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RHcqRX
2021年5月12日 星期三
前任照片刪不刪,其實是假議題?關係心理學:比起「好起來」,人們更耽溺於「懷念」 https://ift.tt/2RHcqRX 貓心—龔佑霖 刪不刪前任的照片不是重點,有沒有一個位置安放逝去的痛苦,才是這個問題最後的目的;如果你能坦然面對過去的戀情,照片存在與否又如何? 前一陣子,在和女人迷內容製作人 Louise 討論要寫些什麼文章的時候,Louise 告訴我,許多讀者很好奇前任的東西到底該留還是該丟。 確實,這是一個很多人都會有的疑問,但翻了一下,還真的找不到相關的研究。 不過沒關係,有一個類似的議題或許是大家也會好奇的:「到底該不該刪歷任們的照片?」關於這個議題,倒是有一篇國內和一篇國外的研究。 (你會喜歡:【讀者來信】要不要刪掉前任照片?慢慢決定,你總需要點時間,修復滿目瘡痍的真心) 究竟,前任的照片該刪、還是不該刪? 國內心理學家程威銓曾經蒐集了 184 名網友的資料,該研究中詢問了填寫量表的網友關於歷任照片的三個問題,分別為「是否保留初戀合照」、「是否保留初戀獨照」、「對於歷任的照片,是全部保留、全部不保留,或是保留了某幾任」。 由於研究年代為 2012 年,智慧型手機尚未如今日那麼普及,該研究所謂的照片,乃是指實體照片。 圖片|Photo by Soragrit Wongsa on Unsplash 根據該研究,得到了幾個主要的研究結果 [註1]: 焦慮依附者比較傾向於保留前任們的照片 [註2]。 保留「初戀獨照」的人,比起丟掉的人,過得稍微不開心一些。 安全依附者不論有沒有丟掉「初戀合照」,幸福感的差異並不大;但不安全依附者丟掉「初戀合照」的話,會過得比沒丟掉的人更快樂一些。 無論你是哪一種依附類型,留下「初戀獨照」或「歷任照片」的話,都會比不留的人較為不快樂,但不安全依附者又會比安全依附者再更不快樂一些。 (延伸閱讀:怎麼讓復合容易成功?依附心理學:能不能挽留對方不是重點,關係能否提升才是) 而國外的學者 Veronika Lukacs 同樣於 2012 年做出了類似的研究,只是他的研究項目是無形的 Facebook。他蒐集的樣本是分手一年內的臉書使用者,結果得到了以下幾個主要的研究結果: 有 50% 的人會在臉書保留前任的照片。 有 64% 的人會去重讀過去的對話記錄。 有 70% 的人會透過登入朋友的臉書等方式窺看前任動態。 有 48% 的人和前任仍然是臉書好友。 根據 Lukacs 的發現,若是將對方及共同好友刪除或暫時封鎖,其實是有助於走出分手傷痛的,但依舊有許多的人不斷主動地去挖對方的新資訊:看對方交了哪些新朋友、對哪些內容按讚,而這些行為也讓他們過得越糟,尤其是被甩的一方越容易如此。 然而,若是這麼做會讓自己變得更糟,那麼他們這麼做的理由到底是什麼?為甚麼要留下前任們的照片?為什麼要去挖他們的臉書?有沒有一種可能,「好起來」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假設? 圖片|Photo by Nong Vang on Unsplash 根據程威銓的研究,在 184 位受試者當中,有 89 位回答了問卷的最後一題:「你覺得怎麼樣的人,會留下舊情人(或初戀情人)的照片呢?為什麼有些人會留下舊情人的照片呢?你也可以簡單提供我們一些看法或觀點。」 根據字詞分析的結果發現,有 21% 的人提到了「念舊」、68.5% 的人提到了「曾經/過去/回憶/美好」、有 30.3% 的人提到了「放不下/忘不了/捨不得」。 而程威銓也在他的文章中寫到,某位朋友看完他的研究後告訴他:「可是,我以為那只是一種紀念,一種對過去的自己的一種紀念。老實說,我只是把她的照片放在抽屜裡的一個角落,平時根本不會去想到它。」許多問卷填寫者也提到了類似的說法。 (同場加映:「該不該和前任聯絡?」關係功課:釐清你是想和過去和解,還是放不下對方) 你會花多久時間,「懷念」與前任的關係? 會不會,其實「懷念」本身,相較於「好起來」,其實才是我們的目的呢?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我最愛的存在心理治療。 存在心理治療告訴我們,我們被拋擲在這個虛無的宇宙當中,而找尋存在的意義是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做的事情。於是,對於失戀這件事情、對於曾經擁有卻失去的這件事情,我們都很痛、都需要一個位置,來安放這些失去的痛苦。 所以我們反芻,我們去看舊照、挖訊息、搜尋對方動態、把對方的臉書好友刪了又加、加了又刪,都是尋找一個位置去安放我們的失落與悲傷的一個過程。 而我最喜歡的那篇研究,那篇由 Marshall、Bejanyan 與 Ferenczi 所撰寫,關於一個人的焦慮程度越高,越容易在分手後陷入籃板球式戀愛(rebound)、越容易反芻(ruminate)分手傷痛的過程,正是我們試圖安放逝去美好的展現。 而隨著時間過去,高焦慮程度的人得到最高的「自我成長」,並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終於找到了一個給自己的交代而已。 那就去買醉、去流淚吧!去他的好起來!好起來本身根本只是世人創造出來的假議題罷了。 [註1]:程威銓提到,由於取樣非隨機、題目及樣本數也不多,因此本研究僅適合作為初探(pilot study),不宜過度推論。 [註2]:本研究採取類型學之量表作為依附的區分方式,非目前學界主要的使用方式。目前學界較常以向度作為依附研究的探討方式,每個人都有焦慮的程度高低與逃避的程度高低。 參考資料: 程威銓(2012)。〈再見,初戀的側臉:你會保留舊情人的照片嗎?〉原文刊載於泛科學:https://ift.tt/3y838PN Veronika A. Lukacs(2012) "It's Complicated: Romantic Breakups and Their Aftermath on Facebook" . Electronic Thesis and Dissertation Repository. 645. Marshall T. C., Bejanyan K., Ferenczi N. (2013). Attachment styles and personal growth following romantic breakups: The mediating roles of distress, rumination, and tendency to rebound. PLoS ONE, 8, e75161. May 12, 2021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