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8日 星期三

如何拒當濫好人?回應舊情誼請先思考:他真的值得你付出這麼多嗎? https://ift.tt/3nlXzKi 哈理斯 Harris│心理師 為什麼我們總是對老友們的種種無理要求,難以斷然拒絕呢?心理學告訴你,也許是時候安頓一段友誼的漸逝⋯⋯ 「好多年沒見面了!你過得都好嗎?其實我有事情想找你幫忙⋯⋯」 「讀書的時候我們是多麼好的朋友喔,你總是會傾聽我的煩惱。」 「以前的你一定會放下手邊的事情,先來幫忙我的!」 有一些朋友也許像照片一樣,已隨年月被我們放進抽屜裡,不容驚動。但只要他們回來跟我們聯絡,總是像洪水一樣兇猛。為免尷尬,大部份人都會熱絡回應,彷彿照片從未泛黃,表現得一切如舊,再竭力幫忙;然而,內心其實早泛起不自在的無奈與疑惑。 我們應該怎樣面對舊友誼的重臨?或如何安頓一段友誼的漸逝?也許,我們要從自己開始反問:「為何我們總是要熱心幫忙,無法回絕!?」 四種「熱心幫忙,無法回絕!」的心理學因素 第一個原因,必然是跟我們認同的社會要求的文明行徑有關的。試問誰不會用心幫忙朋友?要是不念舊日情誼,我們會被別人怎樣評價?沒有人想要成為別人眼中無情且不重視舊朋友的人,被貼上「薄情」、「忘情負義」、「冷漠」之類的標籤。 如此,面對一種行為不受社會認可的負面感受,許多人甚至無法意識到自己的內在不滿,便立即跳到另一端去:竭盡所力,熱心幫忙。 第二個心理學常見的原因,是人們本身對關係的渴望使然。有些人內心十分孤單,缺乏與他人情感連結的關係。所以每當有舊朋友找上自己時,不論要求幫忙的事多麼地不合理,但能夠參與其中,感到被需要、被信任,已經抵過了一切不適。 然而,問題在於這種關係不是雙向的,在事情結束以後,原本緊密連結的關係就會鬆脫,對方早已經把你的重要性海放天邊。換言之,人們努力奉獻,卻換不來親密的友誼及對方的認可。 圖片|Photo by rainmaker on PIXTA (延伸閱讀:家的心理學:被好友或伴侶背叛以後,我可以如何修復自己?)   由此延伸,可看到一種討好模式正在關係中運作。舉英國的心理治療師特雷爾(Emma R. Turrell)在書中的例子 [1]: 薩瑪拉和露西,二人從學童時期就是好友,但薩瑪拉逐漸發現這段關係是有前提的:她得努力付出、不求回報。露西一直尋求薩瑪拉的幫助與支持,說她就像是姊姊一樣,也享受被需要的感受。 但長大以後,尤其是薩瑪拉需要情感支持時,露西卻不會站在她那邊。直到薩瑪拉受夠傷害,主動拉開二人的距離,露西就開始從家庭到工作層面都挑她的毛病,甚至落田下石。 一旦我們停下對某人的助益(討好),很可能會發現對方不只不是朋友,更是我們的敵人。用精神分析的說法,人們的討好、對舊朋友的幫助,有時間是潛意識中感知到對方的敵意與貪婪,而為免自己受到情感的傷害,就只好繼續保持表面上的熱絡和諧。 第四種心理學因素是被(舊)朋友求助的那位,常常是否認自己有所需求、忽略自身困境的人;然而,他(她)在過去的學生時代其實已經對他人的需要和生活困難保持高度的關注與興趣。這種人沒有讓別人幫忙自己,自己卻一直幫忙別人。這乍看之下與討好類似,但當事人進一步壓抑自己的需求,也沒有對對方情緒的恐懼。 背後的心理學原因,是因為這人從小便十分壓抑自我的滿足。那些沒有被滿足的需求,以投射的方式轉向他人,他參與別人的生活與其滿足,減輕了別人身上的重擔,其實是以一種替身的方式,來滿足自己身上無法滿足的部份。 ——這就是心理學家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所指的利他主義(Altruism),指自我本能無法滿足的部份,經由認同對方,努力去滿足對方身上的相關部份,彷彿自己的願望已經轉交出去,從而得到替身式或間接式的滿足 [2]。 圖片|Photo by Caleb Woods on Unsplash (你會喜歡:為什麼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自我嫌惡,來自缺乏滿足感的原生家庭) 回應舊情誼:他值得嗎?我值得被滿足嗎? 對(舊)朋友的「熱心幫忙,無法回絕」背後的種種心理因素,我們都各有一些,這大概是作為人類的共同經驗之一。如此,能否聽見內心的真實感受,適時回絕,或至少劃下界線——不尷尬、不內疚地——相信是大家所關心的。 比較清晰理性的說法,可聽聽特雷爾的話: 「討好者已經太習慣忽略自己的需求,只在意照顧別人的感受,因此忘了只要友誼不再適合自己,我們隨時可以主動畫下句點,這樣才能騰出空間,讓合適的人走進我們的人生。如果我們太過努力討好別人,可能忘了問問自己:對方到底值得嗎?」[1] 很多時候卡住我們的,是我們以為「不可以」讓友情逝去,或宣示二人的關係已經來到終點,才拼命照顧一段「不適合」,甚至已經「不值得」的關係。 (同場加映:婚宴 5 大禁忌穿搭!拒絕冠上「假面閨蜜」封號,把面子留給新娘) 我記得哲學家齊克果說過,人們最大的問題是「人人都想被愛,但他們很少問自己哪裡值得被愛!」同理,每個人都想以朋友之名被幫忙,但他們也很少問自己哪裡值得被幫忙。人人都想友誼永固,但這份情真的值得被永固嗎?——這是值得思考的。 而比較感性的說法,我認為安娜.佛洛伊德的提醒很值得我們放在心裡:放棄自己的本能願望,轉贈給某個更能滿足這願望的人,這種利他行為決定了我們跟別人的關係總是「有害的」,和讓自己處於「劣勢」。 當自身的願望被他人取代時,人們的生命就不再屬於自己。要記得自己的生活不只是值得活,而且還存有直接滿足自我願望的可能。 關係的痛苦,生命的無奈,很多時候來自我們無法正視自己的願望,且原來這困局是我們一手造成的。而解決方法,也許沒多複雜,僅僅是允許自己去嘗試過去所壓抑的、敢於滿足自我的願望。也許,您會發現生活其實很值得活。 有時候離開一段關係,不再把某人的地位放得比自己高,才是愛惜自己的表現。 § 寫作需要支持,歡迎分享文章到你的社交平臺或到我的臉書專頁逛逛;若有心理諮商與相關疑問,可電郵或聯絡工作診所 § 參考資料: [1] Turrell, E. R. (2021). 討好陷阱。商業周刊。 [2] Freud, A. (1936/1966). The 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se.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September 08, 2021 at 11: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nlXzK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