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USevN0
2021年7月28日 星期三
「我就想逃避現實,不行嗎?」休息有理,所有的生活都是自己主觀的人生體驗 https://ift.tt/2USevN0 KnowYourself 心理學家指出,不論我們多想逃避,我們都不可能真的逃避現實。而如果不找到解決這種矛盾的方法,我們只會在現實的漩渦越陷越深。 文|fufu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大家好,我是 KY 作者 fufu。 好朋友最近反覆地告訴我自己過得很累,身心疲倦。雖然換了工作,但新工作和舊工作一樣,仍是任務一波接著一波,彷彿永無止境,她原先盼望著通過換工作改變生活狀態的想法被現實狠狠地打了臉。 除此之外,生活中和伴侶的矛盾、來自家庭的壓力也都紛紛讓她感到壓迫,明明都只是現實裡常遇到的「小事」,一個個堆積起來卻壓得她喘不過氣。 她說想要過避世的生活,躲到深山野林裡,逃避混亂繁雜的現實。 我聽完後卻告訴她,「我覺得妳不夠投入生活。」 她剛聽到時覺得非常不可思議,甚至感覺到被冒犯,質疑了我很多問題。這個話題我們討論了一下午,現在我把和她聊天的內容整理了出來,或許對於同樣對生活的繁雜感到焦慮的你會有所幫助—— 問:「我每天時間排得滿滿的,喘氣的時間都沒有了,你還覺得我不夠投入生活?」 答:「忙碌並不等於投入生活。」 在我們忙碌的時候,我們常被各種信息驅趕和吞沒——煩心事一波接著一波,工作項目/學習任務一個接著一個。即便得到了休息的時間,也早已因為平日壓抑的疲憊,只想癱在床上。 外界各種信息和瑣碎事務都在試圖霸佔我們的注意力,這常常導致我們無法專注於一件事的完成,並感覺到自己的專注力在外界各種信息中被撕扯和耗竭。 在這種忙碌狀態中,我們被生活追著走,但卻很難投入生活,因為我們失去了對自己注意力的掌控權。 那什麼才是投入生活的狀態呢? 簡單來說,投入生活的人對自己的意識是擁有自主權的。這種自主權意味著我們可以自由地掌控自己的注意力,因而能夠全神貫注地專注於某件事,有目標地付出努力並享受過程。 圖片|Photo by Rawpixel on PIXTA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在 Flow -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中指出,人們對於意識自主性有一個常見的誤解:「只要我是清醒的,有意識的狀態下,我就擁有對意識的自主權。」 然而,在很多時候,我們的意識是受慣性和外界影響的。我們的注意力追隨著各種各樣的信息,這些信息紛紛進入我們的意識,像是把各種物品都不加分類地丟在了桌面上,混亂無序且沒有目標。 這時候,我們並不擁有對意識的自主權。我們的意識此刻只是外界信息的被動接受者,因此信息過多時難免感覺到自己的內心快要被外界的混亂所吞沒。 只有擁有對意識的自主權,我們才能過濾那些冗餘信息,掌控自己的注意力,以自主的、對生活有掌控權的人的身份,重建內心的秩序,投入生活。 Csikszentmihalyi 認為這種主動投入生活的狀態,也可以被叫作心流(flow)。 或許大家已經很熟悉 Csikszentmihalyi 關於心流的解釋:當我們體驗心流時,我們完完全全在為一件事情本身努力,以至於一切其他人事物都顯得遙遠。在這個狀態中,我們每個動作、想法都如同行雲流水,所有的能力被發揮到極致。 在這個解釋中,沒有被強調的一件事是:心流不只是我們生活中的某個短暫而極致的體驗,它還是指導我們的生活哲學,一種關於如何投入生活並享受生活的哲學。 (推薦閱讀:「對年齡恐慌與否,決定了我們對待生活的方式!」積極衰老是一種生活的選擇) 問:「我就想逃避現實啊,不得不努力地生活已經很累了,憑什麼還逼我投入?」 答:「因為現實無處不在,我們不可能逃避現實。」 Csikszentmihalyi 很殘酷地指出,我們所處的現實,並不友善。它是混亂的、隨機的、難於預測的。現實的混亂本質與我們渴望秩序的內心相矛盾,而我們不可能真的逃避現實,如果不找到解決這種矛盾的方式,我們只會被現實的漩渦越卷越深。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生活不等於現實。現實是客觀存在,是我們生活所處的環境和背景,然而現實不是生活,正是因為我們缺乏心流狀態,即不夠投入生活,才會感到我們的生活被現實拖著走。 生活,是我們主觀的人生體驗。心流(flow)之所以足以改變我們面對現實時的無力感,是因為它讓我們的生活擁有了力量。 想像一個攀岩運動員,想挑戰世界最陡的峭壁。 圖片|KnowYourself 提供 這件事遠比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困難要危險得多——如果我們工作出現失誤,頂多丟了工作,而攀岩運動員但凡出現失誤,則很可能失去生命。 圖片|KnowYourself 提供 為了盡可能避免危險的發生,他需要有高強度的訓練、充足的準備、最好的攀岩設備,以及預先考慮好在緊急情況下,他有什麼解決措施。 圖片|KnowYourself 提供 這裡考慮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消除客觀存在的危險,但是這給了他主觀上的安全感,因為每一個措施,都在減少客觀危險發生的可能,他也因此擁有了可以抵禦現實不確定性的能力。 生活的力量,不是徹底改變現實,而是在主觀上感到「我擁有了可以抵禦現實不確定性的能力」。 這也是我們建立內心秩序的基石。當我們主觀上體驗到這種「抵禦現實不確定性」的能力時,我們更能夠確信,外界不足以擊垮我,我的內心可以為了我的生活目標服務——在 Csikszentmihalyi 的論述中,這是心流哲學相對少被提及的核心。 (你會喜歡:為什麼你該創造心流?有一刻,你會覺得「我屬於我自己」) 問:「聽上去好像只是被現實摧殘下的自我催眠,它又能給我帶來什麼呢?」 答:「一個聽起來有點抽象,但最能概括的答案是,它讓你重新擁有你的生活。」 聊天過程中,我和朋友提到了三種心流(flow)哲學能夠給我們帶來的改變: 1. 它讓你學會享受生活 很多時候,我們並非沒有時間享受生活,而是沒有精力享受生活(比如,平常上班已經很累了,週末只想在家躺著)。 從 Csikszentmihalyi 的觀點看來,我們的注意力就是我們內心的能量,而當我們不擁有對於自己注意力的掌控權時,自然難以讓我們的能量為我們所用,從而產生「我沒精力去享受」的感覺。 當我們被混亂的現實吸引了注意力的時候,我們的感受是疲憊的、沒有掌控感的、無力的、被壓迫的;而當我們投入生活時,雖然可能仍然忙碌,但此時的我們是主動的、有掌控感的、注意力上有取捨的,我們便可以為自己留下一部分的注意力和精力用來享受生活。 即便在忙碌中我們可以享受生活的時間仍然很短暫,但因為我們足夠投入在享受中,我們感受到的愉悅也會比以往更多。 2. 它讓你的自我獲得成長 我們的注意力與自我是相輔相成的。注意力引導了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而我們對於自我的理解,又會使我們的注意力關注那些與自我有關的事。比如,藝術家在幼年時期受到藝術作品的吸引而決定將藝術作為自己的事業,並因此將全部的注意力投入在藝術學習和創作上。 理想狀態下,我們會通過這樣的循環發展自我。 可很多時候,當我們的注意力被分散,這樣的良性循環就被阻礙了,因為注意力難以提供給我們關於自我成長的有效信息,我們也很難將注意力投入與自我成長有關的領域。 通過心流,我們能夠重塑這樣的良性循環,讓我們的注意力服務於自我,並且朝著自我能夠得到發展的清晰明確的目標邁進。 (同場加映:給成長系女子的關係書單:大人的戀愛,是學會謝謝再聯絡) 3. 它讓現實的繁雜穿過你,而不會擊倒你 想要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不妨把我們的內心想像成一幢房子。 在我們不夠投入生活時,我們的內心是缺乏秩序和結構的,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就如同一幢匆匆搭建的草屋。這時候,現實哪怕刮一陣稍大些的風,都足以讓我們內心的草屋搖搖欲墜。 而通過心流找到投入生活的狀態後,因為擁有對意識的掌控力,我們的內心是有序的,更像是一幢仔細打好地基後蓋起的磚房。這時候,現實的風吹雨打不足以改變我們內心的秩序。 如果我們願意,甚至可以請現實進來「做客」。只不過,現實是客人,我們是主人。 此時,現實的混亂不再能威脅到我們,它只能從我們心中穿過,而無法擊倒我們。我們立於現實之中,不再需要逃避它。 圖片|Photo by Louis Hansel on Unsplash 答:「你說服我了。可是聽起來還是好難,我該怎麼開始呢?」 答:「那我們來聊聊具體技巧。」 前面我已經說到了,心流(flow)是一種全情投入,出於內驅力而為目標努力,並從中獲得享受的狀態。我們可能無意中體驗過,卻不一定知道如何讓它更全面地覆蓋我們的生活。 1. 從自己感興趣且有挑戰的事情開始練習 我們常聽到的心流狀態,可能經常是類似於畫家畫畫、運動員游泳、棋手下棋等聽上去頗具挑戰的例子。這是因為,這些活動中往往有更明確的目標和非常即時的反饋。但這並不等於只有這些活動才能給我們帶來心流。 只要滿足了【目標明確】【反饋及時】這兩個條件,很多活動都可以讓我們練習心流——跳舞、跑步、插花、讀書。選那些我們感興趣的同時具有挑戰的事情,更能幫助我們練習進入心流的狀態。 2. 學會平衡技能與挑戰 練習心流時平衡技能和挑戰是非常重要的,如圖所示,挑戰難度太大而技能水平太低,容易讓我們感到焦慮;難度太低,技能綽綽有餘時,又可能讓我們覺得無聊。因此,在尋找心流的狀態時,我們可能需要不斷地有意識地調整挑戰的難度以適應自己的技能水平。 圖片|KnowYourself 提供 3. 給生活裡的小事設定與自我成長相關的目標 如果你通過以上兩個要點,已經開始可以有意識地進入心流狀態,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將這些事情拓展到生活中的各個小事中啦。在生活的小事中體驗到心流是比較有難度的,但它並非不可能。 比如說,我最近為了健康,決心開始跑步。老實說,跑步並不算我的興趣愛好,我在這件事上也沒有什麼天賦。因此,過去跑步時我很容易放棄。 圖片|KnowYourself 提供 而這一次,我試著將平常練習心流的方式加入我跑步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情況設立了一些小目標。比如,今天要比昨天在感覺疲倦後多堅持 5 分鐘。 圖片|KnowYourself 提供 隨著確切目標的設立,我發現自己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跑步時我不再是「早死早超生」的消極想法,而是「我還差一點點就達成目標了」,跑步結束後,我也擁有了比過去更強烈的成就感。 確立目標時,我們需要明確自己是否建立了與自我成長相關的目標,因為非自我成長相關的目標(比如,避免責罰、獲得他人認可)很容易讓多餘信息分散我們的注意力,阻礙我們在這件事上投入充分的專注。 (延伸閱讀:運動小姐|用身體磨練耐性:慢跑和瑜伽教會你的事) Csikszentmihalyi 在書中寫到:Subjective experience is not just one of the dimensions of life. It is life itself.(我們的主觀體驗並不只是生活的一個維度,它就是生活。) 想用這句話作為總結,是因為不少人提過和我朋友類似的觀點:現實那麼殘酷,你再積極主動有什麼用,什麼都改變不了。 然而,我們要改變的,並不是現實,只是生活而已。當我們說,要體驗心流,投入生活時,並不是在說我們需要像堂吉訶德那樣去做荒誕現實的挑戰者。 我們需要的,是無視現實的繁雜,去親手塑造屬於我們的生活。 總是不自覺地抱怨工作與人生,無法有效解決負面狀態?能量管理有方法!女人迷線上《能量工作坊》,帶領你自我詰問,找到低能量癥結點!活動資訊請點我。 參考資料: Csikszentmihalyi, M. (2009).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HarperCollins. July 28, 2021 at 11:31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