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4日 星期三

難以和他人交心?高度迴避依附者:不想擁有,是因為害怕失去 https://ift.tt/3HQuyyj 方言文化 一個人的冷漠,很多時候源於內心的傷痛,高度迴避依附者就是其中一種類型。他們總是退離人群一步,努力地想除去心理痛苦,卻導致在應該感受到情緒與表現情緒的情況下,嚴格控制自己,將自己的真心封閉起來。 文|李東龜、李誠職、安夏陽 人際界線阻隔傷害,卻更傷自己 近來,越來越多人為周遭人劃分出心理等級,並拉出一段適當距離,就好像「保持社交距離」已成為時下流行的說法一樣,這種區分也漸漸成為流行,人們為了自己的精神健康而劃分出心理界線,並依據該界線建立人際關係。 然而面對這種種心理界線之外的人,就會出現連基本的「禮儀」交流都迴避的狀況,雖然會與在界線內的少數人進行交流,但其實在很多情況下仍會與這些少數人劃有界限。 表面看來他們不受他人認同所束縛,很酷的生活著,但事實上又是如何呢?雖然嘴上說著要做自己,因此只和自己相處得來的人交流,然而卻還是會受到這些少數人的想法影響,而在自己心裡默默劃下界線,如此一來原本就不多的人們又漸漸遠離,明明很寂寞卻不知道何謂孤寂。因此本章就要深入理解他們的內心,明白他們為什麼選擇與人們保持距離。 (延伸閱讀:為什麼人會變得冷漠?因為壓力會侵蝕善良) 不想擁有,是因為害怕失去 在熙下定決心要早起運動,但昨天晚上他的室友一直在玩手機,螢幕的燈光讓在熙沒辦法準時睡覺,然而他還是忍著疲憊起床,雖然自己做到早起運動的目標,但內心還是很不開心。 在熙不懂的是,明明到了學校就能見面,為何非要講電話?為何一定要傳訊息?難道情侶或朋友不這樣頻繁又瑣碎的聯絡,就是關係亮起紅燈的徵兆嗎?況且其中自然而然變得疏離的也不止一兩對。 他不懂究竟為什麼要這樣頻繁聯絡,只要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需要的時候再見面不就好了嗎?在熙不太會講自己的事,或是向別人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只要能開心聊天玩樂就可以了,不需要對別人的個人經歷過於好奇。 對在熙來說,一個人做事不難,反而是需要合作的事情才是最大的難題,所以選課時都會避開那種需要分組作業的課程,如果真的無法避免分組,就盡可能選擇能夠明確分工合作的作業。 雖然有時也會擔心往後是否可能繼續這樣不太與人交流生活,但就盡量不去想,畢竟付出真心的結果可能不如預期,做好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就好了。 其實有一點是在熙誤會了,在心理上,想要有一種既親近又安全的感覺,並不是軟弱的人,也不是過於依賴,這是所有人類生存的基本欲望。由此看來,在熙只是表面裝酷,內心卻恐懼與防備著他人離開自己,所以在熙也只是一個具有基本欲望的普通人。 依附理論就是探討人際關係間心理距離的理論,前一章我們我們提及「焦慮依附」與「迴避依附」兩個原則共存於我們的內心,其中迴避依附是為了避免被拒絕所以一開始就擺出不願親近的態度,在熙就是具有相對較高迴避依附特性的人。 具有高度迴避依附傾向者,不論肯定或是否定,都不會對別人的回應做出價值判斷,顯示出較不關心的態度,因此乍看之下會認為他們不在乎他人的認同,像在熙認為頻繁的聯絡是種負擔,寧願將心思花在自我的時間與空間,連應當在物理與心理距離最近的情侶關係都覺得備感沉重。 只要有人過於接近,就好像自己會消失般的感到不安,也就是害怕喪失自我認同感,深怕自己負荷不了這種恐懼才不願意去感受,導致情緒、情感表現越來越陌生與怪異,因為只有不讓他人靠近自己,才不會引發內在的不安與恐懼,但這拘束自己的行為,讓在熙的人生過得很辛苦。 圖片|Photo by Dmitry Schemelev on Unsplash (同場加映:「不在乎,就不會受傷」你也是逃避依附者嗎?) 劃清界線是為了保護自己 這與讓自己戴上紅色鏡片、發出空襲警報的高度焦慮依附者不同,高度迴避依附者總是戴著黑色太陽眼鏡,退離人群一步,對他們來說,世上的光線只有一個顏色,不論場合是開心或悲傷,他們都不動如山的專注在自己的世界,因此有時他們的反應看起來就像個沒有情緒的機器人一樣,他們努力地想除去心理痛苦,卻導致他們在應該感受到情緒與表現情緒的正常情況下,也會嚴格控制自己的情緒。 高度迴避依附者最剛開始也是希望獲得依附對象的認同與愛,為了滿足這種基本需求,會不斷地靠近依附對象,然而在反覆收到來自於依附對象「尋求親近」(proximity seeking)失敗後,他們就再也不會向他人要求或期待自己需要的重要事物,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而想向他人尋求認同或核可的心情也會完全消失。 在熙就是鮮明的例子。幼年時期一直待在奶奶與母親身旁,卻從來沒有感到彼此的親近,因為在熙的母親與奶奶之間有嚴重的婆媳問題,導致在熙的母親沒有一天心情是平靜的,而奶奶不僅對母親冷淡也對在熙相當冷淡,父親則像選擇逃離衝突的漩渦,退一步看戲一般,少與家人相聚,因此在熙難以獲得來自奶奶、母親,甚至是父親的親情溫暖。 當然還是有緊抓著母親裙角不放的時候,但從在熙領悟到無論自己如何哭鬧、生氣,甚至不論他說了多少次「可不可以看看我?」都沒有用的時候,在熙收拾起所有期待。 特別是在熙的母親就像想要控制他一樣,沒有母親許可他什麼都無法做,連房門都不能隨意關上,彷彿是以這種方式來消解婆婆對自己的無視與汙辱一般。 於是極度痛苦的在熙在某一瞬間選擇與母親劃清界線、斷絕關係,這是在熙認為在這種環境下能夠承擔的最單純、最有力的方法,同時也是能保護自身價值的唯一方法。 圖片|Photo by Mario Azzi on Unsplash (推薦閱讀:總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談原生家庭創傷:童年受到情感剝奪的孩子,深信自己應得不幸) 拒絕,源自於內心傷痕 不僅在熙,那些對於任何人的認同都毫不在意,只允許你站在界線對面的人,大致都曾經歷與在熙相似的童年,因為他們的主要照顧者不在身旁,一路歷經了照顧、關心、情感等主要基本需求都被「拒絕」的狀況,在某些不可避免的情況下,會因為依附對象不在身旁而難以滿足基本的認同需求,但也會有像在熙母親一樣的狀況,明明在身旁卻屢屢以不關心、冷漠、生氣的反應持續地拒絕對方。 我們可以從一些細微的動作感受到對方是否接納我們。當投入對方懷抱時,對方極細微推開自己的身體動作,或悄悄放開彼此緊握雙手的瞬間,自己認為值得信賴與依靠的肩膀、可以安心依賴的那個人,卻絲毫不顧慮地甩開自己,在感到身體搖晃的瞬間,我們會慌張、驚嚇,還會有所羞愧,接著在氣對方的同時也氣那個深信並且依賴對方的自己。 拒絕、否定的經驗不只會在內心發酵,也會傳遞到全身上下使我們更加辛苦。因為期待正向的結果(溫暖、靠近、愛、保護)而採取的自然、理所當然的依附行為(逐步靠近依附對象),但卻得到失敗(依附需求無法填滿)的反饋,不僅如此,自己的依附行為反而導致受到差別待遇(不關心、拒絕、敵對),在這種情況下,想更接近依附對象的所有努力都只會是虛無。這種情況就算長大之後也一樣。 本文摘自李東龜、李誠職、安夏陽的《在意別人而受傷,怎麼找回快樂:用心理學療癒內心傷痕,不再為人際焦慮,真正做自己》。由方言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在意別人而受傷,怎麼找回快樂:用心理學療癒內心傷痕,不再為人際焦慮,真正做自己》 November 24, 2021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HQuyyj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