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cgpNzs
2021年11月15日 星期一
為你挑片|《瀑布》:母愛需要的不是歌功頌德,而是更多理解 https://ift.tt/3cgpNzs 小妮子 賈靜雯和王淨主演的國片《瀑布》,藉由得到思覺失調症的母親與女兒之間照顧與被照顧者的角色互換,道出媽媽需要的不是歌功頌德,而是來自家庭、小孩的理解。 入圍金馬 11 項大獎的國片《瀑布》改編自鍾孟宏導演同學的真實故事,兩位女主角賈靜雯和王淨在劇中大飆演技,詮釋疫情隔離期間相愛相殺的母女關係。 品文遭遇前夫外遇獨自撫養女兒小靜,成為單親職業婦女,辛勤工作扛家計同時照顧正值青春期的女兒,走不出感情陰影卻得同時擔負著扮演好一個媽媽的角色。 長期精神壓力下母親生病了,而這一病,母女角色轉換,母親品文從照護者變成被照護者,女兒小靜從被照護者成為照護者,這幾年國內外戲劇內容的推波助瀾,相信大家對於思覺失調症不陌生,但在《瀑布》中所設定的是母親罹患,帶給觀眾更多的思考。 圖片|《瀑布》劇照 母愛不需要歌功頌德,需要的是更多「理解」 因為母親生病,女兒小靜必須回歸小孩的模式,和自己的母親對話,理解、再更多的理解。 在劇中,思覺失調的母親品文受到街坊鄰居的嫌惡,小靜身為女兒背負著外界的異樣眼光,這樣更為極端的故事設定發人深省。 她戰勝對母親受病魔纏身的恐懼,耐心的陪伴媽媽,一路以來運用刺激、同理、鼓勵,母親治療過程中親子之間情緒轉換層次豐富,但最重要的還是那一份「相信」,生病的媽媽喊著家裡有蛇,小靜安撫著母親,更有具體行動來「真正理解」。 終於,女兒小靜不再用先前的方式來看待母親,過去那個曾想用各種方式引起爸爸注意,企盼著爸爸有天回心轉意的媽媽,不再是裝可憐的母親,母親說有蛇,小靜就真的打電話叫消防員來協助。 「看吧!真的有蛇!」也與觀眾驗證,不要放棄去理解與相信,即便婚姻破裂、生了精神疾病、遭遇不堪,也不放棄這段關係,按下重新設定,斷裂破碎的家庭、母女關係,永遠都有機會療癒彼此、展開新生活。 「我不會再問你還好嗎,因為我相信妳會好起來。」 (你會喜歡:《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創傷奪去的不是幸福,而是找尋幸福的勇氣) 圖片|《瀑布》劇照 在電影中母女關係相愛相殺的場景,喚醒不少人同情共感,成長過程中母親角色的種種矛盾,我們能否真正去體認到母愛是艱難的,而不是一種理所當然? 想起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佛洛姆(Erich Fromm)在《愛的藝術》中提及的「母愛」:「由於任何母親的本能讓他們能較輕鬆容易地去愛她的小嬰兒,所以母愛往往讓人有一種容易做到的假象,對於逐漸成長的愛,那種一無所求的愛,大概是最難達到的一種愛。」 「母愛的本質是照顧兒童的生長,那表示她希望小孩脫離她而獨立,兩個原本一體的人會變成各自獨立的個體,正是因為這個階段母親變成了極為艱鉅的任務,要求無私的能力,與一種給出一切不求回報,但求被愛者幸福快樂的能力,也是正因為這個階段許多母親無法完成母愛的任務。」 母愛需要的不是更多歌功頌德,而是來自家庭、小孩的理解,她不是因為好媽媽偉大,只因她是我們的母親。我們是他們的小孩,而母親心中也永遠住著小孩。 (延伸閱讀:世上沒有理想母親!用最真實的自己與孩子連結,親子關係也能親密自在) 或許我們很幸運,即便家庭間衝突矛盾未曾停歇,媽媽沒有得到精神病,但請不要忘記,他們也需要理解與陪伴,那些施加在兒女身上的,可能都是背負社會價值束縛,對於加諸在所有母親角色身上「好媽媽」的價值,更容易把母親的照顧當作理所當然,甚至對於照護不周、矛盾更常用衝突、冷漠、抱怨來回應,不論是外顯的還是內隱的。 每逢母親節不忘記儀式感者,曬著與母親的合照,寫下幾段感恩的句子,在這個日子展現對母親轟轟烈烈愛,然而一年其他三百六十四個日子裡,又有多少天我們是真正試著在理解母親與其背後的矛盾呢? 圖片|《瀑布》劇照 理解他們也是在與自己和解 劇中的設定是發生在女兒未成年階段,但我想在現實生活中,就算是早已脫離叛逆期,長大成人、出社會、結婚生子,親子關係之間仍有或深或淺的矛盾衝突、怨懟;但老實說,怨懟母親其實終究不放過的還是自己,我們沒有完美的母親,我們也不會是完美的母親。 身處於「正在成為母親」的我,對此深有感觸,從孕期初期接受到不少的訊息,看著在各種媽媽、親子社群上,各種以「對媽媽(孕婦)道德綁架」為題的發文,為了小孩你應該、你不應該,都當媽媽了還 OOXX⋯⋯ 從我們還未出生開始,母親就擔負著成為「好媽媽」的角色,但每個媽媽都是真正接到一個生命以後才開始學習當媽媽的,幸運的有好隊友,但仍有更多不幸的,如同瀑布中的小靜媽媽。 若我們沒有去諒解,那這層道德標準終究綑綁的是自己。 (同場加映:為你挑片|《瀑布》:在斷裂中看到開端,母親在時間裡找到勇氣) 史蒂芬妮.史塔爾(Stefanie Stahl)在內在小孩療癒指導曾說:「不帶批判地描繪出真實的父母寫照,我們既可以尊重他們,也接受他們並非完美無暇。」 在身心靈療癒更為普及的時代下,每當談到關係探索,大家都能說上原生家庭影響、童年經驗、療癒內在小孩等等,也漸漸接受自己的童年受傷。 沒有人擁有完美的童年,除了覺察這些在成長中的傷口、小心翼翼包紮它們,更重要的是對不完美父母的諒解。 當我們在理解她們的過程,也是在告訴自己,如果有一天成為人母,我們會犯錯,這些都是學習成長的必經之路,不失去自己,不過度糾結於失誤,才能真正鬆綁外界雜音紛擾匯聚的緊箍咒。 關係是一輩子必修,更多伴侶關係|自我關係|工作關係議題,歡迎至 IG 看更多: November 15, 2021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