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ltDAWi
2020年11月12日 星期四
張瀞仁專文|如何在外向職場或學習環境中生存?五心法分享 https://ift.tt/3ltDAWi 方舟出版 【女人迷專文精選】張瀞仁分享身為一個在「外向文化」工作的「內向者」心裡的各種小劇場,以及在職涯與人相處的生存之道。 風靡網路的插畫家 Karoliina Korhonen 繪製《芬蘭人的夢魘》系列[1]在網路上流傳,每個人看到後都會轉傳給我,甚至長達一年多時間,不斷地有人覺得「哈哈,這好內向,跟吉兒一樣」讓我哭笑不得。 現實中的 Karoliina Korhonen 在朋友與業界之間內向到出名,她創作的漫畫主角 Matti,也是一個典型內向者,心中天天上演無限的小劇場: 「出門快來不及了,但走廊上有人怎麼辦?」或是「我想試吃,可是拜託銷售員不要跟我講話」甚至「談事情就好,為什麼你要靠我那麼近?天啊!你還碰了我一下」,當公車上鄰座者移到旁邊的座位時,他也本性不改地想著「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讓他不想跟我坐?怎麼辦啊?」 心理學家羅莉.希格(Laurie Helgoe)在《內向力量》[2]一書中曾提到文化也有偏內向和偏外向之分,芬蘭、挪威、冰島、瑞典、丹麥等北歐國家正是內向文化;而美國、古巴等則是外向國家。 有趣的是,即使生長於外向文化的社會,也不見得大部分人都是外向者,根據 NERIS 分析公司的統計,美國內向者竟然還比外向者多了千分之四!得知樣本數高達二千二百多萬份以後,多少有點欣慰,原來在看似外向的美國文化中,竟然有一半的人跟我一樣是內向者,至少有一千一百萬人可以了解我的痛。 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內向者如我,職涯卻與外向的美國很有關係、工作經歷根本是與外向文化的搏鬥史。 姑且不論在美國求學與實習的經驗,回台灣後,我從事運動經紀工作,負責介紹台灣球員給美國大聯盟;之後又赴美,在美國州政府工作。即使後來在本土的長照非營利組織工作,也還是常跟美國方面聯繫開會,現在更是直接進入美國組織上班。即使過了這麼久,我還是覺得自己在美國的外向文化中顯得格格不入。 蘇珊.坎恩在《安靜,就是力量》一書中提到內向者身處外向文化的經典案例,就是哈佛商學院。 她形容這個以「培育改變世界的領袖人才」自詡的地方,學生「一天到晚都在籌劃夜店活動或派對,要不然就是討論他們剛剛又完成哪個超級好玩的旅程。哈佛商學院努力將學生變成愛說話的人,例如教導他們如何在資訊不足;或心中只有百分之五十五確定時,如何帶著百分百的自信發言。」這點讓哈佛商學院的內向學生痛苦不已。 我的學校雖然也是歷史悠久、擁有許多優秀校友,但與哈佛還是完全不能比,絕對沒辦法在財星雜誌(Fortune)五百企業中占據前百分之二十的執行長名額。 即使如此,我的第一次文化衝擊,還是從第一堂課就見識到了,當時老師說明課業評分標準,其中有百分之三十是課堂參與。「課堂參與應該就是指出席吧?台灣老師都這樣」這麼想的我,後來真的是吃盡苦頭。 原來到了研究所,不想去上課可以直說,但課堂上卻一定要發言,不管是小組討論、上台報告,或對老師講的內容提出問題。 我很努力,卻做不到。剛開始我認為是語言隔閡,但其實我在生活和工作場合溝通無礙,也曾想過是學習方式的問題,但開學三個月後,教授便說我的表現與其他同學一樣。 直到多年後,我看到《安靜,就是力量》一書,才知道是因為這是一套不適合內向者的教學體制,偏偏從學校到職場,外向文化的國家就是信仰「流利的表達能力和良好的社交能力,就能打造成功人士」這套說法。 直到近年來,產業趨勢改變,科技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大眾的注意力才慢慢從能言善道的華爾街風格,轉向精簡務實的矽谷風格。越來越多的公司,比如皮克斯、微軟都採用彈性的辦公室設計,讓員工們無論是要團隊討論或獨立思考,都有合適的空間。 我任職的單位總部就在舊金山市區,由於地緣和往來夥伴的關係,組織文化也深受矽谷風格影響。對我來說,這是內向和外向文化完美的融合。 辦公室的座位區是開放空間,方便溝通;一旦有需求,也可以到封閉的小空間裡獨處。大家平常雖各做各的事,但也會三不五時到用餐區邊喝咖啡、吃點心,邊聊聊專案進度或工作狀況。開例行會議前會先在雲端開表格,各自填入要報告的事項並提供資料,讓大家可以先做準備。 內外向是互補,而不是對立 當內向者在外向文化中覺得不適應時,別忘了外向者到了內向文化一樣需要調適。 前《華盛頓郵報》東京分局長瑞德(T.R. Reid)描述他在日本的生活經驗,在美國,會寫「私人用地,停車者拖吊」的標示,但他的日本鄰居寫的是「很抱歉,但是我們必須尊請您,不要讓昂貴的車輛停在敝車道前」。 羅莉.希格形容這樣的文化互補性就像陰與陽,彼此不同,卻互相吸引,這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美國人這麼熱衷瑜珈、日本漫畫,而日本人卻覺得穿上寫英文的 T 恤才夠潮一樣。 (你會喜歡:「女性講話,輕柔可愛好,不說話更好」日本的性別語言史) 跟「不同性格的人」的相處之道 工作表現與效率 「沒有公誼,就沒有私交」,職場上大家看的是表現、績效,如果工作成績亮眼、效率高、只要有我們在就可以讓老闆另眼相待、團隊輕鬆,任何人都會喜歡和我們合作。 尊重 尊重彼此的工作方式、節奏、工作目標、團隊。這也是我最感謝美國文化的部分,只要能達成結果,任何工作方式都受尊重。如果有突發狀況,主管也會先確認:「你願意做嗎?」如果不願意,大家再一起討論替代方案,不用一直絞盡腦汁地想藉口。如果有聚會或活動,不想參加,也可以直接說,沒有人會勉強你。 幽默 內向者可能沒辦法走急智路線(別指望我們的臨場反應了),但如果平常冷靜嚴肅的人偶爾丟出輕鬆一點的話題或開個小玩笑,就會造成很好的效果,會讓眾人覺得「冷面笑匠喔,不錯嘛!」 主動幫忙 利用內向者的優點——細心、重視細節,主動幫忙處理外向同事不擅長的文書、數字,你的順手之勞可以幫助他們解決避之唯恐不及的麻煩。但這招不能常用,不然你會變成整天在處理這些事情;除非你很喜歡,公司也有付你錢,那就另當別論了。 擁抱不同文化 如果覺得內向者在內向文化中一定比較如魚得水,其實倒也不一定。我曾在內向的俄國待過一段時間,到現在還是覺得他們冷若冰霜,不知道是在生氣還是太驕傲。每次跟他們說話時,總是戰戰兢兢,怕被拒絕或無視。回頭一想,咦,別人不也是這麼看我們的嗎? 我之前管理的香港、韓國都屬於內向國家,跟這些國家的同事相處時,反而需要表現出外向、強勢、積極,甚至具攻擊性的一面,說實在話,也沒有比較輕鬆。 (同場加映:帶美國朋友去吃火鍋,是不智之舉:異地生活,什麼時候才算融入當地文化?) 要是你跟我一樣必須在外向文化中生存,不如享受一下外向文化的好處吧!例如對方總是有話聊,不用自己想話題;外向文化通常也不吝於給予鼓勵,雖然聽到:「妳對我來說是很特別的人;有妳在,我就安心了。」總讓人發窘。 我的美國同事叫我「募款奇蹟」或「台灣來的怪物」甚至「傳奇」一點也不吝嗇(看吧,外向文化真的很誇張),我的心得是:擁抱各種文化、不要因為任何理由限制自己的可能性,尤其是因為內向。 噢,對了,我在美國住最久的地方是明尼蘇達(Minnesota),是全美最大的北歐後裔州,一般的刻板印象是「明尼蘇達好人」(Minnesota Nice),客氣、保守、友善、不喜歡衝突、低調、冷靜克制、不喜歡成為焦點。除了實在太冷以外,明尼蘇達應該是內向者在美國的好去處。 參考資料: [1] 網址 [2] 原書名為《Introvert Power, Why Your Inner Life is Your Hidden Strength》 本文摘自張瀞仁的《安靜是種超能力:寫給內向者的職場進擊指南,話不多,但大家都會聽你說》。由方舟出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安靜是種超能力:寫給內向者的職場進擊指南,話不多,但大家都會聽你說》 November 13, 2020 at 12: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