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5日 星期一

很累卻睡不著、焦慮就會咬指甲?注意「高功能焦慮症」的 10 項特質 https://ift.tt/3wO5YsQ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高功能焦慮症」指雖然有焦慮症狀,但在日常生活中掩飾得極好,甚至展現超高工作效率與社交能力,看似正常但其實深受負面情緒所擾的人,長期累積可能進而演變成憂鬱症。 現代生活壓力大,許多人看似過著成功的生活,內心卻非常不快樂,這樣的狀況,讓一種新的文明病誕生,叫做「高功能焦慮症(High-Functioning Anxiety)」。 很難想像的是,其實螢幕上我們所知的不少名人,都有高功能焦慮症傾向,像是歌手愛黛兒(Adele)、美國脫口秀女王歐普拉(Oprah Winfrey)、演員艾瑪史東(Emma Stone)、謝盈萱等。 愛黛兒過去就曾分享,自己其實很怕看到觀眾,「有一次在阿姆斯特丹演出,我緊張到從緊急逃生口跑出去。」 到底什麼是「高功能焦慮症」?它和一般聽到的焦慮症又有什麼不同? 什麼是高功能焦慮症? 「高功能焦慮症」不是一種正式的疾病名稱,比較像是一個綜合性術語,指雖然有焦慮症狀,但掩飾得極好,甚至展現超高工作效率,日常生活看似沒被影響的人。 高功能焦慮症好發於內向人格身上,這些人在工作、生活上可能已經有所成就,卻還是會被恐懼所綁架,無法發自內心感受到快樂。 根據 DSM-5 精神疾病診斷準則,焦慮症有嚴格的診斷標準,尤其是症狀嚴重到影響患者日常生活時。專家也說,精神疾病診斷通常是基於有「功能性喪失」,像是生活自理等能力具體受到影響,並且令患者感到困擾;但高功能焦慮患者卻沒有這些問題,因此較不容易察覺出來。 高功能焦慮症會帶來哪些問題? 近幾年,高功能焦慮症越來越被重視,因為這個症狀會讓人感覺自己是「沒事的」,總覺得焦慮一下子就結束了,卻逐漸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模式。長時間下來,可能會影響生活品質,如失眠、半夜容易驚醒、胃口時好時壞等,讓身心健康受到傷害,因此不容小覷。 圖片|Photo by Pangaea on PIXTA 高功能焦慮症的 10 個特質 1. 對事業充滿野心 高功能焦慮症患者對「事業」的慾望和野心很強烈,他們會盡力地去完成很多事,長時間工作、立即回覆訊息。看似「正向積極」的表現,其實背後是害怕自己「不會成功」,擔心工作沒做好。 2. 很累卻又睡不著 高功能焦慮症患者經常有很多思緒、停不下來,就算晚上已經很累地躺在床上了,還在想今天發生的事情,或是在思考明天可能會碰到的問題,越想越焦慮,也讓自己越難入睡。 3. 完美主義者 總是會出現一種「全有或全無」的心態,例如:「如果我不是最好的,那一定是最糟糕的。」對自我有許多兩極且評斷的想法。 (推薦閱讀:賴佩霞專文|《轉念的力量》:覺得自己不完美,是真的嗎?) 4. 容易受驚嚇且易被激怒 精神時常處在一種超速、緊張的狀態,導致一點小事就容易被嚇到、感到有壓力,或很容易因為小事而被激怒。 5. 迴避社交的場合 由於內在的焦慮,導致他們必需花更多精力在社交場合上,去炒熱氣氛、迎合他人、扮演一個不是「自己」的人。與其過得這麼累,不如轉而享受孤獨。 6. 容易疼痛、抽搐,還有些不斷重複的小習慣 心理的焦慮會讓肌肉緊張,並產生痛感。因此可能會出現一些無意識的小動作,如撕指甲皮、拍腳、抓頭、咬指甲等等。 7. 害怕讓別人失望 他們會希望被大家喜愛,害怕讓別人失望,所以努力讓周圍的人感到快樂,但同時也犧牲了自己的需求。 圖片|Photo by J W on Unsplash 8. 總是覺得「要做點什麼」 這類人常有種責任感,認為一定要把事情做好,或是在某個領域中保持領先。保持忙碌會讓他們從焦慮中分心,但內心永遠覺得不夠,必須做更多。 9. 習慣隱藏情緒,故作堅強 儘管內心緊張,表面還是可以維持鎮定,因為他們已經習慣隱藏自己的情緒,這也讓焦慮經常成為秘密。 10. 就是無法停止「想太多」 像是不斷回想過去犯的錯誤,並思考說「假如當時這樣,會不會就變成怎樣」;或是遇事容易鑽牛角尖,常過度解讀、分析而讓自己感覺更累。 (同場加映:敏感型人格請服用!擁抱焦慮、緊張、想太多的生活練習) 4 招對付高功能焦慮症 如果覺得自己已經有高功能焦慮的傾向,建議可以先從日常生活和意念來改善: 1. 修正焦慮的小動作 留意自己是否有因焦慮產生的小動作或習慣,如咬嘴唇、咬指甲、拔頭髮等,試著找替代的方法修正、提醒自己,例如在指甲上包 OK 繃、定期修剪指甲、請身邊的人提醒等等。 2. 每天給自己一點喘息的療癒時間 每天固定安排至少 10 分鐘,讓自己身心放鬆,如冥想、靜坐、聽音樂等等。 3. 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重視睡眠品質 比如戒掉咖啡因、注重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按時就寢、睡前不滑手機等,先從生活習慣開始改善,讓自己減少焦慮。 如果睡前頭腦還是不停在高速運轉,那就先離開床舖做別的事情,直到感到疲倦,再回到床上睡覺。 4. 覺察自己的負面情緒,並練習轉念 當意識到自己有負面的想法時,試着用一些有現實感或更有幫助的方式來解讀它,例如「我一定無法在期限內完成工作」,轉念成「我盡力在期限內完成,即使我真的延遲了一些,也不會是世界末日」。 最後專家提醒,當你意識到自己的焦慮情形持續出現,甚至開始影響到你的親密、人際、工作關係時,就該勇敢尋求專業者的協助。 圖片|Photo by Rémi Walle on Unsplash (你會喜歡:【小鬱亂入】身心疲勞,卻無法好好睡著?面對焦慮和憂鬱,你不是孤單一人) 過去美國就有研究發現,約僅 36.9% 的焦慮症患者會就醫,且大多數人只會在有「具體症狀」時才去看醫生。所以「沒什麼明顯症狀」的高功能焦慮者,就醫的意願就更低了。 但輕忽焦慮問題,對自尊、心理健康都是慢性摧殘,長期累積有可能進而演變成憂鬱症,反而得不償失。 尤其高功能焦慮很難確診,通常都是一些輕微、非典型的隱性症狀,一點一滴侵蝕患者心靈。所以在就醫尋求協助時,建議要盡量把自己日常的生活細節、感受都清楚告訴醫師或心理諮商師,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具體情形。 【本文由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以吾之名》韓韶禧從最美小三、清純大學生到帥氣女警,細看女神造型演變史 疫情時代半數人有情緒困擾!避免憂鬱症上身~心理師公開10大居家防疫Do&Don't建議 親人、好朋友、另一半憂鬱症,我能做什麼?諮商心理師提醒:可以做的6件事與盡量不做的4件事!再附上具體對話練習 November 16, 2021 at 12: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wO5YsQ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