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6日 星期五

原生家庭就是你「依附人格」的成因?無論是逃避還是焦慮,都是一種依附需求 https://ift.tt/3wKvhKK 貓心—龔佑霖 面對焦慮依附型的人,不管對方在壓力之下是戰鬥或是逃跑,重點是⋯⋯他那些行為背後的需求,你看到了嗎? 最近在閱讀《我值得一段好關係》這本書,裡面關於依附的闡述,又給了我一些啟發,希望有機會的話,能夠都寫出來分享給讀者。 今天想要先談的是焦慮依附的展現型態。有些人或許會認為,焦慮依附的人必然會成為恐怖情人,或者是容易情緒勒索對方。 但事實上,焦慮依附的成長過程,也會決定他們展現出來的樣態。畢竟在依附量表上測量焦慮的題目總共有 18 題,即便平均起來一樣是焦慮分數 4.5 分的人,他們也可能在得高分和得低分的題目上大相逕庭。 淺談焦慮依附的成長過程與展現方式 以我自己為例,我很坦白地說,我曾經情緒勒索過去的伴侶。但對我而言,那是非常痛苦的回憶,因為我不知道我說了我想去死,會不會真的克制不住衝動就衝到路中間去,要不是我害怕死亡,或還有那麼一點點理智線在,我可能已經不在這世上了。 我的憂鬱症與焦慮症,正是和某位逃避依附的伴侶交往後開始發病的,後來又和另一位同時有著高焦慮和高逃避的矛盾型伴侶交往,讓我的症狀再度惡化。 看了這本書的前兩章之後,我發現,書裡面描述的焦慮依附發展過程,和我的自身經驗有許多差異,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我是容易爆炸型的焦慮依附,而我曾經交往過的伴侶之中,有的焦慮依附和我一樣是容易爆炸生氣的,卻也有焦慮依附是屬於悶在心裡偷偷哭泣的。 圖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在我小時候,我已經忘記是什麼事情了,只記得我感受不到我媽媽對我的愛,非得要我很大聲、很大聲地表達自己的需求之後,才會獲得媽媽的注意:譬如打破家裡的玻璃桌,或是直接把拖地的水灑得滿地都是。 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是,我國中時,有一天落枕,我媽媽卻強烈要求我一定要去學校,不然會沒有全勤。我不肯,一直躺在床上哀號。那一天,我的脖子完全沒辦法轉動,只能維持一個固定的姿勢,但我媽媽卻一直不諒解,所以我只能一直對她哀叫,並堅持不去上課。 我在小時候生病,我的媽媽是不讓我去看醫生的,她認為感冒多吃水果、喝楊桃汁就會好,也使得我每次生病的時候,都要吼得特別大聲,好表達我內心到底有多痛苦,引起我媽媽的注意,希望她能感受到我的痛苦,但每次都是白費工夫,從來沒有帶我去看過一次醫生,也讓我抱怨與哀叫的程度越來越大力。 (延伸閱讀:童年創傷無法癒合,如何照顧內在小孩?) 但書中提到的案例卻不同。書中的案例,案主的母親也是一個無法好好處理自己情緒的人,但和我的媽媽不同,我的媽媽是偏向逃避依附的,但案主的媽媽是偏向焦慮依附的,使得案主從小時候就沒辦法得到穩定的情感,甚至有時候必須要照顧母親的情緒。 為了顧及母親的情緒,案主不敢隨意放肆地大哭大鬧,因為她擔心要是這麼做的話,會被母親給拋棄,而小孩被母親拋棄的話必然會死亡,因此演化下來的本能,造就了她壓抑自己情緒,去照料母親情緒的反應。 她變得很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唯有她偶爾臭臉的時候,父母才會關心她的需求。 因此,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之下,長大後她交了女朋友,她感覺到女友一直沒有回她訊息,於是就一直生悶氣,卻不敢直接跟女友反映這件事情,因為她擔心要是這麼做的話,女友就會覺得她很糟糕,進而拋棄她,就像她小時候對母親的心情一樣。 (同場加映:你會愛我原本的樣子嗎?《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談「喪屍小孩」:童年傷痕,能被治癒) 而我呢?遇到讓我感覺到總是鬧失蹤的女友,則會用大哭大吼的方式,在這背後同樣是擔心會失去對方,所以焦慮不已。只是同樣是害怕失去的焦慮,我大腦的自動化模式是大聲的求救,就像小時候對媽媽大吼、摔東西一樣,而書中的案主則和我的某任女友一樣,擔心要是和我說了她的焦慮之後,我就會不要她了,因此總是壓抑自己的焦慮,躲起來偷偷哭,而我卻未曾察覺。 正因為成長過程的不同,焦慮依附才會發展出生氣暴怒型跟哭泣壓抑型,雖然這樣的類型並沒有被發表在正式論文上,是我觀察後得到的結論,但確實提醒著我們,焦慮依附沒有特定展現焦慮的方式,並不能概括而論。 圖片|Photo by DANNY G on Unsplash 即便是逃避依附,依然是一種依附連結 事實上,其實逃避依附也是非常顧及情感的。這本書中有提到另一個案例,那位案主小時候父母常常鬧離婚,他為了避免原本已經破碎的家庭更加破碎,因此只好壓抑自己的情感,把自己需要親密與照顧的需求放一邊,避免自己在親密關係中受到傷害,恰好呼應了我某任逃避依附前任的生長經歷──她對父母的爭執無能為力、感到害怕,只能把自己關在房間內一直哭、一直哭,哭到睡著為主。 由此可知,逃避依附也是重視與父母之間的連結的,只是他們重視的方式是:「為了防止自己被拋下,所以我要避免和他們太過親近。」因為親近可能會帶來受傷,而受傷可能會使他們被拋棄,因此寧可遠遠地維持著自己與父母的依附連結,也不願意冒著靠近而導致自己被拋棄的風險。 他們的本質,依然是害怕失去依附連結。只是他們面對害怕的方式是「只要我不要期待親密,那就不會失去了。」唯有要自己獨立,才是不被拋棄的方式。但這都無法掩蓋他們依然有親密需求的本質。 (你會喜歡:「不滿足別人,我就會被拋棄」童年創傷,如何讓我們養成討好習慣) 從小嬰兒開始,我們就有依附需求 依附理論的始祖 John Bowlby 指出,依附是演化而來,為了避免被父母拋棄而死亡的本能。而這本書的作者則提出了腦科學的根據,大腦在發育時是右腦先發育的,而右腦偏向於非語言的感受與情緒,接收、表達、調節情緒都在這一塊。 在左腦發展之前,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都是由右腦掌管的,我想這也是為何 Mary Ainsworth 的實驗中,那些小嬰兒還不會說話,卻能夠展現出不同的依附樣態。 當我們遭遇危險時,大腦的杏仁核就會啟動,開啟戰或逃或僵住的模式,而我撰寫的書中提到的依附警鈴,正是對應到本書中的杏仁核這個腦區。 我們在嬰幼兒時期,就會不斷地透過嘗試錯誤來學習到適當的表達方式,情緒會引導我們學習到,哪些與人互動的方式是有效的,哪些又是無效的,並寫入我們的神經發展之中。 我們的神經,會有「一起興奮、一起串聯」的特性,也因此,童年的經驗就如同 John Bowlby 提到的「內在運作模式」(或稱「基模」)一般,被寫入了我們預設的反應方式裡,若是未去改變,則一生中都會運用相似的方式來面對外在的刺激,也就是我們和伴侶、和親近友人的相處方式,只要一和對方建立起一定的連結,就會重現小時候和父母之間的關係。 然而,依附也並非不可改變的。在後面的文章中,我會提到這本書中所列舉的「如何改變神經迴路」的方式。 時常感到厭世,覺得自己很沒用?女人迷《能量抱報》,邀請你一起加入「12 週能量恢復計畫」,手把手陪你拆解能量困境,幫助你成為更喜歡的自己。免費試閱請點我。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粉專 貓心—龔佑霖。 July 16, 2021 at 11: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wKvhK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