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gd0TCH
2021年5月31日 星期一
面對疫情,生活節奏被打亂了怎麼辦?重新檢視自己的需求,保持能量穩定不憂鬱 https://ift.tt/3gd0TCH 讀者創作 疫情期間,許多人的生活節奏被打亂,雖然計畫趕不上變化,但是不是能在這個時間,好好整頓自己的內心? 文|紀慧菁臨床心理師 最近這幾週因為 COVID-19 疫情的關係,應該大部分的人在工作跟生活的步調,都有非常大的改變。 在疫情爆發前,我們似乎很習慣緊湊的步調,每天很努力地過生活,認真地上下班,回家做好家庭的角色,然而,當我們沒有辦法停下腳步的時候,很容易被忽略的是,工作安排越來越緊湊,慢慢形成工作狂模式。 跟大家分享一個例子:最近跟一位心理師朋友聊天,他跟我提到,除了原本在醫院工作之外,也會接一些單位的演講、廣播,或是一些書籍的邀稿合作。 原本以為行事曆上的空白,真的就是有空,當把時間都排滿的時候,才注意到他忽略的是,在這些合作之前,都需要準備的時間,就跟一句老話一樣,「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看似簡單的 1 小時演講,講師在背後所花費的可能是 5-10 小時的準備功夫。 所以有點蠟燭兩頭燒的生活,只能犧牲睡眠跟休閒的時間,把自己的發條拉到最緊,去應對這些自己承接下來的每一份工作,當疫情爆發時,一個一個的邀約接連延後、取消,原本滿檔的工作時間也空下來了,這時候正有機會去檢視自己。 想要用大家熟知的馬斯洛需求理論,來思考疫情下我們的情緒適應挑戰: 1. 生理需求: 對於突如其來的工作取消,就與許多人所面臨的非自願休假或工作機會取消。第一個想到的是,那我的收入減少多少,是不是會不夠用,第一時間考慮到生存需求(食物跟金錢),就會引發對於金錢的焦慮,而增加了我們的情緒負擔。 然而,這時候我所做的事情是,檢視現有資金,確認即使近期約 1-2 個月無穩定收入來源,是否會影響到目前開支,好在先前的努力工作,攢下了一些錢,至少短期之內,還不需要擔憂生存的危機,因此,終於在這一塊可以放心下來。 2. 安全需求: 當我們可以溫飽之後,開始對於我們自身的安全感到擔憂,雖然我們對安全的需求,是為了保護自身而存在的需求,你會發現在網路、電視上不斷放送的疫情訊息,可能會讓我們擔憂自己的健康疑慮,而對於身心的安全感到焦慮,所以你會看到許多人的建議是「不要過多地關注疫情相關訊息」,也是希望可以減少這些訊息對於我們的安全需求的挑戰。 3. 愛與隸屬需求: 若是當我們可以有限度的獲取疫情消息時,接下來我們面臨的挑戰就是俗稱的社交需求,平常跟朋友沒事約吃飯、唱個歌,或只是簡單的在店家吃個飯,聽聽隔壁桌的客人對話都好。 社交是一件非常理所當然的事情,當不斷呼籲居家防疫,非必要就不出門,其實就是在減少我們對於社交的需求,所以在這個變動中,確實也很有可能感到不適應、無法控制,或焦慮的感覺。 圖片|Photo by PanKR on PIXTA (同場加映:疫情期間的內觀自省:我們過去活得快樂嗎?有覺得這個生命值得一活嗎?) 4. 尊重需求: 剛剛提到有許多工作停擺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的成就感也隨之消失,原本完成一個專案,你可以直接看到成品的產出,或是有些人就差幾張單子,業績就達標了,甚至可以升主管職。 在疫情期間,大家會跟你說,不要想這些,隨之會出現一些失望跟可惜的感覺。 5. 自我實現需求: 各位會發現在疫情期間,似乎都在挑戰我們的需求,但當走到第三週的時候,反而覺得在疫情停擺期間,可以適當的與自己對話,達到小小的自我實現的目標,或許你覺得不是一個太大的自我實現,但我覺得當外在的事件都停頓下來了,有機會可以與自己對話,也可以開始做一些自己好久沒做的事,就是一種另類的自我實現。 像是我的書櫃,定期都會購入一些新書,但是很久沒有好好地靜下來看一本書,至少到目前為止,我把幾本心理學的書籍閱讀完,也試著讓自己整理出摘要心得,就是一件為自己而做的事情,也是一個小小的自我成就。 你也可以想想,在疫情下,你的以上這些需求有被挑戰到嗎?因為疫情而出現了哪些情緒反應?疫情的變動,雖然會有一些情緒的波動,但也讓我們有機會來看見自己! 如果現在的你,不確定該怎麼和自己相處,女人迷能量工作坊,帶你一起理解問題,透過實用方法論,陪你釐清情緒背後的需求。 May 31, 2021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