彼此尊重,跟感情中的其他事情一樣。」 這和他一直以來的核心價值觀很近,也是他在談到愛情時常說到的重點——伴侶要走得長遠,需要彼此之間慢慢靠攏。當過程出現大大小小的爭執,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相互溝通。 泰辣:「兩人之間,一定有很大的距離。人跟人之間不可能沒距離,沒距離很可怕,但我們可以一起(向彼此)靠近。」 在 20 到 30 歲,十年左右的時間,泰辣遇見過很多人。 有深深愛著他、但他自覺不夠珍惜的;有他即使委曲求全至極,對方仍然不買單的;更不乏相處時間或長或短的約會對象。正因為泰辣經歷過許多不同的感情樣態,在茫茫人海與各式各樣的選項中,他終於覓得最適合自己的伴侶。更重要的是,他與另一半願意相互溝通,不斷練習,打磨出專屬於他們,最幸福也最舒服的關係模式。 關於性那檔事 | 你知道你在性事上,是哪一種動物的化身嗎?點我測驗!   August 03, 2020 at 01: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9XlXt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