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0日 星期二

是誰「殺死」愛情?關係心理學:真實的情緒流動,才是維持長時間親密關係的要素 https://ift.tt/3arTuNz KnowYourself 真正「殺死」愛情的,不是時間,而是你們之間的冷漠,也就是本文研究所說的伴侶間的「情緒不流動」。 如果兩人願意體會著對方的內心世界正在發生什麼,就能產生更多的「愛的感覺」——那一刻你們將真正感受到兩個靈魂的相遇。 大部分婚姻依然始於感情,只是在這座名為婚姻的圍城裡,難免有一些共同問題困擾著已婚多年的伴侶們。 比如,我們總默認長期相處下來,即使不需要語言上的表達,對方也能了解自己,就不再及時主動地表達情緒,於是隔閡暗生,直到感情全面崩盤。 2019 年的口碑電影《婚姻故事》就是一個例子。原本相愛般配的情侶婚後多年會是什麼樣?它把一種現實擺在了觀眾面前: 妻子 Nichole(史嘉蕾.喬韓森 飾)追隨丈夫 Charlie(亞當.崔佛 飾),將事業重心從小螢幕轉向舞台劇,並從洛杉磯移居到紐約。婚後她想重回影視劇圈子並嘗試尋求丈夫的支持,但得到的只是敷衍。 於是她漸漸察覺到,在關係中,自己的情緒一再被忽視,最終連話語權都喪失。 圖片|《婚姻故事》劇照 而丈夫 Charlie 這邊,雖然事業依舊順風順水,但在不得不接受離婚終局,猛然發現舊愛已是往事後,他還是在慶功宴上唱起了一首懷念前妻的歌。 圖片|《婚姻故事》劇照 (同場加映:《婚姻故事》:有時候,事情不是不愛了那麼簡單) 這段婚姻故事令人遺憾,其實可以看出,兩人始終還是相愛的,只是彼此最真實的情緒都未曾直接表達給對方,積怨逐漸發酵,最終不可挽回。 美國註冊臨床社工師(LCSW)Brian Gleason 通過他多年的臨床工作,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 對於在一起數十年的長期伴侶來說,他們會起衝突的最常見原因,就是一種被 Brian 稱為「不流動(Disfluency)」的東西。 也就是說,在他們之間,情緒無法自然地、健康地流動。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情緒流動性(Emotional Fluency),以及如何通過積極有效的溝通,成為愛人眼中唯一的終生伴侶。 一、什麼是情緒流動性? 親密關係中的情緒流動性,指的是雙方能夠運用情感的語言,準確地溝通他們的感受和內心的狀態。擁有較好的情緒流動性的人,能夠在關係中不帶評判性、不含附加條件地體會和表達真實的情緒,也能夠有意識地、創造性地運用情緒。 你有沒有曾經在某個時刻,感覺到你和對方之間,雖然沉默不語,卻有豐富的情緒在那一瞬間的空氣裡湧動。你們雙方都能感受到它們。那些情緒、情感被你的身體直接地接收到。無論那些情緒是什麼,那一刻總是動人的——你們真正感受到兩個靈魂的相遇。 可惜,這樣的時刻並不多見。「對於很多伴侶來說,談論他們真實的感受,都好像在說一門外語那樣艱難。 」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的 Lynn Pearl 說。 親密關係中,人和人的距離是更緊密的,因而它也就會比一般的人際關係更多地激發我們的情緒。我們時而感到渴望,時而焦慮,時而喜悅,時而甚至會感到厭惡。 對關係的長期發展來說,如果你希望你們之間的默契越來越深,信任程度不斷提高,你們都需要更多地理解自己,也理解對方。此時,把這些情緒變成文字傳達出來就十分關鍵。是通過語言化的過程,我們得以讓對方知道自己皮膚以內的世界裡在發生什麼,對方才能逐步了解清楚我們「運行的機制」。 這種「把情緒轉化為語言」,通過溝通讓這些情緒得以在兩個人之間流動的過程,正是關係中的共情能夠發生的前提。 (延伸閱讀:以「表達感受」代替「情緒用語」!比起生氣,其實你更多的是不安) 兒時我們也許有過對愛情的幻想,「我什麼都不用說,他全部都能懂得」,其實是不切實際的。若不能調整這個期待,則注定會有許多的憤怒和失望。 Gleason 說,他的臨床經驗和親身經歷都讓他認為,伴侶越多地通過對方的外在行為作出反應,越容易感到惱怒、失望、越容易對對方作出不真實的批判;而只有體會著對方內在世界正在發生什麼,才會有更多的「愛的感覺」。 而讓情緒流動起來的能力,其實是童年、青春期發展中應該習得的一項重要的認知任務。我們在長大的過程中,學著社會對於情緒的命名,學著辨別自己內在復雜而瞬息萬變的感受,學著把感受變為語言。 一開始可能我們的表達很困難,能夠用語言表達出的僅僅是感知到的萬分之一,而且所使用的語言也偏模糊、籠統、不精確、短。逐漸的,我們能夠準確捕捉到更多層次的情緒情感,所使用的語言也更豐富、精準。 研究顯示,這種精確表達感受的能力被證明對我們的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即能夠確定目標、制定計劃、進行調查、最終做出成功表現的能力)也有很大影響。那些在情緒的表達上表現好的人,執行功能更強;反之則更弱(Sass, 2013)。(簡而言之,能夠表達情緒的人往往能力也強⋯⋯) 「但許多人在成長和受教育的過程中,並沒有學習到如何用情感的語言來與彼此交流。」 Gleason 說。很多人自己就無法表達,也無法接收和理解別人的表達。 圖片|Photo by Trung Thanh on Unsplash 二、是什麼阻礙了我們情緒的流動? 對情緒流動的阻礙,有一部分社會原因。社會文化不鼓勵我們表達情緒,不鼓勵我們承認一些「不好的」情緒,比如脆弱、沮喪、憤怒。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學會了否認自己的情感。 這種對情緒流動的負面評判,更鮮明地體現在對男性的評判上。在情感的表露上,一個男性在很多時候是不被賦權的,社會對男性的期待是比女性更「堅強」、「剛毅」和「有韌性」,比如我們會說「男兒有淚不輕彈」。 反過來,如果一個男人願意感受和表達情感,可能會被低估、嘲笑和評判,被認為是「軟弱的」、「失敗的」,或者被貼上「女性化」的標籤。有的人甚至會認為,一個男人如果表達豐富的情感,可能是因為在童年時受過創傷或侵犯,而變得不健康或者不正常(Greene, 2016)。 除了社會的影響,我們自身也會不自覺地迴避情緒的流動。在我們當中,有很多人習慣了否認情緒的豐富性和健康性,會給自己的情緒下負面的判斷,認為它們是不應該出現的,會因為自己出現了某些情緒而感到羞恥。 當我們自己去抵制情緒流動的時候,可能是因為以下原因: 1. 允許情緒的表達和流動會使我們脆弱 Lynn Pearl(2012)認為,因為害怕脆弱,而不願意建立情感的連接,是情感流動性失敗的核心障礙。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與人建立連接都是基本的需求,但是,與他人建立情感的連接、傳達真實的情緒,也就同時意味著我們「允許自己脆弱」,「允許自己有被傷害的可能」(Berne, 1961)。 你們在更親近彼此的同時,也更容易被彼此傷害,因此,為了避免被傷害的可能性,我們會拒絕流露和傳遞真實的情感。 對於伴侶雙方來說,傳遞情緒都是一種「冒險」(特別是在這種溝通建立的一開始)。一方面,面對自己的脆弱,在我們看來是危險的;另一方面,表達和接收情緒,特別是那些負面的、帶有憤怒的情緒,在我們看來也是危險的,因為它有可能會觸碰到對方的脆弱。 圖片|Photo by Joseph Chan on Unsplash 2. 在溝通的過程中,我們並沒有說著同一種語言 如果你注意和自己伴侶爭吵的方式,就會發現更重要的不是你們所爭論的內容,而是你們爭論的狀態和立場。有時候,雖然你們說的是同一個詞語,但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用自己的理解去體會他人的意思。 你們對對方的行為、舉動、語言的理解,未必是對方真實所要表達的。爭吵經常會進入這樣的狀態:你並不能夠識別出自己在生氣什麼,也不明白對方真的在說什麼,你們都是基於自己的語境,在和自己想像中的對方對話。 3. 我們並不把彼此當做同盟者,而是競爭者 對於一些伴侶來說,他們在溝通中沒能使情緒流動,是因為並不把彼此當做可以相互支持的「同盟者」(ally),而是當做競爭者、敵人或者陌生人(Pearl, 2012) 。 他們把這段關係看作是權力的爭奪,在每一次討論中都想要成為勝利的一方,因此,他們對情緒的表達是攻擊性的,目的是獲得勝利,而並不是真正的情緒傳達。 (你會喜歡:關係心理學:為什麼我會忍不住想跟另一半爭輸贏?) 三、當情緒無法流動時,我們的關係會變得怎麼樣? 當情緒無法流動時,親密伴侶之間容易形成三種關係的動力模型(dynamic patterns)(Pearl, 2012): 1. 憤怒的伴侶(angry couple): 他們的溝通總是陷入互相責備和咒罵中。他們總希望證明或者宣告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他們總覺得自己站在道德的高地上。 2. 退縮的伴侶(withdrawn couple): 他們是互相迴避的一對,被稱為「沒有衝突的伴侶」(conflict-free couple)。在依戀類型理論裡,他們往往都是「迴避型」。 在表面上,他們雙方對關係都很滿意,很少有直接的衝突,但沒有真正的情感交流。由於害怕破壞關係的現狀,他們不會用語言去表達恐懼,但會有行為上的表現:生悶氣、迴避眼神的交流、長時間的沉默。 3. 接近-退避的伴侶(pursuer-distancer couple):  在依戀類型理論中,這是「痴迷型」和「疏離型」的結合。在他們當中,總會有一方試圖接近,而另一方不斷退避。 但兩個人的反應都會促成兩個人形成互動的循環:正是一方的接近促成了另一方的退避,也是一方的退避促成了另一方的接近。 「接近-退避」的伴侶的對話可能是這樣的:當一個人專注於批判和憤怒的時候,另一方往往忙著進入「防禦模式」,忙著去否認指責,從而停止了傾聽。 儘管這三種伴侶有不同的表現方式,但他們的共同點是,伴侶雙方的溝通是無效的,都會產生強烈的孤獨感和異化感。 圖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四、那麼,如何更好地使情緒流動? 1. 不攻擊、不迴避,學會「吐露」 根據 Wile(1981)的理論,當我們在親密關係中想要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或者擔憂時,有三種方式:攻擊(attack),迴避(avoid)或者吐露(confide)。 對於以上三種伴侶來說,他們只會選擇前兩種方式(阻礙情緒流動的),而不會選擇第三種「吐露」的方式(促進情緒流動的)。 而「吐露」——對你信任的人表達私密的事情和想法——恰恰是傳遞情緒的一個關鍵。它是不誇張、不迴避地描述你的感覺。「吐露」也是對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一視同仁的,不能只表達憤怒、傷感或恐懼,也不能只表達愛、關心、欣賞和需要(Gleason, 2016)。 不懂得如何使情緒流動的人,在對另一半存有擔憂或者不好的情緒時,就會以攻擊或迴避的形式表現出來;但能夠使情緒流動的人,則會吐露這些想法。比如: 當我們在擔心對方不重視自己的要求時,攻擊的人會說:「你從來就不會去做那些我想要你做的事」,「你為什麼總是遲到?」  而吐露的方式,則是誠實地說,「我有點害怕你會不在意我的需求」,「你來晚了,讓我很擔心。」 當我們害怕對方不愛自己的時候,迴避的人會表現出一切都很好,但會把這樣的猜測放在心裡獨自生氣,在心裡疏遠對方,或者以自以為的同樣的態度來對待對方——實際可能是自己主動把對方推遠。 而吐露的方式,則是和對方表達出,「我擔心你對我的興趣並沒有那麼大」,或者「我擔心你已經不再愛我了」。 這並不會讓你處於什麼「競爭中的被動地位」,它可能會讓你受到一些傷害,比如拒絕,但長期來說,它是最能夠讓真正喜歡你的人靠近你的方式。 (推薦閱讀:親密關係中的表達失能:為什麼我們說不出「我很需要你」?) 2. 學會「具體化」自己的感受 在真誠地與他人溝通之前,我們先要真誠地面對自己。 有時,你可能只是感到在這段關係中不舒服,或者很疲倦,但並不知道在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這時,你首先要識別自己的情緒,允許自己去完全地感知自己的情緒;然後是對自己的情緒負責,有效地運用它們,表達它們。 比如你不能簡單的說「我不舒服,我就是不舒服。」你要學著去體會和分辨,是內疚?是失望?是尷尬?那些情緒讓你想到過去曾在什麼樣的情境中體會過? 把那個情境也分享出來,用更長的話語去嘗試表達和溝通,直到你確認對方理解了你的意思。 3. 能夠使情緒流動的,不只有語言 語言是我們表達情緒的主要方式,但還有其他方式可以用來「助攻」,比如眼神的注視和身體的觸碰。 凝視(gaze)被證明是傳遞情緒的好幫手,因為當你注視另一方時,會讓對方感覺到自己是被欣賞的、被注意的、被理解的。注視對方的眼睛,也能夠幫助你們在難以用語言交流時打破僵局(Furnham, 2014)。 觸摸也會幫助我們情緒的流動。當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就需要母親的觸摸來讓我們感受到「我在這,你很安全」;在成人之間的親密關係裡,觸摸、擁抱等身體接觸不僅能提高催產素水平、舒緩心跳(這些好處不僅對於接受動作的一方,對發起動作的一方也是如此); 而且,當你不知道怎麼去用語言表達情感的時候,觸碰是開啟情感交流的好方法(Field, 2014)。 研究表明,在人際交往中,比起中性的信息,那些富有情緒的信息(話語/事件)會更加鮮活地留在我們的記憶中(Kensinger, 2003)。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回憶起一段感情的時候,經常會記得的是那些帶有情緒的片段,無論是這些情緒和記憶對我們來說是正面還是負面,是高興還是痛苦。 「他們真實地沉默下來。有那麼一個瞬間,黑夜在他們周身瘋狂地湧動,夾著所有往事、慾望、仇恨、分離、死亡、幸福、希望、欺騙、懷疑、信任、依賴、失望、損毀、執念、恐懼、抗拒、偽裝、糾纏、對峙、競爭、疾病。以至於多年以後當她回想,似乎還能瞬間回到那個時刻裡去。」 正是在這樣的時刻裡,我找到相信愛情存在的證據。 參考資料: Berne, EL (1961). Transactional analysis: a systematic individual and social psychiatry. Grove; Evergreen books. Gleason.(2016). Taking emotional risks, https://ift.tt/2uDPmoD. Kensinger, EA, & Corkin, S. (2003). Memory enhancement for emotional words: Are emotional words more vividly remembered than neutral words?. Memory & cognition, 31(8), 1169-1180. Leza Danly, Jeanine Mancusi. (2016). Emotional Fluency, www.lucidliving.net. Mark Greene.(2016). Women Are Better At Expressing Emotions, Right? Why It's Not That Simple. The Good Men Project. McAdams, DP (1985). Power, intimacy, and the life story. Homewood, IL: Dorsey. Pearl, L., & Kassan, L. (2012). Beginning couple therapy: Helping couples attain emotional fluency. Group, 3-18. Sass, K., Fetz, K., Oetken, S., Habel, U., & Heim, S. (2013). Emotional verbal fluency: A new task on emotion and executive function interaction. Behavioral Sciences, 3(3) , 372-387. Field, T. (2014). Touch. MIT press. Wile, DB (1981). Couples therapy. Adrian Furnham. (2014). The Secrets of Eye Contact, Revealed. Psychology Today. April 20, 2021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arTuNz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