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7日 星期一

給與原生家庭同住的「遠距工作者」:你需要以創造力,重新跟自己與家人相處 https://ift.tt/3uUQZM0 哈理斯 Harris│心理師 不論是否在疫情中,我們都需要「持續以新鮮的目光來看待身邊一切事情」的創造力,主動將我們的「關係」賦予「意義」,以創造力來對抗死亡的可能性所帶來的侮辱。 許多時候,我們都在面對生活本身就固有的壓力、焦慮與孤單,彷彿前方沒有出路,我們只能在原地作困獸鬥、消耗戰。在 Covid-19 疫情嚴峻時,大家傾向宅在家裡不敢外出的日子,情況更是如何。 明明外面的世界可怕得很,有著未查明源頭的感染源,但我們一直待在家裡,心中卻又不是滋味、無法享受安坐的閒暇——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我們受不了孤獨,還是受不了跟同住的家人變得太過親近?而我們又能夠怎樣處理負面的情緒? 圖片|Photo by Anthony Tran on Unsplash 以疫情為例,當平時熱愛去咖啡廳或景點打卡、去完健身房再跑夜店的人們,因為疫情的擴散而開始待在家中防疫時,即便意識上知道這是安全且該做的事,但潛意識中許多人並不會這樣感受:人們其實深深地感到被侮辱! 為何是侮辱(being insulted)?因為「現實」本身,對於「趨樂避苦」的人類天性而言,就是在原則上的一種侮辱。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就指出,人類雖然知道自己會死亡,但潛意識情感上人們絕對不相信自己會死。但今天,我們居然真的對染疫一事有死亡的恐懼,這是何等的侮辱啊?! 現實如何侮辱了我們? 一位我認識的人,他自述自己從小對許多藥物都會起過敏反應,所以按理他是不會貿然去接種有一些不良反應相關報導的 AZ 疫苗。然而,他更怕死,果不然接種完 AZ 後,他出現手腳麻痺等不良併發反應,被送去急診(最後是平安的)。可以想像,一個從小對藥物過敏的人,因為疫情的恐懼而強迫自己去打疫苗,還差點讓自己真的死掉,這是何等的侮辱! (延伸閱讀:「為什麼我們無法接受死亡?」2020 逝去生命給我們的啟示) 另一種侮辱的原因在於,我們變成了「刺激-反應」的動物。大部份的人們並非自願待在家,卻因為疫情,才勉強為之。人們也沒有想要花太多時間跟家人相處,卻因為在家防疫,而必須勉強自己做出「在家應有樣態」的反應。 正是「刺激-反應」取代了「主動性/能動性」的選擇,才造成這股侮辱。防疫,讓人不再感到自己是獨立且有力量的,換言之,大部份的人是無法獨處的。而某些被稱為「永恆少年」的他們必須經常上山下海,才讓自己以為自己很獨立、會獨處;因此待在家裡防疫一事,對他們而言是種潛意識的侮辱。 (同場加映:第一次性關係,是為了模仿大人?永恆少年心理學:玩世不恭背後,時常有顆殘破的心) 你可有創造力的生活方式? 那麼,人們能夠怎樣處理這種坐立難安、深受侮辱的(潛意識)負面情緒呢?不只是疫情,在生命中其他困獸鬥時刻,我們都可試著反問:現在的生命,有沒有一種值得過的感受?有什麼事情可以引發我的本能與興趣,而非僅僅刺激與反應?有什麼東西能給我一種「存在感」? 精神分析師 Winnicott 認為,創造力(creativity)是上述問題的核心動力 [1]。我們不必找來偉大科學家般的創造力,但在日常生活裡,創造力就是「持續以新鮮的目光來看待身邊一切事情」。這是我們都有能力學習、嘗試與勝任的。 在個人(獨處)層面: 我們有辦法在確實有點無聊的工作中,用上一點想像力,從中找到新的樂趣嗎?或每週固定去某咖啡廳、看一齣正在熱的電影、走同一條路回家,我們會允許自己點一杯別的口味、看一齣平時不會看的或試著以影評人方式去看的劇、在回家路上多留意身旁事物的樣態? 尤其在疫情期間,在家防疫的我們會視作自己困在十年不變又發臭的狗窩裡,還是找到以整理、清潔、更動家俱方位等方式,來重新認識自己的房間?書架上也許放著幾年前看過的書,但你會重新看一遍,發現自己原來有著不同的的目光嗎? 其中一樣我喜歡做的,是整理如卡片、信件、小禮物等私人物品,透過這些朋友送來的東西,透過他們的眼睛,總是讓我重新認識自己。 圖片|Photo by Highland Magazine on Unsplash 在家人(相處)層面: 過去我們以為一定要花費很多心力,住在同一屋簷下,就得一直找話題互動;但事實上,我們可以只花一半的時間共處,另一半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們可以在房間玩樂器,看存下來但沒閒看的文章和影片,媽媽也可以追劇,爸爸則去看股票掉了多少。 前半的時間完全做自己的事,後半的時間則做一點大家能一起參與的,或至少分享自己和了解對方在前半時間得到的有趣資訊。如果這就是家庭中的習慣,那不管有沒有疫情,家人之間也不會強迫彼此相處。 精神分析師 Winnicott 就說過:二人有多不害怕彼此分開,二人就有多大的豐收,如果人們害怕離開對方,他們就很可能對另一半感到厭倦。 在華人家庭裡,往往最缺乏的正是在合宜距離和界線中的共處能力。人們要不過度黏著,要不過度疏離。說到底,任何關係中的強迫性質,及對失去的恐懼,對無聊與沉悶的排拒。但家庭生活裡,所無事事不正是它的日常嗎?不體認到這種日子的煩厭,我們又如何尋求獨處與相處時的快樂? 創造力,就是關係與意義 因此,不論是否在疫情中,我們都需要「持續以新鮮的目光來看待身邊一切事情」的創造力,要主動為生活找到值得活的存在感,不要成為被動反應的奴隸——這叫以創造力來對抗現實帶來的侮辱。 我們需要「關係」,不論是跟自己還是跟他人的關係,再者,我們要在這關係上獲得「意義」,而意義來自真實的接觸,情感與想法的交流。這在新鮮的目光中,才可能被執行、經驗、實現。 參考資料: [1] Winnicott, D. W. (1990[1986]). Home is where we start. W. W. Norton & Company. ※如有共鳴,歡迎去我的臉書專頁或文章平臺逛逛;若有心理諮商與相關疑問,可電郵給我或聯絡工作診所。 May 17, 2021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uUQZM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