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iaWiDo
2021年5月31日 星期一
艾略特・佩吉給 LGBT 的生命金句:現在的我更像真正的自己 https://ift.tt/3iaWiDo 01女生 曾演過《全面啟動》、《鴻孕當頭》、《雨傘學院》、《扣押幸福》等片火紅的艾略特.佩吉(Elliot Page),講出了許多人生金句,不僅鼓勵 LGBT 族群,更鼓勵每一個人「做獨特的自己」。 曾出演《全面啟動》(Inception)的加拿大影星 Elliot Page(艾略特・佩吉,改名前:Ellen Page),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赤裸上身的泳照。Elliot Page 去年宣布成為跨性別人士,他已接受切除乳房手術,相片中,他胸口疤痕明顯可見,而更耀眼的,是 Elliot Page 燦爛又自信的笑容。就如他之前所說,這是經歷了幾多磨難才走到這一步! Elliot Page 術後分享半裸上身照:現在的我更像真正的自己 34 歲的 Elliot Page(改名前:Ellen Page)曾參演多部人氣電影所為人熟悉,如《全面啟動》(Inception)、《鴻孕當頭》(Juno),以及 Netflix 大熱作品《雨傘學院》(The Umbrella Academy)等。 Elliot Page 首次於 5 月 25 日在 IG 發佈其泳照,相中的他,笑容燦爛,半裸上身,八塊腹肌搶眼。他今年 3 月已接受性別重置手術,其胸部的術後疤痕明顯可見。 圖片|elliotpage@Instagram Elliot Page 發文標題:「新跨性別人士的第 1 條泳褲(Trans bb’s first swim trunks)」他又用上 #transjoy、#transisbeautiful 的 hashtag,流露對跨性別的自信與喜悅,帖子吸引逾 200 萬個讚,不少人留言支持。 Elliot Page 今年成為首位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跨性別人士,當時他已進行切除乳房的手術。Elliot Page 在訪問中分享手術後的喜悅,「我的人生變得美好,現在的我更像真正的自己。」。 Elliot Page 當時已與當時十分支持他的太太 Emma Portner 離婚。他曾在推特上發表一篇告白也說,自己感到幸運邁入人生新階段,而當他愈擁抱真實的自己,就愈敢做夢,他的心就愈強大。 Elliot Page 因拍攝《扣押幸福》(Freeheld)改變她的一生,決定出櫃。他在 2014 年人權運動組織基金會的 LGBT 青年會議上,他顫抖著說出:「我今天會在這裡,是因為我是同性戀。是因為⋯⋯(因情緒激動而停頓)是因為我希望能造成改變,能帶給其他人更好過、更有希望的時光。我覺得自己有這份義務和社會責任。」 事實上,他一路上走過來,並不容易,他在訪談節目《奧普拉傾談時光》(The Oprah Conversation)中曾感慨:「為什麼這個社會令這一切變得如此困難?我是經歷了幾多磨難才走到這一步!」 (延伸閱讀:「我是跨性別,請叫我艾略特」奧斯卡提名最佳女主角艾倫佩吉二次出櫃,勇敢做自己) 拍劇認清自己,出櫃做自己曾感害怕 Elliot Page 在 2014 年宣布出櫃。圖片|《全面啟動》劇照 《扣押幸福》是有關女同志伴侶爭取法律權利的故事,Elliot Page 在過程中意識到,「若帶著秘密躲在櫃子裡揣摩,不僅讓我顯得綁手綁腳,且會感到十分痛苦。」當時還沒出櫃的他,有時會在 LGBT 族群(性少數者)面前感到罪惡,為何明知自己對性別感疑惑,卻收藏自己。 圖片|《扣押幸福》劇照 (你會喜歡:性別觀察|「出櫃算什麼新聞?」為什麼 TIME 要以封面故事,報導艾略特・佩吉?) Elliot Page 人生金句 我非常愛身為變性者的自己,以及身為非異性戀者的自己。 艾略特.佩吉(Elliot Page) I love that I am trans. And I love that I am queer. 致跨性別人士:我看到你,我愛你們,我會盡我一切所能讓世界變得更好。 艾略特.佩吉(Elliot Page) I see you, I love you and I will do everything I can to change this world for the better. 作為女生,你應當喜歡做「睡美人」。我認為,如果可以做「阿拉丁」,誰還想當「睡美人」? 艾略特.佩吉(Elliot Page) As a girl, you’re supposed to love Sleeping Beauty. I mean, who wants to love Sleeping Beauty when you can be Aladdin? 比起對他人涼薄,如果願意為對方付出,世界將會變得更好。 艾略特.佩吉(Elliot Page) This world would be a whole lot better if we just made an effort to be less horrible to one another. 「愛人」,一切由愛自己與接受自己開始。 艾略特.佩吉(Elliot Page) Loving other people starts with loving ourselves and accepting ourselves. 成長時,許多人告訴我們「應該去做什麼」,而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空間找到「我是誰」。 艾略特.佩吉(Elliot Page) When we’re growing up there are all sorts of people telling us what to do when really what we need is space to work out who to be. 如果你是女生,認為自己不符合大眾女性標準,你是有點迷失,因為那是由男性出發的觀點。 艾略特.佩吉(Elliot Page) If you’re a girl and you don’t fit the very specific vision of what a girl should be, which is always from a man’s perspective, then you’re a little bit at a loss. 「如果我們可以花 5 分鐘去認識對方的美麗,多於攻擊對方的不同,其實一點也不難。」 ——艾略特.佩吉(Elliot Page) If we took just 5 minutes to recognize each other’s beauty, instead of attacking each other for our differences. That’s not hard. 這是一份禮物,在我這年紀,我能財政獨立,可以幫助發展事物,可以宣傳我的信念,可以說「不」,可以寫作。 ——艾略特.佩吉(Elliot Page) To be in a position, at my age, where I am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I can help develop things, I can promote stuff that I believe in, I can say no a lot and spend time writing - that is a gift. 我感恩我所做的一切,但我也想在我不做事時,覺得「這是可以的」。 艾略特.佩吉(Elliot Page) I’m grateful for what I do, but I also want to be able to be OK when I’m not doing it. 「無疑,我認為出櫃是允許我與創造性自我是一致的。」 ————艾略特.佩吉(Elliot Page) Absolutely, I think coming out has allowed me to align who I am with with my creative self. Elliot Page 去年正式宣布自己是跨性別人士,指以後可以「he/ they」形容他,他又以自身的經歷,鼓勵正身處逆境的非異性戀者。Elliot Page 沒有埋葬自己的害怕,而是勇氣出走來,他的自信笑容,是他一路走過來,終於找回真正自己的真心喜悅。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01 女生」:Elliot Page手術後首公開半裸照 自信笑容騷疤痕:擁抱真正自己 June 01, 2021 at 01:30PM 女人迷 Womany
疫情期間,沒辦法外出運動怎麼辦?4 組在家也能做的塑身體操 https://ift.tt/3yKWnUa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跟你分享 《30歲起輕鬆練!穿衣好看免修圖塑體操》,不管是做家事、看電視、還是閒閒沒事⋯⋯都可以練! 文|森拓郎 換衣服、鋪上瑜伽墊⋯⋯這麼專心投入地做美身塑體操當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加強熟悉隨時隨地做操的要訣,這樣會更快養成習慣。 在家裡的各個角落,或是在做家事、看電視的時候,都可以邊操作看看。 圖片|如何出版 提供 客廳——隨時隨地美身塑體操 就坐的同時拉伸臀部,矯正髖關節 繁忙家務時久站、辦公時久坐,長時間維持同樣的姿勢,髖關節的動作就會變得不靈活。 在越來越少使用臀部肌肉的生活中,也過分強化了自己的身體習慣。在做家事的空檔,或是用餐後,坐在椅子上就可以伸展臀部深處的肌肉。 圖片|如何出版 提供 廚房——隨時隨地美身塑體操 做家事時或零碎時間,勤做伸展變小臉 臉部的塑體操不需要動手,只要動動嘴巴周圍即可,所以做家事時或是空檔時間都可以輕鬆進行。 一邊擦盤子、一邊等烤肉,或是保養皮膚前後等,一天可以進行好幾次,就能擁有俐落的臉部線條囉。 圖片|如何出版 提供 (你會喜歡:「做愛的精髓,在於前戲與後戲!」擁抱、依偎、一起洗澡可以促進伴侶性生活和諧) 浴室——隨時隨地美身塑體操 利用終結一整天疲勞的沐浴時間,同步調整姿勢讓肩膀回復正確位置! 洗澡時間能療癒一整天的疲勞,浴室是能讓身心靈都煥然一新的地方。 肌肉暖和了,最適合伸展。 這才發現一整天下來,都是聳肩駝背,感覺肩膀到背部又重又硬,這時候將肩關節向外扭轉伸展再好不過了。 圖片|如何出版 提供 床上——隨時隨地美身塑體操 當一天結束時,可躺在床上,消除腰部疲勞,順便雕塑腰身! 姿勢不良造成脊椎壓迫,鬆垮的肉堆積在腰間。而骨盆前傾的姿勢,也讓腰部肌肉硬梆梆。 一整天持續支撐身體重量負擔很大,腰部容易緊繃,利用美身塑體操鬆筋活骨後再入睡,隔天一定更舒暢,也更容易顯現腰身曲線。 圖片|如何出版 提供 本文摘自森拓郎的《30歲起輕鬆練!穿衣好看免修圖塑體操》。由如何出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30歲起輕鬆練!穿衣好看免修圖塑體操》 June 01, 2021 at 12: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yKWnUa
遠距工作密技|今日宜聽:前奏三秒就瘋,午後來點輕鬆,611 在家好 Chill https://ift.tt/2SEgtyV Womany Content Lab 內容實驗室 今天除了「611」在家好 Chill 攻略:分別介紹 6 個歌單、1 個居家運動 App 之外,還同場加映推薦有「靈魂」味道的枕頭噴霧,讓你五秒就入睡。 文|Carol Lu 大家好~你的 DJ 卡蘿已上線! 今天為大家準備「611」在家好 Chill 攻略,分別為 6 個歌單、1 個居家運動 App、1 款枕頭噴霧: 前奏三秒就瘋| Layton Wu - Summer Night Wind 夏夜晚風 Pink Sweat$ - At My Worst 午後來點輕鬆| Sunset Rollercoaster - Under the Skin HONNE - no song without you 深夜還不想睡| Fkj - 10 Years Ago Finding Hope - 3:00 AM 宅在家也能動| Active Arcade:是個將自己身體變成「遊戲控制器」進而達到運動效果的 App (挺有趣&可爆汗)。 蘋果的你 - 點我下載 安卓的你 - 可下載類似遊戲(Plaicise)點我下載 圖片|Photo by Kostiantyn Postumitenko on PIXTA 枕香香好入眠| NEOM 靜心舒眠枕頭噴霧:噴在枕頭上味道很療癒,有一種靈~魂的味道 - 點我知道(五秒入睡沒問題!) 如果你喜歡這些音樂,也想跟女人迷夥伴一起 Chill,也許你也會喜歡跟我們一起工作!女人迷吾思傳媒徵才中,連結請點我。 June 01, 2021 at 10: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SEgtyV
星野源給新垣結衣的情書:喜歡妳像個「普通女孩」 https://ift.tt/3yOqfPv 01女生 星野源:「我每天至少會有一次讚嘆『這個人真的好棒』的時刻。」在星野源與新垣結衣在《月薪嬌妻》之中,就已埋下深深的情緣。 日本「國民老婆」新垣結衣宣布婚訊,與合演劇集《月薪嬌妻》的男主角星野源結婚,同時宣布退社,以個人身份繼續在演藝圈發展。消息令人震驚,不過其實新垣結衣早在 2016 年演出電視劇《月薪嬌妻》時,已指自己會在 5 年後結婚,而星野源原來也早在 5 年前寫下「情書」,原來二人戀情早見端倪? 日本「國民老婆」新垣結衣宣布結婚,對象是合演《月薪嬌妻》的男主角星野源。圖片|《月薪嬌妻》@twitter 新垣結衣結婚不再當「國民老婆」,出道 20 年從未公開承認戀情 33 歲的新垣結衣 13 歲時因姊姊鼓勵參加雜誌模特兒的徵選而入行,多年來參與不同演出,有新垣結衣的劇集,幾乎都是收視保證,出道 20 年的新垣結衣緋聞寥寥可數,從未正式承認過任何一任男友,但與新垣結衣傳緋聞的男星,大多都是同劇演出的男主角,也屬「男神」級別。 其實,新垣結衣出道 20 年時間,從少女演到輕熟女,把大部分時間貢獻予工作,在 20 歲多歳時,她就曾在訪問中說到,感覺自信越來越少,覺得好像一個工具,不能說自己最想講的,事後才能說出自己的想法。 我不想因為有人在背後推,而被迫向前走。 新垣結衣 新垣結衣表白不想做任人擺佈的木偶;到了女人 30,她則說:「比起談感情,實現夢想更是人生的一大要事,也更希望另一半能夠支持自己的夢想。 她在露營紀錄廣告《Life is Friendship.》說到「中女」感覺: 「如果想著一定要獲得幸福,那就肯定會產生焦慮。所以我覺得人只要好好活著就好了,享受當下自己的生活,對此感到快樂舒適就足夠了。」 ——新垣結衣 有指新垣結衣與星野源兩人尚未同居,何時舉行婚禮及婚宴也還沒決定。圖片|《月薪嬌妻》劇照 (同場加映:《月薪嬌妻》為何火紅?我們都是渴望被需要的人) 「國民老婆」形象使新垣結衣受大家喜愛,但也像是令「新垣結衣」這 4 字不再屬於她自己,誰人跟她都不夠匹配。而新垣結衣閃婚,是否正是達到了她 20 多歲時的期許? 新垣結衣拍攝時的專業表現與親切的個性令星野源大為欣賞。圖片|《月薪嬌妻》劇照 星野源 5 年前就偷寫「情書」,與新垣結衣以結婚為前提交往 新垣結衣與合演《月薪嬌妻》的男主角星野源結婚,有消息指新垣結衣並沒有懷孕,兩人尚未同居,也還沒決定婚禮及婚宴日期。 星野源比新垣結衣年長 7 歲,在 2016 年因《月薪嬌妻》而結緣,但經紀公司透露,他們是在拍完特別篇後,才以結婚為前提開始交往的。星野源在劇中形象斯文、不多話、沒有脾氣,被觀眾視為理想丈夫,但其實戲外的星野源創作唱歌、寫作、演戲樣樣精通,更被指是戀愛高手。 星野源比新垣結衣年長 7 歲,在 2016 年因《月薪嬌妻》而結緣。圖片|《月薪嬌妻》劇照 (延伸閱讀:「即使艱難,仍要對愛抱持憧憬」《月薪嬌妻》特別篇:結束不平凡的一年,加油人類!) 其實,星野源早在 2017 年出版的《從生命的車窗眺望》一書中,以《新垣結衣這個人》為題寫下「情書」,形容新垣結衣就是一位「很棒的普通女孩」,欣賞她即使大受歡迎,卻沒有架子,一樣謙卑,就像普通女孩,即使文靜,但也會與大家一起說說笑笑。與新垣結衣相處時間甚長,他大讚: 「我每天至少會有一次讚嘆『這個人真的好棒』的時刻。」 ——星野源 星野源指她細心體貼,當他想請求幫忙時,新垣結衣就已注意到並招手請工作人員協助;當為《戀》主題曲跳舞時,即使只有簡陋的舞步影片,新垣結衣在二人排練的那天已熟練了所有舞步,他大讚:「正視眼前的功課、超越障礙、還能隨時關心身邊的人。」但知道新垣結衣會為被稱讚而感到難為情,於是便偷偷寫下這文章。 或許,當時他們都不知道,二人的人生大事,會先在劇中預演一次;而這封最早的「情書」,也像是記下了感情萌生最初的模樣。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01 女生」:新垣結衣結婚|星野源5年前偷寫「情書」:欣賞她似普通女孩 June 01, 2021 at 12: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yOqfPv
為你點歌:包養網站上遇見的愛情,真的無法走到永恆嗎? https://ift.tt/3fB0HOk 海苔熊 在一段關係結束之後,你還相信愛情的存在嗎?你還相信自己可以遇到一個溫柔而且讓你走進心裡面的人嗎? 許多人在關係結束以後,都會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懷疑此生此世是否就要孤單,一位讀者點播了這首歌,讓我們看見,就算愛會離開,也還是會存在。 愛存在-魏奇奇 圖片|作者提供 親愛的海苔熊: 「因為你,我相信,愛存在」這是她曾經對我唱的一首歌。 我和她,這位生命中最重要的天使,是在包養網站認識的。在網站上看到她的照片,也許是因為沒有露臉吧,簡單的黑色洋裝手上拿著紅酒杯,加上幾句短短的自我介紹。我對她印象並不是非常深刻,但還是試探性地在網站上丟了訊息給她,留下了我的聯絡方式。是她主動加我微信的。 我們從交換照片開始,就意外地找到了共同話題。天南地北的聊,雖然頻率不高,但卻默契十足的掌握了彼此的喜好。我們約定了見面的時間,卻因為現實的繁忙一再地錯過彼此。突然間我非常想要把握這個緣份,深怕會錯過彼此。 「天蠍和巨蟹很合耶」「明年一起過生日吧」我不知道,該說是對方很敬業嗎?還是~這是她真實的自己呢?某個仲夏的夜晚,那天下著綿綿細雨,我們走在華山繼續著通訊軟體上永遠停不下來的話題,欣賞著對方,也許下了彼此。 圖片|Photo by engin akyurt on Unsplash 剛開始我們維持了一陣子「不典型契約關係」,她從來沒跟我提過零用錢的事,而且約會的次數比當初約定的還頻繁,無法單純用對價關係來看待我們的相處。 雖然我知道她很用心地在付出,但這種關係之下我很難感受她真實的心,直到認識兩個月後,她開始用真實身分面對我。我們交換了 line,知道了彼此的姓名,甚至邀請我參加學校活動,與老師同學見面,到我上班的地點探班。這時我也漸漸地卸下心房,用心跟她交往,甚至開始想要為了她改變自己的人生:結束我之前的婚約,與她共譜一個屬於彼此的未來。 (延伸閱讀:「我又沒有做錯,為什麼要離婚?」心理師談不愛也是分開的可能) 我們開始想像一起生活的樣子,會有一個小孩,一隻狗。我們約好了寫一首歌,我們會一起唱歌到白頭。我們相差 14 歲,等到老了她會幫我推輪椅,而我要努力運動維持身體健康,不能比她早走,留她一個人孤獨。 她說我是太陽,而我說她是星星,我們永遠環繞著彼此 我是她夏天的風,輕輕地在身邊悠揚;她是我冬天的雪,在一片孤寂的黑夜之中閃耀。 我的婚約,她說不用急,畢竟還有很多年才會變成高齡產婦,她可以等。可能因為我的身分關係,又或是我們建立關係的方式不同於一般情侶,我可以感受到對方一直處在一個很掙扎的心理狀態。 她總是跟我說很怕自己陷進去了,也許是所謂的暈船,在開始用真實身分面對彼此之後,突然間她情緒變得很不穩定,動不動就哭,搞消失,鬧分手。 我和她年紀差蠻多的,一開始能體會小女生的心情,也一直包容跟安慰對方。直到有一次我實在受不了她搞消失太久,也許是抱著懷疑的心態,也可能只是想要尋求安慰。於是打電話過去告訴對方我的感受,沒想到卻換來一頓指責,反而抱怨我不體貼。 那一次,她對我說出再也不要見面。痛徹心扉的我,以為真的是要分手了,徹夜未眠寫了一封好長的信,希望她能明白我對她的心意,包含了我們的回憶,對未來的規劃等等。但我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在最後一段提到包養網站的事,不小心透露出我對她的懷疑。 她崩潰了,非常嚴厲的指責我不應該把她想成那種人,當時我手足無措,很懊惱自己會有這種想法,糟塌了她的心意。雖然在那次之後我們還有復合,但很明顯有種說不出來的疏離感,我們再也沒辦法像以前那樣輕鬆的談情說愛了。 我們雖然沒有吵架,但彼此的情緒卻非常不穩定,我很怕她因為堅持不下去而離開,她很怕這段感情有太多的阻礙所以看不到未來。 有一次她問我:「不覺得那樣的關係比較好嗎?」她還跟我說過:「我有很多機會,而你也會遇到別人。」這些話打在我的心上,好痛,好痛。 圖片|Photo by Geetanjal Khanna on Unsplash 那天,她脫口而出:「我想放棄。」我也崩潰了。隔天我們互道早安之後,她又消失了,這一次是 8 個小時。我很擔心她的安危,因為前一天是不開心的,而她又那麼沮喪,一度我以為她想不開,拚了命聯絡對方,甚至打電話到她學校跟上班的地點,希望透過第三者跟她聯絡。 人是找到了,但心卻飛走了。我很欣慰她沒事,鬆了一口氣,原以為她會很感動我努力地找她,沒想到她卻生氣地指責我侵犯她的隱私,說她不是我的所有物。 一連串不滿的情緒累積至此終於爆發,我們第一次大吵,我說她任性、她逃避,有事不溝通;她卻不停地說我永遠不懂她的處境,她說我的痛苦都是自找的。 說真的我不懂,我為了這段感情付出這麼大的努力,甚至著手改變自己的人生,但她似乎一直把我給的愛不停往外推,拿著對未來的恐懼不停不停地給我施加壓力。我也動搖了,分手的念頭在心裡萌芽,卻又百般不捨對方的好,那天使一般的美麗。我要回放在她身邊的圍巾,但隔天卻要希望她留下來。 我默默的跟著她去了同一場音樂會,散場時我傳了訊息告訴對方「我在。」她驚訝我有到場,還說了「一起回家吧。」但我卻早已獨自走向了捷運站,又一次傷透她的心。 這次她認真告訴我,我們沒有未來,她已經不想再試了。我很意外自己可以平靜的說:「好,我會放手。」雖然過幾天我還是有嘗試跟對方連絡,但她終究還是回了我一句:「停在這裡不好嗎?」我希望可以見面聊,但她始終沒有回應我,最後我只好祝福彼此未來會更好。 我們沒有說分手,但我知道故事已經在這裡畫下句點,只留下無限的遺憾⋯⋯ (同場加映:另一半經常「消失」怎麼辦?維持關係熱度的小方法) 再次提起故事,分享這首歌的感受 我好恨,為什麼我要一直猶豫不決,明明想挽回卻又收手,我想知道還要多少努力才能挽回她為我破碎的心。眼淚早已留乾,我不停的想到底做錯了什麼?好多⋯⋯好多⋯⋯我再怎麼懊惱,時間都無法重來。我雖然知道彼此認識的方法不正常,但始終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克服這一切,也許我太害怕失去對方,給了太多壓力讓她喘不過氣來。 但真的很希望她能明白這是我為了她所做的努力,平常我不會這樣黏人,更不敢打電話給陌生人,為了找她,我掙扎好久打電話給她同事,那是我這輩子從來不敢嘗試的事情,但沒想到卻換來一頓不理解與指責。 我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害怕失去她,我知道她在我心中並不完美,她有缺點,但有更多的是我欣賞的優點,我曾經理性的分析過,這些缺點並不能阻擋我對她的愛,無法自拔的瘋狂的愛。 我生氣,為什麼她不肯跟我一起面對,為什麼總是在通訊軟體上消失不見,為什麼總是要跟我爭誰在感情上佔上風,為什麼每次不開心都講重話傷害我。為什麼要這麼在意我的過去。為什麼要讓我知道有別的男生拿著她家裡的鑰匙,為什麼要告訴我她前男友開著藍寶堅尼帶她去兜風。 我害怕,再也無法遇到像她一樣的天使。我沮喪,認為自己是個失敗的人,才會讓一個這麼美好的人離開自己。 什麼都不想做的念頭不停地湧上心頭,人生走到這裡真的很失敗,她曾經跟我說,到了 40 歲,有人活得很釋然,但卻有人過得灰頭土臉,而我,就是那個陷入泥沼的失敗者。 我決定,結束前一段因誤會而造成的婚約,怎麼想,我都無法逃離是這段婚約而造成痛苦的主要原因。還會愛多久我不知道,還能不能愛人我也不知道,我只決定要逃離現在的痛苦,我想要自由,這自由能讓我好好的,再一次正常面對人世間的美好。 By 我的雪花,你的太陽(點播時間:2020/12/8 下午 2:14:13) 圖片|Photo by engin akyurt on Unsplash 我的雪花,你的太陽 你好: 謝謝你的來信,看到你的信件,有一種「心裡面的某一塊,好像就是消失在真空當中」的感覺,我相信你很在意她,也很投入這段感情,然而,在這段關係裡,你一直都摸不清對方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尤其是那個忽遠忽近的距離。 你曾經以為兩個人好像要脫離所謂的「Sugardaddy - Sugarbaby」的關係了,她給了你像戀愛一樣的希望,但是又把你重重地丟到地上,你為了她犧牲了很多,甚至放棄了原本的婚約⋯⋯。我相信這樣的事情,你可能很難跟身邊的人提起,一方面不知道怎麼開口,另外一方面就算說了,也擔心身邊的人會笑你傻。 但我想要告訴你的是,在愛情裡面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個傻子,尤其是當我們投入一段關係很深,不論是認知判斷、或者是情緒起伏,都有可能會失去理智,可是這也是愛情迷人的地方 [1]。 正因為這樣我們才有機會遇見自己「如此愛一個人」的模樣,只是可惜,當你有多愛就會有多傷,當你在一段感情投入越多心力,最後都會如同將網球打到牆壁一樣,反過來擊中你。 不過,我想由於這件事情經過了一段時間,在傷心難過和錯愕之餘,也是時候可以來想一想,從這段感情當中你有了哪些體會跟成長。 (你會喜歡:愛情心理學告訴你:為什麼,總是遇不到對的人?) 下面有幾個問題,我覺得或許可以當作在這段感情告別之後自我探問: 1. 你相信在網站上能得到真正的感情嗎? 其實不只是包養的網站,就算是交友網站也可能暈船 [2],當初進入網站的人,或多或少是懷抱著一些想要性愛的慾望,或許再加上一點戀愛的渴望,進入了這段關係,但卻不知不覺地踏入了另外一個陷阱,兩個人可能開始培養起感情,但同時也在培養感情的過程當中,開始懷疑這是不是所謂的「純粹的感情」。 「雨季總會忘了離開 打落薔薇每次盛開」 這段感情就像是薔薇有刺。你在點播裡面談到的,她讓你進入她私人的世界,用真實的面目來面對你,但我在猜你心裡面或多或少還會有一些擔心,例如:「那真的是她真實的世界嗎」、「我們這樣真的算是真的感情嗎?」等等。 或許,因為這個起始點和其他一般常見的感情有所不同,也讓你有許多的擔心和在意,為這段關係增添了一種雜質,在這個雜質裡,你會有一些不安和猜忌,就像你在信件最後提到包養網站的事情,點燃了她的不滿。 你很自責,可是我覺得,這不全然是你的責任,畢竟,這樣的關係形式,的確容易在一開始就種下了一些擔心。所以我想說的是,你不需要因此責怪自己,你真正需要思考的其實是:往後還要在這樣的平台上面來尋找對象嗎?如果重複這樣的事情,是否又會重複傷心呢? 圖片|Photo by Ian Taylor on Unsplash 2. 你還相信愛存在嗎? 你給的愛 都變成我的依賴 依賴著你的我 可以盡情不勇敢 因為你 我相信 愛存在 In your eyes In your eyes In my life 我明白 我期待 愛存在 在這段關係結束之後,你還相信真愛存在嗎?你還相信自己可以遇到一個溫柔而且讓你走進心裡面的人嗎? 許多人在關係結束以後,都會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懷疑是否此生就要孤單,你特別點播了這首歌,可以想見在你如此愛她的時候,她是你身上很重要的一塊,她是你生命當中的仙女,因為她,你開始相信愛的存在,但如今她離開了,半年以後的今天,你依然相信愛嗎? 3. 對方忽遠忽近的距離,不是你要的溫柔 從你和她的關係當中可以看見,她似乎對於關係有一些不確定,包含從一般的「典型契約關係」到「非典型契約關係」,甚至隨著相處的時間變長,兩個人似乎進入了類似戀愛的狀態,但一直沒有確定下來。 你們曾經好像有未來,但這個未來似乎沒有來⋯⋯這裡我想談一件事情是,在關係的一開始其實你是權力比較高的那一方 [3],你擁有金錢跟支配的權力,但通常在這樣的關係當中,如果權力比較低的那一方開始覺得權力傾斜或者是不足,很容易會想要在關係當中獲得某一種「掌控」或者是「支配」感。在你的例子裡面,她使用的方式就是「忽遠忽近的距離」。 當然,她可能不是蓄意的,在過程當中她無意識地在拉近跟拉遠距離,其實也是擔心自己會過度投入、過度受傷。但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倘若一段關係會讓你覺得一下遠一下近、像是一顆心吊在半空當中那般煎熬,那麼這可能並不會是我們想要的愛情。 為什麼她要跟你保持這種忽遠忽近距離呢?除了前面講到的權力議題之外,有些 sugar baby(當然並不是全部)或許從小生長在經濟資源不是很足夠、或者是家庭有一些狀況的環境當中,過往的這些經驗或許讓她們對於關係、對於信任有一些不太確定的感覺。 有可能在她們生命當中最愛她們的人,同時也是傷害她們最多的人 [4],如此一來可能會養成在感情上面「矛盾依戀」的個性,也就是說,當她和一個人很靠近的時候,很可能會擔心靠近之後所帶來的損傷,所以只好在兩人當中留一條線,讓對方心癢癢的。 這種矛盾的本質,或許也是以往她們在小的時候,被重要的大人對待的狀況。換句話說,跟你相處的這個,讓你覺得心情七上八下的女孩,或許某種程度上只是把過往自己被對待的狀態,投射到你的身上。 當然,我不夠認識她的過往,也無法做太多的推斷,但相信經歷過這段之後,你應該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樣的感情:從今而後,當對方開始釋出「欲擒故縱」或者在感情當中呈現很多「不確定性」的時候,你可能就得練習適時地收手,讓傷心可以停損在渡口。 (推薦閱讀:《戀夏 500 日》:命中注定不代表適合,愛情有時是你的一廂情願) 4. 是什麼讓你結束婚約? 在你的故事裡,比較少提到那個和你結束婚約的對象。不過,在一段感情之外,如果有一個讓你魂牽夢縈的女神,就很難再繼續待在原先那個人身邊。 心理學上我們把這個人稱做「其他可能的替代對象」(alternative),在你原先的關係有一些狀況、讓你不是很快樂的時候,這個人的出現很有可能會讓你進入另外一段關係當中。我習慣把這樣的一種狀態成為「關係外戀愛」。 有一些人在「關係外戀愛」破滅之後,重新開始思考自己原先的關係,是否如同當初想像的那般不堪,回頭和對方道歉挽回(說難聽一點就是所謂的吃回頭草),但我覺得你很棒的一點是,你可以把這段感情和前面的那段「因為誤會所開啟的婚約」分開思考,而不是因為想要尋求安慰,又回到原先的對象身邊。 對我來說,所有的關係都有它本來的質地,其他人的出現或許會影響我們所做的決定,但關係本身的品質其實也是需要仔細考量的。 當兩段關係都讓你受苦,你不一定要從其中一個做出選擇,有可能屬於你的幸福,是另外一個還沒有出現的選項。 圖片|Photo by Almos Bechtold on Unsplash 5. 如果重新開始,你跟他的關係會有哪些不同? 許多在感情裡面出現挫折的朋友寫信來,我通常都會詢問他們這個問題:「倘若給你一台哆啦 A 夢的時光機,讓你回到兩個人相遇之前的曾經,你會希望這個故事重新開始,還是兩個人不曾相遇?或者,你希望從哪一個點,有一些不一樣的分歧?」 因此,這個問題也同樣詢問你,她的出現讓你如此對於生命又重新燃起熱情、但同時也讓你相當痛心,如果可能,你會希望在哪一個時候開始,做出一些不一樣的行為? 有人可能會問說,這個問題有什麼用嗎?反正過往的無法改變了!其實有一個要點在於,你想怎麼樣扭轉過去,也意味著你對於未來有什麼樣的期待,儘管兩個人之間可能沒有辦法再重來,但往後你還有可能跟其他的人、其他的戀情相遇,類似的問題,也可能重複在你身上發生。 仔細想清楚是什麼讓自己後悔,以及怎樣才不會讓自己重複後悔,有可能會在未來所剩不多的幾段戀情裡,為你打下良好的地基。 就算能刪除記憶 就算能複製情感 誰都無法控制愛 一旦決定愛你 我不管 我不換 你就是 任誰都 無法 替代 在深刻愛過一個人之後,我們經常會擔心此生此世,就再也遇不到一個如此愛的人了,由於過往所遇見的這個好實在太過美好,不會再有任何人可以取代,對於愛情也只剩下負面跟悲觀的期待。 但我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件事情,就是「沒有人需要取代任何人。」由於每一段感情都是獨一無二的,你可以把這個最特別的對方,放在記憶裡面一個特別的海港,往後你可能遇到不同的人、進入不同的感情,但這都不妨礙這個對象曾經在你生命當中的重量。 你不會因為他而失去了愛人的能力,你也不會因為他而放棄了再愛自己的可能,你可能會傷心、可能會失望,也可能會經歷一段悲傷的漫長,但這並不代表此生你就要被戀愛給遺忘。 或許有一天你會慢慢重新相信,愛還是存在的,愛的存在,並不是因為你曾經愛的人可以被另外的人替代,而是因為這世間每一場相遇,都足以成就一個絢爛美好的你。 我要投稿海苔熊為你點歌,連結請點我。 「海苔熊為你點歌」到這裡聽,連結請點我。 參考資料: [1] Lieberman,D. Z.,& Long,M. E. (2018). The Molecule of More: How a Single Chemical in Your Brain Drives Love,Sex,and Creativity—and Will Determine the Fate of the Human Race. BenBella Books. [2] 海苔熊|我是適合「約炮」的體質嗎?關於「無承諾性愛」的美麗與愛愁 [3] 海苔熊(2021).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台灣,台北:三采。 [4] 貓心—龔佑霖(2020).找回100 %安全感:情場與人際的正向依附練習.台灣,台北:字覺文化 May 31, 2021 at 11: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fB0HOk
「迷茫是正常的,請你可以再相信自己一些」每一個當下,你都已經做出最好的決定了 https://ift.tt/3uLlvXX 張宇傑諮商心理師 總是擔心自己無法學以致用?或是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在正確的道路上?親愛的,會迷茫是正常的,請你再相信自己一些,現在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成為將來的力量。 這是第二年去某大學帶青少年認輔志工培訓工作坊,走出火車站,眼前站著熟悉的身影,蓉,這也是我第三次見到他。蓉露出了爽朗的笑容,夾雜了微微的憂愁。 「最近過得如何?」我帶著微笑問道,蓉輕舒了口氣,跟我聊著最近的煩惱。 蓉目前在念心理系大三,也有計畫考諮商所,但因為雙主修的緣故,這兩個學期都在補社工系的學分,覺得自己的思考模式變得「很社工」,然而社工與心理之間雖然有重疊,卻也是兩個系統。加上,下個學期還是要到國中接個別輔導,擔心自己會用社工的思考模式套在個案身上。 蓉其實在談一個狀態:現在這些所學,對於未來到底是加分,還是會拖累我的腳步?這其實是普遍高中職至 25 歲年輕人會擔心與焦慮的議題,說實話現在的他們擁有更多的學習資源與管道,然而當你可以做的,或被鼓勵「可以嘗試更多選擇」時,越容易增加自己在生涯路上的迷茫。 我淺淺地笑,娓娓道來自己的求學故事。 圖片|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同場加映: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涯方向?跟著「快樂」走) 每一刻,都在為自己做最好的決定 大學應屆考上竹教心諮的我,在教育實習後就投入研究所的懷抱,當時桃園八德國中霸凌事件,導致專任輔導教師大開缺,我身旁想當國高中輔導老師的同學們,有七成左右在應屆就考上正式老師,就算是那些跟我一樣有研究所念的同學也是。 你知道嗎?那時候已經是流浪教師蔚為風潮的年代,考上正式老師的機率正常來說是低到幾乎可以不計,許多科別甚至沒有開缺,所以對當時許多流浪輔導老師來說,完全是場即時雨。 然而好巧不巧,我在那年迷上了我生命中的第三個專業:戲劇。 老實說我迷惘極了。我羨慕同學們都已經開始賺錢,我疑惑自己真的想要當心理師?我渴望站上舞台成為專業演員!所以,我折衷做了當下最好的選擇:休學,當兵!至少我可以用這義務的一年,去思考人生方向。 在輔導室當替代役的那一年,想站上舞台的渴望越來越強烈,我的桌上擺滿的不是心理學的書,而是劇本、表演藝術、劇場導論⋯⋯放學執完導護,立刻直奔羅東轉運站,跳上往台北的客運,劇團結束,回到羅東常常是凌晨一點多,然後迎接早晨六點多的導護。 有一天,我打了通電話給我爸。 「爸⋯⋯那個⋯⋯我不想回去念諮商所了,我想考北藝戲劇所。」我緊張不安地說道。 張爸爸一個深呼吸:「如果你不回去念諮商所,我就跟你斷絕父子關係。」 「就當是為了你奶奶,當時你台北市教甄第一階段筆試只差 1 分,沒法進第 2 階段,而我們都清楚知道,只要你能進面試,你一定會輕鬆考上正式,你奶奶為了這件事哭了好久。回去唸完,拿到心理師證照,然後你要幹嘛我都不會再管你。這不是為了我,別再讓你奶奶失望,不然這個家,你也別想回了!」爸爸接著說道。 我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我知道了⋯⋯」 我放棄了報考北藝戲劇的夢想,毅然決然報考了國北心諮,我心目中另外一間第一志願。我只有一個簡單的想法:「要,就要最想要的!」但我沒放棄劇場,我繼續用我的方式參與著,利用課餘的時間,投入劇場排練與演出。 時至今日,如果說教育是我的骨、諮商是我的肉、戲劇就是我的血。在行動心理師這條路上,我走得比別人快很多,原因很簡單,我把每場演講、工作坊都當成演出。那些第三隻眼、呼吸調頻、氛圍掌握、聲音運用、肢體展演、穩固中軸⋯⋯全被應用在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眼神、每一絲神韻⋯⋯每一次呼吸! 聽眾就是觀眾,我非常知道怎麼引人入勝,怎麼聚斂又發散,怎麼打破又建構,演講台就是舞台,我把劇場直接搬進演講廳。 圖片|Photo by Yohann Lc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要花多少年,才能為職涯做出「正確」的決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 我淡淡說完了故事,看向蓉,然後說道,「會迷茫是正常的,但請你可以再相信自己一些,現在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成為將來的力量。你需要的就是此時此刻把眼前的事情、想做的事情做好。放輕鬆,每一刻的你,都在為自己做出最好的決定了,然後請你千萬記得,要好好謝謝自己。」 後來我看到蓉在 IG 寫道:「還是會覺得徬徨,卻不覺得害怕。畢竟學習從來不是為了成績,而是一直一直的累積。總之,還是要繼續往前走的啊!」 嘿,親愛們,我很喜歡一首詩,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其中有一段我最有感觸的部分。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時區 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 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 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 所以,放輕鬆 你沒有落後 你沒有領先 在命運為你安排的時區裡 一切都會準時 圖片|Photo by Saltanat Zhursinbek on Unsplash (推薦閱讀:什麼是低能量?給焦慮者的三個能量恢復練習:看見自己、穩定自己、找出解方) 親愛們,請你相信所有經驗都會是寶藏,你在每一刻當下,都已經盡力為自己做出最好的決定了,現在所有積累會堆疊出美好的將來。 如果現在的你,對自己的生職涯感到迷惘,卻不知道怎麼釐清背後的需求,女人迷能量工作坊,手把手帶你透過實用方法論,找到屬於適合自己的道路。 May 31, 2021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uLlvXX
柯佳嬿寫「30+ 老少女」心事:有些人注定錯過,遺憾讓回憶更美 https://ift.tt/3uDMDrs 01女生 柯佳嬿散文集《再見 少女》告訴我們:「要喜歡自己原來的樣子,食量有多大就點多少菜,不需要假裝小鳥胃。」在愛人之前,先愛自己。 【柯佳嬿・再見 少女】柯佳嬿憑《必娶女人》與《想見你》兩摘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在演藝界打滾十餘年,演技受到肯定;但她原來也有感性「文藝」一面,兩度出書,是次《再見 少女》更是首本散文集,道女生隨年歲經歷成長,必須跟心中那「少女」道別,但也別掉失心中那一塊,遇到對的人對的事,「少女」便會回來。 「 30+」女生的人生哲學是——純真與睿智都可兼得。 《再見 少女》登台灣「博客來」排行榜冠軍,出版社緊急加印 2 萬本。圖片|柯佳嬿 Alice Ko@FB 幸福是身體與心靈同步:人生總有遺憾,有些人注定錯過 《再見 少女》是柯佳嬿的第一本散文集,與攝影師周墨合作,以 77 篇文章,說出對愛對人生的感悟或片段。 在《彷彿死去的那一年》與《受害者情結》中,都分享了女生對情人的怨恨,不少人對當時人的身分大感好奇,而柯佳嬿雖強調,只是創作,十分抽離。但任情節再天馬行空,時、地、人都是創作,但感情卻假不了的——也都反映了柯佳嬿對這些狀態的描寫。 今年 36 歲的柯佳嬿,寫「老少女」心事,寫到「中女」憶苦思甜,想起某年某日某君辜負了自己;某次要是沒有走散;若然誰誰更愛自己、自己可以更懂事,結局會否不一樣? 《放遺憾的美麗 停在這裡》中寫到她朋友的失散戀人,那位他終究不夠愛,就此別離,她寫: 那之後我明白了一件事,原來人生是這樣的,總會有遺憾,有些人喜歡也不一定能在一起,你們就是注定錯過了。 柯佳嬿《再見 少女》 但多年後的現在想想,這樣也沒什麼不好,也許真的交往還是會分開,回憶就沒有那麼美了。 柯佳嬿《再見 少女》 柯佳嬿寫,要是那位他再回來找她的朋友,她的朋友也不會不顧一切跟他走,而且,她現在過得很幸福。 為了這本散文集,柯佳嬿親力親為了 2 年,從前期規劃、製作、攝影及概念發想,親自參與了每個步驟,書中的手寫字,也都出自柯佳嬿之手。 圖片|柯佳嬿 Alice Ko@FB (你會喜歡:柯佳嬿專文|在一起越久,覺得對方變了?愛情要走得過盛夏,經得起寒冬) 優雅地老去——不是追求 18 歳的樣子,而是在自己的年紀中最好的狀態 柯佳嬿寫出對人生的一些感悟,對成長、成熟與老去。老,是很多女生最怕的事,青春不再,便被世界嫌棄。但柯佳嬿卻有不一樣的看法,她曾在 IG 中寫道: 「總有人說歲月對女人很殘酷,我覺得這句話的扭曲價值觀才殘酷。長大跟變老是很正常自然的事情,你我都在這條路上。比起在意歲月流逝而感到焦慮,不如好好把握現在,試著正面樂觀去迎接未來。」 ——柯佳嬿 她指 30 歲的人,硬要追 20 歲的狀態,十分痛苦,簡直是折磨自己。人生每個階段有不同的美好,學著擁抱現階段的自己,不要去追求不屬於這階段的東西。 心靈與身體也一樣,為何那麼怕「初老」呢?亦舒也寫過一句,問到主角願意回到少女時嗎?主角答:「回去幹麼?坐著等人騙嗎?」 圖片|柯佳嬿 Alice Ko@FB (推薦閱讀:「30 歲的愛情觀,該是怎麼樣?」柯佳嬿:若有人還願意放手去愛,請不要笑他) 少女可愛,少女也可不可愛 柯佳嬿書中寫道分手後不用勉強祝福,寫:「承認吧,現在你只想叫他去死。」 「很多人會試著在分手之後,希望可以趕快祝福對方或是接受現況,但他們根本不行,就承認啊,你現在就是不想看到他好,為什麼要勉強自己,這樣會更難受,總是要過一段時間才會真正的沒事。」 ——柯佳嬿《再見 少女》 關於愛,與不愛。我們只是,戒掉一個習慣。 柯佳嬿《再見 少女》 原來當愛習慣成自然,我們根本愚昧得無從辨別。我們只能決定繼續,或者決定分開。 柯佳嬿《再見 少女》 「最好的戀愛是,你愛著對方,而你同時也更愛自己。如果你變得不喜歡自己,無論什麼形式,那絕對不會是一段好的關係。」 ——柯佳嬿《再見 少女》 「真希望我能變成厲鬼,在你獨自入睡的深夜,站在你床邊。」 ——柯佳嬿《再見 少女》 有的女生為了另一個人去隱藏、妥協部分自己,柯佳嬿認為這並非長久之計,指:「要喜歡自己原來的樣子,食量有多大就點多少菜,不需要假裝小鳥胃。」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01 女生」:柯佳嬿新書道30+優雅老去:就是不想看到他好 為何要勉強自己? May 31, 2021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uDMDrs
後疫情時代|超前部署提案:斜槓是選項,經營自我是必然 https://ift.tt/3vC4hxh 讀者創作 隨著疫情肆虐,許多人擔心自己的工作受到影響,本文提供 4 個現在可以開始培養的能力,為自己的職涯選擇超前部署! 文|Silvia Chen 疫情持續侵略地球,全世界因疫情而頭痛,多少人因為這場疫情,失了健康、失了信心、甚至也失了自我,而這場病毒的出現似乎正在教會著我們什麼。 疫情之下,大多產業必須共體時艱,沒有人能信心保證,需要維持多久。艱辛的長期病毒抗戰,到底是我們戰勝病毒還是病毒戰勝了我們?你是否也面臨類似窘境,而這個窘境甚至成了人生中突如其來的重大低潮。 「原先月入 7、8 萬,公司突然無預警裁員,高薪直接變無薪,這樣的心酸誰能懂?」 「為了共體時艱,公司要我也一起承擔,無可奈何只能認痛接受減薪或放無薪假⋯⋯」 「原本薪水就少,水電房租各費用同樣得照繳,疫情變更嚴重,所有一切似乎更艱難了⋯⋯」 以上這些,是你的真實寫照嗎?一場疫情,讓你看到了社會的現實,也讓你感受到了內心從未有的恐慌。面對這些恐慌,或許提早嘗試超前部署能讓你心裡平穩些。 化危機為轉機,企業挺不住的,交給自己來挺住 外在環境變化,提早為自己打造超前部署斜槓技能為必要。 「斜槓」技能一詞從國外夯回國內其實也是有其原因,越來越多人不單純只甘願做個上班族,而是有更多的自我意識,想嘗試更多職涯可能,試圖發展另一種更豐富多元的人生。 至於為什麼要追求斜槓身分呢?或許我們在追求的是另一種自我與價值的呈現,而斜槓身分其實可以是有目標與策劃性地被打造。 在這邊也整理出四個新手可以開始培養的斜槓力,幫助你在疫情時代,有概念跟方向的在黑暗時代中,替自己點開某盞技能燈。 圖片|Photo by ThanhAn on PIXTA 面對環境因素變動不安,發展斜槓技能為必要 斜槓技能一:文案寫作力 文案能力被稱為 21 世紀,最能產生影響力的技能之一。文字不單單只是個表達方式,而更能是個產生力量與影響力的媒介。最簡單的做法或許可以試著開始寫自己的第一篇文章。 透過部落格經營,勇敢說出你的觀點,表達你的想法,當作品累積多了,這些內容就越代表你是誰,最後甚至能為你帶來影響力,這個世界缺乏的不是多厲害的銷售文案,而是成為懂得分享故事與說出知識的人。 (推薦閱讀:如何成為高產能自由工作者?自媒體經營實戰:4 招讓你找到寫作創意靈感) 斜槓技能二:剪輯力與編輯力 這是個影像與聲音的時代,越來越多的 Youtuber 與 Podcaster 如雨後春筍般誕生,因應而生的是頻道的剪輯需求。 無論是影片或是音頻剪輯,其實都是門專業能力,而培養剪輯技能,或許你就能幫助有這類需求的人完成作品。當然你也更可以嘗試自己經營一個 Youtube 或 Podcast 頻道,也是個發展斜槓力的起點。 斜槓技能三:圖文設計力 設計,是個可以投資的斜槓技能,多學點調色、修圖或是專業設計軟體如 Ps、Ai 操作也有優勢。現在到哪其實都需要設計,像是社群貼文、海報製作等等平面設計,擁有這個技能,或許可以開始嘗試發展設計接案。 斜槓技能四:行銷經營力 在現今世代,行銷的能力蠻重要的。除了表達能力人人都需要懂得行銷自我,你可以將興趣主題透過自媒體方式來經營呈現。當開始嘗試經營平台,就可以進行構思策畫,傳遞真正想傳遞且有幫助的價值與事物。 而在經營過程中,將自己的想法、作品有邏輯有規劃性地呈現並推廣出去,也間接培養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同場加映:電商人妻|如何快速培養鐵粉?主動發問討論,引起粉絲共鳴) 面對環境的動盪不安,儘管環境不安穩,也應讓自己先穩住 了解世界的不美好,大多數人選擇隨波逐流維持原狀這沒有不好,但或許你會缺少一些選擇權。培養斜槓力,如同身上多了別人沒有的籌碼,而這個籌碼能讓你更能不慌亂、有相對自信地與世界共處。 記得,面對疫情,開始斜槓是選項;而面對人生,經營自我永遠是必然。在疫情尚未平穩之前,這回不如先替自己拿回人生掌控權吧。 May 31, 2021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vC4hxh
面對疫情,生活節奏被打亂了怎麼辦?重新檢視自己的需求,保持能量穩定不憂鬱 https://ift.tt/3gd0TCH 讀者創作 疫情期間,許多人的生活節奏被打亂,雖然計畫趕不上變化,但是不是能在這個時間,好好整頓自己的內心? 文|紀慧菁臨床心理師 最近這幾週因為 COVID-19 疫情的關係,應該大部分的人在工作跟生活的步調,都有非常大的改變。 在疫情爆發前,我們似乎很習慣緊湊的步調,每天很努力地過生活,認真地上下班,回家做好家庭的角色,然而,當我們沒有辦法停下腳步的時候,很容易被忽略的是,工作安排越來越緊湊,慢慢形成工作狂模式。 跟大家分享一個例子:最近跟一位心理師朋友聊天,他跟我提到,除了原本在醫院工作之外,也會接一些單位的演講、廣播,或是一些書籍的邀稿合作。 原本以為行事曆上的空白,真的就是有空,當把時間都排滿的時候,才注意到他忽略的是,在這些合作之前,都需要準備的時間,就跟一句老話一樣,「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看似簡單的 1 小時演講,講師在背後所花費的可能是 5-10 小時的準備功夫。 所以有點蠟燭兩頭燒的生活,只能犧牲睡眠跟休閒的時間,把自己的發條拉到最緊,去應對這些自己承接下來的每一份工作,當疫情爆發時,一個一個的邀約接連延後、取消,原本滿檔的工作時間也空下來了,這時候正有機會去檢視自己。 想要用大家熟知的馬斯洛需求理論,來思考疫情下我們的情緒適應挑戰: 1. 生理需求: 對於突如其來的工作取消,就與許多人所面臨的非自願休假或工作機會取消。第一個想到的是,那我的收入減少多少,是不是會不夠用,第一時間考慮到生存需求(食物跟金錢),就會引發對於金錢的焦慮,而增加了我們的情緒負擔。 然而,這時候我所做的事情是,檢視現有資金,確認即使近期約 1-2 個月無穩定收入來源,是否會影響到目前開支,好在先前的努力工作,攢下了一些錢,至少短期之內,還不需要擔憂生存的危機,因此,終於在這一塊可以放心下來。 2. 安全需求: 當我們可以溫飽之後,開始對於我們自身的安全感到擔憂,雖然我們對安全的需求,是為了保護自身而存在的需求,你會發現在網路、電視上不斷放送的疫情訊息,可能會讓我們擔憂自己的健康疑慮,而對於身心的安全感到焦慮,所以你會看到許多人的建議是「不要過多地關注疫情相關訊息」,也是希望可以減少這些訊息對於我們的安全需求的挑戰。 3. 愛與隸屬需求: 若是當我們可以有限度的獲取疫情消息時,接下來我們面臨的挑戰就是俗稱的社交需求,平常跟朋友沒事約吃飯、唱個歌,或只是簡單的在店家吃個飯,聽聽隔壁桌的客人對話都好。 社交是一件非常理所當然的事情,當不斷呼籲居家防疫,非必要就不出門,其實就是在減少我們對於社交的需求,所以在這個變動中,確實也很有可能感到不適應、無法控制,或焦慮的感覺。 圖片|Photo by PanKR on PIXTA (同場加映:疫情期間的內觀自省:我們過去活得快樂嗎?有覺得這個生命值得一活嗎?) 4. 尊重需求: 剛剛提到有許多工作停擺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的成就感也隨之消失,原本完成一個專案,你可以直接看到成品的產出,或是有些人就差幾張單子,業績就達標了,甚至可以升主管職。 在疫情期間,大家會跟你說,不要想這些,隨之會出現一些失望跟可惜的感覺。 5. 自我實現需求: 各位會發現在疫情期間,似乎都在挑戰我們的需求,但當走到第三週的時候,反而覺得在疫情停擺期間,可以適當的與自己對話,達到小小的自我實現的目標,或許你覺得不是一個太大的自我實現,但我覺得當外在的事件都停頓下來了,有機會可以與自己對話,也可以開始做一些自己好久沒做的事,就是一種另類的自我實現。 像是我的書櫃,定期都會購入一些新書,但是很久沒有好好地靜下來看一本書,至少到目前為止,我把幾本心理學的書籍閱讀完,也試著讓自己整理出摘要心得,就是一件為自己而做的事情,也是一個小小的自我成就。 你也可以想想,在疫情下,你的以上這些需求有被挑戰到嗎?因為疫情而出現了哪些情緒反應?疫情的變動,雖然會有一些情緒的波動,但也讓我們有機會來看見自己! 如果現在的你,不確定該怎麼和自己相處,女人迷能量工作坊,帶你一起理解問題,透過實用方法論,陪你釐清情緒背後的需求。 May 31, 2021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gd0TCH
2021年5月30日 星期日
如何改善「自律神經失調」?推薦啟動副交感神經的活動:散步、瑜伽超有用 https://ift.tt/3yShXpI HAVFIT 需要休息時仍覺得腦袋停不下來?學會如何啟動「副交感神經系統」,讓身體能有效地休息與修復,壓力來臨時請記得「慢~慢~呼~吸~」。 「放鬆」對於身體修復有著不可小覷的重要性,無論是日常壓力的舒緩,抑或健身訓練後的恢復,都仰賴著深度放鬆與休息,才得以讓身體健康運作並持續進步。 真正的「放鬆」與「放空」不同,它能夠為身體帶來修復的能量,讓我們在休息期間充滿電! 你知道身體的副交感神經是什麼嗎?它負責啟動身體放鬆狀態讓我們能夠真正的休息,接下來跟大家分享關於「副交感神經」的知識,以及我們要怎麼在日常生活中啟動,讓身心能夠真正的放鬆與平衡! 圖片|Photo by Jesse Ballantyne on Unsplash 什麼是副交感神經? 相信很多人都有聽過自律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在自律神經系統中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可以把這兩個系統想像成「油門」與「煞車」,油門負責推進與加速,煞車則負責緩衝與休息。 交感神經系統是「油門」,負責調整身體資源來應對環境中的刺激與壓力,也就是「戰鬥或逃跑反應」,例如在突發狀況發生時,身體會做出相對應的反應來應對,瞳孔放大、心跳加速、腸胃蠕動減緩等等都是交感神經作用的結果,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壓力大的時候,可能會便秘、腹瀉甚至是其他身體病痛的發生。 (延伸閱讀:壓力大、能量低該怎麼辦?「低潮」並非意志力問題,「內在恐懼」才是真正的絆腳石) 副交感神經系統則是「煞車」,負責身體的消化、休息與修復,它跟交感神經系統互補,如同在車子需要停下來的時候減速、緩衝,心跳減慢、瞳孔收縮、流汗減少與加速消化等等都是副交感神經的作用結果,也是讓我們身心能夠真正放鬆的模式。 我們經常聽到的自律神經系統失調,就是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不平衡,在現代人的高速工作、生活步調當中,過度的外在刺激容易導致交感神經過度亢奮,讓我們在需要休息時仍然停不下來,當身體長期處於這樣的失衡狀態,就容易導致身心疾病的發生,因此我們需要學習如何啟動副交感神經系統,讓身體得以有效的休息與修復。 圖片|Photo by pixpanjp on PIXTA (你會喜歡:「我明明有休息,為什麼越來越累?」能量恢復練習:短暫的快樂會帶來副作用,你需要真正的休息) 啟動副交感神經的活動 1. 放鬆但是專注的活動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如果我要讓自己休息那就什麼都不做,或是去參加派對狂歡,但是除了睡眠以外,有效地休息是讓自己來到「放鬆」且「專注」的狀態,如果從事的活動對自己的精力過度耗損或是過度散漫,對身體不僅沒有幫助,還會加劇疲勞。 這個「放鬆」且「專注」的狀態,可以經由一些和緩的活動進入,例如散步、瑜伽等等,讓身體「適當」地消耗體力又能讓自己專注當下的活動,就能對放鬆有所幫助。 (同場加映:減緩焦慮 6 提案:聽音樂、練瑜伽,協助有效情緒釋放) 2. 最簡單的呼吸調節 很多時候我們腦袋過度運轉是因為有太多事情在思考與煩惱,而當思緒過多的時候,呼吸調節能夠最快的幫助我們「慢下來」。 先把所有的專注力放到呼吸上面 在吐氣的時候心裡默默數「吐氣、一、二、三、四」,並且感受整個吐氣的過程 在吸氣的時候心裡默默數「吸氣、一、二、三、四」,並且感受整個吸氣的過程 重複這個模式的呼吸方式直到感覺思緒和緩 每一次感到焦慮時都能藉由這樣的方式來調解當下狀態,再慢慢地找尋屬於自己適合的休息活動安排進入生活裡,就能逐漸來到平衡狀態,努力的時候盡情努力,放鬆的時候也能有效停下來! 【本文由 HAVFIT 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原文:藉由認識副交感神經,學會何謂真正的身心放鬆!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和自律神經失調說不!專訪瑜珈老師:用運動對抗現代文明病 籃球到勇敢追夢,從男孩變男人,運動一直都在-潘君侖Masha 跳繩的「九大好處」:國外YouTuber記錄完整「甩肉過程」好驚人! May 31, 2021 at 01: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yShXpI
遠距工作密技|今日宜聽:早晨從《Ocean》海邊散步開始,再用《晚安》把眼淚擦乾 https://ift.tt/34unNji Womany Content Lab 內容實驗室 女人迷夥伴的精選歌單,陪你遠距工作不孤單!歡迎依照今日的心情挑挑看、選選看,試聽不用錢,好心情免費。 大家好~你的今日 DJ:Mary 來了! 今天為大家用心情點歌~歡迎依照今日的心情挑挑看、選選看,試聽不用錢,好心情免費。 圖片|Photo by Angela Porisky on Unsplash 一、需要愉快能量的時候 推薦用這首《Ocean》開啟一天~這首歌是 12 分鐘的吉他 solo,但高潮迭起的豐富程度,真的完美詮釋大海時而可愛時而澎湃的樣子,讓人感覺一天的早晨就從海邊的散步開始。 而今天早上的我,就是用《Ocean》搭配拉筋,完美展開新的一天! 二、想飛高高的時候 如果你已經很 High 但還想再更 High,有請我的愛團 The Ramones 出場~ 聽他們的歌很像置身在大型音樂祭現場,想要有好心情的時候可以來一首,適合搭配酒和舞蹈和空空的腦袋,私心推其中的《Sheena Is a Punk Rocker》。 當你工作到一半,不管是已經飛很高,還是感覺有點 Low,都可以把大腿抖一抖,頭髮甩一甩,一起「ROCKET TO RUSSIA」! 三、想要平靜下來的時候 我覺得音樂真的可以有效拍拍自己焦慮不安的心,因此私心推薦三首會讓我感到平靜的歌:《On the Radio》、傻子與白痴的《象牙舟》、林宥嘉的《晚安》。 1. Chip Taylor - On The Radio 這首歌是 Netflix 原創影集《性愛自修室》第二季的片尾曲的翻唱版本,歌手悲傷的吉他,訴唱著愛情的悵然若失,人生的無奈與滄桑。 其中想特別分享《On the Radio》一段我自己覺得很可愛的歌詞,此時的背景節奏漸漸轉為輕快⋯⋯由於這首歌沒有官方的中文歌詞,所以我自行簡單翻譯如下,希望能盡量完整地分享給大家: 事情就是這樣 你看透自己的內心 拿走你喜歡的地方 然後努力嘗試愛它 你拿走自己造的愛 然後把它插進 插進某人的心裡 塞進某人的血液 然後手勾手一起走 希望不會造成傷害 但即使知道會造成傷害 你依舊會選擇重來 This is how it works You peer inside yourself And you take the things you like And try to love the things you took Then you take that love you made And stick it into Someone else's heart Pumping someone else's blood And walking arm in arm You hope that don't get harmed And even if it does You would just do it all again 2. 傻子與白痴——《象牙舟》 有一次我的心情真的很差很差很差,但那個時候我放起了《象牙舟》,整個世界就安靜下來,然後大概單曲循環了快半小時,接著就感覺沒事了! 3. 林宥嘉——《晚安》 然後最後身為骨灰級「宥嘉腦粉」的我,也跟大家用《晚安》,來表達我對宥嘉的愛~也希望能溫暖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你你你你。 願聽完《晚安》的每一個人,都能「擦乾眼淚變得更勇敢」。 早安。 晚安。 如果你喜歡這些歌曲的陪伴,陪你在家遠距工作、陪你飛到宇宙,那你也會喜歡加入女人迷吾思傳媒,跟我們一起溫柔地說晚安。連結請點我。 May 31, 2021 at 10: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4unNji
2021年5月28日 星期五
SK-II《VS》動畫系列|專訪葉揚:世界褒貶都是侷限,我寫出自己的命運 https://ift.tt/3vvBvyl Charming BrandTalks SK-II《VS》動畫系列面向女性的社會壓力與束縛,側寫六位奧運女選手的生命故事。作家葉揚想說,社會期待只是一個開頭,成為自己才是結尾。 「我記得那個小學同學叫做 Lily。當男同學譏笑她醜的時候,她指著對方,自信滿滿地說:『你說謊!』」 這是葉揚給採訪團隊說的第一個故事,她多麼希望,所有的女性,不論年齡、不論身份,都對這世上莫名其妙的惡意和指責擁有這樣挺身反駁的自信,掌握自己命運的主控權。 採訪那天,陽光正好,葉揚蓄一頭俏麗短髮,與我對視微微側頭,笑容清甜。她讀盡了 SK-II《VS》動畫系列的六個故事,向我們分享這些故事對女性的啟示。 影音來源:SK-II:https://lihi1.cc/FJuPw 影片選了六位奧運女選手:美國體操運動員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日本衝浪選手前田馬西娜、兩屆奧運得主桌球運動選手石川佳純、游泳世界紀錄保持人劉湘、奧運女子羽球雙打金牌得主高橋禮華和松友美佐紀,以及日本火鳥排球隊。探討她們在成功背後所面臨的困境,以及她們如何衝破外在的侷限,掌握自己的命運。 一如高橋和松友在影片裡的最後一幕:隔著球網望向對手,眼中有著堅毅和求勝的決心。那是女性面向世界最耀眼的樣子。 改寫命運,建立自己的認知 喜歡看運動賽事的葉揚,從來就是體操選手西蒙拜爾斯的忠實觀眾。「所以我對拜爾斯和馬西娜的故事特別有感,一個是網路霸凌、一個是傳統規訓,女性被夾在時代中間進退不得。」葉揚說,網路上的品頭論足可能更是我們下一代需要面對的功課。這種新時代科技產生的壓力,將人與人的認識限縮在短短的一則限時動態、社群網路上的一張照片。 圖片來源|SK-II 而談起對外貌的評論,人們總是記得批評、遺忘讚美,而缺少了為自己反駁的自信。 「小時候,有個男同學特地打給我,很誠懇地說:『我不能跟你結婚,因為你鼻子太大了。』」 葉揚攤手,無奈地表示:「等一下,我有要和他結婚嗎?」 然而從那之後很久,她常覺得自己鼻子太大。我看著她比例合宜的五官,問起後來怎麼消化掉對鼻子的在意?她笑著說:「後來就,我真的也沒有需要跟他結婚啊!」 其實,她想說的是,反駁惡意評論更重要的關鍵在於:我們有沒有能力辨別評論的真偽,如果是有理有據的建議,我們可以予以採納,如果是無理的負評,則應該拿出反擊的勇氣。 像拜爾斯轉頭迎戰霸凌的怪獸,像馬西娜拋去大和撫子的規則在海浪中衝刺,也像小時候那位女同學 Lily,勇敢反擊對方「你撒謊」。 「不要靠別人的眼睛觀察你自己。你也有兩隻眼睛,要自己去看。」人們總是在社會化和做自己之間不停拉扯,葉揚總希望在這過程裡我們能多少留有自己的判斷,建立自己對自己的認知。 戰勝異質的雜音,強韌地做出選擇 因為我們常常落入「記憶偏誤」,忘記自己有多好,因此 SK-II STUDIO 對女性議題的長期耕耘才更為葉揚所激賞。作為一個保養品牌,SK-II 不只告訴女性如何照顧外在,也關心當代社會的女性處境。 大部分的人都受到社會期待的影響,他們告訴西蒙拜爾斯「你不夠美」;也告訴劉湘「你應該保持美貌」;他們提醒馬西娜「要做個淑女」;質疑石川佳純「你能超越自己嗎」。 有時候,社會的期待,也是很矛盾的,就像他們要求高橋禮華和松友美佐紀「要精準培訓、不受情感影響,才能追求卓越」、卻也限制火鳥排球隊「因為體型限制,你們大概也只能走到這裡了」。 圖片來源|SK-II 葉揚透過影片,深刻地剖析社會規訓對女性造成的壓力。她也提醒我們:「人不要浪費生命去符合社會的期待,社會期待只是一個起點,自己的期待才是目標。」就像影片一個個勇於衝破社會的匡限、自己的心魔、旁人的期待或不看好的女性選手,她們最終都能戰勝異質的雜音,強韌地成為自己。 就像《壓力》裡點題的結語:「當你開始懷疑你能走多遠,回想一下你走過的每一步。」葉揚眼神溫柔,卻又堅定。她不將社會和自我斷然二分、彼此對立,卻清楚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又走向何方。 所以葉揚很喜歡《VS》動畫系列裡每一位一步步堅定往前走、穿越社會期待,最終找回自我的女性。「每一個影片的比喻都很確實,而且每一支影片談的都是很普世性的追求。」那可以是,拜爾斯力拒網路霸凌,知道自己的美;也可以是,馬西娜掙脫傳統對女性的期待,自在地在職涯中悠遊;還可以是,劉湘拒絕被外貌優勢定義,堅定追求運動表現;同時也是,石田佳純突破年齡和成績壓力、找回初心。 我們還能看見,高橋禮華和松友美佐紀不為成績與目標所定義,始終保留情感與溫度;更能看到火鳥排球隊團魂燃燒、同心協力突破體型上的極限。 適合所有女性的動畫,你會找到你自己 我問葉揚,如果給不同年齡層的女性推薦這系列動畫,她最想推薦哪幾部。「我覺得太難了!每一部都好有啟發、好值得去看。如果你一定要這麼殘忍的話⋯⋯」葉揚左右為難了一下,最終將西蒙拜爾斯的《網路霸凌》推薦給了青少女。「網路的議題是屬於新時代的挑戰,遇到攻擊怎麼自處。這部影片同時也是向霸凌者喊話,你以為無心的一句評論,其實會造成別人的傷害。」 而前田馬西娜的《規則》則是給初入社會的女性最好的禮物。「進入社會之後,你要面對職場、你可能結婚、你要擔任母親,其實會有很多規則、很多旁人的期待。」 葉揚打趣地說,對她有期待的人越來越多,有時是幼稚園老師,「媽媽,他今天穿太多了;媽媽,他說你最近很少陪他。」滿足需求變成一個必須努力,卻好像沒有終點的工作。 圖片來源|SK-II 「馬西娜的故事讓我們意識到規則的荒謬。」葉揚說,饒富趣味地與我分享她的創意聯想:「我看見影片中一模一樣、穿和服的少女時,我覺得她們好像一顆顆放在禮盒裡的月餅。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想,有時候我會希望人不只是一顆月餅。」 而提供給走過歲月更迭的熟齡女性,葉揚則特別推薦石川佳純的《壓力》。「我覺得有年紀的女性已經能夠看開很多事,難的是你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一生就這樣了?」其實人生有無限可能,衝破既定的框架,年齡並不是束縛,只要你充分地認識自己。 圖片來源|SK-II 女性受到讚美,有時也是侷限 我們談論了批評、限制、壓力,其實讚美有時也會造成侷限。作為在外貌和成就上都十分優越的女性,葉揚對劉湘的《顏論》特別有感。「贏了太多次,得到太多的肯定,人會為了避免失敗,而避免去嘗試。」葉揚語重心長地說。 比如一位運動選手,她需要有足夠的肌肉在能有好的運動表現,但這可能與社會刻板印象中所定義的「美麗」是違背的。「能靠外表偏要靠實力」這樣的話語因而成為一種限制,暗示著靠外表更輕鬆、更讓觀眾滿意。 圖片來源|SK-II 「而且讚美也會讓人過度在意特定的範圍。」葉揚分享了一位胖胖的朋友的故事,因為想讓他高興,朋友每次見他都要誇他又瘦了。久而久之,胖胖的朋友感到委屈。葉揚唱作俱佳地模仿這位朋友,為他說話:「我交到女朋友了,我事業上有很好的表現,你們都不關心嗎?我不是只有胖瘦欸。」 葉揚說初入職場,她因為一張娃娃臉受到矚目。「有一位主管,永遠都只叫我『娃娃臉』。」刻板印象又怎麼樣?侷限是自己甘願被套住,葉揚偏偏不走尋常路,她笑著說,「當娃娃臉也沒有什麼不好,我就努力工作讓對方知道娃娃臉也是個有用的人。」 反差不只萌,也能讓人刮目相看。我們於是在訪談最後邀請葉揚提供女人迷讀者三個調適壓力、面對困境的心法: 一、別人的期待可以是你的起點,不必成為終點。兩者之間不一定要對抗,只要你清楚自己的目標。 二、面對社會上總是聚焦外貌、片段理解的批評,女性更需要有相信自己的勇氣。 三、不要害怕與眾不同,比起遵從社會規範跟別人一樣,不如追尋內心的聲音,慶祝自我的獨特。 聽完葉揚的話,我感覺溫暖而能量充沛。SK-II《VS》動畫系列從混沌地、難以描述的日常困境將我們點醒。而葉揚從一切桎梏中輕盈地走來,拉著我們的手,告訴我們:命運可以改寫,只要我們認識自己、面向人生真正的目標,做出對的選擇。 >> 給想突破框架的你|點我看《VS》動畫系列影集 YouTube 完整版 >> 鼓起勇氣|讓 SK-II 陪你一起#改寫命運 文|Mia May 28, 2021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vvBvyl
女人迷防疫最前線|防止父母大崩潰,居家防疫 4 攻略:跟小孩在家的活動懶人包 https://ift.tt/2RJNda5 Emilie Wang 【女人迷防疫最前線】從全國疫情升為三級警戒的 5/19 起,將每天為你統整每天疫情時事,同時,針對不同的現況,提供你防疫懶人包,安定你我,是女人迷最關注的事,今天的你,一切都好嗎?讓我們一起關注今天疫情消息。 關於疫情相關內容,歡迎關注「居家防疫懶人包」,看看我們想給你幾個在家安心防疫的好方法! 指揮中心記者會指出:本日新增 297 例本土個案(其中 157 例男性;140 例女性),發病日介於 4 月 29 日至 5 月 27 日。各分部還是以新北市最多(136例),其次為台北市(94 例),桃園市(21 例),台中市(10 例),花蓮縣(9 例),彰化縣(7 例),基隆市及台南市(各 6 例),嘉義市(2 例),新竹縣、屏東縣、台東縣、南投縣、新竹市及高雄市(各 1 例)。 關於這兩日的疫苗分配與施打狀況,副指揮官於今天疫情記者會提到:「我們將全力支援雙北疫情熱區,總共撥給台北市 7 萬劑、新北市 6 萬 7300 劑,支援第一線防疫人員,只要施打的速度快,中央就會繼續疫苗的配給。」藉此,副指揮官補充提及:「希望第一線的防疫夥伴們,一定要在疫苗撥下去之後開始做施打,讓我們的防護網盡快建構完成。」。 近來有許多民間企業、地方政府提出要自行購買疫苗供給,對此,指揮官陳時中也做出詳細的說明,凡只要是地方政府或企業欲自行購買疫苗,得遵循「COVID-19 疫苗專案輸入流程」,委託藥商並提供執行企劃書、藥品說明書、數量及計算依據、冷鏈及儲藏設備、供貨期程、原廠授權書等八項文件,並走正式流程申請。 除此之外,針對近期有相當多媒體及民眾,建議是否可以開放民間進行快篩,指揮中心指出,快篩能測出的 CT 值相對比較低,因此在整體陽性率不高的情況下,快篩的準確度也會下降;反之,如果在疫情熱區,或是受試者本身具有接觸史的話,測出來的準確度也會相對比較高。「這些都是大量使用的限制,若快篩驗出陽性反應者,還是需要專業人員來協助安置,因此若有民間單位、企業要來做快篩站,就得準備好後續相關的量能,事情會做得比較完善。」陳時中說。 針對目前醫院收治病患情形,從 5/17 至今,目前共有 37% 的病患收至於醫院裡,另外有 33% 在集中檢疫所, 15% 在加強版的檢疫旅館,目前解除隔離者共有 92 人,其他資料仍持續更新中。「至於在醫療量能的部分,在日前已經要求醫院加開專責病房,同時也依據醫療需求、病人收治必要性,根據硬體條件做同房一人以上的收治,目前全國設有專責病房的醫院共有 180 間,病床數有 9015 床,目前空床數還有 7380 床(主要集中於中南部)。」衛生福利部次長石崇良說明。 從疫情升溫到現在,病例數趨平,並沒有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社區原來就有相關病人,沒有下降代表病人仍有一些潛藏於社區當中,熱區篩檢不夠快的話,就有可能會有更多病例出現,」陳時中提到,目前病例數沒有直線上升,代表三級相關警戒措施、社區防疫的機制有初步的成效,接下來會採更迅速有效的方式提升檢測量能,才能把潛藏於社區裡的患病者即時找出,妥善治療,防止疫情進一步的擴散。 圖片|Photo by Dragon Pan on Unsplash 今天就可以開始的防疫行動守則 當政府宣佈「停課不停學」的那一刻,全台灣彷彿都聽到了家長們的哀嚎。 每天都跟小孩關在家,除了他們線上上課的時間之外,還有什麼課程之外的事情做?本文將依照以下順序,介紹 4 項本篇能提供豐富資源的活動: 繪畫 閱讀 運動 玩大人 愈後面的列點活動,對於小孩的身心發展愈重要,這些內容不只幼兒可以用,連青少年也能受益,甚至大人也會喜歡一起做。我們從簡單的開始介紹: 1. 畫畫、著色、手工藝品 首先來個好消息,對於家中有喜歡畫畫的孩子,父母們可以省下購買用過即丟的著色本預算。 推薦大家「畫出這個世界 Supercoloring」,網站上的圖都能免費下載,只要在搜尋欄中打上關鍵字,搜尋結果出來後不要選「Web」,選「Image」,就會跑出許多張空白的線條底圖。接著,你可以把同一系列的底圖下載並印下來,即可完成一本自製的著色本了! 網站裡面不只著色,連手工藝品教學、連線遊戲、益智遊戲之類的也有。內容從交通工具、公主娃娃、蟲魚鳥獸、卡通人物、甚至你想透過著色,偷偷讓他們學一下世界地圖、八大行星、經典名畫⋯⋯裡面也都任君挑選,應有盡有。 再來,雖然現在不能去動物園、博物館、科學館,但是關於藝術浸潤,這邊推薦你網站「Google Arts & Culture」 ,裡頭有超過 70 國 1200 間博物館美術館的展品可以欣賞。只要抓住幾個你要的關鍵字,就能找到很有趣的東西,其中我認為最能跟小孩玩的是「Puzzle Party(拼圖派對)」,點進去按「啟動實驗」就可以開始了。 在「Puzzle Party(拼圖派對)」裡面,你可以依照難易度去選擇你要拼的「名畫」,而且還可以設定「單人」或是「多人」遊戲,所以不只可以用平板來玩拼圖,既能線上儲存又不會散落一地,連大人也可以邀請朋友,一起在網路上打發時間。 這樣的活動很適合找個下午,泡杯咖啡,開啟視訊放背景音樂,邀請朋友一邊聊天,一邊把拼圖完成。 即使是青少年,也很適合在課後時間,透過這個活動靜下心來,同時與朋友在線上交流,讓自己不那麼感到孤單。而也許欣賞名畫的品味,也能在這樣的潛移默化中,啟發未來的藝術大師呢。 圖片|Photo by tabitha turner on Unsplash 2. 想讓孩子看點課外書 如果你的孩子還沒有自行閱讀的能力,常常需要抓著大人唸故事書的話,那麼網路上的資源就是個好選擇。從疫情期間,各種有聲書、點讀筆、唸故事機器、人工智能助理等都比平常熱銷許多,由此可見父母強烈的需求。 雖然說 Youtube 有很多人會上傳唸故事書的影片,大家也能很方便地透過搜尋書名來找到有聲書,但缺點就是品質參差不齊,除非能找到出版社自製的高畫質影片,不過通常都是原文發音(以英文為主),小孩很容易就點旁邊的連結,神遊到別的頻道去。因此,我們想推薦的網站「Storyline Online」有 3 項重要特色: 備有眾多知名經典繪本,因此你很可能也看過中文譯本 書中的圖案會製作成簡單的動畫,讓整體更為生動活潑 透過知名演員或名人的表演技巧,把故事說得非常精彩 Storyline Online 把一般認為的「小孩子才看的繪本」,採用「微電影」般的表現方法,配上經典童書中藏有的深刻寓意,保證連陪看的大人也會看得津津有味。 順帶一提,當你點進影片時,可以選擇用「Youtube」程式來觀賞,這樣就可以在 Youtube 的「設定」中切換「字幕」成「中文」,讓小孩在聽道地的英文發音時,也可以用中文適時地幫助他們理解。 3. 想讓孩子運動(放電) 為了孩子的健康,也為了家中和平,如果你家沒有 Switch、沒有健身環、沒有大陽台,但好想讓孩子放電怎麼辦? 「Active Arcade」是一個目前只支援 Apple iOS 系統的 App,在「停課不停學」延長的這幾天,下載量暴增,衝上「健康與健身」類中第 1 名(大家的需求再度可見一斑)。 它的特色是,不只小孩可以透過簡單的操作來運動,連防疫待在家快要悶壞的大人,也可以用它來找回運動的樂趣!如果你的手機或電腦可以接 HDMI 到電視那種大螢幕上的話,玩起來會更過癮——是居家防疫,小孩放電的必備軟體!哪裡才能買得到呢?有蘋果帳號就能免費下載囉。 如果沒有蘋果手機呢?別擔心,這邊也提供一個類似的運動遊戲「Plaicise」給 Android 系統的家長們下載!小孩放電,不分軟體,只要有心,客廳就是運動場。 圖片|Photo by xiangtao on PIXTA 4. 大人才是最好玩的遊戲 那如果在客廳跑跑跳跳的,會吵到樓下被鄰居抗議,或是打擾同住的其他家人呢?有彈性的床,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地方父母可以發揮想像力⋯⋯例如,還記得小時候玩的「造飛機」遊戲嗎?這個就很適合在床上玩。 當你躺著把小孩舉起來的時候,同時你自己也在運動,記得核心要收緊發力,雙手抓住孩子的肩膀與腋下,雙腿併攏地撐著孩子下半部。如果此時你還氣定神閒,那就可以邊唱唱童歌(忘了的話請找 Youtube 學唱一下),若你在將孩子飛得上下左右前後時已臉紅耳赤,那就邀請孩子放聲大唱,順便練練肺活量,研究證明唱歌舒緩壓力。 唯一要注意的是,別把孩子摔到床下。疫情期間,醫院很危險,醫護人員很忙,別再增加他們的工作量。 當一個飛累了,一個唱累了,就可以兩人倒在柔軟的床鋪上,來個大大的擁抱,輕聲細語說說關於疫情悶在家、無法到學校見同學的心裡話。 其實只要鋪上瑜珈墊,放起充滿幹勁的音樂,你的任何運動,都可以跟孩子一起。背著他們做深蹲(妹妹背著洋娃娃真人版)、抱著他們練肩推(其實就是飛高高)、一起做棒式、一起開合跳、一起 TABATA、一起跳流行舞蹈⋯⋯當你滿頭大汗時,你也會看到一個流汗的可愛臉龐,對你露出燦爛的微笑。 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先成為那樣的人 小小的臉蛋,大大的眼睛,眼眸中映的都是你的身影。 不論你期許自己的孩子是不挑食、喜歡閱讀、樂於分擔家事、有良好運動習慣、少用手機與 3C、遇到困難不放棄、看到蟑螂不尖叫、遇到師長有禮貌⋯⋯不論是哪一項,你可以先試試看,努力成為那樣的人,然後再帶領似懂非懂的孩子們,一邊前進,一邊學習。 身為大人,能教孩子們的未必是漂亮的結果,而是努力的經過,這也是將來他們遇到困難時,會想起來的美好回憶。 孩子還小,需要學習;我們大了,更需要重新學習——只是這次,有純真的他們,陪著我們一起。 May 28, 2021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RJNda5
SK-II《VS》動畫系列|專訪鄧惠文:規則無所不在,你要不要活出自我 https://ift.tt/34tkbOq Charming BrandTalks SK-II STUDIO 推出的《VS》動畫系列,以六位女性運動選手為主題,探討女性困境、挖掘改寫命運的可能。透過鄧惠文醫師的分享,我們也許會發現在社會結構無處不在的壓力下,我們依然能改寫命運、活出自我。 炎熱的週間午後,鄧惠文醫生一身清爽地走進女人迷。悶熱的夏季裡,我們都戴著口罩、維持社交距離交談著。這並不容易,只能靠著眼神、肢體語言、努力揚起的語調來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思。這彷彿一次女性處境的具體展現:我們都被某些社會現狀禁錮了,卻始終努力用各種方法發出自己的聲音。 SK-II《VS》動畫系列:鼓勵女性勇敢選擇,寫出自己命運 SK-II 注意到了女性的困境,於是以《VS》系列選擇六組奧運選手拍成短片。她們來自不同國家、擅長不同運動、也面對不同的議題。「這六部影片非常有意思,它們選取了很有代表性的六個意象、用很精緻的製作水準,呈現出一個很具體的女性處境。」鄧醫師說。 「女性運動選手」專注自我、追求極限的表現,常常與社會對女性的期待相違背。「女性常常被期待要回應他人的需求,而作為一位運動選手,你必須專注在自己的訓練和表現上。這讓她們的職業生涯有更多的挑戰。」 鄧醫師精準地點出每一部影片的核心:從極具當代性地,藉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劉湘談網路輿論的影響力、到受限女性典範形象的前田馬西娜、掙扎於年齡限制與競賽表現的石川佳純、探討情感與目標如何共存的羽球雙打選手高橋禮華與松友美佐紀、再到女性是否能突破旁人不看好眼光的日本火鳥排球隊。每一部影片都扣合主題、精煉陳述,同時能選到精準又聚焦的意象,而且每一個故事都有前瞻性和開展性,足以成為女性的啟示。 鄧醫師於是將這六部影片視為女性的成長史:「你如何在他人眼光下確立自己?能不能不受規則侷限、進而自己定義自己的高低得失,接著你需要認知到女性重情感的特質,不需要被目標所定義,最後你擁有團隊,是女性彼此互助共好的 sisiterhood。」 影音來源:SK-II:https://lihi1.cc/t3NGF 在他人的眼光下,我也要做自己 因此鄧醫師特別喜歡《網路霸凌》和《顏論》兩部影片,體操選手西蒙・拜爾斯經受的外貌羞辱、游泳健將劉湘因亮麗外貌而被誤認花瓶,都在短短的影片裡生動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我覺得這兩則影片是女性在當代會面臨的新挑戰,在社群網站上遭遇的批評和攻擊。」鄧醫師傾身,很誠懇地剖析。女性已經比較敢於當面抗爭令自己不適的言行。 但一旦一切歸於網路,匿名的性質、適合串連的環境,成為滋養不理性攻擊的沃土。一瞬間爆開的謾罵攻訐,足以使再堅強的人崩潰。任何曾經在網路上有過不愉快體驗的人,一定都能體會拜爾斯面對霸凌巨獸、劉湘被漫天愛心包裹的窒息和驚懼。 圖片來源|SK-II 「也因此,拜爾斯轉身、面對身後霸凌言論長成的怪獸。那一刻,特別令人感動。」鄧醫師的眼神裡有著真誠的感動和欽佩。因為直面恐懼,需要無比的勇氣。 鄧醫師分享,心理學的理論提到「超越的第一步是『定位』」,受到壓迫的人需要意識到、勇敢到面對自己的困境,才有突破的可能。「任何人看到拜爾斯轉身的那一幕都會明白這個動作的份量,沒有言語描述也沒有關係。」 而在劉湘的故事裡,我們會看到「讚美」竟也是一種限制。「因為讚美感覺是善意的、正向的,所以要『覺察』更難。讚美於是成為一種控制,這部影片讓我們看到,女人的能力僅僅只是被『如實』看見就這麼困難」。 圖片來源|SK-II 「如實」看見的困難,在於女性總疲於應付各種規則。衝浪選手前田馬西娜的《規則》提醒我們:「你以為規則就是小聲說話、不要大笑而已嗎?社會要求男生一定要敢大聲說話,這就不是規則嗎?」鄧醫師睿智地反詰。 圖片來源|SK-II 規則的框限,一如高橋禮華與松友美佐紀的《機器》裡,揭露了我們的社會「以目標為導向」的準則如何壓迫兩位羽球選手。她們化為嚴格遵照指示的機器人,不經思索地勞動、不試著連結情感,因爲社會告訴我們情感是阻礙、成就才是一切。 「《機器》則展現出女性思維,我們常常重視情誼更勝於勝負。比如松友美佐紀重複地表達:『即使輸了,也想跟你一起打球。』而當兩位選手的手握在一起,就破解了整個體系對她們的桎梏。」 從《規則》到《機器》,影片藉著前田、高橋、松友的故事點醒我們:規則無所不在,你有沒有勇敢活出自我? 圖片來源|SK-II #changedestiny 我不怕墜落,我還能衝向遠方 活出自我需要代價,更需要突破的勇氣。 《壓力》描述乘載著石川佳純的透明電梯,讓她在職涯中攀爬也在職場上破裂墜落,那瞬間的失重、既有環境的破碎,具現了一位選手在競賽生涯中時時感受的年齡壓力。鄧醫師更犀利地剖析透明電梯的意象:「透明電梯可能是你的外貌、你的學業、你的關係,幫助妳攀升。看起是一種保護和幫助,但事實上,這是一個保護的假象。」而當玻璃電梯破碎的那一刻,是舊有防衛裝置的瓦解。所有你賴以生存的、以為可供憑依的,都不再可靠。 圖片來源|SK-II 那必然引來一個低潮,對曾經擁有的、對未知的將來感到懷疑。我問鄧醫師,那該怎麼戰勝這樣的自我懷疑?「『初衷』會幫助你找到力量,就像石川佳純掛在電梯邊緣時看到的那個拿著桌球的、年輕的自己。」這是從內在生長出的能量,是人生真正的動力。「如果你的能力不夠強,也許這座電梯一輩子都夠用。所以當妳的舒適圈瓦解的時候,其實不一定是壞事,而是你的能力已經遠遠超越了。這時,你不要害怕,而要試著啟動自己內在的能量。」 電梯只設計到頂樓,但你的人生就只到頂樓了嗎?那可多無趣呀。也許,我們該像石川佳純一樣面向初衷、不忘初心,踏著每天飛濺的電梯殘骸、勇於衝破阻礙,奔向更遠的地方。 就像日本火鳥排球隊的《極限》,透過團隊的力量,互相合作、彼此支援,最後突破了別人對她們狹窄的認識,開創出新的局面。 圖片來源|SK-II 致女人迷讀者,啟動內在力的四個心法 從 SK-II《VS》動畫系列,我們看見女性選手透過高度訓練追求工作表現的全力以赴,我們同時也要意識到,現代女性看起來可以做很多以前女性不被允許的事,但這不代表我們是輕鬆地做到。這六部影片以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啟發了我們對困境的感知,我們於是邀請鄧醫師分享將這些激勵化為行動的四個心法: 一、要釐清自我和他人之間的界線,別人的喜好、期望只能作為參考,不能無限制地侵蝕你的自我。 二、找到自己想要實現的形象,如果與傳統規範、規則有衝突的話,要好好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三、面對壓力的時候,要能看穿問題核心,並且不要因為害怕而直接放棄。 四、重視團隊合作,很多事情不是單打獨鬥。 鄧醫師將 SK-II STUDIO 六部非常精采的影片轉換成紮實可感、可供依循的步驟。在還不夠友善的世界裡,女性想要啟動內在的能量,需要努力、需要學習,更需要啟蒙。這是 SK-II《VS》 系列的初心,也是鄧惠文醫師送給女人迷讀者的禮物。 >> 給不想止步於此的你|點我看《VS》動畫系列影集 YouTube 完整版 >> 鼓起勇氣|讓 SK-II 陪你一起#改寫命運 文|Mia May 28, 2021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4tkbOq
2021年5月27日 星期四
遠距工作密技|今日宜聽:經典歌曲,懷舊依然年輕的自己 https://ift.tt/3hZ9wDd Lulu Tsai 推薦歌單:當你遠距工作在家,想要來一點懷舊歌曲振奮情緒,或只是安慰自己,這 4 首歌也許能打進你的心裡。 大家早安,我是今天的女人迷 DJ —— Lulu。 分享我從 10 年前到現在,聽到都能瞬間擁有好心情的 4 首歌曲。 5 次方樂團(The Click Five) 當初還在事務所加班的日子中,有一天無意間聽到的樂團,發現他們歌的風格,在快速緊張的生活步調中,能帶給我稍稍放鬆愉悅的心情。 這五個人陪伴我度過了一段辛苦的時光,即使在十年後的現在,能喚起當時的回憶,與屬於那個時間點的味道。只要樂曲一響,彷彿就能回到當年,品味曾經的辛酸與甜美。 雖然現在 5 次方樂團已經解散,這依然是我少數想聽音樂之時,會打開來聽的歌單。 其中《Don’t Let Me Go》是特別想推薦的一首歌,透過歌曲以及 MV,幫助更多人看見談論「人口販運」議題的重要性。推薦大家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也能關心這個社會裡隱藏著的、我們看不到的角落問題。 《喔啦啦》(Ooh La La) 光是想到這首歌我就很開心了,藍色小精靈就是童年回憶啊!(這句話不小心透露了年齡?) 這首歌是 2013 年電影《藍色小精靈 2》(The Smurfs 2)的電影原聲帶,由美國女歌手布蘭妮.斯皮爾斯(Britney Spears)所唱,不過可能很多 90 後的同學們已經不知道這些藍色小東西了。(如果知道表示你有成熟老靈魂很棒!) 只要心情有點悶的時候,打開這首歌、聽到那鼓動耳膜的前奏大節拍,情緒也能隨之高昂起來,什麼煩悶的事情都先丟一邊,與小精靈一同歡舞。 新好男孩(Backstreet Boys)——《別無他處》(No Place) 從十幾歲一同組團的男孩,到現在成為大叔,從樂團夥伴一同走入彼此生活。2019 推出的這首歌《No Place》,邀請了各自的家人一同參與 MV,真實溫暖的呈現生活的模樣與現在的心境。 二十幾年來他們歌曲的知名度不見絲毫下滑,時而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聽到熟悉的旋律。 只要前奏一下,連不熟悉樂團的人(或是不同世代?),都可能有共鳴的說出「這首歌我聽過」。 周華健——《少年》 這兩年去看演唱會,再度愛上周華健。年輕的時候聽,跟⋯⋯還是很年輕的現在時聽,心中的滋味完全不同。 「經典歌曲」不會因為推陳出新的流行歌而被淘汰,反而經過時間的淘洗與沈澱後,更為純粹動人。對我來說,現在的周華健唱歌,就有另一種境界的感覺,使我非常感動。 希望我能用《少年》當中的幾段歌詞,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也陪伴你: 有時候來不及沉澱 歲月總是跑在靈魂的前面 好在還有一點信念 陪我們完成每一天 別忘記心中的少年 狂奔的勇敢的 最初的少年 如果你喜歡這些歌曲的陪伴,陪你在家遠距工作、陪你細細回味,那你也會喜歡加入女人迷吾思傳媒,跟我們一起,打造你喜歡的社會。連結請點我。 May 28, 2021 at 10: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hZ9wDd
居家版伴侶使用說明書:近距離關係「校正回歸」的裂痕,我們再也無法視而不見 https://ift.tt/2SsxpIB 小妮子 疫情期間,近距離伴侶相處,有什麼狀況困擾著你?會不會有些問題早就存在了,只是因為一起在家工作,讓我們不得不面對呢? 這幾天最熱門的關鍵字,源自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校正回歸」,由於台灣本土案例大爆增,PCR、快篩的採檢量瞬間增加,在採檢完之後都還來不及進行判讀,引發塞車的案件數才出現所謂的「校正回歸」。 對於新名詞的出現,各界開始試著以白話文解釋,說實話,在這次疫情下校正回歸的絕對不是只有回補的確診數,居家防疫後,過去近距離關係的破口也是經歷了「校正回歸」。 過去,我們習於用工作壓力、外部空間來粉飾太平,一夕之間那些關係裂縫都依序浮現。 繁忙的 2021 年,時序悄悄滑進五月,面對前方工作巨量的挑戰,總懷抱的征服欲,時間是縱軸、工作是橫軸,把我網羅在規規矩矩的網格中,在忙碌中不用擔心自己的掉落。 短短一週內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台灣疫情升溫全國進入三級警戒,沒有戶外娛樂活動,取而代之的是一年多前居家防疫的情景,一瞬間,這面把我們接住的網格鬆了,居家空間是橫,疫情消息是縱,人們倉皇地想把這面網填補,深怕一個疏漏網就破,受到病毒侵襲。 閨蜜的聊天群組叮叮咚咚,正熱絡地討論疫情後的防疫新生活,大家除了交流如何打發時間,為枯燥的生活找尋樂子,共享追劇片單、推薦外送店家、分享擼貓日常,也免不了對親密關係的抱怨,當中也有書寫關係心理的作者、心靈導師。我想,這就是真實,再理性思考的人可能都因為難以適應的關係距離崩盤。 「我發現我無法好好和他待在同個空間,實在好焦慮!」 「降噪耳機怎麼突然失效了,對方一直視訊會議好難安靜。」 「我稍微露出一點不耐,對方就變得很緊繃,有這麼敏感嗎?」 自己身為柔情似水的雙魚,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成了焦躁不安、具攻擊性的小鯊魚,或許疫情以前情感生活、性生活應該都失調許久,除了工作的掩蓋,在喘不過氣時還能和這城市裡同樣淪落的人類交流意見,日復一日地度過。如今回歸同個空間,面對關係的破口我們卻再也無法視而不見。 圖片|Photo by The HK Photo Company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在一起越久,不自覺變自私了」給伴侶的 7 項自私檢測指標,別讓兩人在關係中溺斃) 面對關係破口不再粉飾太平 放下防備心展開一場對話 這一波疫情下是該好好「校正」了,遠端工作首個週末,開了一瓶紅酒,與先生徹夜掏心掏肺地聊,如果沒有疫情,我想在另一個平行時空我正與酒肉朋友暢所欲言,結束以後各自回家面對各自的親密關係。 這回徹頭徹尾地為關係展開一場大掃除,溝通了空間問題,還有我們該如何在適當的距離下,攜手度過這一次讓人易陷焦慮的防疫生活。 首先,把這陣子想和彼此討論的事情具體地說出來,以尋找平衡點解方,包含相處模式、溝通模式,彼此如何缺乏信任感、缺乏安全感的通通坦然以對,先讓彼此了解,再商討出一個有共識的對策,過程中有點赤裸裸,但卻是這陣子以來最有效、最深度的一次談話,這是在放下對彼此的防備才能辦到的。 試著去理解彼此後,發現許多來自個體差異而產生的鴻溝,在談話中層層解開,當彼此都願意去為對方設想,感覺實在很舒心。沒錯,我們都是很需要獨立空間的,既然過去沒有那我們就開始創造,將辦公書房設在兩個獨立空間。 聊完以後,J 試著用我的紫微命盤讓彼此更具體覺察,傳來一條網頁連結,是關於我本命夫妻宮的主星-巨門星之解釋:「巨門在夫妻宮的人,平常對待朋友同事,受人歡迎,然而在感情世界裡,容易讓另一半覺得緊繃。」我想或許吧,這是某部分的「本質」,有意識的覺察與調整,我們仍可以在環境中找到相處之道,我們說好,記得設身處地思考,面對彼此的情緒不過度的放大,於理解後,給彼此時間、空間。 接者,面對近期疫情下的焦慮感,也須覺察與行動。 除了親密關係的本身,其實我們的情緒都因為疫情產生變化,甚至彼此投射。健身房不能去、週間的工作、課程、週末的放鬆行程、社交生活暫停,在減壓活動喊卡後,空下來的時間在家中面面相覷,要說不會緊繃才是騙人的。 即便去年已經歷過防疫生活,這次來得又快又急,的確讓人不知所措,但事實上,我們只要控制所能控制的,過度焦慮和過度鬆懈可能都不會讓事情變好。我們說好,是時候該好好陪伴自己,用工作填塞的、報復性熬夜惡習的,利用這段時間回歸,當我們能好好與自己相處,當我們再度回到同個空間,能處在安全距離陪伴對方,以好的能量相互感染。 圖片|Photo by stockmate on PIXTA (同場加映:什麼是低能量?給焦慮者的三個能量恢復練習:看見自己、穩定自己、找出解方) 婚姻關係很多複雜無奈才是真的 需要我們定期保養 踏入婚姻後,會發現婚姻關係很多複雜無奈才是真的,許多坊間談論交往與婚姻的主流派別,「以和為貴」或是「做自己」趨於二分的觀點,其實帶有那麼癡人說夢之感。 畢竟現實面是複雜的,結婚的夫妻,躺在床上不只兩個人,而是六個人,說明我們的關係建構與原生家庭密不可分的關聯,那麼婚姻中的種種際遇絕無法一言以蔽之。 曾經在戀愛中如此猖狂,然長期在同一個屋簷下,永遠的甜甜蜜蜜,也會引發糖尿病的吧,當然,千萬不要用社群形象來理解這個世界的感情生活,即便是曬恩愛的夫婦,請相信可能都帶有些悲愴、不安,只不過可能是藏在黑暗裡不被看見、也不被發現。 有人選擇馬馬虎虎地度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去探究、不去追問;有人選擇裝到培養皿,拿到顯微鏡下仔細端詳。不論如何,這次疫情升溫三級戒備成為最好的顯影劑。如今,關在同一個空間我們有可能窒息,生活於不堪負荷的壓力下,隨時都有可能形成質變。 其實,要是真的大家都恍惚度日,我相信就不會有日劇《晝顏》、電影《婚姻故事》到韓劇《夫婦的世界》,還有都會女子視角的《三十而已》,多元廣泛、挑戰道德禁地的婚姻題材能大受歡迎,摘掉粉色濾鏡後,現實婚姻生活中就是充滿難以言喻的無奈和陰暗,那些虐心、毀三觀的影格,可能都存在於真實世界;那些不被世人理解的,透過劇中的角色給予人們投射,得到靈魂的釋放。 《晝顏》裡面有一句經典台詞:「結婚就是用失去熱情來換取安穩。你看結婚對象要優先看經濟實力,家庭背景,外在的條件這些對吧?結婚換來了穩定,但是失去了激情。婚後三年,老公就把老婆當成冰箱了。不管什麼時候,打開門就有食物,壞了會很不方便,但是也不會保養。」 進入婚姻關係,愛情能不能與生活並存,還是只是多了一道法律的束縛,最終在關係內滿足的只有最低生理、物質需求,只好尋求外部的精神慰藉或是肉體刺激?一直以來,這不是簡單的題目,取決於兩人的磨合、價值觀、投入程度、外在環境等多因素。 許多人面對婚姻關係充斥的可能也是上述的無奈,此刻居家的我們,是最好面對自己、最好面對親密關係裂痕的時刻,堆積陳年灰塵的,趁著難得在家的時光掃除一番,而年久欠缺保養的家電,你現在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好好上油保養。 圖片|Photo by Shelby Deeter on Unsplash (推薦閱讀:關係心理學:為什麼我會忍不住想跟另一半爭輸贏?) 只要彼此都有心,請給自己多點信心和勇氣,為對方敞開心扉,往後的日子亦是如此,請記得保養,再耐用的電器,用久了也是會故障的,更何況是脆弱的關係呢! 最後,近距離生活的我們商討出「居家版伴侶使用說明書」,分享給大家: 生活在同個空間但並不代表作息相同,給予彼此空間是基本的。 過度關心另一半的行程表與工作,可能會帶來壓力,只要沒有影響到彼此就好! 比起相看兩厭,還是可以安排有意義的居家生活,啟動自煮生活,輪流為對方準備美味的一餐。 午間幫對方泡杯咖啡,約好結束工作窩在沙發追一部劇。 互相提醒做好防疫措施、共同擺放好防疫物資專區(口罩、酒精等)、適當關注新聞動態。 留一些時間分享心情減緩焦慮。 無話可說不用尬聊,有默契地安靜做各自的事情。 除了上述以外,如果你們能共同商討出一個屬於你們的版本,我相信對近距離關係會是很好的成長。 關係是一輩子必修、洗滌心靈是日常,更多關係相處學,歡迎來 IG 與我分享: 近距離的伴侶相處,讓你備受壓力、焦慮不安?女人迷能量工作坊,陪你釐清情緒背後的需求,保持能量穩定不憂鬱。 May 28, 2021 at 12: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SsxpIB
疫情期間的內觀自省:我們過去活得快樂嗎?有覺得這個生命值得一活嗎? https://ift.tt/2RQTeBx Amazing 疫情爆發以來,有讓你感到不安、焦躁嗎?許多人的生活型態隨之改變,也多了與自己的相處時間。這個時候,我們是否能好好地整理自己與環境,以及與真實自我的關係? 台灣疫情爆發,我們從防疫模範生的位置跌落,看到外媒以「自滿侵蝕台灣唯一防線」、「虛假安全感」等詞彙形容,甚至有人說我們就像龜兔賽跑中的兔子,讓人感到過去一年以台灣為傲的自信心瞬間涼掉,過去的徽章頓時成為被嘲笑的標的。 前幾天看見命理師波瑟芬妮發文,點出了我們社會脆弱的自尊心:「我們的民族性到底多像個孩子,需要大人關注我們一舉一動做得好或壞——無論是模範生或不良少年。每個國家都忙著掃自家疫情雪,真的,nobody cares about you。我不是說我們要看輕自己或覺得自己不重要,但『自重』這件事,跟別人怎麼看自己本來就沒多大關係。」 我好像被打醒,看見自己這麼在乎其他國家對台灣的看法,根本就是仰賴他人評價的孩子。因為小時候也常被選為模範生,那種必須維持乖巧優秀的期許,讓我對於這個詞特別敏感,把個人情緒投射到了國家處境上,才會對失去肯定感到焦慮。 唐老師也說近期的星象揭示:「土星逆行,就是反省『該嚴謹處夠不夠嚴謹』了,我們可能都因舒適而鬆懈,所滋生的災殃,就會在土逆的時候出現,不管是公眾事務,或個人經營都是如此。」 重新以更平穩的心態回想過去一年,我確實就如外媒形容的,因為自滿而疏忽了。搭公車或看電影時,有幾次因為悶熱將口罩拉開露出鼻子;母親節那個週末,我原本想購買較透氣的防花粉口罩,弟弟提醒:「那個無法擋病毒耶!」我還回說:「但我們好像不太有機會接觸到病毒?」;某次跟朋友吃飯聚餐,道別前她給了我們一個擁抱,我說會不會太誇張,她才回應:「現在台灣是唯一可以放心擁抱彼此的國家耶!」 我曾以為我們會一直沒事,在這場世界風暴中全身而退;我曾以為我可以放心安排日程,不用擔心會被震盪取消;我曾以為國外朋友的隔離生活,我這輩子都不會經歷。 這些都是我的自滿,的的確確,真真實實。 不過我想並不只有台灣人自滿,全人類在過去這一百年,都是極度自滿貪婪自私的,疫情為我們帶來了一場重大反省。 【我們是地球最糟糕的室友】 反省什麼?首先是我們對待自然與其他生靈的態度。 Apple TV+ 製作的《這一年,地球變得不一樣》,記錄了人類封城,大量減少活動後,自然界重獲新生,復甦蓬勃的一年。天空變乾淨,海水污染減少,海龜終於可以在不受打擾的海灘產卵,奈良鹿群尋回自主覓食的本能。 其中最讓我動容的一段,是一頭非洲獵豹捕獲了獵物後,要呼喚小孩過來吃,因為怕驚擾到其他獵食者,所以不能太大聲。過去觀光客搭著一輛輛吉普車來觀賞,吵雜的引擎、交談、相機快門聲,都讓孩子聽不見獵豹媽媽的聲音,牠一直喊叫都沒有用。現在終於可以在媽媽輕聲呼喚後,順利一家團聚。 吉普車影響獵豹的生態環境。圖片來源|Apple TV+ 獵豹寶寶在媽媽的呼喚下前來享用大餐。圖片來源|Apple TV+ (同場加映:「世界地球日」週年:這 10 件事,我們立刻就能開始做!) 我突然意識到,人類就像那種最糟糕的室友,半夜開著大燈、24 小時狂播音樂、把垃圾丟到人家房間、霸佔公用空間。就算只是開夜車這種行為,其實都打擾到了其他生靈的休息。我們只在乎自己想做什麼,其他一概管他去死。 之前曾做過一個生態足跡測驗,看看以現在的生活方式,會耗費多少個地球資源?我本以為自己已經不算太浪費,也具有環保意識,但算出的結果竟然是 3.2 個地球!顯然我們現在高度消耗能源的生活方式,都是不應該的。 【我們是否愛這個生命】 思索完對環境的態度,第二個反省接續到我們如何對待自己。 我覺得人類無法與自然和諧共處,關鍵在我們也不知道如何與自己相處。對應自滿的兩個關鍵能力是:「自覺」與「自制」。 我們過去活得快樂嗎?有覺得這個生命值得一活嗎?還是渾渾噩噩、躲躲藏藏,被別人戳中痛處時不願承認,靠著大聲叫囂發洩心中怒火?或是唯唯諾諾不敢改變,看到越變越好的人就酸言酸語,好催眠自己繼續昏睡? 對我來說改變有五個階段,分別是:誠實、承認、臣服、承諾、成為。 圖片|Photo by Mor Shani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劉軒專文|正念冥想練習:與情緒共處,接納每一刻的自己) 誠實:這是最重要的第一階段,你願不願轉過身來,真實地面對自我?你的內在感受有空虛、委屈、怨懟、嫉妒、受傷嗎?不要壓抑或掩飾他們,誠實看見他們的存在,你的內在有一塊黑暗,大家都是。 承認:拿下討好眾人的面具,與保護自我的盔甲,承認在過去的生命裡,你曾有過的受傷經驗。不管是來自家人、伴侶、朋友、同事、社會等等,承認自己的受傷跟脆弱,那些情緒形成膿瘡,擋住你愛世界的能力。不用再欺騙自己,或是假裝沒事,讓這些事實與感受照見光。 臣服:不去用力抵抗這些感覺,臣服於「生命就是長這樣,人就是很多缺陷,人生就是充滿無常。」把專注力放在自己真正可以掌握的範圍。大事交給宇宙安排,自己的事我盡力做到最好。 承諾:你想變成怎樣的人、你想要什麼東西,你都許諾會以自己的力量得到,不靠偷搶拐騙或虛張聲勢,不靠任何人給你保證。你給自己最高承諾,永不拋棄自我,堅定陪著這個生命。 成為:走過前面自我檢視與匯聚力量的階段後,不斷去付諸行動實踐,漸漸成為自我承諾,喜歡的樣子,活成你來世界的理由。 世界沒有哪一刻比現在安靜、緩步,更適合我們內觀省視,越能把握契機重整生命的人,就越能在疫情後的新世界站穩、躍起。永遠保持「滾動式調整」的可能,將生命「校正回歸」到你喜愛並甘願的模樣。 如果現在的你,不確定該怎麼和自己共處,女人迷能量工作坊,陪你一起理解問題,透過實用方法論,讓你保持能量穩定不憂鬱。 May 27, 2021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RQTeBx
提升遠距工作效率的 10 個方法:找到空間與時間的界線,增加自己的主控權 https://ift.tt/3vr0G5a 海苔熊 從「遠距工作」之後就常常晚上睡不好?你可能需要幫自己的空間、時間與人際畫出界線,維持身體跟心靈的健康。 今天騎單車回家的路上,很幸運地加入了這個 《10 點財經維他命》 的房間,聽到了非常多實用的遠距工作技巧,分享給大家。 圖片|海苔熊 提供 1. 空間界限: 在家裡面區分工作的房間,還有休息的房間。這樣就可以避免偷懶。如果你家房間有限,可以參考藍白拖他家小孩維持整潔的折衷方法,在家裡面的地板用膠帶黏出一個空間範圍,進入這個空間,就要維持整潔/進入工作狀態 [1]。 2. 時間界限: 在家工作很容易變成時間小偷,一下子就混掉了一整天。可以設定早上/下午/晚上一定要完成的工作內容,也可以使用蕃茄鐘工作法,戰勝自己的惰性,增加效率。 3. 人際界限: 遠距離工作最大的改變往往是會議的數目會因此而增加,在今天的房間當中許多講者都談到會議會變成平常的兩倍,甚至有可能一個星期會開到 50 個會議。一天忙下來,可能會不知不覺都在 cover 別人的會議,沒有機會好好做自己的作業。那該怎麼辦呢? 你可以在 Google calendar 上面 Booking「自己的作業時間」,在那個時間裡面不可以有任何會議來打擾。講者還有貼心小提醒,日曆上面你可以寫「開會」兩個字,不要告訴別人你在開什麼會,也不要告訴別人這其實是你私下的作業時間。 圖片|Photo by Vadim Sherbakov on Unsplash 4. 減少孤獨感: 如果你是一個人居住,孤獨、渴望跟人講話的感覺會特別明顯,今天的討論中,有一個夥伴提出了一些方法模擬出「在辦公室」的感覺——有些白噪音的軟體,可以製造辦公室影印機、人和人講話的聲音,你會覺得自己比較像是在辦公室;另外,有些公司會在線上會議軟體當中,另外開一個房間叫做「茶水間」,沒事的人可以進去裡面尬聊 XD,這樣就不會每一個房間都好像在講公事。 但也有講者提到,國外做這件事情可能比較容易,我們還需要考慮到一些文化差異的部分(例如日本人和台灣人不一定習慣打開麥克風閒聊)。 5. 器材設備升級: 有些講者談到,疫情升級的這幾天,賣場的筆記型電腦、視訊、甚至網路路由器等等設備業績整個大翻倍。在討論當中,陸續也談到有三個適合推薦大家的商品:桌上型螢幕(可以增加你多工工作的效率)、不斷電系統(讓你在遠端工作不小心停電的時候,還有一點點時間可以存檔)以及購買頻寬(若你家有小孩同時要上線上課,可能會有需要短期的增加頻寬的租貸方案)。 由於我一邊騎車,實在無法記得哪一個是誰講的,但上面的項目如果有你覺得受用的,都應該歸功於講者,這都是他們講的內容;如果寫不好應該是我詮釋錯誤,請大家海涵~ (你會喜歡:在家上班,工時好像變得更長了?5 個在家工作指南:建立儀式感,區分生活與工作的場域) 另外,睡眠也會影響工作效率。我今天騎車去上班的路上聽了《睡眠先生的活力學》,裡面蔡宇哲老師也談到疫情期間在家工作,如果要讓自己能夠睡得好,可以採取什麼方法,我一併整理在下面 [2]: 6. 推自己出去曬太陽: 你可以到家裡面的陽台附近,家中的頂樓,或者是打開窗簾曬太陽,這可以調節我們的睡眠節律。工作一陣子出去外面休息 15 分鐘曬個太陽,可能對於晚上的睡覺會有一些幫助。 圖片|Photo by Leighann Blackwood on Unsplash 7. 睡午覺不要超過 30 分鐘: 午睡盡量在下午三點以前,並且在 30 分鐘之內解決,否則你很可能晚上會睡不著,因為白天睡太多。 8. 不要在床上做事: 根據睡眠衛生的概念,床上盡量做「和睡覺、做愛有關的事情」,所以如果你要在家工作, 要避免坐在床上用電腦,盡量讓你的身體適應「在床上就是要睡覺」這件事。 9. 睡覺前 1 小時避免使用螢幕: 我知道這個超難的我也做不到,但畢竟藍光會影響睡眠啊!如果能做到的話,我相信大家睡眠品質也會有一些轉變。 10. 定期運動: 雖然新垣結衣嫁給星野源了,但健身環還是先不要丟掉,因為白天運動 30 分鐘,可以讓你身體稍微累一點,增加了活動量,晚上也會比較好睡。 圖片|Photo by Shashi Ch on Unsplash 上面 5 點也不是我的想法,是我整理自最近我聽了幾次 #睡眠先生的活力學 聽到的內容,每次聽完節目的分享,我都覺得非常受用,大家可以把這個 Podcast 追蹤起來! 這 10 點當中,你覺得哪一點對你來說最有幫忙呢?還是你有沒有什麼「在家工作的小撇步」也歡迎在下面分享給大家喔! 我自己的感覺是,在家工作需要高度的自律、也需要很多界限上面的調控,當你能夠守住在家工作的許多界線,你也可以在你的生命裡找回多一點點的控制感,而當你有了多一點點的控制感,焦慮就不會一直造訪、一直讓你心煩。 如果看完後你仍感到生活沒有控制感,希望能找回主動權的話,第一步先找回自己的能量吧!女人迷能量工作坊有能力成為人生的指南針,和你一起,找回曾經迷失的方向。連結請點我。 參考資料: [1] 看藍白拖的原文 [2] 聽睡眠先生的活力學最新單集 May 27, 2021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vr0G5a
專訪韓國插畫家池世恩:戀人溫暖的體溫貼著我,我認為這是我創作的起點 https://ift.tt/34roKIY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韓國美女插畫家池世恩,透過暖色調的筆觸,完美呈現在男女愛情中的情慾,是那樣地簡單而純粹。 透過社群媒體的力量,藝術家不需只是在媒體或是藝廊中展示作品,IG 簡單而快速地發表模式,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都能自在地和大眾分享自己的藝術才能。 來自韓國的美女插畫家池世恩,經常以男女為描繪對象,一直以來對於「慾望」充滿興趣的她,自然而然就以自身在愛情中的經驗,透過畫作呈現出來,而細膩的她,不但在人體姿態上表現豐富的技法,不做作的氛圍,受到世界各地粉絲的喜愛。 圖片|zipcy@ig 圖片|zipcy@ig 從 4 歲開始就熱衷於繪畫,21 歲開始了繪畫事業,除了在 IG 上發表作品,在韓國也推出畫冊,超過 70 萬人追蹤的 IG 帳號,現在的她絕對是站在風頭浪尖上的女性藝術家代表。 (你會喜歡:4 位日本人氣 IG 插畫家,畫出情侶情慾與感性的 10 個瞬間) 她有名的《觸摸》系列,創作靈感來自於與戀人的相處,她說: 「某一天跟我的戀人一起睡午覺,一股溫暖的風從窗外吹了進來。戀人溫暖的體溫貼著我的皮膚,微風徐徐地吹過皮膚上,樹影在屋裡跳著舞,他略喘的呼吸縈繞在我耳邊。這一切讓我入迷,想要永遠記住這即將流逝的瞬間——這是我認為的起始點。帶有想要留下與戀人之間珍貴瞬間的心意,開始了《觸摸》系列,這也是讓全世界認識我的代表作品。」 的確,這一系列廣受女性粉絲的喜愛,簡單的畫面,卻展現出濃情蜜意的炙熱情感,讓人一看見就愛上。 已婚的她,私底下喜歡待在家裡和老公一起吃炸雞喝啤酒看 Netflix! 圖片|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提供 【本文由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有點色色有點甜!韓國IG情慾插畫家김수민,描繪男女間的親密視角,讓人臉紅心跳! 描繪你我的愛情故事!韓國IG情慾插畫家,Singiru:「比起性這件事情,更想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愛情。」 歡迎光臨性愛烏托邦!美國IG情慾插畫家,Alphachanneling:「情慾是一種神聖的表達儀式。」 May 27, 2021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4roKIY
柚子甜|金錢戀愛學:放手不是原地踏步,是讓新的可能性流入 https://ift.tt/3p6JdN7 柚子甜 學會「放手」,不是欲擒故縱,或是失意放棄,而是敞開心胸迎接新的可能性。面對愛情如此,面對金錢更是如此。 我是柚子甜,一位商學院出身的心靈作家。在接觸靈性領域前,我是在商業圈打滾的國外業務,念大學就開始接觸投資理財,很早就和「金錢」的關係非常緊密。 在進入身心靈圈之後,意識到「金錢」不只是一種能量,更是一種「關係」。我本是兩性作者起家,善於分析關係議題,而透過這樣的經驗,我將在系列文中,分享如何經營一段我們極為渴求,卻又總是捉摸不透的關係──我們和「金錢」的戀愛學。 圖片|Photo by Brigitte Tohm on Unsplash 踏入心靈圈一陣子的靈性愛好者,或多或少都有聽過一句話:「不要擔心錢,信任宇宙會給你豐盛。」 這句話聽在商學院出身的我耳裡沒頭沒腦的,甚至一開始有點排斥,畢竟過去受的教育就是要先苦到流血,才能坐享挖到的鑽石礦,什麼時候輪得到沒有富爸爸的我們「不要擔心錢」了?又或者不努力上進的人,憑什麼坐享宇宙給你豐盛? 加上後來在心靈圈打滾了幾年,也見到為數不少的人抓著這句箴言不放,滿口「信任宇宙」,卻不負起該擔的責任,最後還是卡著一身金錢課題,顯然滿心的信任沒有換來豐盛,也讓我對這句話又有了更深的疑慮。 直到很久很久以後,我從感情戲碼裡看到相同的模式,才恍然大悟:身心靈這句話本身沒有問題,之所以無法準確執行,是忽略背後有一個關鍵的鑰匙。 (同場加映:心靈牌卡|為自己抽一張牌,了解在一段關係中,你重視的是什麼?) 金錢戀愛學第七課|放手不是原地踏步,是讓新的可能性流入 感情中也有一句邏輯類似的話,叫做「越是放手,對方才越愛你。」理由是管束會讓對方覺得被控制,唯有放手讓他去,戀人得到足夠的自由,覺得關係是舒服的,才知道要回頭。 然而許多操作這句話的情侶們,卻往往發現事與願違──怎麼越放手對方跑越遠?之前管得死死的時候,就算交流品質很差,每天至少會交代一下行蹤,現在放手不管看看,結果變成自己對手機乾瞪眼,對方甚至一次都沒有應付自己的打算,最後又氣急敗壞地發訊息問對方人在哪裡。 不要懷疑,我就曾經幹過這種事。 多年前,某段感情正逐漸走向消亡,那時我去圖書館瘋狂地翻找架上的男女教戰手冊,看到書上說關係出問題的時候,女生要保持冷淡,對方才會有抓住你的慾望,於是我開始欲擒故縱,讓他覺得我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他不找我我也不找他,他找我我也愛回不回,以為這樣伴侶會意識到我的重要,結果對方像是脫韁的野馬直直奔向自由,連每天會說的晚安都省了,僅存的感情也迅速在幾週內分崩離析。 當時的我完全傻了,為什麼「放手」沒有換到對方回心轉意?為什麼我已經給他自由了,他卻沒有變得更愛我?我沒辦法找這位外國作者理論,只能拾起一片片破碎的心,帶著滿腹的傷痛和疑問走下去,直到許久之後,才在身心靈的世界找到答案。 原來「放手」不是交易的籌碼,而是營造內在空間,容納新的可能性; 那個可能性,往往不是我們「頭腦」想要的,卻是「老天」給你更好的。 圖片|Photo by Milada Vigerova on Unsplash 原來我一直以為的「放手」只是表象,看似不管束不過問,實際上能量場還是牢牢地扣著「我就是要他愛我」這個唯一解。但就是這份執著,讓內在空間被擠壓得窒息,我的能量不斷向外流失,沒有回過頭來觀照自己「我要什麼?」、「我真的開心嗎?」、「這份感情真的是我想要的嗎?」、「為什麼我不值得更好的?」 真正的「放手」,不是交換對方回來的籌碼,而是像勇敢為自己打開皺縮的心房,讓更多的感受和可能性流入──如果我當時願意這麼做,也許會猛然驚覺自己早就不快樂,而更乾脆地離開; 又或者提早意識到,其實我也沒有這麼愛他,只是害怕面對失去重心的人生; 更可能的是,我會發現我根本沒好好在乎過自己,只是一個乾枯的人不斷向外索取關愛,才表現得非常控制,而回頭練習把能量留下來好好愛惜自己。 而那份誠實的結果,或許不會換來我們「原本」想要的,卻是對老天敞開心的空間,讓更好的可能性流入;而不是傷痕累累之後,才不甘不願地面對失去的事實。 同樣的,在金錢的關係也是。 (延伸閱讀:「該不該和前任聯絡?」關係功課:釐清你是想和過去和解,還是放不下對方) 太多的人在催眠自己「不要擔心錢」的時候,其實是想向老天交易更多的財富,而且只能用頭腦認定的唯一方式流入。 比方說,想著不要擔心錢,但月底還是常常被帳單追著跑,懊惱地想著老天為什麼沒有送來更多的客戶,老闆也沒有加薪,卻忘了「不要擔心錢」的本質就是「放手」──它不是要讓我們繼續活在原本的處境,而是把焦慮放掉,內在騰出新的空間,才能讓創意流入,有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些可能性最後可能帶來更豐厚的財富。 我自己就碰巧有這樣的經驗。去年我租了自己的工作空間,雖然非常滿意,但同時也讓經濟重重加了一筆負擔。接下來有一段時日,我就像自動導航一樣拼命塞工作,行事曆上只要有空白就會焦慮,好像那是一個財務破孔,非得把它填進什麼任務,才算對那筆開銷有交代。 那陣子我忙到懷疑自己在幹嘛,如果自由工作沒有讓我有更多的餘裕,也沒有想要休息的選擇權,那我到底為何不回職場就好? 後來我硬是安排了長假,狠狠休息好幾週去旅行之後,才覺察到我真的太累了,那時乾脆心一橫,告訴自己:「放手吧,這個月開始我只排最低限度的工作量,也就是只要付得出租金和日常開銷就好,其他什麼我不管了。」 (你會喜歡:「我明明有休息,為什麼越來越累?」能量恢復練習:短暫的快樂會帶來副作用,你需要真正的休息) 但是我的「不管」並不是「擺爛」,至少在經濟上,我負起最低限度的責任,承擔足以應付開支的工作量,也有準備相應的存款,讓自己可以無後顧之憂的「放手」。 另一個最重要的是,多出來的時間,我並不是浸泡在焦慮裡,或像過去一樣看著行事曆的空白擔憂,而是問問自己想做什麼?想玩什麼?有什麼書想看、有什麼新東西想學、有什麼人想見。 我讓自己的心敞開,嘗試所有勾起我興趣的小事,花了很多時間磨練塔羅和占星,連網拍、飾品編繩都在挑戰清單內。 最後神奇的事發生了──我在無意間迸發了一個線上課程的點子,這個點子剛好可以整合我的能量療癒經驗、心靈解牌技巧、同時用到不久前學會的剪片技能,更重要的是,內容剛好是我非常有熱情投入的,也因為含金量夠高,推出後大受讀者歡迎,得到很多支持和加入,這個計畫讓我的工時大幅下降,但是收入卻迅速回補,足以支持原本的生活。 圖片|Photo by Jen Theodore on Unsplash 這個讓人大喜過望的改變,更加讓我意識到:如果我一開始的「放手」不是真的放手,比方說雖然減少了工作量,但精神都耗在擔心錢不夠、怎麼省錢、可以休息多久等等,然後焦慮地坐等老天給我更好的收入來源,那我想我是沒有餘裕放自己去玩耍、嘗試、甚至輕鬆到可以迎接新的工作靈感湧入。 最後,我想送給想對金錢「放手」的你一句話: 對金錢的「放手」,和對感情的「放手」很類似──唯有真正的把心打開,把能量用在迎接各種可能性,不要緊抓唯一想要的解答,那樣的金錢關係,最後都能收到老天給你更好的禮物。 May 27, 2021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p6JdN7
女人迷防疫最前線|給疫情中「遠距戀人」的教戰守則:即使沒「在」,也盡你所能的相伴 https://ift.tt/3fm3RFv 女人迷內容製作人 Louise 【女人迷防疫最前線】從全國疫情升為三級警戒的 5/19 起,將每天為你統整每天疫情時事,同時,針對不同的現況,提供你防疫懶人包,安定你我,是女人迷最關注的事,今天的你,一切都好嗎?讓我們一起關注今天疫情消息。 關於疫情相關內容,歡迎關注「居家防疫懶人包」,看看我們想給你幾個在家安心防疫的好方法! 5 月 27 日(四)防疫最前線 根據今天中央流行指揮中心宣布:國內增加 401 例本土個案、4 例境外移入、266 例校正回歸,累計共 671 例。到今天為止,台灣新冠肺炎本土個案超過 5,000 名,今日再新增 13 名死亡案例,累計 59 名死亡。 除了持續呼籲民眾應勤洗手、注意咳嗽禮節與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之外,也再次提醒大家減少移動與集會,全民一起降低群聚風險,才能嚴守社區防線。 除此之外,今日指揮中心記者會多聚焦討論疫苗供應以及醫療量能,在進口疫苗方面,指揮官強調,疫苗購買有許多安全性問題,需要透過技術性資料、授權才能保證施打後安全無虞。 根據中央社報導,從去年開始,台灣也陸續與英國的 AZ、美國的 Moderna 以及德國 BNT 等疫苗廠商洽談、簽署合約,目前也順利訂購到英國、美國廠商的疫苗,該疫苗預計會在未來幾個月分批到貨。 而上週到貨的 40 萬劑 AZ 疫苗今日已完成配送,全國各地以固定比例分配劑量,並以一到三級高風險人員為第一批施打對象,包括第一級醫事人員;第二級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含機場 CIQS 人員);第三級維持社會運作之必要人員,包括警察及憲兵等,對此,陳時中提到:「所有基層診所、醫師都是防疫的最佳夥伴,近期我們會漸次增加疫苗提供量,招募更多醫護快速完成接種任務。」 而針對北部地區的醫療量能問題,陳時中提到,過往救護車多是往鄰近醫院送診,然而因為現階段熱區集中在台北、新北,因此導致和平醫院、台大醫院的送治最多,之後會把後續分配做得更好,讓人流可以分配到周邊或是其他縣市的醫療院所,指揮官補充提到:「抗疫是大家一起的事情,把後續分配做得更好,各個醫學中心可以共同承擔,對病人是最好的。」 圖片|Photo by Steven Cornfield on Unsplash 今天就能開始的防疫行動守則 全國三級警戒的第二週,許多人展開了一陣子的遠距工作、居家防疫行動,直至今日,你會發現一個很殘酷的事實:當某件事情在疫情大流行之前就難以解決,那麼在此之後,可能變得更困難了。比如說,生活與工作的平衡,為人父母、為人子女的考驗,如何展開規律運動,或者是與伴侶的相處。 在這些潛在的問題中,遠距離關係在疫情底下的影響並沒有那麼明確,根據美國交友網站 OkCupid 的新用戶「偏好」調查,過去一年多來,有超過 51% 的受訪者表述,與往年相比,他們對於遠距離戀愛的想法更加開放。 為什麼會有這種「傾向」呢?紐約時報採訪一位密西根州的住院醫師 Joey White,他認為,在正常情況下遠距戀愛是難以忍受的,「但當我們生活的其他各方面都是虛擬的時候,僅通過 FaceTime 進行交流似乎沒什麼大不了的。」 拜疫情所賜,「相處」的既定模式不再管用,當我們有大部分的時間無法「實體相處」,並開始適應疫情所帶來的諸多變化時,遠距離戀愛似乎再沒有這麼可怕。 然而,其中仍有風險存在,正如浪漫關係專家 Theresa DiDonato 教授所說:「如果你在疫情大流行前就處於遠距戀愛關係,那麼你很有可能維持習慣;比較脆弱的領域是『新的連結』方式。」所謂「新的連結」方式,泛指在疫情流行之前、或之後不久所創建的新關係,如:因為疫情關係而不得見面的遠距情人;或因各自居家防疫,而被迫遠距離的伴侶。 當遠距戀愛成為社會的新常態,關係究竟是否能在大流行中倖存,是我們共同在意的事。以下提供你 3 種遠距相處的教戰策略,讓我們一起建立起新的戀愛原則。 圖片|Photo by jhphoto on PIXTA 1. 和你的另一半討論「我們什麼時候要對話」 無論是因為疫情,還是你與戀人原來就處於「遠距離關係」,可以嘗試與對方建立「何時、如何進行交流的明確期望和設定」,畢竟,有人喜歡整天來回發訊息,有人則會認為這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在彼此的需求可能不同的前提下,儘早與伴侶確定交談的頻率和時間,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當你們試圖設定循環聊天頻率,請選擇彼此都能承諾的時間,這樣你的伴侶變更容易感受到自己是你的當務之急,這一點感受上的不同,可以伴隨你們走上很長一段路。 美國約會教練暨 Smart 約會學院的創辦人 Bela Gandhi 建議遠距離戀人:「如果你知道自己不是夜貓子,請不要在晚上 10:30 之後安排視訊,你絕對不想在說話時,讓對方覺得你暴躁或疲倦。」 2. 即使沒辦法真實陪伴,也盡你所能的陪伴 創造虛實交錯的優質約會很重要,即便沒有辦法在一起,你們也可以共創美好的記憶。約定好一個時間,煮一頓彼此都喜歡的餐點,盛裝打扮,一起掛上耳機、開啟視訊,展開一場晚餐的約會,這是遠距情侶可以為彼此創造的精心時刻。也許在約會之前,你可以寄出一份禮物,可能是親筆信,或是網路購物寄去的東西,更能營造約會的氛圍。 安排虛擬約會是打造「互相依賴」感的重要關鍵,透過這種「一起」,能將彼此的生活編織在一起,而在這種高度彼此重視、高度依存的關係中,伴侶會永遠活在你的身邊(你的腦海中)。當你煮了一道菜,你會想跟他分享,你會想起「啊,他會喜歡這些的,下次見面,我可以為他煮這道菜。」 圖片|Photo by Chinh Le Duc on Unsplash 3. 重視各自的「現實」,但別忘了討論彼此的「將來」 不得不說,建立關係必須有動力,而這種動力一部分來自於親自見面。然而在疫情大流行期間,為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因此沒有住在一起,或原本就分隔兩地的人,更難以相見。 對於在疫情之前就維持遠距離關係的兩人,在國內移動、國外旅遊都遭禁止的情況下,沒有定期拜訪來維持彼此的生活節奏,這使得在現實生活中「練習」在一起這件事變得更加困難,因為你們原先共同期待的事情突然變得遙不可及,這同時也意味著你們將失去透過擁抱、接吻、相互依偎來充電的時機。 在這種情況下,認清現實,並找到在現實下彼此得以接受的相處策略是重要的。你們可以先有幾個共識: 我們沒有辦法對抗命運,尤其沒有辦法忽略疫情的嚴重性,所以無法見面不是任何一人的責任,我們會一起努力把傷害降到最低。 任何因為距離而爭吵的議題,我們都需要回應彼此真正的需求,要知道:「因為距離而起的爭吵,是因為想念、是因為不安」不要指責任何一方因為害怕而起的爭執,要理解,然後安撫。 不僅要致力於戀愛關係,還要在彼此不見面的情況下維持穩定,是困難的,然而,即便困難你們也得確保彼此要走的路在同一條上,遠距離戀愛可以維持,但你們仍要共同揣有一個終極目標。 這意味著你們要進行大量的對話,且在對話之前,你們都要很明白自己對於關係的期待與想像。請不要覺得彼此在浪費時間,而不去問其他更細節的問題,如:我們該怎麼做讓彼此感覺更好?長期我們如何相處?多久之後,我們有機會改變現在的模式嗎?如果我們彼此不適合遠距離戀愛,那是否可以持續下去? 如果你們兩個都同意,疫情底下的遠距離,只是暫時的物理性犧牲,那們你也應該共同明白:最終,遠距離將會結束;因此,此刻的溝通,我們可以更問題導向的解決如何維持親密感,如何踏實地過好每一個現在,一起迎向我們的將來。 這裡推薦你閱讀更多「遠距戀習題」,一起期待再次相聚的那一天。 (延伸閱讀:【遠距戀習題】遠距情侶爭吵的 5 個練習:記得所有的惡言相向,都源自於愛的需求) 除了每天為你精心準備的「防疫最前線」疫情時事與解方快遞之外,如果你還有更多需求,我們還有更多,想與你分享: - 多一點從容,少一點慌張:給你的居家囤能量指南 - 自我察覺先,改善生活起步走:12 週能量恢復計畫 想回顧「防疫最前線」內容,歡迎點擊「女人迷居家防疫懶人包」陪你度過每一個防疫日常。 May 27, 2021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fm3RFv
2021年5月26日 星期三
「幸福總會來了,有時只是來晚了些」賈靜雯再婚後悟出的 4 大幸福秘訣 https://ift.tt/3vDjHBa 01女生 從賈靜雯的人生是故事中我們學會:現實中的愛情亦沒有一份愛是十全十美,沒有缺點,但可以從愛情當中的跌跌撞撞成就更好的自己,或許都不是一件令人傷感的事。 賈靜雯和修杰楷婚後共組 5 人家庭,相當幸福。早前,修杰楷便在臉書發布兩人當年甜蜜擁吻的結婚相,並發文感激賈靜雯對家庭無私付出,真摯告白感動眾人。 賈靜雯過去曾有過一段轟烈失敗的豪門婚姻。如今走過悲傷迎來幸福的她,曾於自傳《賈如幸福慢點來》中娓娓道來她從愛情中學會的事,並大談愛情幸福的 4 大哲學。 修杰楷與賈靜雯是圈中公認恩愛甜蜜的一對。(修杰楷@Facebook 「謝謝你總是像太陽一樣讓我們都感到溫暖,謝謝你不管再忙再累都願意陪伴我們,聽聽和說說話。」 ——修杰楷 賈靜雯出道近 30 年,終憑劇集《我們與惡的距離》中飾演「宋喬安」一角奪得台灣金鐘獎的最住女主角,當時賈靜雯得獎講言時分享到,丈夫修杰楷與女兒們便是她「最佳的保養品」,而劇中角色更讓她明白到:「唯有愛跟放下,才能繼續往前走。」 圖片|alyssachia@IG 賈靜雯口中放下,或許是指放下從前對失敗婚姻的執著,接受「失敗」在生命中留下的痕跡,儘管曾經多麼的痛徹心扉,但如賈靜雯學會了堅強,現實中的愛情亦沒有一份愛是十全十美,沒有缺點,但可以從愛情當中的跌跌撞撞成就更好的自己,或許都不是一件令人傷感的事。 人不會一直生活在陽光下,所以要學會堅強。 賈靜雯 賈靜雯曾經有過一段不愉快的豪門婚姻,後期為了爭取小孩的撫養權,而鬧出不少的風波。雖然有一段失敗的婚姻,但賈靜雯仍是相信愛情。她曾分享過: 幸福是需要靠自己很努力去維持的,不去付出就可能從中溜走。 賈靜雯 賈靜雯因為經歷婚姻失敗,更懂得「愛」與「被愛」。圖片|alyssachia@IG 賈靜雯在個人著作《賈如幸福慢點來》一書提到,沒有一種幸福是天經地義就擁有的,賈靜雯就想讓大家知道,正因為她經過跌跌撞撞的愛,讓她學會了如何「愛」與「被愛」。 一個女人就算是經歷過糟糕的過去,不代表會遇見糟糕的一生,幸福總會來的,有時候只是來的晚了些。 賈靜雯《賈如幸福慢點來》 彼此都有價值給予欣賞 賈靜雯和修杰楷經營家庭關係之道是,欣賞對方在自己生命中所擁有的價值。圖片|alyssachia@IG 賈靜雯曾在自己的書上談到,修杰楷是一個很細心和很為人著想的人,這些性格特質都是發自內心地去關心對方的需要,並不是因為想討好自己才對你好,好像修杰楷會為她收拾行李,知道賈靜雯是一個經常忘東忘西的人,他就會適時的為你加件衣服。賈靜雯很欣賞並且感受到老公在自己生活中的價值,從而給予欣賞。 在一段愛情關係上,衡量對方的價值,並不在於對方如何盡力取悅自己,或是對方有何社會地位或成就,而是情侶相處之間慢慢發現對方的良知、性格與品德特質的吸引力,才是應該去重視或關注的重心。 (同場加映:離婚、單親媽媽又怎樣?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尹汝貞:不完美的婚姻,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賈靜雯 4 大幸福愛情哲學 1. 尊重彼此差異 夫妻關係是一凹一凸。需要為對方著想,如修杰楷很喜歡對賈靜雯碎碎念,賈靜雯並沒有認為對方很煩厭,這時便要尊重老公性格和意見。 情感建議 在一段成熟的感情關係中,雙方有權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模式。 任何事能有自己闡釋看法的機會。 不是「只有你說,別人不能說」的道理。 2. 願意傾聽彼此意見 賈靜雯和修杰楷相處著重溝通,不同性格的人走在一起,必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婚姻是兩人攜手並進,溝通過程並沒有輸贏。 情感建議 戀愛關係上需要大家專注溝通 伴侶溝通過程要保持耐性 即使感到不耐煩,也盡量不要做主觀判斷 圖片|ig@alyssachia 3. 使用帶有正面性的語言溝通 例如:當另一半在家時不分擔家務,可以說:「如果你能幫忙,我就會輕鬆許多。」而不是跟另一半說:「沒看到我很累嗎?什麼事情也不做!」 情感建議 「正面語言」在感情中至關重要 相處要懂得使用帶有鼓勵或支持性的語句 去代替帶有批評、蔑視或是貶意的說話 4. 讓自己進步多於等待對方改變 理想關係中,當有意見分歧時,雙方的思維或感受都不相同。 情感建議 吵架會帶來負面情緒和壓力 當一個會讓自己更加進步的人,專注於提升自己 再管理個人情感能力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01 女生」:賈靜雯豪門婚姻失敗 姐弟戀再婚悟4大幸福哲學:放下才能往前走 May 27, 2021 at 01: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vDjHBa
【性別觀察】從偷拍外流到 Deepfake:用不道德的方式意淫我,真的爽嗎? https://ift.tt/2Sxt6M0 Sersha Lei 很多人知道,若想要攻擊一位女性,最直接也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對她進行「性羞辱」。但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不再當一個無力的受害者與旁觀者。 2021 年 5 月,《鏡週刊》獨家推出〈臉被偷走之後:無法可管的數位性暴力?台灣 Deepfake 事件獨家調查〉。 報導一出,身邊同溫層不約而同轉發,畢竟類似事件早已層出不窮。一方面,慶幸終於有臺灣記者團隊深入調查;另一方面,也在閱後感到難受無助。身為女性,身為重視性暴力、性別暴力議題的人,我們能做什麼?當科技演進在前、觀念改變在後,該怎麼讓倖存者得到正義伸張? 性別力百科 深假 Deepfake Deepfake,中文譯作「深假」或「深偽」,是一種透過人工智慧(AI)中的 deep learning(深度學習)技術所創造出的 fake(偽造)訊息。Deepfake 技術可以用於影像及聲音,只需要仿造對象的人物影音素材,就能製造出唯妙唯肖的假影片。 參考資料:Deepfake 問世 3 年,為何讓 AI 變頭號網路犯罪公敵? 「Deepfake」譯作深假(深度造假),原理是利用人工智慧(AI)技術,模擬出狀似真人的影像。它發展多時,以假亂真,在假訊息(Disinformation)已經滿天飛的當代,更容易混淆視聽,輕者或許引起網路筆戰;重者則影響選舉結果、左右政治情勢,都不無可能。 比如說,2020 年,英國電視台 Channel 4 以 Deepfake 技術,打造英國女王的聖誕致詞,只見影片中的伊莉莎白二世動作滑稽,由於極具戲劇效果,一時引人發笑;但同時也遭受批評,認為這對女王大不敬,且有損王室形象。 2019 年,阿姆斯特丹網路安全公司 DEEPTRACE 調查指出,有 96% 的 Deepfake 性愛影片並未經過當事人同意,且瀏覽量高達上億次。當影片能被輕易造假,無論用在何處,都會對當事人造成傷害或莫須有的罪名。 圖片|Photo by Ike louie Natividad on Pexels 網路科技,不是第一次成為性暴力的幫兇 數位性別暴力(Cyber Sexual Violence),或稱網路性別暴力,將原先發生在線下的種種性別暴力,轉移至法律規範未盡完善的虛擬世界,甚至擴大、變形為新型態的犯罪。 最常見的例子,莫過於「未經當事人同意散佈私密影像」(Nonconsensual Pornography),即大眾較為耳熟的「復仇式色情」(Revenge Porn)。 性別力百科 未經同意散佈私密影像 Nonconsensual Pornography 在沒有經過當事人同意,故意散布、播送、張貼或以任何方式讓第三人觀覽當事人為性交、裸露性器官等性私密之照片、影像。 ⋯⋯ 「復仇式色情」不是恰當詞語。復仇一詞暗示雙方互有往來,受害者會被認定是自己先做錯事才遭這樣對待,可能催生譴責受害者的言論。 參考資料:你的情慾不是你的情慾:當「未經同意散布私密影像」成為一種龐大產業。 2020 年,發生兩起事件,讓數位性別暴力的問題浮上檯面,愈見鮮明。 一是震驚世界的韓國「N 號房」事件,犯罪者以新興通訊軟體 Telegram 作為媒介,而後被兩位潛入其中的女大學生記者揭發;二是《紐約時報》記者 Nicholas Kristof 發表的一則報導,控訴色情平台 Pornhub 上,充斥許多兒童性暴力、非自願性暴力影像,促使 Mastercard 及 Visa 等信用卡公司都發表抵制聲明,而後 Pornhub 在大眾壓力下,強制下架百萬部影片。(延伸閱讀:記者真實紀錄南韓「N號房」內恐怖真相) Nicholas Kristof:「我認為仍須持續監視及施壓,且進一步審查其他色情影片平台。」 圖片|Photo by Ike louie Natividad on Pexels 從外流到 Deepfake:我的身體,不是我的身體 聯合國婦女署(UN Women)發表〈針對婦女與女孩的數位暴力〉(Cyber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Girls)報告,裡頭將網路上的暴力形式分成六大類,如下。 盜用(Hacking) 冒充盜用(Impersonation) 監視或跟蹤(Surveillance/Tracking) 騷擾或威脅(Harassment/Spamming) 誘拐(Recruitment) 惡意散佈(Malicious Distribution) 女性不是唯一的性暴力受害者,卻是最大宗的性暴力受害者。或許所有人都知道,要攻擊一位女性,最直接也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性羞辱。例如:2018 年,印度女記者 Rana Ayyub 揭露性侵案,隨即有人製作並傳播以她為主角的 Deepfake 影片,以示不滿。(延伸閱讀:逆風、求裸照、網路公審!為什麼我們該談羅志祥事件後,針對女性的網路暴力) 從過去性私密影像外流,到如今以假亂真的 Deepfake,受害者的身體一次又一次被視作無關緊要的物品,可以恣意議論、評判、騷擾、操控、意淫,而無須對誰負責。當點閱率持續上漲,想像有無數隻眼睛不懷好意地觀看自己,便窒息得難以呼吸。 個人即政治,身體即戰場。 我們常言的女性自主,包括「身體自主」與「性自主」。女性對於自己的身體與性,應有自由決定及選擇的權利,而不受他人侵擾及控制。至今,社會做的還不夠多。 圖片|Photo by Ike louie Natividad on Pexels 面對 Deepfake 犯罪:放眼世界,著手台灣 關於新興性犯罪 Deepfake,讓我們借鏡國外立法狀況。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設有相關法律,Deepfake 受害者能對加害者提告。然而,萬一加害者未身處於該州管轄範圍內,則無濟於事,顯其力有未逮。 換觀亞洲,《鏡週刊》報導提及韓國現況:「2020 年 3 月,(韓國)國會首次通過 N 號房事件《性暴力犯罪處罰特別法部份修訂法律案》,該法案規定,製作或散佈 Deepfake 影片將被處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五千萬韓元以下的罰款,如涉及盈利目的,最多可判處七年有期徒刑。」而在 2021 年 1 月,幾十萬民眾向青瓦台(總統府)請願,要求嚴懲那些致使女性名人受害的 Deepfake 影片。 近年來,臺灣對相關議題也愈加重視。如 2020 年 7 月 4 日成立的非營利組織數位女力聯盟(WIDI),精確地瞄準主題,盼喚起大眾對數位性別暴力的關注,同時推動法規改革。過去亦有婦女救援基金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團體的努力,即便我們不是其中一員,也可以透過捐款、轉貼文章或參加社會運動等各種方式,為打擊數位性別暴力盡一份心力。 劉芷妤所著《女神自助餐》裡,有段話這麼寫:「⋯⋯這是人類史上最接近性別平權的時代,但也因為這樣,太容易被當成『已經夠平等了』,所以可以放棄進步的時代。」沒錯,即使來到 21 世紀、2021 年,基於性別的暴力(Gender-Based Violence)、強暴文化(Rape Culture)、蕩婦羞辱 (Slut-Shaming) 仍未消失,且不斷發生。 這是人類史上最接近性別平權的時代,但也因為這樣,太容易被當成已經夠平等了,所以可以放棄進步的時代。 劉芷妤《女神自助餐》 當人們匿名躲在螢幕和鍵盤後,暗箭四射,被刺傷的受害者往往無力反擊。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而人性有時並不道德。這個道德不是多麼崇高的理想典範,而是對於這些深受其害的人,有無一份基本尊重與同理。黑暗面太多,懲罰太少,而由於網路犯罪難以蒐證,更加深打擊科技性別暴力的困難度。 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亦有能施力的地方。無論是媒體素養,或對性犯罪、性別暴力的識讀,皆需各界共同參與。 無論是加害者或受害者,都可能存在於你我身邊。抵禦數位性別暴力,不是一個人的事,是所有人的事。 參考資料: Deepfakes Are on the Rise — How Should Government Respond?。Lauren Harrison。Government Technology。 The State of Deepfakes。Henry Ajder, Giorgio Patrini, Francesco Cavalli & Laurence Cullen。DEEPTRACE。 Cyber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Girls。Nidhi Tandon。UN Women。 The Children of Pornhub。Nicholas Kristof。The New York Times。 臉被偷走之後:無法可管的數位性暴力?台灣 Deepfake 事件獨家調查。蔣宜婷、陳昌遠、陳虹瑾。鏡週刊。 【臉被偷走之後番外篇】修法、監控、探測三管齊下 N號房事件後,韓國怎麼做?。王思涵。鏡週刊。 你的情慾不是你的情慾:當「未經同意散布私密影像」成為一種龐大產業。V 太太。鳴人堂。 Deepfake 問世 3 年,為何讓 AI 變頭號網路犯罪公敵?。蔣曜宇。數位時代。 May 27, 2021 at 11: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Sxt6M0
遠距工作密技|今日宜聽:K-pop、環境音與貓咪 https://ift.tt/3vpqDBW Womany Content Lab 內容實驗室 在「遠距工作」的時期,女人迷邀請大家帶上耳機,利用樂音,連結彼此的感情,在交流今日心情之餘,也可以為每一個早晨,帶來不同的工作情境。今天為你帶來的是——K-pop、環境音與貓咪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女人迷 DJ 是 47~沒錯就是這麼特別的名字! (如果正在看文章的你,有認識朋友叫 67、77、87 等,歡迎傳女人迷徵才頁面給他。) 一直努力工作的你,累了嗎? 邀請你跟我一起,聽首歌好嗎? 我的工作歌單會隨著當下的需求而改變,大約分成以下三種: 專心工作模式 開會思考模式 放鬆療癒模式 1. 專心工作模式 → K-pop 當我需要集中精神,進行高產出的活動時,我會選擇聽 k-pop 來提振士氣。 我選擇聽韓國流行音樂,除了個人私心的偏愛之外(47 小聲說),還有是因為我聽不懂韓文,因此不會受到歌詞的影響而分心,反而會因為那些激昂的曲風而帶動整個人的情緒,就如同舞團跳著動感的舞步一樣,我的手指也能在鍵盤上飛速舞動起來! 大家也可以依照喜好選擇華語、日韓、歐美語系、甚至可以把歐洲歌唱大賽 Eurovision 的歌單也拿來聽一遍,找出最能激發你工作效率的樂曲風格,打造自己的「專心工作模式」歌單。 IU 李知恩專輯的 Spotify:連結。 2. 開會思考模式 → 環境音 研究顯示「水聲」最能讓人放鬆,也能因為腦中連結水的清涼感,而帶來心理降溫的效果,因此當你發現在會議中大家壓力山大時,就可以搭配一點雨聲、海浪聲、溪流聲在背景。 其他的環境音還包括「焚火聲」、「生活噪音」、森林、鳥聲等等,選一個能讓你進入思考模式的背景音樂,進入專屬於自己的世界。 而白噪音、粉紅噪音這類型的環境音,則是適合入睡前播放,所以小心別選錯囉。 「Rain Drops」的 Spotify:連結。 3. 放鬆療癒模式 → 貓咪聲 我會把自己家裡的貓咪吃東西的聲音或是呼嚕聲,自行錄製下來並無限播放,對我能起到很大的療癒作用。 「Cat Purring Sounds」的 Spotify:連結。 但什麼樣的音樂能療癒你?也許是孩子的純真笑聲;也許是阿卡貝拉的和聲;也許是彌撒曲或讚頌⋯⋯這真的很因人而異。 只是記得提醒自己,累的時候別忘了停一停,選一首音樂,好好疼愛自己——辛苦的你,值得擁有放鬆的時刻。 圖片|Photo by Chris Boyer on Unsplash 如果你也想體驗女人迷「遠距工作」的氛圍,歡迎到女人迷徵才頁面逛逛,我們在那裡期待你的加入,連結請點我。 May 27, 2021 at 10: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vpqDBW
【Oneness Cards 占卜】無論外在如何改變,邀請你抽一張牌,安定自己的心 https://ift.tt/3oTzp95 金得心 面對不安,我們可以怎麼做?抽一張 Oneness Card,看看最近可以如何讓自己安心⋯⋯ 圖片|Photo by Giulia Bertelli on Unsplash 最近的你好嗎?無論外在如何改變,最要緊的是安自己的心,才能平穩度過每個時刻。 抽一張 Oneness Card,看看最近可以如何讓自己安心? 【 關於 Oneness Cards 】 Oneness Cards 不預測未來,因為未來是無法預測的。在此的訊息只是像一面鏡子般呈現忽視的部分,並提供一個沉思的方向與建議。其實,問題顯現時,大多時候只是內心有個糾結過不去,與外在無關。解開內在的結,往往一切就能迎刃而解。讓 Oneness Cards 給你一點提示,陪你與自己的內心對話。 【 抽牌 】 1. 眼睛閉上做三次深呼吸。 2. 感受自己全身的狀態,在心中發問:「現在的我可以做些什麼讓自己安心?」 3. 睜開眼,選一張適合你的牌。 圖片|作者提供 A. 感受與萬物相連 圖片|作者提供 「他是那樣的,我是這樣的。」太多的形容詞、太多的定義將「我」從整體之中隔開,讓自己像一座孤島。很多時候你並沒有那麼格格不入,是自己的想法將許多人事物拒於千里之外。 感受世界上每事每物的串連,感受你是這之中的一個節點,雖然微小卻很重要。這樣的關聯性眼睛看不到,要運用你天賦的感受力,試著對其他人、動物、植物、各種有機無機物感同身受,從中在整個網絡中感受到宇宙整體的支持。 B. 真心想要,就能心安 圖片|作者提供 或許你曾在身邊看過一些很矛盾的實例,嚷著要變漂亮又不願意打扮的人、立志瘦身卻不想動的人、想要達到什麼卻始終不肯付出努力的人。 這樣的情況不一定是沒有行動力或天性懶散,很多時候只是「不夠想要」。同樣的若真心想要安心下來,就會想辦法讓自己不受干擾、減少刺激的輸入、為自己保留獨處的時間,只要夠想要就會有方法。 有時待在現狀不想改變,是因為現狀還能滿足你。如果現在的感受是焦慮、緊張,而這能推動你前進、讓你更謹慎,這也不是件壞事。真實面對現有的狀態,不一定要像其他人一樣追求心安,追求和內在真實相反的目標才真的會讓自己不安。 圖片|Photo by Jacob Townsend on Unsplash C. 思考、行動,相信自己的影響力 圖片|作者提供 你的想法是波浪,每次一動念就會微微向外產生漣漪;你的每個話語、作為,都將在環境裡留下足跡。你的一切正為整個地球寫下歷史。 你喜歡現在的地球嗎?你希望看到這片土地有什麼樣的未來?疫情衝擊地球上每個人的生活,你覺得這件事帶來什麼訊息,希望你如何改變? 不安和焦慮感會在你開始思考、行動後慢慢緩解。創造你想要的環境,看看這會為其他人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D. 回想過往的領悟,看見日常裡的祝褔 圖片|作者提供 告訴自己活在當下、一切都會好起來固然很正向,用言語催眠自己無法真的幫你安心下來。 在家的時間很長,不如用這個時候回想過往生命的歷程,經歷了哪些事情,你突然有某個領悟,一時之間茅塞頓開,豁然開朗,有了真正的領悟。 在那之後你有一點不一樣,眼睛像被打開,看事情的角度也不同了,你更放鬆,不再緊抓。這樣的頓悟是宇宙給你的祝福,而你過往的洞見是給現在自己的禮物。常常回憶這些領悟,會為你帶來更多啟發的時刻。 抽一張專屬於你的 Oneness Cards,用更高的角度回望自己,與內在對話。 如果現在的你,因為外在環境變動而感到焦慮不安,女人迷能量工作坊,陪你一起保持自身能量穩定不憂鬱。 May 27, 2021 at 12: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oTzp95
Netflix 正能量影集 Top7:《后翼棄兵》《鬼滅之刃》之後,還有誰入榜? https://ift.tt/2QU6ZiB Bella.tw儂儂 Netflix Top7 正能量片單推薦:《保姆俱樂部》《天才少女福爾摩斯》《后翼棄兵》《鬼滅之刃》《好想做一次》《啦啦隊小鎮》《酷男的異想世界》你還有哪一部沒看過? 疫情當前,相信不少人都感到灰心焦慮,負面能量在所難免,但也不要讓自己沉溺在悲傷的情緒太久,如果真的無法提振精神的話,那麼不妨讓 Netflix 影劇作品來幫忙吧! 年度必看《后翼棄兵》絕對少不了,《鬼滅之刃》逆境求生的精神最值得我們學習了,快跟著儂編一起來看看吧! 《保姆俱樂部》:充斥滿滿溫暖正能量 圖片|Netflix 提供 主要演員: 蘇菲.格雷絲、玉田百名、莎伊.魯道夫、瑪利亞.貝克、索琪.戈梅茲 《保姆俱樂部》是根據作家安馬汀(Ann M. Martin)的暢銷童書系列作為改編,曾經在 90 年代被翻拍成電影和影集,講述住在康乃狄克州石溪鎮的 5 位中學少女,為了共同的事業而發展出深厚的感情,新加入的全新一代的演員群「保姆們」,在現代的背景講述帶著感動和正能量的故事。 剛播出時獲得爛番茄 100% 認證好評,演員之一的蘇菲格雷絲,告訴觀眾影集闡述的理念:「你的家人和朋友是最重要的。接著第二點,永遠相信你自己。」 《天才少女福爾摩斯》:顏值最高的福爾摩斯家族 圖片|Netflix 提供 主要演員:米莉芭比布朗、亨利.卡維爾、山姆.克拉弗林 米莉芭比布朗被譽為最會演戲的青年演員,挑戰演出傳奇故事福爾摩斯的妹妹艾諾拉,她在 16 歲生日那天,艾諾拉發現母親離奇消失,被交由哥哥夏洛克與邁克羅夫特扶養,並將她送到寄宿學校就讀,希望將其打造成淑女,於是艾諾拉只好離家出走,獨自踏上找尋母親的旅程⋯⋯ 《天才少女福爾摩斯》風格詼諧生動,不只是少女的華麗冒險,更是象徵著女力追尋自由的里程。 另外由好萊塢雙帥亨利.卡維爾、山姆.克拉弗林扮演艾諾拉的哥哥相當養眼,女性粉絲必看。 《后翼棄兵》:2020 最狂黑馬影集 圖片|Netflix 提供 主要演員:安雅泰勒喬伊、比爾.坎普、摩西.英格蘭、艾拉.強斯頓、克里斯汀.塞德爾 2020 年 10 月播出即造成全球轟動的《后翼棄兵》,描述孤兒院長大的西洋棋神童貝絲.哈蒙,在爭奪世界冠軍的路途上,同時奮力應戰人生遇上的成癮、偏執以及艱難的人際關係,25 歲的安雅.泰勒-喬伊的詮釋出彩,獲得各國影評家盛讚,該劇教會我們就算不是天才,也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反敗為勝。 女主角和戲劇本身絕佳的表現獲得金球獎最佳迷你影集和電視電影女主角兩座大獎,絕對是不能不看的影劇經典。 (你會喜歡:《后翼棄兵》Anya 眼距寬曾被霸凌,如今空靈眼神成標誌魅力) 《鬼滅之刃》:冒險和永不放棄的理念 圖片|Netflix 提供 主要聲優: 小西克幸、花澤香菜、關智一 日本漫畫家吾峠呼世晴創作的《鬼滅之刃》也是 2020 年轟動全世界的佳作,同名動畫和電影《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在全球迎來巨大的成功,不但是日本漫畫史上最快突破 1 億冊的作品,更助攻作者吾峠呼世晴擠進《時代雜誌》次世代百大人物名人榜。 儂編覺得《鬼滅之刃》好看的點絕不只是在主角和鬼戰鬥的打打殺殺,而是塑造出每個角色的背景和心境,鬼殺隊的隊員多半家人被鬼殺害,懷抱悲憤的心情希望不要再出現與之相同的受害者,悲天憫人和奮戰的正能量精神令人感動,最有看頭的還有鬼在身為人類之前的感慨故事,悲傷和充滿療癒性的情節總是令人感同深受。 (同場加映:榮格心理學解析《鬼滅之刃》當中的五個關鍵角色:燒毁面具才能成為自己) 《好想做一次》:清純版《性愛自修室》 圖片|Netflix 提供 主要演員:麥崔伊.拉曼克莉希南、達倫巴奈特 影集《好想做一次》原創故事來自闖蕩好萊塢的印尼籍演員敏迪卡靈(Mindy Kaling)自己的童年,描述第一代印度裔美國青少女的現代生活,不僅打破美國影劇作品中對亞裔刻板印象,還被譽為清純版《性愛自修室》,上線之後火熱全球,好評不斷讓 Netflix 很快地就宣布續訂《好想做一次》第二季。 電影主視角為印度裔美國少女 Devi,她想趕快邁入人生的下個階段,找上學校人氣王 Paxton 想「轉大人」,溫馨不失搞笑的青春題材相當紓壓,最適合想要好好放鬆的觀眾。 (延伸閱讀:真實性騷擾、女性的性愉悅:《性愛自修室》背後,你不知道的三件事) 《啦啦隊小鎮》:熱血精神引發共鳴 圖片|Netflix 提供 主要演員:傑瑞哈里斯、加比巴特勒、列克西布呂巴克 大多數人都以為紀錄片相當枯燥乏味,Netflix 原創紀錄片影集《啦啦隊小鎮》可是大大顛覆你的刻板印象了,影集聚焦在大學競技啦啦隊,參與各項賽事的熱血趣事,看隊員們辛勞苦練只為了實現自己人生的理想,相當振奮人心。 儂編覺得光看《啦啦隊小鎮》炫技就是一大看點,這些驚險動作真的會讓人忍不住叫出聲來,六集內容詮釋出社區大學納瓦羅如何贏得 14 座全國冠軍,高水準的表現令觀眾頻頻叫好。 《酷男的異想世界》:為生活質感加分 圖片|Netflix 提供 主要演員:特德.艾倫、克.道格拉斯、托姆.費麗西亞、卡森.克萊斯里、傑.羅德里奎 《酷男的異想世界》 靈感來自於男同性戀者(酷男)在時尚、室內設計⋯⋯等美學方面做得較佳的刻板印象,主持人「神奇五人組」(Fab 5)包括室內設計師、文化專家、廚師、時尚達人以及造型師,帶給觀眾許多時髦小秘密、令人眼睛一亮的大改造,還有催淚感動的真情流露,想要生活得更有質感嗎?《酷男的異想世界》 絕對可以為你的生活加分。 看完滿滿正能量影集後,如果覺得還不夠,歡迎在女人迷能量管理工作坊與我們一同上課,設計自己的理想生活!連結請點我。 原文出處:Netflix正能量影集推薦Top7 !《后翼棄兵》2020最紅,《鬼滅之刃》台灣票房破6億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面對疫情不恐慌!10招讓妳脫離「負面情緒」壟罩,第7招絕對充滿正能量 2020最受歡迎明星排行榜!《後翼棄兵》女主角不再是冠軍,「超人」僅排第10 May 26, 2021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QU6ZiB
為你挑劇|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換位思考,有時便能看見不同的世界 https://ift.tt/3bUYHOx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我是遺物整理師》透過發生在你我身邊的社會議題,傳達的是:無論你的生命中是否曾經失去過摯愛,把握當下與對方的相處,不吝嗇把愛傳出去,將會有滿滿收穫。 《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故事以一間原本由父子一起經營的遺物整理公司為故事背景,李帝勳在劇中飾演因在拳擊比賽中失手傷人而坐牢,一出獄就突然得當侄子監護人的「曹尚久」,他和由陳俊翔飾演、亞斯伯格症特質的侄子「韓可魯」,再加上由洪承希所飾演的熱心鄰居「尹樹木」,透過整理遺物的過程發現往生者們遺留的故事,並將其未能傳遞出去的訊息轉達給遺族。 在劇中所提到的老人孤獨死、同性戀不被認同、約會暴力、瞧不起公寓管裡員,以及重現 1995 年三豐百貨公司倒塌事故等,都更加深了故事觸動人心的實際感受。 而藉由包含李帝勳、池珍熙、洪承希、陳俊翔等實力演員們的揪心演出,讓整個故事看起來更加雋永,其中討論不同社會議題,都在一種懸疑的過程中,最後長出溫暖的花朵。以下整理《我是遺物整理師》3 大看點,絕對值得您細細品味。 圖片|Netflix 提供 圖片|Netflix 提供 圖片|Netflix 提供 一、發生在你我身邊的社會議題 《我是遺物整理師》戲中注入不少社會議題,孤獨死、職業災害、性別議題、國際孤兒以及約會暴力等等,這些事件經常在電視新聞中上演,但大多數時候的我們,只把這些新聞當作是一個事件,並未深度去探討其中的意義,但透過戲劇化的演繹,所謂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相互對照下來的,滿滿都是令人感嘆的心情。 圖片|Netflix 提供 圖片|Netflix 提供 二、看見事物的真正本質 眼睛看見的,不一定是真的。 透過「遺物整理」這件事,拼湊出往生者想說的話,那些來不及說的,都在每個人的生活足跡中。 另一方面,許多事情如果可以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也許會有不同的故事,劇中緊緊扣住此點,把愛與溫暖的真諦發揮到最大值,或許我們都該換向思考,有時就能看見不同的世界。 圖片|Netflix 提供 圖片|Netflix 提供 (你會喜歡:「每一次的面對,都是折磨」專訪台灣第一位遺物整理師:減少擁有的物件,人才有喘息的空間) 三、不斷讓人回甘的溫暖場面 感人的劇情橋段,很多時候不只要靠演員的情緒或是眼淚來達成,透過畫面、配樂等等,提升整個故事的質感,並且加強人性的著墨,《我是遺物整理師》除了預告中的「整理」,更多時候透過氛圍傳達的,那些無聲的感動,更能直達人心。 圖片|Netflix 提供 圖片|Netflix 提供 《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在 5 月 14 日全集數 10 集,於 Netflix 上線,無論你的生命中是否曾經失去過摯愛,把握當下與對方的相處,不吝嗇把愛傳出去,將會有滿滿收穫。 【本文由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這不是潘瑋柏!韓國演技天才 李帝勳,從《Signal信號》到《模範計程車》、《我是遺物整理師》的實力之路! Netflix《我是遺物整理師》「韓可魯 」17歲 陳俊翔!本名飄「台味」?出演過《愛的迫降》,純真天然演技受認證! 李帝勳、陳俊翔 Netflix《我是遺物整理師》10大噴淚金句台詞「看不到的,不代表不存在,只要記得,就不會消失。」 May 26, 2021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bUYHOx
IU 李知恩的 6 大暖心金句:我們都別浪費時間做不喜歡的事 https://ift.tt/3vtqPQI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IU 李知恩 6 大金句語錄來了!來看看「國民妹妹」從一身臭名到人見人愛,勵志又暖心的人生觀。 身為 IU 粉絲都應該清楚,當年為了幫助還清家中債務,在中學時發現自己對唱歌的熱愛,畢業後開始進入各大經紀公司找尋出道機會,2007 年與 LOEN 娛樂簽約成為練習生,熬了兩年以單曲《好日子》一夕成名,獨特清新的嗓音加上鄰家女孩的形象,獲得國民妹妹的稱號。 圖片|Ig@dlwlrma 2011 年 IU 首次出演 KBS2 打造的電視劇《夢想起飛 Dream High》,除了歌手又多了演員身份,靠著實力派演技獲得粉絲喜愛,陸續接下《製作人》、《步步驚心:麗》、《我的大叔》、《德魯納酒店》等戲劇演出。 圖片|Ig@dlwlrma 或許是看中 IU 在音樂與戲劇上的成就,又或許是她努力不懈的堅持,粉絲數日漸成長的李知恩開始受到時尚品牌關注,2020 年 2 月首次受到品牌邀請,前往米蘭出席 Gucci 2020 秋冬系列大秀,後來也成為 Gucci 韓國區品牌大使。 圖片|Ig@dlwlrma 當然,IU 的演藝之路並非一路順遂,也曾受到歌曲抄襲、演技平庸的質疑聲浪,不過,她沒有因此停下腳步,反而更激勵自己向前突破,靠著對於唱歌、演戲的熱忱,成為現在多數人心中的國民女神。從 6 大金句語錄細看 IU 李知恩勵志又暖心的人生觀: 沒有夢想的人最為強大。 IU 李知恩 IU 曾在粉絲見面會上被粉絲問道:「如果沒有夢想,怎麼辦?」,當今社會總是灌輸我們,人生一定要有夢想才行,但 IU 反倒覺得沒有夢想的人反而天下無敵,沒有人規定每個人一定要幫自己設定夢想,有夢想當然是件好事,但沒有夢想並不是一件壞事,對 IU 來說,只是這個夢想還在路上。 (同場加映:專訪黑嘉嘉:把夢想當飯吃,從來不是容易的事) 圖片|Ig@dlwlrma 生而為人,能照顧愛惜自己就好了。 IU 李知恩 愛別人的前提就是要先照顧好自己並愛自己,曾在頒獎典禮上提到已故的好友 SHINee 成員鐘鉉,IU 認為雖然我們的職業需要安慰大家,也必須要做好榜樣,但是生而為人,我們必須先好好愛惜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 圖片|Ig@dlwlrma 我不想浪費時間做不喜歡的事。 IU 李知恩 為了追尋自己的歌手夢,IU 果斷放棄自己升學的機會,不喜歡讀書的她在高中畢業後就決定,不浪費時間在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上,哪怕之後要付出想不到的代價,她也堅決在自己夢想的道路上奮力一搏。 (延伸閱讀:拜見社長大人!金曲新人獎持修:「你可以暫停或休息,還沒有決定結束,就不算失敗!」) 圖片|Ig@dlwlrma 在這險惡的人世間,若活著的人能給予彼此更多的愛,那就好了。 IU 李知恩 2019 年於《Love Poem》首爾場演唱會上,那時好姊妹雪莉及摯友具荷拉離世不久,縱使情緒低沉、思緒複雜,IU 依舊對粉絲們溫柔喊話,要與身邊的人相親相愛,不吝嗇地給予愛和祝福,那個當下所有粉絲的心也跟著被撫慰到。 圖片|Ig@dlwlrma 好的定義太曖昧了,反正也不可能滿足所有人。 IU 李知恩 出道至今 IU 飽受許多批評,要說完全不受影響絕不可能,不過最後知恩總是能將負面情緒消化,並期許自己抱持正面態度面對,不管是歌曲曲風還是穿衣風格,IU 都秉持著初心不畏旁人或輿論影響。 圖片|Ig@dlwlrma 不要太擔心每件事,反正都會過去的。 IU 李知恩 對於每件煩心的事只要順其自然就好,有時也要試著放棄或擺脫,像是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必會為你開啟另一扇窗,要是想都抓得緊緊的反而會失去越多,IU 認為不用太過於擔心,所有事情都會往好的方向前進的。 (你會喜歡:「你所擔心的事,有九成不會發生?」積極面對煩惱,大多數都可以處理) 圖片|Ig@dlwlrma 【本文由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韓網熱議IU美貌十年不變!私房5大保養技巧公開,跟著做把臉蛋凍結在此刻! 從一身負評蛻變成國民天后!IU李知恩演出的五部韓劇代表作&造型解析 27歲國民天后 IU,償清家裡負債、捨簽約金員工加薪,從高人氣到被討厭,「得失心不需太重,學習善待自己很重要。」 May 26, 2021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vtqPQI
給成長系女子的關係書單:大人的戀愛,是學會謝謝再聯絡 https://ift.tt/3ui2mMZ Sersha Lei 獻給所有一邊戀愛一邊成長的女子三本好書,願我們在愛裡成長,勇敢去愛,卻不在關係裡執著,該放手時,依然能灑脫離去。 入夜之後,你打卡下班,望著城市的五光十色,喧囂熱鬧。長大至今,多少也理解,身邊沒有人陪並不是壞事,比起兩個人孤獨地湊合,你更寧願保有自由。但有時候你還是期待,散步回家時,牽住一雙厚實的手;當被日常瑣事折騰得心煩,轉身就能投入某人的懷抱。 與渴望在關係裡依然精神獨立的你,分享我的三本愛書。曖昧,熱戀,約會,慾望——你能在這之中,看見自己的影子,然後愈愛愈瀟灑。 圖片|Photo by cottonbro on Pexel 《左撇子》 戀愛的時候人也總是不顧一切地甘心付出。 那貪心不在獲得什麼,而是太貪心想讓對方快樂。 當下是不管什麼壓力或道德的。 戀人所代表的也不再只是一種曖昧的精神聯繫。 而是手掌相互碰觸到時那樣的的確確感受到的電流。 就算對方再出什麼難題也懵然有一種想挑戰解答的心吧。 ——〈草莓果醬的啟發〉 你或許對葛大為這個名字沒印象,但你可能會唱一段張惠妹的〈連名帶姓〉,或會哼幾句徐佳瑩的〈你敢不敢〉,或記住一首首關係的可壞可愛。那些說不出口而哼唱成歌的字,蒼涼而溫柔的詞,都出自葛大為之手。詩般敏感,散文般明晰,字詞化作一聲聲低喃,觸動心底的敏感帶,讓戀愛神經甦醒,然後你發現在找到答案前,自己再也睡不著覺。 在你面前 每個萬變的我 都會瞬間不見的吧 然後 什麼也沒剩下 卻成為了你 ——〈世上沒有馴獸師〉 圖片|作者提供 2020 出版的《左撇子》,來自十三年前的獨立出版作品,重新編修再製,留有舊時的抒情繾綣,亦不乏現代的俏皮浪漫。可以把它看作詩集,或視為散文小品。迷你一本,盛載了都會情愛的斑斕,像他寫過的歌詞一樣,易讀而深透,如小貓輕巧走過,看似無痕,卻在心底留下氣味。 (同場加映:【為你讀詩】《奶與蜜》愛戀篇:你觸動了我,而無須碰觸到我) 《現代愛情:關於愛、失去與救贖的真實故事》 如果你為愛犯傻,到頭來都是讓你看清自己能為愛奉獻多少,能把心敞開走多遠,讓你知道你在把心關起來把心房焊死前有多少能耐。 ——〈愛得狼狽?沒關係。尤其,如果妳是贏家〉 〈被不讀不回的悲傷五階段〉寫女子約會後,遲遲等不到曖昧對象的訊息,心急如焚又要假裝灑脫,好像在愛裡故作鎮定的自己;〈記者化身丘比特〉寫公司執行長因為記者的一席話,鼓起勇氣找回人生摯愛,現實比電影還要戲劇化;〈當妳有個很會看人的媽〉寫愛評價孩子交往對象的母親,偏偏她說的話總是有那麼點道理,女兒不情願卻又默默吸收,看來母女之間的攻防,世世代代皆然。 電影有魔力不是因為劇情多了不起,畢竟現實生活也可以很離奇。電影好看是因為他們總在最高潮時結束。戰爭打完,球隊贏球,追到女生,電影就演完了。但在現實生活中,事情會一直推進,追到的女生可能跑掉,小精靈女孩可能會覺得「幸福快樂」的結局太無聊。 ——〈親愛的,那不是你的路線〉 圖片|作者提供 《紐約時報》「現代愛情(Modern Love)」專欄,始於 2004,刊登素人投稿。《現代愛情:關於愛、失去與救贖的真實故事》精選 42 篇文章,編輯成冊,並在文末附上當時投稿者的現況。現代愛情,是所有人的愛情,有甜蜜,有苦澀,時而激情滿溢,時而黯淡無光,真實誠懇,惹人又哭又笑。 (同場加映:我們都害怕在愛裡受傷 《摩登情愛》影集金句:「肯定會有人,能接受你本來的樣子」) 《城市裡還有慾望嗎?》 過了一定的年紀之後,最棒的一件事就是,大多數人都會變得更和善、更寬容一點。因為你已經歷過真正的歷練,也學到了幾個教訓。像是生活可以金玉其外,卻敗絮其中。還有無論你怎麼努力做到完美,還是會有倒楣的時候。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你一直以為完好神聖的事物,可以一夕之間變得脆弱不堪。 ——《城市裡還有慾望嗎?》 走過 20 歲的熙來攘往,與一個個路人擦身而過;來到 30 歲的不動聲色,稚氣褪去,少了初時的飄忽;行至 40 歲的雲淡風輕,明白所恨但不再追究,豢養平靜的靈魂;歷經 50 歲的氣定神閒,偶爾想起年輕時候的夢,不知道仍有沒有機會追一追。20、30、40、50,對慾望的渴求,不分年紀,我們盼著性望著愛,可也曉得寂寞都是自己的事。 「我愛你。」我說。 「我也愛妳。」 當然了,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是不是真心的。或者如果我們是真心的,又意味著什麼。誰知道呢?也許這就是中年階段的好處之一:有些事情永遠不變。 ——《城市裡還有慾望嗎?》 圖片|作者提供 寫過成名作《慾望城市》,坎蒂絲・布希奈兒(Candace Bushnell)這次從輕熟女寫到熟女,以《城市裡還有慾望嗎?》談中年之後的情愛生活如何精彩。放心吧,無論你是否中年,這本小說都不會讓你出戲,二十幾歲的我,同樣深覺過癮。 (同場加映:都市女子獵豔!《慾望城市》愛情學:找到對的人是虛幻,過好自己更重要) 獻給所有一邊戀愛一邊成長的女子 常常覺得,書能夠帶我們飛。視野開展,內心撼動,有同情共感的契合,有尋找自我的探問。今天翱翔在都市情愛的浩瀚星河,還喜歡嗎? 願你的戀曲,符合心之所向;願你的付出,不被現實辜負;願你遇見大雨不停時,甘願淋一場酣暢痛快,早已無所懼怕。 種什麼因,並不一定得什麼果。 《城市裡還有慾望嗎?》作者 Candace Bushnell 欲望會讓人脆弱,因而你得勇敢。 《現代愛情》編者 Daniel Jones 我一向不是喜歡回頭看的人,畢竟要往前念想的還很多。 葛大為 面對感情問題,情緒總是大起大落?如果你發現,自己處在一個低能量狀態,女人迷能量工作坊,陪你找出情緒背後的「刺」,保持自身能量穩定不憂鬱。 May 26, 2021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ui2mMZ
女人迷防疫最前線|給遠距工作者的 4 項實用指南:選擇舒適空間,創造你的「早安循環」! https://ift.tt/34gn8lz 女人迷內容製作人 Louise 【女人迷防疫最前線】從全國疫情升為三級警戒的 5/19 起,將每天為你統整每天疫情時事,同時,針對不同的現況,提供你防疫懶人包,安定你我,是女人迷最關注的事,今天的你,一切都好嗎?讓我們一起關注今天疫情消息。 關於疫情相關內容,歡迎關注「居家防疫懶人包」,看看我們想給你幾個在家安心防疫的好方法! 5 月 25 日(二)防疫最前線 今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為 302 例、2 例境外移入,以及 331 例校正回歸,總計 635 例,其中,新增死亡病例為 11 人,為近期以來最多。死亡個案年齡介於 50 至 70 歲,其中 7 人具有慢性病史,其餘 9 人有萬華區域接觸史。 校正回歸累計至昨日,病患主要分布於新北市和臺北市,指揮中心指出,校正回歸後整體確診人數的高點並沒有轉移(維持在 5/17),因此以數據趨勢圖來看,疫情並沒有急速惡化,但是否趨緩仍得持續觀察。 延續昨日強化三級警戒的措施,指揮官陳時中提到,我們從第一階段到第三階段的防疫雖然看得到效果,但仍要持續把接觸降到最低才能更有效的阻斷傳播。 在民生方面,餐飲業一率外帶;賣場及超市需加強人流管制,並落實實名制,「請大家可以儘量少次多買、一次購足,」陳時中提到,從加強三級警戒開始,全國落實婚禮不宴客、喪禮不公祭、宗教集會活動全面暫停等大原則,這些場合是過去一年多來在國外經驗裡,最可能產生群聚感染的場所。 「希望能夠把人流接觸降下來,疫情才得以控制,個人還是要把手洗好、口罩帶好,」陳時中說,各級學校雖已停課,但請校方不能強制住宿生返家,現階段我們要以減少移動為最高準則,校方應要強化住宿學生的管理,強制返家會增加跨縣市的流動,對控制疫情並沒有助益。 另一方面,關於企業是否停班?陳時中強調,減少所有的移動當然可能有效控制疫情,但我們也要預防「防疫疲乏」,若是社會經濟活動沒辦法正常維繫,對於國家未來經濟發展會產生莫大的損害,指揮中心以將疫情與產業發展平衡維繫為主要目標,將持續與經濟部做溝通與商談。 圖片|美聯社 今天就能開始的防疫行動守則 雖然現在並沒有強制規定企業停班,但仍有許多企業自主分流工作、遠距辦公,因此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 WFH)如何保持效率成為許多上班族的當務之急,無論你是遠距工作的新手,還是正在尋找晉級策略的老鳥,以下幾個專業人員的建議,都可以協助你保持工作生產力與生活平衡。 事實上,每一個遠距工作者都必須搞清楚自己「應該在什麼時間工作」、「在哪裡工作」以及如何在「工作與個人生活間建立平衡」三件事。 圖片|Photo by Ushico on PIXTA 遠距工作攸關你的軟硬體設備舒適與否,攸關你的職涯發展、培訓機制以及與同事之間的互動關係,它並非一個小題目,可能也並非暫時性的結果,因此,今天的防疫型行動守則,將帶給大家 4 個遠距工作方法,解解遠距工作者的燃眉之需。 1. 在正常的時間工作,並建立時間管理機制 遠距辦公最大的好處就是「靈活性」,你可以自行安排時間與空間,在瞭解自身工作週期及規律性的情況下,你可以自行調整腳步配合以適應其他人,或是引導他人適應自己。 你可能會發現,遠距工作期間的工作時程會被你往前、或往後挪移,你因此可以擁有完整的早餐時間,取代每天匆忙的通勤;或者,你可能習慣當夜貓,每到半夜才突然靈感大開,能有更好的工作效率。 無論你的習慣是哪一種。所有的計畫應該是固定且規律的,你可以嘗試使用時間追蹤工具(如:RescueTime)或者是行事曆(Google Calendar),可讓你確認是否遵循安排。這些線上工具將幫助你確認一天之中應該完成哪些事、在哪一個時間點最具有生產力,以及什麼時候期待有個小小的停頓或休息。 當你知道自己何時具有最佳生產力時,你才能知道如何掌握自己的優勢。 例如:你如果多能在上午 9:30 到 11:30 之間完成最具挑戰性的任務,那麼請不要在這段時間安排會議,這段時間應該是你集中生產力的時刻,善用它,你便能確保自己一天的產出。 (推薦閱讀:「先許願,才能實現!」女人迷 Sales Head 柯采岑的高品質時間管理術) 2. 創造你的「早安循環」! 創建一個引導你進入工作的儀式,會讓「我要開始工作了」這件事情更具說服力。 想要幫助自己儘快進入工作模式,「儀式」可能比「時間」更為強大的驅動力。與其因為「時間到了,我該開始工作了」而展開你的一天;不如給自己一杯咖啡、一片貝果,一集早晨的 Podcast,當你心靈充足,覺得「我準備好了」,那自然是開工的最好時機。 圖片|Photo by Ashkan Forouzani on Unsplash 這件事情非常顯而易見,以「著裝」來說,對於某些人,穿睡衣可能是在家上班的一項特權;但對於另一些人,穿著睡衣在家上班可能是非常糟的策略,那會讓你無精打采,缺乏動力。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通常你會在穿起運動內衣、瑜伽褲子、綁起頭髮的時候開始有運動的幹勁,這就是儀式感帶給你的動力。 找到屬於你的「早安儀式」,能夠幫助你說服自己有個「好的開始」,同時也能夠養成新習慣,激發你的效率和潛能。 (你會喜歡:居家防疫最困難的是什麼?給 SOHO 族的在家工作 11 個小撇步) 3. 選擇一個舒適的工作空間 在家工作最大的好處是什麼?可能是「舒適度」。 但過不了多久,你會發現,過於舒適的環境會令人喪失生產力。儘管在家工作對很多人來說非常方便,因為他大可以躺在床上、沙發上,以任何他習慣或喜歡的姿勢辦公,但通常,舒適的代價是你總對抗不了惰性與瞌睡。 屈服於嗜睡令人感到沮喪,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家工作容易掉入「耍廢」的陷阱,你感覺生產力驟降、思考活性也變低,對工作不再具有征服的慾望及成就感,以上都是「過度舒適」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當你開始感到不對勁,就是你決心擺脫家庭環境誘惑的開始。 擁有一個「專屬於工作」的空間將會大幅改善以上狀況,也可以幫助你征服惰性。當周圍環境為你提供工作氛圍的時候,你的注意力必然會隨著效率的提高而增加,為此,你可以透過完成以下 3 件事,達到提高專注力的效果: 盡可能選擇房間的一角,並保證採光良好。 保持你工作所需的物件(如:筆記本、水、筆等),都可以在你觸手可得之處。 打造你的專屬辦公風格,在喜愛的空間中能讓你保持專注。 圖片|Photo by Toa Heftiba on Unsplash 4. 保持與同事間「工作以外」的話題交流 在公司上班不免會有許多與人交流的機會,即便你的工作並沒有合作需求,總還是會有茶水間的閒聊、早晨的問候,或者一起午餐的時間。 孤獨是斷開與人連結的遠距工作最常見的問題,特別對於外向者來說,失去交流等於失去能量補充的機會。 許多公司會嘗試在遠距工作時為同事創造話題,以女人迷 Slack 工作群為例,每天早上機器人會送來一句早安問候,同時邀請你和同事分享一些與工作無關的訊息,比如說:「你最近一次印象深刻的消費?」、「最近看的影集或電影?」、「遺失金錢與遺失照片,哪一件事對你來說比較嚴重?」等,透過日常且容易回答的有趣議題,來創造彼此談論工作以外話題的機會。 又或者,女人迷在全團隊群組裡發起「每天早上由一個人,推薦歌單」的接龍遊戲,透過輕鬆的話題開啟一天的工作,也跟同事們分享你的喜好,這份歌單我們將會於每日早晨整理成文,也分享給讀者,希望可以成為你們早晨工作時的一道微光,有音樂相伴,我想我們都不會那麼孤單。 女人迷點歌|滅火器與我的人生:希望下一次的野台,不會讓我們等太久 女人迷點歌|Chilling Friday:讓酒吧環境音陪你一起工作不憂鬱 女人迷點歌|Funky Monday:獨立音樂歌單,在家也能感覺「好自由」 女人迷點歌|Bolly Tuesday:用動感寶萊塢打敗無聊星期二 遠距工作密技|今日宜聽:Classic Wednesday 古典星期三 清楚多少互動才能為自己建立聯繫和被團隊包容的感受,可以有助於你帶著正面的心情面對每天的工作。 如果你喜歡女人迷的團隊,那你也會喜歡跟我們一起工作!歡迎加入吾思傳媒女人迷,連結請點我。 參考資料: 20 Tips for Working From Home 14 Work From Home Tips To Maximize Your Productivity May 26, 2021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4gn8lz
2021年5月25日 星期二
遠距工作密技|今日宜聽:優雅古典樂,陪你工作不孤單 https://ift.tt/2Su87df 女人迷工程師-小蟹 女人迷的推薦歌單,讓你在家遠距工作不孤單! 想要配個晨起音樂泡咖啡?想要來首磅礡激昂的樂曲提振精神?想要優美背景樂音陪伴工作或休息? 大家早安,我是今天的 DJ 女人迷工程師-小蟹。 猶豫了幾天要帶來什麼樣的音樂,最後我選了三首古典樂和演奏曲來給大家,打造一個能優雅也能磅礡的工作氛圍。 1. 葛利格:《皮爾金第 1 號組曲》 (Grieg - Per Gynt Suite 1) 如果你還沒完全清醒,那讓《皮爾金第 1 號》,迎接一天美好的早晨,在這首歌的氣氛下陪你刷牙洗臉,泡杯香濃的茶或咖啡,開啟一天的序幕。 2. 馬奎茲:《丹戎舞曲第二號》 (Arturo Márquez - Danzón No. 2) 如果在工作之中,想用 10 分鐘來稍做放鬆、或是疲憊精神不濟時,可以來到這一首熱情奔放的《丹戎舞曲第二號》,配合觀眾熱情又整齊劃一的拍手節奏,一同進入才華洋溢的墨西哥女指揮家 Alondra de la Parra 營造出的樂境(非常推薦看影片,欣賞她豐富的指揮表情)。 樂曲結束後,神采奕奕的你,已準備好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工作! 3. 鮑羅定:《第二號弦樂四重奏》 (Borodin - String Quartet No. 2) 如果想要來點優美的情調,再帶點活潑動感,活化思緒;或是長時間工作到一段落,進入休息時間,推薦以這曲優美的 Borodin《第 2 號絃樂四重奏》做背景,陪伴大家~ 這些古典樂曲是人類世界的瑰寶,流傳數百年到我們耳裡,用豐富的樂音陪伴著我們——就算一個人工作,也不孤單。 如果你喜歡如樂團般,每個人各發揮所長的分工環境,歡迎加入吾思傳媒,我們期待有你同行,共創更豐富的樂曲! May 26, 2021 at 11: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Su87df
韓國 tvN 收視排行 Top 5:《黑道律師文森佐》竟然不是第一名? https://ift.tt/2RKet8e Bella.tw儂儂 宅在家不知道追劇要看什麼?推薦 tvN 韓劇收視排行榜 Top 5:《陽光先生》、《男朋友》、《哲仁王后》、《黑道律師文森佐》、《秘密森林 2》。 疫情宅在家好無聊嗎?想追劇打開滿滿片單不曉得要看什麼,不如就來參考南韓電視台 tvN 的韓劇收視排行榜,tvN 過去推出《Signal》、《請回答》系列以及《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締造收視高峰,這次排行當中的收視率前五名,每一部都是人氣之作,我們就趕快來看看吧! Top 5:《秘密森林 2》 圖片|tvN 提供 主要演員:曹承佑、裴斗娜 去年重磅回歸的《秘密森林》續集《秘密森林 2》,故事的全新發展是失去感情的檢察官黃始木與正義的女警韓汝珍再次相遇,男女主角站在檢警調查權力鬥爭最前線的對立點,一同揭露被隱瞞的事件真相,明快節奏和檢調題材的風格接續前作,平均收視 7.627%,完結篇再首都圈開出 11.039% 收視率,全員回歸延續調查前線獲得滿堂彩,燒腦神劇的名號當之無愧。 Top 4:《黑道律師文森佐》 圖片|tvN 提供 主要演員:宋仲基、全汝彬、玉澤演、郭東延 tvN 週末連續劇《黑道律師文森佐》由宋仲基詮釋主角黑手黨顧問文森佐.卡薩諾,這是他恢復單身之後於今年推出的首部電視劇,挾著高人氣的宣傳和期待與觀眾見面,口碑反應不俗。 流氓律師洪車瑛和巴別集團幕後操控者張俊宇/張漢碩的扮演者 : 全汝彬和玉澤演的演技甚至被評為超越主角宋仲基,優秀的配角和精良劇本給力助攻之下,讓《黑道律師文森佐》以平均收視率 7.659% 擠身進 tvN 韓劇收視排行榜前五名。 (推薦閱讀:《黑道律師文森佐》惡徒式愛情:平凡的幸福我給不起,但言出必行的承諾我可以) Top 3:《哲仁王后》 圖片|tvN 提供 主要演員:申惠善、金正賢 《哲仁王后》改編自中國大陸網劇《太子妃升職記》,質感卻硬生生再升級一個檔次,女主角申惠善挑戰「男人魂女兒身」的演技讓觀眾看得讚聲連連又嘴角失守,被青瓦台主廚張奉煥的靈魂附身的朝鮮中殿,每個神態、動作表情都戲胞上身,完美演繹讓申惠善人氣水漲船高,而男主角金正賢在《愛的迫降》之後演技也再次獲得認可,儘管結局無法滿足所有觀眾的需求,仍以高評價平均收視 8.03% 座收 tvN 韓劇季軍。 Top 2:《男朋友》 圖片|tvN 提供 主要演員:宋慧喬、朴寶劍 南韓女神宋慧喬在《男朋友》扮演首爾市長的女兒,集團富二代的前妻,在萬人之巔的她看似擁有一切,內心卻不時感到寂寞,當他遇上朴寶劍飾演的窮小子意外墜入愛河,小倆口面對生活和財富的選擇,在拋棄財富和名譽受損,還是過平凡又有些貧窮的生活當中擺盪,即便如此在愛情和麵包游移的兩人還是希望能過上自己喜歡的日子。 《男朋友》浪漫卻又切實描繪現實,在神秘色彩的古巴取景,讓戲劇本身更有異國情調,平均收視收視率 8.683%,無心插柳柳成蔭,當時戲劇爆紅也讓哈瓦那成為人氣朝聖場景。 (你會喜歡:【宋慧喬與宋仲基】若我們真真切切愛過,童話就不會被打破) Top 1:《陽光先生》 圖片|tvN 提供 主要演員:李炳憲、金泰梨、柳演錫、金玟廷、卞約漢 冠軍是否讓你出乎意料呢?《陽光先生》在台灣收視和口碑不算高,但在南韓卻是品質保證,背景在朝鮮日本殖民統治之前的 5 年,無論是日式裝束或是韓式造型劇組都作了相當精緻且考究的處理。 來到美國的少年以美國軍人身份重返拋棄自己的祖國朝鮮,與兩班世家的大家閨秀墜入愛河的故事出自於金牌編劇金銀淑之手,平均收視落在 8.852% 稱霸韓劇,大家對於這樣的排名是否感到滿意呢? 原文出處:《哲仁王后》不是第一!tvN韓劇收視排行Top 5,《黑道律師文森佐》也進榜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哲仁王后》男主角金正賢大起底!《愛的迫降》即興演出獲關注,秀背肌收視率破12% 《秘密森林2》4大亮點追起來!曹承佑、裴斗娜回歸,引爆2020最燒腦政治鬥爭! May 26, 2021 at 12: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RKet8e
「在家工作,伴侶竟成最大的壓力來源?」近距離相處指南:別讓疫情,成為親密關係的破口 https://ift.tt/3voSH8s Krach Chiu 當伴侶關係進入長時間、近距離的相處狀態時,兩個人之間會產生什麼變化呢?當出現衝突時,我們可以怎麼做,讓彼此感受到「友善、關心」而不是成為彼此的壓力來源呢? 隨著 Covid 19 疫情升溫,許多企業實施遠距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 WFH)。不少情侶、夫妻,開始一起在家上班,我與先生 M 也不例外。 與所愛之人一起工作,聽起來很夢幻,但是當彼此長時間、近距離相處時,人際界線模糊、情緒範圍擴大,更是對親密關係的一大考驗。 根據美國印第安納大學 2020 年 4 月的研究指出,在親密關係中有 34% 的伴侶,因為一起在家工作產生衝突,兩人之間的親密感也會急速下降,其中,牽手、擁抱、親吻次數大量減少。更令人擔憂的是,因為衝突加劇,伴侶成為在家工作的主要壓力來源,身心健康出現問題。[1] 圖片|Photo by miSaPhotographer on PIXTA 面對連續不間斷的長時間相處,該如何化解其中產生的疲勞感?我們提出五個相處提案,每對伴侶可針對彼此互動的方式調整,找到屬於兩人最舒心的方式。 五個長時間相處指南: 一、生活與工作界線劃分 每個人在不同環境裡,會呈現不同的角色狀態,但當在家工作時,很容易產生「生活與工作」界線模糊的情形。 2020 年,國外有許多媒體報導,夫妻因為一起在家工作,得以見到伴侶和平常完全不同的另一面,這是屬於比較溫馨、可愛的一部分,但也有人因此成為另一半情緒壓力的宣洩出口,造成兩人之間的衝突不斷。 面對這種狀況,能做到一人一室分開工作是最理想的,若是條件不允許,至少試著將生活與工作空間做出區隔,並且劃分上、下班時間。不僅能建立上班的儀式感,也能讓彼此知道兩人正處於哪一種狀態,避免在上班時段互相干擾。 圖片|Photo by Hristo Sahatchiev on Unsplash 二、共同分擔家庭事務 當兩個人都在家時,就會大量使用家裡的廚房、廁所等等,我和 M 最一開始的衝突問題,就是誰負責洗碗、誰負責清理廁所。要解決這個問題,彼此之間要有共識,可以是 A 煮菜、另一個人洗碗,或是 B 負責廁所整潔、另一個人就負責廚房區域。 過程中,最忌諱在對方休息時間補一句:「你現在沒事做嗎?可以順便洗個衣服嗎?」聽到這句話,保證怒氣值直接從腳底貫穿腦門。 共同分擔家務很重要,同時也別忘了上下班的分界,當對方還在上班狀態時,千萬別叫對方順便做哪些事,對兩人的關係百害而無一利。 (你會喜歡:「以前相擁入睡,現在互搶棉被?」給想經營長遠關係的你:別讓同居,變成感情的終點站) 三、安排一起做的休閒娛樂 這個時間點,所有社交活動都必須降到最低,空間也被壓縮在家裡,許多人可能開始出現「很悶」的情緒感受。 試著為兩個人安排可以一起做的休閒娛樂吧!簡單的可以從一起追劇、聽音樂開始,如果想要更有情調,甚至可以一起在客廳露營、吃一頓燭光晚宴,讓家也可以變得非常有趣。 若實在想不到什麼增加情趣的小樂子,可以嘗試「關係同步卡牌」增添情趣。前幾天,我和 M 抽到:「現在可以為你做什麼事,會對目前的你很有幫助?」 我藉此提議:「現在美容院都沒有開,你能幫我剪頭髮嗎?不要像狗啃的就好(笑)。」於是我們在家玩起理髮師和客人的 Role play,雖然技術完全不及專業,但過程非常好玩又好笑,最後勉勉強強換了一個清爽髮型,卻讓家裡充滿歡樂的氛圍。 圖片|Photo by engin akyurt on Unsplash 四、「we time」聊聊彼此的狀態 疫情期間,人心難免惶恐,不論是擔憂身心健康,還是害怕失業、現金流短缺,都可能在這個時期,進入情緒焦躁、能量低迷的狀態。 因此當兩人一起在家工作時,試著創造屬於兩個人的「We Time」時間,可能是睡前的 30 分鐘,或是下班後一起共用晚餐的時段。 在這個時間裡,和彼此聊聊此時此刻的心情感受,伴侶之間互相理解對方的心理狀態時,比較能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當我們抒發內心的不安,有些情緒就得以被安放、緩解,同時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也能增加親密關係的穩定度。 (推薦閱讀:為什麼在一起越久,關係越冷淡?給在一起很久的伴侶:愛,要讓彼此都知道) 五、一起運動,保持身心健康 除了心理狀態需要被好好呵護外,我們也別忘了身體也需要好好排毒。有一本書叫做《情緒的毒,身體知道》,大意是在說身心狀態密不可分,情緒影響身體表現,而我們在某些特定姿勢下,也會觸發某些情緒。 為了讓兩人保持在身心健康的狀態下,可以一起安排在家就能做的運動。我和 M 最喜歡的就是一起做瑜伽,伸展、舒緩,透過每一次的深吸、深吐,讓身體卸下緊繃,我們從拜日式開始到大休息結束,配合頌缽,讓彼此同步。 貼心提醒,疫情嚴峻階段,盡量減少外出,但必要時還是要讓自己曬曬太陽,保持身心健康。 以上,提供給一起在家工作、突然變得極致近距離的情侶們,當你們感覺到伴侶快要成為主要壓力來源時,試著運用上述五點調整彼此的相處模式,別讓疫情,成為關係的破口。 參考資料:[1] Grant Brenner(2020).Impact of COVID-19 on Relationship Conflict and Sexuality. 文中的問題出自《關係同步卡牌》的題目。在無壓力的遊戲情境裡,帶你或伴侶探問內心、理解自己的需求,讓愛與被愛,化為言語,讓溝通成行。 May 25, 2021 at 11: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voSH8s
從社群頭貼看出你的人格特質:7 種類人,你是哪一種呢? https://ift.tt/3wv9p6m Hello醫師 從社群大頭照看人格特質,恐怕比心理測驗還準,而研究顯示的「從 7 類大頭照看 5 種人格特質」,能為我們帶來什麼性格的秘密? 社群網站上的大頭照,是外界對個人的第一印象,在未面對面接觸前,就已透過照片打下印象分數了。自我形象的呈現是一門學問,尤其是自己選擇的大頭照,從照片的風格可看出人格特質。 根據美國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研究調查,從 6 萬 6 千位推特(Twitter)用戶的大頭照與貼文中,歸納出 5 種人格特質(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大頭照的類型則可分為 7 大類。 從 7 類大頭照看 5 種人格特質 上述的 5 種人格特質包括: 外向性格者(Extraversion) 經驗開放性格者(Openness to Experience) 親和性格者(Agreeableness) 神經質性格者(Neuroticism) 自律性格者(Conscientiousness) 以下結合 7 類大頭照風格,一一分析。 在此也要提醒大家,第一印象並非都是真的,特別是在網路上,因此,不要只憑一張大頭照就立刻下結論,還是要多看看其他照片再判斷。 1. 塞滿人的大頭照 放一群人合照的照片作為大頭照的人,通常是外向性格者,熱愛社交活動和人接觸,所以照片很難掩飾他們內心的澎湃和熱情,對他們而言,頭貼是群體照很正常。 這類人的照片顏色和背景,通常都很鮮豔,並且一定要展現出年輕的活力,因此,戴眼鏡這類文青和靜態的畫面,就不太可能出現在他們的大頭照裡。 圖片|Photo by Team Fredi on Unsplash 2. 走在時尚尖端的大頭照 大頭照很時尚的人,屬於經驗開放性格者,擁有與一般人較不同的審美觀,對於不熟悉事物的接收度很高,所以不難發現其大頭照和其他照片的選擇,都很獨特。 這類人可以說是美學、知識與跳脫規範的綜合體,他們很注重照片的對比度和銳利度(非模糊),情緒容易因自身的審美觀而轉換,受到負面情緒影響時,甚至會比情緒不穩定性者還要不敢「見」人。 3. 柔美朦朧的大頭照 放這類大頭照的人,通常是親和性格者,人格特質是追求社會良善與和諧,也是 5 種人格特質中最具正能量氛圍的人,相較於自律性格者,親和者的照片會帶有柔光及模糊的效果,而其運用的色彩也會更為鮮豔。 圖片|Photo by Gary Edmonstone on Unsplash (你會喜歡:偉大女人背後那隻超棒的貓|無論拍戲、上太空、躲避戰亂,都要跟你在一起) 4. 曬寵物的大頭照 據美國非營利組織世界福祉項目(World Well-Being Project,簡稱 WWBP)針對 6 萬多個推特帳號調查發現,大頭照若是寵物照(研究以狗和貓為探討對象),使用者可能有超過 1 種以上的人格特質。 此調查指出,選用貓為大頭照者,偏向經驗開放性的特質,而以狗為大頭照者,則較具外向、自律與親和性。 選擇寵物照當大頭照的人,可能是因為它象徵自己性格的一部分,好比說貓給人的印象是乖巧和敏感,狗則是有活力、愛交際。 圖片|Photo by rainmaker on PIXTA 5. 講究比例的大頭照 這類的大頭照主人,屬於自律性格者,對大頭照有自己的一套邏輯,他們想呈現給大眾開心又自然的畫面,而且照片的品質和比例必須是好的。 這樣的人非常看重自我紀律和秩序,他們也會隨著身處的社會規範和價值,而改變照片的風格。 (推薦閱讀:減重、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快樂,是堅持自律的最好方法) 6. 各種遮臉的大頭照 大頭照不展現出完整的臉,屬於神經質性格者,通常他們的敏感度很高,對於上傳自拍照很抗拒,所以通常相簿裡不會有跟人的合照,有的可能只是不需要露臉的圖片。 這類人很容易被負面情緒影響,而變得沒有安全感,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神情,往往是憂傷痛苦的,遇到要露臉的情況,他們可能會用眼鏡或其他配件,去掩飾臉上的瑕疵,例如痘疤、黑眼圈等。 7. 更換頻繁的大頭照 經常更新大頭照者,通常很自戀,他們覺得只有透過頻繁地換大頭照,才能吸引眾人的目光。 這類人以女生為主,且大多喜歡拍出時尚雜誌風的照片,她們尤其喜愛有魅力及戲劇性的拍照手法,藉由不斷努力更新自己在社群網站的狀態,來達到自我崇拜的滿足感。 本文授權自 Hello醫師,原文詳見:從社群網站大頭照~看出您的人格特質 May 25, 2021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wv9p6m
《黑道律師文森佐》全汝彬出道史:因外表而沒有自信的她,最終以演技證明自己 https://ift.tt/3fjLQHP Bella.tw儂儂 《黑道律師文森佐》登上 tvN 歷年最高收視率韓劇第六名!女主角全汝彬曾出演《姦臣:色誘天下》、《救救我》、《女高校生死了以後》《浪漫的體質》、《超「人」氣動物園》等片。 圖片|《黑道律師文森佐》劇照 Netflix《黑道律師文森佐》開播首集就創下最高收視 10.8% 的紀錄,除了男主角宋仲基是萬眾矚目的焦點,女主角全汝彬(或譯作全余贇)引發了外界的好奇,今年 31 歲的她過往演過什麼樣的戲劇?又是怎麼樣一步一步地登上女主角的位置呢? 兒時一度夢想當醫生 年幼時期的全汝彬對自己沒有自信,求學過程中身邊圍繞漂亮的女同學,認為自己沒有出眾的外型,在高中以前一直懷抱著當醫生的夢想,在某次高考失敗之後,全汝彬開始思考未來要怎麼發展,直到考上同德女子大學放送演藝學系,才終於發掘了自己對於演戲的熱情。 20 歲的全汝彬憑藉著努力成為了一名話劇人員,並且在 25 歲開始拍攝短篇電影,開啟了她對影視娛樂圈的視野。 情慾片客串出道、《救救我》搭檔玉澤演和徐睿知 圖片|busan 全汝彬和比起其他演員起步地算晚,26 歲客串 19 禁情慾電影《姦臣:色誘天下》,飾演在大街上被拉到宮裡頭的女人,同時正式憑藉著演員身分出道。 全汝彬在電視處女作獲得《救救我》的演出機會,與當時尚未走紅的徐睿知一起參與演出,扮演偽裝集團真實身分的記者「洪素林」,還有搭檔玉澤演,培養出絕佳的默契,也促成日後在《黑道律師文森佐》的進一步合作。 (同場加映:《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自閉症哥哥:「世界很多不公) 電影《女高校生死了以後》和《浪漫的體質》走紅 圖片|hancinema 2017 年全汝彬首度挑大樑演出, 《女高中生死了以後》扮演好友死去的女高中生「迎熙」,灰暗沉重電影風格之中,全汝彬爆發力十足的演技獲得影評一致盛讚,也讓她抱回釜山國際影展、釜日電影獎、大鐘獎⋯⋯多項新人獎。 還有在 2019 年被封為年度韓劇的《浪漫的體質》,延續《雞不可失》的韓式幽默,全汝彬與千玗嬉、韓智恩及安宰弘共同主演,她在劇中飾演紀錄片導演「李恩靜」,冷酷的外表之下,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情史,脫俗不凡的演出,感動了無數觀眾。 另外全汝彬還有在去年的《超「人」氣動物園》演出東山動物園飼育員,原因是有不少人認為她長相和樹懶極為相似,對此全汝彬表示「我在扮演樹懶時,就算是想加速行動,也會努力放慢自己的速度。」搞笑演出也為這部瘋狂喜劇再添笑點。 全汝彬無論是在喜劇和驚悚劇都游刃有餘,伸縮自如的演技為她日後開啟了戲劇的大門。 (你會喜歡:《黑道律師文森佐》惡徒式愛情:平凡的幸福我給不起,但言出必行的承諾我可以) 《黑道律師文森佐》女主角躍上國際 《黑道律師文森佐》讓全汝彬再度遇上了前輩玉澤演,她飾演流氓律師「洪車瑛」,還有著「惡魔的舌頭」、「魔女的執著」封號,全汝彬詮釋起「洪車瑛」沒有輸過任何一場官司的霸氣顯露無遺,與同為律師老爸的對手戲也讓觀眾津津樂道。 原文出處:《黑道律師文森佐》女主角爆紅!全汝彬棄醫生夢當演員,原來演過《浪漫的體質》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李聖經重返伸展台!全能女神演戲、走秀、唱歌樣樣行 Netflix《黑道律師文森佐》收視率狂飆!宋仲基《勝利號》後最精彩演出,力拚《上流戰爭2》 May 25, 2021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fjLQHP
不能出門心情好悶?防疫期間 7 招居家行動,帶給自己好心情 https://ift.tt/3fH2S1L Hello醫師 隨著居家時間增長,也增加了我們坐姿和臥姿在一天中所佔的比例,因此除了注意身體健康之外,也要記得好好照顧身心靈。 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在美國與歐洲如義大利、西班牙等國,都已經造成了莫大的傷害。 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提供的即時疫情數據顯示,截至 4 月 12 日,全球的確診數約 178 萬人,死亡數逾 10 萬人,其中美國確診約 53 萬人為最高,死亡逾 2 萬人;義大利則確診約 15 萬人,死亡逾 1 萬 9 千人。 為了控制疫情,不少歐洲國家宣布封城或居家隔離措施,不過長時間待在家中,也讓許多人面臨憂鬱的問題,本文將為你提供七種方式,助你居家隔離調適心情,希望每個人都能遵守隔離規範,平安度過疫情。 1. 適度關注疫情 別誤會,適度了解疫情發展狀況,以及政府的防疫措施固然重要,但是新冠肺炎成為媒體焦點的同時,打開電視幾乎 24 小時都能看到疫情的相關報導,其中也包括一些不負責任的臆測、傳言以及陰謀論。 知道這些訊息並不會對防疫有所幫助,反而更容易造成無謂的焦慮、憂鬱、恐懼或恐慌。因此,別再時刻緊盯著手機或電視上的疫情報導了。 (延伸閱讀:女人迷疫情最前線|面對可能持續拉長的戰線,你做好準備了嗎?) 2. 維持室內空氣流通 待在家中雖然安全,但是長時間曬不到太陽也會讓人有些許憂鬱,建議你可以將家中的窗戶打開,幫助空氣流通。 有些人可能會擔心開窗恐引入病毒,但研究指出,新冠病毒主要仍以飛沫和接觸傳染為主,長距離的空氣傳播機率極低。相反地,增進空氣對流,可以提高室內氧氣濃度,讓人心情保持愉悅。 另外,如果你真的很想出去走走,親近大自然,不妨在網路上觀看一些動物或植物生態影片,感受影片中蟲鳴鳥叫在耳邊環繞,想像自己置身在綠意盎然、空氣清新的森林裡,也許能帶給你一絲平靜。 圖片|Photo by Pangaea on PIXTA 3. 讓身體動起來 「坐式生活」是造成不少疾病的罪魁禍首,而居家隔離確實增加了坐姿和臥姿在一天中佔的比例。然而,就算沒辦法去戶外或健身房運動,不代表在家裡就得當個「沙發馬鈴薯」。 在家運動其實沒有你想像得那麼困難,即便家裡沒有跑步機或健身器材,還是可以透過瑜伽或是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簡稱 HIIT),維持自己的運動習慣。 另外,跳舞也是不錯的舒壓方式,不僅能活動身體,邊聽音樂邊擺動身體的感覺,跟運動相比又有另一番樂趣。尤其在居家隔離期間不會有人打擾,簡直是自認不會跳舞的人的福音,放出自己最愛的歌曲,隨著音樂節奏擺動,不必擔心別人的眼光,盡情享受音樂和舞蹈帶來的歡樂。 (你會喜歡:【運動小姐】對重複動作的運動感到無聊:也許,你更適合跳舞的五個理由) 4. 培養興趣的好時機 在網路如此方便的現在,線上教學平台的數量和課程資源的豐富度,也不斷增長,不僅老師能在停課期間,利用遠端教學維持課程進度,已經脫離學校生活許久的人,一樣能在網路上搜尋到自己感興趣的課程,例如繪畫、程式語言、歌唱或烹飪等。 如果居家隔離生活讓你百無聊賴,利用線上學習新技能、培養不同的興趣,是一種能夠排解無聊,但非單純殺時間的好方式。 圖片|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5. 沉靜下來與自己相處 平時大多數時間都在外奔波的我們,有多少時間能真正自己一個人獨處、與自己對話呢?資訊爆炸的時代儘管讓生活更便利,卻也在不知不覺中,使人產生資訊焦慮,剝奪了那些應該「留白」的時間。 回想一下,從智慧型手機出現後,1 天 24 小時中,是不是面對螢幕的時間又增加了許多?即便是獨自一人,許多人總會無法克制地打開手機螢幕,利用社群網站跟人產生聯繫,一旦少了手機和網路,獨處的時間便特別難熬。 居家隔離其實是練習與自己相處的絕佳時機,不管你是藉由冥想或單純放空,短暫中斷社交生活,讓心思回到自己身上,不僅能讓思慮獲得喘息和重整的機會,或許也能激發你對生活或工作的新想法或創意。 (同場加映:我參加了 10 分鐘冥想運動,21 天後擁有更多的自由) 6. 打掃並改變住家擺設 平常繁忙的生活,是不是讓你很久沒有留意家中的環境呢?不妨利用居家隔離期間,完成那些平常覺得麻煩、懶得處理的家事吧!像是將堆在房間或是走道的雜物整理乾淨,或將環境打掃一番,你會驚喜發現家裡的空間,其實並沒有那麼狹窄。 又或者你也可以變換一下家中的擺設,改變燈具或桌椅的位置,這些方式都有助於擺脫沉悶的心情,讓自己待在家裡的時間,能更舒適和自在。 圖片|Photo by Huy Phan on Unsplash 7. 保持與平常一樣的生活作息 在家中會感到特別放鬆和懶散無可厚非,但是除了遠距上班需要你的集中力之外,若三不五時就想躺在床上小睡一下,那可是會大大影響整天的工作進度、精神狀態,以及晚上的睡眠品質。 建議你居家隔離時仍保持一樣的生活作息,在設定好的時間起床和用餐,不僅有助於時間控管,也能避免頻繁地小睡,導致晚上失眠。 本文授權自 Hello醫師,原文詳見:與新冠疫情共處~居家隔離7招調適心情 May 25, 2021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fH2S1L
在家就能消橘皮?改善橘皮的實用 3 招:按摩、乾刷、自主訓練 https://ift.tt/3fljHAq HAVFIT 如果你受到橘皮組織的困擾,希望能改善下半身皮膚表面不均勻的狀態的話,本篇解析橘皮生成與改善! 其實不論有沒有橘皮,你要知道,你很美。 屁股兩側、大腿邊用力一捏,就看到肌膚產生凹凸且鬆垮垮就像是橘子皮一樣! 不少人有「橘皮組織」的困擾,即使是身材苗條的人也會出現,到底它是如何生成,以及怎麼改善或預防呢? 圖片|Photo by dole777 on Unsplash 「橘皮組織」是一種多因素症狀,最常見的生成原因為肥胖,變胖時脂肪細胞會被撐大,即使瘦下來只是尺寸變小,並不會收縮成原來的大小,相較於女性,男性發生橘皮組織的機率較低,因為女性的皮膚組織纖維是垂直方向;男性則是緊密交織的網狀組織,因此皮膚不容易產生凹凸狀。 橘皮組織生成原因 別以為只有肥胖才會產生,這 4 點也是橘皮組織容易生成的原因: 1. 代謝下降 基礎代謝率高低與身體肌肉量多寡有關,當運動量不足,肌肉會衰弱,細胞無法運送足夠的養分,因此代謝機能下降,當脂肪細胞產生變化,吸收周邊的纖維後,就會變成橘皮組織。 2. 生活作息不正常 睡眠不足、長期三餐攝取過多的鹽分、生活作息不正常、不愛運動等都是造成橘皮組織的因素之一。 3. 賀爾蒙失衡 雌激素是造成橘皮組織的原因之一,它是一種女性荷爾蒙,主要功能是促進脂肪合成,也會造成水腫,當女性一進入青春期,女性荷爾蒙增加,橘皮組織也就會大量增加,懷孕、更年期還會更加嚴重。 (延伸閱讀:專訪瑜伽老師:用瑜伽與自己的身體來場深層對話,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4. 血液不順暢 造成橘皮組織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脂肪細胞周圍的血液阻塞,身體中的血液流動的血管和淋巴流動的淋巴管幫助全身代謝,如果這些廢物與毒素無法順利排出,就會造成水腫現象,而不盡快處理水腫,就會演變成橘皮組織。 通常以固定姿勢長時間站立或坐下等不良生活習慣,或是喜歡穿緊身褲等貼身衣物,都是阻礙淋巴循環的原因。 圖片|Photo by Daria Nepriakhina on Unsplash 橘皮組織一旦生成就不容易消除,想要去除,最好的方法就是全面刺激已打結的肌肉以及平常很少活動的部位,以下幾種方式可以讓皮下脂肪層的脂肪細胞活動、促進淋巴循環,達到廢物排出快速分解橘皮組織的效果: 運動——高強度訓練 橘皮組職主要位於人體的下半身,因此運動也需要注重臀、腿部的位置,可以利用高強度運動達到燃燒脂肪,短跑、跳繩、tabata 都是很好的心血管訓練,而且也能有效練到下半身的肌肉。 (你會喜歡:運動前後可以喝咖啡嗎?適當時間、適當飲食,能讓增肌減脂速度加倍) 按摩 可以買市面上針對橘皮組織有幫助的按摩乳霜搭配早晚按摩以活化血液循環,雖然無法消除脂肪,但可以讓體內積水排出體外,按摩皮下毛細管有助於刺激活化淋巴管。 乾刷 體刷瘦身分成「乾刷」、「濕刷」兩種,乾刷是透過輕刷肌膚表面到排出毒素和廢物;濕刷則是像 SPA 館的深層按摩,進一步達到揉散脂肪的效果。 其實乾刷對於消除橘皮組織效果勝過運動!最大的原因就是促動血液循環,透過毛刷的壓力讓脂肪分散更均勻,使表面看起來自然且平整。 雖然橘皮組織不好消除,但只要每天保持心情輕鬆、良好作息且適當的運動以及按摩,相信你的肌膚一定會一天比一天更緊實且平整! 【本文由 HAVFIT 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原文:就連瘦子都會有!橘皮組織如何生成,又該如何改善?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和自律神經失調說不!專訪瑜珈老師:用運動對抗現代文明病 籃球到勇敢追夢,從男孩變男人,運動一直都在-潘君侖Masha 跳繩的「九大好處」:國外YouTuber記錄完整「甩肉過程」好驚人! May 25, 2021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fljHAq
女人迷防疫最前線|全國三級警戒延長:給崩潰地方父母的 4 大行動守則 https://ift.tt/3wxzv8N 女人迷內容製作人 Louise 【女人迷防疫最前線】從全國疫情升為三級警戒的 5/19 起,將每天為你統整每天疫情時事,同時,針對不同的現況,提供你防疫懶人包,安定你我,是女人迷最關注的事,今天的你,一切都好嗎?讓我們一起關注今天疫情消息。 關於疫情相關內容,歡迎關注「居家防疫懶人包」,看看我們想給你幾個在家安心防疫的好方法! 5 月 25 日(二)防疫最前線 指揮中心於今天下午記者會公布:今日新增 281 例本土,221 例校正回歸,2 個境外移入,總計 544 例新增確診。其中,確診個案仍屬新北市最多(154 例),其次為台北市(49 例),其餘還包括桃園市 16 例,台南市、基隆市、彰化縣各 10 例,台中市 9 例,屏東縣、新竹市各 4 例,高雄市、宜蘭縣各 3 例,台東縣、南投縣及苗栗縣各 2 例,新竹縣、雲林縣及花蓮縣各 1 例。截至今日,國內累計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已經超過 5,000 例。 由於全國疫情目前尚沒有漸緩的趨勢,因此指揮中心今日宣佈,原訂 5/28 結束的三級警戒,將會延長至 6/14,因應三級警戒的延長,教育部、經濟部及行政院皆有相關的輔助措施。 「考量到全國學生及老師的健康、並降低疫情衝擊,我們會將全國各級學校(含幼兒園)、補習班延長停課至 6/14,」教育部長潘文忠提到,在延長居家學習期間,若家中有 12 歲以下學童或身心障礙子女,其家長可以請防疫照顧假,為此,潘文忠呼籲企業:「請雇主可以儘量支持家中有學童、身障子女的爸爸媽媽,一起度過在家學習的防疫需要。」 針對在家學習有困難的孩子,教育部長表示,仍會視情況提供學生到校學習及用餐,同時,也會透過機構持續確保弱勢家庭學童的餐食。 圖片|Photo by James Lee on Unsplash 「這段時間非常辛苦,謝謝第一線教育工作夥伴盡全力提供學生學習,也謝謝全國家長共同協力,可以在守護健康的情況下,讓學生學習不中斷。」 他說,台灣目前有 416 萬學生,這段時間仍呼籲大家避免移動、出入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若家中有人員外出,必須落實各項防疫衛生習慣,保護自己和家人。 除了教育方面,指揮官陳時中也呼籲全國企業,根據經濟部的要求,公司要落實分流上班、異地辦公的行動;而針對疫情可能影響到的經濟狀況,指揮官提到:「行政院已在研擬進一步的紓困方案。」 陳時中:「全國三級警戒延長,還是要強力要求大家盡到個人責任,口罩帶好、保持社交距離,減少不必要的聚會,這次待在家的時間比較長,但為了防疫需要,請大家一定要忍耐!」 陳時中強調,再過兩天新到貨的 41 萬劑疫苗就會開始施打,方向上仍會優先給風險高的醫護、警消、運送人員、防疫旅館與集中檢疫所的人員施打,以確保不會產生更多的傳染。 (推薦閱讀:「創造恐懼的不是疫情,而是人心」9 項行為指標,檢測你身心狀態是否受疫情影響?) 今天就能開始的防疫行動守則 停課不停學延長,工作距離改變,與他人的社交距離疏遠等,大規模改變了世界各地的家庭生活,包括台灣。 其中,父母要經歷的事情尤其眾多,包含我們如何於在家工作的情況下照顧孩子。因此,今天的防疫行動守則,想給居家防疫父母一系列簡單的指引,透過以下 4 個行動,可以在保持自己工作穩定輸出的情況下,同時做好父母的角色: 1. 和你的夥伴做好明確的育兒分工 如果在育兒上,你有強而有力的合作夥伴(如伴侶、共同負擔親職的同住家人等),你們可以共同努力,平均分攤育兒的責任。而如果在家期間,你與合作夥伴間對於養育的觀念有落差,或是因此而爭執,可以先試著一起完成共同在乎的部分,其他則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協調與溝通,別忘了你們共同的期待,都是希望可以給孩子更好的學習環境。 除此之外,合作夥伴之間,要有良好的溝通,權衡彼此的職責,例如在一個人需要完成工作的情況下,另一個可以停下來關心孩子們,或是休息一下,充充電。 圖片|Photo by Kinga Cichewicz on Unsplash 2. 向身邊資源尋求協助 如果你是單親爸爸或媽媽,請記得仰賴可能的支持系統,無論是可以提供你幫助的朋友、家人或是鄰居,在必要的時候尋求幫助,不要因為尋求幫助而感到內疚。當然,你得確保孩子與其他願意幫助你的人們都健康。 如果你必須要在居家工作期間照顧孩子,記得與同事、主管保持聯繫,並透明地坦承自己的狀況,保持聯繫可以使你對新的工作狀態具有掌握度,彼此同步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資訊落差所產生的誤會,並提供你正常交流的機會。 對於你的孩子,試著幫助他們與一到兩個同學、朋友保持聯繫,如果沒有在學校的正常社交活動,孩子們也容易感到孤立無援,他們肯定會想念學校、想念朋友,在家學習期間,注意孩子們的情緒狀態也很重要。 3. 與孩子建立溝通的習慣 在防疫期間,不只有家長感到無助,孩子們也會。因此建立與孩子公開交流、交換想法與心情的安全網,有助於彼此療癒、彼此了解。 記得告訴你的孩子,如果他們在線上課程中感到沮喪、不舒服或是焦慮,可以隨時找你交談,畢竟面對新的事物,人人都可能有不適應的地方,請告訴你的孩子,即便是大人,我們也都還在學習。當然,線上學習也有可能發生反面影響,如果你發現孩子過度沈迷於線上活動、遊戲或社群,可以嘗試積極的支持與鼓勵,邀請他展開其他的活動,例如閱讀、運動,或進行其他離線的活動。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可能會需要以不同的方式進行交流,在家防疫期間,也可能出現不同的情緒,你可以花時間調整你的狀態,同時一面了解孩子的需求,將有助於你們溝通出最好的居家生活模式。 圖片|Photo by Jerry Wang on Unsplash 4. 保持彈性,但也要為孩子設下必要的限制 在遠距工作的過程中,為孩子設下必要的限制很重要。換種角度來說,在你工作時,讓孩子有一定程度的時間看卡通、使用電子產品、給予更彈性的遊戲空間以讓他們保持忙碌,可以協助你有個人時間保持專注,但你需要和孩子建立基本的原則,也就是:「這種自由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除了打開過往的限制,訂下新的規矩之外,在你需要認真工作的時候,也應該告訴孩子,何時要進入「請勿打擾」的模式,停課不停學指的是「即便在家,我們仍要完成作為學生的本分」,停課不是假期,而是我們必須展開新的生活模式。 在家工作與停課不停學,對作為父母的人而言,確實是非常大的挑戰,你得同時在同一個空間扮演多重的角色,且要可以隨時轉換,不影響任何一邊的原則與表現,這件事情在疫情中尤其困難,許多國外的報導中,也看得出過去一年以來相當多人在討論相關議題。 親愛的讀者,若是你還有點卡關,那實屬正常,你可能需要一點時間調整自己的生活狀態,或真的不行,你可以嘗試與主管溝通,看是否能在短期內核准申請防疫照顧假,待調整好狀態好再恢復工作。 若在這段期間你對自己的個人狀態沒有把握,或是你需要更多緩解焦慮的方法,邀請你一起閱讀以下文章,我們會持續提供你必要的後援,要記得,所有的問題都不是你一個人的責任,練習擁抱軟弱的自己,然後找到安全的支持網絡,可以讓我們在不安的時刻得到心裡的安定。 如果想和調皮的孩子溝通: 「不要讓孩子因為恐懼而聽話!」若父母拒絕孩子的負向情緒,孩子可能學會壓抑 如果孩子的情緒有點亂: 孩子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七步驟改善情緒問題 如果客廳像被炸過: 房間亂,是心很亂的體現?「雜亂」比你想像的更容易成為情緒導火線 參考資料: Coronavirus (COVID-19) parenting tips 7 Tips for Working From Home With Your Kids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May 25, 2021 at 05: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wxzv8N
2021年5月24日 星期一
「斷捨離」怎麼那麼難?關係心理學:即便永不說再見,遺憾依然存在 https://ift.tt/3uiY3kq 黑麻糬 練習與不適合你的「人事物」斷捨離!練習當個在生活中能捨得也能珍惜的人,從被動化為主動地去改善自己的環境。 文|蔡秀娟 諮商心理師 我們常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但對於有些人來說,舊的出不去,新的一直來,對於身邊的人事物,總是很難捨去或是提出結束! 也許你會覺得⋯⋯現在就丟掉、現在就離開關係,會不會抹去了日後可能性?那會不會有遺憾啊? 因為種種原因,你選擇將許多人事物留在心中。只是,心中真的有那麼多空間可以容納嗎?也就是說,當我們這樣想時,就可能需要不斷的挪用心力去創造出一個空間裝下這些你不願捨去的人事物,接著你就會越來越無法整理,然後把自己變成一個大型倉庫。 圖片|Photo by CHUTTERSNAP on Unsplash 為什麼我們會有一套難以割捨的價值信念存於心中,這其實這多半與我們成長經驗脫不了關係。 你可以試著這樣思考⋯⋯想像每個人心中都內建了一台錄放影機,在兒時錄下了我們所看見的世界,包含環境的氛圍、互動方式、以及每個人與環境及跟自己的關係,而這些錄下的內容會自動地轉變成屬於你的一套獨特規則,並在生活中表現出來,包含著思考模式、情緒感受、行為反應。 通常我們會不自覺的依循著這些規則去生活,除了不會去意識到它不合理之處之外,甚至還會為這些不合理的狀況給予一些解釋,或是忽略一些不合邏輯的地方。 所以,如果無法捨去的反應是無意識的話,那麼也許我們要練習的是有意識地去思考,眼前的這一段關係、這一個對象、這一項物品,心中浮現的不可丟、不能捨、沒辦法放下、沒權力決定⋯⋯ 這些想法是怎麼形成的?是有人告訴我們的嗎?還是我們觀察到的?又或是曾經捨去後發生什麼不好的經驗嗎?而我現在難以割捨的為難與拉扯,是根據現在的情境產生還是因為過去經驗? 其實我們都知道,人事物多了就要整理,因為整理後會讓我們在心裡及物理上感到自在與舒服,但是整理意味著什麼?重點在於你需要花一些時間去思考及確認你跟這個人、這個物品、這個環境的關係。 沒有人喜歡當壞人或被視為不珍惜的人,如果可以的話,不會有人隨便以不要了的方式結束一段與他人或物品的關係。 (同場加映:愛情插畫|戀情結束後的 5 個心態轉折,重拾與自己的親密關係)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被愛及認同的歸屬需求,所以,有時候捨去關係、物品某種程度也會把自己的一部分捨去,只是,如果因為過度害怕失去而需要不斷讓人事物擱置在心中,這個方式如果成了習慣,似乎也會讓自己在人事物中的價值變得渺小,甚至可能會變成我沒有資格這樣決定、我沒有能力這樣做、我不相信我可以這樣決定 ! 而無法割捨人事物,這看似在講三件事情,但我覺得其實講著同樣一件事,即是一個人如何與自己建立關係,怎麼看待自己、看待環境,以及要用什麼面貌自己與他(它)建立關係,而說穿了,無法割捨可能意味著自己其實沒有那麼重要及價值可以決定去留,因此也就無法將心力關注在當下的時間點以及自己身上! 從不可能捨去到能割捨,重點在於把心力放在自己與當下 ! 圖片|Photo by Quan Nguyen on Unsplash 試著關注自己當下的感受、想法,而非把注意力放在過去、未來,避免只考量自己以外的人事物上,白話來說就是你去思考自己當下需不需要,想不想要,而非去思考過去這個人對自己很好、這個東西以前很有用、或是想著放棄了未來會不會遺憾或浪費,當然這個轉換焦點的方式並不是要自己變的絕對與僵化,而是希望可以把自己的需求跟處境也一併考量進去,當個在生活中能捨得也能珍惜的人 ! 所以,為自己營造出一些時間跟空間,去正視捨與離這件事帶給自己真正的影響跟感受,其實是相當重要的,因為當你可以試著表達出你真正的情緒跟想法時,就意味著自己在靠近這件事以及了解這件事,會讓一個人更靠近現實而非過去,也就能做出跟過去經驗中不一樣的選擇,開始慢慢根據當下的情境及人自由的選擇可以的互動及回應方式,從被動的等待別人離開或是東西壞掉,開始變得主動去回應環境中的變化。 只要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狀態跟處境,其實我們是有能力為自己的生活做出新的選擇與嘗試的,如此也才有機會去經歷一個跟過去截然不同的可能性! May 25, 2021 at 01: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uiY3kq
在家吃著吃著就胖了?3 個飲食控制 APP 推薦,讓你增肌減脂事半功倍 https://ift.tt/2SnCdiz HAVFIT 本文推薦三種 APP:FatSecret、MyFitnessPal、Cofit。透過記錄自己的飲食、運動、睡眠,讓你更了解自己一天消耗多少熱量,進行熱量計算、飲食控制、營養素缺失,最後掌握身體健康的秘密。 不管是正在減重、減脂或是純粹想要維持體態,計算每天攝取的卡路里都是重要的一環,但如果自己記下每一餐的數字再加加減減,那就需要花不少時間了,不如就靠科技來幫助,除了能紀錄一天攝取的營養素、卡路里,長期下來也能了解自己的身體變化,今天就來介紹三個 iOS、Android 都能下載的 APP,幫你輕鬆計算卡路里! 圖片|Photo by Pangaea on PIXTA FatSecret FatSecret 有強大的連鎖品牌資料庫,讓外食族輕鬆紀錄三餐。圖片|HAVFIT 提供 適合族群:外食族 特色:食物資料庫強大、各項資料數據詳細 這款 APP 是小編大學時修運動營養學時,教授推薦給我們的。 對於外食族來說非常方便,因為除了便利商店的商品有清楚註明熱量等營養標示之外,在外面吃飯常常不知道自己吃的東西營養成分到底有什麼,這時 FatSecret 就是你的好朋友! APP 內的資料庫相當齊全,大多數連鎖餐廳、飲料店甚至最近很夯的健身餐盒品牌販售的項目都能在 APP 裡面找到,輕輕鬆鬆計算一天攝取的卡路里及營養成分。 只要輸入你目前的體重以及理想的體重,或是只想要維持體態,FatSecret 就會告訴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熱量的 RDA(每日建議攝取量),隨著早餐開始記錄後,馬上就能知道今天還能再攝取多少卡路里。 除此之外,也能將運動、睡眠紀錄在 FatSecret 內,讓你更了解自己一天消耗多少熱量。最後能以週為單位,提供身體的數據報告,長期下來,就能掌握自己攝取的熱量、營養素,以及記錄體重的變化。 總結下來,免費的功能就相當完整也實用,也不會跳出訂閱升級版的通知。 (延伸閱讀:想降體脂,先改掉這些「飲食習慣」!醫師:保持適體重和體脂,是要努力一輩子的事) MyFitnessPal 由運動品牌 UA 開發的 MyFitnessPal 在 APPle Store 有上萬份評論,拿下 4.7 顆星。圖片|HAVFIT 提供 適合族群:有運動習慣的人 特色:結合相關運動紀錄裝置、APP,輕鬆掌握身體狀況 是由運動用品品牌 Under Armour 開發的 APP,其實在紀錄每日攝取的熱量上和 FatSecret 操作模式大同小異,同樣根據你目前的身體狀態以及自己訂定的目標來計算每日建議攝取的熱量,也有強大的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讓你輕鬆紀錄搜尋三餐吃下肚的食物。 在完成一天的紀錄之後,APP 也會根據當天攝取卡路里的狀況來給予建議。 和 FatSecret 不同的是,既然是運動品牌出的 APP,當然在運動這方面有更強大的功能,有將近 50 個合作的運動紀錄 APP,也會直接從手機內建計步器、APPle Watch,可以將資料整合,直接把消耗的熱量一起紀錄,讓所有數據一目了然,輕鬆掌握自己一天攝取、消耗了多少卡路里,非常的方便! 唯一小小的缺點就是,使用 APP 時會一直看到「升級進階版」的按鈕,也會跳出廣告。 (你會喜歡:放心吃宵夜吧!一天熱量沒到,吃宵夜也不會胖) Cofit 熱量紀錄 APP「Cofit」主打改善飲食習慣,進而達到減重目標。圖片|HAVFIT 提供 適合族群:想改善飲食習慣的人 特色:改善飲食習慣、科普營養知識、可在線諮詢營養師 Cofit 是一群營養師背景的新創團隊開發的 APP,也因此注重的是「吃的營養」。 在輸入完身體狀態、目標之後,除了提供一天的熱量建議之外,還有詳細的六大類食物以及水分建議攝取量,讓你不盲目追求卡路里數字,而是改善飲食習慣,進而達到改善體態的目標。 以小編的狀態舉例,APP 內呈現一天需要 3 份水果、4 份蔬菜、8 份蛋豆魚肉、1.5 份乳品、4 份油脂、12.5 份全榖雜糧,進一步點擊還有六大類說明,解釋並舉例「一份」究竟是多少,例如 1/4 碗飯(40g)就是一份全榖雜糧,幫助你均衡攝取營養。 【本文由 HAVFIT 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原文:自己算卡路里好麻煩?下載這三個app幫你輕鬆算!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1. 三大拳擊入門超級比一比:醫師推薦「拳擊有氧」舒壓甩油兼具! 2. 宿醉運動是安全還是傷害?遵守這 5 個原則輕鬆解決不適感! 3. 韓國猙獰系小姐姐的逆襲,包瘦6招,輕鬆練出S曲線 May 25, 2021 at 12: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SnCdiz
女人迷點歌|Bolly Tuesday:用動感寶萊塢打敗無聊星期二 https://ift.tt/3fCHlHq Krach Chiu 統計顯示人們週二感到最無趣,而這首歌獻給今天擔心疫情、在家遠距工作的大家,用寶萊塢節奏開啟你完美的一天! 不論是不安時想拍拍自己,還是想感受滿滿的活力,都很適合跟著歌曲一起吹口哨、扭動屁屁~大喊:「All is Well!」 你的 DJ Krach 上線啦! 我們遠距工作已經超過一週了,希望大家一切都好。 今天和大家分享印度電影《三個傻瓜》裡面的歌曲「Aal Izz Well」。 圖片|《三個傻瓜》劇照 沒想到這部經典電影,竟然已經 12 年了!大家還記得聰明又勇敢、鼓勵朋友追求自己的心(“follow your heart.”)的藍丘嗎? 他對家境清寒、整天求神拜佛的拉加,說: 老是擔心明天,怎麼能把握今天? 電影《三個傻瓜》 對熱愛攝影卻被逼著去讀電機系的法罕,幫他爭取到野生動物攝影師的助手身份時,說: 只需要一點點勇氣,你就可以把你的生活轉個身。 電影《三個傻瓜》 「Aal Izz Well」傳達了主角藍丘的思想,這首歌非常輕快、活潑,歌詞也非常可愛: 當生活失序 When life goes out of control, 就把嘴唇噘起來 Draw back your lips, 噘起嘴唇 Draw back your lips, 吹個口哨 把困難吹散 Whistle and Exclaim!! 很喜歡男主角藍丘說到:「心是很容易害怕的,你得哄哄它,不管碰到多大的問題,你就摸著心,告訴它:一切安好(All is Well)!」 這首歌獻給今天擔心疫情、在家遠距工作的大家,用寶萊塢節奏開啟你完美的一天! 不論是不安時想拍拍自己,還是想感受滿滿的活力,都很適合跟著歌曲一起吹口哨、扭動屁屁~大喊:「All is Well!」 如果你也想跟女人迷團隊一起大喊「All is well !!!」,歡迎加入吾思傳媒,我們期待跟你一起吹口哨,勇敢面對困難! May 25, 2021 at 11: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fCHlHq
最好的依賴,是相信對方離開之後還會再回來:給三種不安全依戀的人的一段話 https://ift.tt/34hjvvm 海苔熊 不安全依戀者分三種:焦慮依戀、逃避依戀、矛盾依戀。如果你常常對一段關係感到不安全的話,也許你需要重新學習「如何相信」。 「最好的依賴,是相信對方離開之後還會回來。」 上面這短短的一句話,要能夠由衷地相信它,相當的不容易,為什麼會這樣呢? 關係中的信任 在過去成長的經驗當中,我們可能經歷過各式各樣的分離,在幾次的受傷之後,我們可能會培養一種「不信任」的感覺,包括: 不信任愛我們的人會始終愛我們 不信任當自己受傷的時候,重要的人會在 不信任當自己呈現脆弱的時候,仍然會被接納 這三種不信任,形成了不安全依戀者在關係當中的糾結(Fusion)[1]: 焦慮依戀為了「確保對方一直在」,用「抓緊對方」來獲得在乎的感覺; 逃避依戀為了避免「如果我太依賴你,有一天你還是會走開」,一開始就和對方保持距離,這樣不會受傷了; 矛盾依戀的狀況相對複雜,表面上很渴望對方能夠看見自己的脆弱,但當對方真實關注、想要去呵護這個脆弱的時候,自己又會跑走——因為害怕自己變成別人的麻煩,然後有一天對方會看見自己很爛、最後把自己丟掉,這種矛盾的感覺來自於,在過往的經驗當中,自己最在意的那個人,往往也是傷害自己最重的那個人。 最好的依賴,是相信對方離開之後還會再回來。 關係中的控制感 不論是上面哪一種情形,其實說穿了都是一樣的:不相信關係可以一直繼續。 形成這個信念的來源,大家早就知道了——在早年的依附關係當中,爸媽(或主要照顧者)在你需要的時候忽略你的需求,或者在你不需要的時候過度插手介入你的生活,讓你對於關係的界線感到恐懼、沒有控制感,所以: 焦慮依戀者透過抓住對方來獲得控制感 逃避依戀者把對方擋在外面,避免被吞噬; 矛盾依戀者一方面渴望對方愛自己,一方面又擔心對方會傷害自己,所以反反覆覆,自己也覺得自己很煩。 回想一下大家耳熟能詳的「陌生人情境」實驗 [2],在這個研究當中,關鍵並不在於「媽媽離開嬰兒之後嬰兒會不會大哭,」,而在於「媽媽回來之後,這些嬰兒的反應是什麼」。 (同場加映:「你乖,媽媽才要抱你」有條件的愛,只會讓孩子不安) 不安全依戀的嬰兒可能會大聲哭鬧、假裝不在乎、或者是呈現非常複雜的反應,沒辦法再跟母親好好相處,這個過程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嬰兒不會講話,我們只能夠透過觀察法,但有個解釋,我覺得可以作為其中一種參考:這些嬰兒展現出來的行為,也反映出了他們「是否相信媽媽會回來」。 如果他們心中懷抱著某一種相信,這種堅定的信念,就能夠在媽媽不在的時候安穩他們的情緒,也能夠讓他們在媽媽回來的時候,好好地擁抱母親。 在我的理解裡面,心理學把這個信念稱做「依戀圖像」(Attachment Figures ),翻譯成一般人的語言就是:你相不相信你媽媽(或主要照顧你的人)在離開之後,還會回來?你相不相信你的伴侶,在忙碌、不讀不回一陣子之後,還會回你訊息?你相不相信他注意力沒有放在你身上一段時間之後,你仍然值得被愛? 圖片|Photo by Pangaea on PIXTA 好的依賴是為了讓彼此能夠分開 記得我在剛開始接案的時候,遇到一些不安全依戀的個案,有些時候談一談,他們會超過原先規定的時間,那時候我都很心軟,覺得再多談 5 分鐘 10 分鐘沒有差別,直到有一次我問了我的督導,為什麼設定時間界限這麼重要,他告訴我一句驚為天人的話: 「其實時間的界限,也是訓練你和個案之間的人際界限。除此之外,也是在一次又一次地分開、再見面、再分開、再見面的過程當中,建立兩人之間的互相信任。」(當然,在實際的操作上,還是要維持一點時間的彈性) 換句話說,如果我無限制地延長時間、甚至是當個案講某一些話,他就知道講這些話會讓我不忍心打斷的時候,我也是在訓練他的「不安全依戀」:以後他就會學會,某些言語、某些字詞、某些表情跟眼淚,可以打破這個界線。 那麼下次他可能就會有另外一種信念是——是不是我沒有講這些話、流這些眼淚、展露出這些情緒,你就不會繼續認真的聽我說話? 發現了嗎,你的心軟是滋長對方不安全依戀的養分。一樣的狀況也會出現在伴侶的互動關係當中。 真正好的依賴並不是兩個人永遠黏在一起不分開,恰恰相反,當兩個人能夠適當的分開,並且在每一次分開的時候仍然相信,彼此還有機會再重新遇見,這個「相信」才是安全感的來源 [3]。 (延伸閱讀:婚姻不幸福,與原生家庭相關?關係心理學:你的焦慮依附,來自從小的不安全感) 從嘗試裡找回控制感 講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如果你是一個在感情裡面充滿不安和擔憂的人,要嘗試去「相信」對方不會把自己吃掉、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需要很漫長的旅途。那該怎麼辦呢? 我的想法是,從每一次的嘗試裡面找回控制感。 焦慮依戀者——在對方沒有回覆訊息的時候,多給自己一分鐘,和心中的焦慮相處。如果你都不願意陪伴自己,又如何奢望別人來陪伴你?重要的是,在一段時間過後對方回覆你訊息,你要告訴自己:你看!就算是這樣,對方也沒有走開。然後從每一次的這個嘗試裡面,建立一點點的相信。 逃避依戀者——在對方打電話給你、或者是好像要「侵犯」你的領域的時候,「先不要」先入為主地以為對方要對你做什麼讓你窒息的事情,跟梁靜茹借勇氣,打開你緊閉的雙眼,深呼吸仔細看看,眼前的這個人他想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愛你。然後或許你會發現,眼前這個靠得很近的他,並沒有你想像當中那麼可怕。 矛盾依戀者——先試著接納自己是矛盾的,然後在矛盾的聲音裡面,好好的去感受一下,自己「要的是什麼」。有些時候你講出來的話和行為、推開對方或者是抓住對方,不一定是你真正想要的東西,反而是你在逃避的東西,一次就好,不要輸給自己的恐懼。嘗試在下一次和對方互動的時候,說出「心口如一」的語言、做出「內外一致」的行為,然後同樣的仔細觀察,結果是否如你想像當中可怕。 圖片|Photo by Raychan on Unsplash 悲觀的樂觀 不安全依戀的人經常會想像糟糕的結果,想像對方終究有一天會不愛我、想像感情終究不會長久、想像對方看到我的真面目之後,一定會離開我,所以我不如先離開他。 的確,我必須承認人生很多時候會發生糟糕的結果,但並不是每一次。 改變你對於這些想像、這些信念的「頻率」,依戀風格的改變,也可能在此發生: 對呀,他沒有回我訊息,很可能是劈腿,但也有可能是他在忙。前面這種可能蠻容易發生的,但後面的可能也是一種可能。 對呀,所有的感情最終都會走向墳墓一般的結局,但也有可能會一起扶持走到最後。前面的這種可能蠻容易發生的,但後面的可能也有微小的機率會發生。 對呀,幸福美滿的事情不會發生在我身上,但有些時候我也會有一些好運、遇到一些愛我的人。前面的這種可能佔據了我大部分的人生,但後面這種可能也可能會發生。 正所謂等不到天黑,煙火不會太完美,你也可以讓黑暗先出現,再允許光明的乍現。我把這種想像,稱之為「悲觀的樂觀」,也就是說你不需要全然的正向,甚至你可以 99% 都是負向,但允許一點點陽光,照進你生命的裂縫 [4]。 然後在這個裂縫裡,安全感會慢慢地萌芽,開出一朵小花。就像你一樣美,就像你一樣珍貴。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 [1]《ACT一學就上手》(接受與承諾治療 · 基礎及進階快速學習指南) [2] 依戀理論三部曲 [3] Ein-Dor, T., Mikulincer, M., Doron, G., & Shaver, P. R. (2010). The attachment paradox: How can so many of us (the insecure ones) have no adaptive advantages?.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5(2), 123–141. [4]《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 May 25, 2021 at 12: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4hjvvm
艾瑪華森出道 22 年的人生金句盤點:「不讓別人定義,我來決定我是誰!」 https://ift.tt/3fKRTEi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艾瑪華森(Emma Watson)從 11 歲以「妙麗」身份出道開始,不僅戲劇作品眾多,還到名校深造,並成為品牌設計師,成為聯合國婦女權能署親善大使⋯⋯本篇分享她精彩人生的 9 句金句語錄整理! 出生於 1990 年 4 月 15 日的艾瑪華森,雖然生長在律師家庭,卻對表演藝術有著濃厚興趣,1999 年受到老師推薦參與電影《哈利波特》試鏡,於 2001 年正式以演員身份出道,那年她才剛滿 11 歲,卻憑著出眾的演技演活妙麗一角,更在之後的《哈利波特》八部曲佔有重要地位,成為當時紅遍全球的電影明星。 在艾瑪華森演藝事業到達巔峰時,她沒有放棄攻讀學術專業,先後進入美國名校布朗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伍斯特學院就讀 ,還接下《壁花男孩》、《星光大盜》、《挪亞方舟》⋯⋯等多部著名電影拍攝,並開始涉足時尚相關產業,擔任模特兒及品牌設計師。 圖片|IG@emmawatson 除了演員、模特兒及設計師,艾瑪華森還以提倡女權主義、環保意識,成為當代女性代表人物,2014 年被任命為聯合國婦女權能署親善大使,協助創立女性運動 HeForShe、2016 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慈善晚宴(Met Gala)以 Calvin Klein 環保禮服走上紅毯,推廣永續時尚的重要性、更在 2020 年擔任開雲集團永續委員會主席。 (延伸閱讀:你的生活方式,能決定一個人的生命?艾瑪華森在倡議的「永續時尚」是什麼) 出道至今長達 22 年,艾瑪華森成功在全球女性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她背後的人生哲學值得我們一探究竟: 我不想讓別人定義我,我是誰由我自己決定。 艾瑪.華森(Emma Watson) “I don't want other people to decide who I am. I want to decide that for myself.” 艾瑪華森從 9 歲以童星身份出道,至今超過 20 年的演藝生活,她堅信自己存在的價值是由自己決定,不需在意旁人如何評論與定義。 圖片|IG@emmawatson 我能做的就是跟著我的本能,因為我永遠無法取悅所有人。 艾瑪.華森(Emma Watson) “All I can do is follow my instincts, because I'll never please everyone.” 2012 年英國 The Independent 報社採訪中,艾瑪華森曾表態自己無法滿足每個人對她的期望,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跟著自己的直覺前進。 圖片|IG@emmawatson 我沒有完美的牙齒,我也沒有細瘦身材。我只想成為那種不管身材如何,都能以自己為傲,並懂得自愛的人。 艾瑪.華森(Emma Watson) “I don't have perfect teeth, I'm not stick thin. I want to be the person who feels great in her body and can say that she loves it and doesn't want to change anything.”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完美的,就連艾瑪華森也不例外,不必為了迎合大眾的審美標準去做改變,而是學習改變自己的心態,接受並喜愛自己現在的樣子。 圖片|IG@emmawatson 我必須真正享受生命中的美好事物,因為這讓其他的不美好顯得無關緊要。 艾瑪.華森(Emma Watson) “I have to really enjoy the good things because it makes the bad things ok.” 太過拘泥於人生中的不美好,反而會讓自己變得不快樂,所以艾瑪華森期許自己享受生命的每個時刻,專注眼前美好的人、事、物。 圖片|IG@emmawatson 儘管別人跟你說得再多,你還是得自己去嘗試並從錯誤中學習。 艾瑪.華森(Emma Watson) “As much as someone can tell you things, you have to go out there and make your own mistakes in order to learn.” 對於艾瑪華森而言,人生的酸甜苦辣是必須靠自己去體會,縱使他人也會遇到相同的事情,但是每個人的感觸一定不同,所以還是必須靠自己勇於嘗試。 圖片|IG@emmawatson 我不想因為害怕失敗,就停止去做真正在乎的事。 艾瑪.華森(Emma Watson) “I don't want the fear of failure to stop me from doing what I really care about.” 艾瑪華森不願被演員的身份束縛,在演藝事業到達巔峰時期,前往常春藤名校、英國牛津大學進行就讀,沒有因為身處舒適圈就害怕失敗,反而大膽追尋自己的夢想。 (你會喜歡:「我的人生是不是有點失敗」,30 歲前容易罹患的「青年危機」) 圖片|IG@emmawatson 我熱愛時尚,因為那是你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方式。 艾瑪.華森(Emma Watson) “I love fashion because it's how you show yourself to the world.” 從演員身份到模特兒,進而擔任品牌設計師,艾瑪華森對時尚有著高度熱愛,對她來說這是能向世界表達自己的方式之一。 圖片|IG@emmawatson 看起來完美相當無趣,你應該讓你的穿搭替你發聲。 艾瑪.華森(Emma Watson) “There’s nothing interesting about looking perfect – you lose the point. You want what you’re wearing to say something about you, about who you are.” 與其追求完美的造型、狀態,更重要的是要打造屬於自己風格、個性的穿搭。 圖片|IG@emmawatson (推薦閱讀:【性別觀察】艾瑪華森露奶礙著誰?女性主義與胸部的不乖革命) 我是個有很多面向的人,而時尚就是如此,你可以透過著裝、髮型或其他方式來重塑自己。 艾瑪.華森(Emma Watson) “I'm a multidimensional person and that's the freedom of fashion: that you're able to reinvent yourself through how you dress and how you cut your hair or whatever.” 擁有演員、模特兒、親善大使⋯⋯等多重身份,艾瑪華森認為時尚也是如此,可以透過服裝的選擇、頭髮的造型來打造自己想要的模樣。 圖片|IG@emmawatson 【本文由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克莉絲汀史都華從暮光女到香奈兒品牌大使,7大金句名言打破框架活出精彩人生 韓劇女王孔曉振:「要是每個人都那麼漂亮,多沒意思。」10大金句看歐逆人生觀、愛情觀、時尚態度 現代奧黛莉赫本Lily Collins:「我熱愛時尚,也喜歡自己搭配造型,但我並不會為了鏡頭刻意打扮。」6大金句一窺莉莉柯林斯的人生、時尚觀 May 24, 2021 at 11: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fKRTEi
在家上班,工時好像變得更長了?5 個在家工作指南:建立儀式感,區分生活與工作的場域 https://ift.tt/3vhZyRe 讀者創作 資深 SOHO 族的分享來了~越來越多人上班的型態變成「在家工作」,而在家工作的危險,就是變成工作狂,還有不斷地變胖⋯⋯ 文|黃懿翎 說到在家上班(working from home, WFH),身為 SOHO 的我可以說是超前佈署了 7 年,當然習慣上班的我,在一開始兩年可以說是災難,生活跟工作毫無緩衝界線,結果就是變成工作狂但是效率很差。 後來經過了幾年的自我節制訓練,我大概歸納出一個模式可以給大家參考,當然每人的工作型態內容和家裡狀況各不相同,因此可以依據自己的情況做些調整。 1、空間上的區隔 家裡通常是讓我們享受人生、放鬆心情的空間,而工作的空間,無論再怎麼算是自己喜歡的工作,都還是充滿較多壓力和效率要求的地方,所以一定要與生活空間區隔,尤其是房間,也就是床,而且固定工作的地點,也能穩住「我正在工作」的心情,同時不會讓放鬆休息的地方受到工作的「污染」。 圖片|Photo by jhphoto on PIXTA 2、上班前準備儀式 在家工作少了上班通勤時間,我在家工作之後,才發現通勤時間其實有它的意義,可以使人轉換從家裡到工作場域的心情,做好「我要上班了」的準備。 那在家裡要如何營造這樣的「通勤時間」呢? 首先一定要讓自己像之前上班一樣梳洗,雖然不用像真正出門一樣正式,但也不能穿著睡衣,一副準備要倒回床上的樣子,梳洗則是讓自己打起精神。 我會讓自己先悠閒吃個早餐,給自己一些時間清醒一下,最後泡杯咖啡,作為上班前準備儀式的結束,前後花了 15 分鐘到 1 小時不等。 (延伸閱讀:愛自己的日常練習:建立你的儀式感,讓宇宙支持你) 3、工作有時、休息有時 長時間工作不一定有效律,在公司的辦公室裡,因為有主管和同事的「監視」,所以很像以前在學校上課一樣,除了上廁所和喝水,以及規定吃中餐的時間之外,就要把屁股黏在椅子上。 但人的專注力本來就有限,長時間把自己綁在座位上,真的精神游離時也只把時間花在逛網拍和其他自己有興趣的網站上面,反而浪費更多時間。 我覺得之前唐鳳推薦的蕃茄時鐘法很有幫助,設定 15-25 分鐘工作,5-10 分鐘起來走走,做做家事或上個廁所、伸展一下或是逛個網拍聊個天,計時器響了之後再回來工作,這種知道工作時間有限的方式,反而更能使我專心在工作上,也比較能提昇效率。 如果在設定的工作時間內偶爾神遊去別的事情上面,雖然可以時常提醒自己盡量不要這麼做,但也不要太過自責,畢竟被規定要長時間的專注在某一件事情上,本來就是扭曲人性的一種設定。 (你會喜歡:風靡職場的「番茄工作法」,簡單步驟跟著做) 4、不要太晚下班 在家工作的其中一個危險,就是變成工作狂。 我一開始總會覺得,只要沒事做,就把時間拿來工作吧,結果每次都工作到晚餐之後,最晚可能晚上 10、11 點才關電腦。但後來證明這真的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因為第一、長時間讓自己處於壓力狀態,到最後效率不一定好。 第二、你的腦袋一直都在轉,沒有放鬆的時間,等到一放鬆下來,會變得非常餓、非常累。非常餓,容易在很晚的時候暴飲暴食,非常累,但腦袋還來不及停止運轉,所以即使再累也很難入睡或睡得好。 睡眠品質不佳,第二天容易晚起,晚起又容易晚下班,又造成晚睡,如此惡性循環。所以如果可以的話,盡量在晚餐前讓自己下班,若工作量較大,也不要超過 8 點(因人而異)。 圖片|Photo by Carli Jeen on Unsplash 5、避免變胖 這可說是最重要的一點,有幾個之前開始在家工作的朋友說他在家時間變多,就會開始一直吃,好像沒事做,就會一直吃東西,這應該也跟我們之前下班回家以吃作為放鬆的其中一種方式有關。 因此要斬斷吃胖的鎖鏈,就是要讓自己花一些時間找到在家生活與工作的平衡和規律,當然在那之前,先把家裡的零食收起來,只留一些比較不會發胖的東西,例如低糖份的水果,或是真的很想解饞時可以喝的自製飲料(最好是無糖或微糖)。 以上是我 7 年來摸索出來的心得,可供大家參考。祝大家在家工作愉快,一起度過疫情。 Enjoy working from home! May 24, 2021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vhZyRe
黃山料專文|30 歲的愛情, 是我能照顧自己,完整而獨立 https://ift.tt/2SqiJJR 三采文化 30 歲,好像有各種標籤,要我們事業有成、找人共度餘生,然而我們自己呢?是不是能撕下這些期待,問問我們的內心? 文|黃山料 年紀越大,要談戀愛就越難。年紀大的,思想太複雜,愛得不純粹年紀輕的,行為不牢靠,愛得太膚淺。好不容易互相喜歡才發現對方有男朋友了。好不容易相愛了才發現磨合起來委屈到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 那天被朋友問:山料,你做過最浪漫的事情是什麼?我想了很久,想起和某位前任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每次約會,相約忠孝復興捷運站。他是路痴,所以我要負責找到他。他抵達捷運站時,我從來不會問他在哪裡,我會打電話給他,跟他聊天,假裝自己還沒到。 然後告訴他:「你往後看。」我會出現在他身後。他會尖叫,跑過來和我擁抱。他問我,你怎麼知道我在哪裡?我說:「不管你在哪裡,我都會找到你。」其實我找他的方式很簡單,就是用跑的,繞捷運站一整圈,每個出口跑一遍,自然就看見他了。 我有過一段感情,才認識幾天,緣分就是沒有理由的,讓我們相愛了,他真的很愛我,愛到把全部的自己都交給我。當然他的全部,不一定都是美好幸福的他,也有不好的他、恣意傷人的他、任性的他、我幾乎無法接受的他。 因此,兩個相愛的人,在全然真誠面對彼此的狀態下,他經常無意間不斷地傷害我。我接受他的壞習慣、包容他的瘋狂與任性,也承擔他帶給我平靜生活裡的諸多無奈。 生活裡的無奈,都是諸多需要磨合的小事堆疊出來。平日都得工作,沒法碰面,我們約好,週末和彼此一起浪費時光;唯有和喜歡的人一起浪費,虛度掉的時間也才有了意義。清晨,睜開眼看見的是他,是最幸福的事。 我打開藍牙音響,王力宏的〈第一個清晨〉是我叫他起床的歌曲。「這是愛,我們的愛,還不確定卻好實在。這是愛,給你的愛,沒名字卻停不下來。把你貼在胸懷,靜靜地代替表白,再不願放開。」他親吻了我,說了早安。——王力宏〈第一個清晨〉詞/李焯雄,曲/王力宏) 不過這頓早餐吃得不那麼順利,我感冒了,身體不舒服,因此說話口氣不太好。我沒法忍著頭痛,邊看他堅持逼我看完的韓劇;我沒法在他湯灑在桌上時,擦擦他的嘴說沒關係;我沒法在 Foodpanda 外送員送餐遲到一小時的時候,維持我平時的風度。身體的不適令我沒辦法思考,也就顧不了太多。 他突然不爽了,開門,說要走,等不及我的關心,門關上了,把我一個人扔在家裡,人不見了。電話裡求他回來好好溝通,通話時間十三秒,他掛了電話。我傳了幾則不諒解的訊息:「突然跑走是怎樣?限你十五分鐘內回來喔!」我發現自己卑微了,這才冷靜下來,關了手機。若我繼續關著手機,這段剛萌芽的感情,可能就被扼殺了。 被一件日常裡微不足道的小摩擦給扼殺了。關係是需要雙方細心呵護的,當每一段熱戀步入日常,稍微不注意,疏於呵護,就因為一根湯匙沒洗乾淨,或因站著尿尿濺了兩滴出來,或是浴室門口腳踏墊被踢歪,或像衣服洗了忘了晾乾,而變質了。 單身久了,想得多了,重新進入一段關係好難。單身的日子,也教會你「自己」有多重要。 也更讓你知道,你要的,或許不全然是事業的成就,不是自我實踐的快樂,不是道賀的人潮,不是朋友與喧囂,而是那一個懂你、體貼你,你們願意花上一輩子慢慢理解對方、珍重對方,不讓對方受委屈的另一半。 說年紀越大,談戀愛越難,但其實可以很簡單。你該在乎自己的感覺,自己,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但許多事情,千萬千萬、千萬千萬、千萬,別因為做自己而錯過了。 關於我做過最浪漫的事情,日漸久遠,隨著年紀的增長,我甚至懷念那個「最浪漫的自己」。 年紀大了,人變得太過務實而失去浪漫,浪漫不再是賀爾蒙的衝動,浪漫變成了討好一段情感關係的技巧,用經年累月練習數十次而熟悉的浪漫技能套招,此刻的我,即使不帶情感衝動,只要對方有需求,我能夠做一份他需要的浪漫給他,即使我沒有衝動,我也尊重對方的需求。 成長的悲哀,是終有一日,你對於曾經熱情的事物不再燃燒,你對於曾熱血沸騰的情節習以為常。 我曾與一位大齡單身女子聊到她們身上貼的「可悲標籤」。當一個女生年過 30,依然單身時,她說:「人們會用距離更年期的時間,來計算這個女生的可悲程度。」意思是,距離更年期的日子每多前進一天,單身女性此生的可悲成分就多增加一丁點,直到正式進入更年期,在大眾眼裡,妳就是個正宗可悲單身女了。 她卻反思,人為什麼要結婚?如果大人認為你要結婚,或別人認為妳是個女的,妳就得結婚,這個婚姻的開端,從出發點就是非常奇怪的。你有沒有想過,人為何要生小孩?絕對不是為了養兒防老。 「老年時期有人照顧」這件事,不應該直接丟給另外一個生命來承擔。如果我要生小孩,就必須要確定我的念頭是對的,而且我有辦法好好教育他,扶持他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女人生命中,比婚姻更重要的課題,其實是「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關於愛情,那必須是在你完整自我以後,才有資格進階的人生主題。至於世界上是否有真愛?「我相信真愛!但真愛,從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她如此認為。 大齡女子的本領是能計算出一段熱戀期多久將結束,在一起多久會膩,多久開始吵架,多久後將因為彼此觀念與對未來期待之落差而導致分手。 圖片|Photo by Pangaea on PIXTA (同場加映:舒淇婚後宣言:婚姻不是功課,愛情不可勉强,若無適合的人,寧願選擇單身) 歌手李友廷的歌詞寫盡了溫暖:在人海中流浪等待愛將我的輪廓填滿,誰能夠找到我?你能否由衷容納每一種的我?多麼麽希望擁有一個你,讓我值得存在。——李友廷〈誰〉(詞/李友廷,曲/李友廷) 24 歲那年,初次聽見這段歌詞以後,堅信這份溫暖就是愛情裡最美好的樣貌。你生命裡的課、缺憾、痛點與傷痕,都將遇上一個人填滿你,溫暖將你撫平,從此以後你的各種樣貌,無論好壞,他一律通吃。而這樣的他,如此無盡的溺愛,才讓你的人生值得存在。 而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回頭看那些年少時的愛情,大多荒謬無比,而其中極致荒謬的青春愛情,大約是「我有缺憾,我得靠另一個人才能變得完整。」其實只是將自己人生該處理的功課,等著另一位好學生來幫你作弊完成。 結局是,作弊而來的,都是一時的,躲了一時,卻一生都得面對。當大考的那一日,好學生自顧不暇了,你甚至會怪他怎麼沒幫你;又或某天,當好學生因此而受罰了,好學生對你的幫助到了極限,兩人都將崩潰,關係走向毀滅。 那個溺愛你的人,永遠單方面接受你的人,是不可能長久的。沒有人甘願辛苦一輩子。 真愛是否存在?對的人是否會出現?事實是,世上不會有一個男人,來完整你的人生。真實情況會是:你親自完整自己的價值,你才會遇見「那個男人」。生命的建構不在於愛情。 而是你先多在乎自己,認識自己是誰,愛情的模樣才會清晰。一切的前提都建構於首先完整自己的價值。當你真心喜歡自己,堅定自己,才有辦法在複雜的社會與人際關係的狂風暴雨中,依然保有自己,也才有可能在諸多關係裡,終於與那位「對的人」建立關係。美好愛情才會發生。這是我的版本裡,關於愛情的成功。 (推薦閱讀:「女人 30,不會把自己寄託在別人的保證上」秦嵐獨身攻略:婚姻不只有柴米油鹽,還要有怦然心動) 但關於一份「成功的愛情」也不能如此說死。所謂成功之定義,是該被各自表述的,不一定得要把「照顧自己」放在第一順位,把與他人建立關係放在第二位。如果犧牲自我,只為他人付出,你能感到幸福,這就是「你的版本」的成功。 成功是什麼?財務自由、事業有成,或許不一定是「成功」,這些是一種成就的達成,但距離人生的成功,或許不全然。相較於上述的成功之外,付出一生,成為優秀的母親,於我而言,更是一種可敬的成功。 所謂成功,是你能成為屬於自己的個體。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得越來越懂得策略性的,讓自己擁有人生的選擇權。去追求屬於自己的成就,成為你真正想成為的樣子。 過了 25 歲,人常常無法隨興進入一段感情。年輕的愛情,義無反顧,無所畏懼;長大以後,愛情除了感覺以外,其餘是「各項條件綜合評估」後的結果。選伴侶,不再只是選人,選的是一份生活,或一位共同經營人生的夥伴。 即將踏入的 30 歲人生裡,我的浪漫多了一分務實,我的純情多了一分理性,我嚮往的愛情多了一分深思。喜歡,只是一種感覺;愛,是一個慎重的決定;婚姻,是一份「用一生來承擔」的責任。 30 歲的愛情,是我能照顧自己,完整而獨立,不確定下一段感情是否能走一輩子,但我期許,若我遇見時,至少,我準備好了。 我想以下這十項,會是在真愛來臨以前,必須面對的課題: 成熟的感情是懂得體貼他人,不因己欲而對人生強求。 隨年紀增長,有些事更清晰了,有些事學會不抱期望了。 步入 30 歲的本領,是你終將理解:「熱戀不會是一輩子,感情終有平淡之日」。 你終於懂得照顧自己,不執著於令人疲倦的關係。 比起愛情,你願意花更多時間整理自己。 成熟,是當你學會不再執著、不再任由自己備受折磨,懂得在關係中灑脫,該放手,果斷放手。 你不再需要靠別人的讚美,來成就自己。 你接納自己的缺點與之共存,並學會放大自己的優點。 相信真愛,也深知不該期待。 你不再需要另一個他,才能完整自己。 「長大後的務實」不該扼殺青春裡的浪漫。終有一天,你能找到愛裡的平衡,發現最幸福的事,是在理性規劃的日子裡,當一個情感氾濫的傻子。 本文出自黃山料的《好好生活 慢慢相遇:30 歲,想把溫柔留給自己》,由三采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好好生活 慢慢相遇:30 歲,想把溫柔留給自己》 May 24, 2021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SqiJJR
總感覺被事情綁架、失去自由?當我們活在當下,才能與世界產生真實相處 https://ift.tt/3wxsa94 KnowYourself 不斷關注過去與未來的我們,就像追著雷射小光點的貓,跑來跳去卻抓不到東西——專注於現在可以做的事,活在當下找回自己。 文|野草、fufu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大家好,我是野草,KY 最風騷的女作者。我是 fufu,KY 最困的作者。 活在此時此刻是電影《靈魂急轉彎》裡重要的一課,22 號靈魂不斷地尋找自己依然缺失的那個要素。因為不斷地追求那個缺了的東西,22 號靈魂要麼掉入虛無,要麼陷入痴迷,要麼逐漸被失望所麻木。 有粉絲在讀完兩篇文章後問到,「追求目標」與「活在此時此刻」之間是不是有矛盾? 最簡短的答案是:沒有矛盾。 那麼詳細一點的答案呢,聽我緩緩道來吧。 (同場加映:為你挑片|《靈魂急轉彎》:如果我們不是真實的活著,便會永遠感覺缺少了什麼) 近幾年「活在當下」(Here and Now)時常出現在熱門詞彙中。如果你有以下這些需求或困擾: 日常焦慮 希望提高工作效率與生活滿意度、學會目標管理 對「活在當下」這個概念感興趣 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 感覺總被世事綁架 注意力渙散 本文也非常值得讀一讀哦~ 一、活在當下有什麼魔力?我憑什麼要練習活在當下? 我們可能會有錯覺,認為自己可以同時做幾件事情,或者同時考慮某個事情的幾個方面。 如果我們細緻地觀察一下自己的意識狀態,就會發現我們並不是同時同步地完成或考慮很多事情,而是我們的注意力在這些不一樣的事情上不斷轉移(Chase, 2018)。 就像電影一樣,每一格畫面之間的切換十分迅速,因此被欺騙的大腦認為這些畫面是連續的。 而事實與大腦的認知相反,電影的每一格之間都是斷裂的。我們的注意力在一個時間上只有一個點。 活在當下並不是什麼特別玄虛的理念,它指把我們的注意力放在當下的這個時間點上。 1. 當我們沒有活在當下時: 我們用一個比喻來解剖一下。大家都見過貓咪捕捉紅色的小光點嗎?對,真的很可愛。 現在假設我們的注意力是那隻貓咪,我們內心的各種念頭是那個拿著光源挑逗貓咪的鏟屎官。 圖片|KnowYourself 提供 於是我們的注意力就一直跟隨著各種念頭不斷轉移,就如同那隻上串下跳地試圖捕捉小紅點的貓咪。 圖片|KnowYourself 提供 在某種程度上,當我們在各種情緒、回憶、幻想、執著與期望之間來回切換的時候,我們的意識是享受這種腦顱內的大戲的。 但是,如果我們任由注意力跟隨自我在虛擬的腦中世界裡撲來撲去,我們便沒有空餘關注當下了。就如同貓咪試圖捕捉小紅點的結局一樣,我們最後只是撲了個空。 此時,我們就像腳底總是踩著流沙。 在工作的時候想著週五晚上打遊戲,在週末休息的時候為下週的 deadline 焦慮,複習的時候害怕下週考試不好,和女朋友吃飯的時候害怕有一天分手了怎麼辦,和朋友 party 的時候想今晚要回家刷劇⋯⋯ 明明也是花了很多體力、腦力和意志力,但是,工作時間很長質量卻很低,休息完還是覺得累,和朋友聚會完還是覺得孤獨。 2. 那麼,當我們活在當下時: 此時,我們的注意力就不會再像貓咪那樣,把每一分每一秒專注在捕捉閃爍不定的光影上,不去反覆斟酌過去了的某件事情,不去反覆掂量未來的某種可能,不被這些虛擬的概念侵蝕當下。 相反地,我們有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此時此刻。 我們可能會聞到每天上班都經過的那條小路旁早餐的香氣 注意到兩個外賣元在街口相遇時短暫的寒暄打趣 陽光照在皮膚上,或是感受到隨著季節變化太陽照射在皮膚上時不一樣的溫度 圖片|Photo by Pangaea on PIXTA 總而言之,我們能夠去和世界展開真實的相處。就在當下,每一次呼吸都是新的,每一分鐘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工作都是新的,每一個遇到的人都是新的。 相比起過去和未來,當下一直在這裡,是我們在時間裡唯一能到達的地方(Thum, 2008)。 (推薦閱讀:如何做到「活在當下」?專注此刻,別過度憂慮「過去」與「未來」) 二、活在當下時,我們主觀地活著 我們會捕捉到一些創造的靈感,或離開痛苦的機會,或意識到對自己特別重要的人是誰,或洞察到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活在(being)當下(here and now)時,我們不對世界進行假設,而是保持敞開的狀態,迎接世界將要呈現給我的模樣。 這種狀態下我們是脆弱的,因為世界隨時可能給我們帶來傷害;而與此同時我們也是勇敢的,因為我們有直面這些傷害的勇氣。在這個狀態下,我們才有機會十分有幸地接觸到那些超越自我的洞見。 三、我們擁有了所有的時間 讓我們感覺「時間不夠用」的並不是外在的世事,而是我們過度關注未來的大腦。因為不斷想著未來需要完成的事,我們才容易產生時間不夠用的焦慮。 其實,我們只能活在時間裡,我們從不真的擁有時間,又何談時間不夠用呢。停止管理你的時間吧,嘗試管理注意力,關注此時此刻我們能做的事,而不是未來必須完成的事,如此才能真正減輕我們對時間的焦慮。 圖片|Photo by Nathan Dumlao on Unsplash 四、注意力只在自己和此刻,自我與世事之間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這時候,我們所受到的來自外界的影響更小了,同時自我(ego)也會減少對世事的介入。因此,我們在與別人有意見衝突時能就事論事,在創作時不擔心別人的看法,在休息時能不被雜念侵擾,更專注自身的需求。我們能夠與世事共振,而不是與之對立爭奪。 五、對自己的了解(self-knowledge)會得到積累 活在當下時我們主動地觀察自己的精神狀態,這也就意味著與自己(self)時刻共處。「自己居住在離我們很近的地方,這是最大可能的接近。它從來不在那裡,它一直都在這裡」(Thompson, 2014)。 因為注意力在自己身上,所以我們更能覺察到自己身上的種種狀態。當我們的注意力放在當下時,我們就和自己待在了一起,對自己的了解會日益增加,對人性與世事的智慧也會得到積累。 參考資料: Ackerman,C. (2018). How to live in thepresent moment: 35 exercises and tools (+ quotes). PositivePsychology.com. Brown,KW, & Ryan, RM (2003). The Benefits of Being Present: Mindfulness andIts Role i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4(4), 822–848. Chase, S. (2018) Paying attention & mindfulness |sam chase | tedxnyu. [Video file]. Dixit,J. (2016). The art of now: Sixsteps to living in the moment. Psychology Today. Thompson,E. (2014). Waking, dreaming, being:Self and consciousness in neuroscience, meditation, and philosoph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Thum,M. (2008). What is The PresentMoment? Richards,K. (2013). Self-care is a lifelong journey. Nursing Economics, 31(4),198. Wittmann,M. (2014). Embodied time: The experience of time, the body, and the self. Killingsworth,M. (2012) Want to be happier?stay in the moment | matt killingsworth. [Video file]. Vago,D. (2017) Self-transformationthrough mindfulness | dr. David vago | tedxnashville. [Video file]. Killingsworth,MA, & Gilbert, DT (2010). 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 Science, 330 (6006), 932-932. May 24, 2021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wxsa94
如何做到「活在當下」?專注此刻,別過度憂慮「過去」與「未來」 https://ift.tt/3fFULSZ KnowYourself 如何「活在當下」? 給你的心靈一點時間,在一旁觀察它四處閒逛時的狀態,允許你的心靈探險,再慢慢地將它帶回此時此刻。 文|野草、fufu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沒有過去、將來和現在這三種時間,而只有對應於回憶、期望和專注的三重現在。」 ——奧古斯丁《懺悔錄》 大家好,我是野草,KY 最風騷的女作者。我是 fufu,KY 最困的作者。 有些朋友可能仍然對於活在當下究竟是什麼樣的狀態有一些疑惑。不急,我們馬上進入 Q&A 思辯環節,一起感受下什麼是活在當下。 一、首先,活在當下不是什麼? Q1:活在當下=鹹魚=過一天是一天? 答:如果你經常開同一輛車,走同一條路回家,你可能經歷過「自動駕駛」的精神狀態,你並不需要特別留意四周變化著的環境,你的身體好像自己就能開車回家(高危行為請勿模仿)。 每個人自動駕駛的狀態有很多,比如很容易受外界影響而情緒爆發,並且任由自己的憤怒/痛苦情緒「駕駛」著自己的言行。又比如,在長期的親密關係中,繼續相處慢慢成了彼此的慣性使然,而雙方都放棄了主動與對方產生聯結。 在自動駕駛狀態下,我們是被動的、受掌控的,無法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 鹹魚也是一種「自動駕駛」(autopilot)的精神狀態。鹹魚狀態下,很多人被動接受了生活所有的不如意,並放棄抵抗,任由生活驅趕著自己向前,因此也是一種自動駕駛。 所以活在當下不等於鹹魚,它甚至可以說是鹹魚的反義詞。 小結:活在當下的狀態不等於鹹魚的狀態。 鹹魚的狀態下,我們是無意志(mindless)的、機械的、僵化的。而活在當下時我們的意識是在線的(mindful)、主動的、靈活的。 Q2:活在當下=忘記歷史、不考慮未來? 答:你是否有類似的經歷? 看電影的時候突然陷入了對前任的懷念,回過神來才發現電影快要結束了⋯⋯ 想到明年就賺夠錢付房子的首付了,想著搬家的細節心裡美滋滋,突然老闆音調提高了,你才發現自己在辦公室開會⋯⋯ 我們一不留心就會被過去和未來帶跑。花點時間思考過去和未來對建設我們的生活至關重要,但是,對過去或未來想得不夠多的情況很少見。 通常我們的問題是:過分專注於過去或未來(Ackerman,2018)。 我們對過去和未來的執著或缺乏管理,不斷地偷走我們的時間。 活在當下並不是與過去和未來切斷關係的意思,而是減少被動無意識地被過去和未來帶離當下的情況。 「我意識到我突然懷念起前任,我現在確實想享受一下過去的回憶。好了,我想他想夠了,我現在把我的注意力帶回我正在做的事情上。」 這是因為,除了當下以外,關於過去與未來的信念與設想,都是我們大腦中的想法——它們都是虛擬的、概念化的,對現實的重構。 (同場加映:【夏于喬畫話】「我在回憶裡泅泳」你也是捨不得放手的旋轉木馬女孩嗎?) 對過去和未來的想法也許會讓我們感到安全,因為它們是我們用來構建「我是誰」的重要工具。但是,除了這種工具性的功能以外,很明顯過去和未來本身並沒有現實性。 有一些人一坐下就會給你敘述他過去如何如何,未來他將如何如何。如果我們用心觀察並嘗試理解他們,我們會發現他們心中有個空洞,他們通常很沮喪、不滿或空虛。 事實是,我們不能真的活在過去,或者真的活在未來。過去與未來都在當下發生,它們只能在當下發生。 而當我們把每一個當下都用來不斷地選擇重塑過去或設想未來時,我們的當下就被虛擬的概念架空了,我們就沒有當下了。 小結:活在當下不等於不去考慮過去或未來,而是不去過分專注於過去或未來。 過去和未來都是我們大腦中的想法,我們不能真的活在過去或未來。過去與未來都在當下發生,且只能在當下發生。 圖片|Photo by d-daystudio on PIXTA Q3:活在當下=愛幹嘛就幹嘛? 答:對活在當下的另一種誤解是活在當下等於自我放縱(self-indulgence):「我不管,我馬上就要⋯⋯我現在就要⋯⋯因為我要活在當下。」 放飛自我的特點是避免一切需要努力的事情,並用快速且簡易的對抗手段解決問題(Richards, 2013)。 放飛自我是一種戲劇性的、變化激烈的精神狀態,此時我們腦顱內的大戲一齣又一齣,我們放飛自己的行動去追隨這些戲劇。相比之下,活在當下是一種穩定的、觀察式的精神狀態。 活在當下讓我們增加對自己的精神狀態的熟悉度。日復一日,我們目睹並了解自己的情緒的戲劇性變化,逐漸減少被它們挾持的次數和時長(Dixit, 2016)。 活在當下是在工作的時候只工作,打遊戲的時候只打遊戲,複習的時候只複習⋯⋯ 小結:活在當下不等於放飛自我。 放飛自我是一種戲劇性的、變化激烈的精神狀態。而活在當下是一種穩定的、觀察式的精神狀態。 (你會喜歡:「我明明有休息,為什麼越來越累?」能量恢復練習:短暫的快樂會帶來副作用,你需要真正的休息) 二、所以,活在當下是什麼? 活在當下指的是一種主動地、開放地、有意地關注當下的精神狀態(Dixit, 2016)。 聽起來是個挺炫酷的技能,而且它能減壓、緩解焦慮、保障睡眠、改善癌症帶來的情緒干擾等等(Brown & Ryan, 2003)。但棘手的是,缺乏意識訓練的我們,總是在活在當下與其他精神狀態之間閃爍不定。 那麼,如何延長甚至保持活在當下的時刻?如何減少捕捉虛無的時刻? 圖片|Photo by Aditya Saxena on Unsplash 三、如何回到當下?活在當下?融於當下? 活在當下時,我們對於自己的注意力握有主動性,並且將最多的關注放在了「此時此刻」上。 通常時候,當我們試圖關注此時此刻,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突然浮現腦海的某段回憶,猛然想起的還沒做完的工作,或是由身邊的事物聯想到放假遊玩計劃⋯⋯ 可以說,想要關注當下可能遇到的最大的阻礙,就是腦中有太多的「噪音」試圖攫取我們的注意力,而學會回到當下的關鍵就在於從這些「噪音」當中奪回我們對注意力的控制權。 那麼,具體要怎麼做呢?以下這些小練習可以幫助大家慢慢找回活在當下的狀態: 1. 允許與當下無關的思緒離開 這個練習來自於接納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中諮詢師常使用的一種方法。 活在當下小技巧 閉上眼睛,想想面前有溪水流過,水面上是一片又一片的落葉; 將我們此時此刻的想法、情緒,和腦中一切阻礙我們關注當下的內容,一樣樣地放在這些落葉上; 再看看落葉承載著我們的想法順水流飄走。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否定這些思緒的存在,只是我們有意識地選擇暫時不去沉浸在其中。 (推薦閱讀:破解「愛自己」的迷思:自我接納絕不是盲目自戀、無視缺點) 2. 抱持好奇心去觀察周遭的世界 環顧四周。注意你所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觸摸到的。用你的感官去認真地感受你所處的世界,像一個從未感受過這個世界的新生兒那樣體驗周遭的一切。 觀察光線的明暗 聆聽或靜或鬧的聲音 呼吸空氣中最細微的氣味 體會衣物和肌膚的摩擦 開放地接受一切體驗,我們不需要預設這些體驗的好與壞——有些體驗讓人欣喜,有些體驗讓人皺眉,但所有體驗的總和,就是我們的當下。 3. 允許你的心靈在此時此刻探險,儘管它偶爾閒逛到了別處 我們的心靈有時候彷彿一個叛逆期的孩子,不總願意停留在此時此刻。時不時地,它可能走進回憶的叢林深處,又或者漫步到了未來的某一刻。 這時候,我們不需要訓斥它的「不聽話」,不妨給它一些時間,在一旁觀察它四處閒逛時的狀態,並慢慢地將它帶回此時此刻。 圖片|Photo by Katerina Jerabkova on Unsplash 看到這裡,可能還有人要問:我們應該如何活在當下的同時還能夠追求目標呢? 其實,有目標和活在當下是兩個維度的事情。 活在當下是一種主觀的、意識層面的精神狀態,有目標是人生規劃層面的問題。它們不但不衝突,也許還能相輔相成。 就像跑馬拉松,「有」目標想跑是一方面,「跑」又是另一方面。至於在「跑」的過程中如果陷入瘋狂、沉迷、挫敗等等精神狀態,這是精神狀態的緯度,不是「有」或「跑」的緯度。 設立目標時,我們自然而然會經歷一個「總結過去,計劃未來」的過程。處理好我們與過去、與未來的關係,我們也許能更輕鬆地讓自己錨在當下。 更具體地,我們可以問問自己: 我有哪些經驗?哪些教訓? 我知道了哪些事物對我來說是我的核心價值?我做什麼能保住這些價值? 同理,我不想要什麼事情再次發生?如何防止它發生? 我在過去儲備了什麼技能、素質、能量,我如何在此刻發揮它們的作用? 對於未來,哪個願景和嚮往是「我」非常想要實現的? 有哪些具體的的步驟?(比如:先背好 26 個字母,然後學 100 個單字,然後 2000 個等等) 一共需要多少時間走完這段通向願景的路?這意味本週、今天、就這個小時,我要完成什麼? 以這樣的方式,將過去的經驗和相對宏大的願景錨在此時此刻之上。 活在當下算不上一件簡單的事,我們已經活在世界上太久,很容易忘記初次接觸這個世界時的新鮮感。生活中煩擾我們的事很多,要維持恆久不變的活在當下的狀態會很難。 不過,即便拋開先前提到的活在當下給我們帶來的種種實在的好處,我依舊傾向於回歸當下的生活。 只不過是因為,一生那麼短,我想好好體驗一番。 如果你感覺自己處在人生中的低潮,能量低落而感到痛苦的話⋯⋯推薦你從女人迷能量工作坊透過學習,恢復能量、找回自己,讓自己的一生充實快樂。連結請點我。 May 24, 2021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fFULSZ
想試試 Vegan 卻不知道怎麼開始?《找蔬食》:給新手的 8 大建議 https://ift.tt/3bRPgj8 三采文化 2019 年亞馬遜大火、2020 年澳洲大火,面對地球的災變,越來越多人考慮「植物性飲食」,並開始減少肉食多吃蔬食,其實入門比你想像的還簡單! 給蔬食新手的 8 大建議 2019 年的兩場災難:亞馬遜大火、非洲豬瘟,以及紀錄片 The Game Changer 的發行,讓許多人開始嘗試減少肉食。 2020 年,接連爆發的澳洲大火、新冠肺炎、禽流感等, 讓更多人堅定地邁向植物性飲食,或許你也開始想嘗試少肉?卻對植物性飲食的世界充滿未知和疑問嗎?按以下 8 點實行,有意識、無壓力地展開新生活吧! 1. 如何開始︰ 不管是什麼原因想嘗試無肉飲食,忠於內心很重要,用不著強求自己一夜之間葷轉素,過於壓抑自己的慾望後的爆發是很可怕的! 我建議漸進式的改變,從一週一天或一天一餐開始,但必須謹記著自己嘗試改變的原因,有意識、無壓力地逐步做出改變,按照自己的步調去適應及調整,並認真觀察身心狀況,如果哪一天真的忍不住想吃肉,那就吃吧!這個時候,身體是會告訴你實話的。 2. 找到替代品︰ 轉換飲食習慣最大的困難便是「口腹之慾」,肉的鮮美跟咬勁讓許多人難以放棄,要是能找到完美的替代品,就能大大降低門檻啦! 其實許多豆製品和菇類只要稍作處理跟調味,是可以近似於肉的質地(像是豆類、天貝、猴頭菇⋯⋯等),再者,台灣在素料這一塊技術其實很成熟,加上這幾年植物肉風潮狂掃全球,好多款植物肉做得幾可亂真,讓非常多肉食者對植物性飲食產生好奇跟信心。 誰說不吃肉就必須放棄享受美食的權利呢?只要能讓更多人加入植物性飲食的行列,任何方式都是好事,不是嗎? 圖片|Photo by rainmaker on PIXTA 3. 怎麼找餐廳︰ 肉食很豐富很美味,但植物性飲食的世界可不是你想像的那麼單調! 台灣素食餐廳的密度,可是世界排名前茅呢!現在正處於植物性飲食蓬勃發展的時代,來自世界各地的部落客、群組社團、Youtube 頻道、品牌四起,資訊只會多到你 follow 不完。 (同場加映:【如果你想】蔬食餐廳就是時尚!盤點五家草食系餐廳) 4. 學習自己煮︰ 無肉飲食總不能餐餐外食吧!為了身體跟荷包的健康著想,還是得練習自己煮啦! 我增進廚藝的方法是從「模仿」開始,在外吃到喜歡的美食就回家動手做做看,從差異中調整與進步,多翻翻食譜書、訂閱料理頻道和網站,自己煮省錢又安心啦! A. 料理頻道 培仁蔬食MAMA Qistin Wong TV Peace and Yummy Barrel Leaf 桶子葉 The Veggicians 一起草 Vegan 誌 Peaceful Cuisine Avantgardevegan The Easy Vega The Happy Pear Cheap Lazy Vegan 野菜鹿鹿 B. 電視節目:現代心素派 5. 補充營養知識︰ 不論是外食或自己煮,任何飲食習慣都必須注意營養攝取,現代人很多的病痛都是來自於吃錯食物,而正確的植物性飲食足以喚醒每個人內在的自癒能力。 粗略地說,我基本上是一天兩餐、盡可能少油(並且選用好油,平均攝取), 早餐喝一大杯健康滿滿的蔬果昔,傍晚依循著蔬果豆穀 1:1:1:1 的原則進食,照這樣吃,除了純素食者必須注意額外補充維生素 B12,以及現代人普遍缺少的維生素 D(可靠每天曬 20 分鐘太陽合成),大部分的營養素都能從植物中獲取。 圖片|Photo by Jan Sedivy on Unsplash 6. 拓展朋友圈︰ 吃素是不是必須脫離以前的朋友圈?當然不是啊!植物性飲食那麼棒,偶爾主動邀請舊朋友享用美味蔬食,或許能讓他們改觀哦! 另外,我們吃素之後培養了樂於分享的習慣,因此結交到一大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除了上面提到的粉專社團和自媒體之外,偶爾去參加素食小夜市、市集、各種活動聚會或街推遊行,你會發現蔬食生活圈團結又精彩! 素食小夜市(全台巡迴) Jeff 蔬 go 易蔬食市集 蔬食生活市集 草獸派對(全台已舉辦 12 屆) 友善蔬食市集 巫菈哈 Olag 異素部落 無肉市集(全台已舉辦 3 屆) Easy Vegan 簡單純素生活 7. 因應特殊情況︰ 蔬食人口現在仍屬少數,因此,出遠門時記得隨身備好乾糧,約定好跟朋友聚餐先查詢葷素共食餐廳,或先吃點東西墊墊胃,旅行前先查好當地的蔬食餐廳,培養預先規劃的習慣,就可以避免在陌生的場合餓肚子、或人在異地沒東西吃的窘境。 8. 準備好面對批評︰ 當你開始吃素,許多批評與質疑必定伴隨而來,生病感冒怪你吃素、變胖變瘦也怪你吃素,這時你可以堅定且勇敢地表達想法,但如果換來的是為反對而反對的批判,那便是多說無益,堅定地走下去做給他看就對了。 Yang 吃素初期,家人朋友都不是很諒解,把過渡期的身體反應怪罪於吃素,朋友甚至抱持看笑話的心態,他選擇吞下委屈不正面回擊,不過他內心很堅定、下定決心要做給他們看,現在的他身體更健康、運動表現也更好了,身邊朋友甚至因此對蔬食產生好奇,家人透過他身心狀態的提升漸漸對蔬食產生好感,現在全家的午餐便當幾乎都是蔬食啦! 本文出自 Hao & Yang 的《找蔬食 Traveggo 無肉全植簡單提案:90 道純植初心料理,兼顧美味與愛護動物的生活方式》,由三采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找蔬食 Traveggo 無肉全植簡單提案:90 道純植初心料理,兼顧美味與愛護動物的生活方式》 May 24, 2021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bRPgj8
女人迷疫情最前線|面對可能持續拉長的戰線,你做好準備了嗎? https://ift.tt/2QNtl5i 女人迷內容製作人 Louise 【女人迷防疫最前線】從全國疫情升為三級警戒的 5/19 起,將每天為你統整每天疫情時事,同時,針對不同的現況,提供你防疫懶人包,安定你我,是女人迷最關注的事,今天的你,一切都好嗎?讓我們一起關注今天疫情消息。 關於疫情相關內容,歡迎關注「居家防疫懶人包」,看看我們想給你幾個在家安心防疫的好方法! 5 月 24 日(一)防疫最前線 今天公布的國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共 595 例,其中 334 例本土病例,5 例境外移入,另有 256 例為校正回歸案例。本土個案中,以新北市 177 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 99 例,桃園市 19 例、彰化縣 12 例、基隆市及臺中市各 7 例、高雄市 5 例、屏東縣及臺南市各 3 例、南投縣及新竹縣各 1 例。校正回歸中以臺北市最多(148 例),其次為新北市(99 例)。 以今日指揮中心公布的「單日採檢人數」來看,新北市與台北市仍是相對的「疫情熱區」,關於過去兩日不斷上攀的校正回歸個案,指揮官陳時中說,透過簡化各級機關申報的行政程序、策略調整,以及連動全民健康保險既有的功能及機制,「一定能夠盡可能地把校正回歸情況減少,」他提到。 另外,從快篩陽性患者後續經 PCR 檢測陽性的比例來看,台北市 2000 多名受驗者中,僅有 45 名快篩陽性,而其中僅有 1 例經 PCR 採檢後確診。 「快篩當然有方便性,但在罹患率不是很高的情況下,偽陽性比例會增高很多,因此我們要很小心地去做選擇,否則再偽陽性率這麼高的情況下,普篩容易造成更多不必要的負擔,」陳時中以此回應,目前暫沒有進行普篩的計畫。 延續過去兩天指揮中心所提及,在數據上,由於校正回歸案例陸續歸檔,可以發現單日確診數呈現下滑趨勢;然而整體狀況是否確實趨緩,仍需持續觀察。 指揮中心呼籲,接下來幾週,大家應持續落實個人衛生習慣,非必要避免外出;若有不可抗力的原因需要出門,則要記得配戴口罩、注意咳嗽禮節,保護自己與他人。 今天就能開始的防疫行動守則 今天是全國三級警戒後的第六天,面對可能持續拉長的戰線,許多人已經做好長期在家抗戰的準備。 居家防疫來到第二週,即便疫情沒有更大規模的擴散,每天接收、消化相關資訊,還得在同一個空間裡,調適工作、學習、休閒等不同需求,不免讓人感到憂鬱或煩躁。 圖片|Photo by Windows on Unsplash 有鑒於過去一年期間,世界各地早已對居家防疫、遠距生活習以為常,因此有相當多給予居家防疫者的生活錦囊,這段期間,若你感到人際疏離與社會脫節,並因此缺乏對生活的滿足感,可以試著進行以下 4 種行動: 1. 分享正面且充滿希望的訊息 這幾天,你可能會有這種感覺:「真的受夠負能量及批評的訊息了!」 確實,此刻的我們很難消化與處理來自四面八方的負面新聞與資訊,因此當你腦海中拂過「不想再被負面訊息給淹沒」的時候,也許可以嘗試化被動為主動,多多分享些積極且正面的訊息,來取代你心中的煩悶。 分享你生活中的趣聞,或者來自可靠來源的正面消息,這將有助於阻止周圍的人繼續驚慌失措。 在疫情當中,我們很容易化悲憤為力量地相互咎責、攻擊那些不按規定行事的人;然而我們鮮少拾起幽默感,在社會低迷的時刻,主動成為抑止負面訊息流竄的人,一起分享正面且有愛的大小事,也許在你不知道的時候,會為你身旁的人帶有效的安慰。 2. 我們對抗的是病毒,不是人:切記以關心取代責備 無論你個人的感受深刻與否,此次疫情確實形成集體的「共傷」,許多人被迫與同住戀人分開、被迫提早畢業離開校園、被迫居家隔離、被迫在家辦公、被迫生離死別、被迫因對疫情敏感度不同而與親密他人產生爭執。 越是這種時刻,你越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安撫自己、幫助周圍的人。 例如,面對資訊來源較為混亂或片面的家庭成員,可以遵循可靠且正確消息來源給予建議,提供家人更完整的資訊,所有的溝通應該基於愛與關心,比起以強硬的情緒解決認知落差,不如用愛化險為夷。 圖片|Photo by Good Faces on Unsplash 3. 學會拒絕探望,但別忘了定時關心 如果你與父母、阿公阿嬤同住,仍要記得維持社交距離,建議長者待在家中,不要出去增加接觸風險;如果你離家在外,此時便不是回家的好時機,建議回絕回家的邀約,表達各自居家防疫才能更有效保護彼此。 在安全的前提下,你可以適時地透過電話、視訊緩解父母的孤獨與焦慮,拒絕探訪,但別忘了保持聯繫。 4. 維持例行的生活 日常工作的形式轉換,可能會為你帶來不安的情緒,因此與你的同住家人,或者與你自己約定好一天的日程與生活節奏是很重要的事。推薦你可以製作一幅能掛在冰箱上的生活日程表,確保包括因遠距工作、學習而可能被忽略掉的休息、用餐、彼此放鬆與聯繫的時間,可以緩解生活與工作密不可分的焦慮。 提供你一些創建每天日程的點子,也許你可以從今天開始嘗試: 起床,記得換套衣服,即便在家也要好好打理自己。(我猜你也不一定想看到穿著睡衣面對視訊鏡頭的同事吧!) 在正常的時間吃早餐,特別注意吃你喜歡吃的,一日關鍵在於晨。 確定家中的每個人都有舒適的位置,能有效地完成工作而不分心。 列出學習、運動、工作及休息的時間佔比。 別忘了安排下午的休息時間,也許你能吃點甜點。(簡單能到手的布丁、奶酪都是好選擇) 與家人共進晚餐,並討論各自的一天。(如果你一個人住,請記得每日找個時間聯繫親密他人) 如此在一週之內,儘量維持正常的作息與睡覺時間,確保你有良好的身心狀態,可以面對每一天的改變。 May 24, 2021 at 05: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QNtl5i
2021年5月23日 星期日
為何犯點小錯,就感覺自己很爛?給焦慮不安的你:試著讓內在自我安靜下來 https://ift.tt/3fcwYes KnowYourself 你的內心吵鬧、時常焦慮嗎?我們的內在自我是吵鬧還是安靜,變得至關重要,它直接影響我們的人生走向和幸福感。 文|Jojo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你是否也常有這樣的體驗: 和人相處經常感覺緊張,好像怎麼做都很彆扭、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即使收到善意或中立的提醒,也會覺得被攻擊、感到憤怒。一邊覺得對方多管閒事;一邊又質疑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做錯了 只願意和與自己相似的人交流,發現身邊人有不同觀點,會立刻關上心門,認為「大家不是一種人,沒什麼好說的」 渴望證明自己,當外界沒有給自己理想的反饋或關注時,會立刻感到沮喪 明知道只是遇到小困難,也會感覺特別煩躁、懊惱 總是隱約感覺焦慮不安,難以完全放鬆 在上述場景中,我們的內心像是有一個不停發脾氣、博取關注的「小孩」。每當我們遇到挑戰時,他就會開始吵鬧,我們總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先去安撫他,才能去顧及真正重要的那些事。 這就是我們今天想和大家聊的主題:「內在自我」的吵鬧與安靜。 這是個焦慮的時代,我們日復一日地忙碌工作,不能、也不敢停下來。一旦有了空閒,就忍不住開啟焦慮模式。工作的道路我走的對嗎?婚姻、親密關係、人際交往、消費壓力⋯⋯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的內在自我是吵鬧還是安靜,變得至關重要。它直接影響了我們的人生走向和幸福感。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太容易緊張不安、陷入焦慮的人,今天的文章請你充分閱讀,相信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圖片|Photo by BIPIN SAXENA on Unsplash (同場加映:總是為所有事情操心!容易被外界影響的人,如何停止焦慮?) 1. 總是被焦慮困擾, 是因為你的內在自我是「吵鬧」的 心理學家 J.Bauer 和 H. Wayment(2008)曾提出過一個與處理焦慮息息相關的概念:「寧靜的自我(quiet ego) 」。 它談及的是,當我們的自我能夠處在一個更寧靜的狀態中時,我們解讀自己和他人的方式會更客觀、更能從多種複雜、甚至是相互衝突的角度看待事物。自我寧靜的狀態能夠使我們更少產生焦慮。 而與自我寧靜相對應的狀態,則被稱為「吵鬧的自我(noisy ego)」。在這種狀態下,我們會帶著高度的防禦性——經常懷疑別人是不是在針對自己/誤會了自己,總是試圖為自己「正名」、確立自己是對的。 在文章一開始我們給大家描述了,內在自我吵鬧時,我們經常會面臨的處境。 而這正是因為,在「自我吵鬧」的狀態下,我們很容易將一些中立的話語也當作他人對自己的指責。經常過度誇大自我的優勢,並迴避那些否定性的訊息;同時,我們也容易以一種非黑即白的目光看待事物,難以理解它們其實是複雜的。 當內在自我吵鬧時,我們會過度關注自身的利益(excessive self-interest),關注「如何才能得到我想要的」。 我們總是試圖提前看到所有可能的危險和障礙,再以當下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應對。因此,我們的很多選擇都是以眼前利益為目標的。比如說:不想暴露缺點、只談論自己更擅長的話題,或是把難做的事都推給同事等等。 可是我們不能忍受眼下短期的不適,也就無法獲得那些需要暫時忍耐才能得到的、更深層的滿足感。比如:和諧而持久的人際關係、更突出的工作表現。 同時,它還會讓我們對困難和壓力特別敏感——碰到一點點問題,都像是遇到了天大的麻煩。 吵鬧的自我,會影響我們對焦慮感的體驗。 生而為人,焦慮是我們最基本的情緒之一,它本身不可避免。雖然會令我們感到不適,它也有重要的存在意義和作用,比如,它提醒我們評估潛在的風險可能,也鞭策我們提前做好準備。 然而,同樣是面對焦慮,每個人的體驗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研究發現,內在自我吵鬧的人,對於環境中潛在的威脅更加敏感、更容易從負面角度解讀訊息、也更容易回憶起那些令他們感到焦慮的場景(Rascovar, 2015; Gidron, 2013)。 而寧靜的自我,則會讓人減少不必要的焦慮。他們不會對環境中的威脅過度敏感、也能夠從較為中立的角度解讀訊息,做出更加清醒而自主的判斷和行為。 比如:工作中,老闆給了我一個有難度的機會。這些時候,我必然會產生一定的焦慮,但我體驗到這種焦慮的方式可以不同。 一種體驗是,我會放大這個機會中暗藏的威脅——我可能暴露出我能力的缺點,讓老闆失望、被同事嘲笑⋯⋯為了讓自己擺脫不適感、重獲安全感,我選擇放棄機會。 這是內在自我吵鬧的情況下,人們通常體驗和應對焦慮的方式。因為他們自帶一層負面濾鏡,這種濾鏡下,他們眼中的世界是充滿焦慮、困難重重的,他們自己也是虛弱而無力的。 而另一種體驗則是,我會感到緊張,但我能夠意識到當下這份焦慮的功能性。它讓我更加重視這個機會,提醒我為它進行更周全的準備。 有寧靜自我的人,更可能以這種方式體驗焦慮。他們對眼前的挑戰感到新奇、興奮。比起可能的失敗,他們更在意的是,這個機會能夠帶來的回饋和成長。他們也往往能夠頂住壓力、接受挑戰。 在後文中,我們將更詳細地解釋,為什麼我們的焦慮體驗會有這樣大的區別。為了讓焦慮不成為人生阻力,我們需要與吵鬧的自我相對應的、「寧靜」的自我。 圖片|Photo by Artem Kovalev on Unsplash (推薦閱讀:工作狂心理學:你其實正在透過「自我虐待」,得到價值與認同的好處) 2.「寧靜的自我」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在生活中,一個擁有「寧靜自我」的人: 能夠分清哪些是無謂的指責、哪些是善意的指正,並能客觀面對它們 大部分情況下,與人相處時都能感到安寧、自在 面對持有不同觀點的人,也能夠發掘出自己與對方的深層共通點,因此,身邊可能有很多背景不同、風格迥異的朋友 明白什麼是自己做得到的,什麼是做不到的,較少因外界反饋而懷疑自己、感到沮喪 能夠以平和、甚至期待的心態面對挑戰和困難,將目光放在長遠目標上 在需要專注、緊張的時候可以完全沉浸其中,而需要休息的時候又可以徹底放鬆 正如前面所講,「寧靜的自我」不是先天獲得的,而是通過自我發展、成熟才能獲得的。當我們說一個人「自我很寧靜」時,他擁有一種更均衡、且更具成長性的心理姿態。 均衡(Balance)是指,這個人能夠平衡他對於自我和他人的考量——既不會過度關注自身、也不會因過分照顧他人而迷失自己。 當內在的自我吵鬧時,我們過於在意自身利益,而將身邊的每個人都看作是「競爭者/敵人」。此時,我們與世界處於一種利益對立的狀態中。 相反,當內在自我寧靜時,我們能夠超越對眼下利益的過度關注,以「合作者/同伴」的眼光看待身邊人。 同時,因為能夠站在不同的立場思考問題,我們也更加能夠看到別人真實的想法,而不會將它們都解讀為是針對自己的。此時,我們的狀態更加平和、對自己的認知更加合理、看到的世界也是更加客觀而友好的。 一個內在自我很安靜的人,他的成長速度是更快的:因為這個人能夠放下對完美而虛假自我形象的執著,客觀地分析自身的想法和行動。 在這一前提下,當他暴露出自身的局限和錯誤時,他能夠及時反思自己最初對於事物的簡單認知、以及這種認知怎樣錯誤影響了自己的行為。這種反思,會為他帶來成長機會——他更加了解自己,並逐漸發展出更成熟的判斷力和應對能力。 研究表示,自我越寧靜,人們就越不容易在未來為焦慮所擾。 圖片|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 (推薦閱讀:今天跟身體對話了嗎?有助放鬆與自我覺察的身體練習) 3. 那麼,如何才能在自己的內在養成「寧靜自我」? Bauer 認為,想要自我變得更加成熟而寧靜,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做出努力。你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始嘗試(Bauer & Wayment, 2008): a. 有距離的覺察(Detached awareness) 你要在自身與情緒之間,拉出一段用來觀察的距離。這個距離能夠幫助我們在負面情緒的壓力下,也看到長遠的目標、看到忍耐當下負面情緒的意義,也質疑自己的負面情緒是否合理。 舉例:「我現在心跳很快、手也有點抖。雖然現在很緊張,但它也能夠讓我在演講前振奮起來。這個演講就算失敗了,也不會對我造成太大的影響,我沒有必要過分陷入焦慮。」 b. 視角轉換(Perspective taking) 靈活地轉換視角,意味著我們要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並有較強的同理心。 想要獲得這種能力,你可以試著在思考他人觀點時,有意識地將自身抽離出來,以「第三方」角度思考。比如:這個人看到/聽到的和我一樣嗎?他擁有更多/更少的背景訊息嗎?如果我有他這樣的經歷,會有怎樣的想法?另一個人又會怎樣看待現在的情況? 這樣做能夠幫助我們盡量卸下防禦,不因過度算計得失而封閉在自己的思維世界裡。 c. 包容性身份(Inclusive identity) 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塑造自己作為「群體中一份子」的身份。換句話說,我們要能夠意識到,「我」與他人是「相互依存」的(interdependent)。 具體應當如何做呢?下一次,和身邊人意見不合、感到煩躁時,你可以先進行一個深呼吸,讓自己從煩躁的感受中抽身。然後,試著找找和對方之間深層的共同點。 例如:我認為 plan A 好,對方認為 plan B 好,但我們的目標都是把這個 project 做好。而意見不同說明了,對方能夠從不同角度幫我們共同加深對這個 project 的理解,而這對於最終成果是有益的。 從這樣一些小事練起,我們會漸漸感受到自己與他人作為「命運共同體」而存在,從而發展出更具包容性的身份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自身也會變得更接納,心態更開放。 d. 成長(Growth) 一個擁有成長性思維的人,相信無論是自己還是他人,都不會永遠是當下的模樣。因此,他們有耐心和動力,去激勵自己和他人的成長。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我們要轉變看法,以成長性的視角看待生活中遇到的事件——這件事能帶給我什麼成長嗎?它能協助我幫助他人獲得成長嗎?這種焦點的轉換,本身就能夠緩解我們在面對困境時的焦慮感。 (同場加映:常因工作上的失誤而感到挫敗?用這 3 個心法,養成勇於面對挑戰的「成長型思維」) 最後,我們想要強調的是,獲得寧靜自我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需要我們有意識地、持久地做出努力。 願我們都能夠與焦慮和諧共處,過上一種更從容、更有意義的生活。 參考資料: Bauer, JJ, & Wayment, HA (2008). The psychology of the quietego. Gidron Y. (2013) Trait Anxiety. In:Gellman MD, Turner JR (eds) Encyclopedia of Behavioral Medicine. Springer,New York, NY Rascovar, AM (2015). Ego development and anxiety during emergingadulthood. Wayment, HA, & Bauer, JJ (2017). The quiet ego: Concept,measurement, and well-being. In The happy mind: Cognitive contributionsto well-being (pp. 77-94). Springer, Cham. May 24, 2021 at 01: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fcwYes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