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8日 星期一

「這樣會不會造成其他人困擾?」總是為別人想的你,有為自己想嗎? https://ift.tt/3EWpE0x 方言文化 自己吃點虧沒關係,不要造成別人困擾就好⋯⋯這是你平常會對自己說的話嗎?如果你也時常壓抑自己,下一次試著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如何? 文|鳥居 MIKO 看見被忽略的自己 你能夠坦率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或是感受嗎? 四年前的我,越是無關緊要的事情,越是無法坦率直言。 例如,在盛夏的集會上,即便身在冷氣溫度過低的房間裡,我仍然不敢開口說,「有點冷,可以調高冷氣的溫度嗎?」就算因為室內太冷,想暫時離席去趟化粧室,我還是不敢開口說,「我暫時離開一下」。 於是就一直忍耐⋯⋯。現在回想起來,反而會想問問自己,當初自己到底是在「做什麼修行?」 解放膽小的自我 即便突然有什麼疑問或是察覺,還是會很在意對方或周遭的反應而不敢說出口, 「問這種事情,搞不好會被笑吧?」 「說這種話,會不會造成他人困擾?」 然後,就會擅自做出那種負面的揣測,結果就是完全沒辦法說出自己的希望。 「身為律師,卻沒辦法坦率表達?」大家或許會因此感到詫異。事實上,擔任律師的時候,正因為打著「為了委託者」、「為了正義」的旗幟,所以才能夠精準無誤地確實聽取、傳達。搞不好這是某種能夠讓自己暫時迴避、區隔的「工作開關」。 可是,那個開關總是會在回歸日常的中途斷電。 雖然我十分討厭無法說出個人希望的自己,但是,我還是會迫使自己認定這麼做是非常重要的。所謂的「認定」其實就是「說不出口也是沒辦法的事」,簡單來說就是放棄。就算自以為自己能夠接受,但事實上內心裡還是有些許不滿持續囤積。 想說的話說不出口,就這麼不斷忍耐著,讓不滿持續累積。那個不滿的真正樣貌到底是什麼呢? 「希望能受到重視。」 「不要無視於我的情緒!」 其實就是這樣的內心吶喊。對誰的內心吶喊呢?無法說出口的對象?⋯⋯錯!其實那正是自己對自己發出的 SOS。 圖片|Photo by Pangaea on PIXTA (推薦閱讀:為你挑片|《柯萊特》:我曾為現實壓抑,但我不會停止成為自己) 理所當然的表達希望 在那個時候、那個地點,自然地表現出想說的話,諮商的時候,我發現有很多人都無法做到這一點。原因大多是,孩提時期曾有過不論說什麼都會被長輩否定的經驗,又或者在說出想說的話之後,被朋友們嘲笑的經驗。 明明已經成為大人,但在企圖說出想說的話的時候,卻會突然喚起當時的記憶或情感,進而產生不安和恐懼,長年持續下來就會先入為主地放棄。 「反正說了也沒用」。 「反正也得不到答案」。 「反正只會被否定而已」。 於是就會不斷地踩剎車,放棄表現自己心裡真正的想法。可是,內心卻會不斷地吶喊:「聽聽我的希望吧!」是不是該側耳聆聽一下自己的心聲呢? 就從一些瑣碎小事開始做起吧,例如,跟室友說:「我很累。碗盤給你洗」;如果對象是家人,就說「我很累,做飯給我吃」等等。 「連這種話都說不出口」的人,還有一種推薦的暖身體操。 那就是提起勇氣,找個自認為最安全的對象—也就是先試著對自己說出口。 請先試著回想最近想說卻說不出口的話。然後大口深呼吸,請先對著鏡子面前的自己說說看。 「請給我蘿蔔~」就像在市場買蔬菜那樣,用同樣輕鬆的口吻說說看:「我很累,我需要幫助。」 先自己說出想說的話,當你能夠自然說出口的時候,很神奇地,下次向他人表達的機會就會來臨,請利用那個時機,照著練習的方式,試著以輕鬆的口吻說說看。 (同場加映:「被看見」即是療癒!關係心理學:愛是在對方的眼中找回真實的自己) 剛開始或許需要勇氣。但是,只要試著說出一次你就會發現,就算說出自己的想法,也未必會遭到責難,而且即使表現出自己的情感,也不會發生什麼可怕的事情。 察覺到這個事實的安心感、自己的想法受到重視的感動,請大家務必深刻體會,因為那是非常幸福的感覺。 勇敢小壞:試著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告訴他人。 本文摘自鳥居MIKO的《勇敢小壞,不再辛苦當好人才自由:正義律師與心理師,教你解放心囚的 21 個練習,用「逆思考」改變疲累人生》。由方言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勇敢小壞,不再辛苦當好人才自由:正義律師與心理師,教你解放心囚的 21 個練習,用「逆思考」改變疲累人生》 November 09, 2021 at 12: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EWpE0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