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ylmccz
2021年7月5日 星期一
很擅長社交,卻對社交生活感到厭煩嗎?6 個提問分辨你究竟是不是假性外向者 https://ift.tt/3ylmccz KnowYourself 在外人眼裡總是活潑外向的你,是不是內心其實很想大喊:「我有社交恐懼症!」 事實上,不論是內向者或是外向者,又或者是中間性格的人,他們都會產生社交焦慮。問題是:為什麼「假性外向者」要假裝外向呢? 文|二狗子、馬斯特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前兩天和朋友約飯的時候,發生了這樣的一段對話: 「看你朋友圈發了參加志願活動的照片,好玩嗎?」 「就那樣吧,我在組裡向外對接的工作特別多,我一個社恐做這些,其實還蠻心累的。」 「???你這麼外向的人還說自己社恐???」 朋友給人的印象,一直就是一個待人熱情、在社交中游刃有餘的人,在我們的小圈子裡,他總是處在能夠主導話題、把控節奏的中心位。以通常對外向和內向人群的定義來看,朋友毫無疑問身處外向的那一隊列。 但仔細想想,他本人似乎對喧鬧的社交場合並不感冒,偶爾參與需要大量社交的活動,儘管當下舞得風生水起,事後也總是一副疲憊不堪的模樣,說自己「彷彿身體被掏空」。 這樣的人格特徵,不禁讓我想到一個在網路上流傳頗廣的詞:「假性外向」。 我在網上蒐集了一些關於假性外向的描述,分享給夥伴們後才發現,生活中類似這樣的人,還真有不少。 以下這些,就是假性外向者們常常遇到的情況: 你經常被誤認為是外向的人 你的能量水平與你所處的環境密切相關 和某些人互動會耗盡你的精力,而另一些人則會給你充電 你會同情那些不合群的人 你想要表達自己的觀點,但你不希望有人因你的話而產生對立 你沒興趣在一群陌生人之中證明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也曾在生活中有過這些感受,那麼,你可能就是一個假性外向者啦! 問題就來了:在心理學定義中,「假性外向」究竟是什麼?這樣的性格會給社交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作為一個假性外向者,又該如何舒適地社交呢? 圖片|Photo by Maridav on PIXTA 一、什麼是假性外向? 許多假性外向者,從自身和外界獲得的自我認知,是極其分裂的。 說自己外向,又對大部分社交場合充滿抵觸之心;稱自己內向,再熟悉自己不過的朋友們又會拍著他的肩膀哈哈大笑:真的嗎,我不信。 為什麼會這樣?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重新理解「內向」與「外向」。 首先,內向/外向的本質,是一種人格特徵。 卡爾.榮格在 1921 年的《心理類型學》中正式提出了外向(Extrovert)和內向(Introvert)的概念。 他認為,內向的人能量指向內部,獨處的時光能帶給他們能量,所以他們往往傾向選擇安靜和獨處;外向的人的能量指向外部,他們能從社交活動中獲取能量,因此他們常常活潑健談,喜愛社交。 注意,下文中的內向、外向,均採用這一定義。上面的知識點很重要! 社會早早將人們二分於「內向」和「外向」的框架下:說一個人「外向」,意味著他長袖善舞、擅長社交;而一個人「內向」,則等同於他畏手畏腳、缺乏社交技巧。 然而事實上,「喜愛獨處」、「喜愛社交」,是由他們能量指向形成的「因」,而可能(並非必然)造成的「果」;同樣的,一個人是否有社交焦慮,並不取決於他的性格特徵。也就是說,內向的人和外向的人都可以有社交焦慮。 再者,內向和外向,本來就不是一件非黑即白的事(Cohen & Schmidt, 1979)。我們的內向或外向性會落在一個區間內,很少有人是絕對的內向或外向者。 上世紀 40 年代,第三種性格——中間性格(Ambivert)被提了出來。具有中間性格的人兼有外向和內向的特質,但二者都不占主導,他們在慷慨陳詞和認真聆聽之間的切換更加輕鬆自如,情緒方面也更有適應性。 圖片|KnowYourself 提供 說到底,一個人是否「假性外向」,和他本人性格是偏內向還是偏外向,又或是中間性格無關。假性外向者不一定外向,但必然有他們「假」的一面。而他們之所以會產生社交焦慮,正是因為他們在社交中的實際表現與內心的真實感受是分裂的,存在極大的不一致性。 以下 3 種情況的人群,都有可能成為「假性外向」者: 本身是內向者 但由於先天或後天的原因(比如工作需要)擁有很強的社交能力,且社交焦慮水平低。儘管他們善於社交,但出於內向者的天性,社交對他們來說本質上是一種消耗。 本身是中間性格 有時候喜歡獨處,有時候想要社交,在某些社交場合能夠成為外向者,並享受其中。他們的社交能力強弱則取決於場合和心情,社交焦慮水平也隨之變化。 本身是外向者 但社交焦慮水平高,對與人交談感到焦慮,但享受被人群環繞的感覺,社交能力可能並不高。他們既需要從社交活動中汲取能量,本質上又是社交焦慮者這種矛盾的心態折磨著他們的內心。 (延伸閱讀:拒絕假性正能量:願你不僅有快樂和堅強,更要有脆弱與悲傷) 二、假性外向者為何這樣? 這樣說來,假性外向者們的困擾無非在一個「假」字。在他們的人生經歷中,由於種種原因,假性外向者們主動或被動地選擇了有悖於天性的社交模式。 這種現象不僅僅發生在假性外向者身上。每個人除了自己原本的性格之外,確實擁有一些可以自由施展的個性面(free trait)。當人們在特定的情境中,尤其是當這個情境對實現目標有著重要意義時,就能夠表現出與自己原本的性格截然不同的言談舉止,以達成當前他想要實現的目標(Little, 2011) 。 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什麼想要達成目標,就一定要調出一個外向性表現的人格呢?直接用本真的樣貌來社交處事不行嗎?對此,心理學家 Erika Martinez(2020)做出了回答: 「我們生活在一個崇尚外向的社會,」他說,「在許多情況下,正是對歸屬感和被接受的渴望,促使內向的人改變。」 多項研究的結果一致表明,與內向者相比,外向者更有可能被他人視為領導者,也更有可能獲得領導職位(Judge et al., 2002)。換句話來說,外向者通常會更容易被視作「成功人士」。 再想想我們自己。小時候,逢年過節遇上七大姑八大姨,如果表現得活潑大方,就會被稱讚「聰明」「可愛」;如果畏手畏腳,則會被說「害羞」「放不開」。 在這樣潛移默化的規訓中,我們自然從小就有了「表現得外向=受歡迎,表現得內向=被孤立」的認知。即便自己本來並不適應外放的交往模式,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好相處」,交往起來「更容易」,也會強迫自己扮演成一名游刃有餘的社交達人。 除此以外,一個人本身擁有的人格特質,也會使得他們成為一名假性外向者。 例如討好型人格者、高敏感人群,以及共情能力強的人群,他們很容易就能察覺到他人的情緒波動。因此,為了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當他們意識到當下的情景需要他們來充當交際花的角色,他們便會義無反顧地讓自己「外向」起來。 圖片|Photo by Tim Mossholder on Unsplash 不過,也有研究表明,當一個人讓自己表現得更外向時,無論他本身是外向/內向/中間性格者,都會更容易換來他人積極的反應,他們自己也會變得更快樂(Dittmanm , 2003)。 這點對於內向者來說更甚。舉個例子,對內向者來說,談論自己的優點和成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但如果他將自己扮演成一名外向者,一切就會變得不一樣。當他們套上外向者的外皮,也就生出了合理推銷自己的勇氣,顯然也會更容易獲得上級的青睞。 (你會喜歡:【2021 多元領導大調查】具有專業就能當領導者?研究顯示:情緒調節能力才是關鍵) 三、假性外向者的社交,會變成什麼樣? 只是,這種「扮演」,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簡單。 一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是由他們的先天基因決定的。 人格的穩定性已經得到普遍證明:我們都在某種「套路」中生活,而且這些「套路」往往都是在早年便已經形成,影響著我們的一生。 即便我們在不同情境下,可能會體現出人格的不同方面。但在長時段內考察時,我們的行為仍然會體現出某些恆定的、一般性的特質,呈現出某種「常態」(Bem, 1974)。 行為經濟學家 Daniel Kahneman(1974)認為,人腦處理信息的方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快速的、憑直覺的,「毫不費力」的認知方式;而第二種則是理性、慎重,需要付出努力的方式,需要人們有更強的動機,同時消耗的認知資源也相對更多。 當人們在處理一些簡單的信息時,人腦就會自動調用第一種認知方式,只需要一切照舊地應對即可;而當人們需要處理更複雜、更高級的問題時,即當情境所需的反應與固有個性不符時,人腦則會調用第二種認知方式。 這就意味著,當假性外向者們需要發揮他們外向的那一面時,通常需要有更強的動機,比如要完成某個重要的目標,同時也會消耗更多的認知資源。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不「做自己」的時候,時間久了會感到疲憊不堪。 如果你在本質上就不喜歡社交活動,那麼無論你如何掩飾(masking)自己的社交模式,你都會在社交時感到發自內心的疲憊(Zelenski et al., 2012)。 即便你在表面上「掩飾」得再優秀,你在社交中透露出的隱約的不和諧感也會被他人所察覺(Fisher & Ashkanasy, 2000)。和你交往的人也會感到困惑: 這個人是不是為人不真誠?他真的是個值得信賴的人嗎? 人們在真正深入親密他們之後,會發現他們與所展現出的樣子並不一致,從而選擇遠離。雙方關係的持久度與親密度都會因此受到負面影響(Ciummo, 2017)。 許多產生嚴重困擾的假性外向者,也正是因為他們已經太習慣使用一種偽裝的、熱情外放的社交方式生活,致使他們陷入自我疑惑與自我耗竭(Ego depletion)的境地。 (同場加映:明明累到不行,睡前還是忍不住滑手機:你也是「報復性熬夜」一員嗎?) 圖片|Photo by Anne Nygård on Unsplash 四、我是一個假性外向者,如何保持自我的平衡? 如果你是一個假性外向者,想要高效地發揮「假性外向」中的優勢,以更少的付出(自我損耗)獲得更大的收益(實現更多/更重要的目標),那麼就應該把那些「外向」的部分用在最關鍵的場合,那些稱得上個人「核心目標」(core project)的事情上(Jarrett, 2017)。 核心目標,指的是那些對自己的人生有決定性作用的、與個人價值觀及自我認同感息息相關的目標。 它有 4 個評判標準: 意義(Meaning)——這個目標的意義是什麼?與我的價值、人生規劃有什麼關係? 勝任(Manageability)——我是否擁有相關的知識技能?我是否能通過學習獲得這些知識技能? 連結(Connection)——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必要時後能否獲得他人的支持? 情感(Emotion)——實現它會帶給我更多積極還是消極的感受?如果必定會有一些消極感受,我是否願意去承受? 目標是否有意義,直接決定了它與我們而言是否是重要的、核心的,而同時滿足後三個標準的目標,才是更值得我們去發揮自由個性的核心目標。 Little(1996)指出,每個人在平衡自由個性與做自己時,還需要一些「自我修復」的小技巧(restorative niche)。這些小技巧就像是遊戲中那些幫助人物「原地滿血」的靈丹妙藥,不過,它是因人而異的。 對於假性外向者來說,「充電」永遠是必要的。當你在社交場合中感到不舒適的時候,唯一的應對方法就是離開那個令你心煩意亂的情境,創造只屬於你一個人的空間,而不是將自己釘死在那個「看起來很不錯」的狀態裡——這只會損耗你自己。 你要了解自己能夠接受的社交頻率和程度,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社交,不要輕易逾越自己的限度。也就是說,你需要「管理」好你的社交(時間、頻率、場合等),而不能像面對社交毫無壓力的人一樣,僅憑自然和隨性。 寫今天的文章,是因為我自己一度因為這個問題感到困惑。很長時間裡,我對策略性地表現自己,以實現工作或發展相關的目標,感到抗拒。我認為那是一種虛假,也是對他人的欺騙。 而當我確實為了實現某種目標,調整了自己本真的情緒和行為時,我又感到自我懷疑,我究竟是不是自己認為的那個人呢? 後來我才明白,每個人除了有一種屬於自己的底色,也有很多短期的、目標導向的策略。我需要的是區分不同的情境,哪些場合需要我採用這樣的策略,哪些場合我可以本真地呈現。而真正的我,就是這個對情境做出判斷、對策略做出選擇的「主體」。這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成熟。 不知道能否有一天,做到自由地在出世和入世間轉圜,同時永遠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與君共勉。 情緒總是大起大落,難以保持自身穩定?女人迷線上《能量工作坊》,陪你釐清情緒背後的需求,找到適合自己補充能量的方式。活動資訊請點我。 參考資料: Alcee, M. (June 6, 2019). Outgoing Introverts . Psychology Today. Baumeister, RF, Bratslavsky, E., Muraven, M., & Tice, DM (1998). Ego depletion: 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resour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 (5), 1252-1265. Bem, DJ, & Allen, A.(1974). On predicting some of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The search forcross-situational consistencies in behavior. Psychological Review, 81 (6), 506. Ciummo, A. (2017, January 9). 5 Regrets I have about faking being an extrovert. Introvet, Dear. Dahl, M. (2014). How much can you really change after you turn 30? Science of Us. Dawn, DG (2008). T he face of masking: Examining central tendencies and between-person variability in display management and display rule.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ittmanm, M. (2003, April). Acting extraverted sputs positive fellings, study find.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Edward, VV (nd) What is an ambivert? Take the quiz to see if you are an introvert, extrovert, or ambivert. Sicence of People. Fisher, CD, & Ashkanasy, NM (2000). The emerging role of emotions in work life: an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1 (2), 123-129. Granneman, J. (nd) Yes, outgoing introvert do exist-are you one? The Muse. Jarrett, C. (2017). The secret to live a meaningful life . BBC. Judge, TA, Bono, JE, Ilies, R., & Gerhardt, MW (2002). Personality and leadership: A qualitative and qauntitative review.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7 (4), 765-780. Little, BR (1996). Free traits, personal projects and idio-tapes: Three tiers for personality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Inquiry, 7 (4), 340-344. Little, BR (2011). Personal projects and free traits: 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 reconsidered . Brianrlittle.com. Marci, A. (2007, July 2). Selling Yourself by Showing Yourself, in a Good Way. The New York Times Myers, IB, McCaulley, MH, Quenk, NL, & Hammer, AL (1998). The MBTI® Manual: A Guid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 Palo Alto: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Rubin, KH, Burgess, KB, & Coplan, RJ (2002). Social withdrawal and shyness. Blackwell Handbook of Childhood Social Development. Thompson, ER (2008).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English Big-Five Mini-Marker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5 (6), 542–8. Zelenski, JM, Santoro, MS, & Whelan, DC (2012). Would introverts be better off if they acted more like extraverts? Exploring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counterdispositional behavior. Emotion, 12 (2), 290. July 05, 2021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