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6日 星期一

性別觀察|宇多田光的「非二元性別」自白:別用偏見對待自己、看待世界 https://ift.tt/2UN5Xqo KnowYourself 宇多田光公開出櫃:公佈自己是「非二元性別者」——不是男生、不是女生,想是什麼,由自己決定。如果減少用二元性別的標籤對人們的身份和行為進行分類,就能給予生命與靈魂多一些選擇,小小的孩子也能不受性別刻板印象的偏向,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大家好,這裡是吃瓜都吃不上新鮮的 KY 編輯部。 日前,日本音樂人宇多田光在直播時明確表示,自己是非二元性別者,不適用於「男性」和「女性」的性別框架。 新聞一經報導,有些網友產生了迷惑:「非二元性別,說自己不是男的也不是女的,可性別不是一出生就決定了嗎?」 我們一出生就被分成了兩類人:男人或女人,這也許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時最早接觸、最早登記在冊的分類之一。 非男即女、非女即男,一分為二、簡單粗暴。 性別二元劃分影響了:我們能嘗試怎樣的穿著打扮?我們對自己的學業、事業前途能有什麼樣的期許?我們能擁抱什麼樣的性格和興趣愛好?我們能愛哪個性別的人? 可以說,性別二元劃分伴隨我們出生入死,深刻地塑造了我們的自我、社會關係以及我們的一生。 可是,這樣的二元劃分真的是理所應當、不容置疑的嗎?非二元性別又是怎樣的性別分類?今天,我們來聊聊關於性別分類那些事。 (同場加映:Netflix 日劇《初戀》改編自宇多田光神曲〈First love〉,佐藤健出演唯美初戀) 性別只能分男女?科學研究結果不這麼認為——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將性別分成男女是最最基礎的生理常識。比如,女性的性染色體是 XX,而男性的性染色體是 XY。 但是,近期研究表明,被歸類為女性的人群染色體並不整齊劃一的都是 xx,而是有更多:比如 x、xy、xxx 的組合(Sanbonmatsu, 2019)。 曾有一名 46 歲的澳大利亞孕婦去醫院產檢時,發現自己體內有一半的細胞是 xy 染色體。而這既不影響她體內胎兒的健康,也沒有影響她自身的健康。 也就是說,若依據染色體來分類性別,性別不會只有兩種。 另外,生理表現上,也有一些人的生殖特徵並不符合女性或男性的典型性解剖結構。例如,一個人出生時從外生殖器來看是男性,但內部卻具有女性的內部生殖結構(如子宮)。 據統計,擁有間性生理性別特徵的人(people with intersex conditions)大約佔總人口的 1% 至 2%(Blackless et al., 2000; Lee et al., 2016)。數據意義上的「不常見」與社會意義上的「不正常」並不能劃等號,典型生理性別特徵有多自然,間性生理性別特徵就有多自然。 這個譜系表現了生殖器官根據睾丸酮激素的分泌呈現出的多種不同形態。落在譜系兩端的比落在譜系中間的更多見,但落在譜系中間也並非「不正常」。 生殖特徵並不一定會給他們自身帶來生理上的疾病/不便。但是,社會傾向於「矯正」他們,但是,這種「矯正」有時候反而會對他們身體的完整性、自主性,及功能造成負面影響,甚至有可能帶來心理創傷(Dreger, 1999)。 除了生理性別(sex)難以只用男/女來劃分,其實我們的社會性別(gender)也同樣如此。但是,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認為自己非男即女呢? 這是因為,關於男女性別的分類,其實是一種我們自小習得的概念。 研究發現,當一群孩子看到另一群沒有性別刻板印象標記的孩子出現時(比如,女孩不穿裙子綁辮子,男孩也沒有留短髮),這群孩子就不知道該如何對那群孩子進行男/女的劃分(Wild et.al,2000) 。 這意味著孩子並不是靠什麼「大自然的力量」分辨彼此,而是靠特定的社會符號與標記區分人群。 當成年人運用「男/女」等性別標籤去對人們的身份和行為進行分類,並在標籤他人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代入自身的性別偏見時,兒童會潛移默化地習得性別偏見與歧視(Bigler & Liben, 2006)。 如果減少用二元性別的標籤對人們的身份和行為進行分類,這能給予生命與靈魂多一些選擇,也能避免兒童用帶有性別偏見的視角發展自己,看待世界。 (延伸閱讀:「我不是男生,也不是女生」我們的性別認同正如何改變?) 非二元性別聽起來陌生,但已呈現出一種趨勢 世界各地正呈現出這樣一種趨勢,性別變得越來越自由,非二元性別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支持。 近日,廣告諮詢公司 Bigeye 發布了一項最新的性別調查報告,該機構通過對 2000 名不同年齡、地區、收入和性別的成年人進行調查後發現, 一半的 Z 世代(18 至 23 歲)認為用「男女」區分的傳統性別角色和與性別二元化相關的標簽已經過時了(Reynolds, 2021)。同時,不同的文化中都逐漸出現了非二元性別化的趨勢—— Facebook 於 2014 年給用戶設置了 56 個性別選項,其中就包括非二元性別,並且允許用戶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稱代詞。到 2015 年,Facebook 還增設了一個自定義性別的選項,也就是說,現在用戶可以跳脫任何預設選項,自由地定義自己的性別。 時尚圈,越來越多的大牌開始追捧「Unisex(無性別主義)」——「服裝性別模糊化」逐漸演變成一種潮流趨勢。 越來越多的國家地區都在推進創建「第三性廁所」或「性別友善廁所」,方便了跨性別人士的如廁問題。 荷蘭自 2018 年開始承認第三性別,出生證明上可寫「性別未定」,並擬從「2024 年至 2025 年開始」,荷蘭公民身份證將不再註明性別,因為性別屬於「非必要信息」。 在中國,一位網紅講述了當兒子想穿裙子去上學,他溫柔地允許並鼓勵孩子勇敢嘗試的過程。 父母對於兒子意願的包容和尊重也讓我們看到,父母教育中的性別概念正在逐漸自由化。 然而,不少父母也顯然意識到了一種兩難:一方面,他們不想阻礙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他們深知男孩子穿裙子這件事在學校和街頭可能遇到的騷擾和歧視。 男孩子也可以穿裙子、也可以成為護士⋯⋯ 女孩子也可以打扮得很酷、也可以成為飛行員⋯⋯ 這些生活中我們能夠切身感受到的自由,也是非二元性別概念趨勢和性別自由化帶給我們的改變。 圖片|kuma_power@IG 可能有人會駁斥,這跟非二元性別有什麼關係?說到底大家還是分成男女兩種性別不是嗎? 這是因為,性別從來不只是性別。當我們強調絕對的男女劃分時,自然也要有相對應的「男女差異」: 比如「男性更有攻擊性更勇敢」、「女性更溫柔更內斂」⋯⋯換句話說,絕對的二元性別意味著雙方性別都擁有不同的腳本,並且不能違反。 而非二元性別的另一層含義本就是,「我們不需要被非男即女的概念束縛」。 也就是說,它可以被看作一種從絕對二元向非二元的過渡趨勢。我們認可這樣的趨勢,並倡導大家可以擁有不被性別定義的自由。 與其他許多二元論類似,性別二元論的局限,不在於性別區分種類的多少,而在於對性別的僵化規範和保守想象。 當人類性別的複雜性能夠突破兩種分類的框架,或許,每一個個體才可以不受制約,擁有更廣闊的空間去全面理解自己,更多人能過上一個更自洽(self-consistent)的人生。 可能有人覺得,倡導個人層面的性別自由可能會給社會帶來混亂。然而,從研究來看,個人層面的性別自由對社會發展也是有利的。 哈佛大學的學者針對 35 個國家和 24 個行業的 1069 家公司進行研究發現,越認可及重視社會性別多樣性(gender diversity)的國家或行業,越能夠從中獲益,比如增長市場價值、廣泛吸引人才、帶來創造力等優勢(Turban et al., 2019)。 (你會喜歡:「一定有男生在等待騎白馬的公主現身,不是嗎?」韓藝瑟給你的五個愛情提示) 如何在性別議題上,做到尊重差異,包容多元? 對於別人,我們如何做到不歧視任何一種性別? 我們曾提到,性別中立語言(gender-neutral language)的使用意味著:口語和寫作都不歧視某一種性別,也不帶著性別偏見或預設。 比如,避免使用區分性別的所有格(如「他的」、「她的」、「他們的」、「她們的」)。使用「其」、「此」、「該」、ta 等性別中性代詞。 一個不特指任何性別的第三人稱代詞,就有可能打破刻板的二元性別認同,有助於形成更加包容的性別觀念。 其實,做到不歧視任何一種性別可能並非想像中那麼難。不做預設,保持尊重、開放、包容的心態去對待每一個人,你就已經走在反對歧視的路上了。 對於自己,我們如何從既定性別帶來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性別專家(everyone is the expert of their own gender)。只要活在世界上,性別就是一種體驗,而每一個人的體驗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故事。 雖然我們不能選擇自己出生時的性別,但是選擇用什麼樣的標籤來描述你完全取決於你自己。你可以決定哪些詞語最適合形容自己,你可以弄清楚自己的性別並不僅限於非男即女的敘述。 看完今天的文章,你有什麼想法嗎?想要特別告訴大家,多元性別身份是一種相對小眾的現象,我們不需要把它作為一種「fashion」去刻意追求。如果你覺得自己就是很傳統的男人/女人,也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做自己是性少數的權利,也是你們的權利。 不過,無論你的性別認同是什麼,我們都可以去破除性別刻板印像對我們的束縛,從而讓自己活得更加自由。男人可以細膩,女人也可以有野心。 研究發現,那些身上同時有兩性氣質的人,在多項表現中都能發揮更出色。如果你對解放自己的性別感興趣,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探索自己的性別(Brito, 2020): 深入思考自己的性別:如果沒有任何社會壓力,你會如何發展或認同自己的性別?如果你可以創造性別,你會創造哪一種?在思考這些問題時,你的感覺有什麼變化?試著把這些思考和心情都記錄下來,你會發現自己心路歷程的改變有跡可循。 自我教育:閱讀與性別相關的專業文章和書籍,觀看相關的影片,關註討論性別認同的個人或組織帳號,瞭解別人的經歷也可以幫助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體驗。 多與身邊的性少數朋友交流:談論你的身份,傾聽別人的經歷,可以幫助你自己找到答案。 最後,希望大家嘗試將性別看作是我們身體的歷史和疆域。順著它不斷變幻的方向,讓我們互相擁抱,活出新的可能。 時常感到厭世,覺得自己很沒用?女人迷《能量抱報》,邀請你一起加入「12 週能量恢復計畫」,手把手陪你拆解能量困境,幫助你成為更喜歡的自己。免費試閱請點我。 參考資料: Bigler, RS, & Liben, LS (2006). A developmental intergroup theory of social stereotypes and prejudice. In RV Kail (Ed.), Advances in child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Vol. 34, pp. 39 – 89). San Diego, CA: Elsevier. Blackless, M., Charuvastra, A., Derryck, A., Fausto-Sterling, A., Lauzanne, K., & Lee, E. (2000). How sexually dimorphic are we? Review and synthesis.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Biology, 12, 151-166. Brito, J. (2020). Dreger, AD (1999). Intersex in the age of ethics. Hagerstown, MD: University Publishing Group. Lee, PA, Nordenström, A., Houk, CP, Ahmed, SF, Auchus, R., Baratz, A., . . . Global DSD Update Consortium. (2016). Global 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 update since 2006: Perceptions, approach and care. Hormone Research in Paediatrics, 85, 158–180. Reynolds, D. (2021). Sanbonmatsu, K. (2019). The biology of gender, from dna to the brain | karissa sanbonmatsu. TED Conferences. Turban, S., Wu, D., & Zhang, L. (2019). Wild, HA, Barrett, SE, Spence, MJ, O'Toole, AJ, Cheng, YD, & Brooke, J. (2000). Recognition and sex categorization of adults' and children's faces: Examining performance in the absence of sex-stereotyped cu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77, 269– 291.  Winter, S. (2012) Lost in transition: Transgender people, rights and vulnerabilit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ailand: UNDP Asia-Pacific Regional Centre. July 26, 2021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UN5Xq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